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900年那时候有博士这个学位吗?

忍岳
夺魄
1900年已经有这个学位了。根据有限的资料查询:1879年(光绪五年)马建忠就在法3366303830国取得了博士学他有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fr:licence de droit现在翻译为博士当时应该没有对应词语)1879年,马建忠取得政治私立学校(fr:école libre des sciences politiques,巴黎政治学院前身)法学学位(fr:licence de droit)。他经过勤学苦练,在36岁时得了博士学位,9月回国。李鸿章获悉后专函聘他入幕,马建忠9月中旬开始投身到李总督府门下,成了李鸿章办理外交与洋务的左右手。 曾去印度、朝鲜处理外交事务。并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现代学位制度在上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曾仿效英美等国的学位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我给官方才正式确定博士学位。历史上博士这个称呼,最早只是一个教师资格证书。Doctor这个词本身来自拉丁语,就是教授的意思。在基督教早期教会时期,这个词指的是那些有能力解读圣经的人,也就是现在的神父之类的位置。后来,天主教开始设置考试,考试通过的,就会颁发这么一个教师资格证书licentia docendi。到13世纪,教皇把授予这个称号的权利给了巴黎大学,授予范围也扩大到了非神职的领域,成为了一个教师执照,licentia ubiquie docendi。这个时候这个证书才进入大学领域。一个新教师在可以自己教课之前,是需要跟着一个导师学习一些年头的,这大约就是现代的导师制的直接源头,虽然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历史实在太悠久了。出师之后,通过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授大学的资格,所以这个执照就要比学士学位高上一级。在很长时间里,硕士和博士的称呼是混用的,后来逐渐演变,博士成了更高一级的证书。在二十世纪以前,博士学位是个非常罕见的东西。比如英国体系,博士学位拥有者需要是在相关领域的佼佼者,这样授予就非常谨慎,人数也非常稀少,当时很多在大学教书的都拿不到这个学位的。后来德国体系要求取得大学讲师资格的都要做研究型的博士论文,这个传统普及之后。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好不好。

的悲剧
红猪
这回作个中介的:马来西亚世纪大学总校(SEGi University,简称世大306532)位于首都吉隆坡哥打白沙罗地区(简称KD),世纪大学成立于1977年,距离马来西亚的标志性建筑双峰塔(KLCC)仅15分钟车程(22公里)。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医博类大学(国内985类型大学,马来西亚仅有的两所开设孔子学院的大学之一),也是马来西亚教育部重点扶持及马来西亚屈指可数的MyQuest 六星级-辉煌级和MQA SETARA 五星级-卓越级大学(马来西亚教育部学术鉴定局MQA高等院校级别评估) 马来西亚双联课程 双联课程是指与英国、澳洲、美国大学合作的,可以帮助中国学生顺利转学去第三国继续学业。学生在马来西亚读完全部课程,将获得与英国,澳大利亚或美国本校一样的学位,该学位受到马来西亚,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承认,同时在世界上有非常广泛的认可度。 世纪大学合作的部分院校: 英国桑德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是一所位于英国英格兰地区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01年,并以其高质量的教学而闻名全英。桑德兰大学现为英国最大的大学之一, 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由四大学院组成:艺术、设计和传媒学院,商学与法律学院,应用科学学院,教育与社会学学院。其中,该校的圣彼得商学院获ACCA,CIPD以及SHRM(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认证。拥有知名校友SirAlan William Parker,Tony Scott,Silin Lu等。 特色专业主要有:艺术、设计、摄影、 计算机、教育、法律、传媒、经济、管理、市场、文学和语言等。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简称UoD)始创立于1881年,是一座坐落于苏格兰邓迪市的世界一流著名研究型大学,世界高校科研影响力Top100,科研水平在欧洲以及全球有着极高的声誉。连续六年(2010-2016)苏格兰大学满意度第一。2019年QS世界排名第272位,2018年TIMES英国大学排名第23位,英国《卫报》大学排名第24位。其中最为突出的学科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医学、金融、法律、建筑、艺术与设计、材料科学、工程等。其中在生命科学、艺术设计、教育学领域居全球Top100。南昆士兰大学,英文全称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简称USQ,创建于1967年,位于昆士兰州,是一所得到澳大利亚政府和中国教育部承认的公立综合性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因其优质的课程和出色的教学水平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其卓越的学术人员和学术项目也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曾被MyUniversity评为昆士兰州毕业生全职就业率最高的大学。南昆士兰大学下设健康、工程和理学学院(HES)以及商科、教育、法律和艺术学院。(BELA)两大院系,面向学生提供本科、荣誉学士、研究生、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授课式硕士学位、研究式硕士学位和博士等多层次的教育课程。世纪大学的部分课程介绍: 专业涵盖:商科、医科、人文、教育、工程、科技、酒店旅游、社会、艺术、设计、生物医学等学科,提供超百种学位(含博士学位)和专业文凭课程,包括英美澳著名大学的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并可学分转移至英美澳加新等国继续深造,与欧美名校无缝对接,教学质量一流,学术资格国际认可。

国内学士学位,申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成功,怎么弄的?

爱恨调
城门谣
申请斯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3036坦福大学博士所需条件:1、学位背景要求:四年制正规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语言要求:除工程学院开设的部分硕士学位项目外,其余项目(硕士、博士)均要求TOEFL不低于100分,无单项要求;工程学硕士要求TOEFL不低于89分,同样无单项要求;TOEFL有效期18个月;IELTS要求见具体项目申请。3、GPA要求:未设定有最低GPA分数要求。4、GRE要求:所有专业均需要有GRE成绩,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除外,它们要求的分别是LSAT、MCAT以及GMAT。二、申请材料如下:1、完成在线申请表:通过ApplyWeb系统申请;2、申请费:$125;3、成绩单:申请时只需在线上传成绩单的扫描件,录取之后需再递交2份纸质的正式版本;4、GRE/GMAT成绩;5、OEFL成绩;6、推荐信:3封;7、个人陈述;8、其他材料:个人简历仅部分专业需要;艺术类专业一般要求递交个人作品;人文类专业一般要求递交写作样本;9、资金证明:申请时无需资金证明,被斯坦福录取后申请签证时才需要,切勿提前递交。扩展资料:申请准备工作:1、对留学意向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学术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2、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外学校的情况,包括历史、学费、学制、专业、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学术地位、学生人数等,要特别注意该校国际学生有多少,其中有多少中国学生在读。此外,还要落实该学校颁发的文凭是否受到我国的承认。3、该学校的住宿、交通、医疗保险情况如何。4、该学校在中国是否有授权代理招生的留学中介公司。5、留学签证情况。6、该国政府是否允许留学生合法打工。7、本专业在该国的就业情况。8、毕业之后可否移民。申请签证:出国留学签证就是在一个人所持的护照或旅行证件上签注(盖章),或贴上一张标签,盖章或标签带有清晰的说明文字,指明持有人进入该国的事由、允许停留的时间、或通过其领土前往其他国家的许可。一个人如果想出国旅行、定居或者留学、结婚等,除了需要持有护照以外,还应该持有相应的签证。护照是持有者的国籍和身份证明,签证则是主权国家准许外国公民或者本国公民出入境或者经过国境的许可证明。 签证一般都签注在护照上,也有的签注在代替护照的其他旅行证件上,有的还颁发另纸签证。签证的有效期:是指从签证签发之日起到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准许入境,超过这一期限,该签证就是无效签证。一般国家发给3个月有效的入境签证,也有的国家发给1个月有效的入境签证。有的国家对签证有效期限制很严,如德国只按申请日期发放签证。过境签证约有效期一般都比较短。斯坦福大学校训: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原文是德文,英文为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这句话传自16世纪的德国人类学家修顿( Ulrich von Hutten ),中文译为:“自由之风劲吹”。校训的含义就是鼓励和保证学校师生能自由无阻地从事教学和相关的学科研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国留学百度百科—斯坦福大学

同济大学博士毕业要求发几篇SCI或者EI,有没有其他什么要求?

出车
民如野鹿
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国内外发3431366332明专利(排名前3名)等要求。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或国际学术期刊的通讯作者,且申请人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至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的论文”是为在国内外有正式刊号的期刊或有正式刊号的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有申请者个人获奖证书,获奖单位署名同济大学),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排名前3名),相当于前述1篇论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参照此规定执行,申请专业学位者按有关规定执行。扩展资料: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的相关要求规定:1、申请理学、医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或SCIE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或SCIE检索(或有2篇发表在EI收录期刊源上,或被EI检索 )。  2、申请工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论文发表在SCI、SCIE、EI收录期刊源上,或已被SCI、SCIE、EI检索。3、申请哲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及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者,应有1篇学术论文发表 SSCI、A&HCI、CSSCI 期刊源上,或全国性学科专业指导机构认定的学术期刊上。参考资料来源:同济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如今我国教育的最高学位是博士学位,那么古代的博士是什么样的?

石蒜
疗养院
现在我国学历上最高的学历是博士,能够学到博士学历的人都是很让人敬佩的,其实博士在我国古代,它的含义和现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现在的博士学位一种学位制度,是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但是,我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博士这个词,在战国的时候,博士是官职,也包含了博学的意思,早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过,在汉代的时候,博士出谋划策的职责逐渐淡去,成为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官员了,如果放在现在作比较的话,就是大学的老师,专门为学生讲述儒家经学的内涵。从汉朝以后,博士的职责又了起来。他不仅仅是传授经书,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博士官位,在魏国的时候,博士的官位是掌管礼仪官职,在唐朝的时候,不同的博士传授的对象也不是一样的,唐朝的博士传授的是太学生,就是皇帝的子孙后代,以及皇亲国戚的孩子,那个时候的博士是很多皇上的老师,一直教授的皇家子孙的学问。直到封建统治的清朝,仍然是有博士的存在的。北京的国子监就是博士教书的地方。而且在古代博士除了是一个官职,而且也变相的说明了这是一个人对于一个领域十分精通的定义。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对于经学方面十分精通的话,那么就可以成为经学方面的博士,如果对军事方面十分精通的话,就可以成为军事方面的博士。

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的专业课程

非性命也
红丝错
英语密集强化课程自(1至6个月不等,专为国际学生开设);基础课程:商学预科、理科预科、资讯科技预科、A-Levels 等;本科课程:医学与外科、验光学、会计、商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行销、会计与金融、商务与管理、商务与市场行销管理、商务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土木工程、建筑管理、环保技术、化学工程、电气与电子、机械工程、资讯系统管理、电脑、多媒体、心理学、大众传播、金融、国际商务、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幼儿教育等;硕士及博士课程:化学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教育学、环球商务、综合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

博士和硕士哪个大

钢管侠
海盗
博士。博士和硕士都是学位的一种等级,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学内位体系中容,博士是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扩展资料: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现代中国的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在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的决议后,发给学位获得者相应的学位证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位

博士的博士生问题

莫然有间
电梯上
目前,我国博士教育的经费主要包括生活补助、科研经费、奖学金、培训拨款、研究拨款、出国访问、教育基金等部分,但数量上严重不足。第一,博士生生活补助水平较低。学位制度建立之初,国家对博士生补助非常重视,博士生的补助水平相当于当时的五级工资标准,与当时生活水平、工资标准比较,相对较高。中科院教授王铮回忆说:“1989年我作为博士研究生收入是91元,这比一般人高,他们是每月78元。”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分配体制的改革,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博士生资助标准变化不大,博士生补助水平与工资水平的距离逐渐拉开。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中等偏下户的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6108.33元,而目前博士生补助水平大约为每人每年6000元,可见,博士生补助水平非常低,只能勉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2006年)对博士研究生的经济收入和开支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博士生支出高于收入,熟悉博士生生活状况的博士生导师也认为,博士生中经济困难者占有较大比例。第二,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我国高校博士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下拨的奖学金经费(主要是普通奖学金的方式),因此,目前积极推动的以科研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的资助力度不大,资助金额有限。“一方面,由于导师科研经费数量不足,博士生从这一渠道获得的科研资助比较少;另一方面,我国研究型大学为博士生设立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普遍不足,加上我国很多大学的财务制度中缺乏明确规定,或者资助标准较低。因此,尽管几乎所有博士生都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但并不是都能拿到助研工资,能够从助教、助管岗位拿到稳定工资收入的博士生为数也很少。”(摘自教育部原部长周济的讲话)奖学金方面,不少高校的奖学金已经失去了其奖学功能和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变味为助学金,几乎人人有份。这种资助结构体系没能体现资助的初衷,也难以发挥各种资助方式的作用。第三,从资助结构来看,文科博士生资助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对大连五所大学的历史、金融、社会、经济、会计五大院系全日制博士生收入调查发现,各学校基本上每月发放国家补助的350元和学校补助的240元。科研经费方面,历史系博士生的科研经费几乎没有,金融学和会计学专业学生平均每月能拿到200元左右。相比之下,理工科的科研经费要高很多,基本上每月都能拿到1000元以上的科研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行体制下不同专业的博士生经济资助水平差别较大,文科博士生的资助状况更令人担忧。第四,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每年都会公派一部分博士生进行出国访问,国家负担全部的费用,可是名额极其有限,只有极个别的博士生能够获得这个资格,资助可谓是微不足道了。教育科研能力不足,与实际相差甚远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教育科研能力下降。理工科的科研经费要导师自己解决,这种状况导致了“教授像商人”现象的蔓延。在发达国家这种状况有所不同,教授有国家拨款的教育经费支持,如果教授能够做出成果,进行成果转化,将得到经费的支持。博士生导师一般一年带2~3名博士生,主要任务是跟其做课题。一般来说,社科类的课题项目比较少,文科类博士生几乎没有课题可做,从而无法锻炼博士生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表示,由于科研项目数量有限,不少博士生从事的科研方向并不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工作,有的则长时间局限在一些低水平横向开发项目上。好不容易申请下来一个科研项目,由于经费的限制,相关的研究只能是闭门造车,没有实际的调研支持,导致科研成果不符合实际状况,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导师和博士生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只能束之高阁,毫无用武之地。 博士培养评价机制不符合教育规律,如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强制发表论文制度,除学位论文外,必须在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将论文数量作为惟一的考核指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家都在凑够要求的数量,论文抄袭现象屡见不鲜,虚假论文遍地飞,粗制滥造现象严重。新形势下博士生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明确博士生的定位,还原大学的学术价值国家、社会对博士人才的要求是什么?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今天国内的博士教育,其首要功能不是培养学术人才,而是满足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就是对“博士头衔”的畸形需要,这导致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质量急剧下滑。因此,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博士教育只保留“不起眼”的学术功能,从根本上把大学“还原”为教育机构、学术机构,只追求教育价值和学术价值。根据学科性质,博士生教育应该是“象牙塔”里的科研学术训练,而不是大众教育。我们必须明确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应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重视理论性、基础性学科的人才培养,而不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博士生教育与硕士生教育的学科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我们所授予的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二者的学科结构很接近。这种结构雷同,一方面说明了博士生教育要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基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没有真正体现博士生培养目标与硕士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博士的就业领域应该以研究和教学为主,美国70%以上的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2006年我国博士生毕业后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人数的比例仅为46%。该比例的下降说明博士进入其他领域就业,这与博士培养初衷有所偏离,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博士增长速度较快和结构的不合理。按照“研究者”来定位博士生,那么博士生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工资,就应该具有“指导教师的科研合作伙伴”的地位。如此,他们在经济上就能够自主,在科研上就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课题的规划和设计,在研究的道路上就能够更自由地进行探索,博士生创新的限制性因素就可以大大降低。加大博士教育的投入,多元化投入来源中国有句俗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政府应设立面向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两部分,大幅增加国家对博士生教育的拨款额度。国家作为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受益方,应担当主要资助责任。在资助对象上,政府应给予基础研究和人文社会学科的政策倾斜,以扶持这些学科的发展。现在国家资助的科研课题一般只有资料费、设备费等,而没有“科研人员工资”的财政预算。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三助”岗位的津贴主要由学校筹集资金予以解决,高校财力的有限决定了岗位工资都不高,一般是每人每月300元左右。各学校奖励资助增加部分,主要是由学校和导师共同出资,其中,学校承担绝大部分,导师从其科研经费中抽出部分给予补充,但各个高校能筹措到的经费毕竟有限,其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应改变我国目前博士研究生“三助”报酬偏低的状况,推进科研拨款体制改革。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应设立“人头费”项目,并建立相关制度来规定劳动报酬在整个科研经费中的合适比例,使为博士生的科研支付劳动报酬有章可循。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博士论文的质量。以课题为依托,考核博士生的方法掌握情况。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是训练博士生独立学习,以及从事研究工作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严谨求实作风的手段。博士论文的题目选定、框架及实验设计、资料收集与处理等阶段,都是训练博士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将学术训练作为评价博士生的主要标准,改变现有的以论文数量为指标的标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并且导师应该负有主要的责任。实施博士论文答辩的匿名评审制度,规定每一位博士生答辩必须要求有若干位相关领域的外校博士生导师参加现场的答辩会,并提出相关的前沿问题。将硬性的论文数量转变为软性的相关专业人士的现场答辩,把论文答辩作为评价其是否能够毕业的主要标准。重视产业部门的博士生培养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界的博士生培养能力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不乏一些高水平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他们不仅拥有较雄厚的本学科知识,而且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这是一笔潜力巨大而且条件优越的教育资源。这些企业如果采取与高校、科研部门联合,或者为其单独设立学位授予点的方式,不仅可以为我国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开辟一条有效的渠道,而且也有利于缓解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产业界对专业型博士的培养能力,通过博士生的培养来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的企业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美国广泛开展的“合作”教育或称工业与大学的联合体,以及日本的向社会聘任导师等做法,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很好的范例。

世界上第一位博士的导师是什么学位?

纤秾
人之所引
其实即使到现在,能指导博士做研究的也不必须自己有博士学位。中国的体系里面有博士生导师这个位置(中国开始设置博士生导师这个位置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博导自身拥有博士学位,这个要求是后来增加的,导致当时很多大学教授去补博士学位),在西方体系里面基本上是没有的。在外面,在有博士授予权的系所,基本上只要你有正式的学术位置,都可以指导博士。只不过一般来讲没有博士学位很难拿到这样的研究位置。博士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程度上是科研合作关系,学生比导师水平高的虽然不多见,但是也有不少的,至少,导师与学生各有所长的情况还是不难见到的。历史上博士这个称呼,最早只是一个教师资格证书。Doctor这个词本身来自拉丁语,就是教授的意思。在基督教早期教会时期,这个词指的是那些有能力解读圣经的人,也就是现在的神父之类的位置。后来,天主教开始设置考试,考试通过的,就会颁发这么一个教师资格证书licentia docendi。到13世纪,教皇把授予这个称号的权利给了巴黎大学,授予范围也扩大到了非神职的领域,成为了一个教师执照,licentia ubiquie docendi。这个时候这个证书才进入大学领域。一个新教师在可以自己教课之前,是需要跟着一个导师学习一些年头的,这大约就是现代的导师制的直接源头,虽然师傅带徒弟的传授方式历史实在太悠久了。出师之后,通过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授大学的资格,所以这个执照就要比学士学位高上一级。在很长时间里,硕士和博士的称呼是混用的,后来逐渐演变,博士成了更高一级的证书。在二十世纪以前,博士学位是个非常罕见的东西。比如英国体系,博士学位拥有者需要是在相关领域的佼佼者,这样授予就非常谨慎,人数也非常稀少,当时很多在大学教书的都拿不到这个学位的。后来德国体系要求取得大学讲师资格的都要做研究型的博士论文,这个传统普及之后,博士数量才开始增加,自然地位也逐渐降低,现在成了拿到大学位置的一个基本条件。特别是最近十几二十年,有些太多了的感觉。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