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
英国-剑桥篇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是世界上都很有名的,刚一接触,会觉得他们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都非常有风度,很有贵族范,膜拜之情油然而生。但接触久了,就会发现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多少隐藏着一些傲慢和保守。他们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礼仪和态度,很难做深入坦诚的交流,即使你在英国呆很长的时间,也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在英国,不同文化背景来的人们会更喜欢呆在自己国家的那个小圈子里面,文化之间的交融并不密切。英国本土的学生,周末就凑到酒吧喝酒狂欢;俄罗斯的同学们会每个周末到东正教堂做礼拜;中国的学生则会每个周末聚餐打牌;法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在英国呆了很长时间,几乎没有交到什么外国的好朋友,天天凑在一起的还是那几个中国同学。 刚开始,我还以为英国人和美国人是一伙的,因为他们都说英语。后来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去苏格兰旅游的时候,遇到一个到英国来旅游的美国小伙子,我们请他一块吃我们做的饭。他很开心,就跟我们聊起来。谈到英国人,他说:“Ourgovernments are OK, but our people are quitedifferent。”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总是一个鼻孔出气,但英国人和美国人其实互相瞧不上。英国人认为美国人缺乏教养、庸俗堕落,美国人则认为英国人高傲保守,冷漠刻板。 等我到了美国,立刻感觉到这种巨大的差异。美国佬是很大大咧咧的,说话的时候动作很夸张,对人总是充满热情。因为没有那么多规矩和礼貌,沟通起 来反而更容易。感恩节的时候,我们的教务秘书——一个西点军校的毕业生、退役军官,把各个国家的同学们邀请到他家里聚餐——这种在英国几乎不可能发生。他的家非常大,就像宫殿一样,客厅可以容纳50人同时进餐。我们吃的很开心,在席间致辞的时候,他就说:欢迎你们来到美国,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外国人。这里没有外国人。我的爷爷是德国人,我是德国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日本人,我们的主任是葡萄和英国的混血……所以其实大家都一样,往上追溯几代人都是从国外过来的。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建立的国家,只要你喜欢这里、愿意住在这里,你就是美国人,也可以同时是其它任何国家的人。 这番话让我觉得非常感动。这是一个大国和她的人民才能有的气度。在英国,这种话几乎不可能听得到——那是一个有着保守的宗教信仰和悠久的历史传承的国家,即使是社交宴会,也一切都得按照古老的传统来。在剑桥,也时常会有各国同学都参加的大聚餐,叫做FormalHall,翻译成中文应该叫正式晚宴。参与者必须穿正装,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学院,西装革履可以勉强过关,但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保守的学院,比如牛顿所在的三一学院,西服也不行,正式的服装是Gown,就是黑色的学袍——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穿的那种。吃饭之前所有人起立做祷告,由学院院长用拉丁文说:“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阿门!”所有人跟着念:“阿门!”然后坐下吃饭。饭菜永远是三道菜:首先是面包和开胃酒水,然后是土豆和牛排,最后是甜点,挨着顺序上,吃完一道换下一道。晚宴的桌子是一排一排的,不是圆桌,而且吃饭的时候不允许走动,所以你只能和对面以及左右的人聊天,碰到谁是谁,看见隔着两个位置的地方坐着美女,也是没办法过去搭讪的。 我刚开始还觉得挺好玩,跑到不同的学院去吃FormalHall,吃了几次就觉得这种规矩太多的聚餐比较无聊,就懒得去了。 在周末,传统的英国人会严守基督教关于礼拜日休息的规定,除了出售旅游用品的小店以外(因为他们只有在周末才有好生意),整个剑桥的银行、超市、集市等等通通关门闭户,想要在星期天买些日常生活物资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最神奇的是圣诞节,根据我在国内的经验,这么重要的节日,肯定街上有很多人, 有很多好玩的节目……已经跟中国的同学商量好到了晚上出去逛街。谁知道一出门,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冷清的出了奇。原来平安夜英国人都是在家守着不出门的,唯一有人的地方就是教堂,一个个安静肃穆的坐着,连声咳嗽都没有,听上面的人用古典的拉丁文朗读《圣经》。那种严肃的气氛,我从来没在其它地方见过。我跟我的同学,又听不懂拉丁文,坐着又不敢走动,憋了两个小时可算完事了,这才溜之大吉。 相比之下,美国不管是周末、重要节日,街上都人满为患。哈佛的周末聚餐和FormalHall比起来要自由散漫的多。就在肯尼迪学院中间的那个 大草坪的石头桌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有牛肉、土豆、水果、米饭……自己端着一次性餐具去取,然后随意坐在凳子上或者草地上三五成群的聊天,享受周末的阳 光……如果赶上盛大的节日,比如一年一度的查尔斯河皮划艇大赛(HeadtoCharles),那就是沿着查尔斯河的两岸排上各种食物,连绵有好几百米, 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可以一边观看皮划艇比赛一边各种吃。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人与人的交流、文化和文化的交融,就会变得容易了许多。 另外一个更具体的对比是,美国的超市食物种类繁多,很容易买到适合中国人胃口的食品,如果到华人超市,不仅国内的食品全都买得到,而且还比美国超市便宜;美国的中餐馆也很多,价格也很公道。反之,英国一般的超市则很少能买到中国食品,专门的中国超市价格又很高,中餐馆数量比较少价格也高。这还是 跟美国文化比较宽容有关系:美国佬是只要好吃的东西基本啥都吃,并不拒绝中国食品;而英国人比较保守,所以英国的中国食品主要还是依靠华人这个群体来消费,因此卖这些东西的地方很少,平摊下来各种进货成本就会比较高。——总之,在生活上,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更接近:比较喜欢享受世俗的生活,吃吃喝喝,没那么多规矩。因此如果一个典型的英国人、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和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在一起,如果他们在语言上没有太多沟通的障碍,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个美国人会和中国人比较谈得来。正因为如此,对中国的 留学生来说,融入美国社会要远比融入英国社会容易得多。 美国-哈佛篇 看起来,我说了英国不少坏话,而把美国的留学生活描写的无比美好。其实,如果有人问我,更喜欢更怀念在哪里的学习和生活。我的回答会非常肯定:剑桥,英国的剑桥。 保守和刻板,也有它的好处。文化和历史,能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沉淀。我到剑桥的时候,正好赶上剑桥建校800周年校庆,时间长得有点让人眩晕。几百年前的街道和建筑,保存的非常好,基本上没有怎么变。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皇后学院……这些成立数百年的学院,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美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第一眼看到它们的时候,被彻底的震撼了。它们不是被当成文物古迹保存起来供人参观,而是一直在使用,是学生们的宿舍、 教室、食堂,老师们的住所、办公室。里面有现代化的供水供电设施,教授的是最前沿的科学,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还是和几百年前没有太多差异。想到自己将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学习,简直快要陶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写得出来。 由于宗教传统深厚、规矩很多,社交活动不像美国那么热闹和诱人,这里就多了一分安静和沉稳。因此,这里才是最适合一个人安静的读书、学习、思考的地方。每个学院,最高大巍峨的建筑,必定是教堂,以凸显人类的渺小和上帝的伟大。那些数百年始终不曾改变的建筑和传统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你只是这世界匆匆来去的过客。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凯恩斯、丘吉尔……这些人都到这里来过,看过同样的风景,走过一样的街道。再自命不凡的人物到了这里,都会心生敬畏,懂得谦卑。带着这种心态去读书学习,显然会比带着狂傲之心去学习能够获得的进益。 在剑桥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大部分也会比较关注一些永恒的、抽象的主题,诸如宗教神学之类的,即使是政治学经济学这种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讲座,其内容也会偏向抽象的哲学思考或者数学模型之类,总之就是让正常人绝对听不懂那种,跟现实社会、现实生活隔着那么一段距离。反之,在哈佛,各种讲座就是什么热门讲什么,诸如中东战乱、中国崛起、朝鲜局势、美国大选、金融危机……搞得很热闹。即便是大牌教授举办讲座,一般也会照顾听众的口味,争取讲的通俗易懂,间或的再穿插两个笑话,博得个满堂喝彩。 英国(其实也包括整个欧洲),它的大学普遍有一种古典的学术氛围,比较强调一个人独自从事长时间的抽象理论研究。而美国则比较注意学以致用,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多人都知道,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出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学校。哈佛和哈佛旁边那所与它几乎齐名的麻省理工(MIT)——它们在美国的 地位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北大和清华—— 加起来都没有剑桥多。我去剑桥的时候,正好三一学院又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由于剑桥基本上每隔一两年就会有人得诺贝尔奖,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只是在学校的主页上登了一则简短的新闻。得奖的人的头衔是Dr.,也就是某某博士。这个头衔本身就很能说明剑桥的特点——保守、传统。 因为欧洲古典的大学制度,一个专业只设一个教授职位,只要这个教授不退休或者去世,本专业的其他人再厉害也当不上教授。所以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仁兄,虽然成就巨大,但是头衔就是某某博士,而不是某某教授。有人认为,这种保守的做法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被美国大学挖走了。因为你在英国水平再高,可能还是个讲师,万一占着教授位置的那位前辈注意锻炼身体、长命百岁,你这辈子再努力可能都没啥希望取而代之。而如果到了美国,立马就可以成为教授。我在剑桥的导师,虽然是博导,但头衔还是Dr.。她在国内的同行曾经想邀请她到中国某重点大学来讲课,材料报到学校有关部门,申请通不过:学校规定只有国际著名大学的教授才能被邀请,她只是讲师,不符合要求,如果要来只能路费和食宿自理——按照这个规定,前面那位诺奖得主要想到中国来讲课也只能自掏腰包了。 这种制度看起来确实比较古板,有些落伍。但是,反过来看,在这种制度下,教授就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职位(有些系则由教授兼任系主任,因此也还是行政职位),不是一个学术评价的标准。大学里面的科研教学人员,就不用天天打破头了的去琢磨怎么评职称。各种职称的考核标准,看起来都很重要很合理,就像我们学生考试一样,可以起到督促老师们努力研究的效果。但是,真正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需要耗尽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如果每年都围绕着那几个考核指标团团转, 一个人可能就很难做长远的打算,他的很多研究就难免急功近利。像英国的这种模式,一个人可以完全出于对某个领域的热情,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其中,三年五年没有任何成果都不必担心,最后可能研究的更深入,更能做出伟大的研究成果。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一个人缺乏雄心壮志,只想混口饭吃,那么由于缺乏硬性的考核标准,他就会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体现到学生的培养上,英国比美国也比较宽松。英国大学的博士研究基本没有很硬的指标,主要是学生自己和导师商量着办,最后提交一篇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 英国的博士学位一般是三年,硕士只有一年,而且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读博士无须拥有硕士学位。这就产生一种情况,国内一些优秀的本科生,直接申请到英国读博士。三年以后,他的同学们还刚刚国内硕士毕业,他就已经是英国名校的博士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当然具体质量如何并不好说,有可能水平很高,也有可能名不副实。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相反,美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就非常严格,他们比较相信制度,不太相信个人的兴趣爱好雄心耐性之类的主观品质。博士一般要五年才能毕业。前两年需要系统的学习本专业的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然后要阅读本专业指定的数百本专业书籍,参加博士论文申请考试,既有笔试又有面试。考试通过了,才能开始撰 写博士论文。在考试通过之前,你的身份就是“PhDstudent”,考试通过以后,才能被称为“PhDCandidate”。很多难以通过考试,或者博士论文水平创新不足的,一个博士学位读个七八年是常有的事。读博士读一半读不下去了,看不到毕业前景,半路弃学去找工作的,在美国也是一大把。至于硕士的培养,美国一般是两年,也比英国要严格一些。 因此,我喜欢剑桥胜于哈佛,原因是非常个人化的:我在生活上不太讲究,虽然不喜欢清规戒律,但也并不害怕在英国过清心寡欲的生活。而在学习上比较讨厌太多的考核标准,喜欢自己一个人专研思考。然后,喜欢安静,独自一人在古老的、静谧的校园中漫步沉思,享受那种逃离俗世的纯粹做学问的感觉,思考一些乱七八 糟的跟现实没有那么密切联系、没有那么多功利色彩的东西。要做这样的事情,全世界没有比剑桥更好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