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可有
1.调查方法技术长期以来,地质、农业、水利、环保、气象等部门从不同专业角度出发,形成了岩、土、水、气、生物等介质的调查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相应的规范规定。如地质系统的区域地质、区域地球化学、区域水工环地质等调查规范规定,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方法技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往调查和研究工作多从部门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调查研究的介质要素相对单一,分析测试指标较少,不少方法技术主要适用于局部性、专题性研究目标。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覆盖范围大、涉及指标项目多、服务应用领域广,包括示范区—重点片区—全省范围的多尺度调查任务(工作比例尺变化于1:5万—1:25万—1:50万),涉及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农产品、浅海沉积物等多种介质,迫切需要形成包括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加工、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成果表达、质量保证体系在内的一整套方法技术体系。随着现代分析仪器、方法及测试技术水平的发展,土壤沉积物、植物、水等介质中元素全量分析测试方法已比较成熟,但有一些元素特别是痕量超痕量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及质量监控体系仍有待完善。如,土壤沉积物中元素的活动态组分对动植物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元素和有害物质的赋存形态研究可以为土壤营养分级、污染物危害评价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然而,至今土壤元素相态提取与分析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表现为部门之间、实验室之间提取方法、流程不统一,不同实验室、同一实验室不同批次间分析偏差较大。因此,各种提取方法的科学性、实验条件的标准化是相态、有效态分析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农业地质调查和评价的重要手段,GPS、RS、GIS等新技术手段迅速在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和研究中推广普及。由于这些新方法和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并扩展其应用前景。系统全面地将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如何针对农业科学和生产的特点,采取生动、形象、直观的成果表达方式,满足政府决策层、基层技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士以及普通公民等不同层面的需要,也是当前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2.评价方法技术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着重于开展与农业环境、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性密切相关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采取多学科合作、多部门联合的方式,广泛收集、综合集成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农业、生态、气候等学科专业成果资料,建设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数据库,以弥补以往工作的不足。开展全省或重点地区的区域尺度、县(市)级尺度的多尺度多层次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和规划,是充分发挥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实现调查资料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环保、地质、水利、气象等部门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从部门需要出发,从各学科专业角度对中国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岩、土、水、气、生物等环境要素成果资料,并开展了解释评价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全国土壤背景值、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全国区域化探扫面等。然而,总的来说,由于部门间壁垒的存在,学科专业过细分割,受研究思路、方法手段以及经费等限制,多学科综合研究、多部门协作配合差,以往相关调查与评价成果集成程度较低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使大量资料开发利率低,综合效益较差。与传统的单学科研究、实验室试验、小范围局部调查评价有所不同,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一项包括区域和局部多尺度、水土生物多介质、调查研究相结合、基础性和应用性兼顾的复杂系统工程。不同层次的农业地质环境评价需要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持,同时需兼顾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特点,充分考虑农业地质背景条件,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的评价方法技术体系。这样的部门联系广、学科跨度大、技术层次高的高度综合性评价工作是前所未有的,很难有现成的方法技术特别是综合性评价方法供直接借鉴。尽管如此,长期以来环境地球化学、农业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农业规划、环境卫生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评价模型与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土壤元素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部分来自人为污染的叠加。元素三维分布模式,表层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比值及其分散富集系数,成土母岩或母质、沉积环境(相)、土壤理化特性、污染源空间分布关系的分析,元素组合特征研究,元素存在形态、同位素组成测定、同位素定年技术等,污染元素分布的时空变化,以及典型污染源组分特征等,为污染源追踪、污染程度评价、异常成因分析提供了基本方法技术。研究表明,岩土地质背景、气候、地形条件、植被生物等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及其质量状况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岩、土、水、气环境与作物的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家禽畜牧健康间的关系是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理论依据。众多农作物尤其是一些名优特产往往依存于特定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条件。根据农业地质环境区域分异规律及农作物适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科学规划、合理种植,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这是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依据,其中的内在问题,就是调查研究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同农产品生长之间的联系。污染生态学研究认为,污染生态效应研究应综合考虑污染物产生和释放机理、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形态与转化规律、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及作用于生物体的毒害机理。同样,这也是农业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指导原则。土壤、水、农产品等现有的农业地质环境单介质评价方法、标准依据及其评价成果,是综合评价规划的重要基础依据。在数十年的环境毒理学、土壤环境容量、水质基准、人体安全摄入量等研究基础上,已建立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及饮用水质标准、农产品食品卫生标准等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了环境质量分级、污染指数评价等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模型。多要素综合评价、生态系统层面的综合评价框架思路、指标体系、标准依据、方法模型是当今生态环境科学的热点研究课题,诸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评价系统、专家信息系统、神经网络系统等方法模型均具有一定的试验应用前景。近十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野外调查、快速高效地采集三维动态数据资料提供了技术条件。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使多介质样品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和成熟,为海量数据资料的管理、统计处理、空间分析和解释评价提供了技术平台。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多要素、多指标因子的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和研究提供了方法手段与技术平台。3.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是一项研究内容丰富、跨越多学科、多部门的技术性系统工程,迄今为止难以找到类似先例,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方法思路、指标标准还有待研究探索,其中还面临诸多问题:(1)理论依据与方法思路有待进一步理清传统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与评价,多考虑部门自身需要,从学科专业优势出发,针对单一环境介质或某些要素进行,从而获取生态系统的部分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科专业性质,影响到评价研究的综合程度和生产规划的实用性。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是以地学为主线,以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系统考虑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环境、作物适宜性、气候条件、农业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及市场导向等,综合程度更高,以求评价规划成果更加切合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显然,这样的多因素综合评价面临着一系列方法技术问题。如果说,相对单一的土壤、水、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农产品安全性评价,作物适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农业地质环境的预测预警等评价思路和方法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综合评价在概念理论、方法模型、指标体系、标准依据等多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如何发挥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生态、农业等多学科理论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资料成果,建立多学科、多信息、系统全面的评价方法和规划,兼顾开发、利用、保护,促进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需要在本项目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要求有专业理论的指导,建立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数学模型。例如,目前多以单因子污染指数为基础,进行机械的叠加处理以计算综合污染指数,进而评价总体环境质量及总体污染程度,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污染物毒性差异、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很难反映真实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生态效应。科研部门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行为、生物毒性及在各种环境介质含量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如何表征、判定自然环境条件下低浓度有机污染物如PCBs的长远生态效态,还存在相当大的技术难度。再如,由于土壤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受到土壤环境、生物属性、元素间相互作用等影响,并且具有延滞效应,单一地根据调查取得的土壤元素含量资料评价其生态效应,本身就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2)基础数据资料的局限性农业地质环境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及其相关自然要素,包括基岩、土壤沉积物、水、气以及地形、生物、气候等地球表层多介质环境要素构成的自然环境体系,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农业地质环境评价需要根据不同评价目标,以地质、地球化学、农学、环境、生态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土壤、水、农产品、岩石、滩涂、浅海沉积物等多介质采样分析、非点源污染状况、名特优特色农产品立地背景、农业经济和农业发展调查资料为依据,综合集成农业地质环境资料信息,取得符合客观实际的农业地质环境评价成果。受部门分割的影响,已有的农业地质环境评价规划所依托的基础数据资料在系统性(介质、测试指标)、覆盖范围、数据质量(采样和分析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到整体评价规划成果的水平。由于综合研究深度有限,多信息综合程度低,评价规划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如在环境污染调查评价方面,已有工作一般是根据调查资料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受资料的限制对于异常成因、污染源追踪、污染物活化迁移、富集累积及其生态效应的预测研究比较薄弱。(3)方法技术须进一步完善污染源追踪、存在形态测定、迁移转化规律等方法还缺乏系统全面性。例如,形态分析方法,或对采集的样品保存条件要求极高,或提取分析流程过于复杂,或分析测试成本过于昂贵,分析测试重现性差,而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难以适应批量样品生产研究的需要。再如,不同景观条件下土壤元素存在形态的提取与测定方法,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需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有必要建立系统健全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可喜的是,近年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组织领导下,元素存在形态的提取、测定、质量监控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又如,单源或双源影响下的污染,利用典型污染源元素组合或同位素组成特征,就可比较有效地判别污染来源及其贡献大小。但多源污染的识别难度则显著增加,各种方法有效性大大下降。(4)指标体系、依据标准不够系统在环境标准方面,考虑自然背景、环境要素与动植物健康的关系,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确定的环境标准系列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农产品安全和卫生标准等,涉及的环境介质包括土壤沉积物、水(地表水、地下水)、植物、大气等,农产品则分门别类制定了极为详细复杂的安全或卫生标准。这类法规标准虽然数以千计,但总体来说,现有的农业环境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和卫生标准涉及的环境要素、介质因子及指标定值不够系统,仍不能满足当前多信息、多指标评价的需要。如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仅对8种重金属元素作了规定,而地球化学调查元素指标一般达50多项,由于标准不完备,多数元素的数据资料难以利用。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业部、科技部已将农业环境标准、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列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大量新标准正在形成,标准体系迅速完善,需及时跟踪、收集并利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模型多采用传统的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总体环境质量及总体污染程度,即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将单因子指数进行机械地叠加处理,而忽视了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生物有效态、生物效应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各种组分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如拮抗作用与协同效应。常常导致评价结果与事实产生明显的出入。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环境介质、指标参数复杂多样,要求以科学准确的方法、简易可行的技术加以测定、量化或描述。由于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毕竟是资金、人员、技术、时间投入都受一定限制的项目性工作,在力求全面系统的同时,相对于农业环境、农业发展这一庞大复杂系统,所获取的指标参数、资料精度及其研究深度必然带有时代局限性。因此,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应切合生产实际,侧重于现有数据资料的开发利用,形成实际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5)信息综合集成程度低过去的农业发展规划多从部门优势出发,侧重于农业生产的少数要素,基于有限的信息资料进行,未能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调查、综合评价。已有评价规划模型大致可分为:①针对不同环境介质的评价。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②针对不同应用目标、单学科角度的评价。如考虑土壤立地条件、肥力条件的种植适宜性规划,考虑地质背景条件的种植适宜性规划,考虑气候环境条件的种植适宜性规划,考虑土壤污染程度的土地质量分级利用规划,考虑农村经济水平、地理条件、市场导向的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等等。这些环境质量、农业评价规划模型虽然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多学科综合研究程度低。科学全面、多学科、多信息综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并不多见。这种局面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绿色农业、优势农业发展,以及建立农业生态环境长远保护体系的需要。兼顾开发、利用、保护的原则,建立综合多信息的农业发展评价规划体系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评价与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评价标准还不够系统,不同学科专业对各种评价指标的权限看法不一。虽已提出了多种综合评价模型,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灰色)评价系统、专家信息系统等,但效果好的应用实例并不多见。(6)成果表达方式经验不足不同于传统的学术理论研究,农业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以其重要的社会应用服务性为特色。因此,评价工作不仅要以翔实准确的数据为基础,以科学先进的方法为途径,还要以标准化、社会化、大众化、科普化作为评价和规划成果表达考评原则,以满足各级政府、专业技术管理部门、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层次的需要。新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服务对象,要求放弃传统的思路和观念,加强和突出成果表达方式的研究。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传播技术,也是改善成果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官方服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