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叶林的学术活动

思诚
则劝
  1.2012年6月30日-7月1日参加“城市化:动态、问题与治理”国际会议, 上海,宣读论文“新型城市化与城市创新研究”。  2.2012年6月17-19日参加第六届“国际中国城市规划会议”,武汉,宣读论文China’s Urbanization at the Crossroad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and Policy Transformation.  3.2012年6月1-3日参加山东大学主办第三届“全球华人公共管理论坛“,宣读论文“都市圈公共服务发展的政策选择与制度逻辑:现实与反思”。  4.2012年5月25-27日参加国际公共管理研究会议,上海,宣读论文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 of Urban Governance in China.  5.2012年5月20-22日参加德国基金会“大城市、大挑战”工作坊,科隆。  6.2012年3月10-11日参加新加坡连氏国际公共管理会议,宣读论文“城市化与都市圈公共服务--制度选择与政治逻辑”。  7.2011年12月17-18日参加“面向21世纪的全球区域-城市发展国际会议暨岭南国际论坛”,宣读论文“珠三角区域的发展与治理: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探索”,广州。  8.2011年12月10-11日参加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宣读论文“构建服务型的中国城市治理研究”,上海。  9.Metropolitan Region and Governanc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esented at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CPA) Conference. October 18-20, Cheng, China.  10.Mega-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a Planning (IACP) Conference. June 17-19, Beijing, China. 并作为专家组成员赴成都出席城乡统筹发展国际研讨会。  11.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 Power, Space, and Public Interest (with Yanling He). Presented at China-Australia Public Management Forum. June 15-17, 2011. Guangzhou, China.  12.Urban Redevelopment in China: A Critical Examination. Presented at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and City Planning. May 27-28, 2011. Cardiff, UK.  13.2010年12月11-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国首届城市管理高峰论坛”进行“中国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的主题对话主导发言。  14.The Dynamics of Urban Renewal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Urban Development. December 7-8, 2010, Hong Kong.  15.2010年10月22-23日在澳门出席第四届“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城市区域治理”。  16.2010年8月27日应邀参加比利时根特大学在上海世博会比利时馆举行的“城市的全球化潜力:跨国网络下巨型城市的角色变化”研讨会。  17.2010年8月23-25日参加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与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联合举办的“人文地理学新进展”高级培训班。  18.2010年8月4日-8日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办“第二届公共管理与政治学骨干教师研修班”。  19.How Regions in China Figh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Presented at the Fifth Sino-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June 24-26, 2010. Xiamen, China.  20.Global Economy and Local Strategies-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Presented the 3rd China Goes Global Conference at Harvard University, September 30-October 2, 2009.  21.China's Social Security Refo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Prospects. Presented a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t Bucknell University, Pennsylvania, October 2, 2009.  22.China's Healthcare System Refo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Prospect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hina’s Rise and Its Impact on Asia: Democrat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March 20-21, 2009. Louisville, KY.  23.Regional Strategies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esented at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CPA), September 24-26,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4.How do Mega-Events Impac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Study of Beijing and Shanghai (with Jian Sun). Presented at 2008 Joint ACSP-AESOP Conference. July 6-11. Chicago, IL.  25.Regional 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The Pursuit of 3Es.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Sino-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June 7-8, 2008. Newark, NJ.  26.Alternative Approaches of Overseas Training: Certificates or Degrees? Presented at the 2008 American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PA) Conference. March 7-11. Dallas, TX.  27.Does the Creative Class Like Sprawl?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ial Schools of Planning (ACSP) 2007 Annual Conference. October 18-21. Milwaukee, Wisconsin.  28.Reorganizing the Metropolis (with Savitch, H.V. and Ronald K. Vogel).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PSA) 2007 Annual Meeting. August 30- September 2. Chicago, IL.  29.Promise vs. Performance: The Louisville-Jefferson County Merger (with Savitch, H.V. and Ronald K. Vogel). Presented at the 2007 Urban Affairs Association (UAA) Annual Meeting. April 25-28. Seattle, WA.  30.Successful Overseas Training for Chinese Public Officials—A Case Study of Jiujiang-Louisville Program (with Jian Sun and Xiaochuan Wu). Presented at the 2007 American Societ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PA) Annual Conference. March 23-27. Washington, DC.  31.Urban Sprawl, Amenities, and Quality of Life. Presented at the 2006 Annual Conference of Urban Affairs Association. April 19-22. Montreal, Canada.  32.Thirty Years of Rent Control: A Survey of New Jersey Cities (with Gilderbloom, J.I.) Presented at the 2006 Annual Conference of Urban Affairs Association. April 19-22. Montreal, Canada.  33.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Shanghai—A Global Perspective. Presented at the 2006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tudies (ACPS) Annual Meeting. March 31- April 2. Louisville, KY.  34.Urban Sprawl and Quality of Life. Presented at the 2005 Association of Collegial Schools of Planning (ACSP) Annual Conference. October 27-30. Kansas City, MS.  35.Is Shanghai Really a “Global City?” Presented at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sm and Urban Change. July 8-10. Chicago, IL.  36.Urban Growth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Housing Prices (with Ming Yin). Presented at the 2004 Association of Collegial Schools of Planning (ACSP) Annual Conference. October 21-24, Portland, OR.  37.Sprawl and Smart Growth in Georgia—How GIS Can Help? (with Isabelle Maret)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Souther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Meeting. April 10-12. Louisville, KY.

管郁达的主要学术交流及批评活动

理沙
达芙妮
1、1995年、1997年应邀参加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展第四、第五回展,为特邀批评家。2、1997年应四川美术学院邀请举办题为《多样化选择与都市人格》的学术讲座。3、1998年应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香港理工大学艺术中心邀请,参加“中国—香港装置艺术交流计划:面对共同的艺术”,并在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应青岛海青艺术发展中心邀请,参加“性别与身份:女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为特邀批评家。参加贵阳“西西弗”首届青年艺术家提名展,为学术委员。4、1999年应广西桂林市文化局邀请,参加“人文山水”地景艺术活动,为特邀批评家。应重庆市政府邀请参加“互动时代的文化方位”展,为学术委员,特邀批评家。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题为《八九后中国观念艺术》的学术讲座。5、2000年应邀参加“斜阳岛,艺术家:未来的几种生活方式”大型户观念艺术活动,为特邀批评家。应中华全国美学会邀请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家—当代艺术提案”艺术展,为特邀批评家。应邀参加“2000年上海双年展”,为特邀批评家。应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邀请举办题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学术讲座。应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邀请举办题为《数码时代的艺术》的学术讲座。6、2001年应北京大学现代艺术学会邀请举办题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学术讲座。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举办题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身体经验》的学术讲座。应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邀请举办题为《八九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学术讲座。应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中心邀请举办题为《新媒体艺术与艺术的民主化》的学术讲座。7、2002年在贵州大学举办题为《新媒介,新视觉》的学术讲座。应邀参加有世界各大美术馆馆长、策划人、批评家参加的国际策展人“遵义会议”,并在会上作专题发言。应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中文大学邀请举办题为《从五四到当前:中国艺术中社会批判性思潮的回顾与反思》和《公共空间与中国先锋艺术的成长》的学术讲座。应邀参加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的国际策展人会议。应邀参加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为特邀批评家。并参加“地点与模式”国际策展人会议。8、2003年应邀在昆明创库作题为《当代艺术的公共性》的学术演讲。参与组织中国贵阳二届油画双年展,为学术委员,特邀批评家。应邀参加上海春季艺术沙龙首届全国批评家论坛,为特邀批评家。应邀出席“丽江国际艺术工作展示节”,为特邀批评家。9、2004年应邀出席“2004年西安首届独立青年影像节”,为学术评审委员。10、应邀参加2004年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当选第二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最佳策展人。11、应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中心、史论系邀请,作题为《公共空间与中国先锋艺术的成长》的学术演讲。12、2005年应深圳美术馆、澳门博物馆邀请,作题为《身体与情色的神话》的学术演讲。并出席深圳美术馆与澳门博物馆举办的“第二届中青年艺术批评家论坛”、“缘分的天空”当代艺术展、“城市的皮肤影像艺术展”系列学术活动,为特邀批评家。13、2006年应邀出席杭州三尚艺术机构、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杭州“不完整世界”之诗画印刷活动,为特邀嘉宾、批评家。14、2007年应邀出席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组委会和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首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15、2007年应中央美术学院邀请作为“学院之光”学术评审委员,出席相关学术活动。16、2008年6月应湖南美术出版社、北京“圣之空间”邀请,作为嘉宾出席该空间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17、2008年应邀在广州美术学院作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的学术演讲。18、2008年应邀出席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组委会和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第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19、2009年6月策划组织“‘领升’艺术论坛:修正与重写(丽江、北京)——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暨批评家提名展”。20、2009年9月应邀出席“第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会议策划服务需要多少钱?贵不贵?

金女王
太初
这个贵不贵的概念范围很广,因为你没有做一个规模性的限定,比方说千人会议和小型几百人的会议,费用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具体的价格要咨询专业的公司才可以呀,广州回形针会议咨询公司在会议活动行业专研很多年,多年的会议运营经验,积累大量优质的供应商资源,在同行来说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会议活动费用方面主要是分成几个板块来分析:场地和餐饮/住宿的费用、活动策划的费用(舞美主题设计、舞台搭建、灯光音响、模特演艺等),其中场地和餐饮/住宿的费用占了大份额,比方说要在广州CBD五星级酒店举办一场100人的会议,首先会场就去掉了好几万把来块了。要是活动要求高的话,还会有结合黑科技增强体验感,这个费用说高也不高,如果是现有的就可以租赁,定制的就需要工期和设计。

【200分】高分征策划会议公司名字!

仁义之慝
不与物交
精英英文名字:assist 中文音译的名字:(阿)赛思特 括号里面的阿字可要可不要。 赛思特国际会展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assist:名词,意思是:援助,帮助;协助。比 help 正式,有协同之意。 希望喜欢!

会议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

优旃
三皇之知
全体会议 顾名思义,全体会议面向全体与会者,即每个与会者都可以出席的会议。根据与会者人数的多少,你需要安排适当的会议场地以保证全体与会者都能看见发言人。 研讨会 尽管也传授知识,但主要还是学习技能。总的来说,研讨会实践操作性比较强,与会者将实实在在地研究一个项目 、实验一个产品或制造某件东西。正因如此,所以参加研讨会通常较为紧张,它不象参加全体大会那样,只要和其他成百上千的人坐在会议室聆听就行了。由于参加研讨会的与会者和主持人之间有的实质性接触,所以多数研讨会的参加人数有限。 论坛 论坛的特点是反复深入的讨论,一般由小组组长或演讲者来主持。它可以有许多的听众参与,并可由专门小组成员与听众就问题的各方面发表意见和看法,两个或的讲演者可能持相反的立场,对听众发表讲演而不是互相讲给对方听。听众和发言人之间、发言人与发言人之间都可以自由交流。主持人主持讨论会并总结双方观点,允许听众提问。 座谈会 座谈会是每位发言人轮流就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言者之间没有交流,与听众之间也没有交流,它只是单纯地就某一主题发表一系列的演讲。 专题讨论会 专题讨论会指为处理专门问题或特殊分配任务而进行的小组会议,与会者就某一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分享知识、技能和对问题的看法。 座谈小组 座谈小组的英文单词是“panel”,其中p的意思为”同等的人”。也就是说,发言人和与会者在座谈小组的讨论中可以自由交流,期间没有任何听众参与。 讲座 讲座更正式和更有组织一些,常由一位或几位专家进行个别讲演,讲座的规模可大可小。观众在讲座后可以提问,有时主办方也会不安排观众提问。 学术讨论会 学术讨论会和论坛比较相似,听众与发言人之间存在交流。不过,学术讨论会的交流不是面向全部听众,通常只有3或4名与会者可以参加交流。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好地控制会场气氛,尤其对提问问题和提问时间可以进行很好的控制。会议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许多听众想提问时,时间却只剩下5分钟了,这时,主持人很难控制场面。如果只有三四个代表提问,主持人就可以充分考虑他们的代表性,控制每个人的问题数量并掌握好发言时间。 玻璃鱼缸式会议 玻璃鱼缸式会议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讨论会议类型。通常由6到8名与会者在台上或房间中心围成一圈,圈子中间留有一个空座。其他与会者只能作为观众坐在周围旁听,不能发言,只有那些坐在圈子里的人才可以发言。如果有观众想发言,他必须走到圈子里,坐在中间的那个空座上,发言完毕再回到原座位。玻璃鱼缸式会议通常有主持人参加,他可以参加“玻璃鱼缸”的讨论,也可以只负责维持会议按正常程序进行。由于在会议进行中大部分观众只是在外围观看那些位于圈子中的与会者演讲或讨论,就像在观看鱼缸或鱼箱里的鱼活动一样,所以人们给其取名为“玻璃鱼缸”会议。 辩论会 辩论会是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一方为正方,一方为反方。例如,我们应当提高服务价格吗?正在开发的新产品对公司是否有利?业内目前处于什么状况?现在是否处于经济复苏阶段?政府新颁布的政策对旅游业会产生什么影响?国家是否应当争取奥运举办权?任何具有两面性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辩论会议的话题。辩论会有很多好处,它着眼于问题的正反两面,可以向观众展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辩论会通常会带来观念或过程的进步,因为辩论过程可以暴露不少问题。 角色扮演 一般人可能不会想到开会时使用角色扮演这一会议形式。不过,根据讨论话题的不同,角色扮演有时会将一个问题诠释得更好。在亚美酒店所有者协会的年会上,与会者曾经就特权授予人和被授予人之间的调停仲裁问题采取角色扮演这种会议形式,大家通过这一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而不是将其简单诉诸法律。这一方法获得很大成功,因为它经过了充分的准备,而且所有仲裁问题,如律师是如何同仲裁人打交道的,又是如何和客户打交道的,都被一步一步解释得非常清楚。另外,还有一名讲解员对案例的背景和事实给予陈述。 网络会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会议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会议形式。网络会议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流动媒体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预先用录像带把某个事件或活动现场录制下来,然后转换成数字化的视频信号通过电脑接收后送入网络服务器。进入服务器后,人们就可以直接观看或下载下来供以后观看。这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参加会议但仍对某些日程感兴趣的成员或同事来说是个福音。由于是通过网络传递,所以不存在什么时间上的障碍。网络会议对公司召开培训会议非常有利,它不必再让有关人员乘坐飞机去往目的地,可以节省飞行、住宿、伙食、地面交通等许多费用。 当然,以上各种会议形式也可能在同一会议中出现,从而使与会者有一个更深刻的经历。

什么叫会议

母亲
吉祥止止
  拼音:huì yì 基本解释 1. [meeting;conference;congress]∶集合三人以上相与议事,并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集会 管理委员会会议 2. [conference]∶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 [council]∶特指基督教会主教及其他领导人讨论并解决教义、教会管理、教规和其他问题的一种集会 详细解释 1. 聚会论议。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勃逊之》:“与 勃 逊之 会议於 颍 ,或言 洛 人善接花,岁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这等又会议不成,如何是好?” 老舍 《赵子曰》第二:“第三号里八圈麻雀叉完,开始会议关于罢课的事情。” 2. 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一天中,第九工程队的党委委员们,坐在 嘉陵江 边的草地上,举行党委会议。” 3. 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部长会议。 含义: 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1)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ㄧ厂务~ㄧ工作~。 (2)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ㄧ部长~。 (3)网络用语,指一种软件,能使许多用户参加进去,以半公开书面形式交谈,这种交谈可以是实时的(如在IRC频道中)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如在Usenet新闻组中)。  会议策划组织  一、 会前准备 1、确定会议是否必要。能否通过其他方式使会议准备解决的问题更有效地获得解决? 2、确定会议的目的。试图达成什么样的结果?会议准备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准备取得什么的行动方案? 3、准备议事日程。列出与会议目的有关的项目。依重要程度进行项目排序。把有关项目归并为一组。 限定每个项目的商议时间。 4、收集所有与会议所议项目有关的信息。如果太长、太多,将其要点摘录出来。 5、会前将会议议事日程和整理好的文件在与会人中间传阅。 6、根据要讨论的问题限定与会人员。 7、在正式开会之际,查看一下是否有新的信息。如果有,需简要告诉大家。 二、会议期间控制 1、叙述会议的目的。 2、核对并记录与会者。 3、根据议事日程顺序提出每个项目,然后进行讨论,征求有关与会者的意见。 4、给每一个人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 5、控制讨论过程。如果发生与论题无关或深入到不必要的细节上,应及时引导到议题本身。 6、如果讨论变得复杂,出现各种不同的见解时,你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各种观点加以概括。 7、坚持预定的时间,不要拖延。 8、在每个项目讨论结束后加以概括,以便决策或达成结论。 9、在会议结束时,对已取得的结果进行概括。如确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可以推迟到下一次会议。 10、确定下次会议的议题和时间。 三、会后工作 1、在与会和未与会的人中间传阅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应准确。会议中所形成的决策要突出承担行动 的责任人姓名、时间及标准。表明下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2、根据会议,对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 3、会务服务的总结、评估、会议代表的意见反馈及处理。 4、会议资料、领导讲话稿、代表发言稿、新闻报道资料的汇总结书工作及印刷代表通讯录。 5、欢送代表。 四、开会要用到的设备 中控会议系统的定义及原理 中控会议系统系统一般由网络子系统、投影显示子系统、音响子系统、监控子系统、会议发言子系统、灯光效果子系统和中央控制子系统等组成。所有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共享数据和控制信息,分散操作,集中控制。使设备操控人员可方便、快捷的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在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有和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商务谈判、产品演示、来宾会见、政令下达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更好的达到目的就需要用我们一贯使用的手段------会议。 中控会议系统正是这样一种集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多媒体、图像、音响等技术于一体的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系统将会议报到、发言、表决、翻译、摄像、音响、显示、网络接入等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体,由中央控制计算机根据会议议程协调各子系统工作。为各种大型的国际会议、学术报告会及远程会议等提供最准确、即时的信息和服务。 中控会议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及网络技术进行各系统组网,线路上传输的均为数字化信号,不仅大大改善了音质,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一般会议系统存在的干扰、失真、串音及系统不稳定等缺陷。使每一位与会代表均能收听到稳定、纯正的声音。系统的运行及会议的过程都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且系统操作及安装也非常简单。、 中控会议系统特点及组成 1.中控会议系统的特点 (1)数字化 系统内部传输的均为数字化信号,与会代表使用的话筒中都采用了“模-数”转化技术。多数单元设备也使用了模-数和数-模的转换器,因此外部模拟设备(如广播、录音、有线或无线的音频设备等)经过音频媒体接口可以直接进入数字系统网络。 (2)模块化 对任何层次要求的会议,都可以通过模块化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搭配来组成相应的系统。对已建立的系统,也可以加入的多媒体设备,通过电脑软件实行控制,使系统进一步扩展。 2.中控会议系统组成 中控会议系统可以由中央控制子系统、多媒体投影显示子系统、发言及同声传译子系统(即一般意义上的会议系统)、监控报警子系统和网络接入子系统组成。 中控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单元设备组成及功能 1.中央控制子系统 中央控制设备是整个数字会议系统的核心。通过它可以实现自动会议控制,也可以通过电脑操纵,实现更复杂的会议管理。中央控制设备主要对发言设备、同声传译、电子表决、视像跟踪、数字音视频通道及数据通道进行控制。其功能如下。 (1)对发言设备的控制,包括代表机、主席机、译员台、双音频接口器、多功能连接器等。 (2)对代表和主席的扬声器进行自动音频均衡处理。 (3)对话筒进行管理,请求发言的自动登记,对正在运行的话筒越权运行,限制与会人数等。 (4)提供会议表决功能,当大会主席发起,对某一事项进行表决时,代表可操纵他面前的发言设备进行投票,经中央控制设备控制、统计、传输至大厅的显示屏及代表/主席机上的LED屏幕上进行显示。 (5)各种多媒体音视频设备的输入输出控制。 2.发言及同声传译子系统 与会代表通过发言设备参与会议。发言设备通常包括有线话筒、投票按键、LED状态显示器和会议音响,并且还有其他设备可供选择,如鹅颈会议话筒、无线领夹式话筒、LCD状态显示器、语种通道选择器、代表身份卡读出器等。同声传译设备主要有译员台、译员耳机和内部通信电话。 发言及同声传译子系统可实现会议的听/说请求、发言登记、接收屏幕显示资料、参加电子表决、接收同声传译和通过内部通信系统与其它代表交谈等功能。根据与会代表身份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设备和分配到的权力也相应有所不同。旁听代表以申请方式加入会议后可获得听/看的权力,但无权发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会议主席所使用的发言设备可控制其它代表的发言过程,可选择允许发言、拒绝发言或终止发言。它还具有话筒优先功能,可使正在进行的代表发言暂时静止。 3.多媒体投影显示子系统 现在的多媒体会议显示设备包括电视接收机、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投影机和DLP数码投影机等。通过多媒体显示设备可更直观地向与会者提供各种数字、文字和图像资料等,也可根据需要实时显示会议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信号源可以是录像带、电脑和影碟机信号,也可以是来自于会场的摄像机信号或硬盘录像机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中央控制设备的视频分配,进行切换输出显示。 4.监控报警子系统 监控设备包括头端的摄像机、拾音设备和尾端的监视器、硬盘录像机或长时间录像机。它可以对会场进行音、视频的采集和录制,一方面可以监视会场内部情况以备后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把部分信号送到译音室,以提高译员翻译的准确性。摄像机应具有声像联动功能,可自动追踪会场内正在被使用的会议话筒,将发言者摄入画面,满足实况转播及同声传译的需求。 5.网络接入子系统 网络接入子系统就是利用普通的通信网或计算机网络为运行环境,连接主会场和分会场的中央控制设备,实现局部和广域范围里的多点数字会议功能,从而可以在开会期间支持电子白板对话,支持语音、数据和图像文件传送。视讯网络接入方式不同,所采用的技术和传输速度也不相同。 还有一些辅助设备也能在数字会议中起到配合作用,以下是几个简单的例子。 (1)电子白板:使用就像用黑板一样方便,但可即时把所书写的内容通过白板自带的打印机打印出来。 (2)电动屏幕:配合投影机使用,以便得到高质量的大幅面图像。 (3)现场灯光:配合会议进行现场环境调控。 (4)电动窗帘:配合会议进行现场环境调控。 6.视像跟踪子系统 智能、实用、人性化、先进的麦克风-摄像机联动跟踪功能: A.麦克风ID地址现场随意设定,随便增减列席单元,瞬间完成系统扩展; B.智能遥控器快速设定麦克风ID地址,并快速调整和保存麦克风-摄像机联动预置位,而主控机面板同样可完成上述工作。当麦克风被开启发言时摄像机始终跟踪最后发言者,当关闭此麦克风时摄像机跟踪上一发言者,当关闭全部麦克风时,摄像机可摄影任一预设目标(例如会场环境或主席台或某个特定人物)。系统支持单台麦克风独立重新调整预设位; C.当任一预设位偏离发言者时,可通过专用遥控器或系统主机面板快速调整摄像机; D.在某些需要锁定摄像机跟踪目标的场合,可遥控一键锁定摄像机,此时打开任一麦克风,摄像机均不再联动跟踪,但此时摄像机仍受摇控器的控制,仍可按需进行4选1切换和调整摄像机;当需要视像跟踪功能时又可摇控一键解除锁定(恢复视像跟踪功能)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它往往伴随着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和消费。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性会议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政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郭沂的海外学术活动

大体
莫第
1. 2013年10月4-5日,应邀参加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主办、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卡内基图书馆举行的“中美对话:核心价值与世界秩序”研讨会,并作了题为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and the Role of ChineseUniversal Values(《世界秩序的重建与中华普世价值的角色》)的演讲。2. 2011年9月29日,应瑞士苏黎世大学东亚系之邀,在该校做了一场题为Guodian Texts and thePedigree of Early Confucians的报告。3. 2011年6月24-25日,参加了由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设在科隆大学的Morphomata国际学院同科隆大学哲学系为回应郭沂提出的“道哲学”而联合召开的Metaphysical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and Ethics in Chinese andEuropean Philosophy(《中欧哲学中知识与伦理的形上学基础》)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Daoand Daoic Philosophy(《道与道哲学》)的主题发言和会议总结。4. 2011年5月30日,应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和东亚系的邀请,在该校作了一场讲座,题目是The Rise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Religion (《中国哲学的兴起及其与宗教的关联》)。5. 2011年5月17日,在科隆大学Morphomata国际学院作了一场题为The Morphome of Dao and Chinese Culture in Pre-Confucius Period (《前孔子时期的道与中国文化之形态学研究》)的报告。6. 2011年5月5日,应意大利帕尔马大学外语学院的之邀在该校做了一场题为The Rise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国哲学的兴起》)的讲座。7. 2011年5月3-4日,应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亚非系和孔子学院的邀请,在该校做了一场题为The 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in Early China (《中国早期的人性论》)的讲座和一场题为Guodian BambooTexts and Early Confucianism (《郭店竹简与早期儒学》)的讲座。8. 2011年4月7日,应邀在科隆大学汉学系作了一场题为Some Issues i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国哲学起源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的报告。9. 2011年2月24日,应爱尔兰科克大学哲学系和汉学系的联合邀请,在该校做了一场题为The Theories of HumanNature in Early China(《中国早期人性论》)的报告。10.2011年2月1日,应邀在科隆大学哲学系做了一场题为The Theory of Mind inDaoic Philosophy(《道哲学的人心论》)的讲座。11.2010年12月14日在科隆大学哲学系Philosophical Seminar主讲The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Daoic Philosophy(《道哲学的人性论》).12.2010年12月7日在科隆大学新学术报告厅演讲Cosmology, Nature and Mind-A NewPhilosophical View On Dao(《宇宙论、人性与人心——一种基于道的新哲学观》).13.2010年11月16日在科隆大学哲学系Philosophical Seminar主讲DaoicMetaphysics(《道形上学》).14.2010年8月16-25日,在香港参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简帛思想史资料研究与析读”工作坊,作了《性自命出研究与析读》的报告。15.2010年8月7-8日,在台北参加了由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办的“先秦文本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儒家八派与战国儒学》的报告。16.2010年6月7-9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参加了由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主办的“The good life and conceptions of lifein Greek and Chinese antiquity”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The Diversity of Ru Tradition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Xìng”的报告。17.2010年6月5-6日,在台北参加了由台湾孔孟学会主办的“2010年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并作题为《作为儒家终极价值的“道”及其形成》的报告。18.2009年4月16日,应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以及中国研究中心的联合邀请,在该校作了题为《郭店老子》的演讲。19.2009年4月3日,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题为《性自命出与中国早期人性论》的演讲,并同来自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学者们进行交流。20.2008年9月15-19日,到德国西部城市埃森参加“第21届德国哲学大会”,并作了题为“Knowledge,Value and Life-World”的专场讲演。21. 2008年7月30日-8月5日,到韩国首尔参加“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并在两个分组会议和一个特邀会议上作了发言,题目分别是:“Philosophy of Dao--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etaphysics”,“Human Nature, Human Mind and Human Way”,以及《道论——中国哲学的当代建构》。22. 2007年6月1-2日,到韩国首尔参加由韩国哲学会主办的“2007亚洲哲学会议-反思亚洲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当代儒学范式》的报告。23. 2006年11月11-17日,在台湾参加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辅仁大学、东吴大学、南华大学、中国哲学会联合主办的“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四次会议-中华文化与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五经七典”――儒家核心经典系统之重构》的报告。24. 2003年11月,应韩国忠北大学之邀主讲《郭店楚简如何改写中国思想史》(英文)。25. 2003年11月,应韩国翰林大学之邀主讲《重探中国现代化之路》。26. 2003年10月,在汉城“韩国东洋史学会年会”上主讲《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史若干问题》。27. 2003年5月,应韩国西江大学之邀主讲《从出土文献看孔孟之间的儒学》。28. 2002年12月,应汉城大学哲学系之邀主讲《郭店竹简与中国哲学的发展》(英文)。29. 2001年6月,应邀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主讲《根据郭店竹简重新认识儒家和道家》(英文)。30. 2001年6月,在芝加哥“中国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研讨会”上主讲《儒家人性论的宗教情怀》。31. 2001年5月,应邀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主讲《郭店竹简与儒家经典》和《郭店〈五行〉校读》。32. 2001年5月,在哈佛儒学研讨会工作会议上主讲《性与天道--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进》。33. 2001年5月,应哈佛大学东亚系之邀主讲《郭店竹简与中国思想史研究》(英文)。34. 2001年4月,应美中文化研究所的邀请在哈佛大学主讲《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之路》。35. 2000年5月-2001年4月,在哈佛儒学研讨会上主讲郭店竹简。36.2000年11月,应邀在美国达慕思大学主讲《郭店〈老子〉》。37. 2000年5月,在哈佛大学“回儒对话国际研讨会”上讲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儒学研究》(英文)。38. 1999年11月,在哈佛大学“中国的观念世界--纪念史华慈教授研讨会”上讲演《郭店竹简与中国古代的观念世界》。39. 1999年10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儒学研讨会上主讲《现代化:从科技革命到传统复兴--重探中国现代化之路并就教于李泽厚先生》。40. 1998年12月,在台北“中华人文传统学术研讨会”上讲演《“中体西用”新释》。41. 1997年10月,在德国“道家与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演《道家与现代自由观念--站在道家立场上对弗洛姆的回应》。42. 1995年5月,在台湾辅仁大学“哲学与伦理学术研讨会”上讲演《〈中庸〉、〈大学〉的思想体系和伦理价值》。

田淼的学术活动

火车站
红肚兜
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德国国际学术交流中心,DAAD,支持)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巴黎第七大学访问学者(法国科研部支持)2003年4月至7月德国爱尔兰根大学汉学系德国国际学术交流中心IQN项目客座教授2003年8月至2003年11月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德方支持)。2004年10月—2005年3月,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Fellow,于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研究。2001年7月----2006年7月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德国马普协会合作小组的研究工作,为小组固定成员。 曾参加二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包括:1996年1月,第七次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中国,深圳1998年8月,第八次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德国,柏林1998年10月,数学传播与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武汉,作大会报告1999年8月,汉字圈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前桥2001年10月,Mathematics and States,法国马赛2004年6月,challenge and Expectio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圆桌研讨会, 中国,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8月,第十届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哈尔滨2005年1月,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exploratory Workshop: Sciences in Asia: representations and historiography, 17th to 20th centuries”, 英国,剑桥2005年7月,第二十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中国,北京2006年11月,美国科学史年会,美国,华盛顿2008年7月,第十二届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作大会报告

徐超的主持和参与的学术会议

梦中剑
叔齐
1985 年主持殷孟伦教授执教 55 周年暨学术讨论会。1986 年主持全国郑玄学术讨论会。2000 年徐复教授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暨中国训诂学会 2000 年年会。2002 年第三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会议。2003 年启功先生书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 年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评选评委会议。2004 年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及论文评奖会议。2004 年中国书法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2005 年全国高校书法教学研讨会。2005 年 9 月全国高校书法教学研讨会。2005 年 11 月 2005 北京国际书法双展年学术讨论会。2005 年 11 月纪念黄庭坚诞辰 960 周年学术讨论会。2005 年 11 月举办蒋维崧教授九十华诞暨执教 66 周年学术讨论会,主要策划、筹备、主持人,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大学、山东省文联、山东书协联合主办。有论文,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