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及时爱
田巴
一、原始社会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是指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的上百万年时期。由于人类在这个时期处于进化阶段,主要活动是找食物求生存,很少政治活动。原始社会时期分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两个阶段。 原始群时期,人类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比较松散,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共同劳动,共同抵御猛兽和自然灾害,共同消费,生活很简单,无政治制度可言。 氏族公社时期,由于人类的进步,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逐渐开始产生具有政治性的制度。在氏族公社之母系氏族时期,政治制度特点是:妇女在公社中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从母系计算,实行共族共财制,财产由母系继承。历史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政治制度有了长足的进步:男人在公社中处于支配地位,世系从父系计算,实行财产公有制,财产由父系继承。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军事民主制度和禅让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进步,原始社会财产共有制开始被破坏,产生了私有制,从而中华民族进入了更高的一个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华民族在奴隶社会时期发展了大约1000年(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经过了夏朝和商朝两个朝代,创造了璀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王位世袭制度——中国从夏朝大禹传位于子开始,就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的基调——王(皇)位世袭。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件,他标志着氏族公社制度的瓦解,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 2、各具特色的政府组织形式——自从夏朝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后,国家产生了,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国家机器必然产生。夏朝和商朝的国家组织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色。王称天子,王下有百官。又有法律和刑罚,用于镇压奴隶的反抗行为。它们的不同在于百官的称呼和刑法的种类。 3、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他们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那就是土地私有制,奴隶主统治和剥削奴隶。当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周王朝灭亡了奴隶制的商朝,使中国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时代。 三、封建社会时代的政治制度 从周朝开始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延续了3000多年,既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也由于其强大的保守势力,严重的阻碍了中国发展的进程,最终落后于世界,导致了百年的屈辱。在这几千年里,政治制度大同小异,一脉相承。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秦始皇式的法家政治统治——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周公、孔孟仁义之道的思想统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其总的特点及变化情况论述如下: 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虽然周朝的天子自称为王,但实际就是皇帝,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周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他既是中央机构的首领,也是诸侯的共主。他采取“分土封侯”的宗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统治天下。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年来,天子称皇帝,仍然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最大的权力,既是国家的首领,也是宗族的首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诸侯分封制。自从周武王灭了商朝后,把全国疆域分封给兄弟儿孙和功臣开始到清朝鸦片战争为止,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使自己家族一统万世,都会分封自己的伯叔、兄弟、姊妹、儿孙。因为分封诸侯导致过很多的内部战争,最终使得从拥有一方统治权的诸侯被削弱为只享有衣食税收权的空爵! 3、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制度。几千来,中国中央机构总的来说是遵行了秦始皇的三公九卿制的模式。即使是从隋唐开始及其以后的三省六部制也是遵行其道的。只是结合各自时期统治需要略有变化而已。 秦始皇时的三公:百官之首的丞相;总管军事的太尉;主管监察的御史大夫。九卿: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管宫殿警卫的郎中令;掌管宫门屯卫的卫尉;掌管御用车马的太仆;掌管刑法的廷尉;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的典客;掌管皇族、宗室谱系名籍的宗正;掌管财政的治粟内史;掌管山海池泽税收的少府。“汉承秦制”,汉朝没有多大改动秦制。后来汉武帝改革,成立了中朝(内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光武帝对三公九卿制做了大的改动,成立了尚书台,使得三公名不副实,出现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情况。此后经过魏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三公九卿制逐渐向三省六部制过渡,最终在隋朝形成三省六部制,并一直延续到清朝。其间虽小有改动,但是本质相同,万变不离其宗。 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各省长官为丞相。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副官为侍郎。三省六部之官员就如三公九卿一样掌管着全国的一切权力。 4、郡县制。郡县制开始于秦朝,是商鞅变法的成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开始,两千年来,各个朝代都遵行不悖。虽然几经变换,从郡县制——州县制、——省府县制,但是这是一脉相承的。郡县制开始于秦始皇,结束于南北朝之北周。州县制开始于隋朝,直用到清末。省、府(州)、县制开始于元朝,延续到清末。 ps: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延续着上面的制度。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5b59726010007ib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目大运寸
出入无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2、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顽强的传承下来,而且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发展和创新。3、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扩展资料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概念,不仅是指“文化”,更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有关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我们通常利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所以,这里我们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简述中国文化的特点800

蓼萧
乃今有恒
中国文化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纪的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犹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而他们来到中国后,便湮没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汤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现实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利,中国文化虽未受到远自欧洲、西亚、南亚而来的威胁,但也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如春秋以前的“南蛮与北夷交侵”,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族入关。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飞跃。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中绝,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西周时期,中华先民便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表达了从文化心理特质上的自我确认。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数以千万计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有的在异国他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中,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已定居巴拿马几代,并且在政界取得显赫地位的华侨这样说:“别看我们完全不懂中文,我们的思想、举止都是非常中国式的。”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说:“我觉得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礼教观念、人生观,都对我们有极大的束缚的力量。”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所谓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黄河、长江哺育的亚洲东部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中华先民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重实际而罢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环与恒久的变易观念,等等。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农业生产的节奏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通。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最隆重的春节,均来源于农事,是由农业节气演化而成的,并不像许多其他民族那样,节日多源于宗教。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重农思想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是财富的来源。“不耕获,未富也。”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趋向。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过程中领悟到一条朴实的真理: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思,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的文化人,较少在中国产生。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并不追求精密谨严的思辩体系,他们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追求“经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受常,对家族祈求延绵永远,都是求“久”意识的表现。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这样,氏族社会的解体在我国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残余大量积淀下来,几千年中,全社会并未长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欧洲中世纪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组织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 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还由于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村社构成中国社会的细胞群,而这些村社中又包含家庭宗族与邻里乡党两大网络,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中国人注重族姓源流) 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即父、子)发生关联,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如此,可以在划同心圆。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 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这些处理原则是以“义务”观念为核心的。正是由于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重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个人在社会重的权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的道德平等意识仅仅成为一种理想,而“法制”在这样的系统之内也没有用武之地。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长期运作于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合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的危险。因此,“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中国农业社会由千百个彼此雷同、极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镇组成。但是,对外抗御游牧人的侵袭,对内维持社会安定又是这个农业社会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黄河、赈灾恤邻),这就又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的必要。例如,韩非子从天下“定于一尊”的构想出发,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的政治设计。 与集权主义相伴生,中国农业社会又培养了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这便是“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严格划分“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它是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才注意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国以民为本”,另一方面又强调“民以君为主”,在他们看来,“尊君”与“重民”是统一的。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样,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以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识形态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点,“卜辞”中所记载的,就是殷商贵族的宗教占卜活动。但是西周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周人的观念中,从宗法中产生道德,而道德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至被摆脱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欧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托。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的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例如犹太教把“摩西十诫“说成是永恒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的基本准则,并且说这是上帝耶和华亲自向摩西颁布,与犹太人约法的(《旧约全书》)。又如,基督教的耶稣既被视为上帝之子,也是上帝的化身,他传布福音,教化世人,成为人间伦理道德的榜样和楷模。总之,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来源于宗教神启,宗教的神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和欧洲、印度文化中的这种神学独断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没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莫测的境界,而是把它消溶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之中,也就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而已,全然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学信仰大厦。道德教育摒弃了清规戒律和冰冷的说教,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摆脱神学独断的特点,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未出现过象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占思想统治地位的“黑暗时代”。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信仰,有极大的实用性,而在民间的“烧香拜佛”这样的口头语中,“佛”的含义既可能是释迦牟尼、观音菩萨,也可以是“土地”、“老君”、“子孙娘娘”、“妈祖”……。这和西方文化中宗教的严格排他性,迥然不同。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它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但是,在对于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却受到忽视。儒家思想在这方面表现特别明显。以孔子为例,据统计,《论语》中有关自然这是的材料共54条,涉及天文、物理、化学、动植物、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现象,不可谓不丰富,但究其内容都是“利用自然知识以说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张,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为目的”。例如,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反,樊迟问稼穑之事,却被鄙为“小人也”。 儒家这种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唐太宗品评大臣是“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从汉唐到宋元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当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产生并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中国却落后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而轻自然的倾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由于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广泛影响,在古代学术史上,关于严密逻辑结构的理论,关于技术性控制的实验,以及二者之间相互联系验证的操作,都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中国伦理型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这就是它的经学传统。所谓经学,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 中国学术的发展,就其分别而言,在先秦,是诸子百家之学;在两汉,是经学;而后又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但从客观上去考察,自汉代以后,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二千余年的学术发展,却是以经学为一大主流。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论是哲学、史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还是医学、科学和艺术,都与经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论他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方向最终怎样,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书,不可能有其它的选择(如五四时期的众多新文化健将)。 中国文化的这些特点,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虽然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但是已出现明显的学科分支,在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几乎都有相对独立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就是他在知识分类方面的功劳。“这时的科学世界已大到足够配置出为数不多的笃好妙悟的优秀任务,来撰写天文学和数学上极专门的著作,专门到甚至受过平均教育的公民都读不懂,而下层阶级只好怀着敬畏和猜疑望着它们。这样就使得科学家能够大胆探索复杂而精微的辩难,并由互相批评而得到伟大而迅速的进展。”相比之下,中国文化的发展,在秦以后两千余年,却一直笼罩在经学的气氛之中。 经(也有学者称其为“元典”),本来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的典籍。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创立私学的伟大教育家,他对古代文献搜集整理,成为他进行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延续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孔子编辑整理的古籍称为“六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乐》、《春秋》。这些典籍,包容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学、音乐、典章制度等丰富的内涵。 到了汉代,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训解和阐述六经及儒家经典的学问,称为“经学”,是学术文化领域中压倒一切的学问,成为汉以后历代的官学。仅据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的著录就有1773部,20427卷。可以说,中国文化在汉代以后的发展,经学是最重要的形式。 中国文化的这种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首先,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在先秦,儒学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为“经”,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便渗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不论是史学、哲学、教育、科学、艺术、法律,无一不渗透着经学的影响。 其次,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经学是一门笼统的学科,虽然经学本身并不排斥自然科学,相反,儒学中的理性主义以及某些思辩方法,对自然科学甚至还有启发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经学以它自成一套的体系,凌驾于知识之上,无形中排斥了科学的独立。 再次,经学传统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着一定影响。在世界各文化体系中,宗教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欧洲、伊斯兰教在中东阿拉伯广大地区、佛教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影响都极其深远。而在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相对而言就比较薄弱。虽然原因可从多方面研究探索,但从历史的事实来看,经学传统对宗教发展的制约则是显而易见的原因。

电大考试 中外政治思想史 简述 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卡夫卡
方矢复寓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政治答题模式

干旄
剖击而知
1,先逐句分析每一句话,找到其中所含的哲学原理2,分条写下这些哲学原理,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等等。(写这些原理时最好按照在其课本上的顺序写)3,结合题目,简单的说就是把题目中体现你所写的原理的话抄在原理的后面,说明这句话哪里体现了你所说的原理。一般来说只要照题抄就可以了。4,有的题目需要写出方法论,例如:原理是“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后面加上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等等5,如果此题是辨析题,一定要在论述题目之前写明:题中观点是正确的,或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切记不能写“错误的”而是“片面的”首先看问题,问题中说的是让你回答什么东西。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 其次就是看材料,看的同时要想到你所学过记过的知识。一句话两句话的分析。仔细对照。 最后。找到对应关系按照先理论后材料的答题模式做答。即:用材料来弥补理论的空虚。。当然必须的要分清楚条例。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 答题还要看分数。猜测下每题的分数。 一、审学科。对题目的背景材料和设问略读一遍 , 弄清回答该问题所依据的学科知识范围 , 看其属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或某个具体知识点及有关知识(如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等) 二、审主体。主体不同,答案就会不同。经济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 ( 政府 ) 、企业 ( 经营者 ) 、消费者(劳动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公民、政府、党、国际组织等,文化生活的主体通常是国家(政府)、公民等, 生活与哲学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哲学观点 。 三、审客体。客体则是具体的分析对象,即用知识来说明什么问题。客体审清楚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缩小知识范围,这很重要,否则当知识范围过大时,就会出现乱答的情况。 四、审指向(即题型)。题型一般有体现题(体现了、反映了等)、原因题(一般其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依据”等形式)、措施题(怎么办、如何做、措施、建议等)、意义题(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启示题(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认识(评价)题(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价)某一现象”等等)等。 五、审联系。在明确知识范围、主客体、设问指向和分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材料和设问 , 构建材料、设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进一步明确答题的知识点范围。根据解读出来的信息 , 在自己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相应的知识 , 组织出答案。 例如:[2008年江苏单科第35(1)]有人说,政府在颁布该办法前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必要。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审设问:(1)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2)主体是政府;(3)客体是征求群众意见;(4)题型是评析题;(5)综合联系,我们要答我国人民的地位,政府的性质,公民参与决策的意义。 参考答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权利。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政府履行其职责、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可以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注意:1、做题时最好先看设问,再有针对性地看材料。这会节约很多时间。 2、多花时间审设问,不要怕浪费时间,因为审清楚了设问会在答题时节约大量时间的。 历史:首先 课本的知识要烂熟于胸 早晨多背背 没事多翻翻 然后 学会把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最后 要多练习 题目要根据材料回答 就必须在材料找答案 题目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就必须把事例放在那一课中 这就靠你的积累了 题目没要求 就要把两者结合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指导 总体概述 成绩的取得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抓书本知识,二抓解题策略即应试能力。 1、是细心审题: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2、是规范答题: 格式规范: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错就可能全盘皆输,如评论式的问答题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较式问答题要先答比较项再展开具体内容。 语言规范:也就是语言表达要用学科语言,我们应尽可能用书本语言去答题。要点表述规范:一是强调答案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点而丢了得分点;二是表述必须条理化,不能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3、是迁移知识: 这种迁移能力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看到一个题目往往不联系书本知识,不知道用书本语言来表达,结果造成不能得分。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迁移: (1)、做选择题时,不少题目在确定选项时很难判断,但如果结合书本知识的相关内容就很容易判断; (2)、做材料题时,有的材料很难理解,只要联系书本相关知识就会迎刃而解,看到问题中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就必须回归书本找答案。 (3)、做问答题时,这点更重要,遇到比较灵活的题目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做这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先必须学会解剖题目,理解题意,不能云里雾里,然后在脑子中过滤这段时期的有关内容,从中挑出题目需要的内容组合答案,如果能养成习惯的话,解答这样的问答题就很简单了。 4、是掌握技巧: (1)、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讲选择题时一般至少用两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发散思维。 (2)、抓住一般规律,切忌满天撒网。例如,比较改革运动一般都是要从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找比较项,同时注意抓住参照项来思考。 (3)、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如材料式选择题,所选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确的反映材料原则。程度式选择题就要学会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题,方法很多,但至少要养成一个习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抓有效信息,并且将找到的信息予以标注,然后再组织答案。 分例解说 一、关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类型简介 根据近几年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常考题型,选择题的题型主要分七类: 1.排列选择题(组合选择题) 近几年排列选择题的排列一般分三种:(1)按某一类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2)按历史地理知识的排列。(3)按因果关系顺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2004年江苏高考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1)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 例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动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3.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这种题型的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注重于历史结论。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2004年广东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4.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中引用的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另一类是图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 例如: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2004年广东)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5.否定型选择题 否定型选择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题干中往往用“不正确”、“错误”等否定式的词语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增长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 D.美国的独立鼓舞人民的斗志 6.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在题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几个相同点及不同点,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没有叙述过的新的结论,要求应试者通过比较后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2004江苏高考题)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7.填空式选择题(单纯识记题) 填空型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表述不完整,用选项补充完整,其实是填空题的变形。这类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否准确。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 一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二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关键。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领会题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第二,妙用解题技巧。 三、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 (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 (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 (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由于强调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试题中要求学生回答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即回答“是什么?”的相对减少,而要求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现象产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条件等),即回答“为什么?”以及“如何评价?”(含性质、特征、作用、影响等)的试题则大量增加,这种命题特点不仅体现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上,还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上。 二、关于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②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③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价。 步骤分析 第一步:浏览材料、明确主题。 从材料中的“永乐二年”、“顺治元年”等有关时间和内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题所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这就是本道题的主题。这时,应该马上从脑海里调出有关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占据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斗争、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等知识点和“闭关锁国”这一外交政策,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材料打下基础。 第二步: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显然,本题是要求比较明清两个时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异同点,并归纳出其历史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阅读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湾”就很重要,它隐含着当时清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心态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势力的增长,维护满清的长久统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带着问题到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如第①问,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许下水”、“不许越界”,材料三的“内外隔”等;第②问,材料一的“因以为寇”,材料三的“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题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据材料意思和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第①问的“相似之处”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问的“不同”,应具体从材料中的意思出发,结合所学,得出“海患”、“固统”这一关键区别。第③问,应该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去理解其历史影响。 这样,已经初步形成本题的答题提纲。 第四步: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根据上述提纲,在试卷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概括说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简单翻译材料,避免“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①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②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清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沿海反清势力联系,威胁其统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贫穷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解答材料题一定得紧扣材料,上述四个步骤始终没有离开材料,其中关键步骤应该放在第二、三步上,这两个步骤做好了,动笔书写答案应该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确的。而考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这两个环节,不少考生害怕时间不济,往往是材料都没有读完,意思也没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离题千里,答非所问,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题(包括问答题),一定要养成“明题意、列提纲”的良好审题习惯。 2、下笔作答时,应该根据材料的语言环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师授课的讲述和材料中的原话照搬照抄,同时做到语言精炼、流畅,书写清晰、规范。 由此可见,解答材料题是有其特殊规律和方法的,考生们如果能很好的落实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四步法”,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关于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第五、认真检查,及时更正:对题目和答案要认真而严格地检查一遍。看审题是否偏差,题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通过检查,应及时更正,做到对题作答,要点分明,书写规范,亦无错别字。

史学理论复习资料

无有
亦步亦趋
  二、简答题:  1、历史观点大致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就每一方面列举三个具体观点。  ①历史运动: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停滞论;理势变化论;规律论  ②历史动力:天命史观;英雄史观;文化史观;地理环境论;  重人事思想;经济决定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③史学功能: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2、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3、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2)联系:二者关系密切,原材料与加工品之间关系,前者为基础,著述极力反映真实的历史。  4、实证主义史学局限性  ①偏重对政治的研究,忽视了政治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忘记构成民族、国家的人、普通人。弗里曼甚至说“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就是当前的历史”。  ②由于强调了史学向科学看齐,矫枉过正,结果就忽视了与其他学科交流的关系,  ③实证主义也忽视了历史这门学科的人文性质。  5、为什么说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  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历史学与科学一样也要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规律。  历史学具有时间一去不复返,空间不可接近,事实的强烈个别性和一次性特点。  ⒉历史学的内容是科学的,其表现形式是讲求表达艺术的。  ①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门艺术。  ②史学研究对个别事物的描述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6、简述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7、列举历代管理档案的机构(4个):周朝“天府”,汉朝东观、兰台,唐朝“史馆”,宋元“架阁库”,明朝有“皇史宬”,清朝内阁大库。  8、简述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1)五四运动前从理论上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的主张  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2)五四以后许多文化学术史专著问世:  9、列举十部梁启超在五四以后文化学术史方面的专著。  社会史方面:《太古及三代载记》、《春秋载记》、《战国载记》等;  学术思想史方面:《阴阳五行说之来历》、《老子哲学》、《孔子》、《墨子学案》、《老、孔、墨以后学派概况》、《先秦政治思想史》、《先秦学术年表》、《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儒家哲学》、《庄子天下篇释义》、《荀子评诸子语汇解》、《清代学术概论》、《韩非子显学篇释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戴东原哲学》、《戴东原先生传》、《颜李学派及现代教育思潮》等  史学理论方面:《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历史统计学》等;  文献学方面:《墨经校释》、《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说方志》等;  文化史方面:《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地理及年代》、《近代学风的地理分布》  文学史、诗歌史方面:《屈原研究》、《情圣杜甫》、《陶渊明》、《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桃花扇注》等;  民族、宗教史方面:《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翻译文学与佛典》、《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等。  10、简述王国维的史学成就。  提出二重证据法;开拓了学术上的新领域,在汉晋木简和敦煌写卷的研究上,有开创之功;把甲骨文的研究与商史研究相结合;在历史和历史文献考据方面的成就;文学上的成就。  11、简述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敦煌文书研究开拓者之一;以诗文证史是其考证史实的一大特点《秦妇吟校笺》《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民族文化之史研究。  12、简述陈垣的史学成就  开始了把宗教作为历史研究课题和对象的宗教史;元史研究:历史文献学方面成就;表微学:《通鉴胡注表微》;学术方法上重视史料来源、区分类例。  13、列举陈垣的“古教四考”与“宗教三书”  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  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14、列举陈垣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  目录学:《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四库书目考异》《敦煌劫余录》等  年代学:《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  避讳学:《史讳举例》  校勘学:《元典章校补释例》《校勘学释例》  15、简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第一,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论点。  第二、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指出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第三,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16、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整个西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1)马克思主义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  (2)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  (3)马克思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  (4)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5)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17、简述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的基本内容。  A、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时代?  B、奴隶制是否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经过的阶段的问题,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制社会;  C、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发生、发展极其没落的情况这样?  其归结的中心则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及今后中国社会往何处去的实践问题。  18、简述郭沫若的史学成就  (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卜辞中之古代社会》、《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2)中国古史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青铜时代》《两周金文辞大系》  (3)写了多部历史剧及一批史论:《屈原》 ——“伟大民族灵魂的史诗” ;《甲申三百年祭》  19、五十年代“史学界五朵金花”指的是什么?  中国古代分期问题、中国民族形成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国农民战争问题、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问题,  20、列举当代西方史学的主要流派(四个以上):年鉴学派、心理史学、比较史学、计量史学、口述史学等  21、历史学家是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比较史学的?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把比较史学当作一种手段,试图通过这个手段确定某些事件——或反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或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系列事件——之间的统一性。(1)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各文明体系的比较”阶段。斯宾格勒1918年7月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与汤因比《历史研究》(2)有限历史进程的比较(过程比较法)美国的克兰•布林顿《革命剖析》以及英国的罗斯托《经济增长过程》  2、历史学家另一方面也从历史结构及其组成成分的角度来对待比较史学。美国的巴林顿•摩尔《专制和民主的社会起源》与布莱克教授“结构功能学派”:《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  22、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  23、简述史著的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分:史著的内容是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史著的形式是把现实的运动适当的叙述出来,也就是以一定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把研究成果反映出来。  2、关系:1)史著的特定内容要求有某种与之适应形式表现它。 2)内容决定形式。  24、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  历史认识的主体:广义——现实的人类,狭义——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  历史认识的客体——客观存在的历史。主、客体是相对应的。  25、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是什么?  ⑴现实的认识客体:已被纳入主体的历史认识活动,并为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那些客观历史。⑵潜在的认识客体:客观上已发生过、但尚未被主体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历史。  26、历史认识客体包涵哪几个层次?  三个层次——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隐藏在历史的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27、什么是历史认识的真理?  经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和社会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认识  三、论述题:史学概论的问题涉及到史学理论问题。考试题目以主观题为主,此题型不拘泥于一定的答案。  1、史学概论的内涵与体系  内涵(内容):以研究历史的历史学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探讨历史学本身的规律;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史学本身的理论考察;提高整个历史学界研究水平的需要。  内容决定范围(体系问题)1)历史观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历史运动;历史动力;史学功能2)历史编纂学3)历史文献学4)史学发展史:史学家、史著、史学思潮、史学理论发展史(史学史)5)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2、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n历史教学改革需要;发展新时期史学工作的需要;提高史学工作水平、史学工作者素质的需要;了解史学与现实社会关系,教育上的作用。  3、什么是历史,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的概念: 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n“历”、“史”释义;史的初意——官职和任这种官的人;后来又称历史记载为“史”。2)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  n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联系:4、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有关“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近代以前史学实践的两种倾向;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实践的艺术倾向和科学倾向;二十世纪史学学科性质的科学和艺术之争。  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  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历史学与科学一样也要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规律。时间一去不复返,空间不可接近,事实的强烈个别性和一次性特点。  历史学的内容是科学的,其表现形式是讲求表达艺术的。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门艺术;史学研究对个别事物的描述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5、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n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6、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  1)史学的产生——先秦史学:  历史意识的产生:原始的历史意识;文字和历法是历史学的基础——史学的诞生;西周末或春秋时,国史的出现,开始自觉地写历史。  史学意识的产生——春秋战国:重视史书的结构和文辞;重视史家对于史事的评价;推崇书法不隐的秉笔直书的精神;提出了历史撰述上的社会条件、社会目的和社会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事、文、义这三个史学上的重要范畴。  2)史学的发展提高 ——秦汉:《史记》──中国史学的奠基石;《汉书》──“正史”格局的形成;《东观汉记》和《汉纪》  3)史学的多途发展 ──魏晋南北朝史学: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比以往多,私家撰史之风盛行;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问,仅次于经学的学术地位;反映士族门阀制度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十分盛行;各民族史学蓬勃发展  4)隋唐宋元史学——辉煌时代:注重通变;人物传记被冷落,典章制度史受到重视;体例上的突破;皇家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史学思想与理论的深化。  5)明代、清代前期史学:明清之际反理学的经世致用治史方法;明清之际史学由经学转向考据;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最高阶段;方志学的正式确立。  7、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五四运动前从理论上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的主张;五四以后许多文化学术史专著问世  8、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n 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敦煌文书研究开拓者之一;以诗文证史是其考证史实的一大特点《秦妇吟校笺》《元白诗笺证稿》;民族文化之史研究  9、陈垣的史学成就  开始了把宗教作为历史研究课题和对象的宗教史;元史研究;历史文献学方面成就;表微学:《通鉴胡注表微》;学术方法:重视史料来源、区分类例  10、近代西方史学发展历程  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复古与反神学:基督教史学史观成为他们嘲笑和批判对象;对古典时代抱有浓厚兴趣,力图从古典文化中找到思想武器;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二大流派:政治修辞学派、博学派  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 ——理性和进步:  历史哲学的兴起  十九世纪——历史学的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兰克学派;下半叶:实证主义史学  11、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  1845-1846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第一,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论点;第二、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第三,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实践中检验发展阶段  12、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整个西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1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1919-1927):李大钊——第一个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贡献表现在: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②指出了唯物史观对于史学和人生的重要意义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发展阶段(1927-1937):三大论战: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分期论战、中国农村性质;郭沫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2)中国古史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3)写了多部历史剧及一批史论;吕振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1937——1949)通史研究取得重大成就;古代思想史研究方面;史学理论  14、比较史学和比较史学研究方法  1)定义  2)比较史学研究状况: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各文明体系的比较”阶段;有限历史进程比较;布莱克教授“结构功能学派”:  15、心理史学四个发展阶段和三个研究方向  发展阶段:1910-1930年孕育时期;50年代正式建立与形成时期;60-70年代迅速发展时期;80年代后进入徘徊和慎重发展的反思时期。  三个研究方向:个体心理传记、群体心理史 、童年史和家庭史  16、口述史学方法:  口述凭证的搜集;口述史料的整理;口述文献的利用;口述资料的估价方法  17、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离合  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学科之间综合性是很强的,学问的界限是相当模糊的;近代科学革命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然后次第影响到人文和社会科学。  18、当代史学采用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必然性:历史学所蕴含的“具有跨学科性”的学科特性,推进了当代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当代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日益广泛地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是科学整体化的产物;当代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日益广泛地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也是历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19、信息技术对传统历史学的影响  当前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高度集成化;信息传递具有了可交互的特性。  信息革命对史学的影响:科研手段的更新,科研资料的极大丰富;史学研究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通俗史学的新天地;史学教育方式的变化。  信息革命对史料学的影响:史料的储存与检索;史料的识别;史料的鉴定;新史料的发现;古史今译;族源族属确定  20、中国考古学三个阶段:  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1092年; 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科学考古学 1920年;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1949年。  21、历史学和社会学以及社会史  历史学与社会调查  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几种不同的观点: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过程;不是包罗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现象的历史,而是研究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并必然结成的社会本身的历史  22、影视史学及其评价  概念的提出  影视史学相对于书写史学的优越性:影视史学比书写史学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具有某种“摄人心魄”的震撼力;一部优秀影片或经典之作,往往拥有比书写史学更为广泛的受众阶层;影视史学的影响要远胜于书写史学  影视史学对传统的书写史学的挑战:在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急剧转换的年代,人们需要一个了解、认识与思考的过程,这就在变化的时代性转换与人的认识之间产生了“时间差”;从表现形式来看,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的明显区别在于传达的媒体的不同;随着从文字文化进入图像文化,用之于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影视史学的出现,也促进了书写史学的重新定位。  23、历史认识的客体  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现实的认识客体:已被纳入主体的历史认识活动,并为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那些客观历史;潜在的认识客体:客观上已发生过、但尚未被主体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历史。  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隐藏在历史的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24、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  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层次:什么是历史认识的真理;历史认识真理的检验的矛盾性。  历史认识真理的检验具有非直接实践性; 检验历史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也仍然是社会实践。  历史认识真理检验的两个层次:史实判断的检验;对理论解释判断的检验  25、历史学的功能  鉴戒功能:历史事实说明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现实指导意义,可以帮助认识现实,找到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历史为现实服务,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直接地将史学研究的成果为现实服务、间接地通过史学家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帮助认识自我,找到自我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适当位置。  伦理功能  增强智慧  消闲:三个特征:不是用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一般人在进行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能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或满足;具有易操作性和可普及性。  26、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真正以史为鉴;史学工作者要有现实感;不超然,不媚俗;史学工作者的心态转换。  26、简述布罗代尔的史学思想。  总体史思想  (1)从内容上扩大历史研究的对象,摈弃了狭隘的政治史、人物史,代之以包括地理、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在内的人类“全部”活动的历史;(2)从地域上延伸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摆脱了以“六角形”(法国)为中心的国别史,把视野扩展到整个地中海以至全世界,从国别史发展到世界史。(3)综合利用各种社会科学,沟通史学与社会科学。  地理历史结构主义:  强调地理因素对人类活动的极大限制作用,并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系统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但他同时又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长时段理论  他认为,历史学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主要体现在时间概念上。历史时间具有不同的节奏和多元性,布罗代尔区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他还把长时段——地理时间——结构,中时段——社会时间——局势(情势),短时段——个体时间——事件对应起来。所谓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是历史上突发的事变,如革命、条约、地震等等,它转瞬即逝,对历史发展影响甚微。  所谓中时段,也叫局势或社会时间,是指在较短时期(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至一二百年)内起伏兴衰、形成周期和节奏的一些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现象,如人口的消长、物价的升降、生产的增减、工资的变化等。它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  所谓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长期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经常、深刻作用的一些因素,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等。长时段现象构成历史的深层结构,构成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和根本的作用。因此,历史学家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总体。  长时段理论是布罗代尔全部历史思想的出发点。  27、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的基本内容。  A、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时代?  B、奴隶制是否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经过的阶段的问题,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制社会;  C、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发生、发展极其没落的情况这样?  其归结的中心则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及今后中国社会往何处去的实践问题史学理论有没有辨析题资料?谢谢

论述民国时期政治演变的特征

夺彼与此
内容提要 政学会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派别, 并对中国历史进程发挥过重要影响。政学会的政治主张,实际上是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表现; 它所展开的政治活动, 是体制内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重要政治参与, 其在民初国会中的一系列作为, 对北京民国政府的政治变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 政学会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北京民国政府 政治变迁 政学会是由民国元年国民党分化后形成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 声称以“研究政务、实行改进为宗旨”。政治主张包括: (1) 对于政权取恬静主义; (2) 对于政治取稳和改进主义;(3) 对于政府取劝告监督主义; (4) 对于各政团取亲善联络主义; (5) 对于会务取公开主义; (6) 对于会员取平等主义。政学会成员“百分之九十多是两院议员或由议员而入政府者”,因而在国会、政府中的主张与活动, 对北京民国政府的政治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 1913 年10 月16 日由国民党内稳健派国会议员张耀曾等人受托起草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提交宪法会议审议。这部宪法草案因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起草完成,故又称《天坛宪法草案》。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后, 悍然下令解散国民党, 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11 月10日宪法审议会因不足法定人数自行解散。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 1916 年9 月北京宪法会议重新举行, 逐条审议《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由于各派政见不一, 常常围绕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论争。对于省制、定孔教为国教、国会体制等议题, 政学会都发表主张并为之奔走。 省制问题, 主要是如何处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对此, 国会中的研究系和商榷会争论激烈, 主要焦点问题为省制是否入宪、省长应否民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研究系,反对限制中央集权和加强地方权限。商榷会则力主将省制写入宪法, 实行省长民选, 其实质是要实行地方自治, 加强省议会与国会权力, 限制北洋势力的集权统治。10 月20 日宪法审议会讨论省制入宪问题。研究系议员汤化龙认为, 省制入宪会引发争端,“不但省制加入宪法一层成问题,且会累及宪法难成”。商榷会议员韩玉辰予以反驳。12 月4 日已是政学会议员的韩玉辰就省制问题提出4 项方案: 除省长任免问题无庸规定外, 地方制度大纲加入宪法; 宪法公布后, 以制宪手续制定地方制度; 省长由大总统自由任免,加入宪法地方制度大纲; 省长由民选, 加入宪法地方制度大纲, 但表决没有通过。政学会、商榷会与研究系为此争执不休。为打破僵局, 政学会代表积极联络其他政团, 提出3 点解决办法: 严守中立;院内冲突之际, 应由院内依法解决; 两院常会及宪法审议会宜维持开会。由于政学会的调解, 各政团代表开始协商省制大纲。政学会还与其他政团协商拟出地方制度的16 条草案, 但每当宪法会议审议时, 反对派议员不断提出修正案, 致使地方制度的具体内容没有获得通过。这样, 省制问题前后共经过9 次讨论, 最终仅以标题形式列入宪法。尽管省制问题是以标题通过, 但政学会限制集权、维护共和政体的分权主张, 体现了其追求中国政治走上宪政轨道和议会政治的意图。 政学会在这一时期的又一重大活动是反对定孔教为国教。主张定孔教为国教本是康有为所倡, 张勋也曾联合各省督军致电北京政府拥护这一主张。1917 年初国会审议宪法第19 条时, 研究系议员再次提出定孔教为国教。政学会为此举行讨论会,该会主席亦是司法总长的张耀曾发表演说, 一方面对宪法作进一步说明, 提出“宪法之为物, 各国不同, 各有其与国俱存之特殊精神贯注于字里行间”,“宪法非学理的而为历史的,半属法律又半属政治”; 另一方面阐释孔子的伟大,“孔子集先圣之大成”,“实超耶、沸(佛) 而上之, 故其性格功业非第为东洋伟人, 而实古今之世界伟人”, 孔子可谓为“历史信仰之重心”、“国民性之主要成分”、“中华文化之主宰”。但他认为“孔子非宗教家,不宜定为国教”, 主张“维持 宪法草案原案”, 并得到了会内议员的一致赞同。由于政学会议员与其他议员的共同努力及社会的广泛呼吁, 2 月20 日宪法审议会上“国教案”被否决。民初建立共和政体后, 即实行两院制。由于不同政治派别间的利益纷争,导致政治上的明显分歧。研究系主张改两院制为一院制,“实质是想缩小国会权限以迎合段祺瑞专制的需要”。政学会认为, 从理论上说, 两院制与一院制皆有可行的逻辑性,但政治上的事实未必都与逻辑上的结果相符,“主两院制者, 其精要所关, 在防止国会专横与立法轻率二点”。从实践来看, 我国实行的两院制并无任何毛病发生, 相反实行一院制的国家,“事实无不失败也”,世界各大国无不实行两院制, 因此主张“从世界多数而采两院制”,并多次协商相关政团取得一致。 这一时期, 政学会还主张改组参议院, 目的是“务求参议院之分子, 稍含保守之性质”, 具体办法是:参议员之资格,必设年龄较高之限制(至少必满三十五岁) ; 须别设互选团体选出之议员,如退职、特任文武官及法定学问团体之类; 依现时选举法选出之议员宜减其数; 上院议员总额以一百五六十人为限。政学会希望参议院网罗各方面人才,“使国内各特团体之分子,悉以其意见表现于国会”, 从而扩大参议院代表的广泛性和影响力。政学会关于两院制的主张及其活动, 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分权思想。因为, 当时的权力掌握在实行专制的段祺瑞之手,实行分权主义, 有利于扼制北洋势力的集权政治, 对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为免遭战火波及, 北京政府奉行中立政策。1917 年2 月3 日美国宣布对德绝交,并照会中国与美国采取一致立场。围绕对德问题, 国内各政治派别之间由此展开角逐。对此国家要事,政学会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概言之, 其上层及入阁者多取支持态度, 但多数会员坚持获得民意后由国会裁定。最终因后者占多数,政学会选择了反对参战的立场。 是时, 无论是政府阁员还是地方大员, 政学会均有重要人物入选, 府院也颇重视该会对德问题的态度。2 月7 日政学会重要成员李根源赴任陕西省长前, 黎元洪设宴送行,“垂询对德宣战案”。李根源说:“当兹大势所趋,为自身国际地位计, 惟有断然宣战”。对此,“黎公颇首肯, 惟曰孙先生有反对宣战通电”,李根源主张“派人赴沪疏解”。2 月11 日政学会开会表决,“对于此次对德外交一致赞助政府”,但同时认为中国外交失败的“最大之弱点可一言以蔽之曰无后援”,因此决定组织外交后援会, 派韩玉辰和李肇甫与其他政团协商。12 日各政团决定共组外交后援会,次日即通过组织办法。 25 日外交后援会成立,“会中所有人物以议员为限??会中所有主张,闻纯以政府所定之方针为趋向, 只尽协助之力, 不加非难之语”bp。显然, 政学会组织外交后援会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政治立场,还试图结集的政治力量以支持政府的对德外交。 起初, 府、院均主张对德绝交, 但出发点不一。黎元洪是为迎合美国, 以使今后个人得到美国的支持。段祺瑞是为迎合日本,意在得到日本的援助以扩充自己实力。因此, 美国发现日本与段祺瑞的图谋后, 反对中国对德绝交和参战,国务卿兰辛要求芮恩施致电中国表示:“美国政府极感激中国的动向,但他不愿因此而使中国卷入战争的危险”, 黎元洪向来唯英美马首是瞻, 且也畏段祺瑞“假公济私”, 遂由赞同转向反对。但他并不直接表明态度, 认为对德外交“系关国家生死关头”,政府“应先与代表国民之国会协议”, 国会与政府若主张一致,“彼必不反对”。他还强调“今次之大战争,实为国家与国家之战争”, 主张“此事之真正决断必出之于人民”。黎元洪的主张看起来是要反映民意、发挥国会的作用,真正目的是借助国会之力制约政府。3 月4 日段祺瑞率阁员至总统府,请黎元洪核准对德绝交电文并盖印, 黎元洪要求增加“倘国民反对即作为无效”的内容, 段祺瑞则以“各国亟亟欲我表明态度”为由, 认为难以修正, 黎元洪坚持“不修正则不能发”,段祺瑞负气“拂袖退出”, 下午即辞职赴津。当日, 政学会召开会员总会讨论外交, 主张加入协约国和对德绝交,“适段辞职赴津之信至, 议决主挽留段”, 同时访晤黎元洪,主张维持段内阁。由于政学会的斡旋及与其他政团的一致努力, 黎元洪答应让步条件, 段祺瑞6 日晚返京复职。 在此过程中, 政学会的两位阁员也支持对德绝交。张耀曾指出:“中国当与英、俄、法、意、日五国取同一态度。”谷钟秀认为:“如不绝交,恐受人强迫, 体面亦失, 今日姑决定绝交, 来日之事, 容来日讨论之。” 由于二人是政学会的领袖,其意见对国会中的政学会议员颇有影响。参、众两院开会前,政学会均发表通告,宣称政府对德方针, 本会议决赞同,“顷闻政府定期明日赴院报告并征求国会意见”,“务恳届时拨冗出席, 查照本会先后两次议决, 一致主张”。由于政学会持赞同立场,又极力鼓动两院中的本会议员出席议会并投赞同票, 因而两院开会表决均以多数票通过对德绝交案, 显示了政学会在对德外交问题上的“举足轻重之势”。对德绝交案通过后,接下来便是宣战问题。对此, 政学会内部的意见再现分歧。一些会员认为, 对德宣战“实国家安危所系之大问题”, 主张“政府方面应注意民意”, 对德宣战案“若交到国会则望其可以通过,否则认为国家之不幸”。因此,他们希望政府慎重考虑对德宣战问题,“勿以此为政争之具,否则有莫大危险”。这颇引起政府的重视,“故政府亟于疏通”。5 月3 日段祺瑞以晚餐形式邀请政学会的议员, 说明宣战有“二不得已, 二不必虑,二希望”。政学会议员李肇甫说, 该会尚未讨论对德宣战问题,“具体的意见此时无从陈述”, 但此事是“自有中国以来第一重大事件, 关系国家兴衰存亡”, 对德宣战案向国会提交“必须盼其顺畅进行”,“苟尚无把握,无宁暂缓”, 希望总理能就议员反对或怀疑之处作明确解释,“斯为立宪的政府应尽之责任”, 对民间舆论竭诚疏通,“俾收举国一致之效”。5 月6 日段祺瑞特邀政学会李述膺、杨永泰等晤谈, 解答了“外间疑团”,“惟言及有人主张不信任则未答”。李述膺、杨永泰等再次声称“此事因关系重大,故未议决”,继续奉劝段祺瑞“先求全国人民释疑”。这些意见, 集中体现了政学会对政府取劝告监督主义、对政治取稳和改进主义的政治主张, 即“不事对立”、“不走极端”。是时, 政学会多次召开会员总会讨论对德宣战,争论非常激烈, 意见很难统一。5 日晚开会,“议对德宣战态度, 赞否未决”; 7 日晚再开会, 到会者八十余人, 发言者二十余人之多,“辩论之激越, 为从来所无”,“赞否未表决”; 9 日晚继续召开协议会,赞成与反对两派就对德宣战问题论战约4 小时,“谷钟秀、张耀曾交起说明不得已宣战之理由, 力图融洽反对者之意见,然终无效, 其后票决, 赞否之结果以数人之差, 终归反对派之胜利”。本来“政府方面有一线之希望者在政学会”, 政学会最终取反对参战立场, 使段内阁“遂愈陷于穷境”。 但是段祺瑞一意孤行, 5 月10 日众议院审查对德宣战案, 段祺瑞导演了让“请愿团”散发传单、“公民团”包围国会的事件, 压迫国会通过宣战案。针对段祺瑞的这一行为,政学会阁员甚为愤慨, 指出“围绕议会, 压迫议员, 殊非立宪的行动”。次日, 谷钟秀、张耀曾提出辞职。谷钟秀在辞呈中称“此等现象, 殊非立宪国家所应有”, 认为“外交问题必因此益增反感,而国内更将责难于政府”。他们还催促政府“速办免职令, 还我自由身”, 其他阁员也纷纷递交辞呈。5 月19 日众议院表决暂缓讨论宣战案, 三分之二议员赞成先改组内阁,“实际已构成国会对内阁的不信任”。因此, 段祺瑞的武力手段非但没能使国会通过宣战案,反而导致内阁成员辞职和国会对政府的不信任, 5 月23 日段祺瑞被免职,实是弄巧成拙。 三 政学会是由民国元年国民党分化后形成的重要派别, 但与之已有较大不同。作为一个新的政治派别, 政学会成立之初就极力在国会和政府中就一些重大的政治、外交问题提出主张、开展活动,显示出强烈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改造意识, 为民初政坛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其他政治派别的赞同和支持, 进而推动和影响了北京民国政府的政治变迁及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政学会围绕省制、定孔教为国教、国会体制等提出的主张及活动, 体现了反对集权和强调“权力制衡”的思想倾向,追求的是分权主义议会政治的道路,表明政学会继承了民国元年国民党的自由派传统。分权主义的议会政治道路, 是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派实现自身价值, 推行政治纲领以及最少风险公开行动的最佳选择。因为,走分权主义的议会政治道路, 可以通过议会立法的民意化, 使自己的纲领变成当权者的主张; 通过行政手段的法治化, 使自己虽不居其位, 但得行其是; 通过议会政治分权原则的司法独立化,可以避免和其他政治势力在发生利益分歧时正面对抗; 通过宪法规定有任期限制的首长对军队的统率权, 避免个人私有军队, 而使军队国家化。 围绕对德参战问题, 政学会的主张及活动直接影响了国会能否通过对德绝交与宣战案, 由于其对内阁的支持和积极斡旋,段祺瑞辞职赴津后又返京复职; 其阁员的辞职又引发政府危机和段内阁的垮台, 由此可见政学会对北京民国政府的政治变迁颇有重要影响。政学会最终取反对参战的立场, 实因其以岑春煊出任四川督军作为帮助政府通过宣战案的交换条件遭到段祺瑞的毅然拒绝,即是说政学会“借机扩充本派势力的条件未能得到段的同意”。他们的打算是,“拥戴岑春煊为领袖, 谋取地方实权, 以求将来发展”。因此, 以岑春煊督川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可见,获得实际政治权力始终是政学会极力追求的目的, 无论在国会还是在内阁都是如此, 而对德外交恰好为政学会寻求发展提供了机会。政学会一度支持段祺瑞政府对德绝交, 是因为段祺瑞内阁中政学会有两名阁员,同时祺瑞段拥有北洋军事实力, 若能借助必有利于实现其政治目的。但面对段祺瑞的暴力举动, 政学会认为是“玷及政府, 耻在历史”的事件, 是对北京民国政府分权主义议会政治的破坏,因此选择与其分道扬镳。而黎元洪提出对德宣战与否, 政府“应先与代表国民之国会协议”, 真正的决断“必出之于人民”; 政学会认为“但须府院国会一致”, 并多次强调“政府方面应注意民意”,此后二者的主张渐趋一致。再者, 黎元洪对民初建立共和政体有功, 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恢复共和有劳, 政学会能在国会有一定力量和影响, 在北方获得较大发展,“皆黎氏提携之力”,同时也与黎元洪进行了较好的合作。 政学会对德宣战态度的演变过程, 明确地反映了其“不走极端”、“不事对立”、“不崇拜个人”和“难进易退”的政治主张,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属性, 是体制内中国特色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一次重要政治参与。其在民初国会中的一系列作为, 对北京民国政府的政治变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民国初年的多党政治模式有许多特点: 第一,党、会、社等名目繁多,分化组合多变,骤生骤灭,泡沫政党居多。其中跨党派现象十分严重,一个人加入几个政党,甚至一个人担任几个政党的领袖。号称300多个政党,所标政纲冠冕堂皇,但许多政党因“既乏经济背景又无群众基础,故只可谓之政团,不得以政党论也”。 这是民国初年政党的最大特点。 第二,政党虽数量众多,但就政治倾向而言,却只有同盟会和非同盟会之分,其基本政治立场和精神,大体是清末革命派和立宪改良派的延续。在其基础上,原有政治派别急剧分化,增加了政党的数目。同时政党这一合法斗争形式也被袁世凯等军阀封建势力所运用,建立了不少御用政党和团体,因而呈现政党林立的局面。 第三,政党政治热闹非凡,但徒有其表。因为任何政党都没有进入国家政治权力的核心。政党政治的实质在于议会的产生、政府的组织和行政权力的产生,是政党之间合法和平竞争的结果,而政党的竞争又以所获得的选票为依据,以民意为基础。其时在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斗争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范畴。受其影响,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发展理应趋于议会民主多党政治,但政治体制的急速转变导致民国初年出现了政治权力断层,封建皇权的被推翻和政党发育的不成熟给北洋封建军阀以把持国家大权、操纵政党、玩弄议会、欺骗民意之机。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以政党轮流控制议会和组织内阁为前提。民国初年诸多政党中,虽然国民党和进步党在国会有过左右论坛的力量,但谁也没有掌握过内阁实权,因为当时中央政府的政治中心根本不在内阁,而始终在袁世凯的总统府。袁世凯的凶悍和政党的孱弱形成鲜明的对比。许多政党在袁世凯的收买和打击之下东倒西歪,飘零凋落。除进步党在反对袁世凯称帝发动护国战争尚有一些可圈点处之外,由立宪派发展而来的政党似乎并没给政党政治留下多少痕迹。所以民国初年的多党政治只是一种政治表象,而不具备多党政治的本质。 民国初年多党政治实践的失败,对20世纪中国政党发展史影响深刻。首先,从此以后,中国社会所争论的主要不是政党应不应存在的问题,而是政党的合适数量、政党的组织模式问题和政党制度模式问题;其次,议会民主政治和多党政治的理念扎根于中国社会知识阶层,许多有识之士如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马叙伦、王绍鏊、梁漱溟等亲历这次“民权初步”的演练,对议会民主政党的功能作用有了深切认识,为在以后国民党一党专政之下民主党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张君劢、张东荪等则是由进步党演变而来的研究系之传承者,以后组织了中间党派中的右翼政党中国国家社会党。

概述十九世纪末中国国内报刊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数日不出
腐女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日本出现过亚洲主义思潮。对于这个思潮,学术界或冠于"大亚细亚主义"。本文使用"日本亚洲主义"这个概念,以便对近现代日本亚洲理论做较广义的阐述与分析。日本亚洲主义其初原意义指在在亚洲(主要是东亚儒教区)共同文化背景下,以日本为主导,施行中日、亚洲连携,共同抗击欧美世界列强侵略。与近现代世界上出现的其它许多思潮相似,日本的亚洲主义,有其内在逻辑发展过程:早期表现为抵御列强?quot;亚洲同盟论"与"中日连携"思想;以后演绎出文化亚洲观点;而最后则异变为与"大陆政策"相连的侵略主义理论。值得注重的是,日本亚洲主义在中国曾产生影响,梁启超有"亚粹"思想、章太炎有"亚洲和亲"主义,孙中山有"大亚洲主义"等,某种程度是对日本亚洲主义的回应。以后李大钊又有"新亚细亚主义"。这些理论的提出,一方面肯定日本亚洲主义积极面的思想意义,主张弘扬亚洲传统,推动地区联合,同时也对此思潮中的负面意义表示警惕。无论日本的亚洲主义与中国的"大亚洲主义",其实质都是现代中日亚洲理论的一种表现。如何看亚洲,如何看亚洲文化,如何看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日本以至亚洲关系。这些,都是日本与中国亚洲主义曾经接触过的问题。进入21世纪之际,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且因时代的变迁,被赋予新的历史内容。因此研究近现代中国与日本亚洲主义思潮的来龙去脉,及其演化中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对于如何建立新世纪健康、稳定、和平的中日新关系;对于如何继续与发扬中日共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以适应现代化;对于如何中日共同努力,加强亚洲区域联系,以史为鉴,促进这个地区的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日本亚洲主义的初始含义,"亚洲同盟"、"日中提携"与"日本责任"诸论假如要分析亚洲主义的初始含义则有必要观察其最初产生的原因。日本是后进的工业国家,近代拉开帷幕之时,即与西方列强发生激烈的冲突,被迫"开国",倍受压迫。1853年,美国凭籍坚船利炮,以"黑船舰队"侵入长崎,迫使日本签定屈辱的《日美和亲条约》。此后,英、俄、法等国接踵而来,签定类似条约。历史事实如此的严酷,促使日本将反侵略作为时代主题,并试图与亚洲周边国家联合,实现这一"主题"。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国家,中国、朝鲜等国也与日本遭际相同,甚或更苛烈的景遇。日本亚洲主义在亚洲各国获得应有的回应与支持。这可以说是日本早期"亚洲主?quot;出现的重要原因。明治初年日本曾出现过几种社会思潮,分析这几种社会思潮兴衰消长,对熟悉亚洲主义的产生及其性质的最初界定也是有意义的。如"尊王攘夷"思潮,主张以中国儒学大义名分论为指导,号召国人反对幕府。在对外思想上则主张以武力抗击西方的侵略。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政府,尊王思想显然取得了胜利。但在反对西方侵略方面,军事力量悬殊与其它诸因数,使"攘夷"的一系列行动都遭到失败,"开国论"在日本转为主导思想地位。不过尽管如此,攘夷,即反抗西方侵略的思想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可以说,早期亚洲主义与攘夷论有着重要的内在思想渊源。亚洲主义的最初初提出,其锋芒所向,主要指向西方。几乎在抗击西方侵略的同时,亚洲侵略的思想也已经在日本滋生。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人主张此论。他们意在效法西敌故技,动干戈于朝鲜、中国等东亚地区。将失落于西方的利益,补得于周边邻国。后来情况有所变化,岩仓大大使从欧美视察归来,主张"内治的急务",西乡等人下野(1873年)。此期"征韩论"等侵略理论,暂时内敛,遂使"亚洲主义"在日本国内获得较大的舆论空间。也有学者认为,日本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自由民权运动曾为亚洲主义创造了较好的生存条件。1863年启蒙主义团体"明六社"发起,积极宣传西方民权思想,开展"开明"与"渐进"的启蒙运动。板垣退助等人建立爱国公党,提出国会开设要求。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生,使日本思想界的注重力转向国内改革,原来对外侵略的嚣张色彩暂时淡化,无形中助长了亚洲主义的发展。显然,西方列强的侵略、尊王攘夷思想的发生、征韩论以及亚洲侵略论的一时"退潮",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以及"合纵连衡"的策略考虑,诸种因素合于一道,遂使日本的"亚洲主义"初潮涌现。早期亚洲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平野国臣、佐藤信渊、胜海舟、杉田鹑山、森本(樽井)藤吉等人。日本早期亚洲主义所主要宣传的是"亚洲同盟论"。与此主体理论相关的,则有抵制西敌(俄、英、美、法等)论、日中提携论、亚洲连衡论、日本责任论等。日本近代闻名思想家胜海舟较早倡导"亚洲同盟论",主张唤醒亚洲,起而抗击西方侵略。1863年,日本政治家木户孝允等访胜海舟。海舟在日记中写道:"当今亚细亚几无人有意反抗欧罗巴。此乃胸臆狭小,而无远大之策之故。以我所见,当以我国出动船舰,前往亚细亚各国,向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广为游说",说明亚洲联合,建立亚洲同盟的紧迫意义。胜海舟以为在西敌东侵的紧要关头,"亚洲生存"实为重要。他在《解难录》一书中以为:宜由日本、"支那"与朝鲜结成三国同盟,"合纵连衡以共抗西洋"。假如说,胜海舟以及其他一些思想家提出过亚洲主义的思想,那么19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一些报纸则对亚洲主义作了较有声势的宣传。

政治、历史地理考试各有什么技巧?

精气
殆乎
总体概述 成绩的取得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抓书本知识,二抓解题策略即应试能力。 1、是细心审题: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2、是规范答题: 格式规范: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错就可能全盘皆输,如评论式的问答题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较式问答题要先答比较项再展开具体内容。 语言规范:也就是语言表达要用学科语言,我们应尽可能用书本语言去答题。要点表述规范:一是强调答案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点而丢了得分点;二是表述必须条理化,不能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3、是迁移知识: 这种迁移能力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看到一个题目往往不联系书本知识,不知道用书本语言来表达,结果造成不能得分。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迁移: (1)、做选择题时,不少题目在确定选项时很难判断,但如果结合书本知识的相关内容就很容易判断; (2)、做材料题时,有的材料很难理解,只要联系书本相关知识就会迎刃而解,看到问题中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就必须回归书本找答案。 (3)、做问答题时,这点更重要,遇到比较灵活的题目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做这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先必须学会解剖题目,理解题意,不能云里雾里,然后在脑子中过滤这段时期的有关内容,从中挑出题目需要的内容组合答案,如果能养成习惯的话,解答这样的问答题就很简单了。 4、是掌握技巧: (1)、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讲选择题时一般至少用两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发散思维。 (2)、抓住一般规律,切忌满天撒网。例如,比较改革运动一般都是要从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找比较项,同时注意抓住参照项来思考。 (3)、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如材料式选择题,所选答案就要注意全面、准确的反映材料原则。程度式选择题就要学会推理,如根本原因就是原因的原因。再如材料分析题,方法很多,但至少要养成一个习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抓有效信息,并且将找到的信息予以标注,然后再组织答案。 分例解说 一、关于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类型简介 根据近几年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常考题型,选择题的题型主要分七类: 1.排列选择题(组合选择题) 近几年排列选择题的排列一般分三种:(1)按某一类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2)按历史地理知识的排列。(3)按因果关系顺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2004年江苏高考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1)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2)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 例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动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3.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这种题型的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注重于历史结论。 例如: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2004年广东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4.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中引用的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另一类是图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 例如: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2004年广东)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5.否定型选择题 否定型选择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题干中往往用“不正确”、“错误”等否定式的词语予以提示。 例如: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增长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 D.美国的独立鼓舞人民的斗志 6.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其特点是在题干中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几个相同点及不同点,其表述一般都是教材中没有叙述过的新的结论,要求应试者通过比较后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2004江苏高考题)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7.填空式选择题(单纯识记题) 填空型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表述不完整,用选项补充完整,其实是填空题的变形。这类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否准确。 例如: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2004年广东高考题)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二、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审题 一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二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关键。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领会题意和要求。在此前提下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第二,妙用解题技巧。 三、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 (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 (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 (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由于强调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试题中要求学生回答历史事件的过程、内容即回答“是什么?”的相对减少,而要求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现象产生的背景要素(含原因、条件等),即回答“为什么?”以及“如何评价?”(含性质、特征、作用、影响等)的试题则大量增加,这种命题特点不仅体现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上,还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上。 二、关于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②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③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价。 步骤分析 第一步:浏览材料、明确主题。 从材料中的“永乐二年”、“顺治元年”等有关时间和内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题所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这就是本道题的主题。这时,应该马上从脑海里调出有关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占据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斗争、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等知识点和“闭关锁国”这一外交政策,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材料打下基础。 第二步: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显然,本题是要求比较明清两个时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异同点,并归纳出其历史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阅读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湾”就很重要,它隐含着当时清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心态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势力的增长,维护满清的长久统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带着问题到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如第①问,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许下水”、“不许越界”,材料三的“内外隔”等;第②问,材料一的“因以为寇”,材料三的“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题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据材料意思和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第①问的“相似之处”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问的“不同”,应具体从材料中的意思出发,结合所学,得出“海患”、“固统”这一关键区别。第③问,应该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去理解其历史影响。 这样,已经初步形成本题的答题提纲。 第四步: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根据上述提纲,在试卷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概括说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简单翻译材料,避免“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①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②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清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沿海反清势力联系,威胁其统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贫穷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解答材料题一定得紧扣材料,上述四个步骤始终没有离开材料,其中关键步骤应该放在第二、三步上,这两个步骤做好了,动笔书写答案应该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确的。而考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这两个环节,不少考生害怕时间不济,往往是材料都没有读完,意思也没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离题千里,答非所问,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题(包括问答题),一定要养成“明题意、列提纲”的良好审题习惯。 2、下笔作答时,应该根据材料的语言环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师授课的讲述和材料中的原话照搬照抄,同时做到语言精炼、流畅,书写清晰、规范。 由此可见,解答材料题是有其特殊规律和方法的,考生们如果能很好的落实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四步法”,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关于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三、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第五、认真检查,及时更正:对题目和答案要认真而严格地检查一遍。看审题是否偏差,题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通过检查,应及时更正,做到对题作答,要点分明,书写规范,亦无错别字。地理 做选择题善用排除法 1.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往往试题要求你以果推因,有时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比如让你选择正确答案,你可以排除那些有明显错误的,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 2.综合题的解答要有整体性思维 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有整体性思维,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回答。 地理,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要遗漏提干和问题里的每一个信息。地理题应该可以算作是文科中的理科,理解计算的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自然地理类的,首先就是准确地判断出地理位置,然后才能根据基本知识点答题,使很容易拿到全分的;如果是人文地理的话就要注意要点一定尽量答全。 参考资料: http://hi..com/simyandfour/blog/category/Study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