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炎炎
教孩子阅读 各国方法大不同 美国父母乐于和孩子聊读书心得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父母们觉得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办法就是给孩子朗读一些书籍或是读物,或是和孩子一起朗读,这有助于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但是有关的青少年教育专业人士就在对相关的家庭进行研究和走访时发现,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一定非要每天进行朗读,多和孩子聊聊读书心得,或是分享读杂志和报刊感受,对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更有帮助。 丹麦主张流动阅读习惯的养成 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要想看书都可以拿起书籍来阅读,这大大方便了孩子们的读书时间和读书兴趣。在丹麦,孩子们的阅读相对更轻松,更有活力和主动性。国家图书馆为孩子们提供流动大巴,充分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机会,让的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的书籍,帮助孩子们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的同时,成人也有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参与到阅读中来。 国人较关注兴趣阅读尊重孩子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大多在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之上,孩子喜欢什么类的书籍,家长们不会过多干涉孩子,会支持孩子的兴趣选择。国家也很关注孩子们在阅读习惯上的养成,各城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都是很有效的措施。当然,国人父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对孩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没有重视起来,家庭应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最好是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帮助更大。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实际上是阅读。因此,语文教师应掌握不同形式的阅读,力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艺术。 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1、从读者分,阅读可分为范读、自读。 范读就是示范朗读,又可分为教师范读和多媒体范读。这种阅读主要运用于新授课,特别是诗词和散文等阅读难度较大、感情浓郁的课文。范读的主要作用是正音、感受朗读技巧、体会感情,要求做到发音、停顿、语速、音色、重音正确。 白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课文。自读又可分为个读、齐读、领读、分角色读等,个读又可分为自由读和指名读。自由读就是在朗读时不限制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感情的浓淡,用于自学字词、初步了解文章等时段;指名读是教师有针对性地抽学生读书,以检测为目的——或检测字词的掌握,或检测语句的理解、或检测对文章的感悟。齐读,指学生一起朗读。领读,就是找出一个领悟能力较强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读书。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熟悉教材,读得投入,衔接过渡自然、流畅。 2、从深度分,阅读可分为泛读和精读。 泛读,就是粗略地、大致地、快速地阅读。这种读法一般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内容,在教学中常用于让学生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或脉络、结构等。 精读,就是认真、专心地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探究。体悟作者思想,感受作者情感。精读一般采用朗读形式。朗读不但要求大声流畅地读出文字,而且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感情要求高,难度大。要求学生将文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读者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交流共鸣——或悲或喜,或激昂或沉郁。精读又可以采用默读形式,默读时,学生可以根据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有选择地重点阅读课文的某个部分,以寻求问题的答案。不同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以笔者自己的理解界定了不同阅读学习的内涵,最后从教学实践出发着重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方法和实例。 关键词:阅读探究方法运用语文教学 语文老师每天都在咬文嚼字,每天都在探究问题;从大的方面看,能在生产、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说,探究是一种过程,是探究者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去学习或创造的过程。通过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下面本人以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对于课内和课外的教材,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探究方式。对于课内教材的探究课,教师的主导性多一点,往往是教师设计开放探究的问题诱导学生探讨,这种做法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探究方法的授予,为学生的课外自行探究提供某种关照;而对于课外阅读教材的探究课,学生的主体性则大大突出,基本上是学生自行确立学习目标,自行提问、自行解疑,而教师只起点拨引导作用。对于课外阅读的探究,我大体上设计三个流程: 1、自由朗读,自由感知。要求学生说说自已朗读或默读后的感受,或者是:读了这篇文章,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美其名曰"整体感知",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时,难道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吗?也许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朴归真,追求本色的东西,因为简单就是美。 2欣赏品味,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可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感情、谋篇布局等等。第二流程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或者是:哪些语句你想替换成新的语句?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小组)体验,我们知道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即使有启发,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已的顿悟,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学生就象工厂加工后的形态单调刻板的相同产品,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3小组探疑,教师点拨。学生在自由品味后,对课文肯定有疑难之处,这时要求学生说说心中的疑问,去寻得同学们的帮助和老师的指点。具体操作过程是:学生默读全文,自行思考3-5分钟,然后提出问题,四人小组合作探讨,若四人小组不能解决,这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并稍加点拨。 总之,以上三个流程完全合乎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 对于课内阅读教材的探究,其基本流程同课外教材相同,但我更侧重于问题的开放、探究设计。下面本人着重谈谈课内对于人教版教材,我是如何诱导学生进行探究,从几方面入手进行探究的。对于课内教材的探究,可以是关键词句的探究,可以是开放性问题的探究,可以是主题的探究,可以对文章重新改造,更可以适当延伸到课外等等。 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相信每个教师都做过,只不过有人做得更好。这里以《春》中"一下车,"小草绿得逼你的眼"这句话中"逼"字为例诱发学生探究:绿怎么会逼眼?这个字写出了绿的什么特征?在我们学到的文章中有无类似的用法?这些用法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像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句子也是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写出大自然的旺盛生机。这样步步推进,层层深究,学生能形成系统知识,摸清用词规律,从而达到提高能力、锤炼思维的作用。 对于同一事物,人们有不同理解,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思维,这尤为必要。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详写鲁提辖的三拳?按传统的标准化答案,肯定是突出人物疾恶如仇的性格,但是我在教学中不满足既有的答案,要求学生再仔细探究,结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除上述答案外,还有:①郑屠是一个恶霸,人们对他敢怒不敢言,鲁达拳打代表人们的心愿,打得越历害,人们就越解恨,如果略写,难解人们的心头之恨;②叫他慢慢品尝他种的恶果,这叫罪有应得;③这里的详写突出了作恶者狼狈的下场,是对作恶者敲的警钟、丧钟......另外,我们甚至可以对寓意进行多角度的探究,无论是课内寓意还是课外寓意。传统的教学中很强调寓意的单一性,却忽视了寓意的丰富性。从作者的本意和读者的主观体验出发,我认为寓意的解读应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学生自由地驰骋想象、灵活运用、赋予新意。 传统的教学参考书向我们的老师提供了标准的答案,我认为主题也是可以探讨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诱发学生对主题进行探究。像多角度归纳寓意一样,对于文章的主题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点无须赘言。除些以外,我着重分析以下四种探究方法:1、对主题的巧妙归纳。教师设计曲径通幽的方法诱导探究,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在一次公开课中,我问学生一个题目:"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学了这一课,大家以后碰到歹徒作恶,是不是三拳两腿打死他?"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回答说把他扭送到公安局、送他上法庭,我就问:"鲁达为什么不把郑屠扭送到衙门,并告他一状?"就这样,老师不断地设置教学情境,学生经过探究后,充分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在封建社会里,有钱能使鬼推磨,老百姓真是欲告无门啊!接下去,我又启发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封建社会黑暗的句子。2、对主题的深化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出世又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在些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较深的题目给学生探究:造成封建知识分子这种人格的精神土壤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从李白到苏轼、欧阳修)很明显受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很多都是这样的。 对现有教材进行适当的延伸探究,对课文涉及的社会风俗、文化生活乃至科学现象进行探讨,则有点小课题研究的意味。比如说,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我布置了一个探究性作业:如果你是法官,郑屠家属提出诉讼,你将如何判断此案呢?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小论文的写作。再比如学到《中国石拱桥》,课文作者认为石拱桥比平板桥坚固美观,要求学生结合美学、力学进行实验探究。这些小课题要求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实现了各学科的融合,很有综合性学习的意味,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对现有教材的人物、知识进行再评估分析,这种探究活动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比如老师可以这样设问探讨:课文认为鲁庄公目光短浅,你有不同看法吗?愚公的做法真的可行吗?我想这些问题肯定会引爆学生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