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电气工程全国大学排名

生而美者
大追求
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前100名综合实力一览表 (含各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处、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等)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 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排名 校 名 综 合 学 科 门 分省 排名 备 注 综合实力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管理学 1 清华大学 A++ A++ A++ A++ A++ - A++ A A A+ A A+ B+ A++ 京 1 985工程大学 2 北京大学 A++ A++ A++ A++ A - A++ A++ A++ A++ A+ A++ A++ A++ 京 2 985工程大学 3 浙江大学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浙 1 985工程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A++ A++ A A A++ C+ A+ C+ B B B B - A++ 沪 1 985工程大学 5 南京大学 A++ A++ A++ A++ A - B A++ A+ A B A++ A+ A+ 苏 1 985工程大学 6 复旦大学 A++ A+ A++ A+ B+ - A++ A++ A++ A+ B+ A++ A++ A+ 沪 2 985工程大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A+ B+ A++ A - - C+ C+ C C D+ C A 皖 1 985工程大学 8 华中科技大学 A+ A+ A B+ A+ E+ A B+ B+ B+ A B+ D+ A 鄂 1 985工程大学 9 中山大学 A+ A+ A A B+ C A+ A+ A A B+ A A A 粤 1 985工程大学 10 武汉大学 A+ A A+ A A - B+ A+ A A++ B A+ A A+ 鄂 2 985工程大学 11 吉林大学 A+ A+ A A A B B+ A A A+ B B+ A A 吉 1 985工程大学 12 四川大学 A+ A A B+ A C A B+ B+ B+ C+ A+ A+ A 川 1 985工程大学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A+ B B+ A++ - - B C C - D+ E B+ 黑 1 985工程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A A A B+ A+ - B C+ A C+ C+ D+ - A++ 陕 1 985工程大学 15 南开大学 A A A+ A+ B D+ D+ A A++ A C+ A A++ A 津 1 985工程大学 16 山东大学 A A A A A - B+ A B+ B+ C A B+ B 鲁 1 985工程大学 17 北京师范大学 A A A++ A C+ D E+ A B+ B+ A++ A++ A++ A 京 3 985工程大学 18 天津大学 A A B+ C+ A++ E+ D+ D+ C D C C+ - A+ 津 2 985工程大学 19 中国人民大学 A E+ A++ E+ E+ - - A++ A++ A++ - A+ A A++ 京 4 985工程大学 20 中南大学 A A B+ B+ A - A B C+ C+ C+ B E B+ 湘 1 985工程大学

全国有研究生院的大学都是那些??

芝加哥
德合一君
全国有研究3366303835生院的大学有: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创办时间1978年。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创建的研究生院,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首任院长是严济慈。中国科技大学有12个研究生培养的学院、17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涵盖了93个博士学位专业和109个硕士学位专业。同时还拥有3个专业学位授予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2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专业、19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2、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84年10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具体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各方面都取得明显进步和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多门类高层次专门人才。校本部1978年至 2004年共招收研究生42105名,其中博士生9322名,硕士生32048名。截止2005年1月,已毕业的博士生5025名,硕士生20828名。截止2004年底,有4769人获得博士学位,23374人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博士生招收人数1097名,硕士生招收人数达3217名。3、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创建于1984年12月,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1995年2月,原国家教委组织全国33所试办的研究生院进行评估,浙江大学等十所研究生院受到表彰,并正式挂牌。作为全国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依托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为研究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学科环境和师资条件。浙江大学是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可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授予学术性学位。4、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6年5月在原研究生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研究生学院及其党委,2012年7月成立研究生院。5、上海大学研究生院2013年10月25日,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揭牌成立。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并被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中国大学研究院排名?

是谓照旷
齿如齐贝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3262373235院 理学第一名、工学第二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经济学第一名、哲学第一名、历史学第一名、文学第二名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二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农学第一名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医学第一名、文学第一名、法学第一名、理学第二名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管理学第一名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学第一名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 医学第二名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法学第二名、经济学第二名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农学第二名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三名、管理学第三名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理学第三名、文学第三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理学第四名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医学第三名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四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五名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六名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工学第七名《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通常情况下,在科研单位就读研究生,不仅能得到导师时间的指导,而且由于科研单位生师比较低,又没有本科教学工作量,导师和学生都可以全力投入科学研究,与大学相比较,更容易出成果。因此建议考生,虽然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比重不高,但上述优势短期难以改变,如果有条件,应考虑到科研单位就读研究生。

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专业排名

吃鸟瘾
嬴则
一,这个专业的有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招生都把它归类为企业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方向,要是单独招生的话,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最好,他们做人力方面是很有经验的,但竞争也是相当激烈。要是单说企业管理的话,中山,北大,浙大,厦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等都不错。 管理类专业重在实践和工作经验,要说就业,得看自己的能力。我有师兄在企业做人力,本科毕业一个月就6000+,而硕士毕业也有找不到较满意的工作的。 就业嘛,总体还好,但实际是,你一个学生出去,没人会一开始就叫你去管别人,都是做些杂七杂八的工作,管理学科,如果你不想搞研究的话,多实践积累经验才有出路。 就业方向的话,做员工激励,薪酬设计,组织管理,员工培训,招聘都可以,看你对哪个比较感兴趣了。最终工作地点就是企业的HR部门,当然你想考公务员也可以,要是读到博士当老师也可以。 二,这个专业考研肯定要考数学,考的是数学三。(人大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不考数学,但是它是面向政府和公共组织方向的,而我们一般所说的人力,都指企业方向。) 数三的内容主要有微积分,考研占78分;线性代数,占36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占36分。共150分,是全国统一命题。数三比数一稍简单,但实际上,你如果以后想在管理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数学很重要。越到高层次,管理就越技术。特别是人力中的薪酬设计,企业年金和员工福利等内容对数学和统计要求很高。 三,我不知道你对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有什么样的评估。如果想考好学校,就要比别人付出的努力。要是推荐学校,就是上述几所,他们的管理学实力都很强,但竞争,不用我说,你也应该明白。而且企业管理(包括人力)是考研十大热门专业之一,本就很火爆,如果学校再名气大一些,录取率一般不会超过15%,也就是说你要做好10个人取一个的心理准备。

中国金融类大学排名

宋王之猛
冰上乐
关于金融排名,我见到的有两个比较准确的一个是网络上多为流传的中626134国金融强校的排名:1.人民大学 考研难度:难(公平,招生规模不大 ) 优势:全国重点,在大学里,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从早年的黄达到现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有一手.地区优势明显,学生素质高。 劣势:官场气息浓厚,思想守旧,老师因为在北京,无心教学,只想出名,常在中央台抛头露面,学校在北京好象算比较破. 2.五道口 考研难度:难(公平 招生规模60人左右) 优势: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好(费用也高)注重实际,容易找到工作。 劣势:学校太小,没有大学的气氛,官僚思想严重。没有固定的老师。 3.西南财经大学 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招生规模大:250人左右 ) 优势:全国重点,金融学中的货币银行学在全国最强,从他的硕士招生规模就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好,清净。同学多,金融系统里校友多,以后有好处。 劣势:不注重数学,思想保守,区位没有优势,近些年走下坡路。 4.上海财经大学 考研难度:难(比较公平 参加联考 招生规模100人左右) 优势:全国重点,证券学好,货币银行,国际金融一般,保险也可以,区位优势明显。 劣势:金融学历史短,原来隶属财政部,没有金融学传统,老师水平一般(有一两个还行,比如戴国强) 5.北京大学 考研难度:难(有传言说在北京每年都有漏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两个院招金融学硕士,招生规模一般,不大。) 优势: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不用别的,只要是北大,出来就不愁。地方好,学校景色建设好。 劣势:金融学一般,没有什么高人,经济学家一群,但在金融学方面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什么建树。 6.厦门大学 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 招生规模75人左右) 优势:985全国重点,货币银行,金融工程好,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张亦春)学生素质比较高。 劣势: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 7.复旦大学 考研难度:难(公平,参加联考 招生规模中等) 优势:985全国重点,全国仅次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在各方面都比较强,尤其是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接受西方知识比较新,学校氛围也好,有几个好老师(姜波克)。 劣势:有写老师有混日子的嫌疑,写的书很烂。 8.对外经贸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考研难度:较难(公平,注意有两个金融学,金融学院的容易 招生规模小) 优势:全国重点,国际金融强,十分注重抓英语,注重实用能力,区位优势明显 劣势:金融水平一般,合并的中国金融学院历史太短,没有金融学的传统。老师水平一般。 9.南开大学 考研难度:较难(公平,招生规模75人左右,参加联考) 优势:985全国重点,从解放开始就树立了自己在国际金融学的首席地位,保险精算也是全国最好,学校好,学生素质高 劣势:货币银行一般,近些年学校走下坡路 10.中央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 考研难度:较难(比较公平,自己学校好学生都不考 招生规模一般60人左右) 优势: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学生素质一流。 劣势:非重点,金融学一般(最近几年有上升趋势),老师水平差。 11.东北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 考研难度:较易(公平,招生规模小) 优势:环境好,上学可以当疗养院,学生素质好 劣势:非重点,金融学一般(近几年还在下降),老师一般 12.西安交通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考研难度:挺难(比较公平,招生规模75人左右,注意今后上的研究生有的在苏州上学) 优势:名牌大学,货币银行学比较好,原来人民银行直属学校(陕西财经学院),有几个好老师 劣势:学校不重视,致使原来的陕西财经学院的好老师有的已经流失,学生素质一般,地方不好。 13.湖南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考研难度:较难 (比较公平,招生规模小)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全国最早引如保险精算的学校,保险不错,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湖南财经学院)货币银行也不错。 劣势:学生素质一般,地方不好。 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隶属财政部) 考研难度:较易(比较公平,招生规模小) 优势:合并后,比较重视金融学 劣势:非重点,原来财政部的学校,金融学一般,学生一般。 15.清华大学 考研难度:难,招生规模小 优势: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学校建设好,理工科强,金融工程微观金融以走在中国最前列。 劣势:中国意义上的金融学不行,没有金融学传统, 不重视。 16.武汉大学 考研难度:较难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校园风景好,金融学最近记几年比较重视,有好老师,黄宪好象是博导吧,金融工程也不错。 劣势:没有金融学传统,老师整体水平一般。 17.辽宁大学 考研难度:较易(招生规模不大) 优势:地方重点大学,地方重视,有好老师,金融学白钦先,孔祥毅博导比较有名。 劣势:最近发展缓慢,默默无闻,地方一般。 18.中山大学 考研难度:较难(招生规模不大) 优势:校园风景好,广州地方也不错,金融系在岭南学院,学生素质比较高,毕业在南方比较吃香。毕业领两个学位证,好象岭南学院还发毕业证的。 劣势:没有什么特别著名的老师。 首批参加“金融学”联考的13个单位是:(按各单位参加联考确认函日期为序)南京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复旦大学。 参加2003年第三次金融联考的12所高校是: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南开大学;2003年联考的科目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3个部分。 参加2004年第三次金融联考的13所高校是: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南开大学;2004年联考的科目是“金融学基础”,考试内容含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学原理两部门。 参加2005年第四次联考的15所高校包括(按拼音字母排序):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杭州商学院、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 参加2006年第五次联考的16所高校包括(按拼音字母排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山大学。 这个排名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排除地域优势,光是学术实力说来,我个人认为人民大学的金融学是中国最强的,北大和复旦实力不相上下,这三所应该是中国最强的三所,是中国顶级,关于中国稍微弱点的学校,楼主可以按金融联考的分数高低来进行学校评估,虽然不大准确,但也说明了一个学校的综合性实力,包括地域位置,就业状况等。还有一个排名便是中国社科院关于大学排名,武书连的: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名单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南开大学  4 A++ 复旦大学  5 A++ 厦门大学  6 A+ 上海财经大学  7 A+ 浙江大学  8 A+ 南京大学  9 A+ 西安交通大学  10 A 武汉大学  11 A 东北财经大学  12 A 清华大学  13 A 西南财经大学  14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5 A 中山大学  16 A 暨南大学  17 A 吉林大学  18 A 中央财经大学  19 A 湖南大学  20 A 华中科技大学  21 B+ 四川大学  22 B+ 山东大学  23 B+ 北京师范大学  24 B+ 华东师范大学  25 B+ 西北大学  26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7 B+ 江西财经大学  28 B+ 天津财经大学  29 B+ 南京财经大学  30 B+ 浙江工商大学  31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2 B+ 辽宁大学  33 B+ 苏州大学  34 B+ 上海交通大学  35 B+ 东南大学  36 B+ 华南师范大学  37 B+ 浙江财经学院  38 B 山西财经大学  39 B 重庆大学  40 B 陕西师范大学  41 B 云南大学  42 B 安徽财经大学  43 B 武汉理工大学  44 B 湖北大学  45 B 上海大学  46 B 河北大学  47 B 兰州大学  48 B 湖南师范大学  49 B 华中师范大学  50 B 北京交通大学  51 B 南京师范大学  52 B 东北师范大学  53 B 福州大学  54 B 北京工商大学  55 B 郑州大学  56 B 长春税务学院  57 B 湘潭大学  58 B 黑龙江大学  59 B 中南大学  60 B 深圳大学  61 B 东北大学  62 B 安徽大学  63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4 C+ 宁波大学  65 C+ 福建师范大学  66 C+ 哈尔滨工业大学  67 C+ 南京农业大学  68 C+ 广东商学院  69 C+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0 C+ 山东财政学院  71 C+ 山东经济学院  72 C+ 河南大学  73 C+ 云南财经大学  74 C+ 青岛大学  75 C+ 中国政法大学  76 C+ 南京 审计学院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南京理工大学  79 C+ 西南交通大学  80 C+ 山西大学  81 C+ 同济大学  82 C+ 中国海洋大学  83 C+ 河海大学  84 C+ 中国农业大学  85 C+ 重庆工商大学  86 C+ 扬州大学  87 C+ 河北经贸大学  88 C+ 华侨大学  89 C+ 哈尔滨工程大学  90 C+ 西北师范大学  91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2 C+ 浙江工业大学  93 C+ 外交学院  94 C+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95 C 北京工业大学  96 C 中南民族大学  97 C 上海理工大学  98 C 上海师范大学  99 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0 C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并不能决定金融专业的好坏,比如清华,清华经济很弱,但是金融工程却很强,但是这个可以给楼主作为一个参考,因为一个学校金融要强大的话,我个人认为要求三个方面:一个是数学要很强大,因为经济学学上去,到了中级宏微观经济学都是数学了;二是地理位置要好,位于比较富裕的城市,因为您想啊,金融学强的人都是可以坐在银行、企业拿高薪的,你大学地理位置不好,谁愿意为了放弃高薪到你那个落后的地方来,一是学校没钱养这些人,二是地方不好,所以,比较落后的地方的话,很难有金融学强的学校,所以楼主要想就业好的话,我认为选择城市比选择学校更为重要;三就是经济学要很强大,这个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必赘述了,所以楼主想要考二流的学校,武书连的排名很有借鉴性。另外,如果楼主想要毕业不想去企业和银行的话,去政府的话,我建议三个学校五道口、西南财经和人名大学,应该这三个学校与政府都有渊源,虽然这三个学校不好考,但是那些二三流金融院校很难与政府有关系,所以我建议楼主要去政府还是努努力吧。最后,祝你考上中国金融名校!!!

全国研究生院校经济系排名

第四层
李丰
1中国人民大学 A2北京大学 A3中央财经大学 A4浙江大学 A5上海财经大学 A6厦门大学 A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8辽宁大学 B9复旦大学 B10南开大学 B11东北财经大学 B12暨南大学 B13山东大学 B14 西北大学 B15西南财经大学 B2、区域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校 名1南开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兰州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东北师范大学6厦门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吉林大学12东北财经大学13河南大学14中央财经大学15西南财经大学3、财政学专业排名排名校 名1 厦门大学2上海财经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东北财经大学6中央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北京大学10复旦大学11南开大学4、统计学专业排名排名 校 名1厦门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浙江工商大学5天津财经大学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北京大学8复旦大学9南开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5、金融学专业排名排名 校 名1复旦大学2北京大学3南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厦门大学6上海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苏州大学10暨南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南京大学6、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校 名1复旦大学2山东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北京交通大学6江西财经大学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9暨南大学10东北财经大学11厦门大学12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武汉理工大学16中央财经大学7、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排名 校 名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浙江大学3湖南大学4上海财经大学5南开大学6中国人民大学7东北财经大学8武汉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暨南大学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西南财经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8、劳动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2浙江大学3上海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北京大学6复旦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南开大学9暨南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12中央财经大学13西南财经大学9、数量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 校 名1清华大学2吉林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华侨大学6东北财经大学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9厦门大学10北京大学11复旦大学12南开大学13暨南大学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16 西南财经大学国内【经济学】顶尖的八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哪些研究生学院上榜了?

狼和羊
张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3433653963研究院和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榜单显示:北大第3,川大第9,但第1名并不是清华,而是一所“国字头”大学。第16名:人大在中国一流研究生学院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名次仅位列第16名,实在有点出乎意料。排在人大前面的高校研究生院,不仅有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武大、哈工大、南大等知名高校,甚至连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都超过中国人大的排名。作为一所副部级大学,位列211、985、双一流,在研究生竞争力排名上,人大的排名还是稍稍有点靠后了。第9名:川大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的评价标准有四个:一流的导师、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一流的影响。在这4个标准衡量下,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得到89.88的高分,挺进全国前9,排名还在哈工大之前。作为西部地区重点高校,在教学资源上,川大无法和一线城市重点高校相提并论,但取得第9名,实在是可喜可贺。实际上,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的排名,和四川大学在科研经费上得到国家的支持力度是一致的,国家每年支持四川大学的科研经费,超过20亿。第3名:北大很多人心目中,北大都是最高学府,不管是本科生培养还是研究生培养,都应该是国内第一。但是,评价机构显然不这么看。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多家评价机构的各种排行榜中,北大在多个重要榜单中都被清华赶超。对此,也有很多网友表示不服气,认为有的榜单肯定是野榜。也有网友认为,北大长期沉浸在天下第一的氛围中太久,需要这种刺激清醒清醒。第1名:国科大在一流研究生竞争力排行榜中,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仅仅排列第2名,第1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实际上,国科大的前身,就是1所研究生学院,国科大背后是中国科学院,科研实力是相当强大的,科教资源甚至还要超过北大和清华,国家培养出大量的尖端科技人才。如果要用这“四个一流”的标准来衡量,国科大研究生院作为第1名,也是实至名归。

请问全国重点大学的前100最新排名是什么?

马青霞
感周之颡
2015年教育部根据大学的综合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对中国大学进行排名,前一百名如下:1北京大学 北京2清华大学 北京3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4复旦大学 上海5武汉大学 湖北6浙江大学 浙江7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8南京大学 江苏9吉林大学 吉林10中山大学 广东11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2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13四川大学 四川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15南开大学天津16山东大学山东17中南大学湖南18西安交通大学陕西19厦门大学福建20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22同济大学上海23天津大学天津24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5东南大学江苏26中国农业大学北京27华南理工大学广东28湖南大学湖南29西北工业大学陕西30大连理工大学辽宁31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32北京理工大学33重庆大学重庆34东北大学辽宁35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36华中师范大学湖北37西北大学陕西38兰州大学甘肃39北京科技大学40东北师范大学吉林41华东理工大学上海4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43长安大学陕西44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北京45华中农业大学湖北46北京交通大学北京47南京农业大学江苏48中国海洋大学山东49南京理工大学江苏50武汉理工大学湖北51苏州大学江苏5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53南京师范大学江苏54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北京55云南大学云南56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5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58河海大学江苏60湖南师范大学湖南61西南交通大学四川62暨南大学广东63北京化工大学北京64郑州大学河南6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66北京林业大学北京67中国政法大学北京68合肥工业大学安徽69北京邮电大学北京70华南师范大学广东7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7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73上海大学74上海财经大学75山西大学山西76北京工业大学北京77福州大学福建78南昌大学江西79首都医科大学北京80中央民族大学北京81江南大学江苏82东华大学上海83辽宁大学辽宁84华南农业大学广东85太原理工大学山西86首都师范大学北京86新疆大学新疆88安徽大学安徽89河南大学河南89海南大学海南9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9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93浙江工业大学浙江93福建师范大学福建95内蒙古大学内蒙古95中央财经大学北京97西南财经大学四川98深圳大学广东99广西大学广西100贵州大学贵州

全国财经类大学关于研究生类排名

立之本原
大肚腩
学校代码及名称 排名 得分10002 中国人3239303864民大学 1 8810001 北京大学 2 78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3 75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173 东北财经大学 6 7410055 南开大学 7 7310486 武汉大学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10 72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5 7110183 吉林大学 16 7010532 湖南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8 6910286 东南大学 10070 天津财经大学 20 68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21 6710140 辽宁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24 66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307 南京农业大学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28 65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10240 哈尔滨商业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10255 东华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1799 重庆工商大学 10011 北京工商大学 38 600 东北师范大学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10403 南昌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10564 华南农业大学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47 63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11482 浙江财经学院 11560 西安财经学院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59 中国民航大学 59 6210299 江苏大学 10434 山东农业大学 10626 四川农业大学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1003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7 6189633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