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本溪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开发中心怎么样?

优孟
汤武以来
本溪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开发中心是2000-12-11在辽宁省本溪市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本溪县草河口镇正沟村。本溪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开发中心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105007256822133,企业法人代文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本溪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开发中心的经营范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本溪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开发中心信息和资讯。

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是什么样的一个单位

圣人之道
腐女
  该项目建设法人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并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等四家单位进行建设。  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我国西南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面向服务于国家和云南生物产业发展,面向国家战略生物资源与环境安全需求,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凝聚和培养生物多样性一流人才,力争将其建成生物多样性国家实验室,使其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最终成为国际上在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机构之一,为云南的生物产业,特别是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的各项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有序的推进中。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怎么样

碧血剑
中国海洋大学 貌似有这个专业吧 就是青岛的那个 另外想搞研究 呵呵 你知道中国现在找工作有多难 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有多少 想搞科研的有多少 科研单位每年招收人才才几个 所以这条路很不容易走 也许最后会和你的理想落差很大 除非你能保证你。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

告解室
千乘之君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有人问根据对自然界的研究可以推断造物主的工作有何特点,据说英国科学家约翰·波顿·桑德森·霍尔丹(J.B.S. Haldane)回答:“过于喜爱甲虫。”因为甲虫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群。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特里·欧文(Terry Erwin)推断,多数未知的甲虫种类可能生存于我们无法靠近的30米高的热带森林树冠层。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6597.htm

北京湿地研究中心的联系方式

仁声
鸽之翼
北京湿地研究中心就在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研究室 对你应该有用一、研究队伍 顾 问:金鉴明 院士; 组长(PI):洪剑明 副教授;陈卫 副教授; 成 员:胡东 副教授; 王正军 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付必谦 副教授;李学东 副教授;王忠锁 讲师(北京大学博士); 博 士 后:孙积云(东北林业大学博士); 硕 士 生:9名。 二、研究组长教育科研经历 二、 1997.8 – 迄 今: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三、 2002.03 – 迄今:首都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四、 2001.05 – 2002.02:美国林务局工作。 五、 2000.09 – 2000.12:美国Huxely环境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六、 1989.09 – 1993.06: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硕士(导师为邱泽生教授)。 七、 1986.09 – 1997.06:首都师大生物系助教、讲师。 八、 1984.09 – 1986.08:首都师大团委组织部长。 九、 1980.09 – 1984.08:首都师大生物系学士。 三、研究方向 1.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是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北京地区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资源动态变化与发展潜力评价;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与资源利用方式与规模研究将为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政策依据和科学保证。该领域是我们在北京市的传统优势领域。 2.北京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城市生态建设:通过对北京地区不同类型湿地环境特征、动植物区系和主要湿地鸟类生态学,北京湿地主要生物种群分布规律、数量动态及对湿地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掌握北京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因子与环境的关系,为北京的湿地恢复和生态城市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该领域是我们将传统优势与新研究领域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重要发展方向。 3.人工湿地技术在水质净化与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和对中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及对微污染水体、景观用水进行循环处理属于生态处理技术,成本低、效果好,处理设施的景观设计又能与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自然公园营造相结合,是北京市科委《主题计划》中水资源再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城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人工湿地生态技术对水中氮磷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的去除技术。 4.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科普和环境教育:环境保护重在教育,作为师范大学,我们依托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和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面向大学生、中学生、中小学教师和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保护知识;举办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科普夏令营、冬令营、野外观鸟等青少年与公众的户外生物科技活动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已建有“北京湿地学校教育研究基地”、“野鸭湖湿地教学研究基地”和“生态环境管理与环境教育”辅修专业。 四、近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北京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2001-2004) 2.棉铃虫区域性种群动态的空间精确性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58): 3.杨镇苇塘湿地生物多样性与鸟类保护[WWF项目会2003-2004;CN0861.01(6329)] 4.北京地区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的研究(市教委) 5.湿地恢复监测评价与湿地保护教育(国家林业局2004-2005) 6.科普型湿地生态社区建设(市科委2004-2005) 7.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之长江中下游洄游性银鱼的集合种群动态研究(科技部973项目G2000046805;核心成员) 8.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总体规划(北京市环保局2005) 9.科技平台创新建设——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建设(市教委专项) 五、学术论文(近年代表作,*通讯作者) 1.陈卫.北京地区水鸟组成的时间变化分析.《中国湿地研究报告》1998 2.付必谦等.北京松山四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生态学报2002,22(2) 3.胡东(4)等.长江三峡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学报1998,18(4) 4.胡东(4)等.濒危植物银衫的种群统计与年龄结构.生态学报1999,19(4) 5.王忠锁、傅萃长、雷光春.中国银鱼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2002,10(4) 6.王正军、程家安、李典谟.水稻二化螟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组建. 昆虫学报 2001. 44(4): 525-533 7.王正军、张爱兵、程家安、李典谟.基于GIS的种群动态的时空分析与模拟的方法进展.生态学报 2002. 22 (1):143-150 8.张爱兵、王正军、谭声江、李典谟. 分子生态学重要概念 遗传距离及其测度的理论研究概况. 生态学报. 2002. 22(6): 943-949 9.王正军、李典谟、谢宝瑜. 2003. 棉铃虫风险发生区的确定与评估. 生态学报. 23(12): 2642-2652 10.蒋政权、洪剑明*、胡东.北京市杨镇苇塘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湿地科学2004,2(3) 11.刘晓燕、胡东*、陈卫.北京白河沉水植物的生态学研究.湿地科学2004,2(4) 12.王正军、李典谟、谢宝瑜.基于GIS和GS的棉铃虫卵空间分布与动态分析. 昆虫学报2004. 47(1): 33-40 13.王忠锁、吕偲、许崇任、雷光春.生境破碎化对短吻间银鱼空间发生格局的影响.生物多样性2005. 14.ZHANG Ai-bing Wang Zheng-jun TAN Sheng-jiang LI Dian-mo. 2003. Monitoring the masson pine moth,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Lepidoptera: Lasiocampidae) with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ted traps in Qianshan County, China.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 38(2):177-186(SCI收录) 15.Zhongsuo Wang et al. Dynamics of icefish (Salangidae) stocks in Nanyi Lake, eastern China: Degradation and overfishing.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004.19(2)(SCI收录) 16.Zhongsuo Wang et al. Freshwater icefishes (Salangidae)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of China: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2005(SCI收录) 17.Zhengjun Wang Han-wu Shang Dian-mo LI Jia-an Cheng. Analysis of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rice water weevi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in China.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2005(SCI收录) 联系方式: Email: HJM2910@263.net 86-10-6890 3346; 86-10-6890 2371 (office)

名词解释:生物多样性

元元本本
花流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生物多样性 英文名称:biological diversity;biodiversity 定义1: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建层次上的变异性。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生物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在地球不同环境中生物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分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定义3:遗传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多样性的总称。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海洋生物学(三级学科) 定义4: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保护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5:生物体及其所生活的生态系统的多种变化。包括不同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内和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定义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级学科) 记得采纳哦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中心名单

分命
亚裕
序号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2 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有限公司 3 油气勘探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油油气勘探软件公司 4 工业环境保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5 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唯炼焦技术公司 6 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7 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8 合成纤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 9 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10 聚烯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 11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12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公司 13 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14 信息安全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科正阳信息安全技术公司 15 光盘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 16 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17 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等 18 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所等 19 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20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淮南矿业集团 21 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2 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3 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 24 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 25 高性能均质合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6 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27 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28 移动通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7所 29 通信软件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所 30 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8所 31 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32 耐火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院 33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达连铸技术公司 34 橡塑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 35 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 36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 37 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 38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 39 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0 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1 西部植物化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杨凌西部植物化学公司 42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兖矿鲁南化肥厂 43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44 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公司 45 电站锅炉煤的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46 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47 光纤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48 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公司 49 水泥节能环保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等 50 电气传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 51 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 52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公司 53 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合导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54 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天邦膜技术公司 55 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 56 染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57 农药沈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58 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等 59 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公司 60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现代药物制剂有限公司 61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62 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公司 63 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公司 64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65 船舶运输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66 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 67 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国睿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68 工业过程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69 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公司等 70 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院等 71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城市污染控制有限公司 72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公司 73 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瑞科稀土冶金及功能材料公司 74 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等 75 光盘系统及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76 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77 农药天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 78 视像音响数字化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熊猫数字化开发有限公司 79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80 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公司 81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82 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中医药大学 83 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华润生化玉米开发公司 84 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东创大豆科技发展公司 85 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 86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87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公司 88 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 89 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工制造装备数字化公司 90 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北制药集团新药公司 91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公司等 92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海利惠霖生命科技公司 93 经济领域系统仿真技术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航天科工仿真技术公司 94 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95 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科化工程塑料公司 96 高效焊接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97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有限公司 98 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哈电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99 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北京瑞科等 100 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控制和经济运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电网公司、南京自动化院 101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华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102 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汉方现代中药公司 103 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公司 104 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暨大基因药物公司 105 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大学 106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 107 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 108 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109 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连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110 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大连船舶导航系统有限公司 111 手性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成都凯丽手性技术有限公司 112 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公司 113 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正旦国际科技公司 114 新型疫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微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15 无污染有色金属提取及节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16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117 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凯因生物技术公司 118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等 119 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120 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机电研究所 121 大规模集成电路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122 电子政务应用基础设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标所等 123 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124 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125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博奥生物芯片公司 126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北大软件工程公司 127 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有限公司江南大学等

请帮我介绍一下:中国科学院

八千代
般若
  中国科学院简介 http://www.cas.cn/index.htm  1949年11月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了。  经过50多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  1955年6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共谋国家科技发展,更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科学院学术中心的地位。  5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取得了诸如”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累计招收研究生45000余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标志着中国科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5年来,我院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中心,锐意创新,各项工作迅速发展,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重大创新成果开始出现。在纳米科技、新核素合成、等离子体放电、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生命起源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通用芯片研制、超级服务器、计算机操作系统、煤间接液化合成油、高性能机器人、神州载人飞船应用系统及国防建设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成果;在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测序、成年体细胞克隆牛、西部大开发、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铬盐工业生产等领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创新贡献。  2002年,我院提出了新时期办院方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发展战略,明确了我院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科学院将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国家科研,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不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率先实现科技现代化做出历史性贡献。  中国科学院是全国科学家的科学院,是全国人民的科学院,是世界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此向社会各界汇报中国科学院的工作,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进展,使中国科学院工作能得到全社会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以便让我们共同努力办好中国科学院,办好中国的科技事业,并为国际科技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1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学部  中国科学院学部(以下简称“学部”)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对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  学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目前有院士687人,其中外籍院士41人。学部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院士大会,其常设领导机构是学部主席团,由中国科学院院长担任执行主席。学部现设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五个学部。  学部成立初期,即组织院士参与制定了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86年,在89位院士建议下,中国科学院建立了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院士联名建议加强中国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1993年,在王大珩、师昌绪、张光斗、张维、罗沛霖、侯祥麟等院士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工程院。  近年来,学部围绕西部开发、国家安全、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教育、学科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报送国务院和政府有关部门,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基础科学研究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已逐步建立和发展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地学与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和天文学领域,现有16个研究机构,其中有10个研究所、2个研究院、3个天文台和1个授时中心,拥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是基础科学方面的重要研究力量。目前,在这些研究机构中建设有基础科学领域的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院重点实验室19个。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先后启动了国际量子结构、核心数学、聚合物科学与材料、交叉科学理论物理和复杂系统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主要围绕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开展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团队的带动作用,培养出在中国本土成长的一流科学家。为推动国内纳米科技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即将成立国家纳米科技中心。  中国科学院已经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托卡马克和激光聚变装置、长波授时台等重大科学工程装置,以及2.16米光学望远镜、多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等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目前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大型非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含谱仪)重大改造工程等。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先后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新核素合成、超新星观测、高温超导、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应用、非线性光学晶体、过渡金属原子簇结构和性质以及金属有机化学等等。同时,为我国信息、能源、材料、资源、农业、医药、空间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形成科技战略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先生、半导体研究所黄昆先生分别荣获第一届(2000年)和第二届(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现有23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26个国家和院重点实验室、12个植物园、22个标本馆、9个典型培养物保藏库和11个野外生态学研究台站,拥有6800多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  在北京的7个研究所以农业高技术和生态环境研究为主要方向;由7个研究所(中心)组成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人口与健康为主攻方向;在西南的4个研究所组成了西南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发展基地,主要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在湖北的3个研究所重点研究水生生物学和病毒学及其生物技术;另外在青海和广州各有1个研究所,分别进行青藏高原生物学和植物学及退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学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结晶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完成了366卷中国植物志、动物志和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创建了最完整的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粳稻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蝗虫生态学与治理、恢复生态学、害虫防治、作物品种选育、水产养殖、创新药物等的研究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农业经济发展和人口与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用二步发酵法生产Vc中间体、黑曲糖化酶酶活的提高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人干扰素超高表达、转基因鱼和体细胞克隆牛等重要研究成果,有些已实现产业化。在新药研究方面,共创制新药50多种。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是我国首次被美国仿制、经FDA批准上市的药物;抗疟疾药蒿甲醚是我国出口的唯一首创新药,1995年被列入世界药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地奥心血康”等药品年产值已达14亿元人民币。  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在资源环境领域,中国科学院现有24个研究所、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院重点实验室和47个重点建设的野外观测试验台站。野外台站分属于生态系统研究、大气本底观测、地磁台链、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等四大网络,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长久性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目前,资源环境领域拥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研究体系。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涉及固体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遥感、农业等多个重点学科。多年来,广大科技人员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进化古生物学研究、国际界线层型研究,以及各门类化石总结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通过在东亚季风环境系统、黄土、岩溶、冰芯、湖泊、古海洋学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以及海洋生态动力学等方面开展古环境变化和过程研究,重建了东亚自然环境演化规律;积极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全球变化研究。陆相生油理论、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东亚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环境污染机理、青藏高原隆升及环境效应等研究工作,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根据地域分异、地表水热平衡、元素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特征,完成了各种自然区划、生态环境区划、农业和经济区划,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控制和海水养殖、海洋药物等方面,提供了一批实用的技术和模式。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地球信息科学在政府决策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高技术研究与发展  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中国科学院共有28个研究所、2个技术支撑单位、1个国家实验室、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重点实验室,14600余名科研技术人员。主要工作涉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光电科技、材料、能源、交通、化学工程和空间科学技术等领域,曾为我国计算机、激光、合成橡胶、“两弹一星”等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为了强化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工业配套能力,已建成31个国家工程中心和院工程中心,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形成一个高技术企业群体。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任务是:从事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高新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解决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我国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在提高我国高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等方面,起到有显示度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研究所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和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有效载荷、小型化超强超短激光、纳米材料、有机合成化学、40万千瓦蒸发冷却电机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龙芯”高性能CPU芯片等大批创新研究成果,为我国信息技术和自动化、化工与材料、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写下了新的篇章。  高技术产业化  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中国科学院按照新时期办院方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同时,积极建立高技术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企业化,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资兴办的企业,分布在11个行业,其中已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19家。院直接投资的企业(含首批转制单位)有82家,如著名的联想集团控股公司等;研究所投资的企业有356家,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的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合臣化学公司等。目前,全院已有8家院、所投资的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在31个国家和院级工程研究中心中,有14个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此外,在建和筹建中的科技产业园区有21个。  中国科学院依法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代表院对院直接投资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责任。  2001年度,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收入434.54亿元;利税总额42.99亿元;创汇额2.94亿美元;所有者权益117.22亿元;从业人员约5.24万人,其中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4万人。  中国科学院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十分重视与省市的技术经济合作,近年来陆续与23个省、市、自治区及有关地(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地推进与产业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在烟草、纺织、石化、机电等行业加强技术合作,并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大庆油田、上海电机集团、上海广电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与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多种合作关系。为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向全国29个省(市)的170个地(市)、县和一批企业选派了科技副职,同时接收地方和企业选派的挂职干部在院短期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院与地方合作项目在2001年度为地方形成销售收入152亿元人民币,利税33亿元人民币。另外,创造社会效益折合114亿元人民币。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56人,占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的39.8%;中国工程院院士53人,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的8.6%。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3.7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0.75万人。全院在读研究生2万余人,在站博士后1千余人。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聚集在中国科学院,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80年代开始,为培育中青年科技骨干,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中国科学院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90年代初推出了“百人计划”,以吸引和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全院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在全院推行了以队伍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人员总量控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用人制度和“三元”结构分配制度等人事制度改革,为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和2001年分别启动了“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 与“海外知名学者计划”,加大了对国外优秀青年学者的吸引力度。目前,全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科技岗位中,45岁以下科技人员已占科技人员总数的75%以上,全院人才队伍呈现出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为保持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中国科学院自1978年开始选派优秀的科技人员和管理骨干出国深造,迄今已公派1.6万名访问学者、研究生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和访问进修,目前已有近1万余人学成回国工作。同时,在院内初步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为龙头,以京外若干基地为依托的继续教育网络。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科技人才,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于1951年与高校一起开始实行统一计划招收研究生制度,1977年率先恢复因“文革”而中断的研究生招生,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年来,中国科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7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2001年,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成立,现有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基本覆盖了理科所有的学科领域,同时还具有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学科和一定数量的人文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全院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主体、联系和覆盖全院的研究生教育网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创办、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建校4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层次人才。中国科技大学也是首批获准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科学院将国际科技合作作为促进现代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已同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签署了院级合作协议70余个,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科技合作人员交流每年逾万人次,全院有380多位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不同层次的领导职务,并聘请了14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院、所的名誉职务和客座教授。  国际合作工作以围绕国家、院重大项目开展实质性合作为重点,取得了数百项成果,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沙尘暴的防治、1%人类基因组测序、中日大学群合作、德国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实验室、英国石油国际公司中国中心、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等项目成绩显著,在全院科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科学院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科学院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吸纳了外资外贷 ,扩大了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同时也加速了人才培养。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促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科学出版与文献信息  文献服务与出版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也是提升科研创新活力的基本要素。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中国科学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已初步形成了以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中心,以上海、兰州、武汉、成都四个地区学科文献情报中心为分中心,连接全院相关研究机构图书信息室以及国内外主要大型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立足全院、面向全国、开放互联的网络化科技文献情报服务体系。其文献收藏总量达3300多万册(件),已建成国内最具规模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和高技术文献收藏体系,并建成了包括多种联合目录、文摘杂志和文献数据库的自然科学文献检索体系和国际联机检索终端,每年向院内外数十万用户提供服务。两三年内,将基本建设成为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最具规模和地位的、面向全社会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  在出版事业方面,中国科学院也已初步形成以科学出版社为中心的科学出版集团和以科学时报为主体的报业体系,出版范围从传统纸质出版物到现代数字化电子出版物,从学术专著、科普著作到各种杂志、报刊。依托中国科学院一流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科研工作,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它们每年出版上千种包括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在内的科技图书和电子出版物,以及290多种科技期刊,其中不乏在学术上具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知名出版物。文献服务和出版工作的紧密结合和协同发展,将为中国科学院成为国家知识库、思想库和人才库构筑起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平台,并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标志着中国科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5年来,我院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中心,锐意创新,各项工作迅速发展,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重大创新成果开始出现。在纳米科技、新核素合成、等离子体放电、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生命起源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通用芯片研制、超级服务器、计算机操作系统、煤间接液化合成油、高性能机器人、神州载人飞船应用系统及国防建设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成果;在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测序、成年体细胞克隆牛、西部大开发、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铬盐工业生产等领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创新贡献。

生物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妒火线
光荣日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物种的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网络化程度高,异质性强,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众多而密集,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因而流量大、流速快、生产力高。即使个别途径被破坏,系统也会因多样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补偿和替代而保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使系统结构被破坏的部分迅速得到修复,恢复系统原有的稳定态,或形成新的稳定态。 1.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 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群落中物种面积关系的探讨和物种多度关系的研究。1943年,Williams在研究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时,首次提出了"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之后大量有关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及测度方法的论文和专著被发表,形成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度给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造成了一定混乱。自70年代以后,Whittaker(1972)、Pielou(1975)、Washington(1984)和Magurran(1988)等对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基因)变化,亦称为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α多样性指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①它可以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梯度变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是指群落组织水平上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随某一生态因子梯度有规律的变化。①纬度梯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北半球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群落依次出现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苔原,伴随着植物群落有规律的变化,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②海拔梯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在温度、水分、风力、光照和土壤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伏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群落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如喜马拉雅山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就表现了这样的规律。③环境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表现明显,而有的时候则表现不明显。如Gartlan(1986)研究发现土壤中P、Mg、K的水平与热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Gentry(1982)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新热带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在热带亚洲森林类型,两者则不存在相关关系。④时间梯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的后期当群落中出现非常强的优势种时,多样性会降低。 2.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以及在受到一定的干扰后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概念。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也叫抗变能力,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和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2.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 局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小的干扰后回到原状的能力。全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一次大的干扰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这两种稳定性可能有下列4种情况(图8-13):(1)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低(图中以小球是否容易保持稳定来表示);(2)局域稳定性高,全域稳定性低;(3)局域稳定性低,全域稳定性高;(4)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高。3.脆弱性和强壮性 能在环境条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在环境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强壮的生态系统 3.生物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可以确定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把生态系统(或其他组织层次)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 类系统,稳定性的 ( 个内涵可以理解为: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在特定的前提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例如采用多样性理论和冗余理论对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进行论述.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状态.在生物学各级水平都存在冗余,冗余是生命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性,其主要功能是确保生物个体和群体更好地适应极端环境、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保持稳定,而且其功能只是在受到干扰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削弱冗余,会导致在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产生补偿作用,以此来增加群落的功能.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群落内冗余的数量和结构,冗余越多结构越复杂,群落越稳定.削弱固沙群落的根系冗余可获得生物量上的补偿,但使群落稳定性下降. ①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多样性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由于有一个较强大的反馈系统,从而可以得到较大的缓冲。从群落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多样性高的群落,能流途径一些,当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被堵塞不通时,就会有其它的路线予以补充 ②May(1973,1976)等生态学家认为,生物群落的波动是呈非线形的,复杂的自然生物群落常常是脆弱的,如热带雨林这一复杂的生物群落比温带森林更易遭受人类的干扰而不稳定。共栖的多物种群落,某物种的波动往往会牵连到整个群落。他们提出了多样性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的扰动和演化两者联系的结果,环境的多变的不可测性使物种产生了繁殖与生活型的多样化。 在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上,目前仍未定论。 物种多样性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1.有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作用的假说,物种以什么样的机制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还仍然没有解决的生态学问题,而且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目前有关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假说有下列4种。(1)冗余种假说(Rendancy species hypothesis) :生物群落保持正常功能需要有一个物种多样性的域值,低于这个域值群落的功能会受影响,高于这个域值则会有相当一部分物种的作用是冗余的(Walker 1992)。(2)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铆钉假说的观点与冗余假说相反,认为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贡献而且是不能互相替代的(Ehrlich,1981) ,正像由铆钉固定的复杂机器一样,任何一个铆钉的丢失都会使该机器的作用受到影响。(3)特异反应假说(Idiosyncratic response hypothesis): 特异反应假说认为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强度和方向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些物种的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4)零假说(Null hypothesis)零假说认为生物群落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即物种的增减不影响生物群落功能的正常发挥。 2、概念与类型:上述4个假说中都没有对每个物种的作用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物种即称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或关键种组(Keystone group)。关键种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常见的,也可能是稀有的;可能是特异性(特化)的,也可能是普适性的。依功能或作用不同,可将关键种分为7类。关键种的鉴定目前比较成功的研究多在水域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的成功实例相对较少(Menge等,1994 )。3.功能群的划分及其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必要引入功能群的概念。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将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分成不同的功能群的意义表现在:(1)使复杂的生物群落简化,有利于认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弱化了物种的个别作用,从而强调了物种的集体作用。 4.多样性稳定性的意义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当今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其原因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人口增加;(2)生境破坏;(3)环境污染;(4)人类大规模的迁移。除外界因素之外,物种本身的遗传特点,也往往促成了灭绝的发生。如某些种定居与食物链的高级位,还有一些种分布的范围十分有限,某些种散步和定居的能力很弱,它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等等这些原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很好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现实及其未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等等。 随着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以物种为中心转向一生态系统为重点,即从多样性的生物学研究向转向多样性的生态学研究,在大多数物种特化群落或营养级网络层次上认识种群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这样将能使种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予以它们某种统一规律的认识。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从个体至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维持和濒危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