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属于几类?

天也
独成其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研究是黑龙江省的,属于省级期刊,属于普刊,如果按照高校的一些划分的,一般是属于D类或者是四类,也就是普通的CN期刊。虽然是普通的省级期刊,但是这个刊物质量还不错。我之前是找淘淘论文网给我安排的,文章让我修改了两次,还是比较严谨的,不是给钱就发的那种。不过你百 度出来的基本都是假的官网,不要在那上面投,你可以去知网上投,着急的话也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投,后者会快一些。

大学本科生里,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能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期刊

坏信仰
在期刊论文发表中,第一作者是不分学历限制的,只要找到期刊a 级别(省级、国家级)b 收录的网站(知网、万方、龙源、维普)c 找一本靠谱的杂志,联系社内编辑: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编辑部的博客我知道是不分学历的啊,我只想知道本科里面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第一作者发表期刊文章。怎么答非所问呢?

教育类论文发表,适合什么期刊?

心心相印
一心一德
其实没有固定的哪个刊物容易发表,一般省级普刊(社科类)都能满足你的要求,但是你需要缴纳一定的版面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可以自己找编辑部的邮箱投稿,也可以找代理,相比较而言,找代理更为便捷,但是费用也会高一些一下文章应该能帮助你http://wenku..com/view/f53dd6ffde80d4d8d05a4f6f。

急求一篇关于某企业文化创新的论文

退而自责
摘 要 企业文化在中国企业的发展一直未受到重视,但企业文化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基础。阐述了文化创新的价值以及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旨在促进企业文化创新,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文化创新1 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2 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2.1 21世纪企业竞争的核心将在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2.2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创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鲜明特征。它与以往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的企业文化活动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现代企业文化更紧密地把企业文化活动与企业的实际收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直接挂钩。因此,它在企业的地位就愈见重要和突出。当企业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因此,坚持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来创造新的成果。文化创新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么雄厚,它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旦停步不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个企业必将会成为强弩之末。2.3 企业文化创新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  管理的方式与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先推行文化创新。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变革约束创新的思维、观点,打破现有文化模式,从当前国有企业的情况来看,当务之急是必须转变粗放式管理的思路,建立科学管理的观念。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彻底地管理变革,这就涉及到深层次的方面,企业管理理念化,企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根源于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深处,要求企业必须创新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现实表征。其中两类制度创新比较重要:一是对内部员工的激励导向制度的创新,3 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3.1 企业领导者应当加强自身修养,担当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头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这正如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分析他个人在海尔公司充当的角色时所说的,“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3.2 企业文化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  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为此,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专门培训,可以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使新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即采取诱致性变迁的方式,就是指基于员工自愿支持的观念更新与行为模式的转变。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活动外,还可以利用会议以及其他各种舆论工具,如企业内部刊物、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时刻都处于充满企业价值观的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1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M]. 上海: 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2 王海之. 浅析企业文化对管理创新的价值[J].商业研究,2001(10)3 徐沛林. 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3(12)4 斯蒂芬.P.罗宾斯. 管理学(第七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中华文化的论文可从什么方面入手?

迷阳迷阳
画鸟记
  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和腐朽成分,也即通常所谓的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这个命题很宽泛,看上去可以写很多,但是还是有点求大,切入口小一点可以写得更有深度。并不是说这个大方向不好,而是受到政治意识观念潜在的束缚,很多人都将此与“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向心力”等等联系起来,却又说得相当浮泛,虽然保险,却让人心生恶感。例如:《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崛起之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荣辱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立足“以人为本”理念 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弘扬中华先进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个失去传统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但是,严格区分文化中的优秀和腐朽成分是武断和草率的,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具有这方面的判断力。譬如前些年批判儒家文化侵蚀了民主思想,是历史发展的阻碍,可是当追溯至孔子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后期儒生偏离了孔子真正用意,历代统治者虽言独尊儒术,运用的却是法家思想。而且从儒家思想中借鉴的大都不是有益的部分。而今又重拾儒术也是政治诉求多一点。  以下提供参考:1、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和作用:《辩证认识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从民族关系视阈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研究》;《文化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中华传统文化成就学校品牌特色》。  2、择取中华文化长河中的支流,例如武术,茶,礼(宾礼,婚礼,葬礼等),我以为这部分较好写,因为针对性强,还可以以小见大。《中医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之积淀》;《大舜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论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  3、中华文化的现时困境,保持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可以做比较研究(国与国,本国不同时期),例:《中华文化是怎样影响日本、韩国的》《中华文化的复兴必须破除“封建”魔咒》《中和圆融——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请问,哪些期刊是可以发哲学论文?

百川灌河
星昴
一般来说,大学学报会分若干版本,其中哲学是在 哲学社会版。此外,还有专门的期刊,是一些学会出版的,例如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  学术堂整理了三个可以发表哲学论文的期刊: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是综合性哲学类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任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倡导辩证思维,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促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推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鼓励学术和理论创新,提倡应用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多年来连续被评定为核心期刊,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226;总被引频次:518,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57;综合影响因子:0.220.  《中国哲学史》 (季刊)是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哲学史》编辑部编辑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论性、专业性学术刊物.由着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教授任顾问,着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任继愈教授任编委会主任.开设有"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与现代化","当代中国哲学思潮","中外哲学与文化的交流与比较"以及学术性书评和学术札记等栏目.  《哲学动态》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的哲学核心专业刊物.20世纪60年代由哲学所学术秘书室主编国内哲学动态,内部交流用;1979年1月正式创刊《国内哲学动态》,限国内发行;1987年更名为《哲学动态》,国内外公开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曾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期刊评奖获优秀奖,是哲学论文投稿的首选期刊.

你觉得文化传承需要原汁原味正方?还是需要创新发展?

独闻和焉
浦夜
我觉得应该需要创新发展。追求原汁原味便违背当今社会的需要,我们需要创新。激发文化在新时代的面貌,把不一样的文化传递给现在的人,让他们愿意去了解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如果原汁原味的灌输给现在的人,他们会觉得很无趣,不愿意去接受。

国外哪些自主创新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惨惮之疾
理不可睹
瑞典、德国加强自主创新的主要做法:瑞典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之一,其研发强度、人均发表论文和专利注册数等均处世界领先。德国在医疗技术、合成材料、电子技术、食品加工等10大研究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主要做法有:1、构筑完善的创新体系。瑞典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构建国家、地区和部门3个层面的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体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大企业对国家的研发活动影响巨大,大学与企业合作密切。国家创新系统署是代表瑞典政府构建创新系统的具体执行者,掌握着瑞典5%R&D经费的使用权,起着沟通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瑞典建立了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发展计划,从2003年起确定了3个项目,项目所在地区将在10年内得到11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地区也以不低于同等数额的资金匹配,用于创新体系建设。瑞典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支持信息通信、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技术、交通及办公设备技术等行业建设部门创新体系。德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三足鼎立的研究开发体系,鼓励创新的法律机制,机构资助与项目资助相结合的创新资助方式,全程跟踪的科研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精简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等。2、强化各类创新投入。多年来,瑞典用于R&D的经费一直保持在GDP的3%以上,近几年甚至超过了4%。在R&D经费中,政府及公共基金会占20%左右。2004年以来瑞典政府制定“创新瑞典”战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计划在2005—2008年新增政府研发投入23亿瑞典克朗。还有80%的经费来自企业投入。瑞典大企业都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如爱立信研发支出达到销售额的15%~16%。近年来,德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高于欧盟国家1.9%左右的平均水平。与瑞典相比,德国政府的R&D投入占比更高一些,大约占到30%以上。3、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瑞典、德国已经形成了支持创新活动及保护创新成果的一整套政策。一是实施各种创新计划。如瑞典国家创新系统署的“新一代卓越中心计划”,计划共建设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中25个新的“卓越中心”,总投资约1.6亿欧元,同时要求企业界、大学和有关机构各投入不少于这一数额的资金,从而使项目建设经费总额达到4.3亿至5.4亿欧元。2005年德国推出了“顶尖科研资助项目”,计划在2006年至2011年间投入19亿欧元,新建一批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二是创新产品的政府补贴和政府担保。如从2007年4月1日到2009年12月,瑞典对新购买环保汽车给予1万克朗的补贴,环保汽车进城免收拥堵费,以此刺激环保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创新。德国制定了专门“赫尔梅斯”担保,支持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三是税收政策。如在2007年春季预算中,瑞典政府取消对风险资本征收资本税的项目,鼓励风险资本投向创新性中小企业。4、提供优质的创新服务。瑞典和德国都有比较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以满足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型小企业培育等中介需求,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公共机构、非盈利性组织,也有完全按商业化运作的纯盈利性中介结构。服务内容主要涉及三大类:一是成果推广服务。如德国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均建有技术转让办公室,专职负责科研成果向工业界传播。二是融资服务。如瑞典国有企业ALMI对新创企业项目前期调研费用给予约2万至4万克朗的无偿补助,企业可以根据项目计划书(仅需要少量的抵押或无抵押)就可从ALMI获得贷款。三是创新性创业服务。瑞典几乎所有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孵化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姆斯理工学院以及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孵化基地。5、培养大规模的创新人才。瑞典和德国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其科技人才储备方面始终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瑞典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知名学府,每年都有4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大学排行榜,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使瑞典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瑞典特别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企业也重视员工的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使企业不但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且在设备更新、自动化生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智力基础。德国将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创新的重要环节,积极调整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容,加大对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年轻科研人员的吸引力。6、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瑞典创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独特的文化氛围。瑞典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讲究和谐、平等、团队,尽量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一切任由天性和本能。这种文化培养起来的放松心态,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带有功利思想,不急于求成,能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瑞典有一个独特的“工程文化”,这种文化力求将创造发明和生产实践完美结合,创新技术能力与商业化操作同行并进。德意志民族一贯具有思维严谨、办事认真、遵守纪律、尊重个性、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传统文化精神。德国人不仅一直以“思想家的国度”激励自己,而且坚信传统的创新文化就是德国摆脱自然资源贫乏劣势、持续富强的一种基本力量,这成为德国创新文化的核心。上世纪90年代,移居以色列的许多科学家一时很难找到工作。为此,以色列政府1991年在工贸部设立了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政府每年拨三亿至四亿美元专项资金扶持科学家创业,开创了以色列新创企业孵化器(园区)。目前,以色列全国共有26个新创企业孵化器。  一般情况下,经过首席科学家办公室筛选后入驻孵化器的新创企业可在孵化器中运作两至三年,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财务、管理和市场方面的支持。在此期间,政府提供的资金可占企业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等所有运作资金的7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85%。在两至三年后,企业要么因为产品没有市场而自行夭折,要么就必须自行面对市场求生存。据统计,以色列新创企业孵化成功率稍高于50%,比美国还要高。  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重点支持中小企业:  芬兰政府通过宏观指导和协调,促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  隶属政府贸工部的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是重大科研和产品研制项目的资助者和推动者。2005年,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16亿欧元,其中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占4.08亿欧元。该中心通过提供研发资金和专家服务的方式,推动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帮助企业将具有开发价值的设想变为科研成果,并迅速将其推向市常目前,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资助的重点是中小企业,同时支持芬兰大型企业开展具有挑战性和长期的研发项目,并促进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  德国实施“主动创新”  2004年1月,德国政府正式启动“主动创新”战略,其核心内容是联合经济界和科学界的力量,在研发领域缔结“创新伙伴”,开发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此,联邦政府提出要使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3%。“创新伙伴”各方也承诺,将加大研发投入。  2005年6月,德国联邦和各州又正式批准了“顶尖科研资助项目”以及《研究和创新协定》,为今后10年德国的科学和研究创造条件。根据“顶尖科研资助项目”,德国将在2006年至2011年间投入19亿欧元,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着力培养青年科学家:挑选出10所最有竞争力的大学,每年平均额外投入2100万欧元,培育世界一流的大学;建立30个顶尖研究中心,每年分别投入650万欧元。此外,该项目将为青年科学家设立40个专门项目的研究院所,每年分别资助100万欧元。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中国文化不鼓励创新吗

弹道
的确,无论是典章制度,还是思想文化,中国文化都特别强调历史性和继承性。“不愆不忘,率由旧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莫不显示了中国文化提倡 “循规蹈矩”、“执一不化”,一切按照老规矩办事的泥古思想。春秋末期思想文化集大成者的孔夫子也放言自己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旧章”,孔夫子可以说是由衷赞叹和信服。比如,他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至为“不复梦见周公久矣”而慨叹。可见,说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保守性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孔子果真只会重复“古人云”,一味谨遵“先人训”,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吗?其实,人们虽然常视孔子为“守旧者”,但在更早的时候如战国,他却被称为“圣之时者也”。“时”者,“与时俱进”之意。在孟子等人看来,孔子之伟大恰恰是在于他的通变和创造。 史料记载,有弟子曾向孔子请教“为邦之道”,孔子答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说的是要汲取和综合各方面之最有利因素,而不是胶柱鼓瑟,抱残守缺。同时,他明确提出,“改革”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与后来的“教条派”等相比,其求变、求通的思想显得难能可贵。此外,孔子说“无可无不可”,孟子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无不显示了儒学注重审时度势、灵活通变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孔子提倡“守旧”,其实是一种误解。 不唯孔子强调“创变”,中华文化传统素重“达变”。商汤时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表面意思是指身体的清洁,深层涵义则是指一种求新贵创的精神。《礼记》有云,“礼,时为大”。可见,即便对于最讲究形式和规则的“礼”来说,最重要的标准并不是“守成”,而是“顺时”。而在持极端观点者如商鞅等人看来,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成规古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中国文化对“时”之感受颇为真切,北温带地理环境和气候、农业生产的实践和经验为先人们带来了“时”的概念。将其引申扩展开来,就具有“随机应变”之意。时即变,“君子而时中”,就是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变则通,通则久,“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因此,无论是在劳动实践中,还是思想学说上,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因时应变”,而不是“刻舟求剑”。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中国文化不鼓励创新”,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浅解误读”。 也许还有人会质疑:中国文化固然具有一定的创新特征,但骨子里又何尝没有保守性呢?应当看到,中国文化重保守、缺创新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后人对传统文化创新模式的模糊认识。为此,有必要对中国文化创新模式作一分析。 就创新而论,大约有两种模式:一曰“承前启后,返本开新”,一曰“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前者是继往开来,温故知新,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继承意义上创新,在创新意义上继承;后者则是一刀两断,推倒一切,重建一切。 大致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创新主流是属于“承前启后,返本开新”式的创新,而西方文化的创新主流是属于“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式的创新。两种创新模式导致了不同的文化传承方式和文化命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滚滚向前,历久弥新;而西方文化时兴时衰,时断时续。对上述两种不同文化传承特征,钱穆先生认为此系西方文化偏重于物质方面,中国文化偏重于精神方面之故,因为物质有限而精神无限。 具体而言,创新表现为变,就变而论,大致不外乎“保守之变”、“融通之变”和“唯新之变”三种形态。“保守之变”多体现为“常多变少”,甚至是“有常无变”,此一情形往往表现为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的封闭、循环和停滞;所谓“融通之变”则体现为“有常有变”;至于“唯新之变”通常体现为“常少变多”,甚至是“有变无常”。一般认为,中国人讲变又讲常,因此中国之变多系“融通之变”,此变是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常和变看似相异不同,实则“合一相成”。而西方之变近似“唯新之变”,此一思路下,常系守成,变系求新,彼此对立,甚至水火不容。不同的创新模式造成了中国文化一脉相传、西方文化时兴时衰以及相异的文化创造和传承形态。 返本开新式的中国式创新模式从来就不同于那种截断血脉、抛却传统的“唯新之变”。它既维护“常”,也包容“变”。正是这种包容性,赋予了中国文化对于创新的独特鼓励方式。弄明白这一文化创新模式的本质,就不难理解当我们说中国文化具有活泼的创新精神,并非是自吹自擂;就可以理解当我们在谈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时,并不意味着泥古不化。 归根结底,中国式的创新是有经有权,有常有变,经权不分,常变难辨,因此继承是通过理性反省而完成的“批判的继承”,创造是返本溯源而有所承续的“发展的创造”。此一创新模式决定了中国式的创新方法是“因革损益”,即一面有因袭,一面有改造,一面删减不合时宜的成分,一面增加与时俱进的内容,如此方能前有所承,后有所开。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文化、典章制度、生活方式之演变形成莫不循此机理。 正是在中国式的创新精神、模式和方法的指引下,五千年来,我们在思想文化、礼乐政教、典章制度、天文地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数不胜数的创造性贡献,惠泽四方。倘若以极其粗略的眼光放眼望去,便可发现中国人在思想文化、政治社会、文学艺术诸方面的创造可谓群峰竞秀。钱穆先生将中国文化历史粗略分为四期,除清末后为第四期外,前面三期的大致情况如下:第一期是先秦以前,为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阶段;第二期是秦以后至唐,为政治社会建构臻于完善的阶段;第三期是唐以下到晚清,是文学艺术深入民间的阶段。他感叹道:“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是在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代莫过于汉唐,而文学艺术的普遍发达,则在唐以后。这是中国文化史演进三大历程。” 倘若再将焦距拉近,镜头聚焦到思想文化之“一峰”,同样算得上叠彩峰岭,江山秀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固然是后世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峰,但它并不意味着中国思想文化之创造就此止步。此后,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满清的朴学……环环相接,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之盛大,生命力之持久,可见一斑。 固然,中国文化本质上有着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新”确实还存在许多障碍性因素。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崇古心理。中国有着深厚、精熟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辩证地看,这一方面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令人头痛的负累。当资本变成负担的时候,“崇古”就成为“泥古”,“我已有之,古已有之”就容易成为拒新求不变的理由。大凡改革变法的关键时刻,总是新旧人物、新旧势力和新旧思维激烈交锋时候,有鉴于人们的崇古心理,常能看到打着复古的招牌来创新的现象,孔子如是,韩愈如是,康有为亦如是。 二是从众心理。正如周鸿 所说的,“中国人比较从众,而创新意味着少数”。传统中国社会的确存在随波逐流、求安求隐之文化心理,因此一些特立独行之另类人物、惊世骇俗之异端思想往往一冒头就被严厉打击。南北朝时范缜的“神灭论”,明末李贽的“私心说”,民国时的“打倒孔家店”,所遇到的攻击皆属此列。 可见,崇古心理和从众心理可谓创新之两大障碍。只有当“好古”而不妨害“敏求”,“从众”同时讲求“尊异”之时,中国式创新方能迎来新的突破。最后需要呼吁的是,“一个国家,如果对于人类文化无独特之贡献,而专事以享受他国之文化成果为满足,这个国家即无独立存在之资格”。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