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罗钢的著作出版

尚贤
丛林狼
1.《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2.《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4.《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起源》,韩文,柳凤久译,韩国世宗出版社5.《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与李达三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后殖民主义文化诗学》与刘象愚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文化研究读本》与刘象愚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批评的诸种概念》(译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该书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考察(日文)《野草》(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主办)第63卷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文本的历史考察(上)《野草》第64卷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文本的历史考察(下)《野草》第65卷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背景的考察(上)《野草》第66卷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背景的考察(下)《野草》第67卷关于殖民话语与后殖民理论的若干问题文艺研究1997年第3期海外中英诗歌比较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推荐几本新闻史的书,准备考研

边关路
日出多伪
新闻传播类入门书籍选读六十本:1,《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薄的传播学读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传播学是什么,因此也显得内容单薄乏力。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不好的原因是,作者之一的裘正义在结稿前三个星期才将它负责的章节交上来,从而使得文风来不及统一。不过张国良在98年又有一本传播学问世,我没看过,好象复旦考博就指定了那本。推荐指数:*2,《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本书的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初学者,分散孤立的论文集,反而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自然会去寻求整部专著,孤立的论文意义也不的大。适合中等水平的读者阅读。推荐指数:**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此书可以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第一书。想使得“新闻有学”,就必须彻底颠覆以李良荣为首的“新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宣传学框架上的。推荐指数:必读4,《符号透视》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彬哥哥少数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之一。符号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一定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功底根本啃不下来。真实难为彬哥哥居然能将符号学的书写得文才奕奕。推荐指数:***5,《媒介分析》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英语好的学者就是占便宜。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张咏华,我说,我把这本书借你吧。推荐指数:***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此书在李良荣的监督下完成,不谈新闻学基本理论,只谈与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WTO等。代表了老丁的最高水平,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其前作《新闻理论新探》的新发展。其中南大青年学者夏文蓉所写的三章内容煞是精彩。李良荣教授还特地为此书写了一个书评,不过要是对书评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大教授根本没看过此书。推荐指数:**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3此书的前身是《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复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和《当代西方新闻事业》(人大出版社2001版)推荐指数:****8,《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新华出版社1984传播学开山之作,为传播学建立了基本框架,不可不读,尽管施拉姆只不过是美国的喻国明而已。此书由于版权问题,一直没有再版,但翻译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推荐指数:****9,《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新华出版社2001(第8版)新闻史就是传播史。我一位学法制史的朋友曾在我面前大谈新闻无学,我勃然大怒,几欲与之绝交,将《美国新闻史》丢给它,让它读完再说话。此人2个月后写了一篇论文:《中西政党报刊时期的法律文化之比较》,让我给它修改一下。展江这本书翻译得真没话说,毕竟是英语专业的出身。不过个人认为,没必要买,一是太贵,二是此书在美国已经有了第9版,展江也正在翻译第9版,将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想买的话等这本吧。推荐指数:必读10,《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成亦文采,败亦文采。据说彬哥哥在写修订版了。总得来说,93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认为适合理工科跨专业考新闻传播学的启蒙读物。推荐指数:***11,《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新华出版社2003基本为潘知常的学生所写,那群孩子,连格拉姆西和葛兰西,霍尔和Hall的关系都没搞清楚,对某些哲学家的思想理解也完全误读。总的来说,这本书写出来就是给人骂的。其学术资料库基本为我开头点评的20本译著,东拼西凑而已,要么就是抄袭《后现代转向》一书。想了解批判学派的话,还是看《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或《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比较好。推荐指数:*12,《深度报道原理》杜骏飞/新华出版社2001诗人学者杜骏飞,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与情怀打造了《深度报道原理》,其像诗一般的点睛之句散落于全数各处,如“背景决定真实,细节决定真实感”、“信息源的可靠性与其利益的相关性成反比”、“在深度报道的领域,人云亦云比一无所知还要可怕”等,此等警句非千锤百炼不得出。我曾经一度想考南大新闻系就是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可惜杜骏飞在已经不在新闻系收弟子了。推荐指数:****13,《新闻舆论研究》王雄/新华出版社2002一本值得读三遍以上的书,王雄教授是南京大学新闻系刚上任的系主任。此人治学严谨,西学功底也很好。此书视野宏大,从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多角度审视新闻舆论传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尝试性地用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来看待当代媒体的作为,新意无穷。推荐指数:必读14,《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美]杰克?富勒/新华出版社1999(展江译)作者学识甚高,引入了许多新闻学框架之外的理论,如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并融合的很好。全书文笔斐然,文才也好,当然也要归功于展江的翻译水平。最精彩的一章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辨析,作者提出的“智者诚实与黄金律”的观点发人深省。推荐指数:*****15,《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新华出版社1998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而深刻评析西方新闻理论的著作,想了解西方的新闻思想、新闻学说及新闻理论,应从本书入手。新闻有学无学,我不管,我已经不玩新闻学了,但西方新闻有没有学,答案是肯定的。推荐指数:*****16,《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新华出版社2003不是最好的,但也凑合着看。废话太多,内容重复太多、资料堆砌太多。推荐指数:*17,《传播理论》(第4版)[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本书作者之一的坦卡德是施拉姆的第一个博士生,此书内容详实,资料新颖,很多理论较之施拉姆版已有了不少新发展;不足之处在于翻译得很龌龊。(注:此书的第2版有福建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与这本完全是两本书,我认为老版的好看。)推荐指数:****18,《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莫斯可,华夏出版社是华夏出版社那一套12本里最有价值的一本,翻译者水平也高(胡正荣)。推荐指数:必读19,《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与其说是《传播思想史》,不如称之为《交流思想史》。作者从柏拉图说开去,论述了2千多年的人类交流其实是不可能。交流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们应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地热爱他人中去,将“博爱”精神撒播人间。此书最后两段话,煞是精彩、煞是感动,我全部背了下来。推荐指数:***20,《社会科学方法论》(第8版)[美]巴比/华夏出版社2002传播学研究方法与其看国人所写的,不如看老外所写的;与其看传播学界所写的,不如看社会学界所写的。此书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第9版的影印版。推荐指数:*****21,《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从语言学角度审视新闻的创新之作,提供了一种话语分析的方法论。作者在第一章里对批判学派是什么,也有精彩的论述。推荐指数:**22,《麦克卢汉精粹》[加]麦克卢汉(的儿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麦克卢汉是“哲学家”,但对于玩过一点哲学的我来说,又太浅了。没必要看什么《理解媒介》的原著了,麦克卢汉的全部思想精华(或骗术)都在它宝贝儿子编的这本书里面。)推荐指数:****22,《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内容厚重,历史感强,不可多得的好书之一,可惜的是翻译得有点问题,英语专业人士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翻译硬伤。首先书名就翻译得不好, The Second Media Age应该翻译成《第二媒体时代》。媒介和媒体是不同的概念,媒介只是一种单纯的物理工具载体,传播信息之用;而媒体则包含了物理工具背后的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及其组织关系。比如说,电视是媒介,但电视台则是媒体。——当然,媒介与媒体混用,也是学术界的通病了。这本书可以看网上的英文版,至少我觉得英文版读得中文版比较顺。推荐指数:***(英文版推荐指数:*****)24,《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此书从电视文本,制片人,受众三个角度探讨了电视与社会的关系,文笔诙谐幽默,可读性强;不足之处在于所举的大量例子都是英国的电视剧,而中国读者对英国电视剧显然不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阅读效果。推荐指数:**25,《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美]伯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盛行的社会思潮已经过时了,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却产生了两门新的科学:符号学,叙事学。读完此书后,可学到一种对大众媒介进行叙事分析的方法。实用性不错。推荐指数:***26,《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美]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版)不可多得的“批判学派”入门读物,不足之处依然在于翻译。比如simulacrum一词是鲍德里亚的专用术语“类像”,而作者翻译成“赝品”,固然有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么翻,就是猪头不对猴子嘴,译者这么理解,自然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此类例子很多。除非你是像我一样的“骨灰级读者”,否则最好别看这本了。推荐指数:*27,《解读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谁说大众消费一切产品都是无意识的?!让费斯克来揭穿这一谬论吧!是上列那本的姐妹版,但比较偏重理论——适合男性阅读。推荐指数:** *28,《全球化与文化》[美]汤姆林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我所读到的关于全球传播的书里,这是最系统的一本。译者郭英剑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副院长,美国某大学的传播学博士后(可能不是传播学,有人在我面前说过它,我记不清了),翻译水平无可挑剔。推荐指数:***29,《消费社会》,[法]让?鲍得里亚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鲍得里亚被学界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当之无愧。其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如“符号价值”、“内爆”、“仿真”、“超现实”、“最小公倍数原则”等等。以上三本,随便看一本,知道鲍得里亚脑子在想些什么就可以了。《消费社会》是其代表作、《物体系》是处男作、《完美的罪行》是散文集。推荐指数:***30,《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斯特里拉缔/商务印书馆2001文本性质不如《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但翻译得比《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要好的多。比较适合初学者。但对于我而言,对女性主义一向偏见很大,因此影响了我读书的心态。推荐指数:***31,《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讲媒介文化的书籍。在此可以领会到英国人的治学严谨,和美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姥太肤浅,只会倒卖一些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思想。推荐指数:*****32,《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一部令人瞩目也令人犯晕的奇书,不管赞成,还是反对,你都不得不面对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骇世惊俗的思想,如媒介即信息。建议以《数字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作为辅助读物,这样就不至于找不着北了。推荐指数:**33,《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诞生前,这是国人主编的内容最详实的一本传播学普及教材。书后附录的名词解释比较实用。推荐指数:***3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名气最大的传播学教材,大而全,考研必备书目之一;虽然此书有些低级的硬伤,但瑕不掩瑜,至少到了今天,还没有国人所写的“传播学概论”类的教材超过它。据说郭教授写这本书时,正赶上CIH病毒发作,电脑里的文本毁之一旦,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凭着记忆赶出来的。不过我倒是认为此书的最大贡献在于绍介了不少日本的传播学理论。推荐指数:必读35,《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童兵的最高水平停留在它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这本书上。推荐指数:*****36,《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新闻编辑的所有理论知识都在这本书里,它应该是我国新闻学方面发行量最大一部书。推荐指数:***37,《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国内唯一一本值得看的新闻写作教材。推荐指数:*****38,《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之“修正”。“费哥”从牛仔裤文化说开去勾勒出了一幅大众文化的鸟瞰图。可读性强——适合女性阅读。推荐指数:****39,《电视的真相》[美]古德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视的真相?恍然大悟。推荐指数:****40,《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此书有三个独到的见解,颇有一点意思。1)战争对传播具有推动作用2)发展主义模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文化资本重新分配,又一次分割了世界3)视听文化的全球流动引发了文化认同的危机推荐指数:**41,《传播理论》(第5版)[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开篇两章,详尽绍介了什么叫做“理论”。把这两章吃透,那么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自然也就比一般人高了一个档次。此书内容详实,又偏哲学思辩,因此初学者不大容易看懂。如果说《传播理论》[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是基础读物的话,那么《传播理论》[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就是进阶读物。(注:此书已经出到第7版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有影印版面市,英语好的朋友,我建议直接看英文版)推荐指数:必读42,《文化研究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本来以为是国人所作,因此没留意。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才知道是国人所编,里面依然是老外的论文合集。编者之一的刘象愚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如果没记错)。我认为想研究传播学,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推荐指数:****43,《消费文化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传播与消费文化的关系,路人皆知。推荐指数:***44,《弥漫的传播》杜骏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推荐指数:**45,《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以模式的形式而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囊括其中,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所以,必须具备相当的传播学理论基础才能看得明白。不过我是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此书是我的入门读物,说实话,第一遍看时,觉得索然无味,后来才知道此书的重要性。推荐指数:***46,《传播学史》[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立志考传播学或研究传播学的话,还是把这本书过一遍吧。此书将传播学的起源追溯到欧洲的进化论、法兰克福学派和精神分析学说。此外,此书屡屡有笑料出现,自己去看吧。推荐指数:***47,《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对批判学派的另一大分支即文化研究,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虽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深入浅出,思想宏博,是部难能可贵的佳作。一个通宵加一杯咖啡,就能看完,可以作为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推荐指数:****4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2001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知道萨义德,该打!作为学传播学的学子,不知道萨义德,该死!作者在书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东方方法论——对于传播学来说——告诉我们应该从认知习惯入手去理解跨文化传播。在此说明一下,李希光的“妖魔化”理论的真正出处在这里,作者明确地提出了媒体是在怎么样妖魔化巴勒斯坦的,李希光在美国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哥伦比亚的这位教授呢?清华传播学在2002年就考了这本书,10分呢。推荐指数:*****49,《法兰克福学派史》[美]马丁?杰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批判学派启蒙读物推荐指数:****50,《精神交往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绍介马克思传播观的力作。虽然内容有点枯燥,并且不那么好懂,但依然是传播学学子必读书目!推荐指数:必读51,《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差一点把它忘了。严格地说,这是一本新闻学著作,但为什么要在这儿提它呢?——从某种意义上,之是一本“反传播学”著作。推荐指数:*****52,《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读完这本,则可以证明我对TB那本《比较新闻传播学》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张威同志在澳大利亚读了硕士、博士。推荐指数:****53,《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初读这本书就可以感受得到,作者陈作平颇具哲学的功底,并竭力地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借鉴到他的新闻学研究中来(例如,对于新闻报道认识论的构想)。从本书的结构来讲,作者把新闻报道支解为比前人学者更细致的部分,从更细微的问题着手并试图解决之,作为一代年轻的学者,陈作平是少数让我服气的角色。推荐指数:必读54,《新闻传播学》黄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黄旦这样的学者是不可以对他评头论足的,让他安心去做学问吧。一言以蔽之,这是我读过的“新闻学概论”里最好的一本。如果哪天我失恋了,或失业了,就考个博士玩玩,如果考传播学的话,那么我一定前往复旦拜在黄旦教授的门下。推荐指数:*****55,《大众传媒经济学》吴飞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国内媒介经营管理的教材里最厚的一本。综观全书,文本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但整个体系框架很好。换句话说,以书后给出的“学术资源”,加上此书提供的框架视野,应该可以比此书走得更远。推荐指数:**56,《公共领域的结构与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public sphere首先是作为一个否定概念提出来的。简单地说:PS就是一种精神空间,各种各样的言论、思想可以自由进入、自由探讨,使民众的智慧充分调动出来,由此达成更高层面的社会共识。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媒体就是当今时代最大的PS。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被武汉大学的石义彬教授尊称为“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家”。推荐指数:必读57,《天理民心——中国社会舆论问题研究》刘建明/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大量的故事,读来热血沸腾。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推荐指数:****58,《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推荐指数:*59、60,中外新闻史各一本无史不以为学,读谁的都差不多,找最薄的看吧。推荐指数:必读参考资料:新闻传播学(蓝地)博客

什么是消费取向

视乎冥冥
花与棋
简单的说是消费者在消费时更看重什么,其对消费品哪方面更重视。有的偏好物美价廉,有的偏好品牌,有的偏好高质量,偏好售后服务好等等。就是一个人活一个群体消费习惯。(就像有的习惯高消费、有的习惯多储蓄。还有就是美国人喜欢提前借贷消费,而中国人习惯倾向于储蓄)

山西大学文学院重点科目是什么。。。急求!!!望各位朋友给与帮助 谢谢

一手一足
是国马也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设置完善,下设古代文学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新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文献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省重点学科。全院现有教职工68人,专职教师56,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7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实现了硕士化。文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建有传媒实验室、影视观摩室、报纸编排系统实验室等实验教学场所,总面积500平方米,有价值260万元的各种实验设备。其配置可满足本院学生和教师进行摄像、摄影、编辑、观摩等教学、实验使用。资料室使用面积为130平方米,现有图书25963册,专业杂志350种,价值58万元;影像资料350余种;并有全省唯一的学生书库,有图书1671册,同时每年增补300余册。古代文学研究所有专业资料室,藏书二万余种。近十年来,本院教师承担了28部教材的编写任务,出版专著35部,多项研究在全国独树一帜。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发展史 在山西大学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该校文学院正式成立。今天,数百名领导、学者、校友和学生们齐聚同贺,年近90岁的山西大学老教授、原省政协副主席姚奠中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揭牌。山西大学文学院是在原中文系与古代文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文学院下设4系2所1中心,即文学系、汉语言系、新闻系、戏剧影视系、古代文学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共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告学和戏剧影视文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省重点学科。文学院历史悠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省城德堂书院、晋阳书院合并成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即文学院之前身。新成立的文学院响亮地提出了两个奋斗目标:一、在省内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的先锋军,为历史文化大省的建设、为山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二、在全国,跻身“双十强”,培养一批一流教授,占领学科高地。薛延忠、王昕、范堆相等省领导和李立功同志为文学院成立发来了贺信。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社会地位 《山西文学院》经过百年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山西省语言文学类基础研究型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戏剧影视文学和广告学五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人,研究生100人。百年来,我院共培养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7000人,为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文学院下设机构及概况 中国文学系山西大学文学院文学系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系。现共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硕士12人。有一个省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两个研究中心--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一个古代文学硕士点。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本科开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西方文学、东方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民间文学、民俗学、文献学、国学概论、比较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秘等课程。本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所有的课程讲授都体现当前最新的科学走向和素质的培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语言文学的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方法的系统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世界先进的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对世界文学、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哲学、艺术、新闻等相关学科有较深厚的素养,具有文学鉴赏分析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能阅读古典文献,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历年的毕业生都有较广的就业面,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语言系设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以及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硕士学位点。目前有在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在读博士3人。外聘兼职教授8人。本系教师承担着全校的汉语言文字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完成过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所承担的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为山西大学优秀课程,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将全部实行多媒体教学,《古代汉语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山西省政府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晋语史研究、《左传》集注,另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总计科研经费10万余元。在职教师目前出版学术专著八部,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为山西省高校文科统编教材。汉语史学科目前有教师购买或捐赠、供研究生学习使用的电脑3台和价值3万余元的图书,为研究生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新闻传播系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下设新闻学和广告学两个应用型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硕士7人,博士1人。经过多年来的认真办学,为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文化、出版部门、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及管理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获新闻学学士学位。课程主要开设有: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摄影、文秘基础等。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文化部门、信息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工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获新闻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开设有:广告设计基础、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文案写作、中外广告史、广告设计与制作等。新闻与广告专业的培养模式:注重人文科学基础教育的同时,强调应用与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求培养适宜社会需求的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新闻、广告两专业毕业生有较广的就业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5%以上。并且新闻专业考研率达30%。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戏剧影视系文学院影视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含主持人方向)建立于1996年,前三届为三年制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现有在校生200余人,在编教师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讲师21名。另有国内戏剧影视界数名专家协同办学。本专业的办学宗旨是为戏剧、电影、电视、广播各领域理论培养研究和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开办7年来,已毕业的三届专科生就业率为百分之百,有十余人分别考取了中国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大学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有数人在工作岗位获国家级奖项。古代文学研究所《山西文学院》山西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创立于1984年,首任所长为姚奠中教授,继任所长为阎凤梧教授,现任所长为刘毓庆教授。山西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国学传统,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时期。著名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教授、章太炎先生的两大弟子有"南黄北李"之称的黄侃教授、李亮工教授都曾执教于此。周扬称之为"中国第一位以马列主义观点撰写中国文学史"的贺凯教授,章太炎先生的关门弟子姚奠中教授,皆在此执教达半个世纪之久。这里也培养出了像徐森玉(青铜学家)、章廷谦(鲁迅密友,参与创办《语丝》杂志)、萧一山(史学家,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刘盼遂(古典文学家)等一批优秀学者。古代文学研究所所内承担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有李豫、李丹、董再琴等,资料员王秀珍,兼职人员有张瑞君、孟凡仁、李蹊、卫广来、赵瑞民、李书吉等,共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1人。资料室藏书3万余册,电脑7台,复印机一台,固定资产30万元。古代文学研究所近年来完成《全辽金诗》、《全辽金文》等国家及高校古委会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7项。出版《从经学到文学》、《诗经图注》、《历代诗经著述考》、《诗经百家别解》、《汉赋纵横》等学术专著共28部,学术编著10部,约3000余万字,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文学遗产》等国内学术杂志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300篇。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高校古委会项目5项,省及地方横向项目11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22项。有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两个硕士点。古代文学研究所现科研主攻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唐宋诗文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小说暨俗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山西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筹建于2000年10月,2001年4月正式成立。研究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教学为两翼,下设西方文学、西方文论、比较文学三个研究室,学术目标定位于为民族文学世界化进程提供理论资源,主要侧重外民族文学世界化进程研究、西方文论现代转型与后现代走向研究、比较文学基础理论与专题研究。研究所现有英美文学硕士点一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一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近年来中国文学一级学科内部重组的结果,在原外国文学学科基础上形成,体现学科交叉、多学科综合以及民族文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研究所的任务是通过学术资源的整合配置,在新兴学科率先形成相对优势,促进科研发展和水平提高,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突破。研究所鼓励科研探索,追求学术创新。截止目前,主要科研成果有专著译著:《克罗齐美学论稿》、《文化政治美学――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研究》、《新叙事学》、《福柯的面孔》、《本雅明文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古事记〉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论》、《丝路艺术与西域戏剧》、《冰点的热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集》、《马克思与文学》、《世界文学简史》、《世界文论简史》、《东方文学史》、《莎士比亚大辞典》、《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文化研究读本》等30余部,在权威及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教育部、省社科项目10余项。研究所为文学院、外语学院、哲学系开设本科生、研究生有关课程20余门,主要科目包括:西方文学、20世纪西方文学、西方文论、20世纪西方文论、英美文学、英语文学名著选读、东方文学、中日文化渊源、美学、文学理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叙事学、文学文本学、神话学、民俗学、民间文学,以及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比较神话、比较文化、文学翻译理论、专业英语、专业日语等。建所以来,2001年《西方文学》获山西大学重点建设课程奖,《比较文学的学科依据》获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2002年《比较文学课程建设》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西方文学》获山西大学教学名师奖。研究所成员主要来自文学院外国文学、文艺理论教研室,外语学院英美文学教研室,哲学系美学教研室和山西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现有教授9人(含兼职4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8人,6人曾出国进修。研究所现任所长为文学院副教授陈春香副教授,副所长为外语学院教授马海良博士、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冯良珍博士。方言研究中心本中心主要对山西方言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有专职研究人员一人,兼职研究人员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在读博士2人。外聘兼职教授3人。完成过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目前正研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晋语史研究",经费6万元。已出版山西方言的研究专著6部。新文学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新文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首任中心主任为崔洪勋教授,现任主任为苏春生教授。中心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新文学研究中心科研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赵树理及山西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山西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有久远的传统和深厚的积淀。著名学者郭庚、姚青苗、高捷、马作楫都曾在本学科执教并做出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赵树理文集》、《赵树理研究资料》、《马烽西戎研究资料》、《赵树理传》、《山药蛋派作品选》《赵树理回忆》等在学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苏春生、赵建国、张恒、王世杰、候秀梅、王春林等人出版学术专著《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赵树理、孙犁比较研究》、《20世纪山西文学史》、《话语、历史与意识形态》、《思想在人生边上》、《回眸、审视、前瞻》等,参编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山西文学纵横论》、《山西文学十五年》、《鲁讯作品赏析全编》等多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读书》、《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承担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和国家教委项目2项,省级项目1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12项。目前,苏春生教授正主持山西省社科重大项目《山西文学大系》的工作。20世纪学术思想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20世纪学术思想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建制隶属于山西大学文学院,本中心以文学院教师为依托,整合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高增德、丁东与智效民,山西省作协《黄河》杂志谢泳、山西省委党校赵诚等在20世纪学术思想史方面素有研究的学者。本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国20世纪学者传记研究、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中国学术与现代传媒、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演化、当代民间思想史、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等。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设置完善,下设古代文学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新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文献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省重点学科。全院现有教职工68人,专职教师56,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0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7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实现了硕士化。文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建有传媒实验室、影视观摩室、报纸编排系统实验室等实验教学场所,总面积500平方米,有价值260万元的各种实验设备。其配置可满足本院学生和教师进行摄像、摄影、编辑、观摩等教学、实验使用。资料室使用面积为130平方米,现有图书25963册,专业杂志350种,价值58万元;影像资料350余种;并有全省唯一的学生书库,有图书1671册,同时每年增补300余册。古代文学研究所有专业资料室,藏书二万余种。近十年来,本院教师承担了28部教材的编写任务,出版专著35部,多项研究在全国独树一帜。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发展史 在山西大学百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该校文学院正式成立。今天,数百名领导、学者、校友和学生们齐聚同贺,年近90岁的山西大学老教授、原省政协副主席姚奠中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揭牌。山西大学文学院是在原中文系与古代文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文学院下设4系2所1中心,即文学系、汉语言系、新闻系、戏剧影视系、古代文学研究所、方言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共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告学和戏剧影视文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省重点学科。文学院历史悠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省城德堂书院、晋阳书院合并成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即文学院之前身。新成立的文学院响亮地提出了两个奋斗目标:一、在省内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的先锋军,为历史文化大省的建设、为山西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二、在全国,跻身“双十强”,培养一批一流教授,占领学科高地。薛延忠、王昕、范堆相等省领导和李立功同志为文学院成立发来了贺信。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社会地位 《山西文学院》经过百年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山西省语言文学类基础研究型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戏剧影视文学和广告学五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人,研究生100人。百年来,我院共培养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7000人,为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山西文学院》-文学院下设机构及概况 中国文学系山西大学文学院文学系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系。现共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硕士12人。有一个省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两个研究中心--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一个古代文学硕士点。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本科开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西方文学、东方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民间文学、民俗学、文献学、国学概论、比较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秘等课程。本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所有的课程讲授都体现当前最新的科学走向和素质的培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语言文学的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方法的系统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世界先进的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对世界文学、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哲学、艺术、新闻等相关学科有较深厚的素养,具有文学鉴赏分析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能阅读古典文献,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历年的毕业生都有较广的就业面,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语言系设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以及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硕士学位点。目前有在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在读博士3人。外聘兼职教授8人。本系教师承担着全校的汉语言文字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完成过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所承担的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为山西大学优秀课程,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将全部实行多媒体教学,《古代汉语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山西省政府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目前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晋语史研究、《左传》集注,另有多项省级科研项目,总计科研经费10万余元。在职教师目前出版学术专著八部,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为山西省高校文科统编教材。汉语史学科目前有教师购买或捐赠、供研究生学习使用的电脑3台和价值3万余元的图书,为研究生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新闻传播系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下设新闻学和广告学两个应用型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硕士7人,博士1人。经过多年来的认真办学,为国家和山西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文化、出版部门、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及管理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获新闻学学士学位。课程主要开设有: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新闻摄影、文秘基础等。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文化部门、信息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工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毕业时获新闻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开设有:广告设计基础、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广告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文案写作、中外广告史、广告设计与制作等。新闻与广告专业的培养模式:注重人文科学基础教育的同时,强调应用与技能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求培养适宜社会需求的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新闻、广告两专业毕业生有较广的就业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5%以上。并且新闻专业考研率达30%。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戏剧影视系

中西方文化的性质角度?文化有性别吗?分析这一说法

蓍草
汤放其主
这段论述是不精确的。宏观地来说,把西方文化称为海洋文化以及把中国文化称为大陆文化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但是在前面加上限定的动态与静态就有失偏颇了,进而把西方文化看作是中心文化、男权文化,把中国文化看作是边缘文化、女权文化则是错误的。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所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试图从一开始就把文化区分成优劣的做法只不过是把这种文化从文化总体中抽离出来,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并且试图凌驾于其他的文化之上。中国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形成了一种较为内敛的精神气质,而恰恰是这种不招摇、不嚣张的内在精神使得中华文化绵延千年,走到了今天。中国文化有一种内在的开放性与内化性,任何外来文化的侵袭都未能打乱中国文化前进的内在节奏,相反,却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机体,在一份从容不迫中辗转腾挪走到了今天。反观西方文化,具有一种很强的内耗性。曾经和中华文化一起站在历史舞台上的其他文化已经灰飞烟灭,找不到一点当初的模样。之所以会有这种西方文化优势说,根源在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强势发展状态,很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那就是在外来文化纷纷扰扰,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是不是我们自己弱势了。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必须本着一颗包容的心来看待外来文化,否则我们就是固步自封,永远不会进步。但是,我们更要惊醒,我们有绵亘千年的精神脉络,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历史的巅峰。因为时间较紧,我就简略地谈谈,纯属个人意见。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中西方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差异的文化,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的,差异是其中的一个性质。大自然决定着中国的文化,我们无从选择。

研究性学习课程开题报告 网络聊天与中学生

有客
大陆版
〔内容摘要〕本文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语言符号、媒介、主体性;二,互联网主体的全新建构——主体的主动媒介化(网络化);三,互联网话语形态分析;四,半机械人:与机器唇齿相依的人。 〔关键词〕网络;聊天;主体性;话语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1)。在任何一个时代,探索主体的本质都是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目标。纵观这条发展线索,我们发现,对主体的认识是同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古代,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因此他们相信有一个终极的力量支配着世界,柏拉图认为这种力量是“理念”,世界万物都是这个理念的复制品和反映,人类主体自然也不例外。“个别的人有生有死,而人的原型或人类(理念)却永远存在”(2)。此时,思想家们认为主体等于本体;到了近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科学的手段认识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样就意识到了主体自身的理性。主体不再是由神秘力量决定的自在的产物,而是理性的,能动的。笛卡儿就认为,主体是站在客体以外的一个位置上,通过思维获得对客体世界的知识,即真理。所谓“凡是清晰明确被人认知的,都是真的。”(3)因此这一时期对主体认知的核心问题是“认识论”。随着人类社会的近一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语言,语言往往决定人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笛卡儿所谓的理性实际上是通过一种中介即语言符号来运行的,卡西尔就此断言“人是符号的动物”。进入当代社会以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人们又发现,语言符号体系是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正如罗兰·巴尔特所说的那样“主体死亡”,语言能够以“从能指到能指”的方式进行游戏,而主体是漂浮在这些能指上而失去了自我。 总而言之,对主体性的考察具有深远的社会背景,而且在任何一个时代,人们对主体认知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当代信息社会也不例外。本文选取互联网的角度对网络聊天者的主体性进行剖析,力图描画出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下,主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语言符号、媒介、主体性 当代社会背景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媒介的大规模发展和信息的日益扩张,这直接导致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即通过语言的角度来研究哲学问题,从而否定了关于思维、精神和观念的近代哲学范式。研究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语言正在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一种支配性力量,同时也成为人类主体的支配力量。因此语言具有某种本体论的地位。人类主体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在此受到空前冲击,甚至出现了“主体的消失”,存在的只有语言。这种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思想对我们了解网络聊天主体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首先来看看语言对主体的构型作用。结构主义语言观认为,一切符号代码都是任意约定的,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思想和情感的“自然的表达”。比如“同一种动物,中国人说‘鸡’,英美人说‘chicken’,这实在没有什么道理可说”。(4)换而言之,我们也可以这样以为,人是通过“鸡”和“chicken”这类语言符号认识鸡这种动物,与人的认识主体的思想和情感无关。“我们给世界下概念的方法最终依赖我们所讲的语言,……,意义是不能用超越语言的事实来解释的。”(5)我们通过认识语言来认识我们周遭的社会,所以,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就有什么样的人的思维。所以当代社会中主体的构型离不开语言的塑造。 那么,主体是不是总是通过语言的塑造逐步成长并完善起来的呢?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大师拉康对儿童成长的心理分析的观点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的童年时期经历了镜像阶段,比如说当儿童能直立起来之后,发现镜子里有另外一个自己,而且自己通过举手投足可以控制镜中的自我,这给儿童带来了极大的快感。因此儿童只能通过镜中的自我来认识自己。这是一个被拉康称之为“自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当儿童具备了语言以及和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后,他即进入了所谓的“象征界”,即语言和社会文化的领域。和通过镜子认识自我一样,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象征界”来认识自我,最终完成“自居”这一主体建构的过程,只不过到了这个阶段后,“以镜中自我自居”发展成“以理想自居”。拉康在就此区分了“理想自我”和“自我理想”的概念,所谓“理想自我”,就是你通过和“象征界”的交流而无意识表现出的形象,“自我理想”是一个符号点,一个观察自己的点。拉康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当您在高速公路上开快车的时候,你会设想自己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比如说一个你所崇拜的赛车手;另一方面你会设想有一双眼光(自我理想)在看你,这种眼光是你所期待的,比如是一个漂亮女孩的崇拜和欣赏。” “为了欣赏和崇拜而把自己想象成赛车手”的思维过程即“以理想自居”(6),就是一个主体形成过程,这种自居的根据来自社会中的语言符号(象征界)。也就是说,我们是根据语言来进行理想自我确定,即我要为谁当一个什么样的我。比如,我根据别人对我的评价来确定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像父母评价我很聪明,就会以这样的评价来确定聪明的概念和什么是一个聪明的人的概念;同时我还会根据媒介上的相关报道来认识一些主体性的要素。比如,通过英雄人物的事迹来确定勇敢的概念,以此反观自己是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我要不要做一个勇敢的人。语言的意义将构成主体性中的重要元素。 这种“自居”作用在信息膨胀的当代社会尤甚。语言符号成为人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间隔和中介。“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它们是织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不再直接面对实在,他不可能仿佛是面对面地直观实在了”。(7)我们是在与符号体系交流的过程中参照符号体系与我的关系而将自我的主体逐渐明晰。这样,在当代社会中,掌握主流话语发布权的各种媒介就容易形成控制主体的霸权。批判学派对当代大众传播媒介在这方面的霸权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与古典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人的异化不是来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方式。媒介的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促成了当代人的千篇一律性,即出现所谓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路易·阿尔杜塞揭示了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塑造作用,所谓“意识形态召唤个人成为主体”,“我们是依赖于教育我们的语言和意识形态来看待自己的社会身份,来成为一个主体,我们对自我的看法不是由我们自己产生的,而是由文化赋予的” (8)。而意识形态却是“依赖某种一致的舆论和意见”(9),而这与大众传媒无论如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管人们是否情愿,当代人的主体性受到信息、媒介的支配是个不争的事实。互联网世界依然要遵循这一逻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们上网的目的是多元的,比如看新闻、进行电子商务,还有玩游戏等等,但利用网络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和其他人交流(以网络聊天为代表)却是大多数人上网的重要目的,“我可以证明,我和其他数千万网虫都知道我要寻找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信息,而是立即就能进入另外一大批人正在形成的交往关系,这种发现让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10)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最能体现网络主体的个性。换而言之,主体在互联网聊天室中的“自居”过程将形成典型的网络主体。 二、互联网主体的重新建构——主体的主动媒介化(网络化) 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不同,互联网信息及其媒介逻辑对人的主体影响和塑造是双向互动的。我们知道,传统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是单向的。比如电视,电视用图像、声音、画面等组成了一个相异于客观现实世界的虚拟环境。观众看电视的时候对这种信息环境的接受完全是单向的,而且是被动的。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人进入电视收视状态20分钟以后,脑电波成为π波,这种波形通常是人们在闭上眼睛处于平静状态下的脑电波;而人在正常清醒状态脑电波为ρ波,两种脑电波的频率相差6~12周。这表明,“大多数人在看电视的时候,大脑所处的状态仅仅相当于闭目养神,毫无积极性可言”。(11) 而互联网并不是这样,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人们是主动的,双向的。人们心甘情愿地被互联网媒介化,这种主动性表现在: 1.如果要进入互联网,必须主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知识,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接受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的信息所不需要的。如果说,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是懒惰的、被动的,那么我们在接触互联网信息时的思维就是积极的、主动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主体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媒介化。为了更顺利地在网络世界遨游,网络主体还会不断从技术和技巧两方面强化自身的网络素养,如不断使用新的软件加快链接速度和提高搜索效率,不断增强打字速度以抢先说话和更多地说话在聊天室中建立自身的地位。总之,网络主体越明晰,受网络技术逻辑的影响就越深刻。 2.相对于物理现实世界和传统大众传媒的要么是模拟与要么是仿像(12)的关系,互联网的信息环境和物理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对于个人主体来说,传统大众传媒和现实的关系要么是模拟的,比如现实发生了一件事情,电视台用客观报道的形式将这一事件原原本本地报道出来,那么,电视新闻报道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要么是仿像的,比如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人吃火锅能有被真正的烈焰灼烧的感觉,但是电视广告为了突出某品牌火锅调料的辛辣,创意表现了一个人吃了火锅后享受了在烈火中被焚烧的刺激,电视在这里生造了一个客观世界完全没有的情境,观众必须通过联想方能理解。互联网则不一样,尽管模拟和仿像在互联网中也有体现,比如网络新闻、网络广告等等。但更多的,互联网形成了另一个完整的客观世界。比如网络聊天室中,所有的交流都是主体真正参与的,这种聊天带来的尊重、兴奋等感觉也是真实可感的,是完全不需要联想的,因此这不是仿像;另一方面,这种聊天以及聊天带来的感觉是主体在网络以外的世界根本寻觅不到的,因此也根本不存在模拟与被模拟的关系。对于网络主体来说,它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电视和互联网在这方面的区别。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将现实世界和电视世界完全区别开来,电视和人之间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换而言之,观众会将电视信息当成辅助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比如,一位城市普通观众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大都市外企白领的电视剧,他认为这种生活很好。那么,电视在这里能给予他两种心理冲击,一是心理宣泄,即这位观众虽然当不了白领,但是他可以通过电视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通过这种了解寄托自己的情绪,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这种看电视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白日梦”。通过想象和联想,暂时忘却现实,进行一种理想化的心理体验(只有在一些特殊的主体身上,白日梦和现实生活往往会合二为一,比如心智未发育成熟的孩子和一些精神病患者会直接模仿电视中的虚拟的人和事从事现实生活。);二是给予这位观众以现实冲动的刺激。他可能会因为这部电视剧的刺激而产生一种改变现实的激励,他会将剧中主人公当成偶像和人生目标而进行现实生活的改变。对于前者,观众所经历的是一种纯虚幻的想象,但心理获得了实在的满足;对于后者,观众是将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务实,以完成自己的理想。总而言之,电视信息和观众的现实生活会很容易地统一起来。但在互联网上,主体的体验和现实生活往往是无关的。比如同样是一位观众,他想体验当白领的感觉,那么他只要在聊天室中给自己构建一个白领身份,取一个白领意味很浓的名字,与其他聊天者进行相关的对话。那么,尽管他在现实中没有白领的收入、社会地位,但是他依然可以在这种虚拟社区中领略当白领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方面不是通过主观联想和想象的幻觉,它是得到了其他社区成员的接受认同,同时与现实生活关系也不大,在现实生活中他依然是过去的身份和原有的主体体验。关于这方面,网络当中的虚拟性别(男性注册女性的身份和姓名与女人注册男性的身份和姓名)是最极端的例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互联网当中语言就是身份。在这样一种虚拟的情境中,我们抛弃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认身份的通常方法,比如核查证件、观察他的相貌举止、穿着打扮、向其他人咨询相关情况等等,而是通过语言想象来确定他是个什么样的主体。互联网中的语言文字结构了网络主体的要素和性质。所以,互联网话语成为理解网络主体的一把钥匙。 三、互联网话语形态分析 互联网上传播的主流符号是文字,文字传播又被称为是“意符的再现”(用文字将观念、意识再现出来)(13)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是印刷媒介的产物,它和主体的稳定性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方面是印刷媒介自律性的要求,简单地说,观念和思想一旦诉诸文字,作者作为信息制作者的身份就得到了确定。所以在电子媒介诞生之前的印刷媒介时代,我们无论是阅读书籍、看信、还是接触公文批示,文本的制作者是明确的;另一方面是由少对多、由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所决定的。由于大众传播群体化传播的特征,印刷媒介的文本制造者和传播者必然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在传播/接受的二元格局中具有“元叙事”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具备“逻各斯”的中心地位。但网络传播的主体却在命名之时就是假的、虚拟的。在进行假名字和新身份(网络身份)确定的时候,人们往往更接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雅克·拉康语)。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主体塑造的过程中,语言最初的承诺和主体最终的到达之间有一道鸿沟,这加剧了人类主体的“不满足”的体验。例如,一个男孩通过词语“勇敢”了解了这一概念在男性身上表现出的魅力,但是等到他长大之后,他发现自己天性懦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勇敢”这一词汇所蕴涵的境界。这时,他对自我主体就会产生一种“不满足”。此刻,主体就有塑造一个“勇敢”的“理想自我”的冲动。(14)互联网恰恰提供了这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是满足“本我”需求的有效途径。 在现实中如果要作一个勇敢的人必须有勇敢的作为,主体认同自我勇敢也需要自我具有勇敢者的心态。在网络中这一切都不需要,主体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使用语言。在这里,内外两种语言会不断强化主体的意识。从对内的角度来看,主体必须在网络上写出一系列能表现勇敢的语言,以确定自己勇敢者的身份,这样才能不断用语言将自己自居为一个勇敢者;从对外的角度看,聊天对象的回应则更可以强化主体勇敢者的意识。也就是说,当别人都把你当成一个勇敢者的时候,自我是勇敢者的意识就更明确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主体的塑造有着鲜明的后结构主义的色彩,即语言结构网络主体的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逐步变动的状态。通常情况是,一个人进入聊天室先注册一个勇敢者的名字,然后和聊天室中其他人开始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主体自己不断强化自己是一位勇敢者的意识,考虑着用勇敢者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观念;另一方面,他会留心着别人(聊天对象)对自己话语的反映和评价,这样经过内外两方面的强化,主体对自己新身份的意识逐步加强,互联网上这一勇敢者符号会在这一聊天的语境中慢慢稳定下来。相反,如果主体一开始仅以勇敢者自居却得不到别人的回应,这样,他对自己的新身份反而会逐渐失去信心,最终退出聊天室或者重新换一个身份。那么,一次“理想自我”主体塑造的过程就会失败。雅克·德里达称这种符号意义确定的过程为“延异”,“延”是延搁的意思,“异”是差异的意思。(15)简单地说,当一个符号被制作出来的时候(如一个聊天者在网上注册了一个名字开始聊天),它的含义是不确定的,只有它被放置到一个话语体系(一个聊天室)中,并且与话语体系的关系得到确立以后,它自身的意义才会最终确立起来(“延”),而这种经过延搁而产生的符号意义和符号刚刚被制造出来时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异”)。符号“只有当它被放置在某种话语中并被放在某个上下文背景中来解读时,从能指到能指的无止尽的游戏才会结束”(16)。所谓“从能指到能指”就是刚才所说到的,主体自我勇敢者的意识和别人对你自居为勇敢者的评价对“勇敢者”这一网络主体的塑造过程,此时,“勇敢者”的含义是不断变更的。所以,主体在虚拟空间中的交流因为有了全新的身份而有了一种全新的关系,身份的虚假和周围环境的变动,使得参与者摆脱了物理环境中人与人交流时必须遵循的义务包袱。由于语言文字缺乏可视性的证实特征,在文字的面具后面,参与者交流起来往往会更多地涉及在真实环境中比较忌讳的话题,而且参与者们表达起来也没有什么抑制感。这对现实生活起到了一种补充作用。这种补充来自互联网空间的“似真性”,“他们在彼此交流的时候,好像身处一个共同的物理空间,而且这一空间似乎被身体居住并能够被笛卡尔式视点所图绘”(17)。也就是说,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是参与者还是宁愿将它看成真实的,这种真实同时伴随着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是一个理想化的空间。所以,网络主体的塑造是主体本身不断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它是对现实生活中主体不完备的一种补充。正如杰姆逊所说的那样,人“一切欲望和激情下面,总有着改变世界的欲望”(18),这和自我价值最终实现的欲望实际上是同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的终极目标永远指向马斯洛的金字塔的最高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实现是自我认同的一种感觉,是可以脱离物质世界的。所以,互联网是给了人们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在现实中是不多见的。 许多网络参与者都有将网络的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统一起来的冲动,比如网友见面,力图将网恋发展成现实中的恋爱,利用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牌发泄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以达到在现实中达不到的目的等等。但这些冲动和努力往往以失败而告终,现实的失败和互联网世界中的成功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这样反而促使他们会更迷恋网络中虚拟价值的实现,从而回避现实世界。这更强化了网络主体的特性。 四、半机械人:与机器唇齿相依的人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互联网主体的本质,我们引入“界面”这一探讨当代社会中人与机器层叠的重要概念。界面,“是一种膜(membrane),使相互排斥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世界彼此分离而又连接”(19)。那么,互联网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又译为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中的物理空间之间就存在着一种界面,这种界面的表现形态是某种操作系统或者是网页设置,比如众所周知,WINDOWS系统比DOS系统的界面要人性化得多。互联网界面这边是现实生活的物理空间,而那一边是数字化的网络空间,这样,界面就成为人与机器的分野。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界面有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这一方面表现在界面设计越来越方便,始终追求对人的吸引力,显得让人迷恋,愿意主动和它打交道。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以语言的形式出现在界面上直接构成网络界面的一部分,这使得互联网这种本来属于机器的东西因为人的加入而愈来愈具有人的性质。但是,人越是迷恋网络,就越是会被网络的逻辑所左右,界面无论怎样吸引人,它永远是机器的一部分,互联网的逻辑就是:“让技术更吸引人类,……把人转化为‘半机械人’(cyborg),转化为与机器唇齿相依的人”(20)。在一些网瘾患者身上,这种“半机械人”的性质显得十分明显。他们熟悉网络传播的方法和模式,更主要的,他们熟悉并习惯了在网络上进行人际交往和获得心理满足,而不愿意按照现实世界的逻辑生活。“过去我对家庭非常投入,现在我为因特网而活着,……,我把大量的脏衣服藏起来,尽可能快的将饭做好……可以继续上网……网上情人?遇到过一些……甚至计划与某人一起度假……家中每个人都担心死了……我丈夫想把电脑扔出窗外……”(21)。这是一个两个孩子的母亲对上网的真心告白,在她那里,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已经发生了严重冲突。在这位母亲的主体构成中,机器逻辑已经压倒了生活逻辑。 因此,“异化”这个概念在互联网主体性研究过程中依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说,马克思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主体个性的摧残,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是大众传播媒介对主体意识形态的束缚和塑造,那么,互联网对主体的异化力量就是一种虚拟的生活方式,它使主体沉湎于一种互联网符号的世界中,让机械的逻辑侵入人的主体,这便是网络聊天者主体的过程和特性。 注释: (1)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3页; (2)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版,第66页; (3) 同上,第310页; (4) 参见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60页; (5) 同上,第102页。 (6) 以上关于拉康的思想参见Darian Leader and Judy Groves,《拉康》,张君厚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月 (7) 同注1,第33页 (8) 罗钢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2页; (9) 同上; (10) 莱恩格尔德《全球网络:电脑与国际交流》,转引自《第二媒介时代》,马克·波斯特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45页; (11) 苗棣、范钟离《电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第195页; (12) “仿像”是波德里拉提出的一个后现代概念,是指用符号人为地制造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和现实是无关的,即所谓的“超现实”。参见4,第7章第2节相关论述参考资料:http://hi..com/%D0%E3%D0%A1%B2%C5/

新闻传播学

红丝带
虞白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习资料分析——新闻传播类入门书籍选读六十本. 1,《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  最薄的传播学读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传播学是什么,因此也显得内容单薄乏力。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据张国良亲自透露:这本书写得不好的原因是,作者之一的裘正义在结稿前三个星期才将它负责的章节交上来,从而使得文风来不及统一。不过张国良在98年又有一本传播学问世,我没看过,好象复旦考博就指定了那本。  推荐指数:*  2,《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本书的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于初学者,分散孤立的论文集,反而容易找不着北;对于研究者,自然会去寻求整部专著,孤立的论文意义也不的大。适合中等水平的读者阅读。  推荐指数:**  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1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本普及知识的读物,作为新闻学的入门读物很好。涉猎的内容丰富,论述也很饱满。然基本框架却是上世纪80年代构建的,这已经是第4版了,新增的章节大多为李的博士生所写。此书可以称为中国新闻理论第一书。想使得“新闻有学”,就必须彻底颠覆以李良荣为首的“新闻学”体系,它是建立在宣传学框架上的。  推荐指数:必读  4,《符号透视》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彬哥哥少数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者之一。符号学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一定的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功底根本啃不下来。真实难为彬哥哥居然能将符号学的书写得文才奕奕。  推荐指数:***  5,《媒介分析》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英语好的学者就是占便宜。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推荐张咏华,我说,我把这本书借你吧。  推荐指数:***  6,《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此书在李良荣的监督下完成,不谈新闻学基本理论,只谈与现实理论,如市场经济,如WTO等。代表了老丁的最高水平,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其前作《新闻理论新探》的新发展。其中南大青年学者夏文蓉所写的三章内容煞是精彩。李良荣教授还特地为此书写了一个书评,不过要是对书评仔细研究的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李大教授根本没看过此书。  推荐指数:**  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复旦出版社2003  此书的前身是《西方新闻事业概述》(复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和《当代西方新闻事业》(人大出版社2001版)  推荐指数:****  8,《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新华出版社1984  传播学开山之作,为传播学建立了基本框架,不可不读,尽管施拉姆只不过是美国的喻国明而已。此书由于版权问题,一直没有再版,但翻译水平还是很不错的。  推荐指数:****  9,《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父子/新华出版社2001(第8版)  新闻史就是传播史。我一位学法制史的朋友曾在我面前大谈新闻无学,我勃然大怒,几欲与之绝交,将《美国新闻史》丢给它,让它读完再说话。此人2个月后写了一篇论文:《中西政党报刊时期的法律文化之比较》,让我给它修改一下。展江这本书翻译得真没话说,毕竟是英语专业的出身。不过个人认为,没必要买,一是太贵,二是此书在美国已经有了第9版,展江也正在翻译第9版,将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想买的话等这本  吧。  推荐指数:必读  10,《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1993  成亦文采,败亦文采。据说彬哥哥在写修订版了。总得来说,93年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认为适合理工科跨专业考新闻传播学的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11,《传媒批判理论》潘知常/新华出版社2003  基本为潘知常的学生所写,那群孩子,连格拉姆西和葛兰西,霍尔和Hall的关系都没搞清楚,对某些哲学家的思想理解也完全误读。总的来说,这本书写出来就是给人骂的。其学术资料库基本为我开头点评的20本译著,东拼西凑而已,要么就是抄袭《后现代转向》一书。想了解批判学派的话,还是看《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或《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比较好。  推荐指数:*  12,《深度报道原理》杜骏飞/新华出版社2001  诗人学者杜骏飞,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与情怀打造了《深度报道原理》,其像诗一般的点睛之句散落于全数各处,如“背景决定真实,细节决定真实感”、“信息源的可靠性与其利益的相关性成反比”、“在深度报道的领域,人云亦云比一无所知还要可怕”等,此等警句非千锤百炼不得出。我曾经一度想考南大新闻系就是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可惜杜骏飞在已经不在新闻系收弟子了。  推荐指数:****  13,《新闻舆论研究》王雄/新华出版社2002  一本值得读三遍以上的书,王雄教授是南京大学新闻系刚上任的系主任。此人治学严谨,西学功底也很好。此书视野宏大,从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美学多角度审视新闻舆论传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尝试性地用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理论来看待当代媒体的作为,新意无穷。  推荐指数:必读  14,《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美]杰克•富勒/新华出版社1999(展江 译)  作者学识甚高,引入了许多新闻学框架之外的理论,如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并融合的很好。全书文笔斐然,文才也好,当然也要归功于展江的翻译水平。最精彩的一章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辨析,作者提出的“智者诚实与黄金律”的观点发人深省。  推荐指数:*****  15,《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新华出版社1998  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而深刻评析西方新闻理论的著作,想了解西方的新闻 思想、新闻学说及新闻理论,应从本书入手。新闻有学无学,我不管,我已经不玩新闻学了,但西方新闻有没有学,答案是肯定的。  推荐指数:*****  16,《传播学基础理论》段京肃/新华出版社2003  不是最好的,但也凑合着看。废话太多,内容重复太多、资料堆砌太多。  推荐指数:*  17,《传播理论》(第4版)[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  本书作者之一的坦卡德是施拉姆的第一个博士生,此书内容详实,资料新颖,很多理论较之施拉姆版已有了不少新发展;不足之处在于翻译得很龌龊。(注:此书的第2版有福建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与这本完全是两本书,我认为老版的好看。)  推荐指数:****  18,《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莫斯可,华夏出版社  是华夏出版社那一套12本里最有价值的一本,翻译者水平也高(胡正荣)。推荐指数:必读  19,《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美]彼得斯/华夏出版社2003  与其说是《传播思想史》,不如称之为《交流思想史》。作者从柏拉图说开去,论述了2千多年的人类交流其实是不可能。交流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们应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地热爱他人中去,将“博爱”精神撒播人间。此书最后两段话,煞是精彩、煞是感动,我全部背了下来。  推荐指数:***  20,《社会科学方法论》(第8版)[美]巴比/华夏出版社2002  传播学研究方法与其看国人所写的,不如看老外所写的;与其看传播学界所写的,不如看社会学界所写的。此书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社有第9版的影印版。  推荐指数:*****  21,《作为话语的新闻》[荷]梵•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  从语言学角度审视新闻的创新之作,提供了一种话语分析的方法论。作者在第一章里对批判学派是什么,也有精彩的论述。  推荐指数:**  22,《麦克卢汉精粹》[加]麦克卢汉(的儿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麦克卢汉是“哲学家”,但对于玩过一点哲学的我来说,又太浅了。没必要看什么《理解媒介》的原著了,麦克卢汉的全部思想精华(或骗术)都在它宝贝儿子编的这本书里面。)  推荐指数:****  22,《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内容厚重,历史感强,不可多得的好书之一,可惜的是翻译得有点问题,英语专业人士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翻译硬伤。首先书名就翻译得不好, The Second Media Age应该翻译成《第二媒体时代》。媒介和媒体是不同的概念,媒介只是一种单纯的物理工具载体,传播信息之用;而媒体则包含了物理工具背后的传播者的意识形态及其组织关系。比如说,电视是媒介,但电视台则是媒体。——当然,媒介与媒体混用,也是学术界的通病了。这本书可以看网上的英文版,至少我觉得英文版读得中文版比较顺。  推荐指数:***(英文版推荐指数:*****)  24,《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此书从电视文本,制片人,受众三个角度探讨了电视与社会的关系,文笔诙谐幽默,可读性强;不足之处在于所举的大量例子都是英国的电视剧,而中国读者对英国电视剧显然不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阅读效果。  推荐指数:**  25,《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美]伯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盛行的社会思潮已经过时了,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却产生了两门新的科学:符号学,叙事学。读完此书后,可学到一种对大众媒介进行叙事分析的方法。实用性不错。  推荐指数:***  26,《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美]斯道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版)  不可多得的“批判学派”入门读物,不足之处依然在于翻译。比如simulacrum一词是鲍德里亚的专用术语“类像”,而作者翻译成“赝品”,固然有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么翻,就是猪头不对猴子嘴,译者这么理解,自然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此类例子很多。除非你是像我一样的“骨灰级读者”,否则最好别看这本了。  推荐指数:*  27,《解读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谁说大众消费一切产品都是无意识的?!让费斯克来揭穿这一谬论吧!是上列那本的姐妹版,但比较偏重理论——适合男性阅读。  推荐指数:** *  28,《全球化与文化》[美]汤姆林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我所读到的关于全球传播的书里,这是最系统的一本。译者郭英剑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副院长,美国某大学的传播学博士后(可能不是传播学,有人在我面前说过它,我记不清了),翻译水平无可挑剔。  推荐指数:***  29,《消费社会》,[法]让•鲍得里亚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鲍得里亚被学界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当之无愧。其书中提出的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其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地位。如“符号价值”、“内爆”、“仿真”、“超现实”、“最小公倍数原则”等等。以上三本,随便看一本,知道鲍得里亚脑子在想些什么就可以了。《消费社会》是其代表作、《物体系》是处男作、《完美的罪行》是散文集。  推荐指数:***  30,《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斯特里拉缔/商务印书馆2001  文本性质不如《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但翻译得比《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要好的多。比较适合初学者。但对于我而言,对女性主义一向偏见很大,因此影响了我读书的心态。  推荐指数:***  31,《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史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  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讲媒介文化的书籍。在此可以领会到英国人的治学严谨,和美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姥太肤浅,只会倒卖一些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思想。  推荐指数:*****  32,《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  一部令人瞩目也令人犯晕的奇书,不管赞成,还是反对,你都不得不面对它 所提出的一系列骇世惊俗的思想,如媒介即信息。 建议以《数字麦克卢汉》([美]保罗•莱文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作为辅助读物,这样就不至于找不着北了。  推荐指数:**  33,《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诞生前,这是国人主编的内容最详实的一本传播学普及教材。书后附录的名词解释比较实用。  推荐指数:***  3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名气最大的传播学教材,大而全,考研必备书目之一;虽然此书有些低级的硬伤,但瑕不掩瑜,至少到了今天,还没有国人所写的“传播学概论”类的教材超过它。据说郭教授写这本书时,正赶上CIH病毒发作,电脑里的文本毁之一旦,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凭着记忆赶出来的。不过我倒是认为此书的最大贡献在于绍介了不少日本的传播学理论。  推荐指数:必读  35,《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童兵的最高水平停留在它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这本书上。  推荐指数:*****  36,《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新闻编辑的所有理论知识都在这本书里,它应该是我国新闻学方面发行量最 大一部书。  推荐指数:***  37,《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国内唯一一本值得看的新闻写作教材。  推荐指数:*****  38,《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之“修正”。“费哥”从牛仔裤文化说开去勾勒出了一幅大众文化的鸟瞰图。可读性强——适合女性阅读。  推荐指数:****  39,《电视的真相》[美]古德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视的真相?恍然大悟。推荐指数:****  40,《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此书有三个独到的见解,颇有一点意思。  1)战争对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2)发展主义模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文化资本重新分配,又一次分割了世界  3)视听文化的全球流动引发了文化认同的危机  推荐指数:**  41,《传播理论》(第5版)[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开篇两章,详尽绍介了什么叫做“理论”。把这两章吃透,那么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自然也就比一般人高了一个档次。此书内容详实,又偏哲学思辩,因此初学者不大容易看  懂。如果说《传播理论》[美]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0是基础读物的话,那么《传播理论》[美]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就是进阶读物。(注:此书已经出到第7版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有影印版面市,英语好的朋友,我建议直接看英文版)  推荐指数:必读  42,《文化研究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本来以为是国人所作,因此没留意。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才知道是国人所编,里面依然是老外的论文合集。编者之一的刘象愚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如果没记错)。我认为想研究传播学,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  推荐指数:****  43,《消费文化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传播与消费文化的关系,路人皆知。  推荐指数:***  44,《弥漫的传播》杜骏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推荐指数:**  45,《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以模式的形式而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囊括其中,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所以,必须具备相当的传播学理论基础才能看得明白。 不过我是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此书是我的入门读物,说实话,第一遍看时,觉得索然无味,后来才知道此书的重要性。  推荐指数:***  46,《传播学史》[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立志考传播学或研究传播学的话,还是把这本书过一遍吧。此书将传播学的起源追溯到欧洲的进化论、法兰克福学派和精神分析学说。此外,此书屡屡有笑料出现,自己去看吧。  推荐指数:***  47,《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对批判学派的另一大分支即文化研究,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虽是一本薄薄 的小书,但深入浅出,思想宏博,是部难能可贵的佳作。一个通宵加一杯咖啡,就能看完,可以作为文化研究的入门读物。  推荐指数:****  4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2001  作为当代大学生,不知道萨义德,该打!作为学传播学的学子,不知道萨义德,该死!作者在书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东方方法论——对于传播学来说——告诉我们应该从认知习惯入手去理解跨文化传播。在此说明一下,李希光的“妖魔化”理论的真正出处在这里,作者明确地提出了媒体是在怎么样妖魔化巴勒斯坦的,李希光在美国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哥伦比亚的这位教授呢?清华传播学在2002年就考了这本书,10分呢。  推荐指数:*****  49,《法兰克福学派史》[美]马丁•杰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批判学派启蒙读物  推荐指数:****  50,《精神交往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1993  绍介马克思传播观的力作。虽然内容有点枯燥,并且不那么好懂,但依然是传播学学子必读书目!  推荐指数:必读  51,《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差一点把它忘了。严格地说,这是一本新闻学著作,但为什么要在这儿提它呢?——从某种意义上,之是一本“反传播学”著作。  推荐指数:*****  52,《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读完这本,则可以证明我对TB那本《比较新闻传播学》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张威同志在澳大利亚读了硕士、博士。  推荐指数:****  53,《新闻报道新思路》陈作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初读这本书就可以感受得到,作者陈作平颇具哲学的功底,并竭力地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借鉴到他的新闻学研究中来(例如,对于新闻报道认识论的构想)。从本书的结构来讲,作者把新闻报道支解为比前人学者更细致的部分,从更细微的问题着手并试图解决之,作为一代年轻的学者,陈作平是少数让我服气的角色。  推荐指数:必读  54,《新闻传播学》黄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黄旦这样的学者是不可以对他评头论足的,让他安心去做学问吧。一言以蔽之,这是我读过的“新闻学概论”里最好的一本。如果哪天我失恋了,或失业了,就考个博士玩玩,如果考传播学的话,那么我一定前往复旦拜在黄旦教授的门下。  推荐指数:*****  55,《大众传媒经济学》吴飞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国内媒介经营管理的教材里最厚的一本。综观全书,文本没有什么精彩之处,但整个体系框架很好。换句话说,以书后给出的“学术资源”,加上此书提供的框架视野,应该可以比此书走得更远。  推荐指数:**  56,《公共领域的结构与转型》[德]哈贝马斯,学林出版社1999  public sphere首先是作为一个否定概念提出来的。简单地说:PS就是一种精神空间,各种各样的言论、思想可以自由进入、自由探讨,使民众的智慧充分调动出来,由此达成更高层面的社会共识。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媒体就是当今时代最大的PS。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被武汉大学的石义彬教授尊称为“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家”。  推荐指数:必读  57,《天理民心——中国社会舆论问题研究》刘建明/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大量的故事,读来热血沸腾。并非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推荐指数:****  58,《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石义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指数:*  59、60,中外新闻史各一本  无史不以为学,读谁的都差不多,找最薄的看吧。  推荐指数:必读你想问什么呢

有谁知道美国具体的历史和文化?

吉利
敲门
要了解美国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此消彼长,不得不从美国的历史说起。美国最早的移民,都是欧洲移民过来的虔诚清教徒,自由主义的开国精神是内含在基督教传统之中的。罗伯特•贝拉在其名著《心灵的习性》里面分析说,在美国的历史传统里面,有深厚的基督教和共和主义传统,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以这两种传统为自身基础的:“古典共和主义提出了为公共利益尽心尽力的积极公民形象,宗教改革的基督精神,以清教主义与教派主义的形式,倡导以个人的自愿参与为基础的政府观念。然而,以上两种传统都把个人的自主性置于道德与宗教责任的背景之下。” 个人主义与基督教的内在结合,使得美国直到1950年代,一直是一个在道德价值上非常保守的国家。所谓的保守,实际上是一种以基督教为背景的个人主义,或者崇尚个人价值的基督教主义:既尊重个人的道德自主性,同时个人又对家庭、社群、国家和上帝负有责任。美国是一个有着共同宗教背景和价值观的文化大熔炉,新的移民不管你来自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都要融入这个以基督教为主流价值的自由社会。 然而,1960年代的文化反叛和种族平权运动,使得美国发生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反叛和种族平权,虽然是两场相互平行的运功,前者是青年一代对上一代人所奉行的基督教价值的文化反抗,后者是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群争取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但二者在精神目标上却有着内在的默契和联系:解构以基督教为核心的社会主流价值,为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打开决堤的闸门。《白宫中的上帝》作者哈切森这样写道:“60年代文化反叛造成的根本变化之一,乃是新教主流派与美国社会的主流利益之间互相支持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愤怒的敌对关系。……面临激增的多元化和在公众生活中明显缺乏以宗教为基础的价值观,犹太-基督教传统受到明显的侵蚀,随之造成了公共道德的衰退。这一衰退正是美国基督教中日益发展的福音派潮流主要关心的事情”。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重心,战后的美国,如果说1950年代的重心在意识形态冷战,1960-1970年代在种族平权的话,那么,1980年代以后的社会焦点,就逐渐转移向宗教、道德和文化价值的分歧。由于美国的早期移民具有基督教的共同背景,而二战以后的新移民大量来自非基督教民族,美国成为了一个文化多元主义与基督教福音主义同时并存的国家,因而在文化价值上似乎也分裂成了两个美国:一个是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美国,它存在于学院和媒体,在地域上主要分布于东西海岸,另一个是基督教福音主义的美国,它扎根于美国的草根社会,占据了南方和中部这些腹部地区。近年来,围绕着堕胎、同性恋等问题的大争论,正是两个美国之间的文化较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小布什与克里较量的“胜负手”所在。 一方面是文化激进主义乃至虚无主义的波涛汹涌,以及多元文化传统提出的“差异的政治”和“承认的政治”,另一方面是基督教福音主义的强烈反弹,夹在中间的自由主义真是左右为难,苦于应付。作为建制化的自由主义,本来作为“公民的宗教”,本来在文化价值上与基督教个人主义并不冲突,而且后者还是自由主义的伦理基础之一,然而,如今被文化激进主义一冲击,自由主义就陷入了价值上的尴尬境地:正如甘阳所分析的:“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美国自由主义近年来可以说一直在辩护两个多少有点矛盾的立场。即第一他们要维护美国的新政自由主义传统,从而论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合理根据;但第二他们作为对六十年代种族、性别、文化问题上所谓‘文化多元化’的支持者,则强烈论证国家不能干预道德宗教文化领域。”(《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 已故的哈佛名教授罗尔斯作为美国自由主义的一代理论宗师,在《正义论》里面做的前一项工作:论证国家要在经济领域实行合理的干预,实现“公平的正义”;而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重点论证的是后一项工作: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自由民主社会中,如何达成关于正义的“重叠共识”?作为建制化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一方面要回应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挑战,将价值的诸神时代作为一个合理的事实予以确认,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基督教传统和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避免滑落到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为社会整合找到一个共识的基础。罗尔斯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将自由主义从一个整全性的伦理政治学说,改变为仅仅是一种政治社会的组织原则。自由主义首先将善(good)与正当(right)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区别开来,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美好的人生这些伦理价值问题,自由主义没有任何特定的立场。自由主义只是坚信:人是有理性的,他能够为自己决定什么是最好的价值,只有自主选择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因而,各种互相冲突的宗教、道德和哲学,从它们各自的价值立场来说都是可理解的、合理的、可证成的。自由主义对它们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不过,对于什么是正当、什么是正义这些政治价值问题,自由主义容不得半点的价值相对主义,它坚信“正当优先于善”,不管你在信仰的私人领域里供奉的是哪路神仙,或者什么也不相信,在政治的公共领域,必须遵从由宪法的核心观念和程序规定的公共理性,遵从普遍的正义原则。而这一普遍的正义,是各种不同的宗教、道德和哲学通过公共讨论和对话,反复的“反思平衡”最终达成的“重叠共识”。 罗尔斯虽然是一个学院派知识分子,但他所论证的政治哲学,正是当代美国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公平的正义”乃是从罗斯福新政到六十年代种族平权法的合法性论证,而政治自由主义则是多元文化时代解决公共认同问题的自由派纲领。在这次美国总统大选中,以克里为代表的民主党自由派人士,正是按照这一思路来回应同性恋、堕胎等辣手的价值冲突问题。然而,这次克里的败选,表面上是民主党的政治失败,从深层来说,乃暴露了政治自由主义深刻的理论困境。 自由主义放弃了自己特定的整全性学说,退而成为社会政治层面的组织原则,本来期望收到双刃剑的效果:以价值中立主义回应多元文化,以正义的“重叠共识”整合社会,与文化虚无主义划清界限。但是,从这几年美国国会、总统大选中,保守主义屡屡得胜、自由主义连续失败之中可以看到,在道德价值这一当今时代焦点问题上,政治自由主义显得苍白无力,交不出一张令选民满意的答卷。为了使正义原则在一个多元价值的社会中能够获得最广泛的认同,政治自由主义不惜放弃自己的整全性,将价值问题搁置起来,把它驱逐到私人领域。然而,从前门被公共事务驱逐的东西,又从后门溜回来了,不仅回来,而且成为公共领域各方舆论瞩目的主角。 以当今争得一塌糊涂的堕胎和同性恋问题来说,按照政治自由主义的逻辑,这些都属于私人的价值偏好,属于个人的怀孕意向或性取向,与公共领域的正义问题无涉。不过,自由派人士忽略了,在这个政府权力空前扩张的时代里面,过去属于宗教或道德管制的私人事务,如今统统变成了由法律和政治来管理的公共事务:堕胎是否合法?几个月大的胎儿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同性恋可以合法化吗?他们(她们)是否享有与异性恋同等的合法婚姻权利?――这一系列高度分歧的社会文化问题,保守主义的回答十分干脆,而政治自由主义则像克里在大选中的回答一样,含含糊糊,莫棱两可。文化价值不仅是个人的取向,也同时是公共事务,任何个人的价值选择都离不开公共的价值标准,政治自由主义的善与正当二分的基本预设,虽然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却处处碰壁,文化冲突的本质就是政治,政治背后也是文化的分歧,所谓的“文化政治”是也。 当然,罗尔斯早就预见到私人的价值(善)与公共正义(正当)之间并非那样井水不犯河水,他所论证的政治自由主义,设定了一条核心的基本原则:“正当优先于善”。也就是说,当自己的宗教、道德或哲学学说与社会正义原则发生冲突的时候,普遍的正义相对于特殊的善,拥有无可争辩的优先性。然而,问题在于,“正当优先于善”,只是自由主义的特殊信念,而不是社会普遍的规范认同,不要说各种宗教学说坚信信仰的绝对优先性,社会的正当性只可能来自宗教价值上的善,而且连社群主义、施特劳斯的古典政治哲学等各种保守主义,都反对抽离善的价值观念来预设正当的优先性。“正当优先于善”这条政治自由主义的第一原理,在一个价值多元的自由主义社会里面,它本身就具有高度的、甚至是不可通约的分歧性。当今美国社会的主要分歧,几乎都发生在文化道德领域。那些善与善之间的价值冲突,以“是否正当”的政治方式体现出来,而且无法用法律或政治的普遍正义原则来裁定它们。 政治自由主义的正义原则,来自各种宗教、道德或哲学学说的重叠共识,然而,由于价值上的分歧,有些可以通过理性的合理对话形成重叠共识,有些则不可通约,难以形成共识,比如同性恋问题、堕胎问题就是这样,越是涉及到世界观的核心价值,就越是难以找到共通点。罗尔斯之所以认为在不同信仰的人群中间,能够形成“重叠共识”,乃是有一个“政治人”的预设:相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有可能按照公共理性来进行公共对话,以“正当优先于善”的方式进行价值选择。然而,即使美国这个有着两百多年立宪民主历史的国家,由于多数人依然是基督教徒,凡是涉及到文化政治的诸多社会问题,他们地不是从法律的程序正当性,而是从上帝那里寻求选择的答案。薛涌在书中分析说,美国是一个基督教立国的国家,但后来的历史发展使得宗教一分为二,一个是理性宗教,相信政教分离,他们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基本上是一批投票给克里的自由派,主要分布在东西海岸的大都市里,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另一个是情感宗教,其信徒大多是一些投票给小布什的基督教福音主义者,他们云集在南部和中部地区,生活在半封闭的小城镇里,每个周末要上教堂,向上帝祈祷。 两个美国,两种宗教。克里所抓住的只是理性化的美国,这个美国相信罗尔斯,相信“正当优先于善”。就像很多中国人以为纽约、波士顿、洛杉矶就是美国一样,他们也以为理性化的自由主义代表了美国精神。殊不知还有另外一个美国,另外一种美国精神。那就是小布什所依靠的美国,基督教福音主义所代表的情感宗教精神。这些生活在乡下的传统“杨基佬”,平时是沉默的大多数,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这些全国性大报上,看不到他们的踪影,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但是他们确确实实在地存在,每当选举年的时候,这些相信信仰高于一切、善优先于正当的虔诚教徒们,就成为了左右白宫的力量。这次决定布什和克里最后命运的俄亥俄州,虽然经济衰退,但多数选民最终还是选了布什。他们所作的选择,不是功利自由主义的“经济人”选择,也不是政治自由主义的“政治人”选择,而是虔诚地相信上帝、相信信仰高于一切的“宗教人”选择。正如一位俄亥俄州选民所说:“这四年我收入少了三分之一,但我不会责怪布什。工作来了又去,但信仰却是永恒的”。 在文化道德问题上,政治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政策,实际结果是对文化激进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宽容。自由主义对它们的步步退让,使得后者不断挑战政治和法律的底线:先是自由堕胎,然后是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大麻合法化?自由克隆后代?…这些在政治自由主义看来属于个人自由选择的非公共性问题,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公共问题的焦点。难道生活伦理真的仅仅是私人事务?难道在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这些问题上,真的什么都行?文化激进主义者当然会这样认为,自由主义者虽然内心不赞成,但碍于价值中立主义的原则,只能保持宽容,就像克里对待切尼副总统的女儿同性恋的态度一样,有着过多的暧昧。 当文化激进主义步步紧逼,而自由主义只能对此保持绥靖政策的时候,就产生了保守主义的强烈反弹,保守主义在精英层中,表现为施特劳斯的古典贵族政治哲学对罗尔斯主流自由主义的挑战,在民间草根阶层,则是基督教福音主义的再度崛起。这两股势力,一个是强烈置疑从自由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保守主义思潮,另一个是诉诸信仰和情感的宗教大众,它们正是小布什政府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 这些保守主义的力量,本来是一盘散沙,分散在学院的边缘和民间的草根,不要说没有建制化,连组织化都谈不上。然而,小布什政府上台以后,以白宫为中心,保守主义终于获得了建制化的机会。特别是9•11以后,小布什以反恐战争为借口,为美国制造了一个外部的敌人――自由制度和基督教文明的敌人,并且大打新“政治正确”的爱国主义牌,试图以保守的基督教价值观,重新将上帝召唤回世俗社会,整合美国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基础。 去年,亨廷顿发表了他的新书《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此书已由新华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中译本),这位美国学院保守主义权威人物将“文明冲突”的视线从国际社会外部转向了美国社会内部。在他看来,美国的国家认同,过去有四个组成部分:民族(不列颠民族)、种族(白人)、文化(基督新教)和政治(美国宪法),经过一个多世纪中欧、南欧、东欧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如今只剩下一个东西:共同的政治信念。这也是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立论的基本事实基础。不过,在亨廷顿看来,仅仅靠政治信念立国是非常危险的,当初的罗马帝国、苏联帝国就是因为缺乏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而靠国家意识形态的粘合力维持整合,最好这些帝国无一例外,通通崩溃解体。为美国之未来忧心忡忡的亨廷顿大声疾呼:要坚决抵制国家认同中的文化多元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坚定地捍卫盎格鲁-基督新教文化在美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这一由“五月花号”船带来的原初定居者的文化,正是美国国家的立国之本。显然,亨廷顿这本书提出的观点,为白宫的基督教复兴作了理论上的背书。 一方面是文化激进主义的咄咄逼人,另一方面是保守主义的强大复兴,自由主义何去何从?相信价值中立的自由派何去何从?这次民主党的败选,不仅是克里个人的失败,而且是其背后的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重大挫折。自由主义所预设的“正当优先于善”只能是一半美国人的公共理性,无法整合另一半美国人,因而在如今冲突最激烈的道德价值问题上,自由主义显得左右为难,拿不出一个让多数人服气的方案,这正是政治自由主义的现实困境所在。 在政治社会经济权利的公平安排上,自由主义基本实现了不同的宗教、道德和哲学学说之间的重叠共识,但是在更核心的道德价值问题上,因为各自有各自对善的理解,重叠共识何其之难!政治自由主义的重叠共识,其背后的价值基础是比较单薄的,虽然它有其道德基础:对人的尊重和对不同信仰的尊重,但当不同的信仰发生冲突时,中立的自由主义就很难像解决分配公正一样,给予弱势者以适当的补偿。善的失落、美好生活的丧失,是无法用任何其它的物质或精神方式所能补偿的。 理性的美国,情感的美国。这是两个美国,也是同一个美国,分别体现了美国精神的两个侧面。这是美国有活力之处,也是麻烦之处。搞得好,理性与信仰、精英与草根,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平衡的互补;搞得不好,冲突频频,威胁国家的社会道德整合。自由主义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整合另一个美国,另一个信仰的美国、基督教的美国;是如何回应文化道德价值问题,不再是用消极的办法,用括号将善的问题搁置起来,将之放逐到私人领域,而是积极地面对价值的分歧,重新将之置于公共领域予以对话和讨论,寻找自由民主生活最一般的伦理基础和价值底线。 马克斯•韦伯当年指出现代性就是“祛除魅力”的过程,自由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祛魅”的产物,是世俗化时代的公共宗教。它相信随着世俗化的发展,人会越来越告别传统的宗教、信念和情感,成为“理性人”,这也是自由主义对自由民主秩序理性王国乐观其成的缘由所在。然而,自由主义忘记了韦伯当年对“祛魅”以后“价值诸神”冲突的忧虑,世俗化越是深入,神圣、超越这些价值之物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以更尖锐的方式表现出来。自由只能提供给人选择的可能,民主赋予人以平等的尊严,但它们并不能因此给人的生活带来意义,告诉你美好的价值何在。而只有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才是完美的人生。然而,现代性的世俗化以工具理性的方式摧毁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道德生活的完整性,使得价值危机在民主化以后格外地凸现出来。9•11事件所触动的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世俗社会最深处的一根宗教神经”,(哈贝马斯语) 而布什、克里之争所反映的,正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民族国家内部同样的问题:世俗社会的“价值诸神”冲突。 2004年美国总统的选举,预示着美国的自由主义不得不面临新的突破,在实践层面期待着一位像罗斯福、肯尼迪一样能够改变美国历史的伟大总统,在理论层面则期盼着一位自洛克、康德、罗尔斯以后有能力开创自由主义新生命的一代大师。不过,这一切都可望不可即,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将是下一代人看到的故事。美国的历史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侵略扩张史,美国的文化就是征伐,杀戮和霸权。

中西方文化的性质角度?文化有性别吗?分析这一说法

孜孜不倦
亚矢
这段论述是不精确的。宏观地来说,把西方文化称为海洋文化以及把中国文化称为大陆文化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但是在前面加上限定的动态与静态就有失偏颇了,进而把西方文化看作是中心文化、男权文化,把中国文化看作是边缘文化、女权文化则是错误的。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所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试图从一开始就把文化区分成优劣的做法只不过是把这种文化从文化总体中抽离出来,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并且试图凌驾于其他的文化之上。中国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形成了一种较为内敛的精神气质,而恰恰是这种不招摇、不嚣张的内在精神使得中华文化绵延千年,走到了今天。中国文化有一种内在的开放性与内化性,任何外来文化的侵袭都未能打乱中国文化前进的内在节奏,相反,却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机体,在一份从容不迫中辗转腾挪走到了今天。反观西方文化,具有一种很强的内耗性。曾经和中华文化一起站在历史舞台上的其他文化已经灰飞烟灭,找不到一点当初的模样。之所以会有这种西方文化优势说,根源在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强势发展状态,很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错觉,那就是在外来文化纷纷扰扰,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是不是我们自己弱势了。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必须本着一颗包容的心来看待外来文化,否则我们就是固步自封,永远不会进步。但是,我们更要惊醒,我们有绵亘千年的精神脉络,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历史的巅峰。因为时间较紧,我就简略地谈谈,纯属个人意见。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中西方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差异的文化,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的,差异是其中的一个性质。大自然决定着中国的文化,我们无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