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心智如何培养?

挫针治獬
德无不容
 一、增强信心。孩子需要适时的鼓励:"你能做好!""别怕!"做父母的不要怕孩子做 错事,出洋相;也不要嫌 烦而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当孩子跌倒后爬起来 ,重新学步,准确递来所指定的东西,在幼儿园获得老师 的一次表扬、奖励,帮助了其他小 朋友等等都应予以赞许。或给他亲吻,让孩子享受成功的欢乐,下次便会有勇气、有信心 争 取新的成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必要的批评。批评(包括有意无意及不够恰当的批评) 乃是孩子经受"人间风雨" 不可或缺的"有益的负性刺激",可使孩子产生对误解、挫折的 承受力和"免疫力"。这种批评应当在孩子受到教导后仍然 掉以轻心或明知故犯、骄横无礼 时进行,既要严肃、耐心,又要适可而止。比如当孩子参加足球比赛时,有的父母会"恨铁 不成钢"地怒叫:"笨蛋,这么容易的球,两次都未踢进!"其实,孩子此时内心已在懊恼 ,横加指责是有害无益的。这时 应当激励:"动作真快,两次都抢到球!"然后再提议:" 要是踢准了多好。明天抽空多练练射门,好吗?"   二、鼓励探索。一天,邻居小女孩子从院子小坑中挖出一块水淋淋的彩色石头,兴冲冲 地拿到父亲面前:"看,多 美丽的一块石头!"谁知,她父亲不屑一顾,说:"看你脏成什 么样子!"孩子只好扔掉石头,垂头丧气地走开。她的父亲 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扼杀了孩子对 世界的一次探索,挫伤了获取成功的自信心。孩子(包括成人)增长自己的心智和显示自己 的 聪明才干,往往是对所敬慕的人和好奇的事进行接触、研究和挑战来实现的。如果您的女儿 突然嚷着要当勇敢的斗牛士 ,或您的儿子要去当身怀绝技的曩星,您对此感到幼稚可笑,这 时鼓励孩子为实现梦想,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技巧,从锻 炼身体和培养顽强作风、勇敢精 神做起,也许会比断然说"这不适合你",或者说"那很危险!更好,梦想具有引人入胜的 魅力,可以产生实现美好愿望的动力,有的梦想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经过拼搏,也 能实现。即使孩子的梦想不可能 实现也无须"泼冷水",随着不断成长,孩子常会有新的梦 想代替旧的。而孩子原先所作的努力对实现新的梦想,还是有用 的,必要的。鼓励孩子去实 现梦想,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开动脑筋的积极因素。一位幼儿学校的教师说,曾有两个一 年 级的孩子,入学时朗读口才都很好。老师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比较特殊的朗读训练时,一 个乐于接受,另一个不敢接受。这 就不难猜出哪一个孩子更具有开拓心智了。因此,父母应 在排除对孩子有身心危险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去探索和挑战。   三、督促实践。在我家附近的一个游乐场,有一天,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爬滑梯台阶,由 于腿太短,爬不上去,就返 回母亲身边,要她抱上去。母亲要他想别的方法,孩子歪着头想 了一会:"站在小车上爬,行吗〉"试试看,"母亲赞许地 点了下头。于是,孩子终于用此 法爬了上去。在平时激发孩子进行"可行性思考"是十分重要折。实践出真知,长才干。要 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条件。倘 孩子喜欢运动,除了请体育老师多加 关注,重点培养外,还可让孩子 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仿效老师、运动 队长、运动员,学习运动和指挥技巧。倘若孩子除学习外还喜欢 社会工作,应鼓励孩子主动 为班级、学校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如能让其担任小组长、班干部或墙报编辑等等,那就更好 了 。在家中饭后,也可启发孩子提问,以促进其口才和思维的发育。此外,培养孩子谦虚好 学、善于合作的高尚品德,对于增 长心智,实施才干,取得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都亟需大批具备开拓心智的人才。愿孩子们茁 壮成长,不负厚望!

心智哲学是什么?

善否相非
《心智哲学12个问题探析》作者:陈定学   【内容提要】美国3335336534著名心智哲学家约翰·塞尔提出的12个问题,是当代心智哲学需要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尝试从脑科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本文首先介绍一个新视角——精神分子论,然后从精神分子论的角度对塞尔提出的12个问题逐一进行探析,并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初步的解释。   2 0世纪后半叶以来,心智哲学逐渐取代语言哲学而成为西方哲学的核心。 [1] 心智哲学的当代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塞尔(John R.Searle)在他的新作《心智》一书中,总结了当代心智哲学应该深入研究的12个基本问题。[2] 尽管这12个问题不能涵盖心智哲学所有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确实是心智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是心智哲学面临的难题,所以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对心智哲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哲学家们总是习惯从哲学的视角来思考这些问题,虽然哲学的思考或思辨是必要的,但由于心智的奥秘隐藏在世界上最复杂的物质结构——大脑之中,所以这种单纯的哲学思考或思辨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脑科学或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认知科学迅猛发展,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为心智之谜的破解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和方法。本文就尝试从脑科学的视角对心智哲学的12个问题进行探析,并尝试对其做出初步的解释。   一、一个新视角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作者一直致力于大脑和精神的探索,经过40余年艰难探索,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精神理论——精神分子论。该理论从分子的角度对大脑和精神之谜做出了新的解释,所以本文把精神分子论作为探析心智哲学12个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1. 精神分子论的基本观点   经过数百万年进化,人类的大脑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和信息结构。大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信宿和信源的关系,二者进行着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外部事物通过声、光、热、化学等信号发出自己的信息,人的感觉器官接受信息并把它传入大脑,大脑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信息进行整合与处理,最后解读并还原这些信息。为了把外部事物的信息保留、记忆下来,大脑神经元合成一种特定的化学分子,并把信息存储在这些化学分子之中,这些化学分子就是信息的载体,就是记忆的物质基础。由于人脑中的精神信息就存储、记忆在这些化学分子之中,所以作者把它们命名为“精神分子”。 作者在拙作《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对精神分子进行了定义:   精神分子就是大脑神经元所合成的存储或携带精神信息的化学分子。[3]   人脑中的化学分子多达数百种,那么精神分子究竟是哪一种呢?精神分子其实并不神秘,它就是大脑神经元合成的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序列或蛋白质分子。精神分子与脑中的其他化学分子如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等一起存储、传递信息,在大脑的精神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分子论认为,精神的本质是分子,人的精神、智慧、思想与灵性,人的感觉、思维、记忆、自我、意识、感情、行为、主观感受性以及梦等等,都最终决定于大脑中的那些微小的化学分子,精神活动其实就是各种化学分子共同演奏的一部美妙的分子交响曲!   2. 基本概念的定义与区别   “心智”概念一直缺乏准确的定义,人们常常把它和心灵、灵魂、精神、意识、智慧等混为一谈,哲学家齐硕姆就曾指出,“心灵”一词具有五种不同的含义。[4] 概念不准确、不清晰,极易引起歧义和混乱;为了避免概念的歧义和混乱,作者尝试对“心智”进行更细致的定义与区分。心智与思维、精神、意识三概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思维、精神、意识是心智哲学、脑科学以及心理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三个概念,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把三概念简单地视作同一概念,认为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因为在大脑的活动中,思维、精神及意识其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现象,它们存在着严格的区别,所以不能把三概念混为一谈。为了把三概念严格区别开来,作者在《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对其分别进行了定义。   思维的定义:思维是大脑产生精神的过程,是大脑对客体与主体进行感知、认识以及反应的过程。[5]   精神的定义:精神是大脑思维的产物,是大脑对客体与主体进行感知、认识以及反应的结果。[6]   意识的定义:意识是脑在认识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意识是主体对自我以及非我的反思与觉悟。[7]   通过精神、思维和意识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精神、思维和意识虽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却是三个各自独立的现象,存在着严格的区别,并非是同一的。思维是大脑活动的“过程”,精神是这个过程的“产物”,而意识则是大脑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高级境界”。如果我们把大脑比作一个工厂,思维是这个工厂的“生产过程”,那么精神就是这个工厂的生产过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假若说思维是工厂总的生产过程,那么意识就是一种高级生产过程。   从心智哲学的角度看,大脑的思维就是认知,大脑通过认知产生出心智,心智就是精神,心智表征并存储大脑中的精神信息。而意识则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有了这种高级功能,人才能反思自我,才能对自我和非我产生觉察和觉知,才能进入一种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的高级精神境界。长期以来,人们所说的“意识”的是指心智或精神,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因为心智或精神存储了人脑中的精神信息,它是大脑的产物,是实体;而意识则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它是物质(大脑)的属性,并不是实体。我们把心智和意识严格区别开来,有可能避免概念的歧义和混乱。   3. 精神分子论的根据   精神分子论并不是作者闭门造车,主观猜测、想象的产物,也不是哲学思辨的产物,它来自脑科学或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哲学、心理学以及意识科学等,不仅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拥有大量的证据,而且还得到了不少脑科学实验的验证或证明,所以精神分子论是有根据的和可靠的。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无法详述,具体可参阅拙作《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精神的革命》(待出版)。   二、对心智哲学12个问题的探析   1. 心身问题。即心、身之间的确切关系是什么?根据笛卡尔的观点,心、身是完全有别的两种实体,二者不可能发生什么联系。然而日常的经验似乎告诉我们,心、身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例如:身体被某物撞到就会感觉疼痛;内心只要想移动身体的某一部分它就可以实现这一想法。那么身、心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二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心身问题”。塞尔认为,尽管这一问题在笛卡尔之后被许多哲学家所关注,但是这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发展到今天,已经转化为如下两个问题:(1)物理实体如何对我们的心智产生影响?(2)心智事件又是如何影响物理世界的?(本文所引的12问题均来自邱惠丽:“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12个问题及其他”)   作者认为,如果对这个问题加以细分,那么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略有不同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心身问题,即心智与人的身体或者说大脑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心物问题,即心智与外部事物、物理实体或物理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首先探讨第一个问题,笛卡儿认为,心智与身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心智是“幽灵”那样的非物质实体,而身体则是空间上广延的物质实体,它们各自独立存在,不发生关系和相互作用。但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以及许多事实都证明,心智确实能与身体发生关系和相互作用,二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笛卡儿的观点并不符合事实,也无法对“心身问题”做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精神分子论认为,心、身之间肯定存在着关系,而且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心、身之间为什么能够发生关系呢?根据精神分子论,心智的本质并非是“幽灵”那样的非物质实体,而是客观实在的精神分子,这就是说,心智的本质其实就是大脑所产生的一种高级化学分子,就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既然心智的本质也是物质实体,那么,它与物质的身体或大脑在本质上就是同一的。既然二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那么,心、身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物质实体之间的关系;既然二者同为物质实体,那么,心、身之间发生关系就是一件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精神分子论认为,由于心、身同为物质实体,所以二者不仅可以发生关系,不仅可以互相交流信息,而且还可以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搞清了心、身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再对塞尔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做出解释,这两小问题就是心物关系问题。   (1)物理实体如何对我们的心智产生影响?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外部事物或者说物理实体与大脑的关系是信源和信宿的关系,二者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我们在上面已经进行过探讨,外部事物或物理实体通过声、光、热、化学等各种信号刺激人体的感觉器官,向大脑传递信息,大脑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与解读,最后形成心智或精神。这就是说,物理实体是通过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对我们的心智产生影响的。   (2)心智事件又是如何影响物理世界的?精神分子论认为,心智事件是通过人的行为或实践影响物理世界的。那么,人脑中的心智事件又是如何转化成人的行为或实践的呢?作者在《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探讨了其中的机理:由于人脑中的精神信息就存储在精神分子之中,所以精神分子可以通过“分子链”[8]的方式把精神信息传递到人体的组织、器官与系统,并通过这些组织、器官与系统引发、推动人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行为或实践活动,从而对物理世界产生影响。这就是说,人脑中的心智事件可以转化成人的行为或实践,并通过行为或实践影响物理世界。   上面我们对塞尔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解释,但在心身问题中还存在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人类的大脑只是“一小块似乎无足轻重的胶状物质”(叔本华语),可是这“一小块似乎无足轻重的胶状物质”为什么能够产生世界上最神奇的精神、意识、思想、感情、智慧以及意识感受性等等?为什么能够使人具有心智和灵性呢?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精神分子论认为,人类的大脑虽然只是一小块似乎无足轻重的胶状物质,但这“一小块胶状物质”却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顶峰,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和信息结构。正是由于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所以它能够产生出最高级、最神奇的产物——精神分子,从而使人拥有心智或精神;正是由于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和信息结构,所以它能够产生最高级、最神奇的功能,例如思维、意识、感情、智慧以及意识感受性等等。人的心智和灵性都来自大脑,它们是大脑的产物和功能。虽然人类的大脑只是“一小块似乎无足轻重的胶状物质”,但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和信息结构,所以这一小块胶状物质就具有了神奇的功能,就成为了一块有灵性的物质。   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在“成为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一文中指出:“意识是使身心问题难以真正得到解决的东西。…… 如果没有意识的话,心身问题将会是索然无味的;但如果有意识,心身问题又好像无望解决。”[9] 意识真的使身心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吗?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意识”一词的含义,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不同的哲学家往往对“意识”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假如不搞清“意识”一词的含义,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和混乱。那么,内格尔所说的“意识”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诺曼·马尔科姆在“‘意识’一词的两种用法”中指出,“意识到”可以被“觉察到”或“觉知到”所替换。[10]按照马尔科姆的解释,意识其实就是觉察或觉知。在本文的第一节,我们也曾对意识进行过定义,我们认为意识是脑在认识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意识是主体对自我以及非我的反思与觉悟。所谓“觉悟”就是指主体的“觉知”和“大彻大悟”,可以看出“觉悟”与“觉察到”或“觉知到”含义比较接近,这就是说,我们对意识的理解与马尔科姆、内格尔是基本相同的,即意识是主体的“觉察”、“觉知”或“觉悟”。主体为什么能够对自我(主体自己)和非我(与我不同的事物)产生“觉察”、“觉知”或“觉悟”呢?精神分子论认为,主体的这种能力来自于大脑,来自于大脑复杂而又高级的神经结构,这就是说,意识就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或属性。意识是大脑的高级功能或属性,那就是说意识产生于大脑,派生于大脑,它与大脑存在着同一性;又由于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意识与身体也存在着同一性。人之所以能够对自我和非我产生“觉察”、“觉知”或“觉悟”,之所以能够具有意识,原因就在自身,就在自己的身体,就在自己身体中的大脑,所以身与心(意识)必然是同一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意识是大脑的一种功能或属性,它不是物质实体,也不是独立的个体事物,所以它与大脑或身体的同一只是物体与属性、结构与功能的同一,并非是物质实体之间的同一。只要搞清了意识与大脑的关系,那么意识就不会成为解决身心问题的障碍。

什么是心智教育?

年齿长矣
老房子
心智教育是关于人的心理成长和思维成长的教育和培养。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据了回解,心智教育分成答心育和智育这两大教育体系。前者关注学生情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心育心;而后者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以智启智。同时,心育与智育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在情感教育的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意志品质的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心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扩展资料心智教育的相关明细心智教育以潜意识为导向,采用教练模式,把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智商教育、情商教育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递进式的心智训练体系,通过孩子作业辅导和个性化游乐式训练进行认知纠正和认知植入的教育工作。心智教育的顺利实现,标志着教育效率的提高具有了科学管理的可能性,也标志着现代教育进入了可量化和可管控的新境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智教育

如何看台湾大学李嗣涔教授关于身心灵的研究?

扎扎实实
狗侦探
我相信李教授是找到了真理,他正在为人类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本来我通过学习佛内学就相信佛陀的开示,因容此而深信李教授所讲的,都是佛陀早已在佛经里说过的,只是自己还修习不够,不能亲身证实,诸如开天眼,更不要说天人合一的境界

什么是心灵科学?

不近富贵
爱琴海
心灵学 心灵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发生的超出常规,而又不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一些精神现象的学科,又称心灵研究(psychical reaseach)。心灵学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此后曾在欧洲风行一时。自20世纪30年代起普遍称其为“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 心灵学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生物体在认识上的超常现象,即“超感官知觉”;另一类是生物体不经物理媒介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即“心灵施动”。 超感官知觉是指那种不借助于正常的感觉通道,就具有获得某些外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传心术和遥视(又称千里眼),前者指不通过现在已知的任何媒介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传递给在远方(或加以隔离开)的另一个人,例如思维传递;后者则指对看不到的事件或事物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例如知道远距离发生的事情,皮肤辨色等。 心灵致动是指那种不必与事物发生相互接触,而使其运动或产生位置变化的能力,例如用意念使物体发生位移或使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等。此外还有所谓的预知和后知,即能够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仅靠人体本身获得有关未来或过去事件的信息。 心灵学还被广泛地与一切目前尚不能用科学作出完美解释的种种神秘现象相联系。这些神秘的现象主要有:不明飞行物如飞碟、回光返照、魔杖、思维照相等等。至于有把占星术、相面术、手相术、字相术和骨相术等骗术也纳入其研究范畴的说法,则称之为“伪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思想起源于唯灵论,它是作为与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唯物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而产生的。在19世纪,一些人目睹宗教的衰弱,而又坚信基督教关于人在死后有生,以及天堂和地狱的观念,认为精神现象不只是生命物质的运动形式。他们开始对一些尚不能解释的、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信息传递和场力的作用等现象进行调查。 1882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首个心灵研究会,出任第一届主席的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员西奇威克。该会下设六个委员会以从事有关思维传递等现象的调查研究。1885年在美国也成立了心灵研究会。在美国最早试图对超心理现象作实验研究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库弗,他的结论认为并不能支持有关传心术的假设。 从20世纪20年代起,这方面的工作开始从定性的研究转入定量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者有美国杜克大学的莱因,他收集了约15000个例子并发展一些实验材料(如齐纳纸牌)和研究方法,以便对观察加以控制和精确测量。他还创办了《超心理学杂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灵学在研究方法上有进一步发展,在随机化、控制实验条件和自动检测装置上有所改进,并利用计算机对实验进行自动控制和对结果进行分析。此外,在下意识水平上和感觉剥夺条件下进行的实验,以及把睡眠和梦境也纳入的研究也有所开展,心灵学的研究曾活跃一时。直到1988年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和医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心灵学进行评估,发表了一篇倾向于持否定态度的报告。 在中国近年来也不时出现人体活动的超常规现象,如儿童用耳朵认字,气功中类似于心灵致动的现象,统称为“人体特异功能”。社会上对此类现象和问题曾有所关注。1980年2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此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 科技界中的某些人士曾主张要开展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认为它和气功、中医理论有内在的联系,并试图借助像物理学等规范科学的方法,来论证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如用量子理论或力场来作出解释)。他们认为这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术界人士对此持不赞同的看法,并有许多研究报告对具有超心理现象的人体特异功能作出了否定的分析。 就心灵学或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本身来说,尽管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和实验来试图证明超心理现象的存在,但至今对这种能力尚无可接受的证据使科学界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此外,特异功能的出现又往往是偶然的、难以捉摸的,而且也是和公认的科学知识不相容的。因此,这种超越常规的精神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反映了人们想要控制和操纵自己将来的一种愿望而已,还有待于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心灵学属于伪科学的一种,它只是找出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东西,而对其进行悬化的处理,并且可以说没有任何依据,心灵学不像心理学一样对人的心理进行深刻的科学解剖,而是对人进行一些所谓的特异性的解释。而且,心灵学与占卜学等意象学术比较联系密切,和科学的价值思想有违背的地方,所以,心灵学不能被称之为现代科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认知科学在中国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有志投身于此,路在何方,若无路,怎么走出一条路来

州河
请问至仁
撒旦

二分心智理论是那个科学家得出的理论

魂知
亦可
所以「二分心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研究学者认为,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内人类都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这些容没有意识的人类一切行为都只依赖于二分心智:一半大脑会听到来自另一半大脑的声音,这个声音会对控制行动的另一半大脑下达命令,而听到这种声音的人类就把它视为了「神的声音」。比如,在古希腊文学《荷马史诗》(主要描写了特洛伊战争)中出现的人物,都明显缺乏“自省”行为,他们的一切行动几乎都是靠神在驱动的。而且2009年的脑成像研究结果也和Jaynes的理论不谋而合,即人类的听觉幻象是源于右脑,随之而来的行为则源于左脑。这就是换了个形式在讲二分心智嘛!那么意识又是怎么产生的呢?研究学者的解释是,随着外界生存环境的不断变迁以及语言的诞生,二分心智开始逐渐崩塌,意识觉醒。所以他认为意识并不是一种生物现象,而是后天习得的,是伴随语言的诞生而逐渐苏醒过来的某种能力~那么现在我们处于什么呢?

衣新发的研究项目

黄土地
麻花辫
2010年12月-现在子课题负责人,课题为“陕西省中小学减负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研究”,为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课题招标项目,资助方为陕西省教育厅。2008年10月-现在课题负责人,课题为“一般创造力与艺术创造力:启动效应及其文化影响”,课题正在进行中。目前该课题为“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年11月-现在分课题研究,课题为“特定人群心理支持与认知决策系统”(系统技术专项),该课题为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负责子课题心理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及课题组合作四方的联络工作。2008年10月-现在分课题研究,课题为“当代认知科学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课题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负责子课题“文化、进化与认知”方向的研究。阶段性成果包括撰写了《文化对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和《自主创新所需的六种心智》等论文和研究报告。2009年9月-现在横向课题负责人,合作方为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课题为“以创造力和认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为5700人,教师近300人。该项目为纵向追踪性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实验的同时辅以对教师的心理支持。该项目目前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学生的创造力和认知能力都得到相对于控制组的更大幅度的提高。2010年1月-2010年12月合作研究,课题为“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心理辅导”项目,课题为国家体育总局项目。负责项目中的部分方案设计、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工作。已结题。2010年3月-2011年3月横向课题负责人,课题为“创新思维训练对儿童创造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合作方为北京先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工作为创新思维训练教具系统和评估系统构建。2008年12月-2009年12月联合负责人,课题为“铁路司乘人员的心理健康及帮助计划的制定”,该课题由铁道部-清华大学科技研究基金资助。已经顺利结题。本课题发展出一套心理测评的软件系统,完成了五项实证的有关工作倦怠、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并发展出了基于健康心理学的员工帮助计划方案。2004年9月-2008年7月独立研究,课题为“创造力、效能感及其组织与文化影响”,该课题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已经顺利解题。论文被柏林自由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评为“优等”。2004年10月-2005年6月独立研究,所承担课题为“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电脑游戏的环境下问题解决策略研究”,该课题由“联校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资助。该课题已经顺利解题。2004年7月-12月独立研究,所承担课题为“世界儿童电视的现状与走向”,课题资助方为中央电视台事业发展调研部。已经顺利结题。2003年-2007年12月研究助理,课题为“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研究”,该项目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承担的主要工作是资料查阅,编制测量工具,分课题研究。该课题已经结题。2002年-2006年8月研究助理,课题为“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和“中小学认知能力发展与促进”,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主要承担资料查阅,测查工具编制,分课题研究等工作。项目已顺利结题。学术论文:Yi, X., Hu, W., Cai, S., Scheithauer, H., & Niu, W. (under review). Cultural and bilingual influence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Comparison of German and Chinese student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Yi, X., Cai, S., Scheithauer, H., Schwarzer, R., Luo, L., Huang, S., & Chen, G. (under review). Assessment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creativity self-efficacy, and cultural efficacy: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Creativity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Cultural Efficacy Scal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衣新发,蔡曙山. (2011,出版中). 创新人才所需的六种心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衣新发,林崇德,蔡曙山,黄四林,陈桄,罗良,唐敏. (2011). 留学经验与艺术创造力. 心理科学, 34(1),黄四林,林崇德,胡清芬,衣新发. (2010). 延迟时间与反应设置对任务切换的影响. 心理科学, 33(4), 775-778.衣新发,刘钰,廖江群,窦东徽,彭凯平. (2010). 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88-2009.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9(3), 47-53.衣新发,蔡曙山,刘钰. (2010). 文化因素影响创造力的实证研究. 社会科学论坛, 8, 4-12.衣新发,侯宁,刘钰,陈金华,彭凯平. (2010). 铁路司乘人员心理资本特征研究.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37(2), 75-78.衣新发. (2010). 探索人类认知深层规律的进化心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3月30日,第7版.衣新发. (2009). 创造力理论述评及CPMC的提出和初步验证. 心理研究, 2(6), 7-13.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Yi, X., Cai, S., Scheithauer, H., Schwarzer, R., Luo, L., Huang, S., & Chen, G. (2008). Creativ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creativity self- efficacy, cultural efficacy of teachers. E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2), 227-251.衣新发,林崇德. (2005). 成人学习不良的神经心理与行为遗传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13(5), 58-585.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衣新发,俞国良,林崇德. (2005). “军人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编制的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 (6), 378-379.衣新发. (2005). 世界儿童电视的最新发展与走向. 中国电视,8, 73-76.衣新发. (2005). 儿童电视,路在何方?当代电视,2005,2, 33-34.衣新发,俞国良. (2004). 互联网双向交流功能使用者交往特点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2 (3), 288-289,298.衣新发,俞国良. (2003).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述评. 中国青年研究, 12, 60-63.著作/章节:衣新发,万翼. (2003). 心理健康教育.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衣新发,隋欣. (2002). 维果茨基和皮亚杰部分儿童心理学思想理论比较研究. 载入杨丽珠,邹晓艳著, 儿童心理学双元互动型教学模型,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会议论文:衣新发. 一般创造力与艺术创造力:启动效应.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上海:2010年11月).Yi X. (2010). Psychological Capital as a Predictor of Mental Health and Job Burnout in Train Work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no-German Bilateral Workshop. October 24 - 29, 2010, Berlin, Germany.Yi, X., Peng, K., Cai, S., Liu, Y., Hou, N. (2010). Psychological capital,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train work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itive Psychology. August 7-10, 2010, Beijing, China.衣新发. 自主创新所需要的六种心智. 首届“文化、教育与创造力”心理论坛(北京:2010年1月).衣新发. 创造力及其文化影响.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大会(济南:2009年11月).Yi, X., Zhang, L. (2009). School climate and children creativity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ultivation and Ecation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Biennial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 and Excellence. October 30-November 2, Xi’an, China.衣新发,蔡曙山. 唐诗艺术逻辑的初步分析. 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成都:2009年10月).衣新发,蔡曙山. 虚拟语气及主观经验对三段论推理影响的心理学研究. 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和符号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成都:2009年10月).衣新发. 跨文化视野中的创造力研究. 第一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论文(南昌:2009年5月).Yi, X., Scheithauer, H., Lin, C., & Schwarzer, R. (2008). Cultural influence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A comparison between German and Chi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9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July 20-25, Berlin. Germany. (ISSTP)Yi, X., Schwarzer, R., Lin, C. & Yu, G. (2008).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general self-efficacy, creativity self-efficacy and cultural effica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July 27-31, Bremen, Germany. (ISSTP)Yi, X., Schwarzer, R., & Lin, C. (2007). Cultural influences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 Congress of the German Ecatio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September 11-19, Berlin, Germany.衣新发,隋欣,林崇德. (2005). 互联网双向交流功能使用者交往特点:纵向研究. 第五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 (苏州:2005年7月)Yi, X., Yu, G., & Lin, C. (2004). What We Do Onlin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course of Netizen.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August 8-13, Beijing, China. (ISSTP)衣新发,林崇德. (2003). 互联网双向交流功能使用者地区、性别差异及交往特点研究. 2003年全国社会心理学学术年会(济南:2003年10月)。衣新发. (2003). 从互联网双向交流功能使用者的特点看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CCTV)(北京:2003年10月).教育﹒心理报刊文章:幸福教师的心理资本. (2011). 基础教育参考. 1, 11-14.熄灭嫉妒的火焰. (2009).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第2期.专注自己的跑道——写给毕业班同学. (2009).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第1期.以平常心迎战大考. (2008).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第6期.快乐助你成功. (2008). 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第4期.柏林地区中国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 (2008). 神州学人,第3期.“80后”一代年轻人为何不敬业. (2005). 环球时报,11月15日第八版.女人比男人压力大. (2005). 环球时报,9月27日第九版.电视使人冷漠. (2005). 环球时报,9月20日第九版.游戏成瘾回不到现实. (2005). 环球时报,6月28日第98期生命周刊.中国志愿者为何少. (2005). 环球时报,6月21日第97期生命周刊.我的心情我做主. (2005). 中国妇女报, 6月13日第4版“心理诊所”专栏.网恋其实是自恋. (2005). 环球时报,6月7日第95期生命周刊.扶贫先扶“穷怕了”的心. (2005). 环球时报,5月31日第94期生命周刊.女性摄食障碍:都是苗条惹得祸. (2005). 中国妇女报, 5月16日“心理诊所”.排解灰色心情,避免抑郁打扰. (2005). 中国妇女报, 5月9日“心理诊所”专栏.88%的网民有抑郁症状. (2005). 环球时报,4月26日第89期生命周刊.企业中的老好人别太多. (2005). 环球时报,4月12日第87期生命周刊.关系过密影响战斗力. (2005). 环球时报,3月22日第84期生命周刊.网络副作用被夸大了. (2005). 环球时报,3月15日阳光论坛.求职前,先了解自己. (2005). 环球时报,1月25日第77期生命周刊.年初制定计划要虔诚. (2005). 环球时报,1月25日第76期生命周刊.自我检测:你是否自信? (2004). 中国青年研究,第10期.得自信者得天下. (2004). 中国青年研究,第10期.找到你的六匹马. (2004). 中国青年研究,第8期.学海无涯巧坐舟. (2003). 新高考,第12期.教学及实践经历:2011年2月教师反思能力训练,西安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2月教师反思能力训练,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培训项目。2011年1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领导层的心态管理,陕西省西安小学学校领导座谈会。2011年1月一辈子做家长,一辈子学做家长,陕西省西安小学家长座谈会。2011年1月中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心理策略,河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011年1月中学班主任反思能力训练,河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011年1月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心理策略,河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011年1月小学班主任反思能力训练,河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010年12月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河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010年12月中学文科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河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培训项目。2010年11月青少年创造力发展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辽宁省朝阳市英德学校。2010年11月教学反思能力训练(小学数学),陕西师大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师教育项目。2010年10月教学反思能力训练(小学语文),陕西师大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教师教育项目。2010年9月提升正觉,应对压力,内蒙古自治区薛家湾电力局清华大学培训项目。2010年9月文化与创造力,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新生导论。2010年8月创意激发的途径与方法,北京十一学校少年科学院。2010年7月创造力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新疆中学教师清华大学培训项目。2010年5月归因训练与儿童教育,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清华大学计算中心教师讲座。2010年5月人的毕生发展,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课“心理学与生活”。2010年5月创造力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内蒙通辽市中小学校长清华大学培训项目。2010年4月儿童发展特点与师生互动,河北省邯郸市第三中学教师清华大学培训项目。2009年12月创造力及其文化影响,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研讨会。2009年12月创造力及其文化影响,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协会,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校友会。2009年11月创造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09年11-12月变革情境下教师心理辅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2009年10月心理测评与临床诊断,北京盛飞源信息技术研究院高级心理咨询师培训。2009年5月,11月儿童发展特征与教育模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9年1月青少年的心理保健,新东方教育集团。2008年12月提升心理健康·预防职业倦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2005年6月-8月人力资源高级测评师,北京智鼎管理咨询公司,参与中国银行邯郸分行、呼和浩特分行及大连分行等处的副行长级人力资源测评。2004年医学心理学主讲教师,任教于北京祥云学校。2003年9月-2005年6月教育心理学主讲教师,任教于中华女子学院。2004年6月发展心理学主讲教师,任教于华夏赛科心理网。2002年9月-2003年1月发展心理学史论课程助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荣誉奖励:2010年4月清华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10年4月第四届朱智贤心理学奖。2006年8月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中德联合培养博士奖学金。2005年9月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德奖学金。2005年6月联校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2003年10月全国社会心理学学术年会(济南)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10月第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央视国际)会议论文优秀奖。2002年6月辽宁师范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01年12月第五届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2001年12月第五届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2001年12月第五届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2001年9月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999年12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院奖——突出贡献奖。1999年10月辽宁师范大学文体活动积极分子。会员资格: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会员美国心理学会第10分会会员(美学、创造力和艺术心理协会)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7年特约审稿人)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会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外语水平:英语、德语,四会公共服务:2010年1月在清华大学创办“文化、教育与创造力”心理论坛(Psychological Forum on Culture, Ecation and Creativity),组织研讨会,推动相关学科间正式的交流活动2009年12月在北京创办“文化、教育与创造力”学园(Beijing Lyceum of Culture, Ecation and Creativity, BLCEC),推动相关学科非正式的交流活动2009年11月在北京创办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校友会,担任首任秘书长2007年11月在柏林创办“柏林学园”,推进交叉学科间的学术交流2007年4月-2008年5月柏林地区中国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创会主席2006年10月2008年9月柏林自由大学国际学生俱乐部2004年9月-2006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4届博士生会主席2003年6月-200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生会主席2003年11月-2006年8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创立并主持“智贤心理学讲座”1998年11月-2002年6月辽宁师范大学电视台、广播电台记者、编辑和校刊心理学专栏作者

为什么要及早开启心智?

征服者
高手们
从每个人3366306563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流逝的。这不是什么“相对论”。爱因斯坦确实曾用这样的一个比喻解释相对论:“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子上呆上一分钟,他会感觉比一小时还长。这就是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想要说明的并不仅仅是“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而是更进一步的“观测者的精神状态也许是对时间流逝感知的一个附加因素”。然而,对爱因斯坦来说是想当然的所谓“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的这个事实,即,我们刚刚说的“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流逝的”,这一点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却是从未认真考虑过的。正在阅读这段文字的你,年龄应该超过12岁。因为普遍来看,12岁前后是抽象的文字理解能力真正开始发展的阶段。于是,听到老狼的《同桌的你》中的歌词不可能没有共鸣——“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是过得太慢”。你也肯定有过罗大佑有过的感受——“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一样有着一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经验的存在会大大提高理解能力。可是,小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时间过得那么缓慢甚至令人难以忍受,怎么现在就“光阴它匆匆似流水”了呢?心理学家可以用特别简单、准确而又非常精巧的方法清楚地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20%;而对一个50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讲,对这个事实的提早认知也许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可惜,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真正亲自体验到的经验,大多数人只有到了三四十岁的时候才真正有深刻的体会。可是,到了那个时候,这种“经验”对自己来说已经根本没有机会起太大作用了——因为最好的时光早已消逝。于是,这种特殊的经验无论多么丰富准确都不大可能给经验获得者带来什么解脱,能带来的反而可能是更加沉重的负担——懊恼将时时刻刻伴随在其后他们做每件事的过程中。无奈之下,这些人无一例外地想把这种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子女,结果往往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像他们自已的父母曾经尝试过的那样以一败涂地告终——懊恼之余,又平添了无尽的烦恼和怨恨。反思能力,几乎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因为人类拥有了反思能力,才慢慢拥有了另外一种能力——类比能力。而类比能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理解能力高低之关键。于是,我们理解新事物的时候,往往通过反思类比现有的经验。类似的现有经验的存在,极可能会大大提高我们对新事物新思想的理解效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流行了千百年。很令人怀疑的是,这句话在这千百年的过程中究竟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少壮努力”的人数,或者多大程度上减少了“老大伤悲”的人数。这么有道理的话,为什么总是并不起作用呢?合理的解释是,需要太长时间才可以获得的经验很难传递,就是因为缺乏现有的经验作为支撵。而想让一个孩子去真正理解“时间终究会越来越快”的这样一个道理之所以无比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没有“类似的现有经验”,还恰好有着相反的“现存经验”。事实上,我的观察是,几乎所有失败的青少年教育,都是因为粗暴简单而又愚昧地无视孩子们所拥有的“现存经验”和“现存经验的作用”。如果,你是教育失败的受害者,恭喜你,也请你谢谢我——这真的不是开开玩笑而已——因为刚刚的那一点点的文字已经给了你一个难得而又宝贵的“重生的机会”。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拜托,一定请你回头反复阅读刚刚那一点点文字,仅仅用多一点点的耐心,就可以开始尝试着运用你的心智,你和你的孩子都将仅仅因为你刚刚这几分钟的努力和挣扎获得解放。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简单。在某一天,做一件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游,更可以是买一件让他惊喜的礼物——反正一定要让他印象极度深刻。而后,你自己在日记里记录清楚这件事情,当然包括时间、地点与事件,而后千万要妥善保存。大约两三年之后,在他有一天开始觉得并抱怨时间太慢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翻出来,给他看,让他体会。这么做的要点只有一个——耐心。首先,起点最好应该在七岁前后;其次,终点应该起码两三年之后。而后再过三五年,再提醒一次。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还会影响他此后一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将因此对你无比感激,充满崇敬。因为他终将明白,这种宝贵的“相对优势”根本就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只须大致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对此茫然无知你就很容易想象这个结果了。接下来要理解的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道理,就是这小节的标题——“越早醒悟越好”。更早的时候,我们已经讨论过人们之间心智能力的差异,究竟会带来怎样的人生差异,时间质量差异——只有这四个字来修饰才是准确的:“难以估量”。其实,科学家们早就给了我们非常合理而又清晰的解释。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亨利·彭加勒用他的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一个极小的差异将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一个极大的差异。前者发生一个微小错误,后者的错误就会十分巨大。事实上,某种意义上,即便是线性关系也最终表现如此,两条射线从同一点出发,即便方向上相差一点点,那么在两条线无限延伸之后,两个射线的终点之间也将有无限的距离。古人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对此类现象的朴素观察。而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仑兹更是用“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形象地说明了混沌学的核心内容——“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地球上某一地方的蝴蝶是否会拍动翅膀,甚至会影响到另一个地方是否会发生飓风。”还有人以冰球的运动轨迹来说明“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如果最初冰球放置角度发生了哪怕微乎其微的变化,那么在撞击次数增加的时候,最终位置的差异会呈指数形式增长。所以,在真正能够理解混沌理论的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命运就有了另外的解释。初始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最终天壤之别的结果。人们大多对此缺乏完整的理解,又由于自身感知的局限,只能把那些遗憾归结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者“命中有时当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或者是什么“造化弄人”,等等。可是有这样的感受或者想法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曾经有过改变结局的机会,只不过时间无法倒流的属性已经把一切变成了不可更改的既定事实。小时候,读苏东坡的《留侯论》中的文字:“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读过了之后,只是羡慕那些豪杰之士,竟然可以达到那样至高的境界,无法想象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而现在看来,这样解释倒也简单:那些豪杰之士都是早已醒悟了很久的人。所以,他们可以运用心智的力量忽略眼前的纷纷扰扰,专注于别人看不到的许多年之后的精彩。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更改。未来却可以更改——通过改变我们今天的起始条件。当我们真正运用心智的力量认真而又正确地反思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尴尬时,最终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肯定是因为过去曾经做错过什么,或有意,或无意。那么,为了将来的正确,我们今天就要做到尽量不出错。今天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在将来被无穷地放大。这样的认知,几乎会改变我们的一切。生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说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然而重生并不直接等于幸福。知易行难。想到“想”居然是要通过“想”很多遍才能学会的,多不容易啊!在没想到之前,“想”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然而,想到之后,却马上要用最直接的方式面临痛苦——接受现实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不是我们最初以为的那个样子,也不是我们任何时候向往的那个样子。难以接受现实的同时,更难接受的是已经在现实中浑然不知地浸泡了许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所以,很多人害怕思考,常常说:“想那么多干嘛,多累啊?”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并为之奇怪,慨叹道:“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他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的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偏偏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反正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爱因斯坦说:“用当年我们制造它们的思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麻烦。”越早醒悟越好。详情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