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为什么要考研,以及读研给我带来了什么

乐未毕也
不迁其德
同学,您好,跨考教育很高兴为您解答!为什么要考研?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渐普及,本科学历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下降,“高学历”仿佛成为进入理想职业的第一道门槛。而“考研热”本身以及培训机构催化都具有宣传作用。部分学生在没有做好的职业规划或者认为自己缺乏相应能力的时候,也会选择考研。不同类别和层次大学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国家财政和优秀人才纷纷向这边靠拢。优秀资源和环境吸引人通过新一轮的竞赛去追求更好的成长和更高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学生期望以此来提升自己!读研的收获是什么?考研族对新环境和某种意义上的晋升充满期待,然而,研后生活是否是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考研带你走进的是学习的“新战场”,还是过往生活的重演呢?大部分研究生表示,研后生活带来的收获主要是:“人脉”、“学术”、“思维”“视野”。少部分网友认为考研并没有带来自己一直追求和期望的东西,反而陷入并不感兴趣的学术科研的“泥沼”。因此,读研与否,就在于自己如何选择了。

教育技术专业的同学将来出来能干什么呢,真的会很难就业么?难道就考研是最好出路么?

阶也
不可围者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电脑相关的行业人才也越来越稀缺,就业岗位逐年增多,人才供不应求。因此从事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想学的专业,就看个人的爱好和本身的素质来看,建设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新媒体UI设计,影视后期等等都是近两年发展很快的专业,就业前景不错。

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大橡树
这说明了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很大,或者是用考研去逃避走向社会的学生越来越多。1、很多人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就业起点。然而,随着研究生入学考试数量的增加和录取人数的增加,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是学历的贬值,就业仍然是一个问题。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水平较低,直接导致了有“学”而无“才”的高端人才。虽然很多人都获得了学位,但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差,有些人不习惯学习。许多社会用人单位的用人重心也在逐步上移,这使得许多本科生胜任的工作,却规定了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2、考研竞争压力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如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普及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许多初中生提前准备并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因此,他们缺课、旷课、组织纪律松懈、课程敷衍、部分弃学,直接影响到初中、高中的正常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完成,导致本科教学的滑坡质量问题,扰乱了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进而影响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科教育是基础阶段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即使你考上了研究生院,我相信你在学术领域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就,你将不可避免地被雇主抛弃。3、考研动机不正确,备考以考试为导向。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目的不明确、不正确,导致学术“热”而学术“冷”。许多人考研是为了学位而不是为了知识。许多考生把研究生入学考试视为成功的捷径,忽视了个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他们只依赖突然的复习,主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即使他们有幸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只能徘徊在专业研究的边缘。我们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学业成绩实现主动学习和应用,为以后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知识。如果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学术成果就毫无用处。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教育事业巨大变化

王弼
回不愿仕
变化:经过60年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教育体系结构实现了深刻变革。到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99.5%,初中毛入学率达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了,3.58%,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连续3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一方面说明职业教育质量很高,另一方面也真正实现了一人读职业教育、全家脱贫致富,从而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扩展资料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这个巨大变化,使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共和国部长访谈录:教育部长周济谈新中国60年教育

今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将达300万人,此数据说明了什么?

况爵禄乎
柴生乎守
今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将达到300万人,这个数据说明我国的普遍学历正在增长,因为以前的学历都是比较低的,而现在在学研究生已经达到300万人。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言意
瞳爱
第七章 高等教育(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根据《2014-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在经历了2003、2004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1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在校生2231.79万人;研究生53.82万人,在学研究生153.8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8.43万人,在校生536.04万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同时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高等教育行业研究小组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扩大至3550万人。可见未来八年内,我国的高等教育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大约占多少?

土屋
定也
1982之前出生的中国人,整体高等教育比例大概不到2%。1982年开始计划生育,那一代人1999年考大学,同年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比例迅速提升。到今年2021年,超过一半的中国适龄人口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包含本专科、研究生、成人自考等)。对适龄人口而言,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很多的都给出了权威的数据告诉我们,以后本科学历只会越来越普遍,那么中专,大专这种低学历的会更加没有竞争力。趁现在我们还能折腾赶紧把学历提升起来。提升学历刻不容缓。学历高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现在还有很多的提升学历的渠道和方式,为什么不早点把学历提升起来,后面等到缺乏竞争的时候才后悔不早点提升学历。说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被认可。现在不是过去式了,这种日子早就没有了,越来越规范的时候,说明以后考试越来越严格,学历的认可度会越来越高。按现在来看,没有其它措施15年后也就是2036年后我们国家应该会多1.2亿大学学历的人。到时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口应该突破3亿了。199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在100万左右。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500万。仅仅十多年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就翻了5倍之多。速度之快,实在是令世人惊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用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当前,中国正在奋力进行产业升级,需要的高学历人才予以支撑,当前我国的高学历人才规模还不足以支撑起高端产业庞大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大学生的数量依然远远不够。

专业型和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哪一个就业前景广一些?

备胎侠
隔世情
全日制教育硕士全称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种。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各专业岗位对口,集教育学与相应的学科于一体,打破了教育学硕士只重教育理论,同时也避免了相应的学科类研究生只重视专业课而忽视教育知识的尴尬,可谓是扬长避短,培养出具有知识和教育理论的硕士研究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喜爱。另外,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学制一般为2年,在时间上比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更具有竞争力,一诞生便受到立志从事教师事业考生的热捧。 据报道,全日制教育硕士报考热度年年递增,到2015年,将达到专硕和学术1:1的水平。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是全日制学术性硕士,是按学术专业分类的。 1.专业:教育学原理 课程:教育基本理论与哲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政策与法学、德育原理 就业前景:高等师范院校师资、高等院校辅导员、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杂志社编辑、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2.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课程与教学论原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数学教育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外语教育研究、化学教育研究、体育教育研究、计算机教育研究等。 就业前景: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教师、杂志社编辑、公务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等3.专业:教育史 课程: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外教育史交流与比较史 就业前景: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杂志社编辑等4.专业:比较教育学 课程:教育管理与制度、教育与国家发展、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  就业前景: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杂志社编辑等5.专业:学前教育学 课程: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前儿童课程与游戏(含音乐、体育、健康等)就业前景:主要到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的工作6.专业:高等教育学 课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社会学 就业前景:高等师范院校师资、高等院校辅导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杂志社编辑、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勤思教育咨询顾问和其他教育工作者7.专业:成人教育学 课程:成人教育管理、成人教育原理、比较成人教育 就业前景: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公务员、成人教育培训类人员等。8.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课程:不设方向 就业前景: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公务员等。9.专业:特殊教育学 课程:聋教育、盲教育、智力落后教育、天才儿童教育、学习障碍教育、儿童健康教育。 就业前景:特殊教育机构的研究人员、手语教育人员、特殊教育辅导机构的辅导人员等。10.专业:学校咨询 课程:不设方向就业前景:学校咨询人员、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勤思教育咨询顾问以及高考学校相关辅导人员等。11.专业:教师教育 课程:教师专业发展与政策研究、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教师教育的理论与教学研究就业前景:教师培训的主要人员、勤思教研室教师、教师就职后或就职前的专业培训等。11.专业:传媒教育 课程:不设方向 就业前景:学校宣传人员、教育技术辅导人员等。12.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课程: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政策研究 就业前景:高等院校辅导员、中小学管理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杂志社编辑、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13.专业:教育技术学 课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网络技术与管理、信息化教学技术以及电视编导与制作 就业前景:教育技术的相关研究人员、高等院校教育技术方面的教师、教学软件相关研发人员、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师、文员、记者、编辑等。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及多少年教育

土银
不可听也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二)新时期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科学多元的评价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基础。(三)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以解决。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三)工作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四)主要任务。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避免有的学科客观存在的一些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三、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一)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二)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增强适宜性,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要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充实学业质量要求,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教育部将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先行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科学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制订(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高等学校要完善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提出高等学校相关教材编写、修订和使用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调整完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要优化教材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进一步提炼和精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避免内容偏多、偏深。要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材;组织编写、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材;用好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规划教材并及时修订完善,同时编好、修订工程规划教材以外的大学相关教材。各地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四)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地要组织开展育人思想和方法研讨活动,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要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要求融入到相关学科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各地要启动实施一批教学改革项目,激发学校和教师创新育人方式方法。(五)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各级考试命题机构要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考试命题人员资格制度,命题人员应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实际以及学校招生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研制人员在中、高考命题中的作用。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各地要组织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将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六)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教师教育院校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建立以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等组成的教师培训团队。研究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研修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各级教师培训与研修要在以本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兼顾相关学科基本内容。开展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提高校长统筹学校各项育人活动的能力。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形式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中的作用。(七)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指导专业组织,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教学研究与指导。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学校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挂职。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家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联合宣传思想、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八)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教育部建立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聚和培育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研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教学一线,就推进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就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基地要选择一批中小学作为学科教学研究实验学校。鼓励各地建立相应研究平台和实验基地。各地要加强教研机构建设,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充分整合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等力量,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九)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地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学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开发服务于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区域内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交流,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学校要探索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育人的有效途径。(十)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各地和学校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情况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进一步落实学校在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教育部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定期对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修改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各地要根据监测结果,加强和改进课程实施工作。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课程要求,确保教学效果。四、切实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教育部将健全课程教材工作管理机制,整合课程、教材、教学等各类专家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的作用,统筹协调高校和中小学课程建设。各地和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制订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将对各地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指导。加强对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将其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定期发布督导报告。加强督导问责,推动工作顺利开展。(二)加强条件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条件保障。要把教师实施课程能力培训作为“国培计划”等各级教师培训的重点。要根据职责任务,在经费、人员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三)健全激励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部和各地定期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和教学名师评选,将研究和破解课程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的成果作为评选的重要内容。总结推广课程改革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把课程改革中重大研究任务列入教育部和地方有关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承担单位要将项目成果作为重要科研成果予以承认,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秀成果给予奖励。把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