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野
考研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这个重新选择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和学校的选择,这也是考研规3366303131划的重中之重,即择校、择专业。同学们在距离19考研还有一年多的时候,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审视、了解和规划,那和别人相比,你的考研就胜了一半了。下面为大家详细分析如何正确地选学校、选专业。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考研应该先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答案是应该先选专业。为什么?因为专业选择的侧重点是考虑你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侧重点是未来院校的竞争难度。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你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目前全中国总共有430多个国家明确列出来的考研的2级学科,即将来可以选择的考研专业,但是如果算上各个学校自设专业以及交叉专业,那专业就,还有很多学校是按照专业方向招生,分得更细,全国大概有两千多个专业。目前全国两千多个拥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的本科以上院校单位,加上研究所,目前总共是937个硕士点,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重组。两千多个专业、九百多个单位,所以如果一开始上去眉毛胡子一把抓,先选一个学校,再去选里边的专业,是没办法操作的。所以我们只能先选择专业,缩小选择面,从专业里面去看全国九百多个单位,有多少个单位在招这个专业,从而再去判定这些学校里边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可能逐步地缩小我们的选择范围。专业的选择确定了你这一辈子干什么,你在哪个领域里边工作,你吃哪碗饭,在选专业的过程中,同学们容易陷入以下三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追热门。所谓的热门就意味着招生人数多。一个专业招的人多,它就必然热门。全国目前报考最热门的专业有MBA、MPPC、法律硕士、MPA、计算机、临床医学等,但是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因为热门与否,它只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第二个是兴趣。有人说难道兴趣这个东西还有可能是误区吗?我就喜欢,我就要报。但是在审视一个人的兴趣之前,一定要想好三点。第一,你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边奉献终生。第二,你是否已经熟悉这个专业,还是只是凭感觉喜欢。第三个,你是否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边去P K其他同学的潜力和资质,毕竟别人学了那么长时间。第三个误区是同学们很多时候选专业,非得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如果你跨专业,其实完全可以跨一个跟本科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了解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是什么关系。全国目前总共有13大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有172个一级学科,有563个二级学科,有若干个研究方向。研究生是要考二级学科,或者说是研究方向。比如有人将来要考经济学里面的一个专业--产业经济学,这里产业经济学就是一个研究生的专业,在本科阶段基本上没有哪个学校开的本科专业叫产业经济学,基本上就开经济学,就到这个程度。但也有特殊,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就有一个单独的研究生专业,叫做电视传媒经济学,它是一个单独的方向,这个方向也可能会成为一个专业。一个研究方向是否会独立地招生,取决于在考这个专业、这个方向的时候,目标学校给这个方向、专业是不是单独命题,考生要去看其初试科目的专业课跟别的专业是不是一样。所以,不要片面地说"老师我肯定不考我自己的本科专业",一定要看本科专业到底有哪些细分的方向,有哪些细分的二级学科。其次,在选研究生专业的时候,不要望文生义,很多学科一看名字,会产生非常明显的误区。比如,社会学,毕业的时候拿的是法学的硕士学位。我们可以通过区分6位数的学科代码的前两位,去区分毕业之后拿什么硕士学位。因为硕士学位就集中在那13个学科之中。通过学科代码来区分不同的专业。每一个学校会给它所招的学科专业一个学科代码,并且学科代码六位数当中,其中的第三位如果是5,那就意味着这个专业是专业硕士。关于专业的选择,提醒大家还要弄清楚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根据未来工作之间的对口关系,专业可大致分成了两大类别:一大类别叫做技术型专业,一种类别叫做实践型专业。技术型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基本上学这类专业,也都主要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例如医学,工学,经济学,理学,农学,为什么它的对口度比较高?因为它的门槛比较高。你如果要干工科相关领域、技术型的工作,没学这个专业基本无法入门。实践型专业在将来找工作的过程当中,和所学专业之间并没有那么强的关联。实践型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背后给你提供的一种学习的思维。换句话说你读实践型专业的研究生的意义在于,你可以去到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一种证明,而不是专业本身是证明。我读研,主要还是想读出来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还有就是不想做技术了,钱少还无聊,有时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