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求一篇石油价格市场调查报告

美人计
绑架者
   目前我国石油日需求量大约580万桶,需进口补充230万桶,如不加紧石油储备难恐受这些抄家们的口食侵袭,在美元大幅贬值时期其实也是我们加紧储备的最佳时期,很大程度来借助美元的贬值而抵消了国际石油的进口涨幅。     我国应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储备市场,那样才有可能在必要的时候放松油库而进行调衡国际油价的发言权。日美两国储备均在百日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30天,这将在国际石油的发言权上显得举足轻重。必需加快建立起沿海大中城市的石油储备库,且中原腹地也应增设适量的库地,以备战时内需而免受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石油储备应不能低于日美两国,原因很简单,美国的国际外交以及它的武器可以打出石油来,则中国不然。日本经济发实已停顿且可供油百日,它的经济增长量无法与我国比拟。且日元在世界上是硬通货,必要时可以直接与输油国达成临时协议,以日元的方式交易。换句话说可以以货易货,而中国是行不通的,这是我们的短处。     美元贬值不是好事,但在贬值的情况下加大对我国的石油储备这绝对是一次天赐良机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调控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提升的基本格局。所谓大蓝筹股行情可能会在夏天突然出现。   美国已将货币倾销和制造国际动荡局势当作了解决其国内巨额债务问题的主要策略。估计2008年的油价,仍会在美国”理性”调控下非理性地上升。国际性通货膨胀已通过国际贸易不断传递到中国经济体。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调控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提升的基本格局。所谓大蓝筹股行情可能会在夏天突然出现。   新年刚过,国际原油价格即破了100美元大关,引发国际政治经济的“心理地震”,强烈的全球性通货膨胀预期形成连锁效应。从表面看,高油价是国际政局动荡的结果,但是,油价大涨的核心因素是美元贬值政策即美元国际通货地位保卫战的结果。面对双赤字,美国为了保持美元的“信心价值”,在金本位制破产的条件下,只能通过控制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石油资源,让美国控制的石油资源起到美元内在价值的信心作用,双赤字下流向全世界的包括膨胀的石油美元在内的美元才能具备支付手段与储备货币的功能,美国才可能通过出口货币、进口财富实现对全世界的财富大转移,即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将“落后国家”的剩余价值无形中转移到美国居民和国库中。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已经将货币倾销和制造国际动荡局势当作了解决其国内巨额债务问题的主要策略。估计在新一届总统上台前,这个策略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升的美国因素还会继续,2008年石油价格仍然会在美国“理性”调控下非理性地上升。   如此,则物价上升预期会进一步强化。油价上涨,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生产成本上升,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更为全面而广泛。现代运输业不得不提高运价以弥补亏损,运价上涨势必造成各种消费品的涨价,最终推高柴米油盐价格,从而引发CPI全面上升。   油价上升还将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物价控制难度。粮食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等成本与石油价格直接相关。如果粮食价格跟不上生产成本上升,仍然会抑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会急剧上升。鉴于这种全球共识,在期货市场上,粮价已持续上升到历史高位或者创出新高。在国际粮价风向标的芝加哥期货市场,近期小麦期货价格迫近历史高点,大豆期货价格创下34年新高。在巴黎,油菜籽价格升至历史高点,上涨1.5%至每吨444.75欧元,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上周上探每吨961美元的历史高点。由于粮食和油菜籽是生物燃料的关键原料,油价上涨给农业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在高油价下,食品、饲料和燃料方面对农作物的需求混合在一起,造成了对农产品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世界粮食短缺情况严重,生物燃料的发展却因高油价而不断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展望计划主任居尔坎说,过去十多年,全球谷物储量一直在减少,目前储量只够维持57天。巴塞罗那粮食资源组织说,随着许多农民准备改种可带来高利润的生物燃料作物,粮食供应正进一步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如果扩大使用生物燃料的情况持续下去,以粮食作为燃料来源可能会对粮食需求造成严重影响。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可能从2005年的每年100亿加仑增至每年250亿加仑,折合为年率每年增长20%。   可见,高油价必然带动全球将进入高粮价时代,为此,中国将告别低通胀和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而在国际石油价格为美国调控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得充分考虑国际间博弈的因素,政策调控作用将弱化。在高油价的条件下,我国的宏观调控就不可能只通过“重农”政策实现农业的全面复苏。美国农业是在国际“大棋局”下布局的,通过对农业全面高额补贴保持美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来一个对粮食、石油同时提高价格的战略,迫使大量石油进口和粮食安全还不稳定的中国付出高成本。美国减少玉米出口,全球粮食和食品价格就跟着上升,必然推动利率上升的预期,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高油价还将形成对能源危机的恐慌,而这又必然导致对石油储备需求的上升,从而在短期内加剧石油需求的上升,石油美元随之更加泛滥,美元倾销的路径更为宽松,从而在世界性美元倾销和世界性物价上升压力下形成通货膨胀的强烈预期。   为预防通货膨胀预期过度,中国政府必然采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共同调控市场。从紧的货币政策在今年春天会因为高油价而更紧,对贷款的额度管理将可能是十年来最为严格的,对中小企业将会形成较大的压抑。因为要平衡本币升值的冲动,提升利率会更谨慎。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5.22%左右,最高预期不会超过5.49%。存款保证金率还会继续提高,大约会达16.5%的水平。这种强烈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形成马太效应,行业的利润集中度会提高,利润必然会向国家政策倾斜的上游、资源、垄断企业集中,而下游竞争性行业的利润率日渐下降。   笔者认为,因为国际油价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双高,国际性通货膨胀已通过国际贸易不断传递到中国经济体。中国在高价进口、低价出口并在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和本币升值多重压力下出台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是一种矛盾状态下的政策调控。近期密集出台的有关取消资源、原料和能源进口关税,对一些高能耗行业征收出口关税的政策,可以部分平抑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但改变不了基本格局。本币升值、能源价格高企必然形成地产、金融、资源、能源类等行业利润集中度的提升,即会出现20%的国有大企业占80%以上利润贡献率的现象。可以预期,这种现象在2008年会继续存在,所谓大蓝筹股行情会在夏天来临时突然出现,从而为高油价下的2008年沪深股市投资策略提供清晰的思路。

求 摩根 或者 高盛等大行的 石油期货研究报告

臣有守也
难于知无
这次的金融危机是系统性的,全面性的危机如果只是次贷危机,那么高盛几乎可以说毫发无损,因为在次贷危机之初,高盛就已经把大部分高风险产品出售了,当贝尔斯特、美林证券、摩根斯坦利和雷曼兄弟忙着融资的时候,高盛是不需要任何融资,并且有很出色的业绩但是,随着雷曼倒闭,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了,系统性的、全面性的,那么高盛也很难独善其身了,因为整个金融系统都受到连带性的、致命性的打击,别说转做高风险业务投行了,就是普通的商业银行也很难坚持的,任何的风险管理都没有能预计到这个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否则也不会有金融危机了整个金融系统是复杂的,是交织的,是环环相扣的,处于链条上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独善其身,也就是古话说的,倾巢之下,没有完卵andyandlily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在哪里能找到各行业的分析研究报告?

不形之形
兄曰
信息收集渠道:通常的渠道有公司官网、咨询公司官网、券商研究、数据库、微信、知乎、搜索引擎、网络爬虫等。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渠道呢?下面逐一介绍。公司官网:通常来说公司的官网包含信息很多,公司介绍、产品介绍、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等,这些资料的可靠性通常比较好。上市公司的年报在经营分析内容里面会对该公司的业务销售情况、利润的推动因素等进行分析,因此当你想知道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年报是不错的选择。上市公司的年报获取途径可从证券交易所,公司官网、巨潮、雪球等渠道去获取。咨询公司:咨询公司报告通常可以帮助我们知道非公开的信息,因为咨询公司通常会有自己的方法论对市场进行自己的定性分析,市场调研等,因此对于消费者的洞察、行业的趋势研判通常找咨询公司的报告,但是它同时也存在数据往往口径难以统一。市面上的咨询公司通常分为市场调查类咨询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前者一般为后者服务。市场调查类咨询公司例如艾瑞、尼尔森、益普索等公司通常在消费者调研、行业分析等方面提供自己的洞察,他们并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决策。这类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往往在他们的公司官网上都可以免费下载,可以作为我们行业研究数据的来源。管理咨询公司有必要则会聘请市场调查类咨询公司提供专门的调研分析,由管理咨询公司为企业给出具体的战略建议。当然像麦肯锡、贝恩、BCG、罗兰贝格等在自己的官网也会分享自己的行业洞见,这些信息都是帮助我们作出行业发展研判、商业模式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券商报告:券商的研究报告大多针对的是上市企业及未上市的龙头企业,因此当你想深度的了解某个行业的时候,可以考虑找10篇深度分析仔细研究,就算对行业有所了解了。上市公司的最新动态,公司策略行动都可以在券商的研究报告里面找到。行业的数据也在这里面可以找到,但是也可能存在多家券商报告的数据不统一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交叉验证,选取合适的值。在这里推荐一个我常用的券商报告查询网站,萝卜投研。专业数据库:专业数据库一般是收费的,但是信息也全,向Wind、惠博智能策略终端,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一下。当然也有免费的,一般多为政府部门网站,如国家统计局可查行业发展数据、人口数据,GDP数据等。另外还有工业相关的工业信息化部、金融相关的证监会、银监会、证券交易所、中国人民银行,进出口相关的中国海关,专利相关的国家知识产权网站,工商信息公示系统,查企业股权结构的企查查/天眼查、查政府政策的各级政府官网,各行业的行业协会,卫生统计局的人口情况查询。搜索引擎:学会利用微信、知乎等搜索渠道,常常会获得一些业内人士的总结和分享,也是我很喜欢的信息获取渠道。对于直接使用搜索引擎虽然快但是信息的真伪需要辨别,适用于在不知道该怎么入手可用来模糊搜索,然后再溯源找到来源。在关键词后面加pdf,关键词中加“”,加网站名等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使用网络爬虫等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关于信息搜索的渠道,请看我之前的这篇回答。渠道判断:你会发现上市公司、成熟行业我们很容易通过年报、券商报告、招股说明书、监管机构、专业的数据库获取信息,但是有些小企业,新兴的行业我们怎么获取信息呢?答案是专家访谈、公开新闻、咨询公司、消费者调研。前面说过咨询公司报告常常会存在数据口径不一致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多个数据来源做验证,根据咨询公司做的假设、时间是否是最新、数据推导的逻辑、渠道来源等综合判断自己应该采取的数据。非公开的渠道获取信息:对于很多信息你很可能在公开的渠道是没办法获取的,这个时候问卷调研、打陌生电话、专家访谈、焦点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实地调研等方法就成为了咨询公司获取非公开信息的渠道。当然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下面我将一一分析。专家访谈:特点就是贵,但是效率高,可以深入了解非公开的信息,例如知道行业的竞争格局、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的关键成功要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这个时候行业访谈就要注意时间的把控,一般在半个到1小时。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凯盛、三桥等专家库公司帮助我们介绍专家,要针对访谈的目的,寻找那些刚刚离职的专家是最恰当的,毕竟在职的专家还是有所顾忌。提前准备好问题,一般10个左右,把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目的在于检测专家的专业性以判断是否继续访谈,减少成本的同时可提高效率。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节奏的把握,引导专家往你的想要了解的问题走,做好信息记录。隐私问题要学会站在专家的角度问题考虑,例如你如果直接问你所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往往会给专家尴尬,我们换个问题,例如像如果让您来运营一个和你们类似的企业,您觉得什么最重要?这样通常能够减少专家的心理负担。而对于数据性的问题,切忌一口气问一大推关键数据指标,往往很难让人一口气回答。记得将问题进行分解,一个复杂问题拆解为多个问题,层层推进,最后总结和对方确认即可。陌生电话:耗时耗力,但也可以获取专家访谈获取的信息。因为给陌生人打电话,因此需要作合理的身份假定,做好心理建设,同时得到信息要作交叉验证,以确保被拜访人不是乱回答一通,准备的问题5个以内,想了解多个问题的时候可以隔几天再拜访。遇到前台应表现简短直接的语气,提供公司的员工名字等增加信任度,要多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打这个电话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问卷调研:一般包括明确目的,设计问卷,问卷发放回收并分析。首先我们先明确本次问卷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调研的对象,需要收集的信息。关于问卷的设计,应该将重要的问题往前面放,因为人往往最开始是最有精力的,因此为了保证质量,问卷花费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同时在不同提好设置相似问题来进行交叉验证。一般而言调研问卷应该是设计好之后先小规模投放,寻找出问题,例如问问题的方式是否有不合适的,是否有歧义的地方,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不用像偶尔,几乎不这样有不同理解的词语,选项之间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遇到敏感问题要想办法消除对方的顾虑,如提示对方问卷结果将严格保密,不引导对方得出答案等。在修改完成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投放,之后就是搜集分析。实地调研:在选择实地调研的地方应该从时间和地点两个维度去考虑。首先时间上面应该考虑早中晚,周末和工作日。地点应该在市中心、市郊、商业区、居民区都应该选取调研的样本,这样才更加的有代表性。焦点小组:焦点小组的重点在于让每个参与者能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何做到?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明确本次讨论的目的,让参与者提前准备,这样才不至于最开始的冷场。小组讨论开始前最好都进行自我介绍,人往往愿意和自己熟悉的人进行经验分享。既然是头脑风暴,因此设计的问题不应该是yes or no的问题,而应该是能够引起广泛讨论的,难题放中间,因为中间时段是大家最活跃的时期。主持人的作用就是保持中立,明确主题,确保大家在正确的道路上,同时别忘记了记录好讨论的内容。

市场研究报告怎么定价

青春恋
米尼亚
  2010-2015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作者:中国报告咨询网 日期:2010年6月28日  报告名称 2010-2015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28日  报告页码 860页,图表580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价 格 印刷版:7500元 电子版:7500元 印刷+电子:7900元 英 文 版 印刷版:元 电子版:元  咨询热线 400-666-5107、0755-28275109、28289050 下载征订表  报告简介 2010年以来,金融危机对石化行业的影响在加深,行业经济下行的压力仍较大。但从月度走势看,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部分化工品价格止跌企稳,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其中,中石油等五大石油公司上月利润环比猛增了160%。到2010年5月份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总体呈现增长放缓的态势。除油气仍保持较快生产增长,重点大类化工产品的生产增势有所放缓;大部分产品的市场价格出现下跌,部分跌幅较大;多数企业反映效益情况不佳,市场需求难以消化成本压力。  2010年1-5月国内油气开采、原油加工及成品油生产继续较快增长,炼油装置开工率超过85%。2010年1-5月国内原油累计产量8121.47万吨,同比增长5.09%,天然气累计产量399.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8%,原油加工量累计完成1.44亿吨,同比增长15.95%,成品油累计产量8909.25万吨,同比增长12.62%。而农用化工产品、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橡胶制品的产量和价格则普遍回落。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业将进入转型关键时期,需要克服行业竞争力参差不齐、产品结构性短缺、资源环境等瓶颈问题,抓住时机进行结构调整,引进资源,进一步提高炼油产业集约化程度。随着全球石化行业进入成熟期,石化行业景气周期将延长并趋向平缓,高峰和谷底的落差将缩小,行业营利水平将趋向收敛。作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周期性波动中仍蕴含着长期的增长机会。  “十二五”期间,石油石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调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目标是实现中国石化行业的“由大变强”,并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是,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以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技术引领发展,实现原料多元化,加快国际化进程。具体措施有以下四点:一是使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三是原料结构更加优化。四是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盛世华研企业管理公司领衔撰写,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册。正文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国际能源署、美国《油气杂志》、OPEC石油报告、国内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和数据,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世界石化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石化行业的运行情况、主要细分行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石化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石化行业今后的发展投资与发展策略,为石化生产行业、经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附录部分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两年度部分最新原始数据。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对数据进行增减,比如对某个省份希望有的了解,公司可以提供这个省份的详细数据,包括各产品产量、主要经济指标、进出口数据,并可针对这个省份另做详细的调研,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报

原油分析行情

戴德
莱昂妮
想知道的近期的原油行情,益晟直播就行。

我国石油资源存储量

蛋黄酱
不主常声
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150 ~ 200亿吨。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50亿吨,2020 ~ 2050年随着技术进步和领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有望再增加50亿吨,达到200亿吨。石油资源总量在世界排第六位、亚洲排第一位。我国天然气可采资源总量为14 ~ 22万亿立方米,其中2020年前可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4万亿立方米, 2020 ~ 2050年可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再增加8万亿立方米,达到2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总量列世界第五位、亚洲第一位。截至2005年底,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阶段。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海上油田有其特殊性,石油会在海床下流动,早开发者会得益更多。所以,中国应该尽量多开发海上油田而非陆上油田,中国应该抓紧更多的海上石油勘探。2005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28622.3万吨,同比增长6.5%。近1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而国内石油供应年增长率仅为1.7%。这种供求矛盾使中国2005年对外石油依存度达到42.9%。2006—2020年期间,国内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2.4亿吨,2020年将增加到3.2—3.6亿吨。2010年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2006年中国海上石油勘探业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报告》是在中心石油化工行业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报告从石油勘探行业概况、原有存储量和产量分析、石油勘探技术及其运输状况和石油勘探市场发展与建议四部分,为企业把握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选择基于趋势上的发展策略提供指导。本研究报告依据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统计资料、国家化工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产业数据库,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石油勘探行业进行了论证。在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得到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的专家、领导的耐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报告主要面向海上石油勘探与开采企业,同时对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产业政策制定和欲进入的金融投资集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全文共十五章329页,24余万字,其中图表182个,2006年7月份出品)第一部分 2006年海上石油勘探行业发展概况第一章 2006年海上石油勘探产业概述第一节 2006年石油勘探相关概念第二节 2006年全球石油供需状况及资源潜力第三节 2006年全球石油资源及中国油田分布第四节 2006年中国石油供需分析预测第五节 2006年中国油气资源发展展望第二章 2006年海上石油勘探业产业环境分析第一节 现行产业政策对原油勘探业发展的影响一、国家向原油开采企业开征20%~40%“暴利税”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开展五方面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三、2006年我国主要能源政策分析四、我国力争未来五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逾40亿吨五、推进石油体制改革,利用民间资本六、加强石油天然气勘查 形成资源接替基地七、石油开采企业须按规定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八、中国海上石油勘探商业存在市场准入限制九、中国发展石油工业的基本政策第二节 2006年影响石油勘探业发展的因素分析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对海上石油勘探业的影响第三章 2006年世界海上石油勘探业发展概况第一节 2006年世界海上石油资源概况第二节 2006年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预测一、世界石油储量及地区分布二、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及地区分布三、世界石油消费量变化及地区分布第三节 2006年世界海洋油气勘探现状及前景展望一、世界海洋石油生产现状二、世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展望三、世界各地区海洋油气生产前景展望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海上石油勘探成本对比分析第四章 2006年原油勘探业竞争结构分析第一节 2006年原油勘探业规模结构一、2005年我国原油勘探业不同规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二、2005年我国原油勘探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主要效益评价指标情况三、2006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第二节 2006年原油勘探业地区结构一、2005年我国原油勘探业总体地区结构二、2005年我国石油勘探业不同规模企业地区结构三、2005年我国原油勘探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地区结构第三节 2006年原油勘探业所有制结构一、2005年我国原油勘探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二、2005年我国原油勘探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主要效益评价指标情况第五章 2006年我国海上石油勘探行业运行趋势第一节 2006年我国石油资源概况及发展潜力一、2005年需求增幅下降,价格屡创新高二、2005年我国石油资源消费趋势分析三、2006年我国石油资源发展潜力分析第二节 2006年石油勘探业发展状况分析一、2005年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取得很大成功二、2005年我国石油勘探的重要发现三、2005年我国石油勘探获得一批新的重大成果四、我国新—轮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成果显著五、我国主要含石油天然气盆地勘探潜力依旧巨大六、长庆石油勘探局2005年刷新40项历史纪录七、中国公司陆上石油勘探稳居世界第一八、外资挤入海洋石油勘探领域,进入第三个收获时期九、亚洲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竣工投产第三节 2006年我国海上原油勘探业发展分析一、我国海上原油资源开发状况二、我国海洋石油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阶段三、中日东海石油勘探开发之争四、南海石油勘探争取在海域油气勘探上有新突破第四节 2010年我国海洋石油生产前景分析第五节 我国海上石油发展战略分析第六章 2006年重点石油勘探企业分析第一节 国外重点企业情况概述一、埃克森-美孚石油(Exxon Mobil)二、英国石油公司(BP)三、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Royal Dutch/Shell Group)四、欧佩克公司第二节 2006年国内重点企业情况概述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三节 2006年石油勘探业上市公司分析一、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三、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四、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部分 2006年原油存储量及产量分析第七章 石油未来供需预测第一节 中国石油供需前景一、需求趋势二、供给格局第二节 2025年前世界能源及石油市场展望一、世界能源消费预测二、世界石油市场预测第三节 中国石油勘探处于早中期第四节 原油和石油预测一、2006—2010年原油消费预测二、2006—2025年石油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预测第五节 2006年世界石油供需走向及中国对策一、2006年世界石油供需形势二、2006年中国石油资源状况、发展趋势和潜力三、2006年中国的石油资源战略四、对中国能源战略的建议第八章 2005年天然原油产销统计第一节 2005年全国统计第二节 2005年新疆统计第三节 2005年山东统计第四节 2005年黑龙江统计第五节 2005年天津统计第九章 2006年全国油田产油情况第一节 2006年全国各油气田原油产量情况分析第二节 大庆油田生产情况分析第三节 大港油田生产情况分析第四节 渤海油田生产情况分析第十章 原油价格对原油开采业的影响分析第一节 油价上涨对石油开采业的影响第二节 2006年国际油价变动情况分析一、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四部曲二、影响2006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因素分析第三节 2006年原油价格变动趋势分析一、2005年国际油价在风雨中沉浮二、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分析第三部分 石油勘探技术及其海上作业分析第十一章 2006年石油勘探业技术运行分析第一节 “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趋势一、石油天然气工业勘探技术发展方向二、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技术发展方向三、“十一五”期间能源勘探发展方向第二节 2006年测井技术关键展望第十二章 石油设备生产情况第一节 国外石油设备生产情况第二节 2005年中国石油钻采专用设备经济运行情况一、2005年我国钻采设备行业效益飙升二、我国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资产总额区域结构分析三、2005年我国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区域结构分析四、2005年我国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区域结构分析五、2006年中国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行业整体经营效益状况第三节 2006年石油设备前景分析一、石油设备前景分析二、节能型石油开采设备市场潜力大三、海洋石油开采技术设备进口大幅增长四、2006年世界石油工业新变数第十三章 海上石油勘探相关作业分析第一节 海上勘探要过“二重门”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工作第三节 近海油田勘探开发作业分析第四节 浅海采油平台的现状与展望第五节 我国海洋石油钻采设备发展综述第四部分 石油勘探业市场发展与建议第十四章 石油勘探业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 海外石油项目应尽早实施集中采购一、海外石油项目采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二、实施集中采购的必要性三、对实施集中采购的政策建议第二节 我国油气勘探投资5年增43%第十五章 2006年石油勘探策略建议第一节 2006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应该转向东南亚第二节 2006年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策略分析第三节 中国石油公司海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油气需求量变化趋势预测

冢越
香魂女
1.石油需求量未来变化趋势预测根据BP公司2013年的能源统计报告,从中可以得到从1980年至20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值见表4-16。表4-16 中国石油历年消费量统计 单位:106t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和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将表4-16数据做散点图,见图4-9。可见,1980年至2012年间的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呈现指数变化规律性,所以可以使用回归预测模型。图4-9 中国历年石油消费量散点图利用SPSS 19.0软件,将表4-20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线性、二次、三次和复合函数的回归模型。而二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0.996;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3566.08很大,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因此,中国石油消费量1980年至2012年间的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8)。y=0.43x2-2.261x+87.281。(4—8)而且, =3.3158。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8)进行中国石油消费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17。使用灰色预测方法,中国石油的生产量符合“灰因白果律”的灰色预测事件。本次预测的X(0)(1)即为1980年的消费量值,即 (1)=85.4;t为1取到33的整数。可得GM(1,1)预测模型公式(4—9)。中国油气战略储备研究检验计算,平均相对残差值为0.0056,小于0.05。后验差检验计算结果显示C=0.086<0.35。小误差概率检验计算P消费量=0.9944>0.95。说明中国石油消费量的G M(1,1)模型公式(4—9)精度为一级。用此模型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见表4-17。表4-17 中国石油消费量预测值 单位:106t由表4-17可见,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到2015年将达到(563.1~584.4)×106t,2020年增至(717.4~800.4)×106t。2.天然气消费量未来变化趋势预测根据BP公司2013年的世界能源报告公布的数据(表4-18)做散点图(图4-10)可以看出,中国天然气需求变化趋势规律性较强,使用回归手段进行预测即可。表4-18 中国天然气历年消费量统计 单位:109m3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利用SPSS 19.0 软件,将表4-18 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的回归模型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二次、三次、复合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回归模型。而三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0.993最大;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因此,中国天然气消费量1980年至2012年间的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10)。图4-10 中国历年天然气消费量散点图y=0.013x3-0.436x2+4.292x+3.665。(4-10)而且, =2.29223。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10)进行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19。表4-19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测值统计 单位:109m3表4-19中数据显示,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约200×109m3,到2020年升至约340×109m3。由表4-11和表4-19数据共同的显示,按照目前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和生产量的增长速度推算,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又是一个继石油市场之后的供小于求的市场,到2015年供求将产生约22×109m3差额空间,到2020年这个缺额达到76×109m3。综上所述,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将稳步提升,而同时生产量的提升速度小于需求量的提升速度。未来中国的能源市场中的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大幅提升。官方服务官方网站

原油金融与中国石油经济的关系

帝曰
守灵夜
摘要:目前,石油金融化对我国石油经济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我国石油面临着进口依赖度高、石油金融话语权缺乏、无法撼动美元标价权以及石油市场金融化有待提高等挑战。本文对国际石油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石油金融化和中国石油经济的安全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石油市场的有序发展。一、国际石油经济的变化趋势(一)石油金融化不断提高石油作为金融衍生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与扩大,石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石油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脱离的现象,从而表现出自己独有的价格运动规律。根据相关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的下跌与石油价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由股市撤出的资金已经向商品期货交易市场流动。例如,在前几年的石油市场中,当时每天的需求量是7500多万桶,实际供应量是7800多万桶,从而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但是此时的石油价格却涨到每桶63美元左右,由此可知石油的价格并不是由供需关系所完全决定的。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纽约市场的生产力为每日85万桶,其交易额大概在10亿美元左右,但是国际套头基金在纽约市场的投入却多达4600亿美元左右,从中不难发现石油价格是由期货市场的炒作所决定的。国际套头基金选择石油为炒作对象的原因是石油的生产和价格变化范围的幅度比较小,一方面是石油的生产量受到资源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不能轻易的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而随意调整生产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石油是其他资源无法代替的,从而使得消费者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替代品,只能被动的接受石油价格的变化。正是由于石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石油价格的变化反映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这就给了国际套头基金将石油作为炒作对象的机会。(二)竞争产权化提高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不仅面临着激烈的产品竞争,而且也面临着危险的产权竞争。自从英国石油公司在1998年期间用276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阿莫科以后,仅仅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形成了五个超级石油垄断集团,使得国际资本以非常快的速度转移到石油领域,抓紧经济机会抢占重要的石油市场和石油生产地。而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上市以后,便随时随地面临着国际资本的威胁,一旦经营不善,便很会容易失去控制权。二、我国石油经济的安全对策(一)石油金融互换策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8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用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汇储备越多,就对国家越有利。各个国家应该充分对外汇储备的增量机会成本和边际生产率进行考虑,从而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量。同时国家应该根据储备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以及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制定一个完善的外汇储备结构。现在由于我国石油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呈上升趋势,每年外汇的耗费在一百多亿美元左右,而且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我国可以将石油与外汇储备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源进行相互对换,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石油市场和外汇市场的风险,而且还能够获得比较高的盈利。在过去,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服务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另一个方面是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进行充分的保障,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现在宏观货币政策除了服务于上述两个方面,还需要对石油金融战略进行充分的考虑。国家对此可以成立相关的金融贸易公司,利用金融操作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投机性运动进行介入,这样不仅能够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中获得收益机会,而且还能为国内石油的供需平衡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二)多元风险采购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应对突发事件,但是仅仅依靠石油储备是无法长期规避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风险,对此我国在建立石油储备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多远风险采购机制,从而将石油价格波动风险降到最低。从目前来说,从国际市场中获得石油的方式主要包括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以及产权分成。其中现货交易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随时获得石油资源,但是其价格波动风险比较大;期货交易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锁定价格,甚至还可以保证盈利,但是却被投机资本和国际金融资本所控制,而且风险也不被轻易控制;而产权分成的主要优势在于保留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储备量,对国家的外汇进行了节约,从而降低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威胁,但是产权分成需要以建立海外石油基地为基础,且受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政治环境的束缚,而产权分成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国应该对各种方式获得石油需要付出的成本和风险进行仔细的考虑,从中选择最优的方式和时机获得石油资源。同时我国还应该组织综合实力比较强的金融贸易公司进入期货市场,利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手段,实现风险采购,并有效预测石油价格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波动幅度。石油用户可以与风险采购公司和企业签订合同对石油价格进行锁定,从而规避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风险采购的公司和企业应该积极的参与产权交易,利用收购石油公司股份的手段,快速获得石油的市场、资源、人才以及技术等,并在期货市场和产权市场的比较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选择,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风险采购企业在获得石油资源后,可以交给综合实力比较强的石油公司进行开发和生产,例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从而获得份额油。多元化风险采购不仅可以利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比较低的石油资源,保留我国的优质储量区块,而且还可以利用采购机制锁定石油成本,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三、结束语我国不仅需要有策略,有步骤的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联系与融合,从而促进石油行业可持续的发展,而且还需要通过金融工具对石油市场的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避免风险在金融和石油这两者之间不断传递,从而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2008年石油价格汇总?

大陆版
过也
1. 原油 5月份,美元疲软、尼日利亚供应问题和伊朗核争端令油价进一步攀升。21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7月份WTI轻质原油期货结算价达到创纪录的每桶133.17美元。5月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125.38、122.72和119.50美元/桶,较4月份分别大幅上升12.75、13.75和16.09美元/桶。 进入5月,油价大涨近4美元/桶,主要原因是美国较预期为佳的就业数据缓和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忧虑;土耳其战机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叛军发动空袭的消息,造成了市场对伊北部出口输油管线可能受殃及的担忧。随后,尼日利亚产油设施再度遭到反叛分子袭击,壳牌公司证实博尼轻质原油码头输送管线遭破坏;法国马赛港口工人计划于5月9日进行为期一天罢工的消息也支撑了油价上涨。与此同时,面对西方国家的要求,伊朗继续拒绝暂停核计划,这也对油价上涨形成了支撑。其间,高盛还发表了未来6个月至2年内油价可能上涨至每桶150~200美元的言论,使原油价格连续5日创纪录新高。9日,NYMEX 6月份WTI原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125.96美元。 中旬,原油价格在高位震荡。一方面市场担心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全球取暖油价格上涨以及市场对伊朗可能减产的推测,促使油价居高不下。19日以后,欧佩克暗示今年夏季不会做出增产决定,加上美国石油库存下滑,受此影响,原油价格连续上冲。21日,NYMEX 7月份WTI轻质原油期货结算价每桶上涨4.19美元,达到创纪录的每桶133.17美元。这是原油期货价格自3月26日以来以美元计价的最大单日涨幅。随后,市场在连续4个交易日创新高后获利回吐,油价回落。 月底,国际原油价格起起落落,波动较大。一方面是受到尼日利亚管线被袭消息的影响,价格上扬;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原油和油品需求减少令市场担忧,价格大幅下挫。30日,NYMEX近月价格回落至127.35美元/桶。 2. 成品油 5月份欧美取暖油和汽油价格屡创新高。取暖油价格的走强,证明全球汽油/柴油供应趋紧,也成为推动原油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5月下旬,全美常规自助式汽油均价达到创纪录的每加仑3.94美元,较上年同期上涨0.73美元。随着汽油价格攀升,美国汽油需求出现疲软的迹象。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美国消费者的汽油需求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至今尚未出现汽油需求的季节性增长。此外,随着海外市场对馏分油的需求有所减弱,月底,美国馏分油需求也有所下降。 5月份新加坡油品价格连续创下纪录新高。因需求强劲且流入亚洲市场的欧洲套利船货有限,石脑油价格上涨。馏分油价格上升。燃料油价格继续突破纪录高点,贸易商将其归因于美国取暖油价格较高、中东和欧洲的燃料油需求旺盛以及原油期货可能上涨等。 预测 1. 原油 受发展中国家需求强劲增加、供应增长缓慢以及一些重要生产国动荡局面的影响,NYMEX原油期货自年初首度突破100美元/桶以来已经攀升了近40%,自5月以来上涨了18%。目前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已经涨到让许多分析师瞠目结舌的价位。即使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可能中止,美元会有所反弹,油价也仅仅短暂回调,之后迅速站稳并突破130美元/桶的历史关口,并首次收在133美元/桶上方。在原油供应忧虑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创新高几乎成为常态。这也使要求欧佩克增产的呼声日益高涨。虽然欧佩克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声明,近期油价飞涨是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贬值导致的,并不存在原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不过欧佩克也表示,如果市场表明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的话,该组织随时准备增产。 美国石油需求减少,反映了创纪录高位的油品价格以及美国经济疲软导致石油消费缩减。 地缘政治因素继续推高油价。自2006年以来,非洲第一产油大国尼日利亚石油主产区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针对石油设施的袭击和绑架事件频发,迄今有超过200名外国人在当地被绑架。目前,动荡的局势使尼日利亚的原油日产量仅为200万桶左右,比高峰期260万桶的日产量减少了约1/4。另外,面对西方国家的要求,伊朗继续拒绝暂停核计划,这也对油价形成了支撑。 投机基金在市场上仍然交易频繁。投机基金已经源源不断地涌入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市场,并将其作为对冲通货膨胀的一个工具。在美国国会议员要求打击投机商的压力下,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表示将加强市场监管。 随着美国进入自驾游旺季,汽油用油高峰来临,对于汽油供应的担忧,将有可能使国际油价再创新高。从目前来看,地缘政治因素、投机活动以及美元汇率仍将在未来数月甚至可能数年内继续影响油价。 EIA发布的《短期能源市场展望》预计,今年WTI现货均价在每桶109.53美元,较2007年增长51%,较之前预计的全年均价每桶100.61美元高9%。EIA还预计,今年二季度WTI现货原油均价在每桶112.19美元,第三和第四季度甚至会升至每桶114美元。 高盛公司5月份也发表报告称,供应短缺将令油价在两年之内涨至每桶150~200美元。或许在未来某一天,当亚洲经济发展也开始减缓时,油价才会下跌。高盛还上调了对近几年油价均价的预测:其预测的2008年的均价从每桶96美元上调至108美元,2009年从每桶105美元上调至110美元,2010年到2011年从每桶110美元上调为120美元。 2008年5月底,路透社在对多家咨询机构调查中再度上调油价预估值,主要是考虑到石油市场长期供应可能有限,且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接受路透社调查的金融分析机构普遍预期,200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WTI价格分别为113.04美元/桶和112.82美元/桶,布伦特价格分别为111.82美元/桶和112.32美元/桶。预计2008年WTI价格为107.13美元/桶,比上个月调查的预测价格高10.2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106.12美元,比上次调查的估值高10.72美元/桶。 自今年年初以来,油价已累计上涨40%,5月下旬WTI期货盘中一度涨至超过135美元/桶。油价大幅上升势头超出分析机构预计,也迫使这些机构不断上调油价预测值。分析机构纷纷表示,目前预测油价变得越来越困难。从5月份开始,WTI和布伦特期货原油转至正价差,意味着近月原油比远月原油要便宜,鼓励交易商增加库存。远期合约价格上涨可能与生产商回补空头头寸有关。远期合约走高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人们预期原油价格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高水平。 5月份主要研究机构的供需报告摘要如下。 EIA发布《短期能源市场展望》认为,尽管美国原油需求会有所放缓,但全球需求增加、正常季节性库存水平、非欧佩克产油国供应增长缓慢以及剩余产能较少等因素均对油价构成强劲支撑。不过该机构认为,油价创新高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原油需求产生的影响将比此前预估的更大。这份报告预计,与一年前相比,美国今年原油需求将下降19万桶/日,至2051万桶/日,降幅为0.9%,这也将是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而该机构上月预计美国今年原油需求仅会下降9万桶/日。报告预计,美国今年原油需求可能会降至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能源机构(IEA)5月份的月报认为,由于油价高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世界石油需求2008年的增幅预计将小于预期。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预计为103万桶,较之前预估少23万桶。不过,2008年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增幅仍维持于3.7%,即每日增长140万桶,由中国以及中东地区领涨。IEA表示,石油需求增长疲软,将使得对于欧佩克组织原油需求量的预估降至每日3130万~3160万桶。 欧佩克在其公布的最新市场报告中预测,今年全球原油预测需求量将比上月的预测略有降低。报告估计,2008年全球原油预测总需求量为平均每日8695万桶。这一数字比欧佩克4月所公布的预测需求量减少了2万桶。欧佩克估计,今年美国的原油需求量不变,而其他工业国家的原油需求会略有降低。但一些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原油需求会继续迅速增长。欧佩克在其报告中称,预计所有预期需求增幅都来自诸如中国、印度、中东国家和拉丁美洲等非OECD国家。 2. 成品油 中国四川省发生地震后,相关的空中运输繁忙,预计中国将增加对航空煤油的采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