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称
技术开发能力评估的主要内容有:①针对某项技术或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方案和提出的政策,考察采用或限制该技术时将引起的广泛社会后果,尽可能科学地客观地对正负影响特别是非容忍影响作全面充分的调查分析,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②研究相应于上述后果的政策选择,如拟定法律、税收或优惠政策,实施控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从纵向划分,有企业级、国家级和全球性问题评估。企业级的问题主要围绕公司推行新技术能否获取利益开展评估活动。国家级的问题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开展评估研究,包括制订有关技术评估政策、确定方向、研究评估方法和建立监控系统,并负责指导、协助地方和企业的技术评估活动。全球性问题评估就是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及其后果。 原则 技术评估必须建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指标体系首先必须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二要考虑到多重价值,如技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等;三要有针对性和具体目标。在综合评价中,要处理好技术的合理性、经济性与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文化后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解决技术目标与社会目标、眼前利益与长远影响、明显的与潜在的利弊、物质的与精神心理的影响等矛盾关系。在进行技术评估时必须注意下列原则:①系统性原则。把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考察它与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全面权衡利弊,达到整体优化。②需要性原则。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评价。③预测性原则。不仅考虑现实需要,还要预测未来需要;不仅考察近期后果,还要预测长远后果。④可行性原则。从需要与可能、现实与未来、政治和道德因素与经济利益以及技术基础与开发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⑤动态性原则。技术及其相关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又总是处于不同程度的变化之中,因此技术评估一般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 特点 (1)系统性或整体性 技术评估不仅重视技术开发带来的利益,同时更注意那些潜在的、高次级的、不可逆的消极影响。它的事业越出了一般的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环境评价的界限。而是综合地评价技术在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生态等方面非全面影响。因此,技术评估的目标是社会总体效益的最佳化。 (2)高度有序性 技术评估不仅要研究技术的直接的社会后果,而且要研究“后果的后果”。因此,它的对象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序列。 例如,人们不仅要研究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而且要研究它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政府为控制污染所需建立的机构、费用以及发展控制污染的技术,等等。 (3)跨学科性 技术评估设计到技术应用的广泛的社会后果和政策选择,其中包括社会、经济、技术、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技术评估,必须放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尺度上来进行,其中应包括社会伦理标准和人的价值标准。 进行技术评估,不仅要有与该技术有关的专家参加,还要有其它学科专家参加,包括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生态学家、法律学家乃至社会公众参加。 (4)中立性 技术评估应当是客观的。如果一种技术由它的研制者自行评估,就很难保证这种客观性。 所谓中立性,就是要求把评估与直接制定政策的权力和职责分开,要求评估人独立于该技术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的利益。只有坚持中立性。技术评估才能摆脱主观因素的影响,做到以科学分析为依据、以总体利益为目标,从而作出客观的公正的结论。 (5)批判性 技术评估不是描述性的、辩护性的,它在本质上是批判性的,是对技术的社会的、伦理的批判承认技术具有两重性是技术评估的核心技术社会效应中的积极的直接的效应,是技术专家们预料之中的或在项目论证时已考虑到的。而技术的消极的、间接的、出乎预料的负效应,则不易被认识。技术评估的重点在于预测新技术的消极的、间接的、出乎预料的负效应。这是技术评估批判指向的重点。 技术评估具有批判性,可充分揭露应用新技术时可能出现的负效应,从而为社会提供一个早期预警系统。一个技术项目“要确保在对技术的副作用和远期后果进行批判性评估之后,再作抉择”,这体现了“人应当具有一种对全人类包括子孙后代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