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课
学位制是一个国家或一所大学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通过授予一定的称号来表明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等级的一种制度。不同的学位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某一学者在接受高等教育各个阶段所达到的不同的学术水平,也是评价其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一种尺度。 世界上第一批大学诞生于12世纪或13世纪的欧洲。当时,在大学里担任教师的必须是具有一定资历而且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在大学里,只有那些在3至4年时间内完成3门学科(即语法、逻辑、修辞)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并且通过了相关考试的人才能被授予bachelor学位。当时所谓的“学位”仅仅是成为一名完全合格的大学教师的一个步骤或条件。这从英语单词“graate”(毕业,研究生)源于拉丁语中的词汇“gras”(即英语单词“step”,步骤)也可见一斑。 今天,“master”(硕士)、“doctor”(博士)和“professor”(教授)这些代表学位与头衔的称谓表示了一个人在学术领域内取得的地位或成就的不同,但在中世纪的欧洲,这些术语所代表的含义并无明显的差别。 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被认为是12世纪晚期世界上第一所颁发民法学位的大学,它同时也授予医学领域的学位。法国的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当时采用“master”的称号授予其毕业生。这种做法后来被英格兰的某些大学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所采用。同样,苏格兰的一些古老的名牌大学如圣安得烈大学(St. Androw's University)、格拉斯哥大学、阿伯丁大学以及爱丁堡大学等也相继开始颁发master学位。 到后来,学位的名称还是与被授予人所学习的学科或专业领域联系起来。在艺术和语法等学科的学生被授予master学位,在哲学、医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学生则被授予doctor学位。在中世纪时代,从事艺术或语法等方面的学习被认为是学习哲学、医学和法律等专业的一个必备的前提,所以,doctor这一头衔无形中就比master的称号更高一些。这种客观现象最终导致了现代学位制的基本格局,即哲学博士(Ph.D)是比文学硕士?MA 更高一级的学位。而用doctor这一术语泛指所有最高级别学位的做法则源于德国的大学。后来,这种学位体系迅速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并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纳,并最终演变为三级学位制,即学士(bachelor)、硕士(master)和博士(doctor)。 目前,这种三级学位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并且正在取代目前仍然通行于某些国家的两级学位制。 在美国殖民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成立之前,学位授予制已经在欧洲的大学里形成。起初,美国的大学只设立了为数不多的学位种类,而今天美国各类大学和学术机构设置的学科专业名目繁多,能够授予的学位种类有1500多种。目前,美国大学普遍采用的学位包括完成本科阶段课程学习之后授予的文学学士(BA)和理学学士(BS),完成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之后授予的文学硕士(MA)和理学硕士(MS)。大学里颁发的最高学位为博士学位,包括哲学博士(Ph.D)、医学博士(M.D)、神学博士?D.D 和法学博士LL.D等。 中国引进西方学位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4月,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仿效英美等国的学位体制,制定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但并未能全部实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曾先后三次拟实施学位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一直未能真正实行。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我国实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推行的三级学位制,并从198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1982年6月我国的首批博士产生。至此,我国的学位制度才全面趋于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