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华中师大和武汉大学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哪个好

动物屋
少焉郇若
综合实力武大好些,华师也不错。武大现当代是国家重点学科,华师文艺学排名很靠前。难分伯仲 武汉大学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师中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0人,副教授24人。下辖中国文学系、汉语言文化系、大学语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长江学术》杂志社、《写作》杂志社、院党政办公室、院继续教育办公室、武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站等机构。 武汉大学学院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一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为省级高校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为省级高校优势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高校特色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国学与汉学等。开办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和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班(与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合办) 武汉大学学院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文、史、哲合办),有三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即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中心、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中心、应用中文研究所、写作研究所、明清文学研究所、闻一多研究室、黄侃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它以其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居于全国高校中文院系前列。文学院现有在岗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28人),副教授51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文学院建有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0个博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外语言比较、中文信息处理)和12个硕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新闻学 、传播学、戏剧影视文学)。 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和培养博士后。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下设系所和专业如下:三个系:中文系、语言学系和新闻传播学系;三个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五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编的三种学术杂志面向海内外发行:《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和《语文教学与研究》(其中教师版、学生版和综合版各1种)。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的介绍

望夫石
莫不入焉
一、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是可以跨专业考的。自成立以来,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坚持改革,专推进创新属,加强管理,着力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二、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武汉大学已建立起一套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优势与特色鲜明、学位类型多样、规模大、指导教师力量雄厚、管理体制健全、培养质量得到很好保证、教学设施比较完备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三、研究生报考条件: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环境好吗?

梦想
大家伙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就是一个办事机构,本身不承担培养任务,就是几间办公室而已,环境无所谓好不好,读研究生要去各个学院、研究所等培养单位的

想报考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要求在武汉大学网站的哪里?

秘密战
许慎
在百度里查找: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然后进入土木工程学院,然后下载招生目录。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武汉大学的官方网站就有,你是要考什么专业呢,我可以告诉你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两个我
第五街
武汉理工大学是在2003年成立了研究生院,由主管副校长兼任院长,内设一名副院长主容持日常工作,下设学科建设处、培养处、管理处(研工部)、学位办和研究生院办公室。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在校研究生近1.2万人。武汉理工大学经国务院批准,于2000年5月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专工业大学三属校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为特色,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医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文理相互渗透,特色突出。研究生院(筹)坚决贯彻学校"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学校制定的特色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创新战略,立足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为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在哪里?

女保镖
虚位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在珞珈山上,从校门口走过去,一路都是上坡,很难走,走回过去要半个小时答。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9年更为现名。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设有34个学院(系);开设123个本科专业;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5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42个博士后流动站,4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武汉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性者
浪荡子
武汉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如下: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3365636661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44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35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9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342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31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领域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博士生导师1500余人,硕士生导师3300余人。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招生计划及考试方式2018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60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5200(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5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85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00多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8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招生简章另行公布),“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报考专业代码第3位为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招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招生简章另行公布)。考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我校2018年不招收非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三、学制与学习形式(一)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除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制2年外,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 法律(非法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艺术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2. 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详见《非全日制招生信息汇总表》及部分专业招生简章。学习形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脱产学习,主要课程教学活动在武汉大学。四、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及我校的补充规定。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于2017年11月14日前将证明材料传真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5.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英语四级合格证书或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成绩在425分以上);或雅思5分以上;或托福70分以上;(2)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8门以上成绩证明。(3)此类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于2017年11月12日前将英语成绩报告单、主干课程成绩证明传真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6.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和其他同等学历参加复试的考生一样加试。(二)报考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 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2. 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方可报考)。3.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4.报考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取得国民教育序列西医类别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报考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取得国民教育序列西医类别口腔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5.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外的其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6.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除外),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英语四级合格证书或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成绩在425分以上);或雅思5分以上;或托福70分以上;(2)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8门以上成绩证明。(3)此类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除外),须于2017年11月12日前将英语成绩报告单、主干课程成绩证明传真到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7.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和其他同等学历参加复试的考生一样加试。(三)单独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1. 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我校单独考试不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3. 我校“单独考试”限“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5Z2)”、“金融学(专业代码020204)”及“行政管理(专业代码120401)”3个专业招生(招生简章另行发布)。(四)推荐免试生经本科毕业学校(具有开展推免工作资格的高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外,其它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关于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的具体条件和安排,详见我校接收推免生公告,可登录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www.gs.whu.e.cn)查询。五、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2017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时间:2017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2. 报名流程: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有关要求进行报名。应、往届考生均可根据我校招生专业目录,结合自身情况和学习形式,选择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疏漏、错误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 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和复印件。在2018年9月1日前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如果在现场确认时还未拿到毕业证书,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在校研究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供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疏漏、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特别提醒: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武汉大学报考点继续实行“网上确认”。即:报名号以4201开头的考生不需要到武汉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只需要“网上确认”(包括确认报名信息及上传照片等)。网上确认时间暂定为:2017年11月7日—12日(网上确认期间不再补报名,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具体程序及要求请届时上网(http://www.gs.whu.e.cn)查询。其他报考点现场确认办法不变。六、考生报考资格审查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及要求,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及复试阶段进行。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权威机构进行学籍学历认证,以便在现场确认或网上确认时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如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存在疑问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我校才准予考试。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考试、复试或录取、入学资格。七、初试及复试2017年12月14日—25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一)初试时间: 2017年12月23日—25日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所有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具体时间、考试科目及注意事项等详见《准考证》。(二)考试科目设置及分值1.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2.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及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我校教育学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业务课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专业基础综合由我校自行命题。历史学门类和心理学一级学科使用全国统考试卷。3. 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三)复试1. 复试时间: 2018年 3 月— 4 月2. 复试内容:(1)外语听力口语测试(2)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3)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3. 对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或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可除外),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复试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以报考单位通知为准。复试笔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均在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中注明。八、调剂调剂复试具体程序和要求按教育部和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九、体检体检结果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要求的考生方能录取。十、录取(一)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考生入学考试综合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二)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2018年,全日制计划不招收定向就业生(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计划限招定向就业生。(三)被录取的新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需本人提出申请,经培养单位同意、研究生院审批后,可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校学习。十一、学费标准及奖助体系(一)学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8000元/人·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3000元/人·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标准详见下表,最终学费以湖北省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标准为准:非全日制招生信息汇总表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招生计划学制学费标准 (万元/年)办学地点备注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理论503年2.2详见招生简章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出版1002年3详见招生简章信息资源管理203年2.3单独考试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20待定待定详见招生简章单独考试保险203年3.6详见招生简章工商管理4003年4.3-5会计1603年4.3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52年2.2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文物与博物馆152年2.2武汉大学艺术学系艺术15待定待定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203年2.8详见招生简章单独考试公共管理2552年2.75-3.6详见招生简章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与经济管理153年2.2详见招生简章社会学系社会工作352年2.9详见招生简章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302年3.5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学术学位各专业253年2.2武汉大学专业学位各专业2年2.2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152年2.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1202年2.5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工程管理、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工业工程402年3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工业设计工程、建筑学20待定待定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管理902年3-4.4详见招生简章计算机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1202年2.8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仪器仪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403年2.2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工程803年2.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403年2.2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652年2.2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轻工技术与工程152年2.2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153年2.2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护理203年2.2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第二临床学院护理153年2.2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公共卫生402年3.4-4详见招生简章护理303年6.8/3武汉大学药学院药学、中药学302年2.5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中心测绘工程153年2.2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技术、测绘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603年2.2武汉大学(二)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800—1200元/人·年(三)奖助学金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设置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并与现有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励政策、专项奖学金政策相结合,进一步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待遇。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我校2018年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如下: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科研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在校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武汉大学在籍且基本学制年限内的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强军计划研究生。新生第一学年原则上只获得末等学业奖学金,第二学年开始可参评其他等次学业奖学金。类别等级百分比备注(万元)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一等10%全额学费+0.4二等20%全额学费+0.2三等70%全额学费专业学位一等30%全额学费+0.2二等70%全额学费3.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研究生学术创新奖以“高端引领,鼓励拔尖”为主要目的,是对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定,具体设置及标准如下: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设置奖励等级额度(万元/学年)奖励人数特等奖8不限一等奖50-60人二等奖1.50-400人4.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申请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在籍一年级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含进入研究生阶段的长学制学生)和直博生,当年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参评。特等奖10000元:来自高水平大学,或所在学科在最新一轮国家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前10%的高校,且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1%且为第1名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一等奖5000元:来自高水平大学,或所在学科在最新一轮国家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前10%的高校,且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5%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二等奖3000元:来自高水平大学,或所在学科在最新一轮国家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前10%的高校,且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10%的硕士研究生新生;以及来自全国重点大学,或所在学科在最新一轮国家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前20%的高校,且学习成绩在生源学校本专业排名前3%的硕士研究生新生。5.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武汉大学在籍且基本学制年限内的中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强军计划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全年按12个月发放。6.设置助教、助研、助管(简称“三助”)工作岗位为缓解部分研究生就学期间的经济压力,调动研究生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研究生自教自管和实践创新能力,学校按照在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研究生人数的15%设立岗位。资助标准为硕士生12元/小时,工作时间每周不超过10小时。7.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专项奖学金40多项,每年为优秀研究生发放专项奖学金300多万元。通过构筑多元化、立体化的奖助体系,武汉大学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及生活条件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从而为广大研究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保障。十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学校推荐、本人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十三、其他说明(一)我校将在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www.gs.whu.e.cn)和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服务系统(http://gsrecruit.whu.e.cn)上及时发布研究生招生信息,请考生在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随时上网查询。(二)考生可从网上下载《武汉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陆续更新中)。有关自命题的考试范围等事宜请上相关学院网站查询或电话咨询。(三)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武汉大学招生单位代码:10486 报考点代码:4201联系部门: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处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邮政编码430072)电话(传真):027﹣68754125, 68752332研究生院网址:http://www.gs.whu.e.cn研究生招生考试服务系统网址:http://gsrecruit.whu.e.cn未尽事宜请考生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有关工作人员和电话附后,欢迎垂询。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有哪些专业?

老炮儿
窦娥冤
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金融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专业武汉大学(武大,Wuhan University),于1893年始建,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由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由原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52年,南昌大学、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著名教育家李达为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主持校政达13年之久,成为百年武大历史上迄今任职期最长的校长。1953年,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电信部分,土木系建筑设计部分并入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土木系并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机械系从武汉大学分出,参与组建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外文系英文组并入中山大学。

武汉都有什么大学及学院

岂不命邪
且复相之
一、武汉的大学有哪些武汉本科学校名单【46所】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3433653265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1 武汉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2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3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4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6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7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8 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9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0 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1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2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3 湖北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6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7 中南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武汉市 本科 18 江汉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9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0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1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2 武汉商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23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24 汉口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25 武昌首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26 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27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28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29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0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1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2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3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4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5 武昌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6 武汉工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7 湖北商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8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39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40 文华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41 武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42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43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44 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45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46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武汉专科学校名单【37所】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所在地 办学层次 备注1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4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5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6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7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8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9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0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2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3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4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5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7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18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19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20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21 武昌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22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23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4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5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6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7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8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29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0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1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2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3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4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5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6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37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二、武汉大学简介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19年,学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7位。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123个本科专业。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0个一流建设学科。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42个博士后流动站。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7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890余人,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6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3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9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三、武汉科技大学简介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学校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学校现有青山、黄家湖和洪山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5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59.83万册,电子图书350.64万册。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教学设施齐备,办学条件完善,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20个教学学院、76个本科专业(75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拥有全职及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创新人才9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30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6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18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4个、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82人。“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