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哀与
利用课堂激发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兴趣是某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内外自主地去寻求知识的获得。充分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回顾本人的求学和教学经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 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兴趣。恰当、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教材和课标要求为前提, 精心选择, 才可以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 使数学课堂精彩不断。情境可以来源于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也可以来源于生活实践,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情境。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可以运用丢番图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来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和求知欲;在讲述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实际演示出路程的关系;几何的很多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来演示。这些情境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45分钟的质量。二、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以问降低难度和激发兴趣。学生思维过程主要来源于问题,在课堂中,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首先,课内提问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让学生轻松进入新课,突破重点和难点。其次,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针对性和层次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课内收获成功和成就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再次,问题的设计角度力求新颖和贴近生活。最后,提问要掌握好时机,在学生疑惑处问和在学生思维出现盲区的地方问。三、 充分运用激励手段,使学生在学知识中体会成功,激励是个体在外在诱因的作用下,个体通过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激发、引导、维持和调节个体想某既定目标而努力的心理过程。学生在学习中都伴随着情感因素,都希望收获肯定。虽然当前情感教育在中国教育界受到遍关注,但是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情感,实现老师与学生情感互动,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为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拓展并发现新的师生关系互动途径,促进师情感互动。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能换位思考,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出发点来看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其次,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民主的交流途径。民主的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在师生之间的完美解决又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确定、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在每个人现在和未来的个人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需求的良好的判断能力。”数学素养依赖于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熟练程度,还包括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进行数学式的思维和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和评价、数学论证、选择表达数学情景的方式等。数学素养的核心过程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提出、形成和解决数学问题来而行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地处理数学问题,能够用数学术语去解释和形成新的问题,处理复杂的信息,简化解题的步骤,能够在不熟悉的情境中确定和应用相关的工具和知识,运用洞察力去发现合适的解题方法,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自觉性地、经常性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发现和提出高水平的问题(即创造型问题,这类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有利十问题的解决和提高理解水平,这本身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