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财弗争
大小年是否存在? 所谓大年就是指某年报考人数特别多,分数线也随之涨高,难度大,而小年正好相反,一般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这个说法常用来针对整体一年的形势,也被拿来针对具体某个院校的情况。那它是否真的存在呢? 1、从报录比、国家线上看 我们从每年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可以得出报录比,从下表可以看出从2017年开始,报录比都是稳中有进的,去年预计达到了3.6:1,今年报录比预计为4:1左右(今年总招收了111.4万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100万左右,再除去推免生),为近年来最高。 所以,考研的淘汰率一直在增加,按理说今年扩招人数那么多,报录比应该比往年低些,但其实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因为报考的人数也一直在增加,很多人只看到了一方面而已。 还有国家线方面,这些年整体上是上升的趋势。况且并没有因为今年大规模扩招了,国家线普遍降低。跟去年相比,热门专业仍居高不下,像文学、管理学等热门专业分数已经在天花板了,没有变动,医学和法学甚至还涨了5分。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大小年的说法是站不住的。 2、从试卷难度上看 ①统考科目 先说下统考科目方面,由于都是统一命题,一般不会有太难太偏的知识点去考察,所以整体上可以说差别不大,尤其是政英比较稳定。 数学可能会有些波动,网友总结为奇数年简单偶数年难。不过从18考研开始数学的难度突然增大,并在之后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今年数据虽然没有出,但从童鞋的吐槽程度来看,难度比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大家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认为2021年的数学会进入小年,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 ②自命题专业课 由于专业课相当一部分是自命题,难易程度由学校把控,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规律性。比如说今年报考该院校的人数较多,为了方便筛选,一般命题组就会把初试专业课难度增大或压分,导致分数下降,录取率变低;次年考生们择校时参考往年分数,觉得这个院校分数低,就不会扎堆报考,人一少的话,为了上线率,专业课难度自然就下来了,录取率又变高了,如此反复。 这实际上只是院校调整生源的一种方式,有点类似供求关系变化。不过以上也只是适用于一部分一般院校,尤其对名牌大学的影响较小。那些重点院校的分数一直都很高,难度也一直飘在天上,甚至初试400+也并不保险,比如好多学校今年复试线就达到了400多分。 因此仅就专业课而言,是有可能会使得部分院校出现大小年的情况,但也仅仅是部分。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多查阅几年的报录比。也要翻翻近几年的真题,看看该专业课是否好考,或者是压分。 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大小年这种规律有些牵强,它只是大家根据每年大体上的分数线、考试科目的难度、院校层次等方面推理出来的一种趋势而已,并不是绝对的,对我们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的作用,但没必要全信。 资讯请关注百通世纪,还有精彩免费视频供各位学员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