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马特
收费可能与现行自费标准3332633039持平或稍低,高校需投入财力资助 武大、华科大明年起试点研究生培养收费改革,晨报教育新闻昨独家报道了这一消息。改革后的研究生收费标准可能是多少?为什么要改?记者专访研究专家,对此进行全面解读。 受访专家 沈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学生资助问题研究专家,正在进行教育部和财政部委托的学生资助政策研究项目。 怎么改 费用将与现行自费研究生标准持平或稍低 据武汉晨报报道,现行的自费研究生收费标准,全国多数高校是硕士每年8000元左右,博士每年1.2万元左右。沈红认为改革后的收费标准,硕士生可能基本与其持平,但博士生也许比以前有所降低。收费标准的制定,既要考虑学科专业的不同,也要考虑学校的质量水平和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还需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 首批试点高校大多是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大的重点院校或科研单位,将来改革全面推广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高校以及不同学科的收费标准肯定会有所不同,但差距不会太大。 沈红解释,研究生全面收费的理论依据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不是简单地制定收费标准、让学生交费就完事了,学校还要在奖学金、贷学金、“三助”岗位(助研、助教、助管)、困难补助上采取系列配套措施,以保证贫困生也能完成学业。 武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指出,实施改革后,学校对研究生的投入要加大,实际上收上来的学费大多以各种形式返还给学生了。 同时各项资助的受益群体略有差别,国家助学贷款和困难补助主要缓解经济条件特别贫困的学生的学费压力,奖学金以“奖优”为主,激励研究生产生更好的科研成果,“三助”岗位津贴主要解决研究生的生活费。 有何影响 可能调整研究生培养院校和专业布局 教育部官员今年4月曾指出,没有研究课题的导师,就不能带研究生。此次改革后,导师课题经费将成为研究生培养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那么部分文科专业会不会陷入生源困境? 沈红认为,没有课题就不能带研究生,只是政策的主流,但不是“一刀切”,国家会出台政策保护部分国家需要的长线专业和基础学科,如考古、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但这些专业进校还是会都交费,只是资助力度大,可能以全额奖学金等形式再还给学生。 沈红个人理解,此次收费改革的直接结果之一是,它可能会作为调整专业布局的杠杆。收费改革后,有些市场不需要且也不是国家政策应该保护的专业必然面临竞争,久而久之,一部分不适应社会需要、不符合学术发展趋势和国家利益的专业会被淘汰,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改革要求学校加大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加大资助力度,必然对学校财政提出更高的要求。沈红认为,收费改革全面推广后,可能迫使高校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定位,部分依赖其他高校联合招收研究生的学校可能会“知难而退”,从而专心于规模较大的本专科生的培养。 为何改 全面收费时机已经成熟 如同“狼来了”一样,从1999年开始,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传言研究生将全面收费,但直到今年才正式开始试点。沈红认为,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时机已经成熟。 事实上,我国研究生公费自费双轨运行已多年,目前大多数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都大量使用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方式收取学费,只不过收费对象还不是全体学生。据华科大研招办负责人介绍,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有4种录取类别: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托培养、计划外自筹经费。国家计划招生由国家按招生指标下拨培养费,对纳入国家计划的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普通奖学金(即常说的生活补助金),委培生由委培单位出资(也有一些由个人出资),自费生及自筹经费生由个人出资或导师和个人出资。这种双轨运行模式是1985年开始实行的,此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单一的国家财政模式。现在所说的研究生培养收费改革,实际上是指全面收费问题。 这种公费自费双轨制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培养经费问题,满足了社会需要。但随着自费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双轨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沈红认为,研究生全面收费后,因为个人、导师都要承担部分教育成本,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利于导师认真、负责地选拔和培养学生,还有利于导师队伍的优胜劣汰。 有何隐忧 加剧教育不公或滋生新平均主义 如此分析,研究生全面收费似乎“看上去很美”,但也有隐忧存在。沈红认为,教育是为了解决社会不公,让社会各阶层都有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但如果制度设计得不完善,反而可能加剧不公。研究生收费改革能否全面顺利推进,关键在于学校能否提供完善的、强大的资助体系。 另一方面,各项资助形式的目的不同,惠及群体不同,若不能加以区分,又有可能滋生新的平均主义。 沈红认为,研究生资助体系和本专科生资助体系应该合理分工、各有侧重,以发挥更大的效率。 调查一位硕士生的支出与收入 刘燕,华科大教科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贵州毕节市人,父母务农,两个弟弟正在读高三。但她依靠国家和学校资助完成学业,同时对“学生资助”这个课题产生兴趣,毅然选择读研。 昨天,她详细给记者算了两笔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花费:学费每年8000元,三年共2.4万元;住宿费每年600元,三年共1800元;生活费每月300元,三年共10800元;合计36600元。 硕士研究生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助收入:2004年半额奖学金4000元;国家助学贷款(三年学费)16000元;勤工助学岗位2004年300元/月,发放10个月,共3000元,假设2005年继续申请到勤工助学岗位,则两年总额6000元;困难补助200元,合计2.6万元。 这样还差10600元。刘燕研一时在校外带课,每周4课时,每课时30元,一年挣了4000元。但她说兼职太耽误时间,研二后学业压力加大,她不再继续带课,将寄望于“三助”岗位和部分借款完成学业。 刘燕说,从她个人经历来看,若高校有完备的资助体系,基本上能解决研究生的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可以靠一定的兼职和导师经费负担,贫困生完成研究生学业是可行的。 省内非试点高校:收费政策尚不明朗 晨报讯(记者刘莉)除武大、华科大公布的硕博招生简章上明确表示2006年参加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外,省内其他高校对读研是否全面收费尚无明确表态。 已公布2006年硕博招生简章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表示,如果国家2006年实行研究生培养经费改革,则以国家最新政策为准。 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2006年硕博招生简章上,录取类别仍为“非定向、定向、自筹经费、委托培养”四种类型,这表明华农和中南民大2006年还有公费研究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