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读科普硕士(科普教育专业)以后如何发展

蛋包饭
吉尔达
1、选好学校 2、定下分数线目标 3、制定学习、复习计划 4、随时关注学校动态,加紧复习 5、政治、英语不要忽视,特别是英语 6、保证体力,稳定心态

关于在职研究生,求科普

梦宝谷
五行
三种在职研究生攻读方式:1、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单证,免试入学,先上课后考试。课程班报名时间看具体院校时间设置。2、十月在职联考:单证,13年报名时间:6月底到7月中旬,快了。10月考试。3、一月MBA联考:双证,10月报名,1月考试。考试科目是全国统考,考试科目及限额可以关注官方信息及院校招生网站公布的信息。不知道你要报考什么专业或者什么学校,我可以帮你查查。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问我。1、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单证,免试入学,先上课后考试。课程班报名时间看具体院校时间设置。2、十月在职联考:单证,13年报名时间:6月底到7月中旬,10月考试。3、一月MBA联考

科学硕士学位与专业硕士学位的区别是什么?谢谢

使民心变
鬼梗
1、培养方向不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科学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2、招生条件不同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科学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3、招生考试不同科学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4、学习方式不同科学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专业硕士: 半脱产,学制2-3年。5、学习费用不同科学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 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 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扩展资料:因人而异: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近年来本科生的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于是很多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考研。以前很多考生认为学术型硕士学制长、“含金量”高,所以报考人数一直高居不下。最近两年,不少高校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就业难分伯仲,甚至专业硕士的就业前景更被看好,因此很多报考者在研究生类型的选择上感到十分纠结。 有关专家建议考生,如果未来不想从事科学研究,尽量不要选择学术型硕士。相反,那些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尽量不要选择专业型硕士。考生报考时不仅要考虑就业问题,还应该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 专硕vs学硕:门槛低学制短2009年,教育部作出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的决定,开始扩招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增加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这被视为高等教育应对市场需求作出的重要调整。此后,各高校一方面缩减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大幅扩招专业型硕士。 除了考试难度稍低,专硕学制短、就业好也是近年来报考继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专硕的学制普遍比学硕少一年,学习过程中也更偏于实际应用,而且现在专硕就业前景一点儿也不比学硕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专业学位硕士  百度百科:科学学位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科学硕士?我只知道硕士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请问科学硕士是属于哪一类的?

白加黑
四端
完全是两码事...就像高考分文理科,所谓学术型和专业型大致就类似于这种分类方法。是大的分类。至于科学硕士,分类方法又不一样,就像本科学位证有医学学士,理学学士,工学学士,文学学士,科学学士等等,所谓科学硕士就是这种分类方法。科学硕士根据考取的方向不同,有可能是学术型硕士也有可能是专业型硕士。就像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分类方法不同,不能说老人到底属于男人还是女人一样...举个我的例子,医学学士,你报考研究生可以报学术型也可以报专业型,但不管哪个型,如果你读的是临床方向出来就是医学硕士,如果走的基础方向,出来就是科学硕士,Understand?

研究生要具备怎样的科学品格

龙众舞
核桃树
对于研究生而言,有七项能力是必备的,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第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指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不论我们从事哪行哪业,每一天都少不了会与他人接触,去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与人接触时,畅顺自如的交流会给我们增色许多。尤其是与人初次见面时,清晰、准确地介绍自己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促就良好人脉的形成。也许会有人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观点,认为自己只要具备了过硬的技术和本领,无需在意推销自己的问题。不可否认,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在竞争如此之激烈(甚至是惨烈)的今天,学会如何更好地表现和营销自己,是大有益处的。既已知一身的本领,何不早日一显身手呢?因此,我们平日里应当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即口才,做到遇人交往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另外,还有掌握些必要的社交礼仪常识,如此一来,会令我们更加游刃有余。第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分析问题、运用合理手段的能力等。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度过的。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样的问题,问题需要解决,生活才会进步,苦苦囿于某一问题之时,生活也会迟迟不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会愈加繁杂。所以,具备了这一能力可谓受益终生。遇到问题,先是要分析问题,找寻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分析问题的性质,考量自己是否能独力解决;若是不能独力解决,需要借助哪些外界援助。要依据可获得的资源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同时,还应制定备选方案和应急的措施以应对不时之需。此外,我们应当谨记一个原则,就是合理。不论我们采取何种手段解决问题,都应保证手段的合理性质,既不有违于法律亦不有悖于社会之公德。毕竟,手段的进步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第三是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指自信心及承受失败的能力。当下,社会竞争残酷,生存压力相当大,可谓是“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不过,凡事都要看两面,“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此语早已妇孺皆知,但能将压力成功转化为动力的人似乎并不在多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方能将压力成功转化为动力。一是要有足够的自信心。何为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可以把“鸭梨”变成“冻梨”,不断地鼓舞自己的士气,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无需多时,便会使自己的潜力挖掘并发挥出来,带来意想不到之效果。二是要正确认识失败。老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春风得意终归是在少时,但我们也要记住“只有逆着风,风筝才会飞得更高”。如何能够成功?那就是爬起来永远要比跌下去多上一次。我们要学会直面失败,将其看作是走向成功的必要环节,不恐不惧,泰然处之。只有如此,我们方能得到胜利女神的青睐。第四是领导能力,包括预测、协调和决策等能力。领导能力并不是领导所专有,而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自己组织安排某项事宜的时候,故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其一是预测能力,就是要做到先知先觉,快人一步,甚至是多步,以尽早地“见风使舵”,避免问题的发生。它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深刻认识和规律、特征的牢固把握之上的,需要做到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并找出各样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推理得出结果。其二是协调能力,即协调周边人员关系的能力。人与人的相处难免会有摩擦,我们应有成为“润滑油”的意识,去调和、去平衡其他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去做“老好人”,二是去做“维修工”,让自己所处的集体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其三是决策能力,也就是给出决定和选择的能力。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决定和选择,一个决定或是选择可能促就成功,也可能导致失败。在决策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心思缜密、权衡周详,保证利益最大、损失最小。第五是创新能力。创新的意义深远,大到民族的振兴,小到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的推促。何为创新?创新就是打碎陈旧思维的枷锁,敢于冲出传统思想的藩篱,寻找新途径,找到新办法,让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合理的提升。当然,创新不是简单的口号而已。一是需要我们努力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吸收各学科的长处,积极汲取的思想营养,不懈地填充自己的大脑,突破定式思维的局限,试着“胡思乱想”、天马行空。二是要不停地思考。人常说“能够创新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想问题”,因为思考的问题越多,也就越能找到新的思路和,也就举例创新越近了。所以,让我们的大脑转起来吧。第六是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即精神的独立,意识的独立。我们身处知识爆炸和多元化的时代,各种的文化和思想正纷纷冲入我们的视野,让人应接不暇。我们若是没有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就会“被多元化”,失去了思想的独立,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各种良莠思想的汇聚之地,不伦不类,丧失自我。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让我们避免成为他人精神的克隆人,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观念。我们要学会怀疑,用怀疑的眼光去批判和扬弃形色各样的文化和思想,得取精华为己所用。怀疑是成熟的第一步,而怀疑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要有一把自己的尺子去测量所处的世界,做到“世事虽繁杂,公道自留心”。第七是生活自理的能力,也就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能力。或许有人对此能力颇为不屑,但我认为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最需要掌握的。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解决了生理和安全的基本需要,才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能力就是为解决生理和安全的基本需要服务的。日常的生活有很多的和学问,比如说是买菜、洗衣、做饭等等,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做好的,需要我们平日里慢慢的发觉和积累。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旨在道出老年人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我们大有益处,能够让我们少走些弯路,多指些捷径。我们不应忽视生活自理的能力的培养,倒是应多加注重才是,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少了些麻烦,多了些乐趣。

研究生如何做好研究?

鳅与鱼游
必杀技
来美国前,《中国教师》编辑部的一位编辑希望我提供一篇文稿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我根据自己的博文整理了两篇,送到编辑部,希望他们从中间选用一篇,不料他们竟把两篇都留下了。为了让的读者看到这些文章,我同意了。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研究生如何做好研究》。下面的这篇文章是该文的一个部分。博客不是正式发表物,我想选一点登在这里也是无碍的。我喜欢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因此在摘选时,又对部分内容和文字进行了修改。在刊物上正式发表文章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而博客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特别灵活,作者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文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1.研究中的五个环节和三个要素研究工作中有五个重要环节,这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实验、整理数据和写作论文。五个环节都要从严要求,才能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觉得提出问题和设计方案是最有创造性的。做研究还要注意三个要素:独立性、系统性、创造性。独立性是指论文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都很必要,但只起辅助的作用。这包括要独立提出实验设计,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和独立撰写论文。个别研究生由于知识背景不同,他们不会独立设计,不会进行数据处理,事事都要找别人帮忙,这是不行的。一定要学会独立干这些事情,才算一位合格的研究生。系统性是指论文要从不同侧面系统回答(或解决)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论文的结构要严谨,工作量要较大或很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性是指论文获得了新的结果和结论,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学科的发展有意义,甚至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些方面,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应该高于硕士论文,两者在独立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上都应该有区别。2.读好文献,写好文献综述读文献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基础。对研究生来说,这是一项基本功训练。从我自己的经历中看到,那些学得好的学生通常都是爱读文献,读了很多文献,对文献非常熟悉的学生。他们看的文献比我多,许多地方也比我理解得好。如何读文献?首先要注意选择文献,要读一定数量的高端刊物的文献,这些文献的水平高,而且处在研究的前沿,因而对自己会有的启发。我提倡阅读100篇高端刊物论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还要从新近文献开始,由近及远。从一篇新的文献入手,从它后面列举的文献中,找出几篇(通常4-6篇)相关的文献,进行第二层阅读,再以这些文献为基础,从它们后面的文献中再找3-5篇文章,扩散开来,追索下去,这样就可以读到相关的20-30篇文章。这样阅读文献容易了解到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它的由来和发展,从而系统的把握问题,也有利于记住这些文献。还要精读与略读结合,好文章、高水平文章,一定要精读若干篇,仔仔细细地读,包括许多细节。许多研究是否成功,恰好是由这些细节决定的。阅读文献还要动脑筋,注意分析,要“分析性地读文章,批判性地想问题”。我主张,要读进去和读出来。所谓读进去是指真正理解文献的内容,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所谓读出来是指超越文献的思路,形成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许多学生读文献后,觉得别人说的都对,都好,自己没有看法和想法,这就是没有读出来。读文献还要“由博而约,以一贯之”,即找到众多文献的内在关系,用非常简洁明了的方式对文献进行综合和概括。认知心理学中有许许多模型,这些模型都是按照“由博而约,以一贯之”的原则提出来的。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经常也可以用非常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读文献如果能做到“由博而约,以一贯之”,那就进入最高境界了。读文献还要注意写文献综述,包括笔记、心得和文章等。写文献综述是做研究的一个基本功。要经常写,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个过程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是形成个人“思想体系”的过程,因而也是选择科学问题和确定研究方向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有些学生不重视写文献综述,老师检查时,就拿出一个PPT文件,这是不行的。PPT文件是表达知识的一种方式,用它代替文献综述会影响我们对文献的深入理解。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写文献综述,决不能用PPT文件代替。3.善于提出和凝练科学问题要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这是做研究的前提。许多研究生在确定了要研究的某个课题后,却不会提出问题。这里有几种情况:1)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大,提出的问题可做,可不做;2)问题模糊不清,不知道问题的核心在哪里;3)几个问题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不清楚;4)问题太大或太小。例如,我们让一位学生通过对比电脑的不同输入方式,研究电脑的使用经验对人脑加工和处理文字功能的影响。在论文的前几稿中,她提出的问题都是"书写中枢是什么"?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就事论事,没有把研究的重要科学意义在题目中充分反映出来。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才把问题定位在"电脑输入方式对人脑语言功能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电脑的使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也可能包括人脑的功能和结构,如果我们的研究能够探讨到电脑的使用对人脑功能的影响,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比发现一个"书写中枢"要有更大的科学价值。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位博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她希望研究工作记忆容量对第二语言句法加工的影响,但她的题目却是工作记忆对第二语言句法加工的影响。工作记忆除容量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的功能。她原来的题目显然就偏大了。提出问题,还要贯穿在研究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数据处理和文章写作等。一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中研究了母语经验对第二语言产生的影响,以后在重新整理数据,撰写文章时,却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左侧尾状核在双语控制中的作用,这个问题引导她在新的方向上进行思考,重新阅读和整理文献,重新处理数据,对文章多次进行修改,最后才写成了质量较高的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在这个过程中,问题起了引导作用,使研究不断深入下去。4.巧妙设计实验我把研究分成三类:一类是验证性研究,通过自己的研究验证前人的某些结果和结论。在我们初学研究时,这类研究是有一定价值的。第二类研究是局部创新性研究。我们现在进行的大部分研究都属于这一类。其中有些研究,是从某篇或某几篇文章出发,提出新的问题,或发展新的范式,基于前人,又高于前人,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和结论。第三类是原始创新性研究。这类研究要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提出新的问题,并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重大研究成果。我们在Nature、Science、Neuron、PNAS等顶尖级学术刊物上读到的文章,常常就具有原始创新意义。实验设计是研究工作最有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实验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是指研究要有宏观思考,想问题要“大”一点,把“故事”讲大;同时研究的切入点要小一点,问题要集中一点。这样才能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如何设计实验?许多学生在设计实验时通常犯两个毛病,一个是大而全,在一个实验中设置的变量太多,希望通过一个实验同时解决许多问题。由于变量太多,变量间存在多重交互作用,结果很复杂,很难解释。另一个问题是,在一个系列实验中,相邻的两个实验不是变化一个条件,而是变化2个以上的条件,这样得到的结果究竟由哪个因素引起,也就不得而知了。下面是我给学生的一封信,主要针对了第一个问题:“人的心理现象很复杂,如何科学地进行研究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许多初学者喜欢把实验设计得很复杂,以为只有复杂了才能探测到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而一个成熟的研究者相反,她(或他)会把实验设计得很简单,或比较简单,通过一系列看去简单的实验,去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结果,后者成功了,而前者失败了,陷在自己挖掘的泥坑中不能自拔。因此,在设计实验时,不是越复杂越好,要设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相对简单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每个实验只解决一个问题,积累多个实验才能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设计实验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实验的诀窍。不解决这个思路,就很难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更不要说做基础研究了”。5.方案、文章要反复修改人对事物的认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做研究也是这样。定方案、搞设计,写文章都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反复尝试和修改。发表过文章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从初稿到发表,要经过多次修改,少则5、6次,多则10几次。我们有些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投稿前就修改过很多次,投稿后还要根据评审人的意见反复修改,最后才能发表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点坚持精神,不要轻言放弃。要善于肯定自己,也要敢于否定自己。善于肯定自己,是指对自己的研究要有信心,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不能一听到别人的意见,就轻易放弃原来的想法。在论文评审中,有些评审人的意见是很尖锐的,有时近乎苛刻,不善于应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文章就可能被拒收。因此善于肯定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我们还要敢于否定自己,这就更不容易了。一个人常常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有时明明知道有问题,但还要护短。因此,要否定自己的方案、否定自己的初稿就更不容易了。在研究工作中,人们常常容易受到"惰性"的影响,想好的方案,写好的文献综述就不愿意再改动。这时候,打破"惰性",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对做好研究就特别重要了。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唐朝著名文人柳宗元的《钴姆潭西小丘记》,这篇文章不是讲文章写作的,但对我们写文章很有启发。全文如下: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问其价,曰:只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与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鱼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我们的实验方案、得到的实验数据,写好的文章初稿,有时就像钴姆潭西的小丘一样,粗看去杂草丛生,杂乱无章,没有什么价值,只有经过一番加工和修剪,“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才会把文章的靓点凸现出来,使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当然文章要真有靓点才行,烈火和砍伐也要用得适当,否则砍伐和"烈火"过后,就会只剩下一片灰烬和废墟了。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努力去发现方案和文章的靓点,也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工作的靓点。6.重视基本功训练在论文写作中常发现不少“基本功”问题。这些问题有时让我很吃惊,没想到在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中竟还有这类低级错误。问题包括:1)实验目的不明确。2)研究逻辑不清楚,对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缺乏论证,不按实验设计进行统计处理。3)表格不规范,没有表头和图的说明。图表与正文的内容不一致。4)附录中不提供实验材料。5)不会写讨论。讨论中只是重复列出实验的结果,没有深入解释,就事论事,简单肤浅。6)不会写结论,用结果描述代替结论。7)文献的排序很乱,不规范,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后面找不到。总之,对一位有志于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做研究是自己一辈子的事。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踏踏实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敢为人先。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人的兴趣千差万别。但只要自己有明确目标,勤奋努力,把握机遇,就一定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科普贴.问,在职研究生是什么鬼

蝴蝶鱼
利害不通
  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不同种类有所不同。是经过学校录取的正式研究生,获得与脱产相同的研究生毕业的学位。  在职研究生开设本意,主要是国家学位办公室通过开展多渠道的学位教育方式,以弥补统招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之处,使在职人员也有获得研究生学位的机会。同时为了区别于统招即全日制研究生的称谓,并赋予研究生教育在职学习的含义,而称之为在职研究生的。  在职研究生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月联考和五月同等学力申硕:  在职研究生五月联考即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是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可以获得研究生同等学力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适用于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学习,只需要取得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或以前的学历起点较低,想学习研究生课程,或者想通过学习扩展人脉资源的人员。http://ke..com/link?url=5nLSZDlXe0Hz0Sb_z1qoLLJKs47iw6nP0ctWAA1c_FeYtW5epKdbyv2N12jUPjByhWC3-e5DJSmOSP8eMuRBXOp2w-Y8_7zHtBFmz_  一月联考是指在一月份进行的研究生考试,一般有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2种就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又分为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2种。每年10月份统一报名,11月份进行现场确认,次年1月份参加全国统考,4月复试、6月拿录取通知书,9月开学。最终获得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http://www.yane.com/zaishuoshi/  2014年6月18日公布的《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对在职研究生做出改革,国家相关部门对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的报考形式并入到了一月联考,五月同等学力申硕和一月联考不作调整,在职研究生并未取消。

研究生谈科学论文之写作:科学论文哪一部分最难写

刘娟
能勿失乎
与研究生谈科学论文之写作(1)科学论文哪一部分最难写第一问是何谓科学论文?其从结构上讲应包括哪些部分?科学论文从结构上讲,无非包括标题(偶然也用副标题)、作者姓名与所属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代码、前言、实验方法(或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以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有时有附录;而主要部分当然是标题、摘要、前言、实验方法(或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第二问是在科学论文的上述构成部分中,哪一部分最难写?前言最难写。造成科学论文前言写不好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不能正确理解前言在科学论文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科学论文之前言所需回答的问题主要应包括:研究背景(科学或技术)、现状与问题、动机(欲解决之课题或欲达到之目的)、必要性(哪些关键课题有待解决,哪些方面有待突破,或哪些新材料、新效应、新功能以及新应用需要探索,哪些关键技术需要开发等)、正当性(含创新性)、与可行性等。我以为,只要在前言中清楚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一篇好的科学论文就有了基本保障。科学论文前言之撰写,其实应始于研究课题之灵感产生与研究方案构思阶段。其中,平时之文献积累或有意识之文献调研,都是这些工作的基础。而科学论文前言所需回答的主要问题,无不需要认真的文献研读。因此,参考文献之引用一定是论文正式写作前就确定好的,而不能先写好论文再来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之恰当引用,对于一篇论文的质量其实是非常重要。总之,凡是开头难。前言写不好,后面之写作将满是艰难曲折;而前言写好了,后面写起来便是一马平川。与研究生谈科学论文之写作(2)也谈实验方法之准确描述在一篇科学论文中,继前言部分阐述清楚研究背景、现状与问题、动机、必要性、正当性与可行性之后,一般应接着介绍实验方法(或计算方法、理论方法)。相对而言,此部分之写作的确较为容易,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这里,以陶瓷材料类科学论文为例,着重讨论实验方法之准确描述。陶瓷材料类科学论文的实验方法部分需要清晰准确地介绍材料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等方案与手段。材料制备部分需要交代清楚原料(名称、纯度、甚至生产厂家)、合成方法(固相反应法、液相法或气相法)及合成条件(温度、压力、气氛、时间等)、成型方法(单轴压力成型、冷等静压成型、注塑成型、气相沉积、旋涂等)及条件(压力等)、以及烧结或热处理条件(温度、气氛、时间等)。当然,块体陶瓷与薄膜之制备方法之描述方式是有区别的。结构表征部分需要交代清楚表征手段(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产地)与实验条件(如TEM的加速电压等)、以及结构表征样品的制备方法与条件。而性能评价部分则应交代清楚评价手段(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产地)与条件、以及性能评价用样品的制备方法与条件(如压电陶瓷的电极制备、极化处理条件等)。而对于特殊的制备、表征与评价方法或方案需要更详细的介绍。实验方法的准确描述对于一篇科学论文有着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其清楚地给出了有关实验结果与结论是在何种背景与条件下得出的,可以作为判断相关实验结果与结论是否合理的基础;当然也可以据此给出相关规律的适用范围。其次,当不同小组的类似研究得出明显不同结果时,可以通过实验方法的仔细比较追寻这种差异的根源,进而加深有关理解与认识。总之,实验方法虽是相对容易写作的部分,但仍需要认真对待,不可马虎。只有正确认识该部分在科学论文中的重要地位、尽量避免上述问题与不足,才能简洁、清晰与准确地写好实验方法部分,从而保证整篇科学论文的质量与水平。与研究生谈科学论文之写作(3)规律、图象、证据与模型结果与讨论部分无疑是一篇科学论文的躯干与核心,作者应该在此部分清楚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分析。首先,作者必须是在充分分析与理解相关数据、并已总结出有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才开始动笔的。作者写作此部分的过程中,应将经整理的图表与照片之功效发挥到极致,自如地陈述有关论据,进而揭示出相关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为什么存在上述规律,进一步得出相关推论等。上述几点乃是结果与讨论部分写作之基本要求。而对于一篇高水平的科学论文,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构筑有关变化规律的物理图象并给出其微结构证据或理论依据。而对于一项完美的工作,则还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环境科学 硕士研究生 读研做什么

迫而后动
本无
北京的矿大什么情况不太清楚 不过,一般是研一的时候主要是上课 至于科目都是自己选的和你学的方向有关,研二开始做实验 也有的去外面实习,像你说的一天做什么之类的没有那么分那么清晰 因人而异 看你报的什么态度 想好好学习的话 就多跑跑图书馆 多看看文献之类的呗我是江苏中国矿业大学的 具体你到百度矿大人吧咨询吧我这里有今年矿大环测学院的复试线 你参考下测学院 070501 自然地理学 学术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295分 环测学院 077501 环境科学 学术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295分 环测学院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学术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314分 环测学院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学术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300分 环测学院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学术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300分 环测学院 083002 环境工程 学术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330分 环测学院 085215 ■测绘工程 专业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300分 环测学院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学术型 国家A线 国家A线 3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