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使之也
当“免试读研”发给“免费师范生”(2010-05-29 08:24:57)转载标签:教育 以前曾听人说,外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而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此语经常被用在目睹了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感慨之际。然而今天,我们的大学“宽出”依旧,“严进”却逐渐的松动。这不仅是因为各种在职硕士,某某BA的冲击,更主要的是在逐渐以高学历为炫耀资本的时代里,学历时常被当做福利制度分派与人。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如果你是体育界明星;如果你是娱乐圈名伶;如果是**英雄;如果你是级别足够高的官员;甚至如果出身好,智商有点问题也不妨碍拿个硕士博士。 前日,教育部又做出了一个硕士免试派发的决议,“受益者”是那些考入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们。新闻如下: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表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年限一般2-3年,实行学分制,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学习。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这则新闻大概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或者是很少有人关注,于是几个小时以后就从搜狐的首页里删除,只有进入新闻区,才能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找到。评论只有不足300条,却是一边倒的反对声音。然而反对归反对,这个决议即将在2012年实施了。 一个多么“尊师重教”的决议啊!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部官员就会骄傲的宣称,在我国中西部贫困的农村中小学里的教师,都是毕业于名牌师范大学,并且具有硕士学历的老师了。并且这些老师们是免费读的大学,免试读的研究生。老师又得到了一项好处,又成为了政策的受益者。 然而我却在为那些未来的教师们担忧,为教师如此尴尬的地位而悲哀,为中国的教育再一次失望。 教师这个职业很特别,人人都觉得当教师很好,工作稳定,又有带薪假期。然而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当人们要现实的考虑自己前途的时候,却又很少有人报考。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部,不去思考为什么师范类无法吸引到优秀生源,为什么愿意当教师的人如此之少,反而一再的利用手中的权利去派发所谓的福利,其效果无异于饮鸩止渴。 想想那些免费的师范生们吧。他们之所以能就读于师范院校,或许是在高考制度下的身不由己,或者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真正热爱教育的有多少?4年免费的学习,就等于签订了一纸卖身契,他们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工作地点的权利,必须要到贫困地区当十余年的老师。如今这一招“免试读研”更狠,连这些老师做学问,搞研究的资格都被剥夺。因为政策规定,他们不允许报考全日制研究生。而在职研究生的性质和教学质量,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至于时间,要利用其他人看似轻松的“带薪假期”去深造。即使如此,免试读研的命运还被操控在学校的手中:推荐你,你才可以读。并且我注意到,新闻通篇对于读研究生的费用只字未提。不知道是否也需要这些仅仅工作半年的老师们自掏腰包。如果违约,那么不仅要缴纳四年的学费,还有违约金,并且要取消学籍,另外还有一个中国特色式的惩罚:记入人事档案。无怪乎北师大的一个免费师范生说“这个政策的实质就是怕我们违约”。 用这样的手段,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吗?能吸引的人去读师范类学校吗?能改变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吗?当这些目前还未出校园,蒙在鼓里的师范生们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的经历将给后辈们很大的影响。到那时,看看教育部是否还会用免试读博士的手段来刺激这一现象。 几年以前,从人才市场找工作回来的朋友们就有“硕士一礼堂,学士一操场”的感慨。而北大、清华的很多优秀学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出国深造。我们的学历大跃进,不顾实际情况的扩招,已经给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今,又开始在硕士学历上作文章,如此政策不是提高了教师的地位,而是降低了学历的价值。学历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贬值,而众多没有特殊身份,没有门路的人只有埋头苦读,明知道学历的分量不重,却为了前途不得不继续考。对于学术、学历的认识,教育部官员尚且如此,中国的教育发展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 2012年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们,你们好好学习,多多保重,现在才2010年,考个托福、GRE啥的也还来得及; 长期驻守在最贫困地区的老师们,你们是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一批人,你们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教育部的官员们,啥也不说了。因为,你们的问题不是智商问题,是良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