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
西医综合属于统考专业课,国家统一命题。西医综合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的一门必考科目,难度系数是所有考研科目中最大的,在2007年以前,满分是150分,而全国的平均分是71.3分,2007年以后,满分改为300分,2007年的全国西医综合平均分是123.6分,难度系数是所有学科门类的研究生考试中最大的一科。 西总复习策略 西医综合就是内科、外科、生理、生化、病理和诊断六门共同组成的考查科目。内容多,复习任务繁重。医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基本上都需要考查西医综合。而西医综合和英语是最难于临时突击的科目,希望大家能尽早复习,特别是生物化学这种需要反复强化记忆的科目。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医学类考生来说,顺利通过每年国家组织的西医综合统考实在太难。从198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多数年份的及格率甚至比英语还低,实在令人吃惊和难以接受。事实上每年都有许多考生仅仅因为西医综合未能达到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而名落孙山,实在可惜。从2007年开始,西医综合按300分计入总分,因此对于广大立志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子来说,考好西医综合、获得高分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一、西医综合难考的原因 每年考试成绩如此糟糕的原因,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考生重视: 1.对西医综合考试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许多同学错误的认为:西医综合就是几个多选题,到时候花个把月的时间看看书,考试就能过关!因此为了考研,许多同学可以花两到三年时间准备英语,半年时间准备政治,就是不情愿花三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西医综合!!!事实上,你要想在西医综合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不花四到六个月时间、不花大力气是绝对不行的。因全部考题都是多选题,因此考点广泛,让人防不胜防。如果复习时仅仅记住书本上一些的梗概就想轻松过关,那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其实,只有那些作了充分准备,对基本概念、基本病理、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深刻认识的考生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西医综合内容繁多 所考内容从前期的生理、生化、病理、诊断,到后期的内科、外科共六门课程。学习这六门课程的时间跨度达四年之久,等到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绝大多数考生对前三门基础课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复习时只有从头再来。而内外科诊断由于受考研复习的影响,许多同学未能认真地进入临床实习,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只能从书本到书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各种疾病都“似曾相识,似是而非”,即使当时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由于没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没过几天就忘得无影无踪了,更不用说能记住几个月,坚持到考研结束。也没有弄清楚各病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一些关键性的考点更是不能准确把握,而这正是多选题考试的大忌。 3.学习方法不对,因此学习效果欠佳 4.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二、了解考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以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呢?根据我们多年来对西医综合考题的深入研究,发现有许多共性的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1.了解考点 事实上,自1988年全国统考以来,在所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中,西医综合是考试大纲范围变化最小的科目之一。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1988年的考题,在16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的答案仍可从第6版教材上找到。换一句话说,就是15年来,考试范围的变化并不大。因此,当你对将要考什么一无所知时,就去认真的归纳总结过去的真题!所有的考点,就会跃然纸上。通过总结我们发现,有许多试题,在不同的年份重复出现,甚至一字不差。至于试题内容大致相同的题目,更是多得让你瞠目结舌! 2.掌握重点 复习时要掌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西医综合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内容结构为:基础医学约50% (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 约15%)。 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 试卷题型结构为: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 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了解各门课程所占的大致比例 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所侧重,而不是平均用力。 了解历年来各专业试题分布情况 这样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时有的放矢,掌握考试重点。通过对近6年来的试题分析我们发现:消化、呼吸和泌尿专业的试题占内科学的65%左右;普外及骨科专业占外科学的71%左右;物质代谢及大分子专业占生化的90%,这应该就是今后考生复习的重点。而生理与病理学历年来试题分散,每个章节的试题一般不超过15%,甚至连生理学“绪论”中都多次出现考题,这些都提示考生在复习时,每个章节都要认真对待。 3.突破难点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水平测试,因此每年总有约15%~20%的试题,对于考生来说“很难”(这部分显然属于拔高题)。只有那些掌握了相关前沿知识,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考生才能正确作答。要想获得高分,必须对这类试题正确作答,否则,还没开始,你就丢掉了15%~20%的分数,你还有什么资本去和别的考生竞争?因为充其量,你只能得80%的分数了,你能保证你这80%就完全正确?!为此,有些即使教材中没讲到,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重点内容,例如脊柱转移癌的特点,教科书上没讲,但经常考,需要大家多多积累 三、注意复习方法 1.要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 纯数据题常出现在A型题中,近几年来,每年的纯数据题占4%-8%,如2000年为12题、2001年为14题、2002年为8题、2003年为6题。这些数据,只有靠平时有意识的去记,否则在考试时很容易丢分。 3.掌握前期/临床上重要的内容 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所在。例如三羧酸循环、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征、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折、骨肿瘤等内容均为前期或临床上的重点(所有重点内容本书都将一一点出),几乎每年都有考题出现。一些重点内容,往往是每年都不厌其烦的考!因此重复的试题或大致类似的题目较多。对于这些重点内容复习时应全面掌握。 4.认真区别前期/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概念 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B、C型题中。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看书要看“细”、要“精”,要善于找出某些内容的相关性及其区别。有时这种题目是大跨度的联系,并不拘泥于某一章或某一节,甚至是考纲上并未要求的内容也会出现在考题中,这类题目大约占15%。 5.多注意一些带英文的内容 每年的试卷中都会出现大量含英文单词的题目,如果你不知道其英文含义,那么解题时就无从下手。 6.多注意一些考过的原题 几乎每年的试卷中都会出现前几年考过的原题,且比例高达4%-8%。如关于“肾阈”的概念、中心静脉压、Cushing溃疡、Curling溃疡等内容已考过多次,有时甚至连考3年,因此复习时对于原来已经考过的内容也要重点复习,更不能错误的认为:以前考过的内容,今年不会再考了。 7.紧跟热点,多注意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疾病 这就要求考生紧跟考纲,了解疾病流行动态。 8.要注意归纳总结及鉴别比较 多选题考试,不同于问答题、简答题,要求的就是精确。如平时不注意归纳总结,希望考试时,临时去“推导、组合”,结果多数都是错误的! 常常听同学们抱怨说:“书我都看了两、三遍,不知为什么就是做不对题目?”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你目前的水平,只能做做问答题、简答题!还没有达到做多选题所要求的水平!”因为你还没有领会书本内容的精髓,还没有对所有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这也不能怪同学们,因为考研就那么几个月,要复习的东西又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归纳总结?再看看有些复习资料,大多是教科书内容的摘要!通过作者自己归纳总结后成文的几乎没有!看了资料后,还是不能解题!为此,本书将考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比较鉴别!以使同学们复习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