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舞蹈学的研究生有那些系??

蓝印花
藏宝图
001舞蹈学系 002中国古典舞系 003中国民间舞系 004芭蕾舞系 005编导系 006 国际标准舞系 基本上就这么多,这是北京舞蹈学院的招生计划,你可以在我给你的网站上去看一看。参考资料:http://souky.eol.cn/school.jsp?type=schoolpro&schoolid=420&proid=101舞蹈考研中央民族大学 001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舞蹈史舞蹈理论 002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艺术概论与写作 003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艺术概论与写作 004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舞蹈史,舞蹈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005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学中外舞蹈史 006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学舞蹈理论中外舞蹈史 007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学 舞蹈基础理论 008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东北师范大学 009 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理论与作品分析 010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011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理论与作品分析 012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外舞蹈史 013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法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014 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舞蹈概论 015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舞蹈史 016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教学法试题《芭蕾舞部分》《中国民间舞部分》 01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舞蹈基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哪些大学招收舞蹈研究生 要最全面的!

纸月亮
050408舞蹈学目前招生单位不多主要有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延边大学吉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具体报考要看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延边大学吉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师范大学

舞蹈考研要学哪几门课程

意见
1、舞蹈考研初试要考的有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这个是全国统考,专业方面要考的一般要考舞蹈史、艺术概论,具体每个学校的也不一样,可以自己去看学校的招生简章,建议多看点专业方面的书籍,复试也是各个学校自己制定的。2、艺术生考研初试通常是英语、政治和两门专业课,专业课通常是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复试要考英语(通常分为英语听力测试和英语口试)和专业知识(通常分为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舞蹈专业还要表演一段舞蹈。关于专业课具体信息最好还是向招生院校咨询。3、舞蹈类的研究生,首先要报考的是哪种类,如果是舞蹈表演、舞蹈编导和舞蹈教育就要先进行专业考试。如果报的是舞蹈理论就要先递交导师一篇论文。合格后才能进行全国统一研究生考试。要考的通常分为四科,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科目。英语和政治是必考的。其余两科应该会是舞蹈史和舞蹈概论。有的学校也有可能不是舞蹈概论,是艺术概论……扩展资料:舞蹈专业考研要准备有了初步的知识梳理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后,就进入了专业课强化期学习,这个阶段需要强化记忆,做真题演练,达到80%以上的知识点要掌握并消化掉。冲刺期,需要放下笔记,对于中国舞蹈史从原始社会舞蹈到新千年(2000年以后)的舞蹈现象、重大事件、舞蹈人物要做到了如指掌,外国舞蹈史的每个芭蕾分期、现代舞的发展以及后现代舞、后后现代舞等时期都要精通掌握,艺术概论的本质论、发展论、艺术批评与理论也要了如指掌。同时做真题演练,保持手感。

读舞蹈专业的研究生什么体验?

洗车场
所知
读研究生能读舞蹈专业证明对舞蹈肯定是有特别热爱的心理,然后自己的这方面的领域应该也很强,很多人可能会特别不太理解,但是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觉得可以一直坚持下来,等到研究生毕业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的工作单位都想要,选择机会会特别多。

舞蹈学专业考研是考舞蹈教育好还是舞蹈编导好

灵府
你与我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研究方向:01舞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④586舞蹈表演复试科目: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报考(以报名时间为准)的考生须在复试时加试2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笔试,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加试科目将在复试工作通告中注明。参考书目、参考教材:336艺术基础,586舞蹈表演

关于舞蹈类研究生

托于同体
过之
  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从事舞蹈史论研究、舞蹈表演研究、教学研究、创编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名额:40名(暂定)  三、报考条件  我院只招收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学习或  工作的人员(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当年的9月1日),  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且符合我院对考生提出的业  务要求的人员;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  格报考)。  3.年龄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放宽。  4.其它注意事项  (1)报 考舞蹈心理学(见附表一13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学(见附表一12研究方向)、舞蹈人体科学(见附表一08、09、10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学(见附表一11研究方向)的考生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2)报考编导研究方向的考生报名拍照时须交材料:本人或与人合作(需注明第几编导)的参加省部级以上获奖作品的光盘及获奖证书复印件(原件一并带来并核查)。无获奖作品也可交本人编创习作光盘。  (3)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考生,报名拍照时须交学术论文一篇,通过初试后,复试须另加试两门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笔试)。  5.考生报名全部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考生应认真阅读全部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报考前应登录“北京市研究生招生信息查询系统”主页(http://yz.chsi.com.cn),阅读《北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每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查阅“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  四 专业研究方向及专业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有全国统考科目和专业考试科目,统考为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政治和外语考试,专业考试如下表:  附表1: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1 舞蹈学 01舞蹈学基础理论 711中外舞蹈史 811舞蹈理论与作品分析  0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03中国古代舞蹈史  04中国舞蹈美学  05舞蹈文献研究  06舞蹈身体语言研究  07舞蹈与宗教关系研究  08舞蹈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 712舞蹈人体科学 812艺术概论  09舞蹈科学训练的理论与应用  10舞蹈科学训练研究  11艺术管理与创意产业研究 713中外管理思想与创意产业  12舞蹈教育学 714舞蹈教育学  13舞蹈心理学 715舞蹈心理学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2 中国古典舞 14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 716中国古代舞蹈史与艺术概论  813 古典舞教学法与 专业技能表演  15中国古典舞创建与发展史研究  16中国古典舞理论研究  17中国古典舞艺术流派研究  18中国古典舞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3 中国民间舞 19中国民族民间舞学与表演研究 717中国民间舞蹈  文化与艺术概论  814中国民族民间  舞教材与教学法及专业技能表演  20中国鼓舞文化研究  21中国民族民间舞艺人风格流派研究  22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与编创研究  23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研究  24印度舞蹈与中国舞蹈关系研究  25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训练研究  具体的到北舞官网查找可以试试 看点正不正了

舞蹈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

利根
徐爱
舞蹈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你可以选择做一个舞蹈老师去教别人跳舞,如果你不喜欢做舞蹈老师,你也可以选择做别的老师,因为你毕竟是研究生毕业,你肯定文学知识也不会差的,所以你其实是有多方面可以选的,毕竟是研究生,我可以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所有你能做的事情。

大学舞蹈系学什么课程

故万物成
标错参
大学舞蹈系学的课程:舞蹈写作教程、舞蹈形态学、中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纲、欧美现代舞史、舞蹈专业英语、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象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解剖学、舞蹈概论、舞蹈作品分析、编舞技法、表演基础。美学、音乐理论、音乐鉴赏、曲式分析、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人体解剖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功、现代舞、拉丁舞、东方舞、敦煌舞、古典舞教学法、民间舞教学法、芭蕾舞教学法。扩展资料大学舞蹈系的业务培养目标:具备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能在学校、艺术团体、艺术(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其他舞种的教学、创作、辅导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舞蹈艺术人才和“复合型”专门应用人才。大学舞蹈系的毕业条件1、具备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1)舞蹈表演方向:总学分达到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39学分,普通教育课课程任选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38学分,专业必选课71学分,专业任选课6学分)。(2)舞蹈教育方向:总学分达到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39学分,普通教育课课程任选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38学分,专业必选课71学分,专业任选课6学分)。3、毕业论文(设计)、教育实习成绩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英语考生等级考试达到实用英语三级以上;日语考生等级考试达到四级以上;计算机考试达到一级要求,课外培养计划完成6学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舞蹈学

舞蹈学专业毕业生论文作品

豕虱是也
飞鱼秀
论文摘要:舞蹈学专业作为一个舞蹈理论专业,具有不同于技术专业的教学规律,其“引进”型的舞蹈技术课教材,目前已不能适应舞蹈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重新打造,“量身定做”。   才民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应该以风格性与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将“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   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结果的考查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建议,供关心舞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专家和同行参考。   一、舞蹈学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舞蹈史论系在学院1996年的系、部调整中舞蹈史论系更名为舞蹈学系,下设舞蹈史论专业。经过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方案改革舞蹈学系舞蹈史论专业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正式更名为舞蹈学专业目前开设舞蹈史论专业方向。自85年学院开办舞蹈史论系至今已经培养出了85级、92级,95级、97级、99级等5届毕业生。   舞蹈学系在学院众多的院系中属于理论系舞蹈学专业本科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文化水准开设的舞蹈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舞蹈技术课课程设置具有广而浅的特点。因而.对招生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基础的要求.生源多为普通高中出来的舞蹈专业特长生个别者为舞蹈中专生。舞蹈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多从事舞蹈史论、舞蹈教育、艺术传媒和艺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改革方案中,将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舞蹈发展的历史和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以及较强的文字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四级英语水平:系统地掌握中外艺术史论、美学、心理学人体运动科学等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等等。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了更为广泛、全面的基础和素质。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必修课程为34门选修课20余门其中有5门必修的舞蹈技术课。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使学生具有了较宽的文化艺术视野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也就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口这些毕业生可以从事舞蹈研究、舞蹈教学、艺术管理、策划、编辑秘书等。到目前为止,走上教育岗位的毕业生也为数不少有一部分教育行业的用人单位,由于进人指标有限,希望进来一个人要一专多能既能担负舞蹈理论课教学又能教舞蹈技术课程所以目前舞蹈学专业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艺校或普通大学中不但从事舞蹈史论教学,同时还从事着舞蹈专业技术课教学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现代舞课、实习剧目课等。   二、舞蹈技术课的现状与问题   从最初的舞蹈史论专业到目前的舞蹈学专业在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大量的专业理论课之外同时开设了众多的专业技术课并且这些技术课程的选定呈现出一种全方位的布局突破了专业的局限,几乎涉及到各个舞蹈技术系的各门专业技术课包括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外国民间舞(近几届已取消)、现代舞课、编导课、实习剧目课等为学生广泛接触和掌握各种风格的舞蹈文化和舞蹈表演技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长期以来该专业舞蹈技术课的课程建设却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目的和做法都不够明确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目前呈现出来的矛盾主要来自教材、课时和生源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材方面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当初这些舞蹈技术课的开设属于“拿来主义”的“直接引进“型教材均源自于各舞蹈技术系表演专业的技术课经过逐渐调整和不断压缩而形成今天的结果口这期间虽经历任教师的不懈努力已经向舞蹈学专业的需要有所靠拢但一直未能脱胎换骨始终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未能彻底脱离舞蹈技术专业的特征未能真正与舞蹈理论专业的特殊需要相接轨其教学内容以及由此决定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未能实现由培养舞蹈表演人才向培养舞蹈理论人才的方向转换.出现了教材内容与教学需要两张皮的局面。   其次在课时方面,如果说在开办舞蹈史论专业之初,“引进“型的舞蹈技术课教材还行得通那是因为与之相配套的课时量给予了时间上的保证。由于当时学院正处于由中专改制成大学的初期舞蹈史论专业的舞蹈技术课课时量和课程设置基本处于中专状态并开始逐步向大学状态靠拢那时的特点是课时总量多、相对于现在来讲舞蹈技术课比例大而理论课比例较小。以85年课表为例:中国古典舞课课时最多时曾达到432节(4节*18周*6个学期)而芭蕾舞课则为360节【(4节*18周*4个学期)+(2节*18周*2个学期)】在这样多课时量的情况下,学生们的确从这些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虽然学生所接触的教材与中国古典舞系表演专业相比较为有限但在好的班级中,学生们所掌握的教材也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在他们身上同样可以看见地道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演和完整的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完成。这些对于他们充实所学的舞蹈理论知识增加对舞蹈的感性认识甚至对拓宽就业门路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自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方案改革以来根据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为了使舞蹈学人才培养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合理舞蹈学系在此后几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不断地调整使之进一步脱离中专状态而更加符合大学本科和舞蹈学专业的教学规律。这一过程表现为课时总量逐渐减少,理论课的比例逐渐上升,技术课的比例逐渐下降,中国古典舞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芭蕾舞课、现代舞课、实习剧目课的课时都不断地被缩减,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其课时目前减到,44节(4节*18周*2学期),而芭蕾舞课则为180节【(6节*18周)+(4节*18周)】与85年相比中国古典舞课课时减少72/3(288节)芭蕾舞课课时减少了1/2(180节)。   在生源方面,由于该专业本身具有的理论专业的属性,决定了对教学对象文化基础的要求高于对舞蹈专业基础的要求。因而,其生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普通高中理想一点的考生会有一点舞蹈特长和基础,而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或者说声称有舞蹈基础而实际上等于没有的考生也为数不少这一原因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在整体上水平不高,也使舞蹈技术课的训练必须从较低的起点开始。另外,有个别考生来自于舞蹈中等专业学校,经过考试文化课达到了分数线而被录取这一因素又使生源的舞蹈基础呈现出高低极不整齐的情况给以班级为建制的教学和训练带来难度。而由于课时的大量减少,又使由于生源问题造成的这两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加剧。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呈现出来的困难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明显所面临的矛盾更加突出。归纳起来在这些矛盾包括舞蹈技术课课程本身固有的实践性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性的矛盾、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包括由于课时不断减少而引发出来的教学形式和性质所需要的训练周期长与实际教学周期短的矛盾、教材容量大与课时少的矛盾;包括由生源问题而引发的课程难度高与学生基础条件差的矛盾、班级授课制与学生基础程度极不整齐的矛盾等等而其中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是一系列矛盾中根本性矛盾。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舞课进行多方面改革有效地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化不利为有利,使教学更加适应舞蹈学专业的特点与规律显得日益迫切。这就是本文撰写的目的,也是下一节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对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对舞蹈学专业各门舞蹈技术课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舞蹈学专业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思考围绕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上什么内容、应该怎么上这几门课”的问题.在本节当中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十分必要。根据国家“培养素质全面、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教育方针根据舞蹈学专业“培养出能够从事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传媒编辑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专业人才”和“学生必须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市场对“一专多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舞蹈学系历届和未来的毕业生多样化的就业去向舞蹈学专业有必要开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编导和实习剧目等舞蹈技术课程。开设这些舞蹈技术课的意义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的内容在掌握舞蹈训练表演、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专业素质.获得对舞蹈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进而提升其理论认识,为其日后所将要从事的舞蹈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的的明确是核心问题。   首先要从培养目标出发这是舞蹈学专业如何进行舞蹈技术课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舞蹈学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是为了培养舞蹈理论人才而非培养舞蹈表演人才.是为了培养理论工作者而非演员这是与其他专业开设舞蹈技术课在教学目的上的本质区别。具体而言,各个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对身体能力和技术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口舞蹈学专业开设这些舞蹈技术课的目的首先是通过以风格性和审美性为主的教材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表演能力的同时通过切身的训练体验加深了解各舞种之间的区别认识各舞种的传统渊源、文化底蕴和审美规范。   另外考虑到“要求学生掌握舞蹈训练的基本规律和技能”的培养目标考虑到毕业生有可能走上教学岗位所以这些课的另一部分目的就是在训练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法获得相应的教学能力,让那些有志于毕业后从事这些舞蹈技术课教学的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教学法的初步掌握将来可以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三)教学任务的选择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在教学任务的选择方面,应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目的的要求二是客观条件的可能性。首走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应使学生在对动作教材完成掌握与对教材内涵的认识理解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既重视它的实践性也要重视这些课的理论性,避免把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上成纯技术课而忽略了教学目的完整性。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已经使这些课程不可能保证在教学功能上的完整性。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学生身体条件差、专业基础弱、年龄偏大、水平不整齐以及这些限制条件与本课的教学周期短、课时少这一现实之间形成的突出矛盾使得该专业的中国古典舞课不可能具备通常意义上的基训(基本功腿功、技巧)加身韵的教学功能以前的基训、身韵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   鉴于以上分析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的选择方面必须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取舍得当。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r把教学方向调整到体现各门舞蹈技术课精华的风格、特点的训练上来,紧紧抓住代表风格特点这一核心内容作为重点,舍弃那些矛盾突出和不切实际的纯功能性的身体条件训练任务。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由于中国古典舞身韵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只要学生把身韵教材掌握好就可以达到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目的。   因此概括起来说舞蹈学专业的舞蹈技术课教学任务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风格性和审美性训练为核心,使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根据需要配合以密切相关的能力和技术训练将这些课的“练功”功能降至更恰当的位置。这既是教学目的要求之必须也是客观条件限制之必须这样才能做到从需要和条件出发、使教学安排目的明确经济有效。   (四)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决定教材内容的选定。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规定教材的选定和组织,舞蹈学专业的技术课教材的选定和组织应该是围绕具有风格性和审美性训练意义的教材而展开。以中国古典舞课为例从总体上讲,教材的选定应围绕身韵内容展开教材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基本能力,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身体各部位的活动幅度和控制能力包括指、腕、肩、腰、髓、踩、趾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和各种舞姿的控制能力。(二)基本技术,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准确位置和身体各部位的单一运用技术,包括基本的手型脚型、基本的头眼手脚位置、动律元素、单一手臂动作及单一头眼步法的运用。(三)综合运用指围绕身韵内容训练各种单一技术的复合运用和综合运用,包括复合手臂动作、复合步法和各类型的综合性组合。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