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曲
扬大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是前年从扬大农学院分出去的。农学院设有农学、农村区域发展2个本科专业和农学(农业信息技术)1个专业方向;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设有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4个本科专业和植物保护(农用化学品工艺与营销)1个专业方向。农学院的作物栽培学科实力强,园艺和植物保护学院的植物病理也许就业情况稍好。你自己选择,政治、外语没问题的话,还是有希望的。祝成功!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11117090101@yzu.e.cn01作物高效清洁栽培耕作理论与技术02作物生长发育机理及调控03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理论及其应用04作物精准栽培理论与农业信息技术05作物环境与营养生理06农业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复试科目:作物栽培学090401植物病理学 11117090401@yzu.e.cn01植物病原真菌学02植物病毒学03分子植物病理学04杀菌剂毒理和病菌抗药性05病害生物防治机制与应用06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机理及病害控制技术07作物病害生态调控与综合治理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复试科目:植物病理学(普病与农病)扬州大学农学院前身为江苏农学院,1992年与驻扬其它32363938336所院校合并组建为扬州大学,更名扬州大学农学院。1998年8月,扬州大学按学科群重组二级学院,成立扬州大学农学院。该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大。 目前,该院设有农学、植物保护、园艺、食品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等5个系科,涉及4个学科门类、11个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其中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有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与开发机构18个;有博士点、硕士点11个;有江苏省成教特色专业1个。 该院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7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省优秀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有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1个;有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88人。全院目前承担着21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600多名本科生与2000多名成教生的教学任务。学院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和中国银杏研究会的挂靠单位;与美国、日本、德国、菲律宾、澳大利亚、荷兰、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该院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坚持“科学研究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主动适应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推广等方面的显著成绩,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建院以来,学院教学教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有省一类优秀课程2门,省二类优秀课程2门;先后取得各类教学成果奖20余项,承担国家、省和学校教研教改项目10多项;编著出版研究生教材近10部,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和农业部副部长刘坚作序的《作物群体质量》一书已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用书。 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在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植物生理、植物保护、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培育出水稻新品种6个、玉米新品种4个、大麦新品种4个、蔬菜新品种21个、果树新品种2个,研制复配农药新品种28个,创立江苏粮经饲多元结构种植模式与轻型耕作栽培技术、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调控、水稻源库调控、水稻节水栽培、水稻抛秧、小麦产量生理调控、稻田套播麦、偏迟熟水稻北移、玉米乳苗栽培等100余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大面积生产发展的重要成果。先后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6项),省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10余项(其中省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0余项)。目前,该院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863”高技术、“948”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国家农业跨越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多项,省(部)级项目50多项。在作物遗传工程、高新技术育种、精确农业新技术、作物优质调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又获得重要新进展。 学院办学始终能坚持联系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切实为农业发展服务。学院先后与响水、高邮两个县(市)结成对子,实行产学联合,共同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在响水县的老舍、六套地区和高邮市的司徒乡建成了相对稳定的科技推广校外基地。在这两个基地上,学院先后与当地共同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江苏省第一、二、三期农业资源开发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期的开发工作。学院在形成响水、高邮两个重点基地的基础上,并加强了苏中、苏南地区基地的建设。以科技项目的开发与推广为纽带,与锡山、昆山、东台、泰州、灌云、灌南、洪泽、涟水等广大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推广工作,与日本最大农药企业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姜堰明珠米厂、扬子江制药厂、高邮红太阳集团、泰州红旗良种场、盐城麦芽厂、临海农场、大中农场、方强农场等30多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办学效益,为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农业面貌得到了改造,农业大幅度增产,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响水基地为例,根据第三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期结束时统计,实验区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农民收入比开发前分别增长189.5%、71.3%和393.6%.实验区连续荣获江苏省一、二、三期农业科技开发一等奖,被中央和省、市多家新闻单位报道,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是2006年9月学校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组建而成的二级学院,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张謇先生创办的通海农学堂。1971年原江苏农学院调整设立植物保护、果树、蔬菜专业,1982年在全国农业院校中最早将果树、蔬菜专业合并为园艺专业,1987年增设观赏园艺专业。学院现有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4个本科专业和植物保护(农用化学品工艺与营销)1个专业方向。学院现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点1个,植物保护和园艺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拥有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蔬菜学、果树学、农药学5个校级重点学科,有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省级研究机构1个,扬州大学应用昆虫研究室、扬州大学经济林研究所和风景园林设计与旅游规划研究所和扬州大学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有植物保护、园艺与园林2个校级教学实验室,有实验农牧场、智能温室等校内实习场所及中国农科院等校外实习基地20余个,是中国银杏研究会挂靠单位。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9人(含校外)。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博、硕士研究生近300人、外国留学生数名,成教生300多人。学院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现有省级一类优秀课程2门(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省级特色专业(植物保护)1个,校特色专业2个(园艺、园林)。“十五”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部省级科研项目36项,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不少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科技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共承担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6项,先后取得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20多项。学院一直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并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荷兰、香港、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与科研并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物栽培学给大家的印象是种地的科学,但现实中作物栽培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较少,许多专家,认为作物栽培技术真正走到农民手中,必需通过模型或系统。比如说,我以前做的肥料试验,今年可以设是2个水平,明年可以再增加1个水平,研究不同肥料对某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到了后年我就可以换个品种,重新证实2个或3个肥料水平对该品种的影响。那么我真的要这样重复下去嘛?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肥料和品种研究彻底呢?南农的一位老师告诉我,如果找出不同肥料水平和品种的参数,我们就可准确预测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这样就避免每年做相同的试验设计,所不同的只是增加了几个水平或换了新品种。国际水稻所的专家指出,目前基因是研究是热门,但大量基因序列测出后,需要找出基因的相应功能,而是恰恰是栽培学专家的专长,让栽培学也加入到国际研究的前沿。现在生命科学有2大研究方向,生物技术和作息技术,从1和2可以看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与作物栽培学的结合。个人感觉这个方向发展前景更好一些 只是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