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温州大学研究院好还是华东交通大学研究院

生死斗
大玩笑
华东交大是好过温州大学的,华东交大是具有工科办学特色的大学。温州大学目前博士点还没有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怎么样?

所过之邑
巴德尔
简介: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由浙南科技城管委会和温州大学共同举办。承担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领域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动温州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详情官方电话官方服务官方网站天眼服务

嘉兴学院和温州大学哪个的商学院比较好?2个学校分别那些专业比较好?

莫斯科
优孟
当然温州大学好,起码温州温大还有本科班,硕士研究院.众多各类专科院系都比较完善.嘉兴学院,仅读专科一个烂学院,光校园风景就不能相比.温大这么大,半天走不出来,嘉兴学院,没几步就走完了.起码温大还有个二十几层楼高的综合楼.可嘉兴学院就那么几幢楼房.嘉兴学院的商学院和医学院是最好的学院,商学院里会计,财务,国经,金融都还不错的,不过商学院都是在老校区,环境还算清幽,就是破了点,毕竟有年代的吗,温州大学校园环境现代感,毕竟是大学吗。总的来说,各有好处吧

华东石油局研究院博士待遇如何?我在南京工作,男朋友明年毕业想来这边。马上要找工作了,急急急!

红蟑螂
法相
一个小博士,又不是旗帜型专家,待遇能多高呢?一般华南的助理研究员就4000+左右。 其实,按照国际惯例,读书不能太功利的。因为即使博士也只是一种学习的经历、一种人生历程罢了。中国之前一直批评美国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是资本主义的弊端。现在回头看,其实很正常。尤其中国13年来的高校大扩招与学术大跃进后,博士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大众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普通劳动者。而且教育部推崇 专业博士——也即不把博士当做知识精英,而只是技工而已。不过,如果不进“三站”(学士后流动站、硕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一般是7年。同时,理论上一旦成为“本硕博”连读的学生,也可对外称“博士生”或被美称为“博士”,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十几岁的少年也可以被称作“博士”的原因。另,关于“三站”,可搜索 山东大学学士后流动站 温州大学硕士后流动站 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相对比较有代表性。

温州大学法学专业怎么样

曹风
假于异物
温州大学法学专业挺不错的,是温州市重点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但没有达到A级水平。温州大学法学专业是浙江省一流专业、温州大学重点专业、温州大学最具竞争力专业、温州市重点专业、浙江省“十二五”特色专业(评审类,全省仅2个)、浙江省“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评审类,全省仅1个)。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列为温州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培育点,将逐步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规模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扩展资料:法学院设有温州大学地方政府与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与市人大常委会合作设立地方立法研究院;与温州市司法局、温州仲裁委员会合作设立“一带一路”温商国际仲裁院;与上海市高院、温州市中院合作设立“人工智能+”司法改革应用研究基地。与市有关部门合作设立全国首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职工维权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为浙江省级示范仲裁庭。在浙江省检察院的支持下,与温州市检察院、温州市工商联、正泰集团、森马集团、华峰集团共同建立浙江省首个非公经济检察教学(研究)基地;与瓯海法院共建巡回法庭,与20家市级机关、行业组织建立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形成法学专业学生联合培养机制,平台优势非常突出,校地合作培养效果明显。参考资料来源:温州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

周德文的个人简介

情人节
公例
周德文毕业于嘉兴学院,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杭州大学法学院深造,并被中共温州市委统战部选派,参加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省民主党派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学习。曾任职于温州大学国际贸易系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现任职于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高级经济师。兼任:世界经济贸易联合促进会副会长、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研究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APEC中小企业联盟中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商学院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民进温州市委副主委、温州市八届政协常委、温州市十届人大代表、财经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嘉兴学院和温州大学哪个的商学院比较好?2个学校分别那些专业比较好?

亡命徒
大角色
嘉兴学院商学院比较好,但是环境的话,温州大学现代感比较强,嘉兴学院建筑比较旧,梁林校区会比越秀校区新,毕竟是新建的,而且离体育馆近

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彩虹城
-2011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本科高校全国等级排行榜A +西南交通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大学河海大学A级: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技术,科技,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南方大学,福州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大连理工大学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广西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侨大学,河南,河北农业大学的长沙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安徽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沉阳建筑大学,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和科技,汕头大学,中国东部交通大学,中国北方的西安大学西南大学大学水利与深圳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广州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北京建筑工程,科技,建筑工业学院安徽,科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水电学院科技,河北工程大学,科技,苏州,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学院,长春,城市建设工程天津体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北青岛大学的广西大学大学 * B +级: 北大哈尔滨工程大学,燕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内蒙古大学,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东部),石油(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大学,海南,黑龙江大学,昆明,电子科学与中国地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北大学湘潭大学,科学与技术的内蒙古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科学与技术(威海)南京林业大学,宁波大学,青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技术,工程辽宁大学上海研究院和技术,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沉阳工业大学,农业大学中国北方电力大学(保定)东北电力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中国农业大学,西安浙江大学科技,河北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山东大学,地质大学,科技林业中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武汉)西华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和大学技术,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长江大学,烟台大学,四川大学,科技,南华大学,湖南大学,科技,湖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平顶山学院辽宁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技术学院内蒙古南京工程学院,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民族学院攀枝花大学科学中国北方大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安徽大学研究所湖南黑龙江工程学院科技学院桂林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黑龙江,科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宁波诺丁汉,民用的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北方学院长沙大学工程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盐城工学院工程,徐州工程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科技常州工学院,合肥鲁东大学学院襄樊学院B级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延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宁夏,云南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科技湖南科技大学和河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北方,,,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温州大学,沉阳农业大学,西北升中原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校黄淮许昌学院;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东华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绍兴工程学院农业工程大学嘉应仲恺大连海事大学湖南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安阳工学院,工程,五邑大学,石油化工佳木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的天水师范学院学院,经济学成都榆林学院石家庄大学,沉阳大学科技重庆三峡江苏大学辽宁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淮海辽东学院皖西学院聊城大学塔里木大学孝感学院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江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研究所,南通市,江苏理工大学西南林学院学报,,,,,学院淮阴工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林学院,西昌学院,防灾科技,青岛农业大学,邵阳,湖南城市学院潍坊学院的井冈山大学理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大学白城师范学院,泰山学院,惠州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东部交通大学徐学院,科技,重庆大学,城市学院四川大学,矿业晋城的中国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华南理工琴岛学院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武昌分校,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市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学院科技茂名福州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学院JJ大学科技学院唐山学院实验诚意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仁爱学院C +等级: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三明莆田学院武夷辽宁研究所,南昌,九江学院,台州学院工程学院,嘉兴学院,新乡廊坊师范学院黄山学院学院,临沂师范学院,江苏省科技,南徐成贤呼伦贝尔东南大学福州大学阳光的太湖之滨,江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沉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民生,河南大学的山西大同大学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紫金,建筑吉林嘉庚学院学校与土木工程学院,科学与吉林厦门大学建筑学院余额江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城市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商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华瑞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湘潭大学兴湘丽水学院,江西蓝天学院华侨大学的,厦门工程中国电机工程学院的科技,为轻工科学与技术,南昌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中南林业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学院湖南潇湘书院科技大学技术研究所金水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宁波大学外交学院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技学院东方科技,湖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和技术学院铜陵四方南昌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的学校石家庄铁道学院,浙江海洋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院大学东天河科技科技长城北京工业大学学院的科学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泰山华立学院中国大学天津学院和技术,立人广东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城市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学院科技广西大学商学院的科技高丽西南大学商学院,中国北方学院青岛大学庐山城市学院扬州大学,安徽大学航天,中国海洋大学<br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现代学院技术C级的/>安徽研究所: 福建理工学校青岛滨海的黄京江武汉工业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商学院江苏理工大学,南通大学,湖南,江苏工业学院南湖学院杏林大学学院的芙蓉怀德学院大学学院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学院科技学院温州大学博文桂林湖南大学研究院,长江瓯应用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顺华大学能源学院浙江林学院眼科研究所船山南华大学湖南理工学院东华大学,安徽新华学院,江西,应用科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科技,河北理工大学海河南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商学院近代江西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工程学院文章帖子的武汉三江工程大学理工大学泰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 D +级: 技术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华锐风电沉阳工业大学,广东白云学院D级:新技术,孝感学院大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不知道怎么填志愿?

纤秾
伏胜
《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日前发布。大学生总体就业率状况如何?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分别是什么?就业的主要行业、职业、雇主、地区变化怎么样?记者为正在填报志愿的学生们进行了梳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整体稳定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9%)与2016届、2015届(分别为91.6%、91.7%)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与2016届(91.8%)基本持平,近六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稳定。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比2016届(91.5%)略高,近十年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2017届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图为2015~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大学毕业生后深造比例略升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7.1%)与2016届、2015届(分别为77.3%、77.4%)基本持平;“自主创业”的比例(2.9%)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正在读研/读本”的比例(10.8%)略高于2016届、2015届(分别为10.3%、10.1%);“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3.4%)略低于2016届、2015届(分别为4.0%、3.9%)。另外,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未就业人群(7.2%)中,近半数还在继续找工作。其中,处于未就业状态的本科毕业生(7.0%)中“还在找工作”的为2.6%,“待定族”为1.7%(不求学不求职);处于未就业状态的高职高专毕业生(7.5%)中“还在找工作”的为4.3%,“待定族”为3.2%。电气类就业率最高,法学类就业率最低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5%),其次是管理学(93.2%);最低的是法学(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95.6%),最低的是法学类(85.3%)。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7%)、能源与动力工程(95.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6%)。本科学科门类名称2017届2016届2015届工学93.593.593.6管理学93.293.694.0经济学91.591.792.3医学91.390.891.5教育学91.091.290.5农学90.991.091.0理学90.590.990.7文学90.290.190.4艺术学88.188.889.9历史学86.386.186.4法学85.384.986.9全国本科91.691.892.2(图为2015~2017届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5%),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8.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力技术类(94.2%),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9.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96.7%)、学前教育(96.0%)、电气化铁道技术(96.0%)。高职高专专业大类名称2017届2016届2015届生化与药品大类93.593.493.5公共事业大类93.492.992.6材料与能源大类93.392.792.2制造大类93.092.392.0土建大类92.992.191.2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92.892.592.7交通运输大类92.792.392.1轻纺食品大类92.392.092.9财经大类92.391.891.7文化教育大类92.391.391.5电子信息大类92.191.391.3水利大类92.091.8—艺术设计传媒大类91.390.690.2农林牧渔大类90.690.190.4医药卫生大类90.689.790.1旅游大类90.190.089.8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8.787.587.4全国高职高专92.191.591.2(图为2015~2017届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趋势*)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下降。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公共事业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土建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红牌与绿牌专业刷新2018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都是绿牌专业。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社会体育、市场营销、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其中,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年都是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的行业中,互联网运营与网络搜索引擎业及软件开发业需求增长明显。(图为2018年本科、高职高专“绿牌”专业)2018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绘画、化学、美术学、音乐表演、法学、历史学。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2018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汉语、食品营养与检测、初等教育、语文教育。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深入分析专业亮红牌的原因,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本科红牌专业多为艺术类专业,而2011~2013年艺术学招生增长率高达17.7%,高于全国本科招生人数增长率10个百分点。被列入红牌的多个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小学教育机构就业,但其就业比例增长率却仅为4.8%。毕业生供过于求是导致专业亮红牌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高专方面,初等教育、语文教育较同类型专业毕业生规模明显偏大,因此其就业率相对其他同类型专业更低。(图为2018年本科、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教育、信息业、医疗业需求旺盛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就业比例为14.7%),且在“教育业”就业的本科生比例从2013届的10.0%上升到了2017届的14.7%,其中有六成左右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机构。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12.5%),而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是教育业。进入“教育业”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届保持上升趋势,较2013届增长了2.8个百分点(2017届的就业比例为6.5%)。“教育业”中,就业于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占比上升较快,从2013届的25%上升到了2017届的33%。“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就业比例为10.3%)是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且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8.7%上升到了2017届的10.3%。“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就业比例为7.7%)是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第二多的行业类。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到了2017届的7.7%。概括来说,教育、信息业、医疗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传统制造业面临挑战。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依然是主要就业去向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7届的60%,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7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7届的7%。这些变化反映出外企、国企招聘放缓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而民营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撑凸显重要。(图为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1%上升为55%。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图为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7届的58%。(图为2013~2017届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类型城市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北上广深”就业本科生三年后离开比例持续攀升城市“抢人大战”打得火热,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三年后离开的比例也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了2014届的21.7%。“北上广深”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减弱。杭州、天津、广州吸引力增强外省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能体现城市吸引力。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2015~2017届的比例分别为28.2%、32.0%、35.6%,提升了7.4个百分点。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54.4%),高于广州(45.3%)。在各城市就业的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城市在该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城市在该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北京82.6杭州55.3上海79.5天津54.4深圳68.2苏州43.4广州45.3南京40.7武汉26.7宁波26.2成都25.8西安25.5重庆22.3郑州10.9中西部地区吸纳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在东部地区(不含东北三省)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65.7%下降到了2017届的56.7%,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13届的32.4%上升到了2017届的39%。综合就业城市类型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及以下城市对毕业生的吸纳程度上升较为明显,毕业生就业于中西部地级及以下城市的比例从2013届的21.0%上升到了2017届的30.5%。东北地区留人难近三年东北区域经济体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垫底,2017届88.5%、2016届89.2%、2015届89.8%,比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91.6%、91.8%、92.2%)分别低出3.1、2.6、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留人难。与全国本地生源的本地就业比例相比,2017届本科东北生源在本地就业的占比(46.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4.3%)27.6个百分点。(图为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在生源所在地就业的比例变化趋势)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比2016届(65%)高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8%,比2016届(66%)高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5%,比2016届(63%)高2个百分点。近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持续上升(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56%)。(图为2016届、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税务专员”本科满意度最高“搬运工”高职高专满意度最低2017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本科为64%,高职高专为65%)、“发展空间不够”(本科为54%,高职高专为55%)。2017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教育学(71%),就业满意度最低的是历史学(64%)。2017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文化教育大类(68%),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60%)。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税务专员”(85%),最低的职业是“化学设备操作员和管理员”(4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航空乘务员”(87%),最低的职业是“搬运工(不包括机器操作人员)”(34%)。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本科学院和大学”(81%),最低的行业是“塑料用品制造业”“农药、化肥和其他农业化学制品制造业”(均为52%)。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铁路运输业”(85%),最低的行业是“音频和视频设备制造业”(52%)。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就业满意度最高(77%),在“民营企业/个体”“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的就业满意度最低(均为65%)。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的就业满意度最高(72%),在“民营企业/个体”“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的就业满意度最低(均为63%)。从不同城市来看,北京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城市,杭州是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最高城市。表1各主要城市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新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北京75.9杭州75.3上海73.9宁波72.0广州71.0天津71.6深圳70.2南京69.7苏州68.7全国本科68.2成都67.4武汉66.1西安64.9重庆64.8郑州63.1就业满意度是由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可能会受到薪资待遇、行业发展、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也与毕业生自身经历和感受密切相关。从事IT类职业本科毕业生收入较高2017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5067元),最低的是历史学(4023元)。2017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4319元),最低的是文化教育大类(3418元)。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6082元),其次是“计算机与数据处理”(6042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是“经营管理”(4818元),其后是“房地产经营”(4665元)、“航空机械/电子”(4625元)。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5634元),其次是“运输业”(5567元)。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类为“运输业”(4536元),其次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4422元)。教育、零售为大学毕业生创业主要行业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3.8%)高于本科毕业生(1.9%)。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平稳态势。(图为2015~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变化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735.8万估算,2017届大学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了创业。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大多数(本科为86%,高职高专为84%)。2017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2.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为中原区域经济体(4.9%)。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22.7%)。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12.3%)。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更值得注意的是,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与2013届(46.2%)基本持平;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5.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比2013届(46.8%)略低。三年内,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市场,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本报告基于麦可思公司2018年度的大学毕业生跟踪数据而撰写,反映了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跟踪评价和公开发布。麦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从2010年开始,连续九年对之前跟踪过的全国2006~2014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跟踪,建立了2006~2017届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库。(麦可思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