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六年级语文老人与海鸥中老人的资料

咬者
句子理解   ①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理解: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②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理解: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③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理解:多么朴实的名字!然而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在呼唤着自己的儿女。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    ④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理解: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一定是发现十多年来天天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⑤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理解: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地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理解: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词语理解  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文中指老人的衣服因穿的时间久而颜色变淡。   撮:吮吸。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歇落:文中指海鸥停在老人的帽子上休息。   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又叫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守灵:守在灵床或灵位的旁边。   漩涡:流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希望对你有帮助海鸥老人的名字.资料吴庆恒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他被人们称为"海鸥老人"。之所以叫他海鸥老人,是因为每年的冬天,昆明的滇池都会迎来大批的迁徙的海鸥,这个时候,老人总会出现,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每来一次都会带一些自己买来的面包喂它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这群海鸥。“海鸥老人”吴庆恒   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鸟是他唯一的寄托。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 吴庆恒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老人很苍老了,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很善良的眼睛,肩上挎一个自制的已经褪色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喂海鸥的食物,他很细心,总是微笑着看着眼前飞上飞下的海鸥们。据老人讲,这些海鸥很通人性的,当一只海鸥受到伤害的时候,它会用凄厉的叫声呼唤其他的海鸥离开,曾经有一个海鸥,因为游客的抓捕,导致骨折,老人很小心地呵护着这只受伤的海鸥,从1992年起,老人每年都能看到这只受伤的海鸥来昆明,仿佛,海鸥很惦念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飞临昆明,也是一种探望和安慰吧。来公园游玩的人很多,但没有人知道老人的家境,只是听他自己说每一个月只有308元的退休金,而他要用其中的一半给海鸥们买吃的东西。有的时候,由于老人病了,每月自己的开销多了些,给海鸥们买东西的钱就少了,于是,老人就去饭馆里捡拾别人丢掉的东西,用他的话说就是穷人要有穷办法。教学时要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在这些在语文课的时候学过 对那里的场景很向往 因为我也很喜欢海鸥 向往着教材解读 资料

老人与海鸥故事背景

桂心
倏然而往
《老人与海鸥》背景介绍:海鸥老人的名字叫吴庆恒,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之所以叫他海鸥老人,是因为每年的冬天,昆明的翠湖都会迎来大批的迁徙的海鸥。这个时候,总有一位老人,每天徒步二十多里从城郊到翠湖带一些自己买来的面包,去呵护这些美丽的海鸥。 老人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很善良的眼睛,肩上挎一个自制的泛白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喂海鸥的食物。他总是微笑着凝望眼前飞上飞下的海鸥们,给它们食物吃。据老人讲,这些海鸥是通人性的,当一只海鸥受到伤害的时候,它会用凄厉的叫声呼唤其它的海鸥离开。《老人与海鸥》作者介绍:邓启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现在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同时担任中山大学飞天创意工作的指导老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扩展资料:文学作品《老人与海鸥》来源于真实故事:一位老人吴庆恒,为了喂食海鸥,每天徒步二十余里到昆明的翠湖,去给他心爱的海鸥送吃的。老人和海鸥成了朋友,也成了翠湖的一道风景。后来老人去世了,好心的人们为老人做了一尊雕像,安放在翠湖边,好让老人永远望着他的海鸥。这尊雕像叫做“海鸥老人”。该作品作为范文选入教科书。人教版6年级上册语文书21课(课文朗读人为霍然、陆洋 )  、鲁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课以及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9课。原文的作者是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而课文《老人与海鸥》则是在邓启耀先生的《寂寞鸥灵》一文的基础上改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人与海鸥

从《老人与海鸥》得到什么启示

静则无为
玄之又玄
人与动物是朋友,只要你对它好,它就会与你建立深厚的感情,依赖你,信任,相信你。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

老人与海鸥第十六自然段用了两次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

孔子之楚
海口人
1、“扑”字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2、原文:   《老人与海鸥》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约来到翠湖时,海鸥正飞得热闹。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nì)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  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来一下!”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diān)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3、本文作者 邓启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现在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同时担任中山大学飞天创意工作的指导老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宗教美术意象》(1991)、《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991)、《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巫蛊考察——中国巫蛊的文化心态》(1998)、《访灵札记》(2001)等等。

<<老人和海欧>>邓启耀的简介

吐故纳新
盍不为行
你好,邓启耀邓启耀,男,汉族,广东顺德人,1952年2月生于昆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育和工作简历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研究兴趣民俗学,视觉人类学教学情况主要讲授课程:中国民俗学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民俗学理论与方法影视人类学摄影基础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南方少数民族文物民族服饰民间艺术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等(含调入中山大学前为国家文物局相关培训班及其他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课程)。教学及相关学术活动·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988);·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讲授“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1995);·云南大学客座教授(讲过“田野考察”、“文学人类学”等,1996、1997);·国家文物局“民族文物抢救与鉴定研讨班”(1995、1999、2001)教授(讲授“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和“南方少数民族文物”);·德国弗莱堡Friedrich-weinbrenner-Gewerbeschule学院,讲授“云南民间艺术与现代版画”,并主持“云南版画”展览(1994年);. 昆明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生(1999)、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庆系列讲座(2001)、98级本科(2002)讲授“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7、99级本科“中国民俗学”(2000-2001);. 中山大学公共课“摄影基础”(2000,代课);.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硕士“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2001);.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本科和研究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000-2002);.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1级本科“滇藏文化带考察”(2002).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9-02级本科“影视人类学”(2002-2004);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03级本科“视觉表达”(2003);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和硕士生“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004);科研情况主要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包括个人专著10余部、合著多部、论文百余篇、合作译著2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8部42集,其他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创作图像作品数百件,主编丛书6种,杂志1种,个人参与组织和主持的国家级、省级和国际课题10余项。1、民俗学:《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1996)、《中国巫蛊考察》(1998,1999)、《滇藏文化带考察》(合作,2000)、《灵性高原——茶马古道寻访》(1998)、《变迁中的高原蒙女》(1995,中、英文版)、《访灵札记》(2000)、《鼓灵》(1999)、《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2004);合著《边地中国》(2004)、《口述中国》(2004)、《秘境节祭》(1991,中、英文版)、《云南少数民族》(日文版,1990)、《云南国土资源》(1990)、《西南民族道德研究》(1990)、《云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续管理研究》(1993)、《云南百科全书》(1999)等。2、视觉人类学研究:《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1991),另有系列配套著作如:《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上下册,1992,1995)、《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服饰》(1993)、《衣装上的秘境》(1993,1993)、《中国民族服饰博览》(合作, 2001);《服饰文化象征》(2005);《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上下册,合作, 1994))、《中国象征文化》(合作,2001)、“云南民族美术全集”之《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合作,1999)、《云南岩画艺术》(合作,即出);《云南现代重彩画》(合作,1993)、《云南现代重彩画技法》(合作,1993)。

能从生活节奏看出隋唐以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吗?那是怎样的呢?

八恶人
气禀
你这个问题很难啊,偶简单的说几句吧隋唐以后,中国在经历了短暂的分裂之后,相继进入了局部统一和大一统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最明显的新变化就是宋时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内容也较以往丰富多了。特别是江南一带,不仅农业连年丰收,商业也异常活跃,偶认为,若没有蒙古屠夫的出现,中国提前几百年进入资本主义也是有可能的。可惜进入元朝,这种蓬勃发展的商业被遏制了,人们在封建专制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重又进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的生活谈不上节奏,普通人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的状况。历史进入明朝,和尚兼农民兼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很重视农业,但竭力压制商业的发展,人们重又回到了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生活节奏很平稳,也很安定,到明成祖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但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后来的统治者就基本上无药可救了,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只是农业上的表现,对内对外的商品经济都举步维艰,直到鸦片战争前期中国社会还是不折不扣的男耕女织型的原始农业社会,生活节奏已经跟外国特别是欧洲没法比了。其实这是个历史反观题,中国社会的变迁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从人们的生活节奏能看出当时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生活节奏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手都打字打麻了只能到这了仅供参考隋唐五代史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平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除去隋唐五代文学及敦煌学专论的研究成果不算,本年度正式刊发的有关隋唐五代史研究的成果,有专著20余部,论文400余篇。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北京大学的重点项目“盛唐研究计划”第一批成果,即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李孝聪主编《盛唐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王小甫主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下)和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以上均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共计五种六册。 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著作还有: 政治、军事、法律方面: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任士英《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民族出版社)等。 社会、文化、思想方面: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出版社)详细阐发了其经史之学和文史之学的思想。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在概论的基础上,以分论的形式论述了官方修史机构、五代史及五代史志、《晋书》和实录等史籍的编撰情况。董恩林在《唐代<老子>注释文献研究》(齐鲁书社)中对其博士论文的参考文献作了整理和再研究,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唐代《老子》注释文献。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出版社)上篇主要讲述了道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流传情况,下篇主要是对道教史研究的思考和评论。与道教研究有关的还有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大华等《隋唐道家与道教》(广东人民出版社)和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夏金华《缘起、佛性、成佛: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议之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是关于唐代佛教的专著。其他关于唐代社会文化方面的专著还有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黄治安《唐代四大类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吴刚《唐碑俗字录》(三秦出版社)、姚永铭《惠琳<一切经音义>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谢保成《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武秀成《<旧唐书>辨证》(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张国印《隋唐墓志书迹研究》(文物出版社)等。其他还有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孙琴安《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卞孝萱《唐人小说与政治》(鹭江出版社)等几部专著,虽与文学关系更为密切,但其文史互证的思路值得提倡。 经济、历史地理、人物及其他方面的著作:张泽咸《汉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按自然区域划分十一区,每区都按秦汉、六朝和隋唐三阶段纵向探讨了农业的发展与演变。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着重研究了浙东、浙西和宣歙三道的手工业、交通业和商业布局的特点。岳麓书社将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陈明光《汉唐财政史论》和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作为“南强史学丛书”重新出版,唯杨际平旧作增添了有关完整复原的《唐令·田令》的研究成果。张沛《唐折冲府汇考》(三秦出版社)主要搜集了20世纪30年代后特别是建国以来新发现的资料,并对其做了考释。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利用中韩两国的史料,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并论及唐将苏定方、薛仁贵等在朝鲜半岛的事迹,在附篇中介绍了与朝鲜半岛古代史有关的金石文现状和高句丽与唐关系的研究。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研究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收录了李大龙《由校尉到都护:唐代东北边疆民族的演变》、程尼娜《从唐朝对东北羁縻府州的统辖关系论渤海政权的归属问题》和孙玉良《唐征高句丽的动机与效果》等。其他关于文物考证方面的著作还有: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考》(三秦出版社)、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芝田晋唐墓葬》(科学出版社)。 2003年还出版了一些文集和论集:张泽咸《一得集》(兰州大学出版社)主要是其以前的论文的结集。其他还有张国刚主编《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是2000年8月由中国唐史学会、南开大学历史系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中古史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未在他处发表的文章共27篇)、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出版社,收录了郑炳林、冯培红、陆庆夫等兰大敦煌学研究所承担的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的研究成果33篇)。 另外还应指出,在《周秦汉唐文化研究》(2辑,三秦出版社。以下简称《研究》2辑)中,有杜文玉等《2002年唐研究述评》、陈文豪《2002年台湾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综述》和陈博等《2002年中国大陆周秦汉唐文化研究论著要目》等几篇综述文章,值得一读。 一、 政治、礼法与典章制度 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关注实际运行的制度以及体制变化的本身,从政治体制如何适应统治形势变化的需要,分析探讨了政治权力的分化与重组等问题。《唐九卿考》 对九卿的沿革、职能、品级、编制、职权、属官、别称及其与中书门下、尚书六部的关系都有阐发。 《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通过探讨唐代谏官与文学的关系,从政治文化角度中认识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没有停留在集团和权利之争上,而是从政治体制变化的角度研究玄、肃之际中枢政治的演变过程。与政治制度有关的还有王雪玲《从滥赐铁券看唐朝政权的衰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3期)和介永强《唐代宗室管理制度论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期)及何根海《关于隋文帝民族政策与开皇之治关系的思考》(《安徽史学》5期)等。 祖慧、龚延明《科举制定义再商榷》(《历史研究》6期)提出了“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招考面向全国开放,不限财产、门第,原则上允许平民或官员‘投牒自举’报考;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以文取士’”的定义。赖瑞和《唐代的翰林待诏和司天台----关于<李素墓志>和<卑失氏墓志>的再考察》(《唐研究》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论证了唐代翰林待诏的服务年限,认为司天台的官员由皇室亲近的翰林待诏出任是最妥当的一种安排。杜文玉《五代考课制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3期)全面考察了五代时期考课的考限、标准、奖罚办法、上报考簿、循资序迁、流外官的考课及存在流弊等问题。另外同作者还对五代时期的俸禄制度、封爵制度、殿阁制度和叙封制度作了考察,发表了《五代俸禄制度初探》(《人文杂志》6期)、《五代十国封爵制度初探》(《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4期)、《五代殿阁制度研究》(《唐研究》9卷)和《五代叙封制度初探》(《史学月刊》10期)等文章。同是研究五代制度的还有李军《五代三司使考述》(《人文杂志》5期)和樊文礼《五代的枢密直学士》(《烟台师范学院学报》4期)等。 余蔚《唐至宋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刺史体系的演变》(《中华文史论丛》71辑)考察了唐、五代和北宋前期此体系的演变过程,并讨论了知州体系权责转移的实质和再三兴起的“复藩镇”论问题。蒙曼《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北大史学》9期)定义了“准内廷体制”,提出了禁军脱离南衙后渐受宦官的影响和控制并以此奠定了唐后期宫廷政治基本格局的观点。黄楼《唐宣宗早期政治探微》(《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辑。以下简称《资料》20辑)指出宣宗一方面以“至孝”为掩护,竭力拉近自己同30年前已经驾崩的宪宗的关系,以树立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另一方面又蓄意将穆宗以下四朝视为弑逆伪朝,从而给自己带上拨乱反正的光环,认为在宣宗善于纳谏、体察民情等小善的掩盖下,大中之治实际上在政治、经济诸方面都是一大倒退。任士英《隋唐时期流外官与明清时期吏员的渊源关系》(《河北学刊》1期)指出唐时的流外官属于国家职官系列,其中也包含着“吏”的成分,到明清形成了所谓“未入流”的“吏员”阶层。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清望官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期)以唐德宗至后周恭帝期间的宰相为例,考察了其社会出身、籍贯、科第情况并分析了其变化。胡宝华《唐代“进状”、“关白”考》(《中国史研究》1期)认为唐中宗时开始的弹劾程序中增加“进状”和“关白”后,削弱了御史的自主弹劾权限。韩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4期)提出士族向城市迁移,使得城乡呼应的士族政治形态瓦解,唐宋间发生了继封建制向郡县制转变之后最具深远意义的社会转型。陈金凤、梁琼《山东士族与隋朝政治论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6期)认为山东士族成为覆隋兴唐的力量与山东士族自周、隋以来的衰微和他们力图重振的活动相关。严耀中《唐初期的库真与察非掾述论》(《史林》1期)认为此二名皆带有鲜卑色彩,发端于北魏、北齐,承袭于隋,在唐初消失意味着鲜卑制度对中原政体影响的最后终止。毛阳光《遣使与唐代地方救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期)分析了遣使的形式、使臣的职能等,以及唐后期遣使减少的社会原因与体制背景。其他有关唐代制度的还有张艳云、宋冰《论唐代保辜制度的实际运用----从<唐宝应元年(762)闪月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谈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6期)、罗恺、毛广礼《唐代宰相制演变的七个特点》(《贵州文史丛刊》4期)、卢民华《试论唐朝的文官制度及其作用》(《黑河学刊》4期)和杜文玉《五代官告院与绫纸钱》(《唐都学刊》1期)等。 黄永年《唐玄宗朝姚宋李杨诸宰相的真实面貌----兼论李杨与宦官高力士之争》(《中国史研究》2期)论述了开元前期宰相任期短促的原因和李杨与高力士的矛盾。侯旭东《<文馆词林>载“隋文帝令山东卅四州刺史举人敕”考》(《中国史研究》2期)全面考察了这则仅见于《文馆词林》卷691的隋文帝敕。任士英《唐天宝六载王忠嗣之狱发微》(《研究》2辑)认为皇帝的意志决定了案件的性质和结果,并反映了玄宗天宝时期中枢政局的基本特征。石云涛《唐后期方镇宾主关系与牛李党争》(《许昌学院学报》1期)认为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辟署制度在朝廷党争中曾起到不良作用,宣宗时建立宰相与谏官之间幕府宾主回避制度是朝廷有惩于先前宾主在朝结为朋党的教训而采取的措施。田耕宇《中唐牛李党争与北宋新旧党争性质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期)认为牛李党争是封建前后过渡期士庶混一政治斗争的产物,而北宋新旧党争则是封建庶族政权内部为维护皇权的稳固和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不同政治措施的态度和观点的争论。刘高勇《玄武门事变中力量纠合的文化内因》(《南阳师范学院学报》8期)将玄武门事变置于唐初社会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中探求事变双方力量纠合的原因,并认为文化取向的不同也是导致中间力量李元吉倒向李建成的深层原因之一。胡可先《唐大和二年制科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4期)认为此年的制科是中晚唐之交政治上矛盾与危机的交汇点,不仅暴露出宦官专权的矛盾,也涉及唐代文人对藩镇割据和牛李党争的态度等多方面内容。其他有关政治事件的还有吴建伟、李小凤《论中唐前期李晟、张延赏营妓之争与将相交恶》(《宁夏大学学报》3期)、张铁夫《唐顺宗被杀辨》(《史学月刊》3期)等。 地方政权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系统研究了隋唐五代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原王朝与东北亚地区各国各族间关系的发展,如隋唐伐高句丽、渤海之立国等引起地区形势和政治格局的变化,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尚德抑武、和平共存的思想对地区合作、安全与国际关系产生的积极影响。艾冲《唐代河西地区都督府建制的兴废》(《敦煌研究》3期)论述了凉州和瓜州二府建制的演变。朱悦梅、李并成《<沙州都督府图经>纂修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敦煌研究》5期)分析了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中的避讳特征、书写格式、沙州升都督府的时间、驿路置废的时间、西州岸头府等军政机构名称、人名头衔等,考查了图经的详细编纂、添修时间,认为《沙州都督府图经》自永徽二年以后在《沙州图经》的基础上,历经武周,直至开元初,按照律令在不断修纂。其他相关研究还有李浩《论里正在唐代乡村行政中的地位》(《山东大学学报》2期)等。 礼仪、礼制研究方面。吴丽娱《唐代婚仪的再检讨》(《燕京学报》新15期)通过讨论通婚书的形式和内容及这些内容的实行和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探讨了中古时代的婚姻程序与古礼的区别关系,并对男到女家的婚姻形态和拜舅姑礼在唐代的落实过程作了进一步推断,为多角度认识中古婚姻的特色及其来源提供了新的证明。杨华《论〈开元礼〉对郑玄和王肃礼学的择从》(《中国史研究》1期)认为唐人的礼制统一过程极其复杂,并非简单地南北选择或郑王选择,其原则是“稽周汉之旧仪”、“考图史于前典”和“因时制范”三点。 法制史研究方面。史睿《唐代外官考课的法律程序》(《文津学志》1辑)分州校考和省校考两部分厘清了外官考课的基本概论和程序,复原了考状、考解及地方政府功曹关、牒等考课文书的样式和功能,并且从立法角度来看待考课制度的运行。潘春辉《P.2979〈唐开元廿四年岐州郿县县尉牒集〉研究》(《敦煌研究》5期)在对文书校录的基础上,对其反映的唐开元后政府政令效力问题进行了探讨。黄书建《〈唐律疏议〉与犯罪预防》(《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期)认为唐代统治者在理论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犯罪预防机制,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唐律疏议》中。其他还有明廷强、张玉珍《试析唐律的“官司出入人罪”》(《齐鲁学刊》3期)、解梅《P.2754〈唐安西判集残卷〉研究》(《敦煌研究》5期)和陈永胜《〈宝应元年六月高昌县勘问康失芬行车伤人案〉若干法律问题探析》(《敦煌研究》5期)等。 “唐宋变革”一直是隋唐史研究中历久弥新的话题。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4期)回顾和梳理了20世纪中日学者有关唐宋变革观论据的分期理论和主要观点及对唐宋社会历史研究的影响。罗祎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期)从史学史的角度回顾了中日美等学者的相关研究。葛金芳、曾育荣《20世纪以来唐宋之际经济格局变迁研究综述》(《湖北大学学报》6期)所论内容亦属“唐宋变革”问题。 二、经济 财政和土地制度研究方面。朱雷《唐代前期的“差科”――吐鲁番敦煌出土“差科簿”的考察》(张国刚《中国中古史论集》)指出“差科”按户等一年计日征敛,其对象过于租、庸、调之征敛对象。刘进宝《再论晚唐五代的“地子”》(《历史研究》2期)认为“地税”中除了“地子”外还有税草和税柴等,“地子”原则上由土地拥有者交纳,其税率约为亩税8升。同作者还有《隋唐五代“税草”所用计量单位考释》(《中国史研究》1期)。吴树国《唐宋之际徽州重税考》(《求是学刊》3期)认为其原因是受到税制变迁和地理环境双重因素影响造成的,且重在杂税而非正税。江晓敏《唐宋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南开学报》5期)重点分析了唐与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不同。有关税收的还有刘玉峰《论唐代税收体系和结构的发展变化》(《思想战线》3期)等。吴大旬《试论唐前期租庸调制在西域地区的实施》(《新疆大学学报》2期)利用吐鲁番文书考察了在西域地区实施租庸调制的情况。李并成、吴超《吐鲁番出土唐前期给粮帐初探》(《天水师范学院学报》6期)推测了给粮对象、给粮标准等。陆离《唐五代敦煌的司仓参军、仓曹与仓司――兼论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仓廪制度》(《兰州大学学报》4期)、赵贞《唐五代“春衣”发放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3期)、何勇强《论唐宋时期圩田的三种形态――以太湖流域的圩田为中心》(《浙江学刊》2期)、郑显文《唐代债权保障制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期)和缪坤和、杨华星《浅论唐宋时期的信用形式》(《思想战线》5期)等文从不同角度考察了隋唐五代财政和经济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工商农业研究方面。张宇《唐后期的士商交游及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资料》20辑)从分析唐后期士人对商贾的看法、态度的变化入手,认为士商鸿沟的缩小、士商界限的模糊与商人入仕现象一道,标志着唐后期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之前期已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江菊美《唐中后期以商赈济兴起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鹭江职业大学学报》3期)认为富裕的商人阶层的出现在维持社会稳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商赈活动随之出现。盛会莲《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隋至宋初的宅舍交易》(张国刚《中国中古史论集》)认为当时的交易相当普遍,形式有买卖、租赁、质典等。姜望来《隋末粮仓与群雄盛衰》(《资料》20辑)论述了隋末粮仓在群雄争夺中的重要地位及粮仓得失与群雄盛衰的连环性。其他相关论述还有王志胜《论唐代的榷盐商》(《学术论坛》6期)、 魏明孔《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心变化及不同结局》(《中国经济史研究》)、张超林、李鹏军《论唐代三峡地区的经商潮》(《重庆大学学报》1期)、吴丽娱《唐宋之际南通地区的盐业发展》(《文史知识》8期)和陈勇、黄修明《唐代长江下游的茶叶生产与茶叶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期)等。 区域经济研究方面。张荣强《唐前期剑南道地位及其特征》(《中国农史》4期)指出剑南道租赋主要配送陇右军,是西北军需供应的重要基地。卢华语《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6期)阐述了从其诗中看到的唐代夔州的经济情况。 三、军事 与去年相类,关于军事方面的研究成果依然不多。陈国灿《唐代行兵中的十驮马制度――对吐鲁番所出十驮马文书的探讨》(《资料》20辑)考察了六驮马、十驮马制度的演变过程。贾志刚《唐代军籍虚占与军费》(《武汉大学学报》2期)指出军籍虚占、军功虚冒之风盛行,军费漏洞日益严重,成为国政之弊。孟宪实《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中国史研究》3期)认为不能单从府兵制度看待河北的军事问题,并从军事制度演变的视角观察河北府兵问题,得出了自己的见解。许序雅《唐朝在中亚建立的防御体系述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6期)提出唐先后以突骑施、康国为中心,在中亚建立了针对大食的防御体系,中亚九姓胡基本上加入这个体系中。葛焕礼、王育济《魏博牙兵与唐末五代政局的变动》(《河北学刊》1期)分析了魏博牙兵素骄的原因、节帅对其的制衡及其对唐末五代政局的影响。黄寿成《唐代的突将》(《中国史研究》2期)认为突将只是招募的骁勇战士,多为节度使驱使,颇有战斗力,但也易骄横作乱。曾超《试论唐代防秋兵的地位及其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期)分析了防秋兵的出现、作用及其影响。郭绍林《隋唐军事文书》(《洛阳师范学院学报》3期)考察了隋唐时期重要的军事文书奏表、诏书、檄文、书信、牒令、祭文、露布等。其他有关军事研究的还有姜维东《唐丽战争中的蕃将》(《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期)等。 四、历史地理、民族与中外关系 历史地理方面。《盛唐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收入的10篇论文以地理学独特而综合的视角来观察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考察了唐代地域结构、区域开发、人口、经济、城市、文化和文献等方面的特征。宁欣、李凤先《试析唐代以幽州为中心地区的人口流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3期)以人口流动的表现和特点来探讨幽州地区从政治重心边缘次中心到政治重心中心区的转移这一变迁过程中的人口基础。唐晓涛《唐代桂东地区发展原因浅析》(《学术论坛》2期)以岭西地区贬官最集中的桂管经略使辖区为切入点 ,考订了唐代贬往该地的官员人数,并按州对贬官的数量、补录的依据、贬官在桂的时间等问题进行逐一考析。其他还有毛双民《“刀州”已有释》(《中国史研究》3期)、刘禄山《隋唐五代时期江西的建筑》(《南方文物》3期)、梁中效《唐朝皇帝与蜀道》(《成都大学学报》4期)、乔凤岐《隋文帝平陈前后三个信州之设置及其历史沿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期)、勾利军《唐代东都分司官居所试析》(《史学月刊》9期)、和王维坤《唐乾陵应为“寿陵”之蠡测》(《研究》2辑)等。 关于城市研究。《唐研究》第9卷是唐长安研究的专辑,收录了多篇关于长安研究的论文。荣新江《关于隋唐长安研究的几点思考》介绍了以往对唐长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组织的《两京新记》读书班的缘起和主要研究方向做了说明;齐东方《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考古学的印证》考证了里与坊的异同、里坊制度的形成变化及瓦解过程、里坊的基本形态及其管理机制和特质影响,认为里坊制度的出现适应了政治军事管理的需要,其崩溃也是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果;朱玉麒《隋唐文学人物与长安坊里空间》对长安坊里之间的隋唐文学人物进行了尝试性的解读;王静《终南山与唐代长安社会》认为终南山与长安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深远的传统文化与历史基础,不仅是具体的、物质上的,也是无形的、观念上的;任士英《长安宫城布局的变化与玄宗朝中枢政局----兼及“太子不居于东宫”问题》认为宫城布局的变化尤其是太子不居于东宫局面的形成,使太子权力与政治上可能的发展受到控制,旧日屡屡出现的京师宫城中拥立太子或太子直接出面以谋取最高权力的政变相当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孙英刚《隋唐长安的王府与王宅》考察了隋代诸王的南城立宅、唐代前期王府变迁、从五王子宅到十六王宅、王府与王宅的分离及唐后期诸王合府的出现、宦官押十六王宅等现象,指出了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当时的政治情形密切相关;蒙曼《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 》 考察了武周改制前、武周末年至睿宗朝、玄宗朝以后和中晚唐的部分公主的宅居分布与形制,并分析了其与当时政治情况的关系;沈睿文《关中唐陵陵地秩序研究》研究了陵地的地理位置、陵址的选定方式和陵地的秩序问题;尚民杰《长安城郊唐皇室墓及相关问题》对埋葬于长安近郊的长安、万年、昭应三县的唐皇室的嫡系成员及妃嫔等的墓葬情况及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考察。除上述外,还有荣新江《隋唐长安史地丛考》(主要是《两京新记》读书班部分成员的考证性文字,计有“赵士茂宅即赵芬宅”、“章怀太子妃房氏宅即邠王守礼宅”等共26篇)等。 其他还有秦建明等《唐初诸陵与大明宫的空间布局初探》(《文博》4期)、刘文波《唐末五代泉州对外贸易的兴起》(《泉州师范学院学报》3期)、邓小泉《唐代科举人才区域分布概况及原因》(《西华师范学院学报》5期)等。 民族与中外关系研究方面。钱伯泉《墨离军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1期)探讨了“墨离”的意思及墨离军的主体等问题。刘安志《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都司”考》(《资料》20辑)指出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文书的“都司”是唐朝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周边民族政权而设的综合管理机关。廖杨《回纥的宗法统治述论》(《喀什师范学院学报》4期)认为其建立政权前的宗法统治形式是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的结合,西迁回鹘建立政权以后则是宗法封建制的统治形式。艾冲《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民族研究》2期)分析了当地七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与分布。石硕《从唐初的史料记载看“附国”与“吐蕃”》认为附国并不是吐蕃。李吉和《吐蕃在西北地区的迁徙活动》(《西藏研究》4期)指出其迁徙一方面促使吐蕃生产方式发生了变迁,另一方面使迁入地出现了吐蕃化倾向。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落蕃官初探》(《中国藏学》2期)分析了出现落蕃官的原因、其地位、心理、事迹和历史作用等。朱丽双《8世纪前后吐蕃势力入西洱河地区问题研究》(《中国藏学》3期)认为正是由于唐和吐蕃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才最终造就了南诏的兴起。其他关于吐蕃研究的还有林冠群《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中国藏学》2期)、杨文顺《唐代麽些与吐蕃、南诏关系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期)、艾冲《唐代河西地区都督府建制的兴废》(《敦煌研究》3期)等。方铁《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性质》(《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认为南诏是唐统治下的一个藩属政权,或活动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局部政权,并非是与其鼎立的独立国家,收于书中的还有郭声波《唐代姚州都督府建置的再研究》。刘惠琴、陈海涛《从家世渊源观念的变化看唐代入华粟特人的汉化――以墓志材料为中心》(《资料》20辑)指出从精神皈依到心理认同的过程反映了唐代入华粟特人融入中原观念的具体趋势和进程。 都兴智《唐代靺鞨越喜、铁利、拂涅三部地理位置考探》(《社会科学辑刊》4期)认为越喜部在渤海东境,铁利原居地在今黑龙江巴彦、绥化、庆安和铁力一带,其东为越喜部故地,拂涅部在今黑龙江依兰以东、兴凯湖以西。李方《隋末唐初东突厥与中原势力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4期)论述了隋末唐初东突厥分化操纵中原各派势力的史实、策略及几种具体措施的特点及原因等。李蓉《唐初两蕃与唐东北策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期)分析了唐对契丹、奚族二蕃的策略及利用此二者对其他地区作战的情况。其他还有艾冲《唐前期东突厥羁縻都督的置废与因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期)、吕书宝《论渤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老人与海欧》

假王子
小故
文学作品《老人与海鸥》来源于真实故事:一位老人吴庆恒,为了海鸥,每天徒步十多公里到昆明的翠湖,去给他心爱的海鸥送吃的。老人和海鸥成了朋友,也成了翠湖的一道风景。后来老人去了,好心的人们为老人做了一尊雕像,安放在翠湖边,好让老人永远望着他的海鸥。该作品作为范文选入教科书。本段课文简介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昆明的翠湖边喂海鸥。后来老人去世了,“我们”把老人的照片放在翠湖边上,海鸥们成群结队地飞来向老人告别,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不舍。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老人爱海鸥海鸥送老人。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爱海鸥;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选择编写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鲁教版9个)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4. 体会中心思想。编辑本段背景介绍海鸥老人的名字叫吴庆恒,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之所以叫他海鸥老人,是因为每年的冬天,昆明的翠湖都会迎来大批的迁徙的海鸥。这个时候,总有一位老人,每天徒步二十多里从城郊到翠湖带一些自己买来的面包,去呵护这些美丽的海鸥。 老人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很善良的眼睛,肩上挎一个自制的泛白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喂海鸥的食物。他总是微笑着凝望眼前飞上飞下的海鸥们,给它们食物吃。据老人讲,这些海鸥是通人性的,当一只海鸥受到伤害的时候,它会用凄厉的叫声呼唤其它的海鸥离开。曾经有一个海鸥,因为游客的抓捕,导致骨折,老人很小心地呵护着这只受伤的海鸥,从1992年起,老人每年都能看到这只受伤的海鸥来昆明,仿佛,海鸥很惦念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飞临昆明,也是一种探望纪念吧! 来公园游玩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知道老人的家境,只是听他自己说每一个月只有308元的退休金,而他要用其中的二分之一给海鸥们买吃的东西。有的时候,由于老人病了,每月自己的开销多了些,给海鸥们买东西的钱就少了,于是,老人就去饭馆里捡拾别人丢掉的东西,用他的话说就是穷人要有穷办法。 云南电视台的记者们知道了老人的情况,请老人讲述自己和海鸥们的故事,老人很激动,也许是寂寞太久了,看着老人激动忘我地讲解,心里升起了莫名其妙的伤感。到最后,记者和老人约好要带记者们去看海鸥晚上栖息的地方,那是海鸥的一个临时的家。临别之时,老人一直很客气的道别,连说了几个再见和谢谢,最后竟然摘掉了帽子和镜头、记者朋友们道别,那种客气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涵养和尊贵。 隔天约见的时间到了,老人并没有赴约。 又隔了几天,作者忽然见到了老人,老人低着头,已经没有了往日精神的样子,他坐在滇池水边的石凳上,很沉静,用手无力地把面包伸向海鸥。记者问老人情况,老人的声音很低,很安详地告诉记者,他这几天病倒了,几天只吃了一碗面条。过了一会,老人说他很累,想回家休息。夕阳中,留给人们的是老人蹒跚的背影。 又过了一些天,年轻的记者朋友们很挂念老人,经过了很多打听,终于知道了老人的家,等走过弯弯曲曲的巷子,听到的却是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经询问才知道,老人的名字叫吴庆恒,是早年西南联大的学生,建国后受到了政治的迫害,没有了家庭。老人一生孤独,海鸥成了他孤寂晚年的唯一朋友。 后来昆明的人渐渐知道了海鸥老人的情况,由护林局组织自发的捐款,塑了一尊老人与海鸥的雕像,依靠在滇池,微笑中若有所思。这算是对老人的告慰。纪念海鸥老人——吴庆恒先生。如果有来生,希望他永远拥有微笑,不让他像以前那样孤独。 教学建议本目录涉及专业领域知识,部分内容存在争议,已由内科副主任医师,书法理论家 吕志强核实查证。查证内容已提供参考资料,点击查看详情。1.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动 物和谐相处。本课是这一组教材的首篇课文,导入时可从单元的导语入手: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由此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2.初读课文时,着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思路: 3. 首先,学习第一部分,找一找文中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细细地品读,深入地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是那么娴熟,海鸥与老人之间又是那么默契,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老人给海鸥取了名字,“亲昵”地叫着它们的名字,边喂食边聊天;“太阳偏西”,海鸥即将飞离,飞回滇池,老人眼里满是“企盼”;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4. 在学生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情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悟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义。海鸥对老人的情义重点体现在老人去世以后。教学时要结合课后习题2,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重点抓住课文第15~17自然段中描写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句子,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落实课后习题2。 5. 课文共六处用了省略号,作用也有所不同,阅读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第4自然段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第11自然段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而第15、1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则表示语意未尽;最后一处省略号用在17与18自然段之间,单列一段,也表达了未尽的语意。 6.朗读指导。在引导学生交流体会的同时,要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课文中有些句子,尤其是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又十分感人。教学时要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写生动的。在阅读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积累这些句子。 7.在字词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如,“塑”读sù,不要错读成shuò;“饼”读bǐng,不要读成bǐn;“营”是后鼻音。另外一些生字的字形也要提醒学生注意,如,“抑”的中间不要加点或撇,“吉”的上半部分是“士”;写字指导时要强调“塑”三部分靠拢。 8.这篇课文语言明白晓畅,学生容易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会,深化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会回报以爱;但假如人类欺骗了动物,他也就得不到动物的信任。原文阅读《老人与海鸥》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约来到翠湖时,海鸥正飞得热闹。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nì)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来一下!”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diān)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 《老人与海鸥》作者邓启耀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本文作者邓启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现在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同时担任中山大学飞天创意工作的指导老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宗教美术意象》(1991)、《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991)、《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巫蛊考察——中国巫蛊的文化心态》(1998)、《访灵札记》(2001)等等。 词句理解本目录涉及专业领域知识,部分内容存在争议,已由内科副主任医师,书法理论家 吕志强核实查证。查证内容已提供参考资料,点击查看详情。句子理解①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理解: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是什么给了老人这么大的动力?无疑,是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②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理解: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③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理解:多么朴实的名字!然而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在呼唤着自己的儿女。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④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理解: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一定是发现十多年来每个冬天都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用声声鸣叫声呼唤老人。⑤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理解: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地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理解: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扇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词语理解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文中指老人的衣服因穿的时间久而颜色变淡。撮:课文中指聚合、聚拢的意思。抑扬顿挫:形容声音、语调等跌宕起伏,节奏分明,富有变化。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歇落:文中指海鸥停在老人的帽子上休息。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又叫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守灵:守在灵床或灵位的旁边。漩涡:流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应声:随着声音。吉祥:幸运;吉利。驻足:停住;止步。瞻仰:恭敬地观看。相依相随:形容关系亲密无间。编辑本段课外了解海鸥 海鸥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海鸥是候鸟,分布于欧洲、亚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各省。越冬在整个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岛及台湾;也见于华东及华南地区的大部分内陆湖泊及河流。海鸥的解释有二:广义的海鸥是鸥科40余种海鸟的海鸥老人“海鸥老人”塑像铭刻人鸥深情 新华网昆明2006年1月18日专电“海鸥老人”吴庆恒的雕像在昆明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揭开了面纱: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他与红嘴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其中就有“独脚”,有“老沙”。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 老人去世后,他被昆明人不断追忆和怀念,认为他代表了昆明人与红嘴鸥和谐共处的精神及爱鸥护鸥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市民学习。在一位热心市民的倡议下,昆明《都市时报》社、翠湖公园、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带头为海鸥老人塑像捐款,并出资为海鸥老人塑像。

高志英的承担项目

久矣
玄同
1.主持“中国节日志·僳僳族刀杆节”,2009—2011,纵向,中国文化部,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项目,5万元。2.主持“中缅边界北段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2009—2010,纵向,云南大学特色项目,2万元。3.主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传播”,2009—2010,横向,云南省科协合作项目,3万元。4.主持“国外民族志丛书·缅甸僳僳族”,2009—2010,纵向,云南大学“211”工程子项目,4万元。5. 参与“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子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突出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2009—2010,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08&ZD052,4万元。6.主持“云南省宗教专史丛书·云南原始宗教史”,2007—2009,横向,云南省社科院项目,1万元。7.主持“云南散居民族发展研究”,2008—2009,横向,云南省政策研究室、省民委合作项目,1万元。8.主持“中国节日志·独龙族卡雀哇节”, 2008—2010,纵向,中国文化部,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项目,4万元。9.主持“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互动研究——以僳僳族、怒族基督教发展为例”,2008—2009,纵向,云南大学校级课题,1万元。10.参与“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西南地区分课题”,2008—2010,横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项目批准号:08JZD0023-3),1万元。11.参与 “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主持子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突出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2009—2010,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08&ZD052,4万元。12.参与“金沙江流域塔城库区宗教文化资源调查”,2008.7—10,纵向,中国水利部,1万元。13.主持“西南少数民族数据库调查·僳僳族社会调查”,2008—2009,纵向,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课题,3.5万元。14.参与“云南边境地区宗教渗透现状及对策研究”,2007—2008,纵向,云南省统战部项目,1万元。15.主持“云南跨境民族的族群意识、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关系研究”, 2007—2008,纵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3万元。16.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2007—2008,纵向,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 4万元。17.参与“中国西部农村贫困问题产生机制及对策研究“,2006—2008,横向,日本东京大学、青山学院大学、云南社科院、甘肃社科院,中兼和谦次(日本)、乔亨瑞、范鹏,2万元。18.参与“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社区发展”,2006—2008,横向,北美基督教协会、云南省社科院合作课题,1万元。19.主持“藏彝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2005—2009,纵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5万元。20. 主持“20世纪独龙族观念演变研究”,2002—2004,纵向,云南省教育厅,1万元。21.主持编纂“云南乡土文化丛书·怒江”,2000—2003,横向,台湾中流基金会,2万元。专著与论文(一)专著1. 《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9万字,独立完成,民族出版社,2008年。2. 《独龙族社会变迁与观念嬗变研究》,68万字,独立完成,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云南乡土文化系列丛书·怒江》,15万字,独立完成,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二)论文1.《独龙女文面的文化解释》,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 ,1万字,独立完成。2.《唐代藏彝走廊西部边缘民族分布格局与文化变迁研究》,载《学术探索》,2009.110,.9万字,独立完成。3.《云南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0.8万字,独立完成。4.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y” within the Folk Religion of Yunnan,Review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 (Volume 1) Edited By He Ming, Lin Zhinong,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1.6万字,第一作者。5.《藏彝走廊西端中缅北界僳僳族历史文化变迁研究——兼论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载冢田城之、何明主编:《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流动与文化动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6,1.3万字,独立完成。6.《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以云南福贡僳僳族、怒族基督教发展为例》,载何明主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6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5,1.2万字,独立完成。7.《福贡腊乌僳僳族生活方式变迁调查研究》,载张跃、何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2009.1,民族出版社,2.7万字,独立完成。8.《元明清“藏彝走廊”西端滇、藏、缅交界地带民族关系发展研究》,载木仕华主编:《藏彝走廊滇、缅、藏交角地带民族关系研究会议综述》,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10,1.4万字,独立完成。9.《元明清“藏彝走廊”西端滇、藏、缅交界地带民族关系发展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12,1.3万字,第一作者。10.《元以来丽江西部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研究》,载张波主编:《丽江文化研究》第二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2,1.2万字,独立完成。12.《20世纪独龙族人地关系变迁研究》,载《思想战线》,2008.8,0.9万字。第一作者。13.《独龙江交通发展与独龙族社会文化变迁》,载尹绍亭、秋道弥矢主编:《湄公河流域生态史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8.7,1.8万字,独立完成。14.《从火塘到教堂——20世纪僳僳族、怒族、独龙族宗教文化变迁》,载(美国)北美基督教学会主编:《基督教与中国》(年刊)第五辑,The Blessing Foundation, U.S.A,2008.10. 1.8万字,独立完成。15.《云南福贡县上帕镇僳僳族、怒族基督教状况》,载(美国)北美基督教学会主编:《基督教与中国》(年刊)第五辑,The Blessing Foundation, U.S.A,2008.10. 2.4万字,第一作者。16.《多元宗教与社会和谐-—云南少数民族宗教发展研究》,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3月,2008年第11期《新华文摘》索引,1.3万字,独立完成。17.《纳西族多元文化研究》,载张波主编:《丽江文化研究》第一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6,1.1万字,独立完成。18.《流动的文化与文化的流动-—唐以来僳僳族迁徙及其文化变迁研究》,载《学术探索》,2007.6,0.9万字,独龙族完成。19.《云南各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和谐”思想研究》,载杨学政主编:《云南省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云南宗教情势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5,2009-6-01《中国民族报》宗教理论版全文转载,1.2万字,独立完成。20.《20世纪中国边疆“直过”地区民族教育观念变迁研究――以云南独龙族为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1.9万字,独立完成。21.《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安全问题调查研究》,《新华社内参》以《云南宗教领域两大现象突出》为题转载,2006.8,2.3万字,第一作者。22.《云南原始宗教文化》,载《云南原始宗教文化》,载杨寿川主编:《云南特色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4.5万字,第二作者。23.《云南宗教文化元素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载熊胜祥、杨学政主编:《云南省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云南宗教情势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4,1.7万字,独立完成。24.《抗英抗日中的泸水段氏白族土司》,载《学术探索》,2005.2,0.8万字,独立完成。25.《基督教与20世纪独龙族社会》,载杨学政、邢增福主编:《云南基督教传播及现状研究》,香港建道神学院出版社,2004.3,1.3万字,独立完成。26.《唐以来僳僳族、怒族族源流变研究》,载《学术探索》,2004.9,0.9万字,独立完成。27.《丙中洛地区多种宗教从冲突到并存与交融发展》,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1.2万字,独立完成。28.《20世纪50年代以来独龙族调查研究综述与前瞻》,《思想战线》,2004.3,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民族问题研究》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4.3,1.2万字,第一作者。29.《独龙族、怒族源流考略》,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九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3,0.9万字,独龙族完成。30.《1910年前独龙族社会经济略论》,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8,0.8万字,第一作者。31.《怒江地区各民族原始教育研究》,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八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12,1.2万字,独立完成。32.《二十世纪以前怒江地区的旧制学校教育》,载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第七辑,1999.12,云南大学出版社, 1.6万字,独立完成。

华林的论文成果

红线
地无私载
1、《明清云南彝文档案史料评述》,载于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云南民族古籍论丛》第一辑,1992年12月。2、《明清西南土司承袭制度和文书》,《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4期。3、《云南省县级档案馆声像档案管理工作概述》,《云南档案》1994第6期。4、《彝族古代文字档案史料研究》,《思想战线》1995年第3期。分别被《民族研究》1996年第6期、《民族研究动态》1996年第2期检索。5、《论尤中教授的学术特点》,载于《尤中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6、《论云南古代彝族汉文档案史料》,载于《东陆学林》第五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7、《云南民族地区妇女生育健康探析》,载于《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论文集,中国社科出版1995年4月。8、《论傣族古文字历史档案》,《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该文为《民族研究动态》1996年第1期检索。9、《论彝族社区群与生育健康》,《生育健康与社会科学通讯》第13期。10、《珍贵的西南古代彝族金石档案》。《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第6期。该文被《民族研究》1996年第6期检索;《民族研究动态》1996年第2期检索。11、《论〈徐霞客游记〉的云南少数民族史料研究价值》,载于《'94中国云南徐霞客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12、《傣文历史谱牒档案研究》,《思想战线》1996年第4期。该文被《新华文摘》1996年第10期检索,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季刊1996年第4期全文转载。13、《发窝乡生育健康现状与对策》,载于《以社区为基础的生育健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14、《介绍改善民族贫困村妇幼保健状况的一个项目》,载于《以社区为基础的生育健康》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15、《云南少数民族汉文历史石刻档案评述》,《民族研究动态》1996年第3期。16、《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开发利用》,《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该论文被评为'96北京国际图联大会学术论文征文优秀论文。17、《录像磁带档案及其管理》,《云南档案》1997年第1期。18、《彝文历史谱牒档案探析》,《思想战线》1997年第3期。19、《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迹的保护与抢救》,《云南图书馆》1997年第三期。20、《云南省少数民族医学史料与妇女保健》,载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21、《明代屯田制度对云南彝族的影响》,载于《中国民族史研究》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该文为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中宣部、中国科学院专家选编的《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一书摘要刊载。22、《云南古代少数民族文字石刻档案述评》,《西南民族学学报》1997年第3期。23、《德宏州傣族传统医学与生育健康初步调查》,《生育健康与社会科学通讯》第21期。24、《论珍贵的傣族历史石刻档案》,发表于档案学全国核心刊物《档案学通讯》1997年第4期。25、《纳西族历史石刻档案评述》,载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宝典》一书,团结出版社1998年9月。该论文为中共中央党校、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评为优秀论文。26、《试论傣族传统医药学的开发与利用》,《思想战线》1998年10月。27、《从科技档案管理学谈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问题》,载于云南大学改革教育思想、加强素质教育论文集《世纪末的思考与探索》,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28、《彝文历史文书档案述评》,载于《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一),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9月。29、《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健康》,载于《社会与健康》,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6月。30、《科技档案管理学教学法》,《云南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31、《〈傣族传统医学与生育健康〉课题研究报告》,《生育健康与社会科学通讯》第28期。32、《云南少数民族无形文化的保护与抢救》,《思想战线》2000年增刊。33、《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内涵及构成研究》,载于《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二),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10月。34、《云南少数民族金石档案及其技术保护》,载于《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二),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10月。35、《藏文历史档案研究》,《西南边疆民族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36、《简论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问题》,《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37、《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政策研究》,《档案学研究》(国家级核心刊物)2002年第2期。38、《中小型图书馆信息数字化建设的途径与对策研究》,《新千年的大学图书馆-功能、发展趋势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39、《西南少数民族石刻历史档案的现状与保护研究》,《思想战线》2003年第2期。40、《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研究述评》,《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3年第3期。41、《壮族原生历史档案略述》,《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42、《论藏文历史档案的发掘利用》,《中国藏学》2003年第4期。43、《论企业档案目标管理中的管理制度建设问题》,《思想战线》2004年增刊。44、《珍贵的西南少数民族金文历史档案》,《民族译坛》2004年第4期。45、《论少数民族古籍的档案界定》,《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该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46、《论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检查基础材料的管理问题》,《思想战线》2005年增刊。47、《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本科教学质量的控制》,《思想战线》2005年增刊。48、《西南少数民族石刻历史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该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49、《2005年教指委年会暨十四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系会议共识与指导》,《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5年第5期。50、《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会议述评》,《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5年第5期。51、《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中国档案》(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5年11月。该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52、《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6年4月。53、《分割与联系--以,〈科技档案管理学〉为例探讨档案学专业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6年第4期。54、《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兰台荟萃--云南省档案学术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5月。55、《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科技历史档案研究》,载于《第八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暨首届中国传统手工艺论坛论文集》,2006年9月21日。56、《论图书馆学、档案学和信息学专业本科课程一体化建设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57、《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的流失及其保护对策研究》,《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7年第4期。2007年8月28日。该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58、《珍贵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石刻历史档案》,《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7年第4期。59、《论启发式教学在科技档案管理学中的实践运用》,《档案学通讯·增刊》(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60、《论档案学与图书馆学、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一体化建设问题》,《兰台世界》(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8年第1期。61、《档案学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创新》,《中国档案》(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8年4月。62、《论模块教学理论在档案学专业素质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8年第3期。63、《论档案学专业实践技能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运作问题》,《兰台世界》(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8年7月。64、《论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载于《源于实践服务全局——兰台工作纵横》论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年8月。该论文获得国家档案局征文一等奖。65、《论少数民族历史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8年第4期。66、《论亟待抢救保护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9年第1期。67、《论流失海外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的历史与现状问题》,《兰台世界》2009年1期。68、《流失海外纳西族东巴经档案文献保护研究》,《云南档案》2009年2期。69、《论西南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保护与追索问题》,《四川档案》2009年2期。70、《西南少数民族医药历史档案文献的发掘利用问题》,载于《西南古籍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71、《藏文金石历史档案研究》,《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09年第5期。72、《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载于《信息社会与多元化--云南省图书馆百年馆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73、《云南少数民族档案遗产保护机制的构建》,《中国档案》(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74、《论我国濒危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的保护问题》,《档案管理》(档案学类核心期刊)2010年第3期。75、《流失海外少数民族档案文献追索问题研究》,《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10年第3期。76、《论文化遗产抢救背景下的西部少数民族原生历史档案保护问题》,载于《耕耘之道——2010兰台探索》论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年7月。该论文获得国家档案局征文一等奖。77、《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研究》,《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78、《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的抢救问题》,《兰台世界》2011年2期。2011年1月15日。79、《云南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及其整合性保护研究》,《思想战线》(核心期刊),2011年第3期。2011年5月15日。80、《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流失保护研究》,载于《西南古籍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81、《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及保护研究》,《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11年第4期。2011年7月18日。82、《西南民族伦理历史档案研究》,《思想战线》(核心期刊),2012年第5期。2012年9月15日。83、《西部濒危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保护研究》,《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13年第1期。84、《论<科技档案管理学>教学中的理论实践化问题》,《兰台世界》2013年3期。2013年3月12日。85、《文化遗产框架下的西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研究》,《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类国家级核心期刊),2013年第3期。2013年5月18日。86、《西部民族历史文献多元性研究》,《思想战线》(核心期刊),2013年第3期。2013年5月15日。87、《现代化进程下的纳西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中国档案》(核心期刊),2013年第8期。2013年8月15日。87、《论〈徐霞客游记〉对丽江风貌的文献报道价值》,载于王文成等编《云南徐学研究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