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请问研究生考试如何报名?

鉴识
意境
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以2017年考研报名为例,2017年考研预报名的时间为9月24日-27日,下面为大家梳理梳理。  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预报名时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正式报名时间:10月10日至31日每天9:00—22:00。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的联系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都是有效的,哪一次成功都可以,报考时可以多报几个目标,多生成几个报名号,到了11月份现场确认的时候,再作出最后的选择,选择最终报考的学校。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的区别预报名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是为10月份的正式网上报名分流一下,避免10月份的正式报名网络太拥挤。不是必须要报名的,10月份是针对社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可以等到10月份直接报名也是一样的,当然,如果预报名完成后,不再修改相关信息,这次预报名也是有效的,如果你还想修改相关信息,可以在10月份正式网上报名期间加以修改。在报考时,可以多报几个志愿,但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有效账号,可以在此账号内,增加新的报考信息,多生成几个报名号,等现场确认确认其中之一即可,不过要注意,多报就需要多交费(如果是网上交费)的话,不过届时还会退还的,大家可以看各地报名公告中对于缴费和退费的规定。2017考研预报名流程图解:2017考研正式报名流程图解:

怎么报名考研考试

行葦
仙人掌
研究生考试报名注意事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已在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公开)及“研招网”报考须知。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报考研究生

穿刺者
故辞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相应条件;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考研如何报名的?

夜玫瑰
三昧
首先你到考研网查看自己是否有报考资格,如果有资格,那么每年10月中旬开始网上(考研网)报名,11月份现场确认,12月份考试。文学专业是一个太大概念啊!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考古学、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等等,你具体想考的是什么?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不一样的,文学类一般考三门,政治、外语、专业综合类。初试中有专业科目,复试中也有专业科目的。

研究生怎样报名?

卖花女
此予宅也
http://www.chinayz.com.cn/楼上的地址不对哦.入学考试是在每年春节前2个星期进行的.考试资格是本科或同等学历.但是同等学历的进了复试还有加试,另外还要有报考专业的论文什么东西等等.如果你是在校学生,那么注意学校的通知.一般来说,比较大的学校在自己的学校都有报名点.如果是比较小的不出名的学校.可能需要去报考院校或者当地教育局报名.例如,天津商学院是一个本科院校,但是没有研究生报名点.因此要去当地教育局报名.但是在天津本地的,要报考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师范学院等等院校的考生,必须要去报考的院校报名才可以.先在网上报名,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个网址.大约从10月到11月都可以报名.11月底去当地教育局交费.大约是150元左右.请密切注意当地的研究生通知.或者在临近报名的时候去上面的地址查看一下就知道了.

怎样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进行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

中居
大疯民
1、百度搜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如图所示2、如果没有注册,点击注册账号,如果已经注册后,可以省略此步骤3、输入登录信息,进入4、 在报名期间点击“网上报名”输入相关信息后,缴费成功后即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教育部唯一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既是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宣传咨询平台,又是研招工作的政务平台,它将电子政务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贯穿研究生招生宣传、招生咨询、报名管理、生源调剂、录取检查整个工作流程,实现了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一体化。同时网站上提供多渠道功能连接,学信网、学历查询、学籍查询、学历认证、在线验证等。

考研报考点怎么选择

春之歌
屡空
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报名时可以选择户籍所在地的报名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扩展资料: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研究生报名必须在户口所在地确认吗

二重身
过云雨
1、考研的报名点不是必须选择户口所在地。2、选择哪个报考点要看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毕业生:如果已经毕业,可以选择户籍地,也可以选择工作地,二选一即可。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则原则上应选择本科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3、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4、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扩展资料研究生考试报名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教育部负责宏观管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其职责是:(一)研究制定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办法,发布年度招生考试公告,部署全国招生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二)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并下达年度招生计划。(三)确定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联考科目并审定考试大纲。(四)监督、指导全国统考、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五)公布组织单独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单位名单及其年度招生限额。(六)制定推免工作政策,下达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年度推免名额,并指导有关地方和高校对推免工作进行管理。(七)组织招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招生宣传和研究工作。(八)推进招生信息公开,并对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研究生招生单位招生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九)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调查处理招生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考研报考地点怎么选择

大而无用
武瑠
1、按照规定: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2、各个省的政策和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查看考生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布的研究生报考考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