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消防大队一级普通消防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鹿柴
猎与杀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王静**消防大队一级普通消防站项目(一)项目名称:**消防大队一级普通消防站(二)项目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消防大队(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资质等级:乙级资质证书:工咨丙12520130017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范围及目的1、研究范围:本项目主要就**消防大队一级普通消防站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与节能减排、环境评价、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2、研究目的:在对项目现状及建设背景进行调查研究和社会效益评价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措施、建设方案等进行综合性论证,形成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使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六)主要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3、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意见》(公消[2010]160号);4、《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5、《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20043(三)3((本项目建设的规模是根据7(三)132(((((原则上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大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项目施工对取、弃土场的生态影响。(空调(一)建

最新版消防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血防线
拖拖拉拉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贾成林消防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名称:**市**区119消防指挥中心(二)项目代建业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项目地址:**市**区港城工业园区(四)项目性质:新建(五)建设内容及规模拟建项目占地面积103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20.78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建、设备安装、室内外装饰装修、绿化、道路广场及公用工程等。(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49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0万元,基本预备费268万元。2、资金筹措:本项目所需资金由**区政府解决,上级财政适当补助。(七)项目建设周期:2017年9月—2018年12月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度市委、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项目分解》的通知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其它相关资料;《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及预期目标;国家和**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谁有"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正)"

除君之忧
红财神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1998年11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1998]207号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三章 规划布局与选址 第四章 建筑标准 第五章 建设用地 第六章 装备标准 第七章 人员配备 第八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 件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消防站(以下简称“消防站”)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抗御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服务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消防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消防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对整个建设过程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新建和改、扩建的消防站项目;其它消防站的建设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 消防站的建设,应由各级政府负责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有计划地筹措资金组织实施。 第五条 消防站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六条 消防站分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二类。 普通消防站分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和小型普通消防站二种。 第七条 消防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所有城市均应设立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城市建成区内现有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过大且设置标准型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可设立小型普通消防站;小型普通消防站是普通消防站的特例。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城市、人口在50万上(含50万)的其他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应设特勤消防站。 第八条 消防站的消防车配备数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消防车库的车位数备 表1消防站类别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小型普通消防站 车辆数 4-5 2 6-8第九条 消防站建设项目由场地、房屋建筑、装备和人员配备等部分构成。 消防站的场地是指室外训练场。消防站的房屋建筑包括业务用房和辅助用房。消防站的装备由消防车辆、灭火器材、抢险救援器材、消防人员防护器材、通信器材、训练器材、营具等组成。责任区内有水上重点保护对象的消防站还应配备消防艇。第三章 规划布局与选址 第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第十一条 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标准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7km2 。 小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4km2 。二、特勤消防站兼有责任区消防任务的,其责任区面积同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第十二条 消防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应设在责任区内适中位置和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临街地段。二、其主体建筑距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 三、责任区内有生产、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部位一般不应小于200m。 四、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至城镇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宜为10~15m。 第十三条 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的消防站,应有独立的功能分区。 第四章 建筑标准 第十四条 消防站的建筑标准,应根据消防站的类别和有利执勤备战、方便生活、安全使用等原则合理确定。 第十五条 消防站的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1600~2300m2 。小型普通消防站 350~1000m2 。特勤消防站 2600~3500m2 。消防站各种用房的使用面积可参照表2确定。 第十六条 消防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消防站建筑,应按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其中8~9度地区的消防站建筑应对消防车库的框架、门框、大门等影响消防车出动的重点部位,按有关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验算,限制其地震位移。 第十七条 消防车库应保障车辆停放、出动、维护保养和非常时期执勤备战的需要。 一、车库宜设备用车位及修理间、检修地沟。修理间应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不宜靠近通信室。二、消防车库的设计,应有排除发动机废气的设施。三、消防车库内外沟管盖板的承载能力,应按最大吨位消防车的满载轮压进行设计。车库地面和墙面应便于清洗,且地面应有排水设施。库内(外)应有供消防车上水用的市政消火栓。 消防站各种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m2 ) 表2房屋类别 名 称 消 防 站 类 别 普 通 消 防 站 特 勤消 防 站 标准型普通消 防 站 小型普通消 防 站业务用房 消防车库(车位数) 290-380(4-5) 80-150(2) 420-600(6-8) 通信、接待室 30 10-30 40 体能训练室 40-80 20-60 80-120 训练塔 120 - 210 灭火抢险与个人防护器材及被装营具库 50-100 6-70 100-150 修理间、清洗室、烘干室、呼吸器充气室 40-100 0-30 60-100 蓄电池室 10 - 10 图书阅览会议室 50-150 12-60 110-200 干部备勤宿舍 48-100 20-60 90-120 消防员备勤宿舍 156-204 50-90 270-360 辅助用房 餐厅、厨房 90-100 30-60 140-160 锅炉房、浴室 70-110 8-60 130-150 晾衣室(场) 14 - 20 贮藏室 30 0-10 40-60 盥洗室、厕所 40 9-20 40-70 配电室 10 - 10 油料库 12 - 20 其 他 20 - 30-50 合计 1120-1610 245-700 1820-2450注:①消防车库面积也可按实际配置的车型计算; ②表中指标应根据使用地区的经济条件合理确定。 第十八条 消防站内的走道、楼梯等供迅速出动用的通道的净宽,单面布房时不应小于1.4m,双面布房时不应小于2.0m,楼梯不应小于1.4m。通道两侧的墙面应平整、无突出物。楼梯踏步应平缓,楼梯倾角不应大于30度。 第十九条 消防站应设必要的业务训练与体能训练设施。特勤消防站、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应设训练塔。 第二十条 消防站建筑装修、采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消防站外装修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宜采用体现消防站特点和不易老化的中档或普通装修材料。消防站的内装修应适应消防人员生活和业务训练的需要,并宜采用明快和容易清洗的中档或普通装修材料。二、位于采暖地区的消防站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采暖设施,并应积极使用城市热网或集中锅炉房供暖。炎热地区消防站的业务用房、干部战士执勤宿舍、餐厅和通信室、体能训练室等可设降温设施。 三、消防站应设置给排水系统。 第二十一条 消防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并应设置配电室。宿舍、车库、通信室、体能训练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餐厅及公共通道等,应设事故照明。 消防站主要用房及场地的照度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五章 建设用地 第二十二条 消防站建设用应根据建筑占地面积,车位数和室外训练场地面积等确定。 配备有消防艇的消防站应有供消防艇靠泊的岸线。 第二十三条 各类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2400-4500m2;小型普通消防站 400-1400m2;特勤消防站 4000-5200m2;注:上述指标应根据消防站建筑面积大小合理确定,面积大者取高限,面积小者取低限。第六章 装备标准 第二十四条 普通消防站装备的配备应适应扑救本责任区内一般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需要,特勤消防站的装备配备应适应扑救与处置特种火灾和灾害事故的需要。 第二十五条 消防站消防车辆的配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消防站配备的消防车辆品种及数量,宜符合表3的规定。 各类消防站配备的消防车辆品种及数量 表3消防站类别品种 普通消防站 特 勤消防车 标准型普通消 防 站 小型普通消防站 水罐消防车 1 1 1 水罐或泵浦消防车 1 1 1 水罐或泡沫,干粉消防车 1 - 1 举高消防车 1* - 1 抢险救援消防车 1* - 1 排烟消防车 - - 1* 照明消防车 - - 1* 器材消防车或供水消防车 - - 1注:表中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带“*”车种,车辆总数为4辆时选取一辆;特勤消防站,车辆总数为7辆时,在带“*”号的车种中选取一辆。二、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不应抵于表4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消防站灭火器材配备,不应低于表5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消防站抢险救援器材配备,不应低于表6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消防站消防人员防护器材配备,不应低于表7的规定。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 表4消防站类别技术性能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小型普通消防站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118 118 191 最大装载质量(Kg) 8000 8000 12000 水罐消防车出水性能 出口压力(Mpa) 1 1.8 1 1.8 1 1.8 流量(1/s) 40 20 40 20 60 30 水罐消防车出泡沫性能(类) A、B A、B A、B 举高消防车额定工作高度(m) 20 - 30 抢险救援消防车 最大起吊质量(kg) 3000 - 3000 最大牵引质量(kg) 10000 - 10000消防站灭火器材配备标准 表5消防站类别名称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车 标准型普通消防车 小型普通消防车 机动消防泵(含浮泵) 2台 1台 3台 移动式水带卷盘或水带槽 2个 1个 3个 移动式消防炮 1个 - 2个 A、B类比例混合器,泡沫液桶,空气泡沫枪 2套 1套 2套 消防栓扳手,水枪,水带,分水器,,接口,包布,护桥等常规器材工具 按所配车辆技术标准要求配备消防站抢险救援器材配备标准 表6消防站类别名称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小型普通消防站 化学侦检器材 - - 1套 洗消处理器材 - - 1套 液压破拆组合器材 1中组合 1小组套 1大组套 机动切割器具 1台 1台 1台 无火花工具 1套 - 1套 起重气垫 1套 - 1套 堵漏,抽吸器材 1套 - 1套 消防热像仪 1台 - 2台 消防排烟机 1台 - 2台 照明灯具 1套 1套 1套 强光手电 每班2只 每班2只 每班2只 漏泄通信救生安全绳 每班2根 每班2根 每班2根 缓降器 2个 1个 2个 挂钩梯,两节梯,三节梯,软梯等登高工具 3套 1套 4套 平斧、铁铤等一般破拆用具 3套 1套 4套消防站消防人员护器材配备品种数量 表7消防站类别名称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小型普通消防站 消防战斗服 每人1套 每人1套 每人1套 消防手套 每人2双 每人2双 每人2双 消防战斗靴 每人2双 每人2双 每人2双 消防防化服 4套 - 每班4套 消防隔热服 每班4套 每班4套 每班4套 消防避火服 2套 - 每班2套 面罩外(内)置式消防头盔 每人1顶 每人1顶 每人1顶 安全带,钩,腰,斧,导向绳等 每人1套 每人1套 每人1套 防毒面具(含呼吸过滤罐) 每人1个 每人1个 每人1个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每班4具 每班4具 每人1具 空气呼吸器充气机和校验仪 - - 各1套 消防员紧急呼救器 每班4个 每班3个 每人1个 绝缘手套和绝缘胶靴 每班2套 每班1套 每班3套注:寒冷地区的消防个人防护器材应考虑防寒需要。 第二十九条 消防站通信装备的配备,应符合《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第三十条 消防站应设置单双杠,独木桥,板障,软梯及室内综合训练器等技能、体能训练器材。 第三十一条 消防站水带,灭火剂,空气呼吸器备用钢瓶,消防站斗服等消耗性器材,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保持储备量。第七章 人员配备 第三十二条 消防站一个班次执勤人员配备,可按所配消防车每台平均定员6人确定,其他人员配备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消防站一个班次执勤人员和其他人员配备,应符合表8的规定。消防站一个班次执勤人员和其它人员配备数量(人) 表8消防站类别 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小型普通消防站 人数 30-40 15 45-60注:(1)表中标准型普通消防站指标,配4辆车时取下限,配5辆车时取上限。 (2)表中特勤消防站指标,配6辆车时取下限,配8辆车时取上限。第八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十四条 消防站投资估算,应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按照消防站的分类所规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人员,装备配备标准确定。 第三十五条 在制定消防站建设规划,评估消防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建筑安装投资建设工期可参照表9确定。消防站建筑工程投资估算及建设工程指标 表9消防站类型 估算指标(元m2) 建设工期指标(d) 普通消防站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1600-1800 180-295 小型普通消防站 1400-1500 120-140 特勤消防站 1800-2100 195-330注:(1)表中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是参照1996年北京地区价格确定的,使用时应按当年及建设期末于1996年北京地区价差进行调整。 (2)本指标为消防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不包括征地费,城市各种配套设施费,土地前期开发费,基础处理费和红线以内的围墙,道路,管线等室外工程及消防训练塔和场地的建设投资。 (3)表中建设工期指标是参照1998年《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确定的。使用时,应结合当时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进行调整。本指标为正常施工工期,未考虑寒区气候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建设工期的影响。 第三十六条 消防站车辆装备和各类器材的投资,应根据其配备的标准,按实际价格确定。在评估消防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参照表10确定。消防站车辆,装备和各种器材投资估算指标(万元) 表10消防站类型 车辆投资 装备和器材投资 普通消防站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650-850 150-190 小型普通消防站 120-140 50-70 特勤消防站 800-1100 250-350注:(1)表中指标是依据本建设标准的配备要求,按照1998年国内消防车辆和装备器材的价格编制。 (2)表中所确定的投资不含灭火剂的费用和通信器材的投资。 (3)通信器材的投资按现行《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参考资料:http://www.sg119.com/ReadNews.asp?NewsID=138

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基本信息

三才
狙公赋芋
牵头负责对全市应急联动工作的机构、队伍、装备、预案、制度、经费等方面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一、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建立(一)建立市应急联动中心是城市发展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的迫切需要。上海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步伐。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城市安全,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上海城市人口高度密集,重点场所、要害部门多,只有迅速、有效处置,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种危害、损失。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涉及诸多职能部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由市政府直接领导的,集中受理、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为此,我们未雨绸缪,于2001年底就开始了相关调研。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针对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问题紧迫地放在我们面前。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策决定建立和完善“上海市的应急救援体系”。上海市公安局结合自身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向市委政法委提交了《关于对建立上海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及其设置问题的几点思考》。我们认为,建立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能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与上海战略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城市应急联动体系,规范和加强本市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是提升政府应急综合服务水平的需要,是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效率的需要,是控制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将市应急联动中心定位为:一个具有统一报警号码和全天候值守的力量,拥有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实战经验丰富指挥人员,能够调动训练有素、充足常备的应急突击力量和相关专业处置力量,并以充足的物质、技术和专业情报为保障的体系。(二)应急联动中心的建设过程2003年5月20日,市委政法委正式向市委提出《关于建立上海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的请示》。26日,市委书记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建立上海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的请示》,并明确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设在市公安局。随后,上海市公安局起草了《关于建立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初步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并编写《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信息通信系统(一期)建设方案》。9月15日、19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初步方案》,并要求力争2004年7月1日,最晚不迟于9月1日,初步建成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2003年12月22日,市公安局将《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信息通信系统(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市发改委。2004年2月13日,市发展改革委正式下达《关于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信息通信系统(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总投资额为9725万元。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信息通信系统(一期)由电话接处警系统、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无线通信调度系统、实时图像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电子记录存储系统、视频音响保障系统、信息网络传输系统8个子系统组成。2004年8月15日,应急联动中心各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2004年9月30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在指挥大厅宣布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正式启用。(三)联动网络的构建应急联动,应该是先“联”后“动”,相关职能单位先要实现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统一指挥,才能发挥应急处置的作用。为此,我们同各联动单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是多方联动,全面联动。根据市领导“关于先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紧密相关的单位纳入应急联动体系”的指示精神,在联动中心正式启用初期,市公安局、市民防办、市海事局、市卫生局、地铁抢险救灾指挥部等17家市一级具有处置紧急突发事件职能的单位首批接入。联动中心结合市公务网建设进度,借用公务网非涉密区域,与首批接入联动单位网络互通,并建立本市应急联动网站,以此网站为平台,实现联动工作的信息发布、交流,电子预案、通则和办公管理等功能。联动中心还牵头组织首批接入单位申请安装了应急有线电话,并向各单位发放了800兆无线通讯设备,以网络、有线、无线的形式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目前联动网络已增加至18家,另有市环保局、环卫局等8家单位也即将被纳入应急联动网络。二是内部资源整合。主要是以应急联动建设为契机,实现110报警服务台和119消防报警台、交警总队交通调度台正式合并,统一开展接处警和指挥调度工作。同时建立了指挥长负责的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联动中心设立专职指挥组,由指挥长负责。指挥长具有丰富的应急处置工作实战经验;能够根据事态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有权调集各种处置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四)应急联动工作的制度保障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之初,没有法律的支撑。为此我们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应急救援方面的专门法律,经过认真调研,于2004年2月完成《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初稿)的起草工作。对突发事件的分类、应急联动中心及联动单位的职责、应急处置的预案管理、突发事件处置流程等内容作出界定和描述。经各方讨论、修改,《办法》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确立了应急联动中心及相关联动单位的职、权、责。此外,为了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在系统建设的同时,起草了《关于应急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暂行规定》、《现场指挥部工作规范(试行)》、《信息报送工作规范(试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证件管理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工作机制明确了联动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工作程序,为联动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经应急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已经开始正式施行。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努力和各联动单位的支持配合,我们按时建成了应急联动的组织指挥体系和突发事件的处置网络。二、应急联动中心的运行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市应急联动中心的概况。应急联动中心设在市公安局办公指挥大楼内。总计办公用房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指挥区、办公区组成。指挥大厅面积768平方米,里面预留了所有应急联动单位的指挥席。在遇到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开展应急联动处置时,相关应急联动单位可以立即进驻应急联动指挥大厅,开展工作。大厅其余部分设置了公安综合指挥区,承担公安日常指挥调度工作;消防指挥区,承担对各类火灾报警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的消防业务指挥调度;交通指挥区,承担道路交通情况监控。另外,大厅内还有首长指挥席。在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市领导可开展临场指挥。市应急联动中心于2004年9月30日正式启用,不仅标志着我们这个城市的应急处置体系的全面启动,而且使上海的城市安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接处警情况应急联动中心2004年8月15日投入运行以来,系统运行情况基本正常。通过一年来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接处警系统等达到了设计目标。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10月1日,市应急联动中心共接报警935万余起,处警282万余起。目前,110报警服务台可受理360人同时报警。2005年8月7日“麦莎”强热带风暴影响本市,日呼入量达到76398次,高峰时段,高达12184次/小时。110接处警系统保持正常运作,处警及时迅速,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联动处警方面,自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10月1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应急联动单位共同现场处置的警情共12万余起,日均330余起,绝大部分为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求助,共涉及市民防办、市卫生局、市水务局等16家联动单位。各联动单位均能按照有关规定反馈信息,处置过程中,做到了反应迅速、快速高效,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有效地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二)日常运作一是保持日常沟通联络。为确保各联动单位的有、无线和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应急联动中心每日定时对各联动单位进行有、无线点名和网络测试。一年来的点名情况良好,各联动单位值班人员能坚守岗位,主动应答,用语规范。二是落实专项检查措施。鉴于各联动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联动中心牵头会同各联动单位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工作。2004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对各联动单位值班人员进行了系统操作、设备维护、制度熟知程度的专项检查,总体情况良好。三是组织实战演练。为提高各联动单位的实战能力,应急联动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不同规模和内容的实战演练。2004年10月27日,应急联动中心与市反恐办联合举行了首次反恐怖综合演练,武警、消防、卫生、民防、环保、防化部队、教育、外事、新闻、环卫等部门参加了演练,各单位共同协作,密切配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2005年9月26日,应急联动中心会同申能集团在南汇区川南奉钢建材市场开展“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演练以天然气管道泄漏为科目,各参演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完整地演练了处置工作的流程,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市消防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申能集团、南汇公安分局等单位参加了演练。同时,应急联动中心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演练,参加了海事局海上搜救、国动委国防动员等演练。(三)工作成效一是有效整合联动单位资源。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针对夏季汛期可能发生因强对流和高温天气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急联动中心今年会同市气象局、市防汛指挥部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各联动单位领导和联络员发布气象预警短信息,形成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长效机制。使各联动单位能够及时做好相关处置准备工作。在7月30日强对流天气应急处置工作中,气象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合力。还是以“麦莎”台风的处置工作为例。市气象局不间断将有关预警信息提供给各联动单位,充分发挥了信息源头的作用。接到预警信息后,联动中心立即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考虑到受台风影响,会造成110报警数增多的情况,联动中心召开动员会,增开接警工位,紧急抽调民警加强接处警工作,确保110报警渠道畅通。台风影响本市期间,联动中心向相关联动单位处警6858起,其中防汛指挥部150起、电力公司1734起、气象局2889起、绿化局1506起、卫生局297起。各相关联动单位均紧急动员、周密部署、全力以赴、组织人员坚守岗位,形成了有效处置的工作合力。受台风影响,全市轮渡停航,部分群众被困渡口。联动中心立即启动预案,联系市交通管理局、武警总队,调集大客车在大连路和打浦桥隧道接驳群众过江,另开通复兴路隧道下层供非机动车通行,确保群众安全过江。共道接引导群众过江3500余人次。(四)下一步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磨合,应急联动网络已经显现出了在处置突发事件方面的作用。目前应急联动体系已经具备了以下工作优势:一是拥有知晓率极高的110报警号码。110报警电话开通十二年,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现日均受理量达3万余次。大量突发事件信息正是通过110得到了及时反应和处置。可以说,110报警服务台是应急联动体系得以正常运作的基础保障二是拥有覆盖面广,灵敏、准确的信息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气象部门、卫生部门、抗灾救灾部门,都拥有与各自职能有关的信息渠道。因此,应急联动体系的信息面覆盖了社会各行各业和所有地区。所有联动单位能够通过联动网络迅速、准确获取相关信息。这是我们的信息保障。三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经过各联动单位的通力协作,目前应急联动体系已经建立了以应急联动中心为平台,由各单位办公指挥部门构成的两级指挥体系,形成了指令畅通、快速便捷、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网络。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各单位的专业处置预案库,可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这是我们的组织保障四是拥有常备不懈、训练有素的应急处置力量。应急联动体系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动员、调集包括全市4万余名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在内的各类专业处置力量和有关部门专家。根据市领导提出的“急需、分步”原则,为进一步扩大全市应急联动的覆盖面,目前我们已确定了第二批联动单位的范围,包括市气象局、市建委、市港口管理局、市环保局、市环卫局、市地震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场集团8家单位。已完成市气象局接入工作,并将继续按照“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分步纳入的原则,争取在2005年10月1日前完成第二批联动单位的联网工作。三、相关应急处置工作的要点其实,讲到应急处置工作,在座各位都是各行业、各部门的领导、专家,相关工作经验、经历肯定很丰富。所以我在此仅就应急处置指挥架构和指挥流程方面的问题谈谈体会。(一)指挥机构的作用和基本框架1、作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政府以及启动了应急方案,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立即赶到了现场临时指挥中心。但整个纽约市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相互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原本设计能够抵抗台风、炸弹、停电,甚至是核武器的纽约市紧急措施中心毫无用处。由于世贸塔楼的坍塌,使天线失效,手机没有了信号。而当地建立的全世界最大的电话交换站也遭到了破坏,没有任何应急电缆可用。为了获得有效的通信系统和指挥系统,朱利安尼一行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步行寻找可使用的临时指挥中心。一天之内换了3个地方,其中包括警察局、消防站和纽约市警察学院。指挥中心距离现场的位置一次比一次远。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寻找一个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络、可以重组政府发出指令的地方。最后,他们撬开一个无人消防站的大门,依靠站内电话启动了经过多次演练的应急处置方案第二阶段。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一个有效的指挥机构在处置恐怖袭击事件中的极其重要性。我们认为指挥机构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决策,二是决策的传递。决策依靠的是成熟的预案体系和对预案的不断演练。我们今天这个培训的目的就是熟悉、掌握《上海市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各兄弟单位可能还将对此预案作进一步细化,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分预案。这样才能使整个预案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对预案进行适时的、有针对性的演练,是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完善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在这方面,我们应急联动中心与反恐办也进行过合作,搞过应急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综合性实战演练。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决策的传递依靠的是功能强大、适于实战的通信系统。这一点,在我们公安机关的处置预案中是十分强调的。每一次演练、每一次处置突发事件的总结,我们都要提到通信系统的使用问题,尤其是无线电台。如果说指挥所是我们的大脑,那么通信系统就是我们的中枢神经,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环节。没有通信系统来传递信息,再完善的预案、再精妙的决策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功能强大的各处置部门只能各自为战。尤其是在恐怖袭击事件中,事态发展千变万化,如不能及时掌握正确信息,往往会贻误战机,后果不堪设想。2003年7月1日,正在施工的轨道交通四号线浦东南路至南浦大桥间隧道联络通道发现渗水,大量流沙涌入,有塌陷的可能。各抢险单位到场后积极开展工作。但是由于分属不同系统,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市抢险指挥部成立后,公安机关迅速搭建了临时通信平台,现场各单位凭借公安无线通讯网络和通讯器材,实现信息共享。此外,我局还派出图像转播车,安装固定监控设备,利用公安光缆向市委、市政府实时转播现场图像,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通信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重要地位,不但要保持与指挥机构的通信顺畅,而且要保证本单位内部的指令畅通。2、基本框架指挥体系是在指挥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各级部门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按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和领导制度,它是有效处置的重要保证。在处置恐怖袭击事件中,我们认为应建立以现场最高领导为核心、专家辅助决策的指挥体系,使指挥权力集中,机制统一、目标明确。体现专业指挥,最大限度的避免层级叠加。指挥框架呈现两头大中间小。市领导和专家顾问组建的宏观决策层主要是关系到较大范围的全局性、普遍性和整体目标性问题的决策,对具体指挥层面作出指导意见。而组织执行层主要是参与处置的各相关单位的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组织框架具体表现如下:···············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市应急联动中心受市委、市政府领导开展工作,有关专业部门领导和专家参与决策。如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由市反恐办参与应急联动中心工作,协助市领导开展指挥,对有关反恐方面工作开展专业指导。通过应急联动中心现有的有无线通信系统,组织、协调有关应急联动单位及反恐工作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有序进行应急处置工作。(二)应急处置的流程报告 接报处 警接到110、119报警电话或有关公安分县局上报、应急联动成员单位通报的重特大公共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事件)后,应急联动中心在迅速将警情发送相关联动单位的同时,立即由应急联动的指挥大厅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先期处置由指挥长全权负责。一是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启动相应预案。二是将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三是与相关联动处置单位互通信息,及时传递事态发展情况。在各单位根据预案处置的过程中,应急联动中心要负责不间断掌握事态发展情况。一是要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确定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及时变更、转换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根据需要启动更高一级的应急处置预案。二是要将事态发展情况上报领导,通报相关单位。三是要视情开设现场指挥部,协助上级领导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四是要组织、调度后续力量和资源开展进一步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工作。各单位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根据有关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应急处置工作告一段落后,由市政府发布终止命令。(三)各联动单位的职责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以下应急联动各单位的职责权限。1、应急联动中心的职责(1)受理全市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市应急联动中心受理通过“110”报警电话或者其他方式的突发公共事件报警后,应当立即予以核实,启动相应的应急联动处置专项预案,并向有关联动单位的指挥机构下达指令,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进行处置。(2)负责应急联动处置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在处置过程中,市应急联动中心应当收集、汇总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或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综合研判,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属于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要直接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开展应急联动处置。(3)负责组织联动单位对重、特大突发事件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并协助市政府组织实施紧急处置。对属于重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要立即组织实施先期应急处置,同时上报市政府同意后,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做好后续应急处置队伍和资源的组织、调度等准备工作,协助市政府组织、协调、指挥、调度有关联动单位实施紧急处置;属于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还应当立即通知有关联动单位指挥人员和专家进驻市应急联动中心。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市应急联动中心可以根据现场处置的工作需要,开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处置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市应急联动中心配合现场应急联动处置,负责现场外应急处置队伍、资源的组织、协调、调度。区、县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为现场指挥部的开设提供必要的场地,并提供现场指挥部运作所需的后勤保障。(4)负责对全市应急联动工作的指导。(5)市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2、应急联动单位的职责公安、卫生、安监、民防、海事、建设、交通、环保等部门以及各区、县人民政府(以下统称为联动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下列的应急联动处置工作:(1)设立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建立24小时值班备勤机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2)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预警,对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报告市应急联动中心;(3)按照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组建和管理应急处置队伍、专家队伍,组织开展应急处置队伍的训练和演练;(4)按规定配备、管理、使用应急处置的专业设备、器材、车辆、通信工具等装备、物资和经费,保持应急处置装备、物资的完好,确保应急通信的畅通;(5)根据市应急联动中心指令,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联动处置预案的要求,迅速指挥、调度本单位应急处置队伍、专家队伍和资源,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快速高效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及时向市应急联动中心反馈处置情况和有关信息。(6)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基础材料、数据、情况及其他有关信息;(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怎样区分建筑安装工程的取费标准?一类、二类、三类工程是怎样区分?

救药你
决绝之行
一、怎样区分:按照建筑工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确定的,每个省都有这个标准,不同类别的取费费率都有规定的。取费是指按照各省预算定额子目小计各分项工艺程序定额基价后,参照取费标准依次乘以相关系数得到措施费、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等项目的过程。土建定额大部分是以直接工程费用为基数进行计取的,而安装工程中多数以人工费为基数进行计取。例如:如果某工程土建定额直接费为100元,乘以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假设1%系数)、企业管理费(1.5%)、规费(0.5%)、利润(2%)等,即得到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分别为1元、1.5元、0.5元、2元。此过程即为取费。二、区分一类、二类、三类工程:按建筑工程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的工程:1、一类工程(1)跨度30m以上的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面积9000m2以上的多层工业厂房。(2)单炉蒸发量10T/H以上或蒸发量30T/H以上的锅炉房。(3)层数30层以上多层建筑。(4)跨度30m以上的钢网架、悬索、薄壳屋盖建筑。(5)建筑面积12000m2以上的公共建筑,20000个座位以上的体育场。(6)高度100m以上的烟囱。高度60m以上或容积100m3以上的水塔。容积4000m3以上的池类。2、二类工程(1)跨度30m以内的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面积6000m2以上的多层工业厂房。(2)单炉蒸发量6.5T/H以上或蒸发量20T/H以上的锅炉房。(3)层数16层以上多层建筑。(4)跨度30m以内的钢网架、悬索、薄壳屋盖建筑。(5)建筑面积8000m2以上的公共建筑,20000个座位以内的体育场。(6)高度100m以内的烟囱。高度60m以内或容积100m3以内的水塔。容积3000m3以上的池类。3、三类工程(1)跨度24m以内的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面积3000m2以上的多层工业厂房。(2)单炉蒸发量4T/H以上或蒸发量10T/H以上的锅炉房。(3)层数8层以上多层建筑。(4)建筑面积5000m2以上的公共建筑。(5)高度50m以内的烟囱。高度40m以内或容积50m3以内的水塔。容积1500m3以上的池类。(6)栈桥、砼贮仓、料斗。4、四类工程(1)跨度18米以内的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内的多层工业厂房。(2)单炉蒸发量4T/H以内或蒸发量10T/H以内的锅炉房。(3)层数8层以内的多层建筑。(4)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内的公共建筑。(5)高度30米以内的烟囱。高度25米以内的水塔。容积1500立方米以内的池类。(6)运动场、砼挡土墙、围墙、保坎、砖、石挡土墙。扩展资料:装饰工程标准:1、一类工程每平方米(装饰建筑面积)定额直接费(含未计价材料费)1600元以上的装饰工程;外墙面各种幕墙、石材干挂工程。2、二类工程每平方米(装饰建筑面积)定额直接费(含未计价材料费)1000元以上的装饰工程;外墙面二次块料面层单项装饰工程。3、三类工程每平方米(装饰建筑面积)定额直接费(含未计价材料费)500元以上的装饰工程。4、四类工程独立承包的各类单项装饰工程,每平方米(装饰建筑面积)定额直接费(含未计价材料费)500元以下的装饰工程;家庭装饰工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类工程

勘察设计费的、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藏山于泽
笃姬
新版工程勘察设计取费标准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调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行为,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建设部制定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并于2002年1月7日发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合理执行新的收费标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于2002年6月11~12日在北京组织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师资培训研讨会。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们提高了对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的理解,现就有关内容谈一点认识。1 1992年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1)1992年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采用的政府定价方式既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也不能体现优质优价。勘察设计市场主要表现为买方市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勘察设计队伍人员众多,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扶持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勘察设计单位,促进优胜劣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必须整顿勘察设计市场秩序,调整收费标准。(2)收费标准偏低。随着工资、成本的上涨以及新增住房、保险费用,1992年版收费标准已明显偏低,考虑到勘察设计企业成本、利润、税金和社会承受能力,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可以兼顾买卖双方的利益,获得较好的市场认可度。(3)收费标准本身存在重复、双轨等矛盾,收费规则不健全。国内各地区、各地域市场统一和国际国内市场统一的发展趋势,要求收费标准必须统一。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的改善,过去人为制定的价格体系已基本上被市场价格体系所取代;从国际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趋于统一,因而收费标准必须统一。(4)收费标准透明度差,非专业人士解读困难。2 新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主要区别(1)新标准由“政府定价”改成“政府指导价”为主、“市场调节价”为辅,改革了定价机制,加大了市场调节的力度。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额500万元以下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额500万元以上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可以上下浮动40%。(2)提高了收费标准。新标准与1992年版标准相比,设计收费平均提高56%,勘察收费平均提高120%。(3)统一收费方式,取消“实物定额”和“概算百分比”双轨制收费方式。(4)取消按“部门分类”,实行按“工程性质分类”,合并、简化了收费标准,完善了价格规则,制定了收费管理规定。3 新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使用3.1 新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适用范围新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凡是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设项目,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投资,也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勘察设计单位,原则上都应该执行这一收费标准。但是有两类情况除外:一类是通过国际招标,自愿邀请国外单位勘察设计的;另一类是采用国际标准规范、按照国外设计程序和深度要求进行设计的。3.2 新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定价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我国收费标准的定价方式分三种: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市场调节价是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政府指导价是依照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政府定价是依照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新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定价以政府指导价为主,市场调节价为辅。总投资估算额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经营者按照政府制定的“基准价”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具体的收费价格。新版收费标准的基准价就是《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至于浮动幅度,一般项目为±20%,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可以在上浮25%的幅度内协商确定收费额。总投资估算额5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即“买卖双方协商定价”。按照定价原则,只要是供过于求的产品或服务都应当实行市场调节价。而实际上勘察设计收费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只有极少数项目放开。这是因为勘察设计是一种智力服务,其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衡量。实行政府指导价可以保证勘察设计的水平和质量,贴近市场,保护发包人和勘察设计人的权益,也符合国际惯例。同时,考虑到我国勘察设计市场和收费的现状,地区差异太大,项目差异也很大,所以放开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额50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而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其市场调节浮动幅度则高达40%。3.3 以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为例计算设计收费某一建筑工程项目总概算为17000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及联合试运转费之和为9600万元,设计费的计算步骤如下:(1)第一步:计算“基本设计收费”。基本设计收费是指在工程设计中对所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收取的费用,并提供相应的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计算公式为:J= Y×t1×t2×t3式中:J──基本设计收费;Y──工程设计收费基价;t1──专业调整系数;t2──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t3──附加调整系数。该建筑工程项目专业调整系数t1=1.0,工程复杂程度为复杂(III级),工程复杂调整系数t2=1.15,附加调整系数t3=1.0。其中:式中:Y──工程设计收费基价;Y2──Y所在区间上限;Y1──Y所在区间下限;X──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X2──X所在区间上限;X1──X所在区间上限。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为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及联合试运转费之和。工程设计收费基价是完成基本服务的价格,可在《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中查找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代入具体数值得出:Y=(304.8-249.6)/(10000-8000)×(9600-8000)+249.6=293.76(万)J=293.76×1.0×1.15×1.0=337.824(万)(2)第二步:计算“其他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实际需要或发包人的要求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总体设计费、主体设计协调费、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费、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竣工图编制费等。该建筑工程项目有主体设计单位,并编制施工图预算。依据本收费标准,主体设计协调费为基本设计收费的5%,施工图预算编制费为基本设计收费的10%,即:主体设计协调费=337.824×5%=16.8912(万);施工图预算编制费=337.824×10%=33.7824(万)。则:其他设计收费Q=16.8912+33.7824=50.6736(万)。(3)第三步:计算“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设计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合同额。计算公式为:Z=J+Q式中:Z──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J──基本设计收费;Q──其他设计收费。代入具体数值得出:Z=337.824+50.6736=388.4976(万)(4)第四步:协商确定该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计算公式为:S=Z×(1±浮动幅度值)式中:S──工程设计收费;Z──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代入具体数值得出:S=388.4976×[1 ±(-20%~+25%)](万)3.4 需要注意的问题新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实施后,如果发包人或勘察设计人不遵守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收费规定,超出政府指导价规定的±20%浮动幅度定价,无论是抬高或降低,经价格主管部门查实后,将依法查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取费标准[1992]价费字375号国家物价局建设部文件工程设计收费标准总说明一、工程设计收费标准是工程设计单位与委托任务单位签订合同、履行合同收取设计费的依据。二、本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勘察设计主管部门组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编制,经国家物价局会同国务院勘察设计主管部门批准颁发。工程设计单位承担任务的工程性质,分别执行本标准中有关行业的收费标准。各建设单位、工作设计单位、设计审查部门和建设银行等单位应该据此掌握并监督执行。三、本收费标准共分三册。第一册包括:石油、钢铁、黄金、有色冶金、建材、机械、化工与石化、医药、纺织、轻工、交通、广播电视、商业、粮食、林业、民用建筑、市政、水利水电、人防、铁道等二十一个行业;第二册包括:核工业、航空、电子、兵器、船舶、航天等六个行业(84年本);第三册是《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收费工日定额》试行本,包括煤炭、电力、邮电三个行业。四、本收费标准是在原国家计委84年、85年颁发的收费标准基础上,对定额收费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了调整的修订本,仍体现了低收费的原则。即本收费标准是根据各行业工程设计单位的综合设计能力和以事业费制度的支出水平为基础进行计算的,同时考虑了必要的技术开发、业务建设、人员培训等所需的费用,以及必须交纳的工商税等。五、本收费标准以实物定额收费办法为主,辅以按单项工程概算为计算基础的收费办法,另外煤炭、电力、邮电三个行业试行工日定额收费办法。六、本收费标准的主要内容:1.工程设计费:一般包括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设计、按合同规定配合施工、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参加试车及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费用。本收费标准中未包括做施工图预算的费用。2.初步设计之前的工作费: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代编设计任务书、参加厂址选择和规划、进行环境预评价等工作所需的费用。3.非标准设备设计费:是指非定型设备的设计费。有的行业工程设计本身包括设备设计,则不另计收非标准设备设计费。由于行业特点不同,非标准设备设计的范围,由各行业分别作出规定。4.软件编制费:是指工厂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程序等编制费用。行业有软件编制收费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行业没有标准的,可根据软件的使用价值、先进程度,并考虑编制软件的实际工作量由双方商定。除以上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例如单独提供技术资料、图纸、翻译、电算等,其收费标准由主管部门或工程设计单位另行制订。七、如果只委托做工艺设计或土建及公用工程设计时,按照行业划分设计工作量各占的比例计算收费。只委托做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时,按照行业划分设计工作量各占的比例并乘以1.1的系数计算收费。如果增加编制施工图预算,按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乘以1.1系数计算收费。本收费标准中的工程设计收费是按新建项目设计考虑的,如果是扩建项目,除行业有明确规定者外,可按同类新建项目乘以1.1系数计算收费;技术改造项目,根据设计技术复杂程度,可乘以1.2-1.4的系数计算收费。需要进行地震设防的项目,按定额计算时,根据设计工作量增加的情况,可乘以不超过1.2的系数。八、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和主管部门规定的深度及质量标准,提供份数按各行业的规定执行,委托单位要求增加的份数,另收晒印工本费。九、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标准构配件图除外)、复用设计,按同类新设计项目的20%收费。需配基础或因地制宜做局部修改的,按同类新设计项目的30%收费。非标准设备设计重复使用时,自设计完成后当年开始,每年递减20%收费,递减后收费额小于图纸资料费时,可按图纸资料收费标准收费。十、进行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参加规划调查、询价、报价、对外谈判等技术服务工作,以及没有制订具体收费标准的工作,可采用按直接生产人员工日计算收费的办法,收费标准为每工日85元。工日的计算可执行工日定额或由设计方和委托方根据任务情况在签订合同时协商确定。需要到外埠出差,工期在六十天以内的任务,其差旅费由委托单位负担。十一、按承担设计任务的单项工程概算为基础取费的,其计算基数应扣除临时工程费、施工技术装备费和施工机械购置费,加入联合试运转费。单项工程概算应以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为依据。十二、有引进设备的项目,按单项工程概算为基础取费的,工程设计全部由我方承担,计取设计费时,其设备价格要按国内同类设备价格计算。国内如无参考价格时,则以设备原价按国家牌价兑换成人民币计算。有引进设备,按单项工程概算为基础取费的项目,如果工艺设计由国外承担,计算基数不应包括工艺设备价格;按实物定额取费的,应按行业划分的设计工作量所占的比例,扣除相应的设计费。国内相应的工艺设计配合工作的收费,可由设计方和委托方按实际工作量协商确定。十三、如需按国际通用的设计程序和深度进行设计的国内项目,因超过国内现行设计深度,可适当增加设计收费,具体可根据实际增加的工作量,由设计方和委托方协商确定。十四、承担新疆等偏远地区设计任务时,如按定额计算收费,可按原定额乘以1.1系数,承担西藏地区任务可按原定额乘以1.2的系数。十五、工程设计单位由于所承担任务的需要而出国时,除制装费由设计单位支付外,其他出国费用(包括外汇额度)均应由委托单位支付,如设计单位本身为了提高水平等原因而出国学习、考察时,其出国费用由设计单位自理。工程设计单位承担任务后,如因项目需要进行科学试验,其设备、材料和人工费由委托单位负责。十六、本收费标准中考虑了各种影响设计工作量因素的调整系数,如果在同一项目中的两种以上因素同时存在,由该项目总的调整系数应为各单项调整系数小数点以后数字之和再加1,但总的调整系数最高值不得大于1.5。按实物或工日定额计取设计费的,凡投资在3亿元以上的项目,其费额最高不得大于概算比例的1.5%。十七、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技术,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设计审查确认,可由上级主管审查部门决定,适当增加设计费,一般控制在设计费的10%以内。如果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达不到合同要求的,应按合同规定扣减设计费。十八、设计费按设计进度分期拨付。设计合同生效后,委托方应向设计单位预付设计费的百分之二十作为定金;初步设计完成后付百分之三十;施工图完成后付百分之五十。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规定,设计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设计费。设计费付清后,设计单位对所承担设计任务的建设项目应配合本施工,参加试车考核及工程竣工验收等,不应另收技术服务费和差旅费。十九、本收费标准适用于地市以上所属设计单位承担国内投资建设项目的设计收费,县及县以下所属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任务时,按本收费标准乘以0.85-0.9的系数计费。经济特区工程设计收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预算内投资项目除外),可实行市场调节,由设计单位与委托单位协商确定。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的设计收费,可参照国外有关设计收费标准,由设计方和委托方共同协商确定。二十、本收费标准未包括的项目,其设计收费由设计单位与委托单位参照本收费标准协商确定。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勘察: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小班区划调绘、立地类型及专业调查、社会经济调查、道路及其他附属工程勘察。苗圃种子园:选址、调(测)绘、专业调查、构筑物位置的测定。飞播造林:播区踏勘、立地类型及专业调查、播区航线及导航点位置勘察。设计: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经营区划、造林类型确定、树种规划设计,造林技术设计、道路防火线等辅助工程规划设计、编制设计说明书及规划图、设计概算。苗圃种子园:总平面设计、技术设计、道路排灌工程及附属工程设计、说明书及概算等。飞播造林:播区造林树种、播种量计算、设计、航线、导航点设计说明书及概算等。民用建筑设计收费标准说明一、本收费标准包括民用各类建筑工程的设计收费定额和费率收费标准。二、民用建筑根据其复杂程度共分为六级,各级的主要特征及适用范围如下:工程等级工程主要特征工程范围举例特列为国家重点项目或以国际性活动为主的特高级大型公共建筑。有全国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特别复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30层以上建筑。高大空间有声、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国宾馆、国家大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大型航空港、国际综合俱乐部、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国家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三级以上人防。1高级大型公共建筑。有地区性历史意义或技术要求复杂的中、小型公共建筑。16层以上29层以下或超过50米高的公共建筑。高级宾馆、旅游宾馆、高级招待所、别墅、省级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科学试验研究楼(包括高等院校)、高级会堂、高级俱乐部、≥300床位医院、疗养院、医疗技术楼、大型门诊楼、大中型体育馆、室内游泳馆、室内滑冰馆、大城市火车站、航运站、候机楼、摄影棚、邮电通讯楼、综合商业大楼、高级餐厅、四级人防、五级平战结合人防等。2中高级、大中型公共建筑。技术要求较高的中小型建筑。16层以上29层以下住宅。大专院校教学楼、档案楼、礼堂、电影院、部、省级机关办公楼、300床位以下(不含300床位)医院、疗养院、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俱乐部、排演厅、报告厅、风雨操场、大、中城市汽车客运站、中等城市火车站、邮电局、多层综合商场、风味餐厅、高级小住宅等。3中级、中级公共建筑。7层以上(含七层)15层以下有电梯住宅或框架结构的建筑。重点中学、中等专科学校、教学、试验楼、电教楼、社会旅馆、饭馆、招待所、浴室、邮电所、门诊所、百货楼、托儿所、幼儿园、综合服务楼、一、二层商场、多层食堂、小型车站等。4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7层以下无电梯的住宅、宿舍及砖混建筑。一般办公楼、中小学教学楼、单层食堂、单层汽车库、消防车库、消防站、蔬菜门市部、粮站、杂货店、阅览室、理发室、水冲式公共厕所等。5一二层单功能、一般小跨度结构建筑。同特征三、需要单独提出建筑设计方案的,特级、一级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加收该项目设计费的10%;二级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加收该项目设计费的6%;三级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加收该项目设计费的3%;四级以下(含四级)工程不另收建筑设计方案费。四、本收费标准已包括相应一般的消防系统和建筑装饰设计收费,如有特殊要求时另议。对现有建筑物进行专门装饰设计时,根据装饰设计的复杂程度,按装饰费用的3-5%收费。五、本收费标准是以单项工程为基本单位,不包括煤气、取水、净化、污水处理、道路桥梁、锅炉房、加油站、变配电所、水泵房、冷却塔、烟囱等单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在内,其收费应分别按市政和其他行业的标准执行。六、承担小区规划布置、在3公顷以上按每公顷700元收费,3公顷以下不收费,但小区的管线、绿化、土方等设计不论大小均按概算的1.5%收费。七、承担多功能建筑,按主体建筑功能计算收费,其中较主体功能更为复杂的部分按相应等级计算。八、民用建筑工程等级表内“大型”一般系指一万平方米以上建筑;“中型”指三千~一万平方米的建筑;“小型”指三千平方米以下的建筑。本分类法仅限于本表的使用。九、仅做民用建筑初步设计或施工图分阶段设计时,其工作量的比例为40%和60%。十、按照本收费标准提供文件的份数为初步设计图纸6份、施工图8份。表一民用建筑设计收费定额单位:元/平米工程等级暧通要求条件建筑面积(平米)集中采暧集中空调500以下500~10001001~20002001~30003001~50005001~1000010001~3000030000以上特无有 25.2023.8022.4021.00有有 26.7425.3423.9422.541无有 18.2016.8015.5414.8414.14有有 19.1817.7816.3815.6814.982无无 11.2010.369.529.248.96有无 11.9011.0610.229.949.66有有 13.3012.4611.6211.3411.063无无 6.306.166.096.02有无 6.796.586.516.44有有 7.847.567.497.424无无3.923.503.223.153.08有无4.203.783.503.433.365无无2.101.681.611.54有无2.381.961.891.82注:1.凡收费不足700元者均按700元计算。2.凡一子项在上一档面积范围内计算出收费额低于下一档时,按下一档最高面积和收费标准计算收费额。民用建筑设计收费定额调整系数工程要求内容调整系数6度抗震设防10层以下6度10层以上和7、8度10层以下7、8度10以上80米以上1.051.10 1.151.202.9度抗震设防另议3.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流砂等等特殊处理地基1.054.高寒地区(指平均气温在8度以下,最冷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全年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5℃的天数在150天以上地区)。1.05 5.底层带商店住宅1.10民用建筑工程设计费率收费标准表二单位:%工程等级工程概算投资(万元)300以下301-10001001-30003001以上一级2.01.91.81.7二级1.81.71.61.5三级1.61.51.41.3四级1.41.31.2五级1.21.1注:特级工程在上表一级工程收费标准的基础上乘以1.1的系数。

80分 找关于余姚的资料

玄览
杀人犯
  余姚的地图http://www.9tour.cn/Wiki%5FMap/City31/41715/2/  余姚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岸(东经120°52'至121°25',北纬20°40'至30°23'),属上海经济区,东距国际港城市40公里,西距杭州市120公里,北频杭州湾,南接四明山。全市辖22个镇(乡),区域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人口85万。  余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6.2℃,年日照时数21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达240天。  余姚秦时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史称 『文献名邦』 、 『东南最名邑』 ,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东汉高士严子陵,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 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舜水,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等, 都诞生在这块充满 灵气的土地上, 因  而余姚拥有 『姚江人物甲天下』 的美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使余姚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1984年余姚被批为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1985年撤县设市,1995年被批准为二类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蔬菜、茶叶、畜禽、水产、竹笋、果品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塑料制品、模具制作、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家用电器、仪表、化工、冶炼、食品、玩具、工艺美术等行业  门类比较齐全,产业比较协调的工业体系。打火机、按键、水暖产品等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稳步增长,商贸业、信息业、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消费品供应丰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二)——文本10• 电信工程规划16.1 现状分析余姚现有交换端局 4 个,模块 74 个,交换设备总容量 25.3 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17 万户。此外,已建成数字数据网、帧中继网、 ATM 等数据通信网,开通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余姚 163 、 169 Internet 接入平台。16.2 用户预测考虑余姚中心城区的发展,用户预测主要采用普及率法和分类普及率法,同时采用相关比较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为:近期至 2005 年,普及率 50-60 部 / 百人,话机数 25 万部,市话交换设备容量 30 — 35 万门;远期至 2020 年,话机普及率 80 — 90 部 / 百人,话机数 39 — 44 万部,市话交换设备容量 45 — 52 万门。16.3 局所规划局所规划根据城市用地规划,用户密度和局所优化。规划五处程控交换局,每处占地 1.5 公顷。16.4 管道规划管道规划按 30-50 年考虑,并结合中远期接入网网络结构考虑,结合地方情况,电信管道一般在道路东、南侧人行道下布置,管道规划详见《电信工程规划图》。• 燃气工程规划17.1 现状分析余姚市的城市燃气从 1989 年开始发展,目前只有瓶装液化气气源,没有管道气供应,居民气化率达 98% 。承担余姚市瓶装液化气供应的是余姚市煤气公司储配站,该站储气规模 400 立方米 ,年灌装能力 5500 吨,可供应居民 6.3 万户,液化石油气主要来自镇海炼化。在煤气用户中,居民用气量占总用气量的 85% ,公建用气量占总用气量的 15% ,无工业用户。17.2 供气原则根据国家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以及余姚市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供气原则如下:1 、优先供应居住条件符合用气要求的居民用户;2 、尽可能满足有气化条件的公共建筑用户、商业用户;3 、对于工业用户,优先考虑用煤、油(重油、柴油)、电为工业燃料的企业以及用气后能显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的企业。4 、优先发展能起到城市调峰作用的可间断供气工业用户;5 、适当发展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站。17.3 用气量预测⑴ 规划参数2020 年城市人口: 55 万人,根据《余姚市天然气利用专业规划》, 2020 年余姚市天然气气化率达到 90% ,本次规划按 50 万人计算。天然气低热值 :36.22MJ/Nm 3 。⑵ 2020 年用气量气源类别用气项目用气量(亿立方米)比例( % )备注天然气居民生活0.4210供气人口 50 万公建0.368 . 33工业3.0771 . 67其它0.4210合计4.310017.4 气源规划在《余姚市区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中,规划气源近期为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中期为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和“西气东输”双气源,远期在此基础上,还可能增加华东地区进口 LNG 。东海西湖凹陷包括 8 个油气田,其天然气探明储量 484.23 亿立方米,控制储量 1483.66 亿立方米,预测储量 2030. 05 亿立方米 。根据中国石化集团的开发方案,一期生产规模为 16 亿立方米 / 年的天然气将于 2004 年登陆,到 2010 年达到 40 亿立方米 / 年的规模。储量 484.23 亿立方米,17.5 输配系统17.5.1 管网的布置原则1 、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公用设施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选择确定高中压管网的走向和布局,同时尽量避免穿越铁路、河流和其它大型障碍物,以减少工程量和投资,尽量避开闹市区。2 、为提高管网运行的可靠性,应基本成环状布置或考虑以后成环。3 、充分考虑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的因素,进行综合布置,力求经济、安全、可靠。4 、燃气管道采用地下敷设,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 ( 管顶至路面 ) 应符合下列要求:车行道:不得小于 0.8 米 ;人行道:不得小于 0.6 米 :庭院内:不得小于 0.4 米 ;水田下:不得小于 0.8 米 ;已当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均可适当降低。17.5.2 管网布置( 1 )城市管网系统采用高、中压二级管网系统。( 2 )规划新建天然气门站一座,规模 2 公顷 。( 3 )规划新建高中压调压站 3 处。• 环境保护规划18.1 环境现状从近 10 年余姚市的环境监测看,环境空气质量中 SO 2 、 NO X 、 TSP 均为一、二级标准,降尘在交通稠密区和混合区有时超标。影响余姚市地面水质量的污染物主要为有机污染物和石油类。市区声环境方面质量较差。18.2 环境目标1 .大气环境目标余姚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整体上应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交通干线两侧允许低于二级标准,但不超过三级标准。2 .水环境目标按余姚市水环境划分确定近期为国家地表水 Ⅳ 类水体,远期为国家地表水 Ⅲ 类水体,城区内规划的景观河流、湖泊达到地表水 Ⅲ 类标准,周边水库为国家地表水Ⅱ类水体。地下水应达到国家地下水Ⅱ类标准。3 .噪声环境目标( 1 )休疗养用地、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地区,昼间不超过 50 分贝,夜间不超过 40 分贝;( 2 )旧城区以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或商业、居住混杂的地区,昼间 50 — 60 分贝,夜间 45 — 50 分贝;( 3 )规划确定的工业区,昼间不超过 65 分贝,夜间不超过 55 分贝。4 .固体废弃物目标要求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效益化目标。18.3 环境保护功能区的划分1 .陆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按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安排,考虑陆域规划用途、现状环境本底和环境发展趋势,将陆域环境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陆域环境功能区、二类陆域环境功能区和三类陆域环境功能区。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和休疗养地;二类区为: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住混合区、文化区;三类区为:交通枢纽、干线、有污染的工业区。一类区执行国家大气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国家大气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国家大气三级标准。2 . 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水域环境按余姚市水域现状使用功能和其发展的潜在功能确定,城区河段近期为国家地表水 Ⅳ 类水体,远期为国家地表水 Ⅲ 类水体,城区内规划的景观河流、湖泊为国家地表水 Ⅱ 类水体。水环境执行国标《 GB3838-96 》大气执行国标 《 GB3095-96 》噪声执行国标 《 GB3096-93 》环境区划见《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区划图》。18.4 环境保护措施1 .完善污水管网建设,近期形成一套完整的污水管网系统。2 .建成余姚市污水处理厂,使余姚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80% 。3 .加强施工工地的管理,完善尘污染工厂的处理设备。4 .建成余姚市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使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 90% 以上。并且建立医疗废物处置设施。5 .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改善大气环境质量。6 .完善企业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制度,使“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 100% 。• 环境卫生规划19.1 现状1 、余姚市现有垃圾中转站五座,为 1995 年前建设,均为集装箱式,现已呈现饱和状态。2 、现有垃圾处理场位于东北街道同光村,占地 4 公顷,建于 1987 年,已填埋垃圾近 410 吨,采取填埋式。19.2 存在问题1 、环卫设施已趋饱和和老化,急需扩大规模或另选新址。2 、环卫机械不足,设备老化严重。3 、垃圾及粪便处理程度不高,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4 、环卫设施建设资金不足。19.3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19.3.1 规划原则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各类环卫设施,美化环境,方便使用,逐步提高环卫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妥善处理和综合利用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创造整洁的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19.3.2 垃圾收集及处理⑴ 生活垃圾量预测按人均指标法计算生活垃圾量,(详见下表)表 19-1 余姚市城市生活垃圾量预测表年限项目2005 年2020 年人 均 指 标(公斤 / 人 . 日)1.41.25城 市 人 口( 万人 )2655垃 圾 总 量( 万吨 / 年 )1325(2) 垃圾收集、清运现状垃圾收集方式较落后,主要以垃圾站、垃圾箱为主要收集渠道。规划增设垃圾中转站,同时推广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逐年减少垃圾箱,消灭垃圾站。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以街道为单位,按人口 2 — 2.5 万人设一座, 2020 年实现垃圾收集密闭化、集装化、清运机械化。⑶ 垃圾处理考虑到余姚市的实际情况,新的垃圾处理采取填埋式,填埋场位于东北街道桐张岙,总占地 15 公顷 。规划 2005 年新建垃圾焚烧厂一座。全市无害化垃圾处理率 2005 年达到 60% , 2020 年 80% 。19.3.3 公共卫生设施• 垃圾中转站由于规划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均距城区较近,故市区不设大型垃圾中转站,只设中小型垃圾中转站,中小型垃圾中转站的规模为 2000 平方米 左右,具体位置见《环境卫生规划图》。( 2 ) 公共厕所建设规划要求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设置公共厕所,每平方公里不低于三座。到 2010 年全市公厕总数将达 240 座,并基本实现水冲化。( 3 )废物箱的设置废物箱的设置原则为:商业文化街道每 25 — 50 米 设一个;主要交通干道每 50 — 80 米 设一个;一般街巷每 80 — 100 米 设一个。( 4 )环卫专用车辆环卫专用车辆按 2 辆 / 万人配置,到 2020 年需 110 辆。规划近期对现有车辆进行更新和调整,添置道路清扫车。为保证环卫车辆自身卫生整洁,防止二次污染,近期在中心城区和姚北新区各建环卫专用车辆冲洗站一处。• 防灾规划20.1 防洪工程20.1.1 现状概况余姚市位于姚江流域中部,地势较低,地面高程基本在 3.3 — 4.5 米 之间。流经市区的河流众多主要有候青江、姚江、最良江,在现有的防洪设施的条件下,江水平均 3.4 年出现一次高于 4 米 的水位,实测最高水位为 4.82 米 。余姚现状已经形成一个东泄、西蓄、北排、中疏、低围的防洪排涝体系,全市的防洪能力达到 10 年一遇的标准。从现状防洪的情况看,余姚现状防洪主要存在问题是:( 1 )防洪设施标准不高。( 2 )地势低洼,现有排水泵站装机容量不足,容易造成内涝。( 3 )河道淤积、干流排洪闸孔径偏小等原因导致行洪不顺畅直接降低行洪标准。20.1.2 防洪排涝标准规划确定余姚未来发展成为 55 万人的大城市,根据 GB 50201 — 94 《防洪标准》相关的规定,到 2020 年余姚的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的Ⅱ级设防的重要城市,近期可以按照 50 年一遇的Ⅲ级设防的中等城市的标准来建设防洪设施。规划排涝标准 20 年一遇 24 小时雨量排出或排至耐淹深。20.1.3 防洪规划( 1 )规划按照新的防洪标准进行防洪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东泄、西蓄、北排、中疏的防洪排涝体系。( 2 )强化城市行洪体系,降低市区的洪水水位。拓宽疏浚最良江、候青江、姚江河道,东迁扩建中舜江、皇山、竹山、郁浪浦四座节制闸。( 3 )通过完善挡洪体系,进一步防止江河洪水入侵市区。按照防洪标准的要求对现有堤防加高加固,支流口门修建挡洪闸。由于市区堤防和郊外堤防标准不同,规划在过渡段布置隔堤,阻挡郊外超标洪水侵入市区。( 4 )完善排水体系,使得市区的雨水在高水位时候强行排出,低水位时候自行排放。( 5 )清除影响行洪的建筑物、改建影响行洪的桥梁。对未经批准修建的阻水码头、埠头、取水构筑物一律拆除,对阻水严重的老桥涵要抓紧改造。20.2 消防规划1 .现状分析余姚市现有 1 个消防站,用地面积 6000 平方米 ,消防车 3 辆,人员 28 人,市政道路上设有消火栓 95 个。2 .主要存在问题消防站数量少,消防车辆缺少,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薄弱,供水管网不完善,消防水压不够,消防编制缺员。消防有线通讯条件尚欠完善。3 .消防队(站)规划根据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等消防有关规范,结合余姚市具体情况,确定中心城区消防规划。规划设消防站 6 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 6-- 10KM 2 。每处占地面积 0.5 公顷 。消防站布局、用地见《防灾规划图》。20.3 人防规划20.3.1 规划原则与目标原则:贯彻人民防空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建设,坚持平战结合,注重实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长期规划,分期实施。目标:以增强城市总体防护功能为前提,紧密结合城市建设,适应战时防空和平时利用两方面的需要,逐步建成一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体系。20.3.2 城市总体防护规划从提高城市总体防空抗毁功能,兼容平时防灾功能考虑,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按人防防护要求,进行协调和综合规划。①按有关标准、法规要求,以新建民用建筑(含旧城区改造)为主,结合小区绿地、场地规划,扩大人防工程防护面积,建设人防工程。②结合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的新建小区,旧城改造、较大工业区及其他工程项目,配套建设或预留相关防空设施。③现市中心区是规划重点,地下空间开发与人防工程结合,同时结合广场、绿地、街道、交叉路口、高层建筑等,改造与修建平战两用地下工程。20.4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4.1 现状概况我市地处浙东四明山北麓,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市域总面积 1527km 2 ,其中山地、丘陵约占 53% 。全市地貌类型众多,地形高差悬殊,地质构造发育,地层岩性复杂,是宁波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县、市之一。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及地面塌陷。平原区尚未有区域地面沉降灾害迹象。全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计 62 处,其中滑坡灾害点 29 处,泥石流灾害 16 处,崩塌灾害点 4 处,采矿地面塌陷灾害点 1 处,潜在滑坡灾害点 6 处,潜在崩塌灾害点 6 处;规模多以小型为主。20.4.2 规划原则与目标(一)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我市的地质灾害的灾情和社会财政现实,防治工作要同山区资源开发、下山脱贫及工程建设相结合,做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二)总体目标建立起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与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查清我市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建立完善的市、乡(镇)、行政村三级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治队伍。20.4.3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分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划分原则是:“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反映客观规律、方便实用。本次易发区的划分是在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将我市地域划分为:高易发区( I )、中等易发区( Ⅱ)、低易发区(Ⅲ)、不易发区(Ⅳ)共四个区 10 个区段。(附图: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 I ):面积 138.8 K m 2 ,占全市总面积的 9% ,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 33 处,占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 53% ,面密度系数达 0.24 处 / K m 2 。地质灾害中等易发区( Ⅱ):面积 465.0 K m 2 ,占全市总面积的 30% ,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 23 处,占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 37% ,面密度系数达 0.05 处 / K m 2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与不易发区 (Ⅲ、Ⅳ):面积 923.0 K m 2 ,占全市总面积的 61% ,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 6 处,占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 10% ,面密度系数小于 0.01 处 / K m 2 。(二)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网络,对重点地质灾害应明确分管领导,设立专门观察小组。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群策群防。有关地区必须制定出保护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挖山造房、建筑公路、机耕路等)预案,对稳定性差和较差的地质灾害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有效防治措施,尽可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汛期及台风季节,重点地质灾害地区建立观察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将观察、监测结果作详细记录,并与余姚市有关部门经常取得联系。对重点地质灾害点加强检查、观察力度,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必须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抗灾抢险,按分级管理办法及时向上级汇报灾情。对重大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第 104 号令第十五条第二款“申请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附地质灾害勘查评估资料,并经地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基本建设审批权限和程序的规定报批”之规定执行。对重大地质灾害防范区段,制定专门的防治工程与应急治理措施。具体由余姚市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确定应对工程与相关措施。• 郊区规划郊区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并对城市未来发展发挥更重要的指导作用。21.1 界定郊区范围城市郊区,从广义上说包括城郊过渡带、城市近郊区及城市远郊区。从余姚市的现状和城市发展来看,城郊过渡带已划入规划期内的市区,从行政区上看,城市近、远郊区均划入郊区规划的范围,使其在农产品供应、环境、土地等方面与城区结成紧密联系。余姚市郊区面积 301 平方公里。21.2 规划特点受用地的限制,余姚市郊区从功能上看实际是城市的边缘地带,它不具备大城市郊区的特点,因此,余姚市郊区对于市区而言,更应强调其对城市生态安全的保障作用。其它更多的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应该从市域或更大的区域范围解决。21.3 郊区规划布局21.3.1 港口根据远期发展的需要,在余姚中心城区东西两侧分别建设上游港区和下游港区。21.3.2 水源保护地位于郊区范围内的水源地主要有梁辉水库的水源保护区,应加以保护,以利于余姚市未来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21.3.3 果林种植地规划城市东部穴湖水库一带作为果林种植地。21.3.4 山林地城市南部梁辉一带的山区作为山林地。21.3.5 城市生态涵养区将中心城区和姚北新区之间的地带作为余姚市的生态保育地带。21.3.6 城郊公园绿地穴湖郊野休闲渡假公园: 在现在穴湖水库的基础上进行整治及完善,成为余姚市市级综合性公园,大面积的水面和果园,林地将是其特色。丰山郊野休闲渡假区: 梁周路西北以丰山为主的丘陵开发成为渡假区,供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四明山郊野旅游休闲渡假区: 四明山是余姚市域内生态环境保存得最好的自然山体,依托四明山建设旅游渡假区。余姚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概况 余姚市位于浙江省东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03′。总面积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户籍人口82.5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邮编:315400。行政区划代码:330281。区号:0574。拼音:Yuyao Shi。地理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县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县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 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 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全市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萧甬铁路横贯中部,329国道穿越境北,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汉族为主,有苗、白、壮、布依等少数民族。金属矿产资源有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高岭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穿山甲、水獭、丹顶鹤、白鹤、黑鹳、鸳鸯、灰鹤、银杏等。中草药材有络石屯、贯众、淡竹叶、茯苓、丹参、金银花等40余种。土特产品有茶叶、杨梅、干菜笋、佛雕、工艺草编。名胜古迹有河姆渡遗址、黄梨洲墓、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王阳明讲学处、通济桥与舜江楼。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52个社区、265个居委会: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郎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历史沿革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经济 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98.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一产22.53亿元,二产175.13亿元,三产100.4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6:58.7:33.7。按现行年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4404美元。 余姚物产丰富,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副渔各业齐会的综合性农业区域。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称号。近年来,余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市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已形成蔬菜、竹笋、茶叶、果品、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商品基地,涌现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国泰榨菜”等名牌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之乡、模具王国”之称。工业经济以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以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电动工具、打火机等行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遍及全市各地。近年来,余姚名牌产品迭出,涌现了帅康、玉立抽油烟机、富达吸尘器、舜大全价饲料等中国名牌产品。 余姚也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市之一。依托全国最大的塑料交易专业市场——中国塑料城,这里已成功地举办了两届中国塑料城全国塑料博览会、2000年余姚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余姚经济的发展。荣誉 余姚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第20位和第11位。余姚不仅是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同时还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模范(县)市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市树市花市果 余姚市市树广玉兰,余姚市市花杜鹃花,余姚市市果杨梅.编辑词条开放分类:地理、旅游、浙江、余姚 参考资料: 1.中国塑料城信息中心 2.行政区划参考资料:以上均来源于网络

洛阳机场的机场建设

情劫
贝索罗
洛阳北郊机场是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河南省和洛阳市共同投资兴建的,于1986年1月开工建设,1987年9月正式通航。洛阳北郊机场净空条件良好,全年可飞天气350天以上,常年担负着郑州、西安、太原、南阳等机场的备降航班保障任务。由于洛阳北郊机场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投资规模小,设备配置较低,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速度和旅客出行的需求。为适应洛阳北郊机场未来发展需求,洛阳北郊机场改扩建工程科研报告(代立项)提出:对国际联检楼、机场消防站、停机坪等进行改扩建。对国际联检楼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完善内部设施,改造内部流程,完成后作为国内候机楼,进而对现有国内候机楼进行改造,作为贵宾候机楼和国际候机楼;搬迁机场消防站,在原址扩建机场货运仓库;对现有油料保障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在现有停机坪东侧扩建停机坪,增建6个停机位;在油库北侧新建消防站。预计扩建后的洛阳北郊机场可满足每年76万人次旅客吞吐量,8695架航班起降架次,5200吨邮货吞吐量的需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12月31日批准了洛阳机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期工程以2015年为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00吨、飞机起降7000架次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将现有国际联检楼11554平方米改造为国内航站楼,现有国内航站楼4860平方米改造为国际航站楼,新建货运库、停车场等并配套建设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2.7亿元。2012年,洛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万人次,朝着年吞吐量3年内增至160万至180万人次的目标更进一步。截至目前,洛阳空中直航城市已增至15个,每周航班数量增至88个,2012年旅客吞吐量比2011年翻一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深圳清水河大爆炸的反思

爱封了
事必大逆
清水河库区的选址反思“深圳城市规划忽视了安全要求”——这是当年“8·5大爆炸”事故调查专家组对深圳市非常明确的批评。专家组的结论是,深圳市政府没有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意识淡薄,对清水河仓库区的总体布局未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审查,使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仓库,牲畜和食物仓库以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在与居民点和交通道路不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的区域;存放化学危险品的清六平仓库离繁华市区的国贸大厦仅4.2千米,煤气储运站建在居民住宅小区,与清六平仓库水平距离仅300多米,严重威胁着深圳市的安全。对于专家组的这一结论,深圳显得有点不太服气。“当年我们都到现场看过,当时清水河在深圳已经很偏僻的了,谁也没想到城市发展得这么快。”一位曾经参与清水河油气库规划选址的工程技术人员说。这位工程技术人员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见,不过,它也引出了一个话题: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速度问题。具体到清水河油气库新址的选择,就有人大代表直言:“长岭陂,难保不成为清水河第二。”长岭陂——清水河第二?长岭陂相对偏僻,“那是在一个山坳里,是个很好的位置”。规划国土部门向记者证实,新址是在长岭陂一处山体围合区域,然而,长岭陂的选址是于1994年完成的,有关方案上报后,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到了1999年12月,新库址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规划国土部门后来又对方案进行了修订设计,但人大代表对此并不认同。“长岭陂现在有了人气热闹的迹象,新址选在这儿,不知道与清水河有什么区别?再过5年,新址又是个好地方,为何不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市人大代表杨剑昌说。“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再搬第二次。”曾参与清水河油气库当年选址的一位危险品库区规划专家说:“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城离长岭陂也只有一公里多一些,我担心它将来会和当年的清水河一样,从偏地成为闹市。”对此,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是这样解释的:从规划布局角度来说,选在长岭陂是合理的。长岭陂库区建成后,可以涵盖清水河现有的功能,不仅具备相当的公路运输功能,也为未来的铁路运输留下可能的空间,完全可以取代清水河库区的作用。至于将来库区的安全如何保障,着重点则应放在土地控制管理及消防安全管理上。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大代表与杨剑昌的观点相同:“什么事情都要有前瞻性,不要搬了一次,再搬第二次。”抛开长岭陂的争议不说,位于南山蛇口半岛东角头、松岗镇茅洲山等地的油气仓储大型基地的搬迁问题也日益迫切。一份名为《大铲岛油气库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深圳油气仓储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全面盘点:位于南山赤湾港的燃气集团600吨液化气中转站周围面积不足,附近有明火作业,存在安全隐患;位于蛇口东角头的岩谷气体机具公司3300吨液化气库由于周围用地性质转变,不宜保留,应考虑搬迁;中石化38800吨蛇口油库与周围建筑和设施存在安全距离不足等隐患;位于松岗镇茅洲山的2万吨油库由于周围用地性质转变,也不宜保留,应考虑搬迁……深圳市规划人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在深圳发展的过程中,有限的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及人口急剧发展的矛盾,使深圳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不得不一次次陷入尴尬。不止是危险库区的选址问题,城市道路等各方面的基础配套也都存在着如何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未来发展的脉络,不严格管理,谁也不敢保证危险品库区的搬迁会不会循环往复地持续下去;城市建设会不会无休止地推倒重来。”不得轻视的库区安全管理。“由于城市规划只能做到适度超前,因此有时不得不面临这种尴尬。毕竟,谁也不能先知先觉。”一位规划专家对油气库选址的争议是这样看待的。“对于一个危险品库区的安全前景而言,如何做好消防安全防护的重要性要大于选址问题。“现在从城市规划、布局以及管理方面,深圳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为了核实这位专家的话,为了了解深圳油气库安全管理的现状,记者于近日前往东、西部两大油库区采访。8月2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乘坐的采访车未进行登记,便直接闯入了下洞油气库区的中石化大鹏湾油库。进入油库仅两三分钟,接到值班人员报告的中石化深圳分公司大鹏湾油库办公室主任邝鸣,就驱车把记者堵在了路上。而在南山半岛油气基地的中石化妈湾油库,记者想拍摄液化气罐车作业的情景时也受到了警告。“当照相机快门闪烁时,有可能产生瞬间的静电,与空气中的液化气一接触,就容易产生爆燃。”记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无法在油气库安全的硬件方面有所发现,不过这两件小事,倒可以看作是油气库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一种体现。而深圳市消防局防火处副处长陈景新的一番话,似乎更可以让人放心,“消防局现在每年都会组织十几个检查组分两次对全市的10余处油气库、100多家加油站进行大规模的专项治理。”就在记者采访陈景新前不久,深圳市消防局刚刚完成了最近的一次大检查。“通过这次检查,我们认为深圳各油气库的消防设施基本上是完好的。现在这些油气库企业的负责人都已经意识到消防安全是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他们在各方面的管理还是上档次的,能够落实各项消防规章制度。”另外,一个庞大的消防体系也正在建立中,“未来十年,深圳将投资25亿元建设海陆空消防安全体系。到2005年深圳就将建设21个消防站,远期到2010年全市将达到90个消防站,此外还将建立有两架直升飞机的消防直升机特勤站。”不管是关于清水河油气库选址的争议,还是油气库管理上的建设,它们指向的都是一个安全问题。经历了“8·5”大爆炸的深圳,多一些小心,多一分慎重,总是必要的。“深圳绝不能重演‘8·5’大爆炸了。”这几乎是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官员、专家的一致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