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准备考研或研究生的学姐,师兄进,提供下意见,拜谢了!有加分哦

卫玠
道丧世矣
第一个问题:考研各科分值是英语100,政治100,专业课150,高数150这是正确的,尤其要看内好英语和数容学,很多人都挂在英语上。第二个问题:现在准备有点早了,我见人大四上学期开学才准备就考上北大了,当然人家基础比较好,一般就是在大三下学期或暑假开始准备,准备早了也没用。第三个问题:基本上算不上跨专业之类的,跨度很小。第四个问题:考研是一个人生经历,一种选择,一种追求,如果你只为了一个研究生学历,这是最低等的考研动机,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多人读完研究生博士都后悔了,都因为当时没有摆正心态,看别人靠自己也考,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不明白研究生是干什么的,你在这半学期可以多想一下这个问题,弄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科研还是工作,研究生主要是做研究,如果不喜欢的话是很痛苦的,认清一下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祝你成功!1,考研各科分值是英语100,政治100,专业课150,高数1502,现在时间就差不多了,来年三月考研辅导班专就开基础属班了。3,不算跨专业,4,这就看你怎么看待未来就业前景,不过,鄙人认为,工科本科生就业不输研究生,我一朋友,本科,愣是在一圈研究生里打败对手被招走了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系列

坏女人
插翅虎
研究生要结合自己的价值追求、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特点高3337613764效利用时间,做到学思结合,劳逸结合,力争在读期间能够发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要志存高远,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导师和师兄师姐学习查阅文献的技巧、如何解决实验中的瓶颈问题、怎样形成创新性想法并付诸实践,形成高水平科研论文。研究生们要针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积极向前辈请教。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创造知识,即学习如何做学问、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不再是单纯的读书与听课,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当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识、仍然需要读书与听课;但这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与方法,而仅仅是研究的补充或为研究服务的手段。经常有同学说,为了给某项研究打好基础、一定要先修完哪几门课。这话听起来并不错,但一定不能走极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一边研究问题一边补充相关知识。如果你非要等到将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了再着手研究某一问题,则恐怕你一辈子都开始不了真正的研究。还有同学会说,对于立志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同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而我毕业后并不打算做研究、而会从事其它工作,所以并不需要如此。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糊涂的。的确,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更不一定会从事相同领域的研究,他们也许会从政、从商或成为企业家。但你如果能学会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你一定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并积累丰富的营养。原因很简单,无论你做哪方面的学问或研究,其过程不外乎是从千头万绪中找出最应该做或最值得做的课题,然后设计与实施解决有关课题的方案,最后从实验或理论研究结果中分析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分析出相关物理图象,或进一步建立其相关数学模型。得出的相关变化规律、物理图象或数学模型,或丰富与加深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之认识,或为相关技术发展或社会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这样看来,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或商业问题的处理,其基本方法其实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需要从千头万绪中抓住核心问题,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并总结出今后的行动指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疑是今后从事各类工作所需实力的最好基础训练,而该阶段的研究课题无非是进行这一训练的实例而已。尽快投入研究实践,立刻着手学习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随着新学年的开始,成千上万的研究生新生朋友们正满怀着理想、憧憬与难免的不安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踏入人生崭新的一段旅途。大部分研究生新生都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同样一个问题: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生?对于这一问题,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思考,但却没有统一答案,而且谁都不敢说可以给出准确答案。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回答这一问题的大前提是弄清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前些年,我们常常会碰到如下的情况。研究生入学后的前一年乃至一年半往往几乎用于修课程(课程偏多甚至个别课程的重复设置也许是客观原因)、而不能参与课题研究,每天重复着“寝室-食堂-教室(或图书馆)”这一恒久不变的三点一线式生活。与本科生唯一不同的,也许只有所修大部分课程前面加了一个“高等”之类的形容词而已。而等到正式进入课题研究,则已是入学一年或一年半以后的事了。这样一来,研究生也就几乎成了“本科五年生”甚至“本科六年生”,难以得到真正的科学研究训练,除了多念几年课程外、与本科生并无本质区别,自然达不到研究生培养的真正目标。当然,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上述情况已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生一进校即投入科学研究已逐渐在大部分课题组形成风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研究生已正确理解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仍然不时有研究生习惯于当“本科五年生”,而迟迟进入不了研究生的角色。那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本质区别究竟在哪儿呢?依我之见,其本质区别应体现在学习目的与方法两方面。首先,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创造知识,即学习如何做学问、如何做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其次,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不再是单纯的读书与听课,而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当然,研究生仍然需要掌握新知识、仍然需要读书与听课;但这已不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与方法,而仅仅是研究的补充或为研究服务的手段。经常有同学说,为了给某项研究打好基础、一定要先修完哪几门课。这话听起来并不错,但一定不能走极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一边研究问题一边补充相关知识。如果你非要等到将所有基础知识都掌握了再着手研究某一问题,则恐怕你一辈子都开始不了真正的研究。还有同学会说,对于立志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同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而我毕业后并不打算做研究、而会从事其它工作,所以并不需要如此。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糊涂的。的确,研究生毕业后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更不一定会从事相同领域的研究,他们也许会从政、从商或成为企业家。但你如果能学会如何做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你一定能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并积累丰富的营养。原因很简单,无论你做哪方面的学问或研究,其过程不外乎是从千头万绪中找出最应该做或最值得做的课题,然后设计与实施解决有关课题的方案,最后从实验或理论研究结果中分析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分析出相关物理图象,或进一步建立其相关数学模型。得出的相关变化规律、物理图象或数学模型,或丰富与加深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之认识,或为相关技术发展或社会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这样看来,科学研究与社会问题或商业问题的处理,其基本方法其实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都需要从千头万绪中抓住核心问题,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研究与分析,最后解决问题并总结出今后的行动指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疑是今后从事各类工作所需实力的最好基础训练,而该阶段的研究课题无非是进行这一训练的实例而已。鉴于以上道理,我对研究生新生朋友们有一条始终如一的建议。那就是,千万别当本科五年生,尽快投入研究实践,立刻着手学习如何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实现科技创新的一支主力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研究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每年多达数十万人,这些人将是未来社会上从事科研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使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打好基础,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研究生应努力培养较高的科研素质实践证明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探索工作它要求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首先,它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一些矛盾的事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正确提出问题并制定研究计划。要养成这样一种从事科研的人所特有的锐利眼光,就必须要培养一种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特别是不能迷信书本,不能迷信权威。科学研究往往从提出问题开始而问题总是与怀疑、好奇心、思索相伴而生.只有在怀疑、思索过程中抓住关键性的问题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起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那种富于激情和创造性的睿智眼光;其次,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这是由科研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曾经经历了上千次的试验失败,最终取得了实验的成功。事实证明任何人在科研工作中都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有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持久旺盛的创造力,才能坚持到柳暗花明,坚持到最后的成功。科学家所具有的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是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事业心;二是来自于平时科学研究中长期艰苦的磨练,它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二、选择一位优秀的导师对于研究生非常重要俗话说,“明师出高徒”。在科学史上,杰出科学家往往有杰出的导师。根据人才成长的师承效应,研究生选择跟一位优秀的导师学习,往往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使自己的科研能力有质的飞跃。首先,这是因为研究生从优秀导师身上能学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不仅能够从优秀导师身上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抓住那些最核心的重要问题,抓住重要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其次,跟优秀导师学习还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格。它们往往是在导师日常言传身教的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学生从导师身上可以学到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可以学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而这些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今后作为科学研究者能否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取得科研成果。总之,研究生不但能从优秀导师身上继承其学术思想、科学方法及其研究风格,而且能够学到科学的洞察力和科学精神,这对于有志于从事科研的研究生来说,必将受用终生。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机制是导师和研究生双向互选的制度。而现实情况是,优秀的导师较少,而研究生相对较多。因此,为了寻找一位优秀的导师,研究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再搜集相关优秀导师的介绍资料,然后主动找导师联系沟通卜要敢于毛遂自荐,推荐自己。三、研究生应努力学习科学选题研究生在从事科研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为此研究生必须要充分了解课题的种类,选题的原则、方法以及选题的过程从宏观上看,课题的类型有很多种,但通常是两类,有一类是老问题,这类问题有很多人研究过,讨论过,但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这类问题,往往各家各派的理论和意见已表达得比较充分这是研究这类问题的有利方面,但是如果想再深入一步,提出新观点是比较困难的。要想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则必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新的相关资料,二是要有新的研究方法。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不能贸然地选这类题目;另一类是新问题这类题目的不利条件是很少或者没有前人的成果,资料需要自己去搜寻,但是这类问题比较容易提出新观点,换句话说,就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研究生选题的一般原则是;要牢牢把握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用性原则。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否有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课题在科学理论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实用性则是指研究课题在社会上是否既需要又实用。选题常用的方法有:(1)针对现实中已经或将要遇到的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选题:(2)针对原有理论与新的实验结果不尽相符的问题进行选题,往往可以得出新理论,取得有意义的新成果;(3)针对新理论的不尽完善之处进行选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发明;(4)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进行选题;(5)选题要从简单和具体入手。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来说,刚开始从事课题研究,搞科技发明,应尽量从简单开始,而作为课题,又必须要从具体细致的东西入手,这样才能树立信心,把课题做好;(6)选题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学好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等综合考虑。选题的过程一般分为二步一是课题调研。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来搜集资料,然后整理分析资料。二是确定题目。按选题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利用调研的有关资料,确定课题题目,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常包括:(1)为何选这个课题;(2)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3)研究者对这一问题有何新见解、新思路;(4)研究者的课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思路是什么;(5)列出参考资料。四、研究生应学习发明创新理论来指导科研实践发明和创新设计是有规律的。国际设计理论界对此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汀RIZ)是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的方法学。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得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就是对问题的不断描述,不断程式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就清楚地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这需要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设计理论主要依据设计哲学的研究成果及设计的实践,建立分布的或细化的设计过程模型。按照这种模型,设计者可分步骤地按规定完成设计所需要的所有活动。现有的创新设计理论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1)系统化设计方法;(2)基于决策的设计方法,(3)基于AI理论的设计方法;(4)公理设计理论;(5)基于科学的设计理论。研究生如果能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上述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则会使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目标更加明确,条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可极大地提高科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快更好地取得科研成果。研究生阶段学习规划指导随笔作为一名研究生,你也许已经感觉逐渐适应了研究生学习生活、你也许为研究生读起来如此轻松和自由而高兴,你也许正在为选择方向、如何进入课题、如何开展研究工作而迷茫。但有一点得提醒你: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并不像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长,而该阶段又是多数同学人生和事业的关键时期,有许多重要的任务和目标需要奠定基础或完成。所以,你需要制定好自己在本阶段的人生和学业的整体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尽可能好地完成计划中的各项任务。研究生的学习与你以前的学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大有区别,你也必须要充分意识。结合一些专家的认识和我们的一些体会,下面就该阶段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按学年作个简单介绍,供同学们参考。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情况,在时间和内容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仅作参考。 硕士1年级第1学期入学后按计划填写《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本学年需完成学位课,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对部分跨专业的学生还应该补修现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好上述课程,拿到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部分学分。 第2学期完成剩余课程学习,专业课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你将逐步体会到,研究生的学习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度。这既为你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是对你学习能力的考验。 第1学年,除了以课程学习为主外,还应该积极阅读文献,并开始尝试写出1-2篇文献综述报告;同时,一些基本的硬件开发环境、软件开发平台、仿真工具、设计平台等工具也必须逐步学习、练习、熟悉,以便日后研究工作的需要时不至于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工具。 第2学期,对于部分基础较好和能力突出的同学,可以考虑开始选择研究方向,并在该方向上开始部分跟踪型研究工作或为以后的研究课题奠定基础。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跟着课题组参与导师的课题,逐步了解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便逐步适应研究工作。 硕士2年级采取定期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学术研讨是训练科研和教学能力、训练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要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不应无故缺席或迟到。在研讨会上你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学习的本质区别,要有意识地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别人报告时应认真听讲并积极提问,更要特别珍惜自己每次报告的机会。如果你的志向是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请抓紧时间认真读几本经典专著。华罗庚先生“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读书经验对现阶段的你是非常适合的。如果你的志向是毕业后走向社会,至少现在就要开始积累和储备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自己的工作思路。 这一年,你可能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你感到轻松和愉快,这段时光因此稍纵即逝。你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本方向的新近文献,研读有关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撰写1至2篇《文献阅读报告》,请导师审阅后在研讨会上报告。对于论文的选择,宜由易到难,切忌好高骛远。尽管如此,你仍可能觉得多数论文像“天书”般难读。此时也不要急躁,多半原因可能是你的知识储备还不足,请补学相关的知识后再来读这些论文。遇到读不懂的论文可在同学之间讨论讨论,不应过多地依赖与请教老师,因为你读的论文老师未必很认真地读过。要做出有创新的研究工作,你首先要在某个专题上超越自己的导师。 按照通常的要求,这一年你必须要开题,且由于第三学年要找工作、考虑就业等可能让你不能完全静下心来的事情,加之还要撰写论文,所以在本年度是您完成论文重要研究内容的一个关键阶段,切勿放松。同时,应该将研究成果(进展)写成paper,试着投稿。争取能够参加一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认识和你从事相同或相关方向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学者、知名专家并与他们交流,这对开阔你的视野,改进你的研究思路非常有意义。当然,不是每个研究生都有机会,因此,你必须要做出让导师肯定的研究进展或成果,你必须要有好的idea or innovation 开题前,确认你已修够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大多导师提倡同学们发掘潜能自行选题,硕士阶段的研究可从模仿别人的工作开始,并逐步深入下去。也可以选择导师或本方向博士生研究中的某个子课题。这一年(或下一年度初),你还得接受中期检查,填写《研究生中期检查表》。通过筛选的同学将正式继续论文阶段,未通过的同学将提前毕业(不授学位)。 硕士3年级第1学期,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工作上,在选定得学位论文题目方向上,并取得相当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并发表论文。第2学期初完成论文初稿。修改、润饰论文,并于6月中旬以前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结果应尽可能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工科硕士论文的工作应该以应用或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强调研究过程中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训练以及表达(书面和口头)能力的训练,因此这几方面最好在论文里能够有所体现。 因为这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一年,你还要考虑好毕业后的去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不管是去工作还是考博,你通常都需要导师的推荐。对你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真实的介绍是导师的职责和义务。为了使导师的推荐更为全面和准确,请准备一份详实的个人情况介绍材料供参考。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训练后,已经掌握了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gether,Learning to be--也就是学习如何去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认识自我,只有等你们进入社会后,才能慢慢地了解和掌握。不要指望一离开学校就有年薪百万,不可希望用最少的劳动会获得最大的成功,一切成功都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三年?拿出你们的干劲、拼劲来,作点有意义的事,看点有意义的书,努力学习和培养自己。硕士生如何做课题-----博士生给硕士生的建议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考研的流程是什么

边界线
红藏品
2012年考研备战开始,我们说成功考研学生需要有完美的考研步骤,一半从大三第一学期就已经开始。同时,考研学子在积极备考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各个研究生招生单位与自身考研紧密相关的外部重要事件。对这些事件的及时关注不仅能够让考生随时了解考研的最新政策动向,也能够帮助考生准确调整自己的复习规划,以取得最佳的复习成效。 下面,我们将为你详细教育部考试中心、各研招单位关于考研的具体安排以及每位考生应关注的事项和复习的具体步骤。 2011年1月上旬-2月上旬(寒假期间) 外部重要事件: 1、2011年1月30、31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2、2011年春节后十天开始阅卷,全国阅卷工作从北京地区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北京地区阅卷情况制定全国阅卷标准。 考生对应步骤: 1、在辅导专家指导下进行寒假考研特别训练。 2、关注大四学生应考状态,尽量去考试现场感受考试气氛,了解初试流程。 2011年2月上旬-3月(开学初期)外部重要事件: 1、开学后,各个考研辅导机构在校园内针对大三的学生将举办新一轮考研交流活动。 2、3月初公布2011年考研学生初试成绩。 3、3月中旬,自主招生的研究生招生单位201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4、3月下旬,2011年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 5、3月底,自主招生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始陆续复试。 6、政治导学班开课。 7、参加英语、数学、政治春季基础班课程。 考生对应步骤: 1、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和专业初试成绩、复试分数线,在咨询师帮助下分析目标院校考试难度。 2、尽可能去目标院校复试现场,深入了解目标院校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内容等,并努力结识一些目标院校成功的师兄师姐。 3、参加政治导学课程,在辅专家指点下确保最佳模式启动考研英语、数学的复习。 2011年4月 外部重要事件: 1、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始陆续复试。 2、各研招单位开始组织调剂工作。 3、公共课春季基础班开课。 考生对应步骤: 1、继续按上述方案密切关注目标院校专业的复试、调剂信息。 2、按照辅导专家的规划安排全面展开公共课的基础复习。 3、在辅导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导下收集目标院校专业往年的招生专业目录,明确专业课复习参考用书,进行专业课复习的基础规划,跨专业考研同学开始启动专业课基础复习。 4、专业课基础导学班开课。 2011年5月 外部重要事件: 1、2011年5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预备会议,总结分析上一年阅卷情况,讨论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修订方案。 考生对应步骤: 1、按照的指导进行五一特训复习计划。 2、继续公共课的基础复习。 3、开始全面启动专业课的基础复习,构建起专业课复习的系统知识框架。 2011年6月 外部重要事件: 1、2011年6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大纲修订正式会议,邀请政治、英语、数学以及各统考专业课学科专家正式讨论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修订方案,并开展大纲具体修订工作。 2、大三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 考生对应步骤: 1、完成英语、数学的第一轮基础复习,过渡到第二轮综合强化复习阶段。 2、继续专业课的基础复习,同时借助和师兄师姐的力量有针对性的收集目标院校专业课精要复习资料,包括命题老师的讲义、论文、专著和专业课真题。 2011年7月-8月(暑假期间)外部重要事件: 1、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英语、数学及部分统考专业课考试大纲、大纲解析陆续出版发行。 2、全国各研招机构根据教育部2012年研究生招生的总体要求和本机构上一年度的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上报2012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含保送生名额),教育部汇总各研招机构计划,制定全国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3、公共课、专业课暑期强化班开课。 考生对应步骤: 1、购买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 2、从各大门户网站和考研专业网站搜索查询对考试大纲的权威解析内容。 3、暑期强化班课程进度,考生进入公共课强化复习阶段。 4、专业课从基础复习阶段逐渐转入系统强化复习阶段。 2011年9月 外部重要事件: 1、教育部在九月初公布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各研招机构根据《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的要求,陆续公布本机构《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2、2011年9月,各大高校应届大四毕业生可以提前在网上进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预报名。 考生对应步骤: 1、了解全国研究生招生最新政策变化和网上预报名流程,做好预报名工作。 2、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考试科目、指定参考教材的变化进行细致分析,全面收集最新复习资料,同时根据最新变化调整专业课复习计划。 3、公共课进入强化复习后期阶段。 4、九月份全国模考联网测评,全面评估考生在全国考研学子中的真实水平,精准指导考生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 5、联系导师和师兄师姐,收集目标专业命题老师研究生课程的最新讲义。 2011年10月 外部重要事件: 1、2011年10月,全国考生在网上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正式报名。 考生对应步骤: 1、登陆教育部下属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正式报名。 2、公共课、专业课复习全面进入综合提升阶段。 3、每年的十月,都会有超过15%的考生因为对自己复习状态的不自信而放弃考试;为迅速突破这一心理怀疑期,考生一定要学会利用良好的方法和工具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为后期的冲刺复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011年11月 外部重要事件: 1、2011年11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2、2011年11月下旬,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工作正式展开。 考生对应步骤: 1、参加十一月份全国模考联网测评,根据测评的结果锁定自己的薄弱环节,科学制定最后阶段的冲刺方案。 2011年12月 外部重要事件: 1、2011年12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三次工作会议暨命题会议,全国统考初试的政治理论及数学,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俄语、日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综合、西医综合、中医综合、农学综合、金融联考、计算机综合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2、政治冲刺辅导课程全国开课。 考生对应步骤: 1、通过的政治冲刺串讲课程,最大概率把握今年政治命题动态。 2、公共课、专业课全面进入最后冲刺复习阶段。 3、利用心理辅导课程所提供方法和工具来调整最后冲刺阶段的心理状态,确保冲刺阶段的最佳复习效率。 2012年1月 外部重要事件: 1、2012年1月7日、8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2、政治点题预测课程在全国范围开课。 考生对应步骤: 1、参加政治点题预测课程,确保政治高分的最后精要课程。 2、按照的心理生理调控方案,调整作息时间、平和心态,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全力以赴参加考试。 2012年1月-3月底(复试之前) 外部重要事件: 1、2012年2月下旬(春节后十天)开始阅卷,全国阅卷工作从北京地区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北京地区阅卷情况制定全国阅卷标准。 2、2012年3月初考研初试成绩公布。 3、2012年3月中旬,自主招生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公布复试分数线公布。 4、2012年3月下旬,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 考生对应步骤: 1、保持与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导师、师兄师姐的紧密沟通,获取最新复试信息,全力准备复试。 2、随时关注个人考研初试分数和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做好复试或调剂的心理准备。 2012年3月底-5月初 外部重要事件: 1、 复试:2012年3月底,自主招生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始陆续复试,5月初基本结束。 2、调剂:2012年4月中旬,全国调剂工作开始,5月初基本结束。 3、体检:2012年4月底,各研招单位开始组织体检工作,考生复试时应按招生单位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4、政审:2012年5月初,各研招单位开始组织政审工作,招生院校对档案审查,包括组织关系,同时要求填写政审表格,保管档案的单位、学校、人才中心或者居委会的盖章。 5、录取:2012年5月中旬,各研招单位开始组织录取工作,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被录取的新生经本人申请和招生单位同意,可以保留入学资格,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考生对应步骤: 1、参加必要的复试培训课程,全力准备迎战复试。 2、通过的调剂双重保障系统,第一时间获取各个研招单位最精准的内部调剂信息,积极主动联系需要调剂的研招单位,争取最有利的调剂结果。 3、配合通过复试的学校安排进行体检、政审等工作,及时领取录取通知书,准备学费,开始筹划研究生的生活。

软件工程读研有哪些好的方向

孤女泪
虞梅
软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版术、权软件工程4个方向。1软件工程考研科目软件工程考研考科目有:数学一,英语,政治,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其中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包括:数据结构(占约60分),操作系统(占约20分),计算机网络(占约20分),计算机组成原理(占约50分)。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四门课包括《数据结构》《网络工程》《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三四门课,具体情况看学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或软件工程等。2软件工程考研难不难如果认真准备,软件工程考研并不难。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软件工程专业考研要做什么准备

脚斗士
星星点点
计算机系统结构 02 网络与信息安3332633562全 04 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多媒 体信号处理 05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07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嵌 入式系统 09 计算机网络与图形图像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 11 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图像处 理与图像理解 12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 13 网络安全 14 信息安全与编码 15 网络安全和网络计算 16 图形图像和外设 17 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与设备、 图形图像处理与理解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2 面向对象技术 04 软件安全与编译器体系结构 06 分布计算与互联网技术 08 并行与分布计算,生物信息学算法 09 软件工程、信息系统 10 软件理论与应用 11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 软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 12 软件测试与自演化技术 14 程序理解、软件再工程 15 计算智能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16 高可信软件技术、互联网计算与互联网软 件、可编程芯片支持软件和嵌入式系统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计算机应用技术 02 多媒体信息处理 03 智能信息处理、网络多媒体与 虚拟仿真技术 05 图形图像处理、虚拟仿真与网络安全 06 网络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 与人工智能 07 智能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处理 08 网络数据库与智能检测 09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10 图像传输与处理 11 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领域的 数据挖掘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IC设计技术 13 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 15 计算机应用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43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包含离散数学45分;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60分) 政治,英语,数学是必考的,没有讨价的余地 一般都是考的基础课,比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等.各个学校的考试科目是有差异的,你要想报考哪个学校,就登陆他们的网站,查看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那里注明的比较清楚.好强悍的人呀!````````````

准备考研了,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冰菓
没问题
选择导师之前,一定要通过这个导师的学生3361323633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资源,那你可以通过知网去了解。下面是技巧:1.在知网上打这个老师的名字搜他的文献。如果你发现他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以他为第一作者,那么你就要怀疑这个老师的人品了。因为论文都是学生写的,实际的问题也是学生做的,导师确实有时是提了个点子,但大多时候那个点子是不切实际的,但他就是要永远占据第一作者。你要考虑这个老师是不是“狂妄自大”、“不认可学生的付出”。2.在知网上直接搜这个老师的专利。如果你发现他申请的专利只上他自己的名字,或者带有学生的专利申请所占比例很小。这个时候你更要注意了。这种老师说白了就是“学生的付出算个蛋”的那种“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很不慷慨大度”的老师。如果1和2这两点都占据了,那你要慎重报考这个老师,因为你的毕业会很麻烦的。这种奇葩老师会把很多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然后安排你做这做那,而且不会认可的科研劳动成果,久而久之,你自己的毕业成了问题。3.是否开例会,是否组织头脑风暴,是否允许不同课题组不同年级之间进行交流?经常开例会的实验室,他能锻炼你的汇报能力,并且敦促你的科研进度。如果老师会组织头脑风暴,那说明这个老师是看得起学生的ideas的,而不是那种“狂妄自大”。如果这个老师不允许不同课题组不同年级之间进行交流,那这个老师就是个神经病,他会认为你交流了就是泄漏了他的科研机密,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做的东西有多out,还那么闭塞。4.报销报账会不会为难学生?这是个关键问题。一般来说,学生才是科研活动的实际操作者,有很多小物品、材料都是学生提出购买,或者是学生进行预支购买。如果这个老师,每次见你拿着发票找他报销他就不给你好脸色,那这个时候你要注意了。如果你发现他自己花费项目经费的时候是“大手笔”,几万块买最好的笔记本、买平板、买打印机、买家用电器、买智能手环、数码设备,但就是对你买几百块的实验材料都骂你没提前把采购计划表发给他。这种老师算是个奇葩,同时,他很有可能是个“套经费”的人,不然不会对项目报账搞得这么神经大条。如果你要报了这种老师,但愿你可以不与“经费使用”打交道吧。这种问题在你进入这个老师的实验室之前,可能很难会有人告诉你这些,所以祝你好运他的学生肯告诉你这些。5.平时怎么管学生?管理是一个大学问,管得松了就是放羊,啥都靠自觉;管得严了,读个研比工作累一百倍。实验室放签到本算是比较低级的,还有一天“上、下、晚”签到6次的,还有要指纹打卡的,甚至更奇葩的还有手机软件定位签到的。有些老师不要求学生一直在实验室,也有些老师要你签到打卡,每周只允许休息半天。如果这个老师还把他的学生发配这发配那给他干活赚钱的话,那只能说明他的控制欲实在太强了。要小心你毕业之后他还会不会伸手过来让他继续帮他干活。6.还是钱的问题。很多东西跟钱搭上边了就会变味。如果这个老师对学生很抠,还不断压榨学生,例如不管专硕、学硕甚至博士,都派去他合作的工厂实(卖)习(命),为了压制你继续干活,甚至不让你开题,不给你时间写论文。这种老师能离他多远就离他多远。如果这个老师还经常会向学生炫耀钱的东西,或者经常把钱挂在嘴边,例如他觉得每个月给你几百块他觉得他自己有多大方大度。这种老师觉得属于败类级别。如果他还是比较有权的领导,你应该考虑选择其他学校了。因为这种典型的守财奴领导,他不仅会压榨他自己的学生,他也会压榨其他的老师,最后把这个专业搞得乌烟瘴气。导师,导师!导师本应该是在科研上指引你,帮助你的人。而不是只知道压榨你,看不起你,觉得你会泄密的人。如果他觉得你做的东西,他花几百块完全可以打发(当然几百块也不是他自己出的),你错一次他会抹杀你的千百次“对”。这是典型的“老板”,他不是搞学术的,他是打着教授的幌子来赚钱的。你别成为他赚钱的工具。

考研软件工程研究生研究方向

科学课
德无不容
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各校不尽相同,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重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5年考专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属 专业代码:083500 研究方向 01 语义技术及知识工程02 软件理论与服务计算03 网络与移动计算及支撑软件04 多媒体技术与智能计算05 可信软件06 嵌入式系统软件及Linux系统07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08 物联网技术及安全09 云计算与信息安全10 数字媒体技术及其应用11 软件项目管理12 数据库与Web开发技术13 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14 知识挖掘与个性化服务

研究生应该怎么过(转载)

孜孜以求
自诒
查资料时无意间发现的,连读了2遍,感觉特别好。转载来,与大家分享。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对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有博士,因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要来做这场演讲,在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生的阶段,比较有一些自己较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要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硕士论文是二十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论文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你说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清华教了十几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大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所以这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来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大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报写过几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面,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要你来这边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探索这个领域。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相比较。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几个人而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面。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符合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来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侪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索有相关。(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Research我常说英文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每个人都要research,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中国近代兵学大师蒋百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这个来说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要一致,你的生活是跟着老师与同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回想当时我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腊文 ……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我看到有学生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来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不停的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生就会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自拔,进而失去全景,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以讲述或是理清其中的精华内容,经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书、不停的自己吸收,而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己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到了硕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育、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论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几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到可以从一万字写到十万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大的、完整的、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要写得非常清楚,如果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生命一样,英文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清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清楚、文笔清晰。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大师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经过世了,曾经有一本书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这里不是讲究漂亮的style,而是论述清楚。(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碍里面,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自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可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来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成以后研究的困难。(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博士不是写经典之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之所以没有办法好好的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之作的过程,虽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因为之后的时间很难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是一种的心理障碍或是心理负担。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的时候,那边旧书摊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文的旧书店老板,我常常赞叹的对他说:「你为什么不要在大学做教授。」他说:「因为那篇博士论文没有写完。」原因在于他把那个博士论文当成要写一本经典,那当然永远写不完。如果真能写成经典那是最好,就像美丽新境界那部电影的男主角John Nash一样,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博士那二十几页的论文,不过切记不要把那个当作是目标,因为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应该要坚定的告诉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结构严谨、论述清楚与言之有物的论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它是经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经典之作,你可能会变成我所看到的那位旧书摊的老板,至于我为什么知道他有那么多学问,是因为那时候我在找一本书,但它并没有在旧书店里面,不过他告诉我:「还有很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后来我对那个领域稍稍懂了之后,证明确实如他所建议的那般。一个旧书店的老板精熟每一本书,可是他就是永远无法完成,他梦幻般的学位论文,因为他不知道要在哪里放手,这一切都只成为空谈。(三)论文的正式写作1.学习有所取舍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2.形成你的知识树我昨天还请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经七十几岁了,我告诉他我今天要来作演讲,就问他:「你如果讲这个题目你要怎么讲?」他说:「只有一点,就是那重要的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因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还有几位近代思想大师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他们受的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读原典。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了解自己无法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兴趣的书,很可能就会落得普林斯顿街上的那位旧书店的老板一般,因为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3.掌握工具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 ……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4.突破学科间的界线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汇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比如说,中研院的李院长的专长就是物理化学,他之所以得诺贝尔奖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学的交界处做工作。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John Nash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经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5.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我在国科会当过人文处长,当我离开的时候,每次就有七千件申请案,就有一万四千个袋子,就要送给一万四千个教授审查。我当然不可能看那么多,可是我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看申诉。有些申诉者认为:「我的研究计划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来申诉。」申诉通过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过的案子正式判决前,再拿来看一看。有几个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来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不必再做了、这个题目本身没有发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确认选对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经营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我写过好几本书,我认为我对每一本书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样,虽然我写任何东西我都不满意,但是在过程中我都绞尽脑汁希望把他写好。目前为止很多人认为我最好的书,是我二十几岁刚到史语所那一年所写的那本书。我在那本书花的时间并不长,那本书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许添明老师同时在当兵的军营里面写的,而且还是用我以前旧的笔记写的。大陆这些年有许多出版社,反复要求出版我以前的书,尤其是这一本,我说:「不行。」因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读书笔记,我怕引文有错字,因为在军队营区里面随时都要出操、随时就要集合,手边又没有书,怎么可能好好的去核对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为引用太多书,实在没有力气校正。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后来想一想,那本书之所以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个题目可延展性大,那个题目波澜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认为,我最好的书应该是剑桥大学出的那一本,不过我认为我最好的书一定是用中文写的,因为这个语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没办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读、写任何语文一定要练习到你能带着三分随意,那时候你才可以说对于这一个语文完全理解与精熟,如果你还无法达到三分的随意,就表示你还在摸索。回到我刚刚讲的,其实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我都很想把它写好。但是有些东西没办法写好,为什么?因为一开始选择的题目不够好。因此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6.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在 1960年代知识还很封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美国回来就说:「美国有个不得了的情形,因为有一个人非常不得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得了,他说:「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到处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ibid。所谓ibid就是同前作者,这个字是从拉丁文发展出来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简称,像et. al.就是两人共同编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7.善用图书馆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

请问研究生考试要准备什么考试用具?

外非誉也
抬驴
1.小刀拆封复试卷的时候要用制2.胶水密封试卷(最好是质量好的比较稠一点的胶水),3.表(一定不要用电子表,老师会给你拿走,以防有电子装置,建议用机械表),4.工科的专业课有的腰用到计算器,看你的考点要求,有的考点也是不同意用的,可以带,并且准考证上有注明的才行,不可带编程功能的计算器,一般的科学计算器可以 其他的就是中性笔(多带只,防万一)、铅笔、橡皮、去买个那种塑料的垫板,万一你考试的那个桌子不平滑,最好要带格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