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适合搞科研?

掘墓人
佐仓
做事比copy较认真踏实的人,而且能够耐得住寂寞,受的住贫困的人。博士期间,就是完成一个比较浩大的科研过程,也许会用到一些高科技手段,也许用不到,但是非常花费精力和耐心。如果是从事理论方面或社科方面的研究,经济上并不一定能好到哪里,所以不但要认真踏实,更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贫困。工科的博士,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实验,需要很多时间精力和体力。但是如果是有应用价值的工作,往往会得到比较好的额回报,如前几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冶金专业的博士生,每月可以得到由唐山钢铁集团提供的5000元补助,条件时毕业后进唐钢工作。这样的报酬是很优厚的啦。但是学文科的博士,往往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现在有许多电子版的文献,相对方便多了,需要大量是精力阅读和思考,当时相对回报不是太好吧。

为什么人手上会有“斗”和“簸箕”,关于这个现象有科学根据吗?

不坐
河广
指纹与运动心理 人民网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2月13日一期文章题:命运系于指尖(作者叶连娜.皮利金娜) 很少有人知道,全俄体育学院人类运动学实验室为挑选运动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5年前开始,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在参赛前要向该实验室专家提供指纹。专家通过指纹来判断运动员是否适应某项运动。指纹能够显示出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皮肤纹理 实验室主任、生物学副博士塔马拉、阿布拉莫娃说,“我们不像刑警那样,提取指纹是为了验明正身,更不像算命先生那样看手相算命。许多人把我们这些学者要么同刑警、要么同算命先生混为一谈。实际上,看手相与指纹学的关系同占星术天文学的关系一模一样。算命先生注重人生发展重大变化的纹路,而指纹学家侧重始终储存在指尖上的信息。” 指尖上标有人的性格。能力和疾病的所有信息。指纹同神经组织一起早在母亲怀孕3至5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因此,人的指纹同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人的皮肤同大脑有着尚待民觉的惊人的共性。一个的皮肤纹路能够显示出,他的组织才能和协调能力如何、从孩提时代起需要哪些素质、哪个方面拥有巨大的潜能待。 簸箕、斗、螺旋纹 仔细观察自己指端一节手指肚,就会发现指纹有各种形态:簸箕、斗和螺旋纹。正是这些形状透露出人的歙上性。指纹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很少有人只有一种指纹。 簸箕:这是最简单的指纹,螺旋纹是最复杂的指纹。有两到三个簸箕的人最常见(10个簸箕的最少见)。对于簸箕多的人来说,身体潜能潜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和个性。一般来说,他们不服输、爱面子、有责任心、威望高,团队精神强。这种人如果当领导,必定固执、目标明确。他们可以被称为“奋勇向前的坦克”,在他们的一生中克制最为重要。 斗:斗多的人性情暴躁,容易激动。10个斗的人做普通工作干劲十足,但在极端情况下“容易灰心丧气”,因为他们物理潜力有限。他们不喜欢单调乏味的事情。斗多的人对一切反应敏感,不爱记仇。他们容易接触,爱护集体。 螺旋纹:螺旋纹多的人是“爱幻想”的浪漫艺术家,有着非凡的创造天分,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速度快,可以同时干许多事情,但经常半途而废。螺旋纹多表明心理脆弱、易激动。一方面,反应敏锐;另一方面,心理不稳定,易消极。他们爱挑剔,在体育运动中能出类拔萃。在100个人中,能找到3至4个有10个螺旋纹的人。 指纹相同的人基本是没有,经常碰到非常复杂的指纹组合。例如,斗和簸箕组合的甚至对于不太重要的工作也能竭尽全力。如果除了斗、簸箕,还有螺旋纹,那么这主要的不是表明这个的实际能力,而是表明他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斗和螺旋纹组合表明,这个人的潜力巨大,,能够适应最复杂的环境。参考资料:老鼠爱上摸

求央视很久以前播的一个国外科普节目,一个博士还要两个助手,博士经

杨贵妃
受命于天
子宫日记,有人,双胞胎,还有很多很可爱的小动物!!!。。。不是这个,里面有个白衣博士用各种模型解释两个助手提出的各种问题

关于科普杂志推荐(《科学之谜》和《NEWTON科学世界》)

邓牧
冢迹
二选一的话,建议《科学世界》,是科普和知识性的。《科学之谜》的话,看名字似乎内容里都是没有答案的,还是学点东西选择《科学世界》的好。另外还有《发现》(DISCOVERY),《自然》,《科学》。

《闪电侠》中威尔斯博士为让闪电侠摆脱手上炸药而叫他穿墙,所解释的科学原理是真的吗,感觉不可能实现。

性者
猫鼠
就现在的科技来说假的。就速度而言。炸药和人一个速度。如果人化为原子或更小的东西穿过去的话。炸药也可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清华博士牛人谈如何搞科研

一成一旅
公例
1、想搞个博士学位、自己学到有用的东西,为今后出去混打下好的基础、准备一个好名头;2、对科研感兴趣,梦想进入科学的殿堂,像前辈高人那样发现世界、解释世界、发展世界。当然了,还有别的一些考虑,例如家人的看法、现在找工作或工作的不如意等等,但总的来说,是离不开上面两点——当然,有的人只是因为其中某一点,有的人是两点交织在一起。至于俺,那主要还是第一点,第二点原因也有、但不像第一点那样占主要地位——因为俺这人比较现实,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也知道梦想是不能当饭吃的。既然分清了原因,那就很容易看出读博士的目的是什么——也就三点,一是搞到一个博士学位,二是学到有用的东西,三是做出一些研究成果。当然了,这三点也是相辅相成、交织在一起的。为了实现这三点,怎么办?老套路——先是在老板的指点下选择一个科研领域的大门,在这大门的高门槛前码上几块砖(最好码牢实一点),踩在砖上跨进去,然后在门内的路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本质,这套路俺是相信大伙都知道的,俺就不详说了,只是仔细说说俺在具体细节上怎么做的或者俺的一些看法。首先,如果你实验室里有师兄、师姐干过相关领域的研究,那就向他们要他们写过的文献综述、报告、ppt文件等等,先看这些中文的资料垫垫底,也可以去找相关中文书籍来垫垫底——但对于比较前沿的研究就不一定有了,当然了,这就有个首要前提——要先摸透实验室的人员情况及他们的科研方向和进展,具体做法就是多问他们——不要怕生、怕不好意思,俺当初刚进实验室时也是怯生生的、半天不敢放半个屁,不过,俺们实验室有个特点,就是大型设备多,每个新手都得经过长期培训才能使用,培训过程中自然会碰到很多问题,但又不能时时跑去问老师,俺没辙、只好厚着脸皮拉到一个师兄/师姐就问,这样就熟了起来——以及多听seminar。当然了,大伙一定要注意保密原则,别把师兄/师姐们的一些未发表的原创性东西给漏了出去。如果实验室里没有前辈搞过相关研究,怎么办?那就向定方向的老板要几份文献或关键词——老板既然给你定了这个方向,那他肯定是事先曾从某个地方了解的,然后根据这些线索先到中国期刊网上去查——国内经常发些对国外新进展的综述性文章,虽说国际上一般是由期刊向大牛约综述性文章的稿,而国内不大规范、常常由一些学生为了毕业而凑出来,但实在也是很有用的。这些也没辙的话,可以试着向别的系、别的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求教,或者通过网络向一些牛人们请教。当然了,这些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的。垫了中文的底,那咱们就要上webofscience查SCI收录的英文文献,毕竟,英文的国际期刊最全、最新,即使实在没法垫中文的底,也得上。至于查英文文献的方法,无非是以下三种——通过关键词、通过有名的研究组、通过权威期刊,如何知道这些,请参见前面寻找中文资料的办法。查英文文献,标题和摘要是一定要看的,即使再多也要都看,看到感兴趣的才去看全文。在通过课程、文献来码砖准备跨门槛的同时,还得码实验技术的砖——咱们刚进实验室最好立即开始接受某些设备仪器的培训、帮师兄/师姐们打打下手,学会必要的实验手段(对于搞计算的,就要熟悉程序等等),同时,通过这些明白自己实验室和相关合作实验室所能达到、能被自己使用的实验手段。码完砖后,咱们就能跨进大门了,但进大门后咱们该干什么呢?这就要看看咱们在码砖时的收获了——比如,看文献多看了几篇后就能大概知道现在大伙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哪些还没干好、哪些还没干,这些没干好、还没干的地方就是咱们能干和应该干的,但还要结合周围自己所能利用的实验条件,看哪些是自己条件能做的或者是虽然不具备条件但在短期内能解决的,这样,自己要做什么就呼之欲出了,当然,这个过程要经常跟别人——老板、前辈、同学、工程师等等讨论,不能光自己拍脑袋想。接下来就是你根据自己想做什么定一个初步的研究路线或理论模型,根据这些你设计实验、做实验前的准备,这前面的上述阶段既要做好、也要做快、决不能耗时间过多,更不能长期陷入文献的汪洋大海和清谈讨论之中,一定要找到突破点来动手做——哪怕是特别小的突破点,因为只要你一开始动手做了,就会有各种问题和收获扑面而来,这样就有机会发现更多的可做之物,但要记住,是突破点,不是重复别人的实验,重复别人的实验有时也是很重要的,但那是拿别人的东西来做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设计实验时,咱们不能想着一蹴而就,要把实验分阶段设计,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出成果,每个阶段的成果都能成文,这就慢慢积累了文章,也不能想着这实验就一定能成功——当然,咱们得抱着一定要使它成功的劲头去做,要多设计几个——其中的几个要和主实验同时开始,另外几个做备案,这是为了东边不亮、西边亮。设计实验时,也要查很多资料,例如原材料的一些性能参数、实验参数的设置等等,但有时你就是费了老鼻子劲,有的资料也就是查不着,那就不能在这准备工作上耗时间太多,这是因为,只有动手做了,才会有更多的科研体验和发现,而且,科研上没有第二、只有第一,你自己独立想出来的新东西说不定有人也在做,万一他先报道了,你就是白做了。因此,只要主要资料查到了,一些次要资料实在在短期内查不出来,那就赶快去做。做实验的过程也要快,还是因为上一段所说的原因,而且大家想想,这实验可是自己设计的、作出来的东西可是属于自己的,自己设计的东西在自己的手里从原材料逐渐变成最后有价值、有美感的东西是多么爽啊!打个比方——哪个父母不盼着自己的孩子早日出生?俺虽然没有老婆、没有孩子,但每次想到这些,就坐不住了,只有早日作出来(当然不是老婆和孩子了,指的是实验)、心里才踏实,因此,俺经常在实验进行阶段连续作战。其实,大家也可以想想,以后咱们写文章、评奖学金、甚至以后到科研院所找工作也是靠它们的,能不尽心做吗?做实验的过程既要快,也要恰当的停一停,什么时候停呢?无外乎实验总是成功不了和有了重大结果的时候。一个实验重复了四五次,总是达不到预期结果,怎么办?其实,"达不到预期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任何有意义的结果出现、实验做完后样品就是一团糟,一是有了结果出现、但跟预期不一样——这一种实际是你很可能中了大奖、遇到了新东西,碰到这两种情况,都要去跟老板、前辈、同学、其他老师讨论,看如何解决——一般说来,就是回头检查实验各步、根据检查和讨论分析结果重新设计实验,或者通过新的角度解释跟预期不同的实验结果。解决好了,自然休提、接着做就是——特别是中大奖的那种,解决不好,怎么办?解决不好其实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怎么做都没辙、就是不行、也没办法摸出头脑;二是估计自己换个花样做可能解决,但或者是因为实验条件在短期内达不到,或者是因为科研动态或自己的考虑对实验设计有了新的变动,从而觉得即使解决了也没多大意义。碰到这种情况,俺的个人建议是,干脆放弃,赶紧转做别的,或者不完全放弃、利用原有实验基础改作别的。其实,真正做科学研究,是要碰到问题就要把它完全弄清楚,但咱们毕竟有个人精力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有毕业的压力、不能老被一个问题绊住,否则的话,即使你费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解决了,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就像一个老师曾经说过,搞科研是要坐冷板凳,但是坐冷板凳首先你要坐得起,否则,冷板凳还没坐出结果,你倒先冻死了,那就不对了。咱们还是把这些没解决的问题放到以后解决吧。当然了,咱们也不能一碰到障碍就扭头不干了、转到别的,总得经过一定的努力,权衡利弊后再考虑是否放弃。有一定的结果后也要停一停实验,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其实这是最重要的阶段。如果用预先设计实验的理论、模型能很好解释结果,那没什么说的,接着做下一阶段的研究,把这个理论、模型完善。如果不行的话,就试试改换角度或模型——这跟上面说的碰到跟预期不一样的结果情形差不多。这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小心谨慎,一方面,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要多跟他人交流交流、不要局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俺当初分析一个自己不大懂的拉曼光谱时就出了错误,周围的老师也不大懂、没发现,后来还是化学系的老师指出了,一方面,对于多么小、不起眼的结果也要进行分析——俺有一次做了一个预备性的实验,只是打算把它的结果用于后来的阶段、为其服务,做完之后,就想攒篇小文章了事,赶紧做后面的重要实验,但老板不干,一定让俺把这个实验的结果说出个为什么,这样,俺就被逼出了一篇比较重要的论文,但俺最佩服的还是王中林大牛,你看人家能把ZnO的那些环、圈、波浪、弯折等蹊跷八怪的结构解释得这么清楚,而且,这种结构往往在产品中只占一小部分,常常被俺们忽略了。实验一阶段一阶段地做完了,理论模型被逐步完善、能跟实验结果相解释,这就算是一个实验课题的成功,但要记住,咱们博士生的培养是要有系统性的,这些实验应该是从基层到上层逐步来的,同类实验要多做几次、以验证每一阶段的理论,但不能只着重于换汤不换药、在同一阶段倒腾来倒腾去,一定要向高里做。俺目前正在往高里做,还没到完善理论模型的地步,那就不多说了。另,在做实验、分析结果的同时,咱们也不要忘了调研文献,一方面是为了跟踪国际动态,一方面是为了吸取知识,说不定你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别人新发表的论文涉及到了,可以用来指导自己。好了,俺就谈这些——实际上,俺觉得自个讲的这些大伙都应该早已知道不少,而且俺目前主要在做实验,对于博士培训的系统化和讲究理论深度,俺也在想办法进行中、正在试图摸出个头脑、很有不足,建议大家注意.

博士的待遇真的有那么好吗?

冲击波
服务员
是的。付出的心血跟精力,取得成3433643763就恒大。第一,科研。博士毕业之后,大部分人主要从事的工作还是科研学术教学等。这个主要以理工科博士为主,他们毕业之后很多选择了去高校,研究所,一般来说,如果去的学校或者研究机构档次还比较高的话,还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可能前期稍微辛苦一点,等做出一定成绩之后有了一定的支撑,未来还是非常让人羡慕。第二,从政。对于很多人文社科类的博士来说,其实从政也是一条非常不错的道路。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人才引进的时候,博士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名校的博士,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系统,等等这些名校的博士去很多地区,从政的话,很多都能直接给副处待遇。显然硕士没有这个待遇。就算不是从政,哪怕是去很多地区做引进人才博士除了可以享受一定的级别,呃,启动资金住房等等相关的优惠政策相对于硕士本科来说差距很大,明显在另外一个档次。第三,去企业。其实现在很多博士毕业之后,不一定选择去从事科研学术或者从政,他们去企业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是理工科还是其他的,人文社科管理类,经济类等等。之前很多人一定看过华中科技大学某位计算机博士被华为,直接以200万的年薪引进。当然这属于特例,很多博士现在还是很受企业欢迎,不管是技术类还是管理类,从工资待遇上明显是要比其他的硕士或本科生高出一大截。博士待遇

博士的博士生问题

义存
乱也
目前,我国博士教育的经费主要包括生活补助、科研经费、奖学金、培训拨款、研究拨款、出国访问、教育基金等部分,但数量上严重不足。第一,博士生生活补助水平较低。学位制度建立之初,国家对博士生补助非常重视,博士生的补助水平相当于当时的五级工资标准,与当时生活水平、工资标准比较,相对较高。中科院教授王铮回忆说:“1989年我作为博士研究生收入是91元,这比一般人高,他们是每月78元。”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分配体制的改革,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博士生资助标准变化不大,博士生补助水平与工资水平的距离逐渐拉开。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中等偏下户的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6108.33元,而目前博士生补助水平大约为每人每年6000元,可见,博士生补助水平非常低,只能勉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2006年)对博士研究生的经济收入和开支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博士生支出高于收入,熟悉博士生生活状况的博士生导师也认为,博士生中经济困难者占有较大比例。第二,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我国高校博士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下拨的奖学金经费(主要是普通奖学金的方式),因此,目前积极推动的以科研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的资助力度不大,资助金额有限。“一方面,由于导师科研经费数量不足,博士生从这一渠道获得的科研资助比较少;另一方面,我国研究型大学为博士生设立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普遍不足,加上我国很多大学的财务制度中缺乏明确规定,或者资助标准较低。因此,尽管几乎所有博士生都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但并不是都能拿到助研工资,能够从助教、助管岗位拿到稳定工资收入的博士生为数也很少。”(摘自教育部原部长周济的讲话)奖学金方面,不少高校的奖学金已经失去了其奖学功能和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变味为助学金,几乎人人有份。这种资助结构体系没能体现资助的初衷,也难以发挥各种资助方式的作用。第三,从资助结构来看,文科博士生资助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对大连五所大学的历史、金融、社会、经济、会计五大院系全日制博士生收入调查发现,各学校基本上每月发放国家补助的350元和学校补助的240元。科研经费方面,历史系博士生的科研经费几乎没有,金融学和会计学专业学生平均每月能拿到200元左右。相比之下,理工科的科研经费要高很多,基本上每月都能拿到1000元以上的科研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行体制下不同专业的博士生经济资助水平差别较大,文科博士生的资助状况更令人担忧。第四,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每年都会公派一部分博士生进行出国访问,国家负担全部的费用,可是名额极其有限,只有极个别的博士生能够获得这个资格,资助可谓是微不足道了。教育科研能力不足,与实际相差甚远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教育科研能力下降。理工科的科研经费要导师自己解决,这种状况导致了“教授像商人”现象的蔓延。在发达国家这种状况有所不同,教授有国家拨款的教育经费支持,如果教授能够做出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将得到经费的支持。博士生导师一般一年带2~3名博士生,主要任务是跟其做课题。一般来说,社科类的课题项目比较少,文科类博士生几乎没有课题可做,从而无法锻炼博士生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表示,由于科研项目数量有限,不少博士生从事的科研方向并不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工作,有的则长时间局限在一些低水平横向开发项目上。好不容易申请下来一个科研项目,由于经费的限制,相关的研究只能是闭门造车,没有实际的调研支持,导致科研成果不符合实际状况,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师和博士生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只能束之高阁,毫无用武之地。 博士培养评价机制不符合教育规律,如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强制发表论文制度,除学位论文外,必须在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将论文数量作为惟一的考核指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家都在凑够要求的数量,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虚假论文遍地飞,粗制滥造现象严重。新形势下博士生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明确博士生的定位,还原大学的学术价值国家、社会对博士人才的要求是什么?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今天国内的博士教育,其首要功能不是培养学术人才,而是满足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就是对“博士头衔”的畸形需要,这导致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质量急剧下滑。因此,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博士教育只保留“不起眼”的学术功能,从根本上把大学“还原”为教育机构、学术机构,只追求教育价值和学术价值。根据学科性质,博士生教育应该是“象牙塔”里的科研学术训练,而不是大众教育。我们必须明确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应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重视理论性、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而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博士生教育与硕士生教育的学科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我们所授予的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二者的学科结构很接近。这种结构雷同,一方面说明了博士生教育要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基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没有真正体现博士生培养目标与硕士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博士的就业领域应该以研究和教学为主,美国70%以上的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2006年我国博士生毕业后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人数的比例仅为46%。该比例的下降说明博士进入其他领域就业,这与博士培养初衷有所偏离,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博士增长速度较快和结构的不合理。按照“研究者”来定位博士生,那么博士生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工资,就应该具有“指导教师的科研合作伙伴”的地位。如此,他们在经济上就能够自主,在科研上就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课题的规划和设计,在研究的道路上就能够更自由地进行探索,博士生创新的限制性因素就可以大大降低。加大博士教育的投入,多元化投入来源中国有句俗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政府应设立面向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两部分,大幅增加国家对博士生教育的拨款额度。国家作为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受益方,应担当主要资助责任。在资助对象上,政府应给予基础研究和人文社会学科的政策倾斜,以扶持这些学科的发展。现在国家资助的科研课题一般只有资料费、设备费等,而没有“科研人员工资”的财政预算。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三助”岗位的津贴主要由学校筹集资金予以解决,高校财力的有限决定了岗位工资都不高,一般是每人每月300元左右。各学校奖励资助增加部分,主要是由学校和导师共同出资,其中,学校承担绝大部分,导师从其科研经费中抽出部分给予补充,但各个高校能筹措到的经费毕竟有限,其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应改变我国目前博士研究生“三助”报酬偏低的状况,推进科研拨款体制改革。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应设立“人头费”项目,并建立相关制度来规定劳动报酬在整个科研经费中的合适比例,使为博士生的科研支付劳动报酬有章可循。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博士论文的质量。以课题为依托,考核博士生的方法掌握情况。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是训练博士生独立学习,以及从事研究工作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严谨求实作风的手段。博士论文的题目选定、框架及实验设计、资料收集与处理等阶段,都是训练博士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将学术训练作为评价博士生的主要标准,改变现有的以论文数量为指标的标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并且导师应该负有主要的责任。实施博士论文答辩的匿名评审制度,规定每一位博士生答辩必须要求有若干位相关领域的外校博士生导师参加现场的答辩会,并提出相关的前沿问题。将硬性的论文数量转变为软性的相关专业人士的现场答辩,把论文答辩作为评价其是否能够毕业的主要标准。重视产业部门的博士生培养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界的博士生培养能力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不乏一些高水平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他们不仅拥有较雄厚的本学科知识,而且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这是一笔潜力巨大而且条件优越的教育资源。这些企业如果采取与高校、科研部门联合,或者为其单独设立学位授予点的方式,不仅可以为我国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开辟一条有效的渠道,而且也有利于缓解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产业界对专业型博士的培养能力,通过博士生的培养来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的企业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美国广泛开展的“合作”教育或称工业与大学的联合体,以及日本的向社会聘任导师等做法,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很好的范例。

生物类博士哪些专业好就业?

苦差事
足食
作材料方面和做基因方向博士会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生物专业在中国真的是不太好就业。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首先,生物+医学方面培养的博士生应该是所有学科里面最多的。一些学校里面有生物学院、生化学院和医学院等,一般都有很多生物博士生在工作。 更为细分的学校,植物学院、动物学院、兽医学院、微生物学院等等。事实上这些学院很多研究的手段都是非常相似的,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大行其道的今天,基本每个实验室做的东西都差不多,分别可能是换一个模式生物,换一个假设。而这种既多又通的情况决定了生物博士生毕业之后竞争的激烈程度非常大,造成提问中的情况。 第二是本身产业问题。很多在其它领域读到研究生的同学都能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投身到市场变成产品,所以自身的能力便在金钱和职位上得到体现。而关于生物的产业,我所知道的多为制药、育种、疫苗和生物科研试剂的研发等,所述的行业跟其它行业比都是利润小,而周期却特别长,例如生产一种新药,从研发到审批上市可能常常需要数年时间,这样的产业能提供给研发人员的薪水不高也不足为奇了(而且很多利润其实是给了销售部门)。更甚的是,比例本来有比较少的研发岗位在中国也很少。本人曾经短时间在日本交换,那边的生物硕士毕业生很多都选择了进入食品公司从事研发,待遇都不差,原因是日本的很多大公司都很注重自己产品的安全/创新,需要很多的研发人员。但反观中国,有这样职位的公司并不多,很多生物本科同学进入生物相关公司其实都是做销售的。最后,中国的中学教育中生物被说成是“21世纪的科学”,吸引和很多非常top的学生报读,而生物本科毕业之后最好的学生也有很多选择了继续深造(北美因素影响很大)。在高校和研究所,职位有那么多,一个人只能占一个职位,于是很多其实非常努力也很聪明的研究生,变成了别人眼中,更重要的是自己眼中的“loser”。也许很多人都希望努力更努力地在生物这个领域继续工作,从而证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就不多不少牺牲了金钱上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