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怎么样

名理
没问题
我觉得还可以,比自己总结的重点和易考点要全面,这样可以省很多时间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书籍转手、有复习精编和模拟题、还有真题、很新、没用过!

膏药章
金盞花
呵呵,我早在文汇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发现,谢谢。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史考研复习重点介绍,有这方面的考研经验分享吗?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复习

第八页
奔梦路
新闻与传播学史专业课参考书目:《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或《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赵玉明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前辈关于专业课方面的备考技巧:专业课是决定考研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抓好专业课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南师大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课书不多,5本,其中新闻与传播学史专业课的参考书目有三本。考的书本之外的知识很少,所以准备初试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看课外的资料和期刊,甚至不用花很多时间去关注新闻。难点在于考察的太过细致,很难复习周全。最近几年,每年总有几个题目让人摸不着头脑,拉开了分差。 我们一本本书来谈谈。《中国新闻史》。方老师的书,考了N多年,基本上该考的能考的都考察过了。把这本书上所有能够出成名词、简单、论述的题目全部背了就行了,选择、填空、判断已经不考了。现在对于中国新闻史的考察,重点主要是综合全书甚至和外新史结合考察,所以在复习最后,整理出一套专题也很有必要。把那些能够考察成论述题的知识点放在一起,例如《大公报》、《申报》等发展历程、成舍我办报经历等等。这本书可以弄一份比较翔实的笔记来背诵。我当年就是在一个师兄那里买了一份笔记,连书本都没买。直接背诵完笔记,整理了专题。结果还不错。所以,大家要自己整理出书的逻辑,按照问题整理,方便背诵。 《外国新闻史》。外新史这几年考察的比重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名词解释上,出的特别多。不过外新史的考察重点就在那几个发达国家上,有前辈说是主要考察“八国联军”,是有根据的。其他的小国家,有针对性的背诵一两个名词解释就行了。外国新闻史复习主要是能够耐得下性子,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把握全部重要知识点,所以坚持最重要。对了,日本和美国是最大的热门,要复习的格外细致一点。至于外新史的笔记,因为人大考了很多年,网上有一些笔记。都差不多,大家可以参照,要是不放心,也可以自己去买。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应该说,关于通史的历年考察真题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这本书,分析一下真题,找到一些规律,再参考一些笔记找出常考易考的地方,自己把每一章整理出来就行了。最后结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史考研复习精编》这本书好好的巩固下,做做真题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推荐复习教材:2018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史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北京大学研究生新媒体和网络传播专业的指定书目是哪些?

如式
海之花
首先,北大专业课官方是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招生专业:传播学 (050302) 人数:2501.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02.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03.新媒体与网络传播04.广告学05.媒体经营管理06.编辑出版学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5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847大众传播 、848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 其实,每个考上北大传播学的同学,参考书目都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但核心的几本,都是有的。以下是核心的几本,供你参考吧(PS:借鉴成功人士的):一、基础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最经典的基础读本。甚至有的同学都看了七八遍。它和中华传媒网的精编都可以作为传播学的框架。我觉得精编做框架更好一点儿。先看郭的书,然后看别的书,每看一点知识就想:可以补充到哪个章节,慢慢地传播学的大网就越织越密了。2.《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著)新华出版社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入门的读物。李老师的文采大赞!今年的考题中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本书涉及到了。3、《传播学概论》许静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2010年有两道原题。但是2011年没怎么涉及到。事实上这本书有几处错误,特别是传播方法那一块。(我自己认为的)不管怎么样,把这本书细小的知识点都扣到位是正确的选择。临上考场前,我还看到研友抱着这本书在啃。许老师的书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补充到郭书里。4、《传播学概论》吴文虎 著可能是给自考生的,有大段的章节和别的书一样。5、《传播学概论》周庆山 著和其他的概论书差不多。没时间的话不读。二、基础中的提高书目1、《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这个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吧。我的框架用的是这本书。2、《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可能每个人的知识补充来源不同吧。有很多同学的热点分析来自这本书。我没有把这本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时事热点我主要是通过网上评论和学术论文补充的。我同学的反映也是,觉得不像想象中那么实用(可能之前对它的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最新版的出来了没。看看还是不错的。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可以很好地提高理论深度。绝对值得扎实地看好几遍。考北大,广度与深度并行。不过别放在最前面读。三、必读书目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著) 郭镇之、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也很好。不过有人说这本书翻译地很差劲。其实,考研的我们还到不了做学问的深度。翻译地再不好,这本书对我们知识的补充还是有用的。我们毕竟没有到达对它的翻译吹毛求疵的水平。理论新发展的介绍还是不错的。2、《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Raran S.J.)(美)戴维斯(Davis D.K.)著曹书乐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有时间的话多读几遍吧。传播学的理论会有个清晰的轮廓。3、《人类传播理论》 李特约翰非常好的一本书。建议好好读一下,我当时时间不够了,所以我从第三章开始看的。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必读书目中,如果时间实在不够了,放弃也行。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 殷晓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北大对于史学来讲涉及得不是很多。这本书看的话是当作闲暇时间消遣看的。可以对传播学的过程有个梳理。不要奢望在里面找一些答题的论据之类的。不要放在前面读。等到你了解了很多传播学理论之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5、《传播学简史》 阿芒·马特拉如果不想看《传播学史》的话可以用这本代替。但是最好别代替。上一本好。6、《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如果实在没时间就不用看了。看了之后会对每个假设的来源有个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会涉及得这么清楚。7、《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 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我看得不深,因为我放在后期看的,我觉得对我知识的补充作用不是很大。四、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考北大研究方法最经典的教材。其实只看前十三章就可以了。不过今年考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超出了这个范围。让人很郁闷。控制实验和滚雪球抽样都可以找到。2、《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 著这本书比袁方的书更通俗一些。但是两者分的章节不一样。袁方的书是根据资料收集方法分的类,风的书是根据四种研究法分的类。我只看前十章。关于那个超出这个范围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我也不知道这是趋势还是偶然。3、《现代市场研究》刘德寰 著这本书是硕士生的教材。考研的话如果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有一年真题中访问法和问卷法的比较在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4、《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 著这两本书补充定性研究。注:研究方法是北大的重点。一定要重视。我个人认为方法的书,只要把袁方的扎扎实实看几遍应该就没问题了。不放心的话,用风笑天的再巩固一遍,反正两者几乎是一个体系。其实巴比的,安德森的方法书我都看过,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只有袁和风的实用一些。如果想补充定性研究的话,用李琨老师和陈阳老师的就可以。看方法的书,最好记住例子。不要单纯看文字理论,很枯燥。总觉得量表、指标那一章会考。五、批判学派与文化研究1、《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一定要看。感觉“互文”“唤询”等名词应该会考名词解释,但一直都没考,所以大家要注意。这本书历年出来很多题,例如再现,类型片,公共服务广播等。其实这本书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分析电影的。2、《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因为李彬的《符号透视》我各大网站、书店都找不到,所以用这本书补充。对迷思,神话的论述很到位。3、《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完之后对一些文化研究的现象豁然开朗。但是,有很多冗余的东西,需要过滤掉。所以,别放在前面看。等到文化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以后再看。4、《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 作/译者:石义彬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对批判学派有很详细的论述。今年的真题hegemony这本书就有。其实hegemony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都有,郭庆光的书也有。5、《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 林玮著虽然有网上有很多言论批判这本书。但我认为这本书对批判学派的论述还可以。它将传播分为文化的世界、权力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游戏的世界。这本书和《文化研究导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的真题hegemony在这本书论述得比较好。6、《传媒文化研究》 陈龙著也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书,如果热爱文化研究或觉得自己在这一块很弱的话,可以看看。注:今年考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领导权只要是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中都可以找的到。因为这两个太经典了。另外,还有韦伯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也可用文化研究中“自己生产意义”,德赛图的“租房子”理论(房东主宰不了你对房间风格的驾驭)等来解释。六、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网络传播这一块自己到书店找一两本最新的书,补充一下就可以。因为我对网传很感兴趣才搜了这么多出来。事实上网络媒体的知识点,我都是在网上直接用论文补充的,书的意义不大。当然有几本很重要。新媒体今年考的很多。例如微博,社交网站,还有大众传媒麻醉负功能在新媒体的表现,以及偷菜游戏等。我觉得新媒体的书作用主要是给学生理出新媒体的框架,关于具体知识点大部分都需要在论文中补充。1、《众声喧哗》胡泳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如果能找到的话,一定要看。对网络公共领域和共有媒体有很详尽的论述。同时这本书和其他讲网络文化的新媒体书视角不太一样。本书提供的只是分析视角,不要想今年真题“微博”等新词会在这里找到答案。2、《手机媒体概论》我看的是匡文波的,不过我觉得这本书有点儿旧了。到书店去找一本最新出版的关于手机的书补充这块知识点吧。3、《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谢新洲因为是北大老师的书,所以需要看。特别是一些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主要是本书论述的。我复试的第二题就是“谈谈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这个题已经考了n年了。我准备复试的时候还觉得这么老的题应该不会考了,可是却真真实实被我抽到了。Orz……4、《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如果有新版,就不要看2001版的,太老了。七、老师其他的书:1、《全球化:起源、方法与影响》这本书我很喜欢。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国,这本书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但最后考题没涉及。但是专一最后一道论述题“举例分析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就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个角度,就是电话等等媒体出现之后,社区逐渐解体。后来广播电视出现,消费社会逐渐形成。专二论述第一题“文化全球化”本书也涉及了一点。2、《舆论学》许静老师的书,能弄到的话看看。如果没有就不用看了。不是必读书。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1-4辑)一定要看。涵盖了北大老师的重要论文。大传方向的也不用全看。好像有第5辑了,第5辑是和新闻有关的。考传播的不用关注。八、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在初试的时候不用太关注。复试的时候可能会抽一道英文题是关于学术专著的。提醒大家,选学术专著尽量避开《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这两本。因为这两本准备的人太多了。自己还是找一本独特的比较好。例如《身份与暴力》《乌合之众》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抛弃《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这两本。期刊:不要担心,这么多期刊肯定看不完。其实一本期刊能挑出几篇文章对我们有用的就够多了。挑出论文的核心观点,剩下的可以略看。1、《国际新闻界》月刊,只看传播部分的,新闻的不用关注。2、《现代传播》双月刊,一些影像之类的实务不用关注。今年的真题有个名词解释是三网融合,其中现代传播有一期专题。3、《新闻大学》复旦的,季刊,很好。也需要过滤掉一些没用的。4、《新闻与传播研究》社科院的, 双月刊,每期文章不多,可是每篇文章都很长。我当时不想跑图书馆去看,而且图书馆期刊更新超慢,所以期刊论文我全是在cnki(中国知网)上下载的。不过这得分人,我有个同学说,在网上看电子论文效果没有看纸质的效果好,所以她只看实体期刊。我觉得效果差不多,所以,我就在网上下载。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吧。时间充裕的话,拿着老师的名单到cnki上逐一搜论文。但一般的人没这个时间。那那个传播学教程出到第二版了,是买第二版吗那就买新版的吧,尽量买新的,内容全的。

传播学考研的专业参考书买哪些

毋固
七法
研究方向01新闻理论与实践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法语或245德语723新闻传播学基础859新闻学理论与实践参考书目:《2016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2016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冲刺宝典》《2016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传播学教程考研核心考点解析》(郭庆光版)《2016新闻传播学考研专业课热点专题60天60题》《中国文化史概要》 谭家健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新闻史新修》 吴廷俊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戴元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广告学教程》(第二版) 倪宁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陆晔、赵民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 李苓、黄小玲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 郑超然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推荐书目

红线
孩子们
传播学推荐书目:《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咏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组织传播》,[美]凯瑟琳.米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非语言传播学概论》,宋昭勋著,天地出版社1999年版。《传播学简介》,社科院新闻所世界室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传播学引论》,李彬著,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未来之路》,[美]盖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著,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网络为王》,胡泳、范海燕著,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得乐园失乐园》,李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拓展资料: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是通过汇集各种观点和方法论来研究各种传播活动的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它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等特点。

跪求! 新闻学能自学吗?

表诠
魔法粉
当然是以你想考的大学推的书目为主,然后基本的知识框架也得有。其实自学考新闻或传播专业的很多,因为新闻门槛不高。考研最终要求的是有学术能力的人,你可以通过阅读提升这个方面的思维。同时考研英语,政治如果问题不大,相信你通过比较高强度的学习还是可以提升的。例外,建议你看看一些原典性质的传播类名著。罗杰斯的《传播学史》或者《报刊的四种理论》这种不仅有助于入门这门学科,同时也为你的面试提供知识储备。可以,但不知你的自学能力如何,你可以先到书店看看书,了解一下,然后再决定是否自学

求北京大学传播学院上课的所有教材名称,考研要用,谢谢。

澄观
不与物交
参考书:一、基础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最经典的基础读本。甚至有的同学都看了七八遍。它和中华传媒网的精编都可以作为传播学的框架。我觉得精编做框架更好一点儿。先看郭的书,然后看别的书,每看一点知识就想:可以补充到哪个章节,慢慢地传播学的大网就越织越密了。2.《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著)新华出版社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入门的读物。李老师的文采大赞!今年的考题中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本书涉及到了。3、《传播学概论》许静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2010年有两道原题。但是2011年没怎么涉及到。事实上这本书有几处错误,特别是传播方法那一块。(我自己认为的)不管怎么样,把这本书细小的知识点都扣到位是正确的选择。临上考场前,我还看到研友抱着这本书在啃。许老师的书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补充到郭书里。小群体传播值得注意一下。4、《传播学概论》吴文虎 著可能是给自考生的,有大段的章节和别的书一样。5、《传播学概论》周庆山 著和其他的概论书差不多。没时间的话不读。注:因为我对自己的基础很不自信。所以,概论书目看了一共六七本。其实我觉得,一般的同学看前三本就可以。后面的不用看了。二、基础中的提高书目1、《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这个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吧。我的框架用的是这本书。2、《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可能每个人的知识补充来源不同吧。有很多同学的热点分析来自这本书。我没有把这本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时事热点我主要是通过网上评论和学术论文补充的。我同学的反映也是,觉得不像想象中那么实用(可能之前对它的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最新版的出来了没。看看还是不错的。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可以很好地提高理论深度。绝对值得扎实地看好几遍。考北大,广度与深度并行。不过别放在最前面读。三、必读书目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著) 郭镇之、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也很好。不过有人说这本书翻译地很差劲。其实,考研的我们还到不了做学问的深度。翻译地再不好,这本书对我们知识的补充还是有用的。我们毕竟没有到达对它的翻译吹毛求疵的水平。理论新发展的介绍还是不错的。2、《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Raran S.J.)(美)戴维斯(Davis D.K.)著曹书乐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有时间的话多读几遍吧。传播学的理论会有个清晰的轮廓。3、《人类传播理论》 李特约翰非常好的一本书。建议好好读一下,我当时时间不够了,所以我从第三章开始看的。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必读书目中,如果时间实在不够了,放弃也行。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 殷晓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北大对于史学来讲涉及得不是很多。这本书看的话是当作闲暇时间消遣看的。可以对传播学的过程有个梳理。不要奢望在里面找一些答题的论据之类的。不要放在前面读。等到你了解了很多传播学理论之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5、《传播学简史》 阿芒·马特拉如果不想看《传播学史》的话可以用这本代替。但是最好别代替。上一本好。6、《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如果实在没时间就不用看了。看了之后会对每个假设的来源有个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会涉及得这么清楚。7、《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 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我看得不深,因为我放在后期看的,我觉得对我知识的补充作用不是很大。四、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考北大研究方法最经典的教材。其实只看前十三章就可以了。不过今年考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超出了这个范围。让人很郁闷。控制实验和滚雪球抽样都可以找到。2、《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 著这本书比袁方的书更通俗一些。但是两者分的章节不一样。袁方的书是根据资料收集方法分的类,风的书是根据四种研究法分的类。我只看前十章。关于那个超出这个范围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我也不知道这是趋势还是偶然。3、《现代市场研究》刘德寰 著这本书是硕士生的教材。考研的话如果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有一年真题中访问法和问卷法的比较在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4、《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 著 这两本书补充定性研究。注:研究方法是北大的重点。一定要重视。我个人认为方法的书,只要把袁方的扎扎实实看几遍应该就没问题了。不放心的话,用风笑天的再巩固一遍,反正两者几乎是一个体系。其实巴比的,安德森的方法书我都看过,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只有袁和风的实用一些。如果想补充定性研究的话,用李琨老师和陈阳老师的就可以。看方法的书,最好记住例子。不要单纯看文字理论,很枯燥。总觉得量表、指标那一章会考。五、批判学派与文化研究1、《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一定要看。感觉“互文”“唤询”等名词应该会考名词解释,但一直都没考,所以大家要注意。这本书历年出来很多题,例如再现,类型片,公共服务广播等。其实这本书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分析电影的。2、《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因为李彬的《符号透视》我各大网站、书店都找不到,所以用这本书补充。对迷思,神话的论述很到位。3、《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完之后对一些文化研究的现象豁然开朗。但是,有很多冗余的东西,需要过滤掉。所以,别放在前面看。等到文化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以后再看。4、《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 作/译者:石义彬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对批判学派有很详细的论述。今年的真题hegemony这本书就有。其实hegemony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都有,郭庆光的书也有。5、《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 林玮著虽然有网上有很多言论批判这本书。但我认为这本书对批判学派的论述还可以。它将传播分为文化的世界、权力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游戏的世界。这本书和《文化研究导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的真题hegemony在这本书论述得比较好。6、《传媒文化研究》 陈龙著也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书,如果热爱文化研究或觉得自己在这一块很弱的话,可以看看。注:今年考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领导权只要是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中都可以找的到。因为这两个太经典了。另外,还有韦伯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也可用文化研究中“自己生产意义”,德赛图的“租房子”理论(房东主宰不了你对房间风格的驾驭)等来解释。六、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网络传播这一块自己到书店找一两本最新的书,补充一下就可以。因为我对网传很感兴趣才搜了这么多出来。事实上网络媒体的知识点,我都是在网上直接用论文补充的,书的意义不大。当然有几本很重要。新媒体今年考的很多。例如微博,社交网站,还有大众传媒麻醉负功能在新媒体的表现,以及偷菜游戏等。我觉得新媒体的书作用主要是给学生理出新媒体的框架,关于具体知识点大部分都需要在论文中补充。1、《众声喧哗》胡泳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如果能找到的话,一定要看。对网络公共领域和共有媒体有很详尽的论述。同时这本书和其他讲网络文化的新媒体书视角不太一样。本书提供的只是分析视角,不要想今年真题“微博”等新词会在这里找到答案。2、《手机媒体概论》我看的是匡文波的,不过我觉得这本书有点儿旧了。到书店去找一本最新出版的关于手机的书补充这块知识点吧。3、《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谢新洲因为是北大老师的书,所以需要看。特别是一些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主要是本书论述的。我复试的第二题就是“谈谈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这个题已经考了n年了。我准备复试的时候还觉得这么老的题应该不会考了,可是却真真实实被我抽到了。Orz……4、《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如果有新版,就不要看2001版的,太老了。七、老师其他的书:1、《全球化:起源、方法与影响》这本书我很喜欢。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国,这本书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但最后考题没涉及。但是专一最后一道论述题“举例分析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就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个角度,就是电话等等媒体出现之后,社区逐渐解体。后来广播电视出现,消费社会逐渐形成。专二论述第一题“文化全球化”本书也涉及了一点。2、《舆论学》许静老师的书,能弄到的话看看。如果没有就不用看了。不是必读书。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1-4辑)一定要看。涵盖了北大老师的重要论文。大传方向的也不用全看。好像有第5辑了,第5辑是和新闻有关的。考传播的不用关注。八、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在初试的时候不用太关注。复试的时候可能会抽一道英文题是关于学术专著的。提醒大家,选学术专著尽量避开《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这两本。因为这两本准备的人太多了。自己还是找一本独特的比较好。例如《身份与暴力》《乌合之众》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抛弃《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这两本。

北大传播学考研书在北京什么地方买?

剖击而知
飞影
在淘宝网可以买到二手书或者新的书。另附你要考北大专业的经验贴,望采纳。北大传播学是不指定参考书的。这个书单是我自己看的书,有很多书我看完觉得没用就没往上面列。看书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思考,有时候一本书下来,并没有觉得自己记住了什么,不要担心,只要看书过程中认真思考,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将很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自己没发现不代表没有内化。这和传播的“仪式观”很像。一场典礼结束后,我们没有记住典礼中的细节,但是那种震撼的感觉却迟迟不肯散去。 当然,我的建议只是参考。因为我水平也不高。说实话,我很怕误人子弟。每个人情况不同。如果觉得自己复习很有效果的话,坚持自己的。 其实,每个考上北大传播学的同学,参考书目都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但核心的几本,都是有的。甚至每个同学的复习思路天壤之别。所以,不要去计较“这本书别人看了,你没看”之类的。因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不一样,你觉得自己哪个地方是弱项,可以自己找书去补充。传播学是个杂糅学科,当然也非常灵活。 书需要自己看,在这个过程中内化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所以,不要花高价去购买笔记,然后不停地背。到最后就会发现,经别人咀嚼过后吐出来的精华,背得再熟,也不是自己可以驾驭得了的。记得,文化是不可以快餐消费的。不多说了,转入正题。我尽量将2011年的真题渗透在这几本参考书中。 加粗的书目必读,其他的可以不看。时间不够的话,不要走弯路。 参考书:一、基础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最经典的基础读本。甚至有的同学都看了七八遍。它和中华传媒网的精编都可以作为传播学的框架。我觉得精编做框架更好一点儿。先看郭的书,然后看别的书,每看一点知识就想:可以补充到哪个章节,慢慢地传播学的大网就越织越密了。2.《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李彬(著)新华出版社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入门的读物。李老师的文采大赞!今年的考题中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本书涉及到了。3、《传播学概论》许静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2010年有两道原题。但是2011年没怎么涉及到。事实上这本书有几处错误,特别是传播方法那一块。(我自己认为的)不管怎么样,把这本书细小的知识点都扣到位是正确的选择。临上考场前,我还看到研友抱着这本书在啃。许老师的书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补充到郭书里。小群体传播值得注意一下。4、《传播学概论》吴文虎 著可能是给自考生的,有大段的章节和别的书一样。5、《传播学概论》周庆山 著和其他的概论书差不多。没时间的话不读。 注:因为我对自己的基础很不自信。所以,概论书目看了一共六七本。其实我觉得,一般的同学看前三本就可以。后面的不用看了。 二、基础中的提高书目1、《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这个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吧。我的框架用的是这本书。2、《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可能每个人的知识补充来源不同吧。有很多同学的热点分析来自这本书。我没有把这本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时事热点我主要是通过网上评论和学术论文补充的。我同学的反映也是,觉得不像想象中那么实用(可能之前对它的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最新版的出来了没。看看还是不错的。3、《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可以很好地提高理论深度。绝对值得扎实地看好几遍。考北大,广度与深度并行。不过别放在最前面读。 三、必读书目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著) 郭镇之、孟颖(译)华夏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也很好。不过有人说这本书翻译地很差劲。其实,考研的我们还到不了做学问的深度。翻译地再不好,这本书对我们知识的补充还是有用的。我们毕竟没有到达对它的翻译吹毛求疵的水平。理论新发展的介绍还是不错的。2、《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Raran S.J.)(美)戴维斯(Davis D.K.)著曹书乐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有时间的话多读几遍吧。传播学的理论会有个清晰的轮廓。3、《人类传播理论》 李特约翰非常好的一本书。建议好好读一下,我当时时间不够了,所以我从第三章开始看的。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必读书目中,如果时间实在不够了,放弃也行。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 殷晓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北大对于史学来讲涉及得不是很多。这本书看的话是当作闲暇时间消遣看的。可以对传播学的过程有个梳理。不要奢望在里面找一些答题的论据之类的。不要放在前面读。等到你了解了很多传播学理论之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5、《传播学简史》 阿芒·马特拉如果不想看《传播学史》的话可以用这本代替。但是最好别代替。上一本好。6、《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如果实在没时间就不用看了。看了之后会对每个假设的来源有个清楚的了解,但考研不会涉及得这么清楚。7、《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著) 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我看得不深,因为我放在后期看的,我觉得对我知识的补充作用不是很大。 四、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考北大研究方法最经典的教材。其实只看前十三章就可以了。不过今年考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超出了这个范围。让人很郁闷。控制实验和滚雪球抽样都可以找到。2、《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 著这本书比袁方的书更通俗一些。但是两者分的章节不一样。袁方的书是根据资料收集方法分的类,风的书是根据四种研究法分的类。我只看前十章。关于那个超出这个范围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我也不知道这是趋势还是偶然。3、《现代市场研究》刘德寰 著这本书是硕士生的教材。考研的话如果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有一年真题中访问法和问卷法的比较在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4、《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著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李琨 著 这两本书补充定性研究。 注:研究方法是北大的重点。一定要重视。我个人认为方法的书,只要把袁方的扎扎实实看几遍应该就没问题了。不放心的话,用风笑天的再巩固一遍,反正两者几乎是一个体系。其实巴比的,安德森的方法书我都看过,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只有袁和风的实用一些。如果想补充定性研究的话,用李琨老师和陈阳老师的就可以。看方法的书,最好记住例子。不要单纯看文字理论,很枯燥。总觉得量表、指标那一章会考。 五、批判学派与文化研究1、《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一定要看。感觉“互文”“唤询”等名词应该会考名词解释,但一直都没考,所以大家要注意。这本书历年出来很多题,例如再现,类型片,公共服务广播等。其实这本书很多观点都可以用来分析电影的。2、《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因为李彬的《符号透视》我各大网站、书店都找不到,所以用这本书补充。对迷思,神话的论述很到位。3、《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王毅著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完之后对一些文化研究的现象豁然开朗。但是,有很多冗余的东西,需要过滤掉。所以,别放在前面看。等到文化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以后再看。4、《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 作/译者:石义彬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对批判学派有很详细的论述。今年的真题hegemony这本书就有。其实hegemony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都有,郭庆光的书也有。5、《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 林玮著虽然有网上有很多言论批判这本书。但我认为这本书对批判学派的论述还可以。它将传播分为文化的世界、权力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游戏的世界。这本书和《文化研究导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年的真题hegemony在这本书论述得比较好。6、《传媒文化研究》 陈龙著也是一本文化研究的书,如果热爱文化研究或觉得自己在这一块很弱的话,可以看看。 注:今年考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领导权只要是涉及到批判学派的书中都可以找的到。因为这两个太经典了。另外,还有韦伯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也可用文化研究中“自己生产意义”,德赛图的“租房子”理论(房东主宰不了你对房间风格的驾驭)等来解释。 六、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网络传播这一块自己到书店找一两本最新的书,补充一下就可以。因为我对网传很感兴趣才搜了这么多出来。事实上网络媒体的知识点,我都是在网上直接用论文补充的,书的意义不大。当然有几本很重要。新媒体今年考的很多。例如微博,社交网站,还有大众传媒麻醉负功能在新媒体的表现,以及偷菜游戏等。我觉得新媒体的书作用主要是给学生理出新媒体的框架,关于具体知识点大部分都需要在论文中补充。1、《众声喧哗》胡泳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如果能找到的话,一定要看。对网络公共领域和共有媒体有很详尽的论述。同时这本书和其他讲网络文化的新媒体书视角不太一样。本书提供的只是分析视角,不要想今年真题“微博”等新词会在这里找到答案。2、《手机媒体概论》我看的是匡文波的,不过我觉得这本书有点儿旧了。到书店去找一本最新出版的关于手机的书补充这块知识点吧。3、《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谢新洲因为是北大老师的书,所以需要看。特别是一些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主要是本书论述的。我复试的第二题就是“谈谈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这个题已经考了n年了。我准备复试的时候还觉得这么老的题应该不会考了,可是却真真实实被我抽到了。Orz……4、《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如果有新版,就不要看2001版的,太老了。 七、老师其他的书:1、《全球化:起源、方法与影响》这本书我很喜欢。2010年的谷歌退出中国,这本书就涉及到很多知识点,但最后考题没涉及。但是专一最后一道论述题“举例分析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就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一个角度,就是电话等等媒体出现之后,社区逐渐解体。后来广播电视出现,消费社会逐渐形成。专二论述第一题“文化全球化”本书也涉及了一点。2、《舆论学》许静老师的书,能弄到的话看看。如果没有就不用看了。不是必读书。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1-4辑)一定要看。涵盖了北大老师的重要论文。大传方向的也不用全看。好像有第5辑了,第5辑是和新闻有关的。考传播的不用关注。 八、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在初试的时候不用太关注。复试的时候可能会抽一道英文题是关于学术专著的。提醒大家,选学术专著尽量避开《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这两本。因为这两本准备的人太多了。自己还是找一本独特的比较好。例如《身份与暴力》《乌合之众》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抛弃《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这两本。 期刊:不要担心,这么多期刊肯定看不完。其实一本期刊能挑出几篇文章对我们有用的就够多了。挑出论文的核心观点,剩下的可以略看。1、《国际新闻界》月刊,只看传播部分的,新闻的不用关注。2、《现代传播》双月刊,一些影像之类的实务不用关注。今年的真题有个名词解释是三网融合,其中现代传播有一期专题。3、《新闻大学》复旦的,季刊,很好。也需要过滤掉一些没用的。4、《新闻与传播研究》社科院的, 双月刊,每期文章不多,可是每篇文章都很长。我当时不想跑图书馆去看,而且图书馆期刊更新超慢,所以期刊论文我全是在cnki(中国知网)上下载的。不过这得分人,我有个同学说,在网上看电子论文效果没有看纸质的效果好,所以她只看实体期刊。我觉得效果差不多,所以,我就在网上下载。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吧。时间充裕的话,拿着老师的名单到cnki上逐一搜论文。但一般的人没这个时间。网站:我相信一提到网站大家都很头疼。因为一个网站信息太杂了。一进去不知道从何看起。传播学论坛,紫金网等网站虽然很好。可是,我们还是没有时间一网打尽。量力而行。下面我只说我关注的,我觉得挺精炼的,而且实用。1、中华传媒网只看资讯网。看前三个板块就行——传媒要闻,传媒观点,媒介关注。如果时间不够,“传媒要闻”和“传媒观点”这两个板块就够了。综合这两年来看,时事热点都没跑出这两个板块。我是每天都看。积累下来很有成就感。“媒介关注”讲的主要是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跟传媒行业无关。并且我很自信的认为,每天都关注这两个板块就不必担心考研会碰到“这个热点我怎么从没听说过”这种现象,我查了一下考试的时事每年都没跑出中华传媒网这两个板块。传媒学术网我只看了几篇文章,更新得慢,而且我觉得价值不是很大。因为学术论文我有期刊补充。2、胡泳老师搜狐blog我也是每天都看。时事热点有很好的整理。今年的“水军”,“微博”,老师有很多的文章。 3、新周刊我偶尔翻翻。 4、四眼论坛这个很多人推荐。杨伯溆老师的东西会往上面放。我当时没关注,复试的时候,师姐跟我说应该关注关注。 5、另外,南风窗,南方周末等等其他的我觉得不用看有人说考研需要看南方周末。但我总觉得,南方周末和考传播学很不对路。因为南周的文章都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现实问题,而传媒行业业界的讨论很少。反正考研期间我几乎没看南周的东西。紫金网和传播学论坛我也没关注。因为精力不够。 读书要灵活。到后期,看一本书,如果发现给不了你新东西的话,可以放弃。另外,看书一定不要贪多。像我这种贪多的人,走可不少弯路。看了很多没用的书。我认识的人,有看三四本就考上的(这种人我觉得是天才),有看十一本也考上的。每个人的复习思路不一样,不要去追求速度,看看自己适合哪条路。我是那种适合“广而不精”型的。但是,我觉得考北大传播学最后看的书应该都不会下于30本。(当然那些主要用论文补充知识框架的同学除外)书不一定要全买。考北大的书要是全买的话,花销就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大部分书看完了,抽出核心的东西,就可以扔了。很多都没有收藏价值。所以,好好利用自己学校的图书馆,所在城市的书店或者省图书馆。在复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看书速度很慢,效率很低。不要担心,大家开始都一样。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一个引爆点之后,速度就是飞跃了。我不知道其他学科是不是这样,传播学是有引爆点的。书是越看越快。相信自己的看书速度,到后期,一本理论性不强的书,四个小时就可以翻完。在引爆点到来的前一天也许你看书还是一小时一两页,可是,迎来引爆点之后,一小时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速度就不再是神话了。所以,耐心地去积累,等引爆点到来的那一天吧。不知不觉我已经写很多了。能够为考北大传播学的朋友做点儿事,我很高兴。不要去想考上的可能性问题,一步一步走,总有一天会到达终点的。相信自己。上天不会辜负一直都在努力的孩子。谢谢,请问您也考过吗?呵呵,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