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物流市场调查报告

笑八仙
惺惺惜惺
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化物流被业内人士称为“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因为其在集中采购、集中库存、运输优化等方面的作用,较其他形式的物流业占据有绝对优势,物流信息化就是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因为很多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物资企业改制而来,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尽快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另外,由于我国制造业和商业分销领域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与其相适应的物流企业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所以,无论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都不高。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公司,他们早就完成了物流信息化,洋物流杀进来后,众多中国物流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严峻问题。随着企业电子商务的崛起,分销渠道的进一步整合和供应链管理的出现,要求物流企业能够向客户提供全面的配送解决方案。但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协调,让物流活动变成模糊的黑洞,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体位置,而且无法与司机随时随地的保持联系,不能为其组织货源和灵活配货。同时,司机只能凭个人经验确定路线,有时不能找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另外,实际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货物配送过程的情况,不能和物流企业协调配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技术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GIS/GPS的应用将构造具有竞争力的透明物流企业。GIS/GPS简介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目前GIS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OpenGIS的研究保证了用户可以存取在网络上的异构GIS数据和处理单元;关系数据库(RDBMS)和GIS的有效结合,使得许多RDBHS也将支持新的对象关系模型,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持空间数据类型;GIS构件(Component)的开发使得原来的大型GIS系统正迅速走向构件化,分解为基本的GIS构件;WEB(Internet/Intranet)已经成为GIS的新的操作平台;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的发展,为知识发现提供了新的工具。GIS的最新研究成果为GIS技术引入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条件。GPS(Geographic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它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构成,发射装置由若干颗位于地球卫星静止轨道、不同方位的导航卫星构成,不断向地球表面发射无线电波。接收装置通常装在移动的目标(如车辆、船、飞机)上,接收装置接收不同方位的导航卫星的定位信号,就可以计算出它当前的经纬度坐标,然后将其坐标信息记录下来或发回监控中心。地面监控中心利用GPS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功能,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由于物流运输过程是实物的空间位置转移过程,所以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可能涉及到的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处理环节,对各个环节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都可以通过运用GPS的导航功能、车辆跟踪、信息查询等功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无疑将有助于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GIS/GPS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优势GI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而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GIS/GPS在物流企业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数字物流企业,规范企业日常运作,提升企业形象。GIS/GPS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2.通过对运输设备的导航跟踪,提高车辆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费用,抵抗风险。GIS/GPS和无线通讯的结合,使得流动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并且由GPS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利用GPS和GIS技术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利用该功能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运输。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讯等的技术,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车辆的空载现象,同时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自己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情况。比如在草原牧场收集牛奶的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找到故障车辆而使整车的原奶坏掉,损失惨重。而GIS/GPS能够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人的因素处处存在,而GIS/GPS能够有效的监控司机的行为。在物流企业中,为了逃避过桥费而绕远路延误时间,私自拉货,途中私自停留等现象司空见惯,反正山高皇帝远,物流企业不能有效监控司机的行为。而对车辆的监控也就规范了司机的行为。3.通过物对物流运作的协调,促进协同商务发展,让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转换。由于物流企业能够实时的获取每部车辆的具体位置,载货信息,故物流企业能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的业务,降低空载率。这一职能的转变,物流企业如果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四方物流的作用。物流企业通过无线通讯,GIS/GPS能够精确的获取运输车辆的信息,再通过INTERNET让企业内部和客户访问,从而把整个企业的操作,业务变得透明,为协同商务打下基础。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的物理架构如下: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基本架构如下:结束语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讯(WAP)与互联网技术(Web)集成一体,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国内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一些远见的企业已经看到这块诱人的蛋糕并付诸与行动,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就是比较典型的企业,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虽然这些产品功能尚未完善,相信随着人们的重视和技术的进步,GIS、GPS、WAP和WEB技术将结合在一起,共同描绘透明物流企业,减少物流黑洞,增强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在不久将开放的物流市场上站稳脚跟。

物流专业毕业生在物流行业的发展调查分析

四时殊气
逞颜
  前瞻网摘要:2013年3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首个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表明,从2011年以来,物流业景气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  2013年3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首个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表明,从2011年以来,物流业景气指数均保持在50%以上,平均值为54.4%;受网购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以快递为主的邮政物流业增长势头尤为突出,其指数平均值为63.9%,明显高于其他物流行业,并且稳定性较好。数据显示,2013年前2个月,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分别为51.3%和50.4%,增长势头进一步趋稳。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201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10%。报告分析认为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促进我国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物流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属于实体经济,干这行很类,发展相对其他行业来说,相对要差一点。

物流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茅趸王
畅游者
虽然,国内关于物流的关注在持续升温,除了以政府《物流业中3335336463长期发展规划》为代表的政策性指导出台外,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内产业链的升级改造都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针对物流的概念以及起源和沿革视乎没有太多的关注。我们可以引用志皓物流以同城城际物流服务为基础、以企业定制组合业务为搭配、以第3.5方物流业务为拓展、以物流供应链管理咨询业务为核心的第四方物流之路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变革,但综观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物流还是要纳入到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中来以解释才有可能把“物流”中国化。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物流”的概念,我们的古人称之为驿,亦作绎,如果引申可以作“ 络绎 ”即 连续不断;往来不绝。《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缛络绎, 范蔡之说也。” 李善 注:“辞旨繁缛,又相连续也。” 张铣 注:“笛声繁多,相连不绝,如 范雎 、 蔡泽 之说辞也。”《后汉书·乌桓传》:“是时四夷朝贺,络绎而至。”《明史·聊让传》:“迩岁土木繁兴,异端盛起,番僧络绎,污吏纵横。” 沈从文 《泥涂》:“妇人们记起家中出痘疹的儿子,上年纪的想起自己的腰脊骨风痛,络绎走来,又陆续的回去了。”亦作“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 彊 ,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 奉先院 ,络绎不绝。”《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以上史料我们摘出来的目的在于络绎不绝的名词除了用词的贴切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物流”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关于驿进一步引申,我们称之为驿传、邮驿、传舍或者驿站,简单来说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以后功能逐步有所扩展,最后被新生概念取代。 中国“物流”的发展史 根据甲骨文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我国的邮驿通信一般认为是从殷商盘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废驿归邮为止。 夏商周时期的僖传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我国商代最早的军事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到了纣王时,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我国周代的军事通信包括两部分:一是边防通信,以烽火台为主;二是战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声光通信。从西周开始,中国的通信组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两套有组织的通信:一是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二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通信系统。周代战争频繁,军事通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著名的是阴符与阴书,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到周朝时期,中国利用邮车、快马传递官府紧急"简书"的邮传制度已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断进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传车。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边境通信(如烽火信号)是明显的接力传送外,主要是采取以专使为主的方式。周王朝为使军令、政令准确迅速下达,建立了以西周首都丰镐为中心的邮传网路。节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使的凭证。早期的节名目较多,周代有龙、虎、人、符、玺、旌六节,后逐渐简化为一种路节,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符节出现后,成了封建政权集中于君主的象征。在《周礼》中规定:山国用虎节,泽国用龙节。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 春秋战国时期的馆、遽 春秋时,由于通信者的频繁往来,在干线道路上设置了馆、遽,供来往者使用。春秋时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车传。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来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战国时代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君主集权不断加强,各国派遣使者时,要由君主颁发一种信物---节。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开始出现的。春秋时的邮传已"北通燕蓟,南通楚吴,西抵关中,东达齐鲁。"我国古代邮传发展到战国普遍应用了通信信物---符节。兵符是战国时调兵遣将的信物。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发生了一种革命性的转变,这就是由过去的以专使通信为主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 秦汉时期的邮亭 在秦朝,作为主要通信机构的是邮亭。秦代邮传的特点是实行接力传送、路线固定、以律(邮驿的律令)保证。1974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来的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关于邮律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邮政法”。为了解决通信接力传递诸多中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秦朝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行书律》。木牍是古代书写于木片上的信函、文书。1976年我国在湖北省云梦县秦墓里出土的"黑夫、惊木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牍家信。驿置和邮亭是汉代主要的通信组织。汉代邮驿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准确、安全,这与现代邮递的要求是一致的。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开始建立国际邮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有关汉代邮驿重要的史料来自出土的木简。汉代的烽火燧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严格规定和检查制度,一般说来,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在公文封发方面,汉代实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简外面的绳结处加封特制的粘土,并在泥上盖印,防止私拆泄密。驿置是汉代递送文书的通信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里左右设立一置。根据出土的汉简内容反映,汉代邮驿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封发、运递、时限与检查等三项内容。汉代邮驿除了接待过往官员和运送货物外,主要是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递。把紧急的文书交代马传,或利用驿或派专人,汉简中称为"吏马驰行"。我国进入东汉以后,战事频繁,通信工具中废除了传车,改以快马,"置"也逐渐改称"驿"或"驿置"。 馆驿合一的先驱 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时代的传驿分设,开创了隋唐时代的馆驿合一;这在中国邮驿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所谓"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国和吴国的邮驿通信的盛况。在通信牌符方面,曹魏除继承汉代的铜龙符、竹节使外,还创造了另一种信物---信幡。晋代邮驿是由法曹主管,渐转为由兵曹或驾部郎管理的过渡时期。在通信符节上,从中央到地方,南朝虽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节符,但的是靠尚书符、诏书。北朝的通信组织基本上是朝着传驿合一的趋势发展。隋初,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得到了加强,在通信方面,建有馆、驿、台传。隋代的邮驿机构称为驿传,隶属兵部,唐代改属驾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设急递铺,专门办理紧急军邮。隋唐的邮驿与前代的最大区别是传和驿完全合一。隋唐的国内驿路以长安经洛阳至江淮的驿路最为重要。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网。隋唐的驿铺设于驿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机构和官方招待所的双重作用。隋唐时的文书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发往地方的诏旨、文书;另一种是地方上报中央的文书。隋唐时期,在边境和作战时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与驿密切相联。在内地,军事文书除露布是派遣专人传递外,一般都交驿发递。隋唐时,北方的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政权后,也有自己的通信组织,如突厥在没有文字时,用金镞箭以为信契,用蜡封印。隋唐的邮驿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行政和监察两大部分;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隋唐的文书一般是囊封,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装的,运递人员把它装进身背的口袋内进行传递。著名的《宋国夫人行图》就是一幅珍贵的描绘驿使背着信袋运送书信的壁画。隋唐馆驿的规模大小不一,在《唐六典》中有严格的规定:都亭驿可拥有75匹马,配备驿夫25个;诸道第一等驿可以有60匹马,20个驿夫。隋唐时期,坐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陕西省褒城县)的褒城驿,历史上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驿"。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的兵部,这就改变了汉魏历代由法曹兼管邮驿的体制。 隋唐邮驿的规模相当大,唐代全盛时共设驿1639个,其中陆驿1297个,水驿260个,水陆相兼的驿86个,从事邮驿的人员达2万余人。唐政权的通信组织中专有一支以骆驼为主的队伍,称为"明驼使",用于边塞军机的紧急传递。由于中日往来频繁,唐驿的组织也被引进到日本;日本后来所建立的邮驿,其任务、设备、工具、方式都大体上仿照此;到北宋初年,日本已有414个驿。唐代驿站遍布全国,其中陆路行程为每日马行70里,车行30里,急递则必须飞骑日驰300里。唐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它是直接交驿后再传递到各道州或节度使的。宋代邮驿组织通信的基本原则是"计程责限"和"依限传送"。 宋代主管邮驿的机关有二:一为兵部,一为枢密院。在宋代,凡是交急脚递或马递传送的文书,当着官员面实封装入筒内,叫做"实封入递"。北宋时,递铺的基本限程分四种: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收集在《永乐大典》中的《金玉新书》是两宋递铺法规总集,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较为完整的一部通信法规。在宋朝,由于皇帝的重视及战争需要,军事通信十分发达,在沈括《梦溪笔谈》一书中曾写道:"急递最速,唯军兴用之"。金字牌急脚递,始设于宋神宗时,是为军事需要服务的。宋代的金字牌是一种通信檄牌,"牌长尺余",木制,"朱漆刻的金字",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其传递速度快于一般急脚递。北宋建立的一套较为健全的递铺组织,特别是急递铺组织,为以后各朝所继承,一直延续到清末。驿站是传递政府公文的机构,很长时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诏令臣僚,允许臣僚把他们的家信交驿附递。我国现存的姑苏驿亭遗址,位于苏州,建于宋代绍兴14年。清代同治十年为该驿亭题写的著名对联是“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宋朝为了确保邮驿的传递速度,在机构设置方面“均地理”(按照地理条件);在时限方面要求“谨时刻”;在布局方面要“亭传相望”;在监督检查方面“分置巡辖”,制度相对较为完善。递捕在宋代是直接承担通信的组织。宋代用于通信传递的组织还有递铺,可分为三种,即:步递、马递和急脚递。同两宋时期的驿所相比,递铺有三个长处:一是距离短、机构多;二是昼夜不停、接力传送;三是深入内地,形成规模庞大、四通八达的通信网。为了沟通中央与地方、后方与前线的通信联系,南宋王朝在东南沿海及边防要地先后建立了“斥堠”与“摆铺”、急脚递,传送紧急文书。我国最早开办的古代地方邮驿机构是摆铺,供传递文书和私人信函,创设于南宋。我国史传中,最早成功地利用鸿雁传递书信的是南宋时期的郝经。 元朝因袭旧制,由兵部管理驿站;同时元政府又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通政院,管辖全国驿站。元代驿站是以路(府、州)为枢纽设置的。元代专门传送官方普通文书的组织是急递铺。元代常用的驰驿牌符有金银字圆牌、海青牌及铺马圣旨等数种。 明代邮驿的弊端 明代中央管理邮驿的机关为兵部车驾清吏司。在明代,除了兵部外,还有一个与邮驿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即通政司。站、递、铺三者紧密结合、互相补充,成为明代邮驿的三种基本组织形式。“符验”是公差人员驰驿的证明(凭证或护照),没有符验的人严禁驰驿。明代的符验包括符验、勘合、火票三种类型。明代洪武年间创建的明驿是从正驿名、开驿路、恤邮传、定驿制、严法纪、惩贪官等方面着手的。明代的急递铺网路以县(州)前总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逐铺相接,形成遍布全国的递铺网路,并与水马驿站相衔接。明代在地方上,邮驿受布政使与按察使双重领导,而以按察使为主。明初的会同馆,设于首都所在地,为全国驿站的部枢纽。明代邮驿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一是征收驿银,横征暴敛,累害于民;二是支应驿差敲诈勒索,营私舞弊。清代的邮驿,由驿、站、塘、台、所、铺六种组织构成,统称邮驿。清代邮驿确定程限的基本原则是:因程设限,依限传递;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选择捷径,分泌必争。清代的通信联系是通过以驿站为主体的水旱驿路网和急递铺为主体的步班递铺网两条渠道进行的。清代的皇华驿是京师所在地的驿站,也是全国驿传的总枢纽。 清代加急件的的规定 在清代,内外衙门的寻常文书,均交急递铺传送。清代传送公文,根据其性质与内容,可分三种方式:一是经驿站传送,二是派专差传送,三是由急递铺传送。为在古代的驿路上实现一种更高的传递效率,清政府对邮驿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造,首先是“裁驿丞,归州县”。滚单即排单,是传送紧急公文时随附的单式,始用于清朝嘉庆年间。为了解决通信需求的广泛性与驿递设置的局限性的矛盾,清政府在无驿的州县普遍设立“县递”,用以联系地方间的通信,弥补干线驿路的不足。清代邮驿的设置较前朝更为普遍,由近2000个驿站、7万多驿夫和14000多个递铺、4万多名铺兵组成的清代全国邮驿组织,规模庞大,星罗棋布,网路纵横,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在清代,“马上飞递”的出现,使驿站从间接地为通信使者服务到直接地承担通信事务接受并传递紧急文书,从而使驿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官方的两大通信系统,一个是以“驿”为主体的驿递通信系统;另一个是以“铺”为主体的步递通信系统。清代递铺通信组织呈现半瘫痪状态后,大量普通公文拥向马递,于是出现了所谓“附驿递送”。“凡发递各辨以缓急”和“视事之轻重分别邮程之缓急”是清代公文传递的基本原则。疏附衙是太平天国传递文书的机构。陈庆甲的《金陵记事诗》中写道:“剩瓦颓垣驿路斜,文书一骑来去赊。封头紧急加云马,心煞当差疏附衙”。这是对疏附衙和驿差的生动写照。我国民信局产生于明代永乐年间,至1935年1月1日,国内民信局全部停歇。民信局就其传递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传递国内信件和汇兑为主的信局,另一类是以传递海外华侨与其家属通信及汇兑为主的信局。 镖局不可忽略的“物流”组织形态 在中国历史上与驿传性质差不多的,可以说就是镖局了,但驿站是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驿站的局限性仅仅限于朝廷之间的 ,而对于民间的一些商业往来便没有一个安全保障机构。所以到了清朝早期,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兴起,就逐渐出现了镖局。镖局又称镖行,是受人钱财,凭藉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旧时交通不便,客旅艰辛不安全,便有镖户走镖,为镖局保镖的雏形。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镖局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广泛,不但将一般私家财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缴的饷银亦靠镖局运送。由于镖局同各地都有联系或设有分号,一些汇款业务也由镖局承当。后来,看家护院、保护银行等也来找镖局派人。而刚才我们提到的驿站,它是专门为朝延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的,这就形成了最早的信镖;到了清朝中叶,随着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产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这就形成了镖局走镖的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票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为一些有钱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饰和人身安全,这就形成了粮镖、物镖、人身镖三大镖系 ,这也就是镖局走的六大镖系, 即 ;信镖、票镖、银镖 、粮镖、物镖、人身镖六种镖。 镖局保镖主要有水路和陆路。镖师上路,不但要会武功,还必须懂得江湖上的唇典,即行话,以便同劫镖的绿林人物打交道。走镖时,如果发现路间摆着荆棘条子,必须作好准备和劫路人见面。如果攀上交情渊源,彼此认同一家,便可顺利通过。否则只好凭武艺高低。 镖局不但赖于江湖上有强盗才能生存,而且同江湖上关系密切。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江湖游侠,进城后若住在镖局,官府是不能缉拿的。一来因为镖局势力大,二来镖局往往都有靠山,如北京会友镖局的后台便是李鸿章。社会发展后,随着火车、汽车、轮船的开通,镖局逐渐难以为继,北京八大镖局先后关闭。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会友镖局,是在1921年关闭的。 清末之后现代物流的引进 尽管对于“物流”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关于近现代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英国。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手中。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对军火进行的供应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词,并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二战后,“物流”一词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被称作“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企业物流是指对企业的供销、运输、存储等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根据日本物流管理协会的资料记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已基本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幅度上升。1955年成立了生产性本部,该团体为了改进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的物流信息网,确保经济的顺畅运行和发展,组织了一个由伊泽道雄为团长的大型考察团,于1956年秋季考察了美国的物流,当时日本还没有“物流”这个词,代表团的名称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该代表团在美国期间,美国著名教授肯巴斯先生讲到,美国30年来国民经济之所以顺利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视生产效率又重视流通效率。 日本考察团回国后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D启蒙运动。在日本能率协会内设立了PD研究会,邀请平原直先生(历任装卸研究所所长、日本装卸协会会长,被誉为日本“物流之父”)担任会长,每个月举办PD研讨会;在流通经济研究所,日本权威物流学者林周二教授等也组织起PD研究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启蒙教育活动。 经过8年的努力,1964年日本政府终于开始对PD引起了关注。通产省几次邀请平原直先生去政府机关说明PD的重要性,为政府官员们讲课。同年7月,通产省决定讨论物流预算案时,担心新闻媒体在报道中讲PD日本人听不懂,于是邀请平原直先生同内山九万先生(日本通运株式会社专务董事)商议。 物流名词拿来中国的渊源 20世纪70年代赴日考察的中国代表团将“物流”一词的概念引入中国,从此,中国的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物流驿传也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线,并且关于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被研究和应用,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也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从此,驿站的历史彻底在现代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中国物流“变脸”了,闪烁着智慧的驿传历史也在生硬的教科书中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禁要问何以物流的配送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近30年来没有解决中国物流总成本在GDP中的高占比问题呢?我们也只能披着物流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第3.5方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的“幌子”来招摇了,否则我们可能在被认为“古董”的“糟粕”中被OUT了! 不过,虽然短期内国人还解决不了发动机的核心问题,但还不至于自卑到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地步吧!我们相信一股正义的力量还存在,一股正气的作为还存在,一股被“潮流”席卷的民族忧患意识还存在,只要我们善待和善用他们。

如何分析物流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不为社者
纸月亮
1宏观状况   社会物流总值大幅增长。200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值达295437亿元,同比增长27%(按现价计算),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其中:工业品物流总值为249570亿元,同比增长26.8%;农产品物流总值为11261亿元,同比增长2.5%;进口货物物流总值为34193亿元,同比增长40%;再生资源物流总值为278亿元,同比增长18.3%;邮政物流总值为136亿元,同比增长3.2%   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继续下降,但比重仍然偏高。200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4974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同期物流总值27.5%的增长速度低13.9%个百分点。其中:运输成本为14028亿元,同比增长15.1%;仓储成本为7376亿元,同比增长15.1%;管理成本为3570亿元,同比增长7.3%。   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社会物流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社会物流总值的比重为8.4%,比2002年又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社会物流总效益在不断提高。 从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关系看,1991年社会物流总成本相当于GDP的24%,2003年缩小到21.4%,这一比例比美国、日本等物流发达国家高出1倍多[3]。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品,从出厂经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这些费用上的消耗以及大量存在的库存为物流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4]。 目前,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我国整体国民经济良好而稳定的增长势头; 不断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于物流服务外包的强烈愿望; 物流行业巨大增长潜力; 政策上,我国政府坚决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 我国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1)2002年,我国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2001年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预计200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600-700亿元以上,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 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方面: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我国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原因是: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企业将内物流外包的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我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企业认为自己有条件把企业内物流做好。 在这种状况下,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物流企业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仍有相当长的距离。 (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 (4)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他们还同时反映复杂的行业监管环境和政府的限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3我国物流外包的需求状况 客户对第三方物流需求千差万别,物流外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对客户而言,降低成本和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是面临的主要挑战,但不同行业重点不一。 (2)客户认为国际物流供应商在IT系统、行业以及专业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认为我国物流供应商在成本、本地经验与国内网络方面的优势较为显著。这一结果同时证实了国内物流供应商同国际物流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协调效应。 (3)我国企业,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国有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较少。与此相反,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在外包物流方面的脚步最快,是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重点。但这些跨国公司在外包时也十分谨慎。 (4)客户外包物流的原因。首先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然后是为了强化核心业务,第三是为了改善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质量。客户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首先注重行业与运营经验即服务能力;第二注重品牌声誉;第三注重网络覆盖率,然后注重较低的价格。 (5)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不满意最多的是物流供应商的信息技术系统很差,信息反馈有限;互相之间沟通不顺畅,供方不了解需方的情况变化;缺乏标准化的运作程序,导致各地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等。 (6)客户外包第三方物流原材料供应将从现在的15%,增加到三年后的35%;生产商产品销售将从目前的略高于45%,增加到三年后的80%;分销商物流的外包将从目前的略高于25%,增加到近65%。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面临一些共有的挑战,也存在各自的困难,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以提高服务能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设立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 (2)目前我国与外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运营过程中,各有侧重。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主要关注进出口物流,约占业务收入的70%,所以他们的服务客户98%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等外国客户。中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更注重国内物流的商机,其收入占总收入88%,按调查企业分,56%为外国客户服务,44%为中国客户服务。 (3)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认为,吸引物流需求客户存在三大障碍,一是生产与流通企业有较大物流能力,物流外包就意味着裁员和资产出售;二是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三是对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 (4)大多数国际的物流供应商正在寻找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以获得迅速进入市场的机会,但迄今为止,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对等的本地合作伙伴。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在于国内的物流供应商,尽管非常希望从国际的同行那里获得行业运作的知识及其国际网络,但并不愿意让国际的合作方在他们的市场获得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 (5)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普遍希望改善我国当前的物流发展环境。我国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认为缺乏物流人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国外供应商认为"政府限制"是首要挑战。政策环境涉及到运营许可、跨省运输、登记注册、税收政策、行业标准等等。(6)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普遍认为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的初期,获取利润并快速成长是一件很难的事。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首先从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开始,展示他们有能力把这些服务做得最好,随后才开始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即使基础服务的利润率比较低,但只有通过把这些服务做好了,才能说服顾客外包更复杂的整合的供应链管理。在一开始利润率较低的时期,应当避免过度投资,但应当购买一些必要的资产,以确保其对运营的控制和对客户的信誉度。物流供应商还应当在那些潜在的高利润的并且与其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领域投资。如何在这些方面合理平衡,做出明智的选择,将是在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制胜的法宝 二、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都比较低。我国目前每万元GDP产生的运输量为4972吨公里,而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分别为870吨公里和700吨公里。 我国物流系统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余地。仅以货运汽车的生产率水平为例,美国营运汽车的单车吨年产量约为66万吨公里,而中国这一指标仅为3万吨公里左右。二是速度慢。目前我国铁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仅46。4公里左右,散装、集装箱等高效运输方式比重较低,装卸时间较长;公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也不足50公里;内河航运速度更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在库周转时间平均在3—6个月左右。 此外,根据调研及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20—4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上下,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铁路因能力不足,使相当数量的商品失去销售机会或无法保证企业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水运因运输组织方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使许多产品失去了低价运输的途径。 2、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比较落后。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而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德国为14680.4公里/万平方公里,印度为5403.9公里/万平方公里。这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如果按人口计算则差距更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总1417期)。 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传统模式影响下,我国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导致系统功能不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对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 我国物流系统一般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在仓储设施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仓库70%是普通平房仓库,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采用。在运输工具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70%以上,而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却很少。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性能水平不高,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兼容。 3.标准化建设滞后 物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物流标准化滞后主要表现在缺乏有关的标准及规章制度,同时在推行标准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力度。例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海运与铁路集装箱标准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海铁联运规模的扩展,对我国国际航运业务的拓展、港口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又如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特别是现有托盘标准列入了国际标准中所有4种规格,也没有推行的原则,这样等于没有标准。托盘标准和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都有衔接关系,这就影响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有效使用。三是产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虽然目前我国对商品包装已有初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但在与托盘和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施、仓储设施相衔接的集装单元化包装标准方面还比较欠缺,这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四是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不沟通,由于没有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4、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从上到下一统到底,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管理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习惯势力仍然有一定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海关、服务、与运输标准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问题的管理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和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由于经济利益部门化和地区化弊端的存在,我国在物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协调能力较差。物流业涉及交通运输、经贸、外经贸、城市管理、公安、税务、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制度体系等存在较大不同,在对物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因管理之间的体制及机制性原因,造成物流业发展的许多困难。条块分割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的影响,许多部门政企尚未实现真正的分开,从而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条条之间的基于部门利益的分割状态,使得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约,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地区的经济利益驱动,地方管理成为地方利益的体现,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市间的市场壁垒,使网络化物流服务企业的成长变得相当困难。 三、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1、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现代物流的管理,涉及计划、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信息、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现代物流的运作横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必须协调动作,形成合力。物流必然和政府多个部门有关,在日本经济产业省设立专门机构物流科负责协调政策管理,我国如果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部门,对于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定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2、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税收要鼓励物流业务的整合,提升物流企业的供给能力。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物流行业发展有制约作用。应该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传统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但在实践中由于物流总代理商首先一票对客户,然后转包业务(如仓储、运输)到各合作单位时,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影响了总代理商整合业务的开展。说明现在的税收制度不利于物流的“集零为整”。物流不整合就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鉴于目前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处于微利状态,物流整合产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用户(生产和商贸企业)身上,建议对于物流总代理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的部分,仅对其增值服务的部分征税。这样,有利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的业务整合与发展,在加入WTO的过渡期内形成与国外物流公司相抗衡的实力。同时,也会促进物流业务的发展,扩大税基,增加税收。 考虑到物流业具有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微利企业的特点,在物流园区以及仓库建设时,在政策方面也要给与优惠。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核心业务,企业分工趋于专门化,这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通过建立现代物流行业规范,促使小于规模经济的物流企业转型;通过修订和完善各种法规和政府行为,打破现有各种市场条块分割的制约,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推动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要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优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的服务,同时要鼓励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多地使用第三方物流。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企业物流的合理化问题,每一个生产企业都是社会物流网络的一个节点,企业物流合理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是社会物流合理化的基础。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是从大型制造企业的物流部门中发展起来的。 4、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在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未制订的标准,要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货物和相关信息的流转效率。 5、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特别是物流产业复合性强、关联性大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比如: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与知识普及,行业企业的自律和协调等等,政府部门都可以委托行业社团组织去做。行业社团组织也要积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观念,以自己的出色工作,增强凝聚力和权威性。各行业社团应打破门户之见,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合力,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6、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已批准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培训标准,应该以这个体系为主大力推行物流人才的在职教育。 作为中国互联网晴雨表的电子商务,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二次复苏而成为投资者追逐的新焦点,其意义与价值在不同场合被不同人所诠释。有人声称2005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支付年”,起因在于“网上支付”概念的大行其道。而《电子签名法》颁布以及即将召开的以“创新”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电子商务大会,又将业界的目光拉到“创新”这个永恒话题。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不置可否,但就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无论从盈利障碍还是从实际操作障碍上看,除却“诚信”问题后,决定中国电子商务前进或者后退的最重大隘口仍旧是——物流! 被禁锢在物流之中的困兽 不可回避的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物流的钳制。在国外被证明成功的模式移植到中国能否成功,在多年前已被证实过不可行或可行性相对差。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尚显落后的快递业以及用户对邮购方式的不认同。 这直接导致了物流成为当前中国传统电子商务所面临的最难以逾越的鸿沟。目前公认在物流环节做得相对成熟的是以卖图书音像作为切入点的卓越,在易主之前,其物流模式是大中城市自己配送为主,快递公司在旺季提供支援,而偏远地区则采取邮局邮寄的组合模式。或许,这种组合,Joyo有自己的道理,是经历了配送外包被证明失败之后的无奈选择。“我们一开始是将配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但实施过程并不理想,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管理水平上的欠缺,使卓越的商品在配送及时性、准确性方面都得不到保证!”。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中国电子商务不可能也不能够一直卖图书或者音像,被亚马逊买下后,亚马逊希望卓越能够用最短的时间从图书经营扩展到百货,否则,亚马逊的中国之路就失去了它的道理与价值。然而这样的变化必然带来现有的物流体系的重大调整,调整之后又是否可以很快地符合发展需求?或许传统电子商务企业显然已经走到了一个必须改变物流问题的路口。 出路之一:物流联盟 中国电子商务要想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物流这个大障碍。而笔者认为,对于那些诸如卓越等经营实物的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只有在物流环节形成强大的“物流联盟”,以支撑起整个电子商务产业的物流体系,也许才是突破瓶颈的真正出路。 这种所谓物流联盟,是指电子商务网站以及邮政、快递等物流企业组成的物流产业链,电子商务网站在其中扮演产业链的催生及带动者,对目前物流资源进行合理而高效的整合与利用。 例如一家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化妆品的电子商务网站,对中国现阶段所有物流模式最有效的利用就是将邮局、专业快递公司以及自己的快递部门整合成一个庞大而有效的物流网络,扩大其覆盖性。在中国少数几个有强大辐射力的超级城市(北京、广州、上海等),以自建大型仓库,自行配送辅以快递业支持的形式,而在其他地区,则转以与化妆品公司建立合作,构建一个“虚拟仓库”的形式,利用邮政的触角进行商品送达。 那么,是否所有的传统电子商务公司都能够贡献出自己的现有物流提供商资源,以组成为整个电子商务产业服务的物流联盟,从而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环节和运作模式上的变革,这则非常值得期待。 出路之二:物流另类 解决物流问题的另外一个模式则可以从改变商品形态入手,比如将商品数字化,以“回避掉”物流环节。就有这么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在其网站上立下豪言:我们的配送范围是“全世界”。这并不是一句夸下的海口,这家叫作云网的公司确实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 笔者在这家网站买过电话充值卡,选购好商品后,按云网的要求用银行卡进行了网上支付,几乎没有等待,网页上就显示出了电话卡的密码和卡号,同时,outlook也收到了同样内容的电子邮件,商品交易的物流配送通过互联网瞬间完成,“配送范围全世界”之说也就自然无可抨击。用云网总裁朱子刚的话说:云网解决物流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实现了基本上可以称为即时的“物流数字化”,实现了商品的线上传递,替代了传统的物流配送。 这种另类的“物流数字化”方式在实际运营中似乎已经被用户广泛认可。但是“物流数字化”的重要前提是商品数字化,没有数字化的商品,物流的数字化几乎不可能。而数字化商品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它是否能够延伸到大部分的商品中呢? 事实上,除了一些必须以物理形态体现的商品,如一块面包,一个数码相机等;很多商品的形态已经可以脱离物理介质而得到体现,比如云网上目前就集中了各类数字卡和宽频、音乐、网上挂号等互联网信息增值服务,机票、演出票、球票等票务和其它传统的预付费项目也不乏其中。 如何实现盈利,同时取悦用户,让用户获得电子商务的喜悦,是中国电子商务希望达到的境界。将尽可能多的商品从物理介质转化成以比特介质体现的数字化商品,可以使电子商务绕过物流瓶颈,是电子商务从业者走出物流噩梦的聪明选择。 权威调研机构预计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将达到6200亿元人民币,国外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大财团与中国电子商务网站之间的融资与并购一轮接一轮地上演着。 资本固然重要,中国电子商务之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而其中,电子商务从业者们必须面对严峻的考验,对于他们来说,建立物流联盟或者绕过物流将是现阶段解决物流钳制最有可能的两大有效出路。

京东商城物流模式分析研究

缪拉
红树林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请叫我_小虫Xxxxxxxxxxxxxxx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京东商城物流模式分析研究系部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464302016年6月摘要在现代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配送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纽带,它与企业的形象、利润及发展息息相关,现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随着消费者过于分散,分散的区域较广,所以越来越突出了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重要性,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模式以及物流配送水平成为了制约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成为了电子商务企业的首要任务。适合自己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物流配送的成本,还能够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本文就是对京东商城为例,具体针对京东商城的物流配送模式以及对其物流配送的模式具体分析其优缺点,进而对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提改进措施。关键词:电子商务京东商城物流配送模式AbstractIn modern electronic commerce activity,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s ti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ustomers, it and enterprise image, profit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now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with consumers are too dispersed, decentralized regional wide, so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泱泱大风
无迹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聚文汇我国物流行业3433646432现状分析  一、行业背景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物流需求显著增加,推动物流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如今,许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现代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二、行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3年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物流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  (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物流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一批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

如何写好一份物流行业分析报告?

富士山
铭文石
  写好一份物流行业分析报告必须你对于物流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我们要想把报告写的条理分明那么你就要做足够的功课,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物流分析报告的,这是我现在自己写的一个架构和思路,您可以参考以后,写出自己的物流分析报告:  第一、我们想写好物流分析报告,就要先分析我国物流的特点  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  1、自动化是物流的未来发展方向,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与社会化。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运筹与决策的智能化;  2、 必须是以物流管理为中心,服务质量为核心,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层次化;  3、物流的发展会未来是以【顾客是上帝】的理念进行大宗,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  4、物流的发展将会实现社会化,集中化和常态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我要分析我们国家的物流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特点,说出物流发展的基本方向:  1、物流的基础是人力素质提高为中心,利用人素质的提高,是物流信息技术的提高,可以使企业顺利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共享。  2、物流企业的涉及流程改造的标准化,实现的物流在纪律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加强标准化建设。  3、供应链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科学有效地调节各物流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综合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大致勾勒物流行业分析报告的大方向,同时要引入具体的资料,比如《2014-2018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这些数据可以更加充实你的物流行业分析报告,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大家喜欢!

企业物流案例分析:物流调查对企业的好处

墨箓
不杂则清
物流是一个大型企业成功的纽带,详细的物流调查对于企业所能带来的版好处有最快的权到货时间,最省力省时的运输方式,最廉价的货运单位,最好信誉的保证,再有就是回款的准确性和速度。可以通过一些企业的物流案例分析出那些物流有合作的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好处:一是了复解市场,包制括行情、市场供求关系、企业所在的行业地位、竞争对手的状况及动态;二是选择市场,包括目标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关联性大的城市消费需求;三是确定货运方式和时间,可以合理调配;四是学习竞争对手的长处,改进管理及服务;五是为公司的计划、决策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

要写一篇关于物流方面的调查报告!!!求助(急)

错情记
三咲
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化物流被业内人士称为“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因为其在集中采购、集中库存、运输优化等方面的作用,较其他形式的物流业占据有绝对优势,物流信息化就是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因为很多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物资企业改制而来,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尽快建立起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另外,由于我国制造业和商业分销领域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与其相适应的物流企业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所以,无论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都不高。而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公司,他们早就完成了物流信息化,洋物流杀进来后,众多中国物流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严峻问题。随着企业电子商务的崛起,分销渠道的进一步整合和供应链管理的出现,要求物流企业能够向客户提供全面的配送解决方案。但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协调,让物流活动变成模糊的黑洞,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体位置,而且无法与司机随时随地的保持联系,不能为其组织货源和灵活配货。同时,司机只能凭个人经验确定路线,有时不能找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另外,实际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货物配送过程的情况,不能和物流企业协调配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技术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GIS/GPS的应用将构造具有竞争力的透明物流企业。GIS/GPS简介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目前GIS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OpenGIS的研究保证了用户可以存取在网络上的异构GIS数据和处理单元;关系数据库(RDBMS)和GIS的有效结合,使得许多RDBHS也将支持新的对象关系模型,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持空间数据类型;GIS构件(Component)的开发使得原来的大型GIS系统正迅速走向构件化,分解为基本的GIS构件;WEB(Internet/Intranet)已经成为GIS的新的操作平台;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的发展,为知识发现提供了新的工具。GIS的最新研究成果为GIS技术引入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条件。GPS(Geographical Position System,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导航技术,它由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构成,发射装置由若干颗位于地球卫星静止轨道、不同方位的导航卫星构成,不断向地球表面发射无线电波。接收装置通常装在移动的目标(如车辆、船、飞机)上,接收装置接收不同方位的导航卫星的定位信号,就可以计算出它当前的经纬度坐标,然后将其坐标信息记录下来或发回监控中心。地面监控中心利用GPS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功能,由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三大子系统构成。由于物流运输过程是实物的空间位置转移过程,所以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可能涉及到的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处理环节,对各个环节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都可以通过运用GPS的导航功能、车辆跟踪、信息查询等功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无疑将有助于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GIS/GPS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优势GI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而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并且成本最优。GIS/GPS在物流企业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造数字物流企业,规范企业日常运作,提升企业形象。GIS/GPS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的客户。2.通过对运输设备的导航跟踪,提高车辆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费用,抵抗风险。GIS/GPS和无线通讯的结合,使得流动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并且由GPS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利用GPS和GIS技术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利用该功能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运输。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讯等的技术,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车辆的空载现象,同时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自己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情况。比如在草原牧场收集牛奶的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找到故障车辆而使整车的原奶坏掉,损失惨重。而GIS/GPS能够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人的因素处处存在,而GIS/GPS能够有效的监控司机的行为。在物流企业中,为了逃避过桥费而绕远路延误时间,私自拉货,途中私自停留等现象司空见惯,反正山高皇帝远,物流企业不能有效监控司机的行为。而对车辆的监控也就规范了司机的行为。3.通过物对物流运作的协调,促进协同商务发展,让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转换。由于物流企业能够实时的获取每部车辆的具体位置,载货信息,故物流企业能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的业务,降低空载率。这一职能的转变,物流企业如果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四方物流的作用。物流企业通过无线通讯,GIS/GPS能够精确的获取运输车辆的信息,再通过INTERNET让企业内部和客户访问,从而把整个企业的操作,业务变得透明,为协同商务打下基础。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的物理架构如下: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基本架构如下:结束语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讯(WAP)与互联网技术(Web)集成一体,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国内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一些远见的企业已经看到这块诱人的蛋糕并付诸与行动,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就是比较典型的企业,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虽然这些产品功能尚未完善,相信随着人们的重视和技术的进步,GIS、GPS、WAP和WEB技术将结合在一起,共同描绘透明物流企业,减少物流黑洞,增强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力,在不久将开放的物流市场上站稳脚跟。http://anshan3.mofcom.gov.cn/column/print.shtml?/dxsw/200607/2006070271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