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闻传播学考研总分是多少分

复见老子
胡姬花
新闻传播学是文学大类下面的分支,考政治 英语一 两门专业课 总分500分 国家线是345分。新闻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四个部分: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和一门专业课。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总分50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其中:管理联考成绩为300分(含英语200分,管理综合200分)。两门公共课:政治和英语。基础课程:数学或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分为13个类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科学、工程、农业、医学、军事科学、管理学、艺术等。其中:法索、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专业课程属于统考;其他非统考课程均为高校独立命题。

传播学考研和新闻传播学考研的侧重点区别在哪

鸽之翼
何为
新闻学曾是传播学的前身与源头之一,而传播学一旦形成独立的学科以后,与新闻学形成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中国的情况又有些特殊,无产阶级新闻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1956年以后西方传播学陆续传入中国,给中国新闻学带来了冲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传播学对中国的新闻改革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改革动力。目前,中国的传播学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学科与基础学科,与中国的新闻学互相交融,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研究本课题之前,有必要把传播学与新闻学的概念弄清楚。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为研究对象的学科。①而社会传播包括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类型。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新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作用的科学。②它包括了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以及边缘性新闻学等。 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比较科学的说法应为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独立的学科;而美国的新闻学早在19世纪末就已完善。传播学在20世纪中叶形成新的学科,正是适应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加快并扩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新闻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的学者们,从各自学科出发,研究信息传播的规律与传播效果,而新兴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又为传播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正是上述多种学科的交*与发展,导致了传播学的建立。③可以说,上述这些学科都是传播学产生的背景学科,新闻学是其中重要的背景学科。而传播学的建立与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其它学科、包括新闻学的发展。例如在新闻学的教学与科研方面,增加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课程与传播效果、受众调查等研究课题,并引进了传播学的定量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与新闻学都是独立的学科,它们研究的对象、重点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提供的理论和知识也不同,相互不可替代,但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交融与渗透的。 在1996年5月上旬,《新闻大学》编辑部曾邀请复旦新闻学院部分师生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教师,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学理论对传播学理论的构成,起了重大作用,而一旦构成,传播学与新闻学产生了巨大的区别:④ 1. 二者的研究领域不同。新闻学只研究新闻媒介。报纸的四大块——新闻、评论、广告、副刊,它主要研究前二块。广告研究近几年才起步,副刊只略微涉及;至于电视,只研究其新闻部分,60%以上的娱乐节目不属于新闻学的研究范畴;广播亦然。而大众传播学对6大媒介的全部内容都研究,领域要开阔得多; 2. 二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媒介内部的规律,而传播学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即效果研究,这部分约占70%; 3. 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新闻学以逻辑推理为主,以某个理论为依据,推导出很多理论,属于直观式研究。至于大众传播学,我们对批判学派介绍很多,因为我们的思路、方法与之十分相似,而且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很多问题、阴暗面。但不能因而误以为批判学派占有主导地位。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是实证学派,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都远远超过批判学派。 4. 二者的学科背景不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范式很多,涉及的学科广泛,如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流派繁多,观点庞杂。可以说哲学有多少流派,大众传播学就有多少流派。相对而言,新闻学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这是不利于它发展的一个因素。 在那次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形成了共识: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互不相干,也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二、对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认识 事实上,中国的情况有其特殊性,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核心部分是党报理论,有关党性、真实性、思想指导性、战斗性、群众性等原则都是在延安整风时期(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后形成的,形成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好传统。这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些理论与原则至今仍是我们办报(台)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方法。问题是要不要引进、能不能引进西方的传播学,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在这个问题上,矛盾斗争实际上一直不断: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复旦大学新闻系编辑出版的《新闻学译丛》就已开始翻译、介绍传播学原理与知识。可惜不久的反右斗争,使这种翻译、介绍中断。 70年代初,复旦新闻系编辑出版的《外国新闻研究资料》又翻译、介绍传播学。随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的内川芳美教授与美国著名传播学学者宣伟伯相继到复旦新闻系作传播学讲座。传播学开始在我国流传。然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种认为西方传播学是“精神污染”、“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潮泛滥,对传播学的研究又进入低谷。以《新闻大学》杂志(季刊)发表传播学论文的数据为例,从1981年创刊至1987年间,14期共发有关论文16篇;而1988至1992年间,20期只发有关论文4篇;1993年至2000年间,32期共发有关论文64篇。显示了中间的低谷现象。 直到1997年,传播学与新闻学一起被确认为国家一级学科以后,上述这种思潮才开始消退,但还继续存在。 三、传播学对中国的影响与作用 那么传播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学科建设尤其是中国的新闻改革起了什么影响与作用呢?笔者认为有两大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促进了中国新闻观念的更新与改革,推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新闻改革。 首先是信息观念在中国的确立,承认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新闻报道只有在传播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宣传政策、舆论监督,沟通情况、传授知识、文化娱乐等多种作用。因此,中国的新闻媒介都在广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上狠下功夫,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次是受众观念与传播效果理念。新闻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新闻只有为受众接受,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受众不需要的新闻,没有存在的价值,实际上不是新闻。办报办台,最要紧的是了解自己的受众——读者、听众、观众。新闻要努力加强与群众的贴近性、可读性、趣味性。这些先进理念推动了报纸改版与电台电视台栏目改革。 还有一些先进的传播模式、包括信息反馈机制的引进,都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改革产生了开拓性的推动力。 这些观念、理念、模式、方法不仅没有与我们传统的办报办台理论与原则发生冲突,而且相融、相补充,其中一些受众调查与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还成为我们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手段。 二是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 传播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和“把关人”学说、媒介研究、社会功能理论、传播符号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受众研究等,都拓宽了新闻学研究的思路与课题。传播学反过来成为新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闻院系中设立传播学课程很有必要。有人担心,目前的新闻教育中出现了“用传播学统一新闻教育天下”的倾向,担心“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会导致新闻教学的失败。这实际是一种杞人忧天现象。目前教育界确实存在某种一哄而起办传播学系(专业)的泡沫现象,但这与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是两码事。正规的新闻学教育仍坚持着它的传统特色,而加进了传播学教育的内容,更有利于新闻人才的全面发展。 传播学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学科与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广泛,涵盖新闻、信息、宣传、广告、公关、文化、娱乐等各种传播现象,并与经济、政治、文化、宣传、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交*;研究方法多样,综合采用了思辨、实证、定量、定性等各种有效方法;研究意义重大,适应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国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因此,普及传播学理论与知识,已是全球信息化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必需。本文结尾不妨讲一个故事,活跃一下大家的思路: 中国之大,无奇不有。据媒介报道:⑤某大学教授为推广魔芋种植,帮农民脱贫,数年如一日,苦行僧似地欲独自走遍各省偏僻村寨,挨家挨户宣传魔芋。他智商不低,但情商不高。地方干部宴请他,他居然摸出15元放在宴席上,东道主若不收这钱,他就不吃……他常年离别妻女,离别大学讲坛,带走多年的工资积蓄,常年流浪在穷乡僻壤。风霜雨雪磨砺着他那早已皮包骨头的凄惨病容。不戴眼镜,他像要饭的盲流;戴上眼镜,他像混饭的骗子。任凭他出示盖上公章的介绍信,很多村民还是拒绝接待他。何况教授不在大学好好教书,拄着打狗棒,到处探头探脑,令人起疑。他退路遇匪劫,命在钱财失,只好沿途乞讨。最后腿被蛇咬,教授差点死在破庙中。 这个教授似苦行僧,是书呆子,活得太苦太累,根本缺陷是不懂信息传播的道理。如果他懂得大众传播的道理,先出书,或在报上、电视节目中亮相,讲解他的魔芋脱贫效果,情况就大不一样;如果他懂得组织传播的道理,依靠当地党政领导,有领导有组织地推广科研成果,情况也较好;如果他懂得公共关系与人际传播的道理与方法,横向联系各路投资者与志同道合者,组建一个魔芋开发公司,再来一个典范示范,面上开花结果,就像袁隆平种高产杂交水稻那样,那这位教授可能早就成为知识经济的带头人了。可惜,他什么好办法也没采用,还是用小生产的那一套,当然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可见,传播学成为基础学科,决不是什么“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应在中国“本土化”,进一步普及,从书斋与课堂上解放出来。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运用传播学的道理解决中国信息传播中的种种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注释: ①引自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②引自余家宏等《新闻学词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页。 ③引自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④引自《本刊编辑部召开学术研讨会》一文,《新闻大学》1996年秋季号第4页。 ⑤引自童牧野《沉重与轻松》一文,2001年10月23日《国际金融报》第4版。 -有得学校在报考时不细分新闻传播,因此也没多大区别

新闻学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科目?

后之以发
木偶戏
检举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新闻学方向的核心课程有:1.《新闻学概论》 2.《中国新闻事业史》3.《外国新闻事业史》 4.《新闻采访写作》 5.《新闻评论写作》 6.《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7.《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8.《新闻心理学》9.《传播学概论》10.《文学概论(一)》11.《新闻摄影》12《公共关系学》13.《报纸编辑》14.《新闻事业管理》15《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6《新闻心理学》17.《广告学(二)》。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方向的核心课程有:1.《新闻学概论》 2.《中国新闻事业史》3.《外国新闻事业史》 4.《新闻采访写作》 5.《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6.《节目策划与编导》 7.《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8.《新闻心理学》9.《传播学概论》10.《文学概论(一)》11.《新闻摄影》12《主持人节目》13.《电视摄象》14.《新闻事业管理》15《电视节目制作》16《新闻心理学》17.《广告学(二)》18.《播音文体理论》。等 以上所说的内容过多,包含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主持、广告学等专业的一些内容,不知道你是那所大学的新闻学?可以帮你给出具体科目

每个学校的新闻传播学考研专业课本教材一样么?有共同的课本么?是那些?

千年狐
玄牝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的 据我所知全国97所高校招生新闻传播学专业 但是没有一所学校参考书是一样的。从我整理收集的这些学校的参考书来看,有一些经典的教材大家都是通用的,比如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传播史》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等等,80%的学校都要用到。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留言。共同进步我就是想知道一下,共同的书籍具体有哪些?拜托,谢谢一般考研的参考书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定的,所以一般都不太一样,你要考的话,需要先确定自己考哪个学校,再去看参考书,不过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应该是比较经典的,大多数学校都有

研究生报考传播学和新闻学,这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面包师
天属
一、学科性质不同1、传播学: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即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2、新闻学: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二、主要课程不同1、传播学:主要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2、新闻学: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扩展资料:新闻学注重与培养与学生应有的能力有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和 新闻与传播硕士 区别

不际之际
不削于人
新闻传播学是学术型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是专业硕士。都比较重实践,两者区别如下:(1)年限专硕的学习时间是两年,学硕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因此如果专硕的同学想要在秋招时期就找一个好工作那么久意味着研究生第一年就要辛苦一些找实习了。(2)学费专硕和学硕的学费的差别因学校而不同。据我所知,学费差别最小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学硕是8000每年,专硕是10000每年。而其他的学校专硕就比较贵了,北大的mjc是两年80000,复旦的mjc是两年70000,人大的mjc是在招生简章上两年70000,但是2016级的实际收费是两年50000。(3)课程安排学硕和专硕在很多专业课的安排上是一样的,而且据我所知,也都是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的。但是学硕的课程比专硕的课程肯定是要多出来一部分的。所以有一些小伙伴会问,会不会上课的老师不一样,学的内容不一样之类的完全就多虑了。可以看出,学校在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方面,并不会非常区别化的对待。扩展资料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中国两种硕士学位的存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外不存在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之分。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学术硕士是中国特有的学位系统,在国外并不存在学术硕士一说。所谓的专业硕士学位是世界高校统一的学位,也就是说国外只有一种硕士学位,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搞实践的硕士,在国外都是授予硕士学位,国外不存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之分。国际认可的硕士学位有MA、MFA、MBA等等。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专业型硕士搜狗百科——学术型硕士

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课程的美国大学

如哭其子
邮递员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研究生院 Graate School of Journalism,Columbia University是唯一拥有新闻学院的常春藤大学,其新闻研究生院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新闻学院。该研究生院主要开设的专业包括:新闻学硕士和传播学博士学位课程,另外该研究生院还开设新闻与商业或新闻与法律等双学位课程。入学要求:GPA 3.7 + 托福114 + 一篇论文。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School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Missouri 是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的美国大学,其专业涉及到了新闻的各个领域,该校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成绩突出,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和起薪方面都在美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提供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本科课程为5年制的本硕连读,硕士课程为两年制。入学要求:GPA 3.5 + 托福110 + GRE 1100 + 一篇论文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新闻与传播学院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是美国最古老和最优秀的新闻学院之一,该学院是第一所开设电子编辑和制作专业的美国的大学。其开设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包括印刷、广播报道、编辑、广告、出版、国际关系、多媒体动画等。入学要求:GPA 3.4 + 托福100 + GRE 1000(写作5分)。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Me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是由美国著名的传媒巨人芝加哥先驱论坛的创始人约瑟夫麦迪尔捐助而于1921年成立的,学院提供新闻专业的本科(四年制)和研究生教育(一年制硕士),硕士课程每年三个开学日期。入学要求:GPA 3.4 + 托福114 + GRE或GMAT或LSAT + 一篇论文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of Florida.仅有不到50年的历史,但其已发展成为了一所世界一流的新闻学院。学院提供新闻专业的本科(四年制)和研究生教育(一年制硕士),优势专业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新闻、大众传播等。入学要求:GPA 3.2 + 托福105 + GRE 1000(语文部分550) + 一篇论文

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答案怎么做

东郭子曰
心力
考研一般选择传播学,因为传播学领域稍宽,符合国际化需求,就业面更广些,但录取分数稍高于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就业主要是媒体、政府机构、企业、高校,与新闻学专业有重合之处。  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紧密结合,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以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研究范围不同: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传播学除了报纸外,还涉及电视广播、电影甚至多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此外广告、公关、民意测验等也在其包容之下。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术传播等分支。就业方向不同: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考研复习要点不同: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培养的记者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核心课程是采访和写作,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借鉴;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并且要多看欧美原著。

传播学的就业前景如何?

对不起
因为我是打算传播学硕士毕业就工作的,所以对就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简而言之:传播学的就业面很广,工作很好找,但是!高薪又很难(从整体情况来看哈)。原因和个人建议如下:1)课程培养和业界需求有一定的脱离,即课程培养一般滞后于业界发展。传播学(050302)是新闻传播学(0503)下设的二级学科,为学术性硕士。而我们都知道,新闻传播业,或者说是媒体行业发展是非常快的,院校的学科课程安排,尤其是课程更新是需要时间的,对硬件、师资等等都有要求。举例来说,现在计算传播学是很火的一个方向(大数据时代嘛),但是很多学校由于缺少计算机基础、数理基础的老师而无法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个人认为,一般来说,沿海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上会比较前沿。2)行业门槛较低。无论是和理工医科比,还是和经济学之类的人文社科比,传播学的专业门槛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为什么传播学是考研跨考热门专业的原因之一),相应的,传媒行业或者一些文职工作的门槛也比较低。毕竟文科出身且读到硕士,完成毕业论文,文字功底都不会太差,而摄影啊、PS等等也都是能自学的技能。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你很有想法,即idea,或者,你非常擅长视觉表达(毕竟现在读图、视频时代)等等,一定要有一个擅长的方面。3)突围激烈的竞争,依旧可以拥有高薪工作。在一些大企业做运营、策划、市场、产品经理还是很有“钱途”的,而且大企业的晋升体制和职业发展都比较清晰。但是会要求个人能力要很强,最实在的建议是,多参加实习积累经验。至于就业方向的话,主要分为企业、公务员&事业单位、高校、创业四种。1)企业。很多学长学姐毕业去了房地产、互联网公司、车企等等,薪资较好,但加班可能是家常便饭。2)公务员&事业单位。一般去宣传口或者当文职人员,薪资可能没企业高,但会比较轻松些。3)高校。现在如果去高校当老师一般都要读完博士,好的学校需要有留学经历。4)创业。自媒体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呀!看你有没有好的idea了~感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