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外国教育史高分笔记

至愿
万世不竭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tsonya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笔记第一章至第五章:已列出各校考过的真题以及可能考的知识点,省略部分对照大纲解析了解即可,均是未考过且均是未考过且不重要不重要。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备注:加绿色荧光绿色荧光代表代表代表重点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打红色对号√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有超纲超纲和和提高题目提高题目的补充的补充,的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自己报考学校历年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但多数学校出题是很循规蹈矩的,出题是很循规蹈矩的,不出超纲内容不出超纲内容,,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用看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用看。。建议前几遍复习建议前几遍复习,,大纲要求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过一遍,都要过一遍,以防学校出偏题以防学校出偏题(笔记中有很少的大纲知识点没有一一列出,(笔记中有很少的大纲知识点没有一一列出,自己对照大纲解析看看,未列出的是从10年到15年各个学校真题中从未考过,不重要的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极小),之后几遍复习过,不重要的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极小),之后几遍复习,之后几遍复习,重点内容重点背,没考过的就不要看了没考过的就不要看了。。注意自己注意自己报自己报考学

外国教育史要如何学

捐赠者
其来不蜕
外国教育史的复习建议您分为三条线索:1.思想史:不同时期教育家的核心思想2.制度史:教育制度改革等3.实践史:教育家们的教育实践,例如不同时期的学校历史的发展都是分为不同的时期,复习也要以时期为基础,将历史进行分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以上提到的三条线。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和对比,将每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的差异性。总而言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学好教育史参考资料:考研经验

考研外国教育史全国大纲是以张斌贤的为参考,但我要考的学校是参考王保星的外国教育史,因要考的学校不是

马纳图
介而离山
其实不管是张斌贤的外教史还是王宝星的,重点知识是差不多的,可以进行查漏补缺,如果所报考院校是333专硕的话,可以参考这几本书:教育综合333(专硕):《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研333教育学的整体归纳(教育学 心理学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有没有人可以发给我呢 ··

永井
汝鄙人也
近,这样才不会跑偏。知识点至少要复习三遍以上,而且每次复习时候都要记笔记

求凯程教育学考研的 讲义? 在网上听了2011考研雷琴老师讲的外国教育史,发行

孔雀城
母亲们
我去年考研用的就是凯程的讲义和习题,还有最后冲刺题,真的很好,需要的话可以给你复印啊

考研中的333教育综合应该如何复习啊?

慢慢来
纬书
备考333教育学考研专业课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可以作为参考。准备阶段:搜集考研相关信息,确定自己可以报考全日制教育硕士,如果可能,最好能够准确地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要全面了解所要报考专业和院校,做到信息通畅,如获取信息有难度,可以多和考研的前辈进行沟通,确定学校会更加方便每位同学有针对性进行复习。基础阶段3-6月:第一轮学习,了解学科的基本学科体系和框架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将教育学基本知识串联起来,务必在6月之前对教育学有总体的理解,树立整体框架。与此同时,坚持英语的学习,从单词到阅读的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另外,如果是已经确定了学校的同学,务必要将学科专业课也一起学习起来,尤其是选择的学校所指定的专业课教材等内容和自己原本学习的内容不同的考生,更是要抓住这个时间按照学校的要求学习学科专业课;所以说,这个阶段是英语和教育综合333要同时准备着手复习的阶段。 强化阶段 7-8月 :第二轮学习,这是教育综合333复习的黄金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大块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因此可以在对于教育学有了一个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识记工作,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背的时间。教育综合333最终的考试形式是以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必然要求大家牢记大量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英语在这时可以启用真题的学习,做到三科齐努力,三科同进退。 提高阶段9-10月: 第三轮学习,此时要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对于目标院校的今年招生情况了如指掌,如果之前您所确定的学校今年缩小或者扩大的招生比重,或者更换了参考教材,这些信息都要及时关注。充分利用黄金周的学习时间,对于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有一个总结和梳理,此时学习可能会遇到一个高原期,务必要克服这个教育学学习特有的高原期。此阶段开始,学科专业课务必要正式确定起来,我们知道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生所考的专业课一般都是之前本科阶段有所接触的,但是,考研是选拔性的,在大家都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这个优势就自动消失了,所以,在学科专业课这方面切不可丢分。 考前冲刺阶段11-考前 :政治、英语、教育综合333和学科专业课完全进行冲刺复习阶段,因为教育综合333的特殊性,此时期学生会感觉到之前已经记忆的东西很多又出现了忘记的情况,或者之前记忆的内容如何用在卷面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扰,那么这个时候多做模考,对于学习中的查缺补漏是最好的办法,寻找你学习中的盲点。

17年教育学考研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材是用最新版(第三版)还是第一版(1999年的)?

未尝绝音
刘基
建议用最新版的教材,不过教育史基本上也没有多大变化~311教育学综合基本上用最新的教材就行了,中外教育史这类的没啥特别的内容,可以用老版本的。

教育学考研该如何复习?教育部规定的7本书好多 感觉都看不完 不知道有没考过的学生是怎么复习的啊

必入而叹
花簪
2013考研专业课基础复习:教育学万学海文考研网校专业课教研中心 教育学专业从2007年以来就开始实施全国统考。经历五年统考之后,很多考生对如何复习教育学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还不够。在此,万学海文网校向考生推荐一种基础阶段的复习方法——六阶段复习法。这一复习方法不是以时间作为划分标准,而是从教育学基础阶段复习应该遵循的基本流程这个层面来说的。六阶段复习法,顾名思义,有六个阶段,具体如下:阶段一:正确选择专业课的基本和最优学习资料。毋庸置疑,这一点是所有考生的共识,只有选好了最优的学习资料,下一步的复习才会是最有效的。教育学专业的基本和最优学习资料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必不可少的最近的考试大纲和大纲解析,另一种是教育学所要考察的四个科目的基本教材。各个网站上对于这一类书推荐的很多,但是考生还是需要慎重选择。再次,万学海文网校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目:科目 书名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外教育史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教育科研方法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总体 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高教出版社阶段二:精确锁定专业课考察知识点的有效范围。教育学每一年的考试大纲会将考察范围明确规定好,但一般考生开始复习都是在上半年,这个时候新的考试大纲都还没有出来,因此考生需要先找到近两年的考试大纲,然后对考试大纲进行初步锁定。这一点倒是没有太多的难度,因为近两年教育学考试大纲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所有考生可以先按照去年的大纲确定复习范围即可。阶段三:正确判断投入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总量。既然是考试,那么时间必然是有限制的,因此,在开始学习之前一定要先对时间做一定的规划。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考生自己能够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总量。不同的考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特殊情况存在,这时考生应该在排除掉其它不可避免的时间耗费的基础上,来正确判断自己可以投入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总量,为进一步细化的学习打好基础。阶段四:正确安排专业课和公共课的穿插学习步骤。在确定了自己可以投入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总量之后,需要考虑安排学习步骤了。每个考生除去专业课之外,都还有公共课需要复习,因此,一定要慎重的安排好专业课和公共课的穿插学习步骤,避免互相干扰。阶段五:正确分配专业课的学习时段。不同的学科在每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复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例如英语就更适合在早起的时候学习,因为很多研究都证明人类的记忆能力在早上8—10点是比较好的。专业课学习时段也需要正确分配,最好尽量接近正式考试的时间段,因为这会让大脑每天一到那个时段就兴奋起来,有利于应试。阶段六:正确把握专业课各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深度。在分配好需要学习时段之后,还需要正确把握的是不同知识点的学习深度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花相同时间,都要掌握到相同的程度。简言之,正确把握专业课各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深度就是把专业课各知识点进行一次重要度区分同时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的重要度层次确定其学习深度。至此,基础阶段的专业课学习可以告一段落。从这6个阶段考生可以看到一个从学科大范围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的聚焦和时间分配问题。只有将以上的每一个阶段都做到位,才能实现对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个学习时段透彻把握,才能离理想中的高等学府更进一步。万学网校祝广大考生复习顺利!不一样的。考试题型也不同。我是2012年参加的311教育学考研。你如需资料可以联系我。啊 那考的复习资料也不同吗,还有教育学复习的话是不是要把那7本书都看了啊

教育学考研,复习备考师哥师姐给点建议吧

频道
做自己
教育学专业考研备战技巧教育学学位点情况介绍与目标院校的选择教育学专业的考生包括参加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所覆盖的所有二级学科各专业考试的学生。具体涉及: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部分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考生。凡事必讲究方法和策略,教育学专业的考生要达到自己的考研目标,在考前准备问题上同样需要具有一定的备战常识和技巧。截至2006年8月,全国教育学学位授权单位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拥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可招生);教育学原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68个;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86个;教育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34个;比较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4个;学前教育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2个;高等教育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90个;成人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39个;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48个;特殊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30个;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79个。此外,还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107个。(详情参见本书附后的教育学学位点名录)当然,有些院校虽拥有硕士点一级学科,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师资方面的原因,个别专业可能暂时不招生,报考时务必注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后划至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按理说今年不需参与统考,但个别学校出于专业联系上的考虑,也可能安排统考,报考时也应特别关注。面对如此多的高校,究竟报考哪一所,考生可能比较迷茫,但是凭感觉、随大流绝不可取,这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专业兴趣及准确的信息来把握选择中意的大学。选择报考的目标院校可参考下列原则:(1)声望优先的原则。研究生招生工作分为第一批录取和第二批录取,第一批的高校一般为部属重点和“985”工程学校,算是名校,如果感觉自己的成绩能够超过国家线20分以上的话,就可以报考这些学校。报考第一批录取的学校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其面试较二批次院校早半个月左右,万一考试失利或面试失败,可以提前行动着手调剂,掌握先机;而且在调剂工作中,有不少院校喜欢优先录取报考一批未第的考生。如果自己实力不错,除报考名校外,还可以考虑报考名校的强势专业和名导师。这样及第之后也显得光彩,将来能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工作,成名成家比较容易。当然,如果你觉得名校压力较大,或者有名校不名的判定,那么还是选择有真才实学的学校为好。(2)工作为重的原则。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也就是地理位置问题。现在中国有三个经济中心: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及其附近地区机会较多。想要在哪里谋求发展,最好就报考哪里的学校。因为毕业后在异地找工作相对困难,一方面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在政策、经济、信息、交通、成本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地住在外地找工作。此外,用人单位受就业的传统观念、地理歧视与政策限制的影响,要么本能地倾向于来自大城市来的应聘者,要么希望要熟悉本地环境的毕业生。当然,如果你想地感受异样风情的话,那么,不妨选择地理位置稍偏、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辅导全书00教育学专业考研备战技巧00(3)持续发展的原则。每个人对人生的规划不尽相同,对待学习也是如此。学习兴趣浓郁,想持续读书,一直读完学位,完成学业,那是最好的。我国的学位制度分为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如果你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应选择学位授予权完整的学校或研究机构,最好选择同时招收硕士和博士的导师。因为,在这里不仅有推荐连读的可能性,而且熟悉导师,容易考中。当然,如果你想形成一个多样化的知识结构,确实不愿跟一个导师学到底,那么就先读完硕士再说。(5)稳妥最佳的原则。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报考学校时,要想尽量缩短这个距离,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平时模拟水平,比较各院校的历年的专业成绩差异,然后确定学校。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常把学校按地域分为三区,一区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18省(市);二区为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三区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学校所在地域不同,分数有差异。如果你成绩一般,最好还是放低身价报考一区中的一般学校或干脆报考三类地区的学校,待考博士时,再行努力。当然,相对而言,考研比高考要容易,考研的题目比较灵活,临场发挥很重要,容易考出意想不到的成绩,所以,一般考研成绩要比你的高考成绩要好。最好把目标锁定在比自己就读的本科院校更高一层次的学校。此外,报考时还要适当考虑学校的文化和学风、个人的经济因素、贷款和打工的可能性等,但无论如何,要尽量提前选定,从而有利于后续的专业复习。考试大纲的解读和参考书的使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属于选拔性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四个分支学科,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各部分所占比重和题型分配如下:教育学原理部分可参考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叶澜著《教育概论》,孙喜亭著《教育原理》,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柳海民著《教育原理》,成有信著《教育学原理》,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等。中外教育史部分可参考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李才栋、谭佛佑、张如珍、李淑华编《中国教育管理制度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张惠芬、金忠明主编《中国教育简史》,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主编《外国教育史》,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等。教育心理学部分可参考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王丕主编《教育心理学》,叶一舵主编《男女生的学习心理差异》,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可以参考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郝德元、周谦编译《教育科学研究法》,马云鹏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郑金洲著《教育研究专题》,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威廉威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D•高尔等著、许庆豫等著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等。本辅导全书正是在参考上述著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广大读者如若感觉某方面的内容不够详尽或有疑惑,还可继续查阅上述资料的相关部分。复习范围的把握与复习方式的对待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目多,时间跨度长,因此,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专业复习范围主要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复习的关键在于注意寻找考试重点、把握命题规律、定准复习方向。本辅导全书是考研专业基本资料,不会超出考试范围,是专业复习的根本,也是专业答题的依据。对于复习范围的把握,主要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第一,关注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遵循“低、细、全”的原则,不必做过大范围的扩展,不要好高骛远。第二,有所侧重。由于学科包容量较大,命题的要求上各有不同,针对这四个部分的特点来看,考生首先应该特别关注分值较高的部分,即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要下大功夫,熟练掌握,并确保答题速度。第三,适当兼顾。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由于所占分值偏低,所以付出的回报率也相对较低,复习中可从与自己所选专业的联系性上做出选择,并有所侧重。当然,考试过程中,尤其是选题上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看哪道题做起来更顺手,不要机械地去做联系性强的学科的那道题,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成绩。第四,了解热点。灵活对待知识拓展的内容,重视教育热点、注重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尽量把教育理论与教育生活联系起来。复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可能千篇一律。一般地说,考生应有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9月留意学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在确定要考教育学专业的前提下,全面广泛复习,收集和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选准主要参考书。这一轮相对粗略,应着重于看书,不必急于做题。10~11月考试报名,填报志愿,根据复习提示开始对重点、难点复习,在大量记忆的基础上,掌握重点知识、解决疑难问题。11~12月模拟练习、巩固加强复习、考前整理。2007年1月调整心态,20~21日参加考试。具体的复习方式有:结构轮廓式——把握备考科目的整体脉络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专题复习,着重掌握知识要点;提纲挈领式——以记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要领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逐层展开;循环前进式——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理解透彻、系统把握,过一段时间来一次回环,时间越长回环越大;重点提取式——采用摘录的方法把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利用识记和回忆加以牢固把握。个人特点不同,方法也不同,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答题标准、时间分配与格式编排关于答题标准问题,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要求。无论对待何种题型,答题时都要尽量运用教育理论术语及其表达方式,不要给人以门外汉的感觉。单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具有概念性、科学性、一定的灵活性等特点。这类试题一般知识覆盖面广、迷惑性强,表面看似容易,但若不注意审题,特别易失分。要注意选准答案,并确保答案的唯一性,不要同时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也不要出现所有小题全选同一字母的现象。在答案都比较模糊的情况下,要选最贴近的一个,不可乱选。辨析题即辨别分析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要求考生对试题所表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正误进行判断,进而对其理由作出分析。这类题目的中心话题多是考试大纲所涉猎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其观点正误混杂,考生解答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这类试题的出现有助于克服考生在学习中的死记硬背现象,突出了对考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但同时也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答题时要先明确判定“对”(正确)或者“错”(错误),然后再进行分析。由于题目本身多为判断句,所以分析时,一般应先围绕前半句解析,然后再围绕后半句解析,最后作出结论。简答题即简单问答题的简称,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虽为简答,但作为研究生考试,也要适当展开,最好按照平时答论述题的方式回答。条目要清晰、要点要准确,不过,围绕要点所作的解说,可以相对自由和随意一些。分析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出得比较灵活,也不限于书本知识,相对而言,答案也不十分标准。答题时不仅要思路明晰,而且要全面展开,先把理论讲清楚后,再联系实际作相应的陈述。若给出一定的文本材料,应注意分析文本,尽量顺应给定文本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并适当引用文本中的语言作答。做分析论述题目,要能显示自己扎实的理论修养和相对独特的个人观点,一般在字数上答得越多越好,至少不能少于一页答题纸。做题的顺序并不固定,主要是符合自己的习惯,只要能够保证按照这种习惯来做,在三小时内可以答完全部试题就行。如果偶尔遇到不太熟悉的题目,那也应是大纲里的内容,冷静思考一下就可以解答了。即使有不会的题目也要作答,而且要尽量借此显示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积累程度。但无论如何,千万不能出现漏题现象。关于时间分配问题,总体原则是基本按分值分配时间。虽然考试时间达三小时之久,但由于要写的东西特多,时间还是相对紧张的,所以一定要加快写字速度。做45个单项选择题时尽量节省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5分钟,若30分钟完成则更好;3个辨析题对于多数考生来说比较难,应有一定的审题、思考和判断时间,可在20~25分钟内完成;6个简答题因为要当论述题来答,篇幅不能太短,一般需55~60分钟搞定;3个分析论述题可能要占据稍微多一点的时间,因为它分量比较重,希望考生能够达到60分钟以上,若能给70分钟则更为理想;最后要留出3~5分钟时间,镇定地检查考号、姓名是否已填写完整,题号对应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有错别字等。三小时对于头脑里没记什么东西的考生来说是长了些,但对有很多思想和才华要展示的考生来说,实在是太短了。关于答题格式主要应注意下列几点:写清题号,对应答题;要点明确,陈述具体;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一般要先总体概括、再分析要点(在要点之后详细陈述),再简短总结。相关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复试的应对策略考研信息资源按其透明程度,可分为公开信息和不公开信息。公开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布,可以轻易获取,包括国家考研政策、招生单位特殊规定、专业目录、各单位招生简章、考研辅导机构的辅导信息等。不公开信息不对外公开宣传,如招生单位的破格录取信息、录取过程中的调剂信息、新生公费和自费比例等。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的依据,近几年考研改革,专业增加量大,要特别注意;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在每年6月底至9月初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索购目录,确定报考方向。学校信息、导师信息、考试成绩信息可经常浏览报考学校的网站或与导师联系、与师兄(姐)联系、电话查询等。对于录取调剂信息,虽然多数人用不上,但对于那些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如果提前一点知晓某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一生命运或许就此改变。获悉考研信息资源的渠道是多样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是最便捷的渠道,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政策一般都要通过以上媒体正式公布,例如《光明日报》每年第四季度都会刊登招生广告。现在网络盛行,也出现了一些专业机构和个人爱好者开办的专门网站,虽说许多质量并不高,但有条件上去转转还是有用的。招生单位是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包括研招办、准备报考的院系以及导师,他们往往会带给你一些关于考试范围、录取情况等方面的更为权威、切实的指导信息。运用这样的渠道要特别注意礼貌,不要招人烦感。人际关系是辅助性渠道,例如刚刚考取某校该专业的研究生师兄(姐)、专业导师等。为确保信息准确,可以多咨询几位。出于胜利后的喜悦本能和人类本真的热情,即便素昧平生,这些师兄(姐)们也会一派古道热肠,鼎力相助的,让你会感到这世界特美好。不过,若有个别人不够热心,切不可强人所难,影响人家的生活,否则甚至祸及自身。其他如模拟试题以及命题思路信息、权威的考研辅导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由于2007年为第一年统考,因此往年的做法只具有参考性,关于这一点敬请考生注意。现在谈谈复试问题。随着研究生考试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学校自行组织的复试已成为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复试是考生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复试发挥出色,也可以弥补先前初试时成绩上的一些不足。特别是实行统考后,加大了复试所占的比例,多者占50%以上,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复试通常包括专业课复试、外语复试和面试。专业课复试同初试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题目更灵活,更容易应付;同等学力考生一般还要加试两门专业课,初试完后应问清情况抓紧投入复习,做到胸有成竹,准备充分;外语复试分笔试和口试,笔试具有复查性质,虽不必发挥到极致,但不能考得成绩太差,否则有替考嫌疑,可能会被刷掉;口试主要考查听说能力,只要感觉上线的把握比较大,就可以开始温习自己的听力和口语,做到能用外语流利地介绍自己、与考官进行日常用语的对话,个别情况下也会涉及一些专业性的问题。面试时,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报考导师的研究内容,通常复试的考官都是各专业里最权威的老师,一般会问到一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你所报考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同时考查考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素质,看是否善于思考、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不要给人以墨守成规或油嘴滑舌的感觉,所以,事先要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心路设计。切记,千万不要迟到,甚至延误面试时间。机遇总是青睐那些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人。对于研究生考试,只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复习策略准备到位,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保证,就一定能取得相对理想的成绩,实现既定的考研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