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第
以下资料供参考:前一段时间,在日趋激烈的升学竞争之下,学生的文明素养大受冷落,出现学习成绩上升、人文价值失落的倒挂现象。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德性,知识越多,造成的罪恶越大。”我国著名学者叶稚珊也指出:“人文和科技相比,人文更带有导向性,科学家本身的思维也离不开他自身的人文素质。”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更是作为我们这所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实践新课程理念,积淀与传承校风、校训,培养优秀人才,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所以,今天的学校,呼唤文明素养;今天的师生,应当加强文明素养;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弘扬文明素养。在新课程理念下,人文精神的培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大前沿课题。加强文明素养的熏陶能够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反过来,和谐的校园文化又能以感染、凝聚、激励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方面发展。 “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以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这是个每所学校都可以实施,但每个学校实施角度又不仅相同的课题。我们要建设的校园文化是和谐而富有家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射阳地处盐阜老区,是新四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射阳人民身上处处透射着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光芒。这里滩涂富饶,是著名的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所在地。近代实业家张骞亲临开垦,形成了悠久的垦殖历史。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构成了富有鹤乡特色的风土人情。本课题研究将在此基础上,着力通过挖掘、继承、兼容、重组、提升、创新,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的文明素养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具有丰厚人文底蕴、良好思想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高素质师生群体。学校是个文化场所,是思想与思想交流、感情与感情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场所。学校从事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创新的工作,但学校不会自然地生成文化,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有意识地建设和积累。我校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致力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研究,学生的人文底蕴、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都表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课题提出后,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文明素养渗透的系统性、渐进性、全面性,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行为实践在文化价值和人文动力影响下趋于高度自觉、规范、文明,最终探索出有效的途径和操作策略,从而构建和谐而富有鹤乡特色的校园文化。研究目标及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学校“以人为本,以德立校,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着眼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育人环境,营造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就必须有一种和谐、自由的校园氛围。这里不仅要有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应没有歧视、没有体罚、没有人际间的勾心斗角、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在这里应是人心思进,在思想上体现进步与创新,行为上体现文明与儒雅,心理上体现健康与愉悦,竞争中体现智慧与合作,评价上体现公正与科学,这样的校园方能体现时代的气韵与现代的风采。构建“富有鹤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借新课程实施的东风,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及社区服务的开展,深入到家乡中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优良的革命传统,从而把这些精神带到校园中来,使得我们的学生既要有强烈的家乡意识,又有开放的气魄和宽容的胸怀。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优良传统,了解先人创业的艰辛;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乡;同时也使学生在文化价值和人文动力影响下的行为实践趋于高度自觉、规范、超越。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素质提高的研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召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通过本子课题的研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理念,提高教师师德品质和文明修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的教改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科教学活动的研究”。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主要标志。利用课堂学科教学,渗透文明素养熏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在和谐、文明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实现全面、健康和协调的发展。(3)“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鹤乡风情的寻访研究”。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第二课堂,也是富有个性和特长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更是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完善和检验。通过本子课题的研究,重点让学生探索家乡的风土人情,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从而丰富我们和谐的校园文化。4、“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研究”。学生在学校通过学习熏陶,形成了良好的文化素养,把它带到每家每户中去,从而提升每个家庭的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课 题 方 案 一、 课题的提出:1、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校的文化气氛、文化环境、多种文化活动以及大多数人共同的行为方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对学校内的成员,尤其是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凝聚人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等等。因此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设健康的生动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把抓紧教育教学和构建校园文化混同起来,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现象。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有个性的特色性校园文化,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3、我校教育设施一流,而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如何扬长避短,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建立了本研究课题,意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找规律,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小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二、 校园文化的涵义与理论假设 1、 课题的涵义 (1)“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除了未经人工琢磨的自然物体之外一切人为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现象和精神生活。 (2)一般的理解,“校园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指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校园的知识、思想、艺术、道德、制度及校园的风尚和行为习惯、环境建设等;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校园内的精神财富,即校园的知识、思想、艺术、道德、制度及校园的风尚和行为习惯。本课题中的“校园文化”是狭义的。 (3)“特色”则是指独一无二的,为学校所独有的,是个性化的东西。 2、 假设 我们认为,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整体构思,分步推进,将能够建设起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优化。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更合理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2.特色校园文化的功能、作用的研究;3.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发展关系的研究;4.班级文化建设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研究;5.教师、学生在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的发挥的研究;我们将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四、研究的目标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即开放式、现代化气息比较浓郁、人文性较强的校园文化。2、 通过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3、 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基本规律,并产生一定数量的理论成果,包括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定位于行动研究,即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引导并组织教师从校园文化建设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同时还将综合运用以下一些研究方法: (1) 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的论文,把研究过程作为反思过程,以不断深化研究。 (2) 比较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把本校的研究与其他同层次的学校进行比较,于比较中找出异同点,探索课题研究的深化的切入点。 (3)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师生座谈会了解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确定正确的方向。六、研究的措施 1、 导向机制。加强学习,提升理念。将及时收集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文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把握课题研究的动向。引导他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认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动、自觉地投身到课题研究之中。 2、 活动机制。我们将围绕课题,组织有关的研究活动,3、 运营机制。我们将围绕课题就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及步骤作总体谋划,建立起有效的运营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物质环境;二是建设有个性的班级文化;三是开展情趣高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四是营建良好的校风,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七、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第一阶段:2003年9月~10月 课题酝酿、申报。第二阶段:2003年11月~2004年6月 组织实施、并及时进行阶段反思。第三阶段:2004年6月~2004年7月 全面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结题。人员分工: 组长:钱立娣 组员:王亦科 楼建眯 部分班主任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研氛围浓。科研经费充足。2、本课题在学校教科室指导下,由荷花校区政教处主持。课题组成员都为学校骨干教师,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3、校园科研软硬件投入。图书室书源的丰富与学校电脑的上网,对科研资料查寻、科研理论的学习都提供了方便,校园环境建设、班主任培训、专家指导、都为本课题开展作了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