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崎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结构,长期以来承担了养老的基本功能,在我国农村养老中,家庭养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迁移流动加剧,农村的家庭结构在规模、类型、代际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农村家庭结构的急剧变化,势必会对家庭养老产生影响。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家庭与养老的相关研究后,以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和近几年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现状、原因与趋势,重点探讨农村家庭结构变化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5个章节。其中前两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第3章和第4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5章是本文结论部分。第1章是导论部分。首先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梳理关于家庭结构与家庭养老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研究思路和框架并阐述本文的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第2章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家庭结构与家庭养老的相关概念做必要的界定,提出了支撑本文观点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财富流动理论,为后面的研究做理论准备。第3章是农村家庭结构变迁的现状、原因与趋势。本章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近几年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农村家庭在规模、结构类型、代际关系方面呈现出的新的变化特征;并从社会经济、人口流动、思想观念、政策转变角度等系统分析了导致家庭结构变迁的原因;结合相关研究预测,给出了我国农村地区家庭人口变动的趋势。第4章是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本章重点分析农村家庭结构变迁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对农村家庭养老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分析表明,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负面冲击,又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第5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即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是单方面的而非决定性的、是结构性的而非功能性的,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角色是补充而不是替代。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认为,应当融合中西养老思想,发展家庭养老文化;普及高龄老人津贴,补充家庭养老资源;发展家政服务产业,满足老人照料需求;鼓励青壮年接父母迁往城镇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