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传
你可以参考以下文献:一、《艺术与科学》【作者】 李政道; 【作者单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刊名】 文艺研究,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编辑部邮箱 1998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艺术与科学; 复杂与简单; 静与动; 对称与非对称; 普遍性; 【摘要】 李政道先生近年来化费了不少精力在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研究上。本文为作者1996年5月23日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作的学术报告。文章从复杂与简单、静和动、科学的发现和艺术的表现、对称与非对称、真理的普遍性五个方面,论述了艺术和科学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十分富于启发性。限于版面,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二、《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作者】 王雷; 【导师】 陈武光; 【学位授予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科学技术哲学 【学位年度】 2002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间】 2002-08-06 【关键词】 科学; 艺术; 互动; 科技创新; 【中文摘要】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两大主权,是人类文化的两翼,是人类心血、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将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本文以人类思维的生成与演进为中心逻辑线索,从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类群(或社会)的矛盾运动的考察分析中,实事求是地得出了科学与艺术互动的必然结论。以此为基础,作者进一步认为,实现我国未来科技创新还应当开辟另类途径,即:紧紧围绕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作好文章,始终坚持不懈地充分动用各种艺术手段,做好科学普及、青少年儿童创造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全文由前言、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文献研究、科学与艺术同源、科学与艺术互动以及结束语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引出论题,交代写作目的和动机,等等。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文献研究部分对他人的研究作了概括总结,点明立题的现实意义。科学与艺术同源部分,列出科学与艺术同源的宇宙学和人类学依据,指出作为“人为”和“为人”事业的科学和艺术,二者共同的客观基础是人与自然,二者产生与发展的源泉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类群(或社会)之间的矛盾运动。该部分从人与自然这一共同客观基础出发,沿着人类心智进化和人类“构造直觉”演化的历史逻辑线索,对人与... 三、《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作者】 柳冠中;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刊名】 装饰, Art & Design, 编辑部邮箱 1999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摘要】 <正> 在19世纪以后,人们才认为科学是一种理性的过程,因此,是可以用数字或公式推理的,而艺术是直觉,是不能描绘的,因此应当置于科学之外。实证主义的科学文化莫名其妙的培育了一种未经证实和不符合客观的信念,即由于人类为了认识世界和自身,将知识分成了科学和艺术,于是人类也就必须分成了科学家、艺术家或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画家、音乐家、文学家等等。这种分类的做法仅是为了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但当这种分类一旦限制了我们更完整地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话,那么分类法的改进和完善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了。这种分类法固然比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要进步,但它客观上还是造成了我们这个世界被机械地分割成几种门类,使我们误解这个整体世界仅是已被证实、命名的数种门类之和所构成。这种思维方法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所应具有的观念和方法。将要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迫使我们反省近十几年来靠“引进”形成的加工工业机制上的问题。我们还看到一种现实:中国的科 【DOI】 cnki:ISSN:0412-3662.0.1999-01-009参考资料:www.art968.com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21世纪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与科学结合,有利于克服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偏向”,有利于艺术家介入社会、介入生活,全方位地表现和反映社会生活;也有利于艺术家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创作水平,加深对艺术规律和本质的认识。 提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于科学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科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偏差仅依靠自然科学本身是不能解决的,它必须得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持与帮助,艺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思维方式和艺术哲学本质,对人类精神、情感表达的独特功能,都有利于科学技术向着人性化方向的发展。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本质上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这种结合对于科学而言,同样开拓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空间,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的两大创造性工作,也是人类所具备的两种特殊的能力,是人类最高心智的产物。 艺术与科学结合,已成为新世纪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流;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将会弥补艺术与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互为补充,最终造福于人类的生活和进步。参考资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砚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