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十大核心期刊都是哪些啊?

藏飞
若枉若直
我国应该经济研究和国社会科学首其往排具体说十大核心期刊应该具有官方正式称号专能们学校或者专属业别称因各专业样对期刊看重同我们文科C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高些从影响因子来看国内十大期刊下:1经济研究6404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社科双高期刊;8.6192会计研究4374国会计学会5.4753国社会科学1864国社会科学院社科双高期刊;4.3094社会学研究2534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4.2885大学图书馆学报4601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3.7396外语教学与研究西方语文&俄罗斯语文3357北京外国语大学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效期刊;3.6787法学研究1386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科双奖期刊;3.6518地质科学2331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双百期刊;3.4709国法学3176国法学会社科双效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3.13810国工业经济国工业经济研究5625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3.099

为什么学术期刊检测需要建成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

画戏人
幻化
  文献检索工具 , 也称检索系统,是一种用来报导、查找、分析313130文献的信息系统。一般来说,一种检索工具是相对其检索的目标文献而言的,它应当根据其读者群的检索需求设定目标文献的种类和范围,并根据目标文献的特点和检索工具的用途提供相应的检索功能。就检索工具的性能来说,显然,收录的文献数量越大、内容越复杂,就越难找到目标文献。长期以来,如何评价一个检索工具的质量,特别是对一个海量文献资源的检索工具来说,一直是图书情报和信息学界的一个重大难题。  检索工具的研制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为了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找到某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各馆可以针对馆藏资源编制一个本馆的文献检索工具;为了共享多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CALIS 、 OCLC 等开发了图书馆联合书目检索系统;为了方便读者发现、选购书店的库存文献,书店联合制作了可供书目数据库;为了透过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概要,直接查找所需要的论文,人们研制了许多期刊、会议论文集的题录摘要数据库;为了通过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揭示文献的内容关联,系统地发现反映相关研究成果的文献集合,人们又制作了期刊、会议论文、博硕士学位论文、图书等各种文献资源的引文数据库;为了便于查找和直接提供全文文献,国际国内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全文数据库。应当说,一种检索工具的质量优劣,是相对于它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其设计目的和用途而言的。  但是,无论有何种不同的设计目标和用途,作为文献检索工具,其共同的、最重要的质量要求,都离不开对其收录目标文献的完整性和检索功能的先进性、准确性、方便与快捷性的评价和判断。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收全、查全、查准”。如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可以在文献检索的层面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查找、获取目标文献的需要,人们就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然而,对于内容复杂的海量文献资源来说,实现检索工具的权威性非常之难,可以说是人们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来说,就如其产品系列标准的总则中所言,它的设计目标,不同于一般的全文数据库,除了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集成化网络出版平台,可以直接向读者报导学术期刊全文文献之外,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建设目标,就是建立中国学术期刊的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支持全面、系统的文献检索服务和各种管理决策咨询服务。并且以此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源整合和内容深度挖掘,构筑数字化学习与研究平台,创建智能化专业知识库,打造我国学术文献和科研绩效评价系统,提供战略性数字化资源馆藏。 为了达到权威性要求,《总库》系列标准规定了一系列产品质量指标,并且已经通过了国家的鉴定认可。其中,很多指标要求之高都是史无前例的。而且,根据《总库》的发展规划,涉及权威性的产品质量指标还要继续增加和提高。譬如,在文献资源收录与编辑出版方面,期刊种数总体收录完整率,要从目前的 93% 提高到 95% ,文献收全率不满足于目前的 99.9% ,现刊文献网络出版平均滞后速度要减少到小于 2 个月,文献分类汇编与导航控制系统还要增加文献标识码分类控制功能;在数据编辑加工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中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精度,继续拓展引文链接与分析功能,完善“知网节”文献组织模式;在检索软件功能方面,还要更加完善检索词推荐、主题索引、检索排序、知识元搜索、智能聚类等新技术,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准确地揭示内容,提高文献检索的水平。  人们常说,凡事适可而止。追求检索工具的权威性,也应当有个合适的度。从实用角度来说,标志《总库》权威性的质量指标,是有必要定的这么高吗?为了产品的权威性,做出如此大的投入,而且这些成本终将转嫁到用户头上,符合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吗?对这些实质性问题,产品研制者和广大用户都应当有一个清醒的正确认识。在制定《总库》系列标准和产品鉴定的过程中,专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制定、实施这样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是科学合理、势在必行的。一、《总库》的基本用途决定了全面收录七类期刊的必要性  《总库》所指的学术期刊,实际上包括各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高级科普、政策指导、行业指导、职业指导、实用技术等七类期刊。之所以把这七类在读者定位、内容层次方面都不相同的期刊汇编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1 、支持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广泛地共享、汲取各学科成果和情报,广开思路,博采众长,在学科交叉渗透与技术大规模集成两个方面寻找重大创新的突破口;支持研究人员在新的学科领域发挥专长,寻求更重要的科研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2 、支持学术研究与国家政策研究、行业应用实际的紧密结合,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基础研究与科技开发成果的转化。3 、支持党和政府管理人员了解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动态,促进政策理论研究水平、科学决策水平、政策理解和执行能力的提高。4 、支持各行各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了解学术研究进展,促进其学术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5 、支持高等院校各级各类师生全面了解科学前沿,深入了解国情和各行各业发展状况,促进面向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  由此可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把这七类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期刊文献分类汇编到一起,以形成知识网络型的整体化文献体系。二、我国期刊内容出版的分布决定了文献完整收录的必要性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存在很多综合性学术期刊,学术文献的出版分布由此严重地偏离了市场经济规律。严格意义上讲,人们很难界定所谓核心期刊。因而《总库》很难根据期刊的文献内容和质量分布缩小期刊收录范围。譬如,一种由地方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报,主要刊登本校、本地作者的论文,但是可能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优势,对于某个学科的发展不容忽视。  另外,由于文献内容相对期刊分布的弥散性,更有必要全面收录、分类汇编,重新建构我国学术期刊和相关期刊文献资源体系,形成各学科专业的数字化、集成化“大杂志”,通过网络传播,克服期刊定位不清所造成的文献传播问题。三、学术、政策研究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决定了过刊文献完整收录的必要性  我国科技方面原始性创新成果虽然较少,但毕竟有像数学、航空航天、原子能技术、中医中药技术、遗传工程、农业工程等诸多优势学科领域,很多后继性科研和技术开发也有较长历史。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悠久民族历史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发扬光大。因此,完整收录重要学术期刊过刊文献是非常必要的。 知网CNKI论文检测系统万方相似度论文查重维普数据库期刊发表职称四、我国期刊出版的规范化水平决定了检索功能完备化的必要性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较晚,文献检索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对期刊出版规范的影响较小,迄今仍有大量期刊的编辑出版不考虑文献检索的需要。譬如,不规范撰写文章标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机构、参考文献等必要特征信息的期刊还有很多。而且,为了建构《总库》的完整文献体系,各类读者定位不一、内容层次不分的期刊和文章被收录到一个数据库之内,如果不对这些文献信息进行彻底的规范化加工,建立刊名、主题词与关键词、作者、作者单位、引文、基金等规范文档,配备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检索软件,其检索结果的严重无序,将使整个文献资源退化为信息垃圾,无从实现《总库》整合汇编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五、全文检索对查全、查准性能的影响非常重要  检索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和标引,并不能完全解决查全查准问题。很多重要的概念和词语,特别是它们之间的特定语义关系,并不能被全面、恰当地标注在关键词中。只有将文献完全数字化,采用全文检索技术建成全文数据库,才能更完整、准确地检索到目标文献。再者,只有采用全文数据库技术,才能实现各种智能化处理和知识挖掘,譬如,检索词自动推荐、相似文献检索、自动聚类、新概念搜索、数值搜索等等。六、“知网节”是查全查准的一种重要手段  利用文献内容的相关性,既可以发现知识、启发创新思维,也是查找文献的重要线索。“知网节”几乎链接了所有重要的相关文献,可以使读者沿着知识网络脉络,从引证文献网络、作者网络、作者机构网络等各个途径和角度更为准确、全面地进行文献检索。  综上所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出于广泛、深入应用的目的,有必要建成权威性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总库》通过国家鉴定既是对这一建设目标的肯定,也是对这一产品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客观评价。580202论文检测将继续沿着这一方向,不断创新,将《总库》建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权威性检索工具。

1.中国图书馆学报2.大学图书馆学报3.情报学报4.图书情报工作 以上期刊论文的请留言

或使
可谓穷矣
呵呵放弃吧 自己搞定去 这个太难了 基本没有代理可以搞

情报学的历史

阴阳镜
日月
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情报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同它们的情报活动、情报工作和情报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现代情报学理论与活动主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C.E.香农的“信息论”、N.维纳的“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分别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情报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4个阶段:孕育与形成阶段(40年代中至40年代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使情报学有了诞生的社会需求和基础。以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为主的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需要处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西方国家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大大增加;计算机问世并被利用于文献加工领域;新的学术思想活跃以及新的学科不断诞生。这些因素成了孕育与形成情报学的强大力量。情报学最初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V.布什和S.C.布拉德福奠定的。前者于1945年发表了“诚若所思”一文,首次提出了机械化检索文献缩微品的设想;后者于1948年发表了“文献工作内容的改进和扩展”一文,强调了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文献工作到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必须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结合铸成了文献工作向情报学的历史性转移。这一时期,情报学发展的最重要国际活动是1948年英国皇家学会召开了国际科学情报会议。 在这一阶段情报学已初步形成了研究体系和内容:情报组织,情报贮存与检索设备,机器翻译和情报需求。美国人M.陶伯、C.N.莫尔斯、A.肯特、H.P.卢恩等人相继研究出单元词索引、叙词索引、组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以及定题情报服务的原理或装置,给情报检索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人布拉德福和B.C.维克里于50年代前后分别对文献分布理论、R.A.费尔桑对分类检索理论、C.W.克莱弗登对检索系统性能的评价问题分别作了研究。1957年是这一阶段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美国科学家C.柴瑞宣布在美国把各种各样的交流研究与活动统一于情报学。同年,在美国,情报手工检索开始越来越多地转为计算机检索系统。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的性质自此开始越来越有力地显露出来。中国情报学起步稍晚,始于50年代。1956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学情报研究所,标志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开始。1957年出版了《科学情报工作 》杂志( 后改名“科技情报工作”) 介绍国内外情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引起学者们探讨情报工作理论的兴趣,是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开端。1958年,该所归国家科委领导,改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既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服务,又面向全国各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及厂矿企业。同年,丁柯等人为了整理情报资料的需要,研究、引进并编译了国际十进分类法,这是情报部门研究情报理论的早期活动。1958年召开了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广、快、精、准”指导方针。1958年中国已开始出现情报述评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情报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还于1958年创办了中国科技情报大学,后并入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情报专业。发展与壮大阶段(60~70年代中期)就国外先进工业化社会而言,情报学在这一时期已成为一门成熟的而且仍然在不断发展的独立学科。它的研究对象、 内容、体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系统与网络实体、 同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程度都变得更为广泛、严格和复杂。1979年由英国、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和苏联6国情报学家所举行的亚特兰大“情报科学研究计划圆桌会议”称这一阶段为情报学的实用研究阶段,重点在于发展适用性情报技术,支持国家情报系统的建立,支持和加强专业化情报服务系统,解决情报用户与情报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问题。例如1961年美国化学文摘社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化学题录”的自动编排。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建立了计算机化的RECON情报检索系统。1964 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建成了MEDLARS 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并于1971 年将该系统联机化。197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DIALOG、系统发展公司的ORBIT、1976年书目检索服务社(BRS) 的联机检索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它们在用户与数据库之间架设桥梁,促使联机系统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理论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如美国的E.加菲尔德发明引文索引并于1961年试编成了《科学引文索引》。D. S.普赖斯侧重从历史与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科学情报,于1961、1963年分别出版了《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与《小科学、大科学》两书,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作了奠基性工作,并提出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定律与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的普赖斯指数。米哈依洛夫等人于1965、1968、1976年分别出版了《科学情报原理》、《情报学基础》、《科学交流与情报学》3本书,大大丰富了情报学理论。1970年美国T.萨拉塞维克编出了《情报科学导论》,用文集形式系统介绍了美英学者对于情报交流与情报技术的一些观点。G.索尔顿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进行了用加权词方法的自动标引方案试验。上述研究与实践标志着情报学在60~70年代已进入了它的发展与壮大时期。它是以情报技术的发展与联机情报系统的建立为特征的。在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发展和壮大的这一时期,中国的情报学只在60年代初期经历了短暂的发展。1962年袁翰青与曹昌等10多位学者编写了“科技情报工作讲义”,为创立中国的情报学理论作了可贵的尝试。60年代初期有关文摘的大讨论和分类法还是主题法的大讨论,经过争鸣,肯定了自编文摘的方向,加深了对两种方法优缺点与应用范围的认识,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同期,还建立健全了中国情报刊物体系,提出了3大类,9小类的理论。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了情报方法研究室,购置了布尔检索机,进行机械检索与计算机自动翻译等的试验与研究。这是中国有计划地研究情报学的开始。在情报交流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情报网站,通过召集会议,出版刊物,举办培训班等开展情报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发达国家情报系统的作用。因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影响,1966年至70年代初,中国情报学研究陷于停顿。提高与充实阶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情报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大大拓宽和提高。情报学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社会视为人类信息化社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情报学重点面向国家和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及网络的“设计与开发”,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与信息化社会。 在基础理论方面,英国B.C.布鲁克斯发表了《情报科学基础》连载论文,提出情报学要研究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相互作用的观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情报科学技术处制订了加强情报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情报技术与系统的计划。肯特开始研究情报传递的经济学。F.W.兰开斯特“无纸社会”的观点,F.马克卢普开始研究“以科学/学术交流为基础的综合数据库”,为未来的情报系统与技术提供必需的理论结构。与此同时,跨越国界的情报联机检索系统发展迅速;CD-ROM技术、光盘技术、电子出版物、电子邮政在信息存取和传播中广泛应用。情报科学面临着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到来的挑战,从而进入了全面提高与充实的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情报学也进入了繁荣的局面。1978 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成立,1982年《情报学报》创刊。到1990年底该学会共举办学术讨论会59次,收到论文4904篇。各省市区、各部委科技情报学会(分会)先后相继成立。《情报科学》、《情报学刊》、《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杂志陆续出版,使情报学研究十分活跃。1978 年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情报学方面的专业,并编出了“情报学”、“情报学概论”与“科技情报工作概论”等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材或专著,培养了不少毕业生与研究生。不少科技情报所与大专院校已设立情报学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在情报政策、情报需求、情报产业、情报教育等课题研究中获得了一定成果。中国情报学从一开始发展就注意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情报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1978年第一次翻译出版了西方国家的情报学图书《情报学浅说》;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合作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机情报检索培训班;1984年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终端首先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立。已在近50个城市中配备终端110余台,检索课题已超过3万个。各级情报机构已配备大中小型计算机70余台,微型机1000多台,从事情报检索系统与数据库开发应用服务与维护的人员达4000人以上。中国科技情报系统已自建各类数据库300多个;引进国外文献数据库达到50多种,累计已提供3万余个课题的检索服务。随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情报学在中国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已开始跟上国际情报学发展的步伐。其标志是: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研究方法开始定量化;有了近千人的研究队伍和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了专门的学术机构、专著和刊物,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相应的科系或专业,培养了自己的研究生。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情报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生命力很强的交叉学科正在中国学术界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陆伟的学术简介

迷魂记
周昌
论著  陆伟等. 信息检索实验.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06, 武汉.  陆伟, 贺建根, 王晓光, 吴佳鑫. 一种面向层次和时序结构的多维可视化技术. 情报学报. (to appear)  陆伟, 张晓娟. 基于主题与用户偏好分析的查询推荐研究. 情报学报. (to appear)   陆伟, 鞠源, 张晓娟. 产品命名实体特征选择与识别研究. 图书情报知识. 2012 (3)  吴丹, 何大庆, 陆伟. 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命名实体识别与翻译. 图书情报知识. 2012 (3)  张晓娟, 陆伟, 程齐凯. PLSA在图情领域专家专长识别中的应用.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2 (2)   张晓娟, 陆伟, 周红霞. 用户查询中潜在时间意图分析及其检索建模.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1 (11)  陆伟, 刘屹, 孟睿, 陈英杰. 基于域加权聚类算法的网络舆情热点话题探测.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1(8)   陆伟, 彭玉, 陈武. 基于SOM的领域热点主题探测.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1 (1)  赵红斌, 陆伟. 专家研究领域自动识别研究.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 (4)  刘丹, 孔少华, 陆伟. XML检索研究综述.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 (4)  张进, 陆伟, 吴雪峰. 系统视角下的信息检索思考. 图书情报知识. 2010 (5)  陆伟, 张晓娟, 姜捷璞, 韩曙光. 专家检索研究综述. 情报学研究进展. 2010.9  陆伟, 张晓娟, 姜捷璞, 鞠源. 实体检索研究进展.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2010.9  陆伟, 王伟. 学术期刊论文审稿人的自动选择研究. 情报学报. 2010 (5)  陆伟, 刘杰. 基于专长词表的图情领域专家检索与评价.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 (2)  陆伟, 袁泽林, 杨志峰. 基于XML文本片段和内容归并的图像检索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Vol. 53 (21): 98-101.   付真真, 陆伟. 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引擎优化策略及效果分析.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9(6)  陆伟, 刘丹. WHU—XML:基于XML的数字图书馆系统. 数字化信息服务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3.  陆伟, 韩曙光, 沈祥兴. 网络引文不可追溯性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4)  秦喜艳, 陆伟. 信息检索中的相关性判断和系统评价述评. 图书情报知识. 2009(4).  刘丹, 陆伟, 张宓. XML结构化检索及实现.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9(3)  陆伟, 张宓, 刘丹. 基于XML文本片段的图像检索实现与评价.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2).  胡小华, 刘轩著, 刘丹, 陆伟译. 基于冗余的仿真问答系统的轻量级局部文本分析. 图书情报知识, 2009(1).  陆伟, 韩曙光. 组织专家的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情报学报. 2008(5).  陆伟, 赵浩镇. 基于文档权重归并法的企业专家检索.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8(7).  陆伟,李纲,谢阳群,郑彦宁. 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知识组织与服务. 图书情报知识. 2008(2). 101-104  陆伟. 元素级XML检索模型构建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6  姜科,陆伟,姜捷璞,刘丹. XML检索系统及其比较研究.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7 (10). 66-70  龙泉,陆伟. 基于XML的多媒体信息检索. 情报杂志. 2007(10). 48-50  陆伟,陆娜. INEX 2005 Dagstuhl XML信息检索国际会议述评. 图书情报知识. 2007.1, 79-82  陆伟,夏立新. 基于OKAPI的XML信息检索实现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4, 60-64  陆伟. 基于传统文本检索系统的XML索引实现研究. 情报学报. 2006.6, 31-35  陆伟. 基于域加权词频法的XML文档级检索实现与评价?.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6, 57-60  陆伟,聂进,赵浩镇. 第二届中美数字图书馆国际研讨会综述. 图书情报知识. 2006.12, 14-16  陆伟,陆娜,郝金星. 基于大数据库观的企业信息服务模式. 图书情报工作. 2006.10, 131-133  陆伟,寇广增,魏泉. WEB环境下的内容抽取及RSS发布. 情报杂志. 2005.9, 5-7   陆伟,?喝芄阍?. 基于Blog的网络信息组织. 情报科学. 2005.3, 260-263  陆伟,万维雅. 基于认知观点的信息检索交互模型.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2, 57-64  陆伟,郝金星,王晓光. 信息服务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9, 144-146  陆伟,王晓光,郝金星. 信息服务企业的信息流程规划. 图书情报知识. 2004.4, 76-77  姜婷婷 陆伟,基于万维网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构建. 情报学报. 2004.3, 340-346  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  (18) (主持)基于语言模型的通用实体检索建模及框架实现研究,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71173164/G031401 )2012-2015  (17) (团队带头人)武汉大学首届“70后学术团队项目”-信息检索方法与技术团队,2010-2012  (16) (主持)面向细粒度的网络信息检索模型及框架构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2011-2013  (15) (主持)移动网络广告匹配系统设计,横向项目,2010  (14) (主持)深圳汇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委托项目,Web细粒度信息智能采集与分类系统WHU-REAPER,横向项目,2009-2010  (13) (主持)专家专长智能识别与检索系统实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09-2010  (12) (主持)基于上下文的XML信息检索模型及实现研究,国家留学回国基金项目,2008-2010  (11) (主持)基于XML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模型及其实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6CTQ006),2006-2008  (10) (主持)竞争情报智能采集系统模型与系统实现,湖北省科技公关项目(2004AA101C99),2005-2006  (9) (主持)超大型书城信息系统规划,深圳书城,2004-2005  (8) (主持)“湖北省数据库管理系统关键应用示范研究”之子课题,863子项目, 2003-2005  (7) (参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数字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管理机制研究,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008-2011  (6) (参加)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与利用,教育部重大公关项目,2006-2008  (5) (参加)数字图书馆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2-2004年  (4) (具体负责)中韩远程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横向项目,2002-2003年  (3) (具体负责)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大型数据库改造升级项目(1、2期),横向项目,2003年  (2) (参加)河南省电力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横向项目,1999年  (1) (参加)河南洛阳首阳山电厂MIS设计,横向项目,1999年获奖成果  (1)《基于域加权词频法的XML文档级检索实现与评价》系列论文,武汉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陆伟,2008  (1)《基于域加权词频法的XML文档级检索实现与评价》系列论文,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陆伟,2007  (2)《信息检索》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何绍华、陆伟等

为了获取项目研究所需的期刊论文文献使用以下哪些数据库是合适的?

何哉
太阴指
1)、超星电子图书馆:收录的电子图书内容丰富,包括经典理论、哲学、社科、经济、语言文字、文学、数理化、生物、工业技术、计算机等50余个学科门类,现拥有中文电子图书80万种,论文300万篇,全文总量4亿余业,并且每天仍在不断地更新与增加 2)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主要收录1999年以后出版的新书,其收录量为每年中国出版的新书品种一半以上,目前拥有图书15万种,数量可观,学科门类齐全。 3)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该库的产品分为十大专辑:理工A、理工B、理工C、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个专辑分为若干专题,共168个专题。 4)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文献被分为8个专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8大专辑又被细分为36个专题 。 5)万方数字化期刊收藏资源的特点:目前集纳了理、工、农、医、人文五大类70多个类目,2500多种科技类核心期刊,实现全文上网。该系统收录的期刊种类主要有7个:基础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政法、医学卫生、教科文艺、经济财政。 维普、万方、超星的使用方法1)、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高级检索”的方法:打开维普数据库,点击高级检索,输入关键词、作者、分类号、机构、刊名,扩展检索条件,如:时间条件、专业限制、期刊范围,然后点击检索。 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高级检索”的方法:打开中国知网,点击高级检索,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检索控制条件,如:发表时间 来源期刊` 期刊年期 支持基金,然后输入内容检索条件。

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组织刊物

存心
胆小猫
《中国图书馆年鉴》《中国图书馆年鉴》是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编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系统图书馆分会、委员会以及专业刊物的负责同志担任特约撰稿人的国家一级学会年鉴。《年鉴》是一本大型资料性、专业性工具书,是向社会展示中国图书馆界、中国图书馆学会系统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提高图书馆社会认知程度的重要途径。它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概况,其出版宗旨是为各级领导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国家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以及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服务;介绍、推广和评定图书馆学科研成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教学科研工作者提供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文献、基本数据、科研成果和最新工作经验,为图书馆采编人员提供服务,为图书出版、发行商提供有关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创刊于1957年。50多年来,她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肩负读者重托,为繁荣中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被业内专家和学者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第一刊”。辟有“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事业发展·现代化建设”、“探索· 交流”、“信息·动态”等栏目。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列,作为主体栏目,表明了她的学术性和理论色彩。

哪些图书情报学类的杂志不收版面费,并且支付稿酬(每千字多少元)?

互有
不贱贪污
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有稿费,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你是图书馆做图书情报的吗?我是中国商业情报网的,你主要写的什么内容,有机会可以帮你留意一下这样的杂志。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是sci吗

抱抱熊
神者征之
不是的,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了全世界各个领域最权威的期刊论文,能被SCI收录的论文,说明你能达到硕士水平了,要是影响因子能达到十,那你就是副教授以上水平了中华医学情报杂志和这个没法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