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未来电力需求将呈现何种发展状态

水有罔象
不及格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处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广利用新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炭、治理大气污染等均离不开电力。因此可以判断,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以电为枢纽的能源文明新时代。但近期我国电力消费走势却持续处于低迷状态。201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仅增长3.8%,连续3年保持个位数增长,显著低于前期用电增速平均水平;2015年1~5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速降至1.1%,呈现出进一步下行的趋势。因此,在电力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科学把握我国电力需求走势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电力消费增长低迷存三大挑战  一是经济周期性下行因素。2012~2014年,我国经济持续处于周期底部调整阶段,GDP年平均增速仅为7.6%,低于上轮经济周期底部(1998~2001年)0.4个百分点。当前,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15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降至7.0%,创近24个季度增速新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拖累了用电增长水平。  二是经济结构性调整因素。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8.2%,已连续两年超过第二产业,且差距呈现出扩大化趋势。2014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电耗分别为1498千瓦时、217千瓦时,前者是后者的6.9倍。因此,当前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将会显著降低电力消耗强度。  三是高耗能产品趋于饱和。我国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为1/3。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国内化解产能过剩、节能减排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扩张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高耗能产品增长出现饱和迹象。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汽车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0.5%、6.9%,2015年1~5月份进一步降至5.1%、2.1%。2014年,粗钢和水泥产量增长0.9%、1.8%;2015年1~5月份,二者分别降至负增长1.6%、5.1%。经济形势最影响未来电力需求  从统计数据看,有4个因素将左右未来电力需求。  一是经济增长重心下移。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2010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到达峰值9.4亿,之后开始负增长。资源环境束缚压力增加。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城镇化、房地产和汽车高速扩张空间有限。综合上述判断,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降至6%~7%区间。  二是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方面,我国居民消费的新增量将由住房和汽车逐渐转移至健康、旅游、保险和信息等内容。生产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电子商务、教育科研、现代物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将加快发展。2014年,我国电力商务交易额达13.4万亿 元,同比增长70.7%;保费收入2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出境旅游人数1.2亿人次,同比增长40.2%。这预示未来我国服务业将取代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三是电力化水平持续上升。电力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深化。2014年,我国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占总营业里程的比重达58.1%,较2013年提高4.0个百分点;纯电动汽车销售4.5万辆,增长208%。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2014年,我国工厂使用的自动化设备约占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的25%,增长54%。此外,居民生活领域电气化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4个革命。电力在可再生能源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等领域均发挥枢纽作用。因此,电力在政策措施中的地位明显增强。  很难准确监测电力需求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电力需求正处于增长动力切换的阶段。经济周期性下行、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高耗能行业发展空间趋于饱和,导致当前用电增长低迷。展望未来,虽然潜在经济增长率放缓,但新的用电增长点也在不断涌现。与过去用电增长点主要集中在高耗能行业不同,新的用电增长点较为发散,且过去积累的历史资料少,因此准确预测电力需求存在较大难度。  建议结合房地产、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等影响因素,分类别加强对高耗能产业跟踪研究,力争做到准确预测用电峰值以及出现的时间。同时,通过调研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举,及时对新出现的用电增长点进行前瞻研究。

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有哪些

灰鹤
海盗
未来十年,中国以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格局将被打破。  金融危机过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四个又被升级为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决定》称,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目前,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包括汽车、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将具有知识密集型、低能耗、污染小的新兴产业列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尚属首次。  支柱产业内涵发生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定比传统支柱产业大。其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是不是支柱产业,首先看有没有社会需要,支柱产业社会需求比较大。第二看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张其仔近日说。  “但中国正在进行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支柱产业还要符合新的特点:一是促进就业;二是利于推进整体产业升级,并产生很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三是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据张其仔分析,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就是要找到这样一种产业——既满足促进经济增长的标准,又满足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标准。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新兴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愿景,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也将产生微妙变化。这是否将对传统支柱产业形成冲击,成为不少人的疑问。  张其仔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定比传统支柱产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来后,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从拉动经济增长角度看,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很难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看,未来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是可能的。”张其仔说。  新兴产业摸底已经启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不一致,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  虽已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具体行业,产业规模到底有多大?这些基础性工作,似乎才刚刚开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不一致,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因此,国家统计局之前的相关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情况。”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产业研究室主任王军说。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行业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早报记者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没有找到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完全对应的行业类别。  以生物产业为例,《决定》给出的“定义”是,“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这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分散在了医药制造业、农业等几个大类之下。  据王军介绍,其所在的研究机构已经为此启动了生物产业的统计工作,摸清产业规模。目前,他们已经建立了总的生物企业数据库,通过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来推测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  除对整个行业发展情况的摸底外,需要厘清的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的问题。21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说:“一些地方基于当地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将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实上,在此之前,更大范围的调查与摸底已经展开。今年2月,“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立,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任组长。据王军介绍,自此开始,一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全国范围内从企业到地方的大调研继而展开;也正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决定》。  生物产业规划明年报送  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由工信部牵头制定。这些专项规划都要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  早报记者了解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研究已经渐次展开。其中,部分规划或将在年底前推出,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明年上半年报送国务院。  王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我们配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的工作,正在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这是一个总体规划,还有各个产业的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并不一定都是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做,而是由行业所分属的不同部门负责。”  早报记者还获悉,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则由工信部牵头制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三轮征求意见程序已全部结束,有望于今年年底前推出。  王军表示,这些专项规划都要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她介绍说,目前,总体规划的初稿已经完成,部分内容已在各部门间进行了讨论。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刚刚开始,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报送国务院。对于为何规划不能赶在“十二五”之前发布,王军解释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在2007年4月发布的,并不在一个五年规划期的开端。因此,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也并不会完全契合“十二五”的五年跨度。  仍然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体制、机制上的牵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所体现。“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  虽然有了政策利好支撑,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仍面临体制和机制的障碍。  王军说:“研究院做的技术成果变成产业、转化成产品,中间存在着一定制约。很多领域,技术上是比较领先的,但技术成熟后往产业方面做,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一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对于新药审批和生物制药进入医保目录进展缓慢的问题,王军认为,创新药和进入医保目录的药要考虑安全性,这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这对新药创制的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仍未形成一个特别顺畅的渠道。  体制、机制上的牵制,在另外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体现。  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委员侯自强表示,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中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为例,阻碍三网融合的技术问题已不存在,但三网融合始终只停留在部分地区、项目,而未能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根本原因是市场准入产生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侯自强认为,“三网融合使整个业务链、产业链发生变化,表面上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矛盾,的还是广电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接入成为主要问题。因为国家将互联网ISP的执照颁发权给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而广电则掌握网络视频和IPTV及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双方各以手中的权力掣肘,成为推进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这是其他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中国更复杂。牵扯到利益的重新分配、体制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也表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亟待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机构缺失。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现行管理办法制约相关行业发展。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  政府不能有技术偏好  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现状,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说,“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组装加工能力强,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其中,“新兴信息产业虽然在系统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集成电路、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还有待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快速发展,但缺乏创新药物和工程化技术与装备;基因工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工业化的转基因技术不掌握,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速度慢;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早报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进一步了解到,中国高端装备国产化的环境不理想,突出表现在——设备招标中歧视国产设备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用户强行要求国产化的主机必须使用其指定的进口零部件和材料;在设备采购中对国产设备过度压价;夸大宣传国产化过程中的曲折和问题;以高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增加国产化难度等。  这是否意味着的政府扶植,将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一翼?  与此相反,张其仔认为,对传统优势行业,应加大政府对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促进产业内升级,防止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充分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原因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的方向、技术变迁的方向相对比较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本质上不确定。如果完全靠政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线,有可能走到错误的技术路线上去。必须要让不同企业的不同技术在市场上竞争,从市场上筛选好的技术。”  与张其仔观点类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今年8月在“中欧-张江2010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最大的风险在于技术的不确定,而我们目前在掌握核心技术、把握主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上,能力还十分欠缺。”  张其仔认为,第一,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第二,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一定是政府直接财政补贴,“政府只是在早期市场培育时起作用,最终应在一定时段退出。这样的产业才有前途。”  10年后产值或超10.7万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将在2015年超过4.5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10.7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5%~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蛋糕”到底有多大?有关机构预计,这块“蛋糕”可能在10年后超过10万亿元。  根据《决定》,五年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8%;2020年七大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根据这一发展目标,华泰联合证券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将在2015年超过4.5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10.7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5%~19%。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在第四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表示,预计到201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则显示,2008年,中国广义生物产业的总产值为1.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广义生物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其中包括生物医药4万亿元、生物制造1万亿元、生物农业1000亿元、生物能源3000亿元、生物环保1000亿元等。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其独特之处,横跨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大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工业、卫星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领域。中银国际分析认为,仅航空装备工业方面,预计未来3-5年中国整个航空工业产出4000亿-4800亿元,到2020年后航空工业产出可达1.6万亿元。  但对于诸多对未来市场的乐观估计,张其仔提醒,“十二五”期间,通过传统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很难发生变化。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基础设施、政策体制机制的设计、投融资环境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障碍,“目前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还不够大。一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价格偏高;二是百姓偏好传统产品。”我只要4个产业名称

物流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蛐蛐
待之成体
20 世纪 90 年代,现代物流作为一门组织管理技术在中国开始起步,没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为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2001 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性意见;2002 年,全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2003年,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全国政协提出的《现代物流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商务部等部门“从体制、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强研究,提出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有效措施” ;2004 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商务部、交通部、公安部、铁道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民航总局、工商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从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市场秩序等方面明确了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2005 年,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并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现代物流工作会议;2006 年 3 月,在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里面,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标志着现代物流作为产业的地位在国家规划层面得到确认随着物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中国许多地方政府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业。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以及深圳、武汉、大连、沈阳、宁波等大中型城市,分别以规划、纲要、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等方式,规划本地区的物流发展并加紧实施。 http://www.dglc56.com/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全国很多省级、市级乃至县级地区都相继出台了“十一五”物流规划,对“十一五”期间本地区现代物流的发展进行战略性部署,提出明确的目标。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内设机构

红肚兜
常武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现在是第几个五年计划?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也
鬼潜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纲要全文约55000字,共分为14篇。 纲要全文约55000字,共分为14篇: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 第一篇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第二章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章 改善农村面貌 第七章 培养新型农民 第八章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第九章 深化农村改革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章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第十一章 振兴装备制造业 第十二章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 第十三章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 第十四章 提升轻纺工业水平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四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十六章 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丰富消费性服务业 第十八章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二章 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三章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强化资源管理 第二十六章 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十九章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深化体制改革 第三十章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十二章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第三十三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三十四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九篇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三十五章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第十篇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十八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三十九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十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第四十二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第十一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十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十二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十三篇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四十五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十四篇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四十六章 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第四十七章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 第四十八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2004年苏州和无锡互换官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

马龙
幻游传
苏州无锡官员互换 苏州无锡有望走向竞争合作B篇 苏锡,从“暗战”走向竞合? 苏州、无锡,这两个苏南大市互换高官,能否在经济急速前行的今天,摈弃它们以往之间的明争暗斗,带动这两个城市的共同发展?这个无论在民间还是在政界都是热门且敏感的话题,在两地高官互换之后,经常挂在了百姓的嘴边。 苏锡双城“暗战” 涉及各个领域已久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苏州、无锡因为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雷同,引发了面对面的激烈竞争。两座城市争当“苏南老大”,相互之间的较量遍及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 “从改革开放后的苏锡经济发展来看,无锡最初一直领先苏州。直到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落地,优劣开始发生互转。外资在苏州土地上的迅速膨胀生根,令其经济指标在1997年前后开始超越无锡。”江苏省社科系统的一位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时间进入21世纪,无锡有着家底殷实的国资基础,乡镇企业二次改制后的民资扩张势头也不弱,唯一落后于苏州的似乎只有外资。近年来的双城暗战遂从外资的争夺方面打响,两市的招商团队经常不期而遇。对于优质投资项目的争夺,双方常常是半斤八两、互有胜负。“我们无锡的招商团下午到韩国的一家公司招商,而苏州工业园区的招商团上午刚刚来过。”无锡的一位招商官员说。 不光是招商方面的争夺,双城暗战在其他各个领域的竞争更甚。在互联网的各种论坛上,苏州人和无锡人也常常互相揭短,鏖战不休——无锡人评论苏州对外向型经济依赖太强,苏州人则嘲笑无锡“小天鹅”等引以为豪的本土大企业已风光尽失。 即使在城市发展定位上,两城也显得趋同。苏州要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设备制造业基地,而无锡则要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两地老百姓 对新任书记市长充满期待 但是当江苏省委实施一项重大人事任用举措——原苏州市长杨卫泽出任无锡市委书记,原无锡市委书记王荣出任苏州市委书记后,这两个城市正在慢慢地紧紧联系在一起。11月13日下午和11月14日下午,仅仅相差一天,王荣和杨卫泽分别正式走马上任。 两地市民对于新书记的上任充满期待,这在互联网的论坛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苏州的“市民论坛”上,有苏州市民这样表述,“大家都知道,无锡的大经济数字不如苏州,但无锡的百姓却比苏州的百姓过得殷实。王荣书记曾经研究农业,从事农业,对农民问题肯定不陌生,希望可以改善苏州老百姓的收入。” 在无锡的“太湖论坛”上,有无锡网友对新书记杨卫泽作出这样的评价,“从世界遗产大会到在苏州外围大搞快速交通,从‘大苏州’的战略部署到全市生产力布局的调整,苏州一直在思考城市的大战略。杨卫泽曾经担任过交通厅长,希望他能够把无锡的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设搞得更好。” 著名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曾就“你如何看待苏州和无锡之间的竞争”进行了一番投票调查,共有516人参加了投票。选择“很好,两个城市可以共同促进发展”的有212票,占总票数的41.1%;选择“容易在招商引资上造成恶性竞争”的有173票,占总票数的33.5%;选择“互换高官的做法可以学习经验,取长补短”的有131票,占总票数的25.4%。 “一把手”互换 苏锡有望走向竞合 上任后不久,王荣即召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就全市工业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工作进行座谈调研。 11月14日,杨卫泽一到无锡上任便表示,“我一定要接好王荣同志交给我的‘接力棒’,做好无锡的各项工作。”到无锡任上履新不久后,杨卫泽与无锡市市长毛小平一起,赴江阴市和宜兴市以及各地基层作调研。 “王荣、杨卫泽这苏锡两市的‘一把手’任上履新不久,即齐抓经济建设,体现了他们在城市管理上有共同的风格。因此,苏锡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会在经济建设上有大的比拼。”江苏省社科院的一位专家如是说。 苏锡双城的暗战正酣,但竞争推动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苏锡之间的相互借力在现实中已有先例。 最为典型的就是争夺苏南机场“花落谁家”一事。苏锡间的机场争夺一直闹到国家发改委。苏州曾因苏南机场落户无锡硕放而耿耿于怀。但年初,转折发生了,苏州工业园区的网站上,将“无锡硕放机场”公开列为园区的交通优势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是苏锡两市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苏州市统计局的一份统计分析报告最终建议,“苏州和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均较好。两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两市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竞争,加强交流合作。谁能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创建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内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谁就将赢得跨越性大发展,成为长三角经济带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头羊。” 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之上,“希望苏州、无锡‘一把手’的互换可以推动两地的合作,并为长三角问题的解决开一个好的先例。”苏州市政府政研室的万智慧说。 专家:打破行政体制束缚是发展关键 “不打破行政体制束缚,即使‘一把手’互换,苏州、无锡之间终究还将是竞争第一,合作第二。”江苏省社科院专家沈立人研究员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省委通过干部交流的方式,使得两地高官互换,肯定是旨在加强两地合作,加快苏南经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各种考评机制、排名榜等等依旧“至上”,即使两地高官对原来的城市怀有深厚的感情,牵涉到具体利益之争时,仍会出现竞争为主的情况。上海、江苏、浙江便是如此,虽然长三角的概念将三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是由于体制束缚的原因,牵涉到具体利益时,三地终究还是各不买账,独立作战,竞争大于合作。 沈立人表示,“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四国交界的多瑙河附近合建了一个飞机场,距各国的距离均在半小时左右。苏南飞机场之争历历在目,然而目前,常州又准备在市内建自己的飞机场,简直是荒谬透顶!资源有时更需要合理运用,而我们不少城市却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飞机场资源浪费,正是由于省里合理的规划在地方难以实行。苏北的港口问题也如此——在离泰州港口4公里远之处,扬州正准备新建一个港口,我们在这种重复投资上的浪费已经有几十年了,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财产,如果不打破行政体制束缚,今后还将继续浪费下去!” C篇 两城如何提升排行榜之位 很少有落伍感的江苏,最近遭受了一次“排行榜”之羞。 10月30日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的榜单上,苏州成绩不尽如人意,不仅落后于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更是以20位的排名落后于苏南兄弟的无锡,苏州各界对此感到空前的压力。其实,不仅是苏州,包括无锡、常州也都在这次排名中位置靠后。这次排名给江苏各界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震动。 疑问:经济增长与城市竞争力成反比? 这份名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的榜单上,人口、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等考核指标和经济指标并行在这份排名中出现。在“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分列前十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大连、杭州、沈阳、哈尔滨,而一直名列前位的苏锡常却分别排名第二十位、第十五位、第二十七位。作为具体操作单位的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则认为,这份排名具有科学性,它为城市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此间一位长期在统计部门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在本届政府力倡科学发展观以来,以综合考核取代单一追求GDP的后GDP时代正在到来。就在绿色GDP若隐若现间、呼之欲出之际,重新审视苏南城市发展路径已显得迫在眉睫。 黄明(化名)是苏州科技大学的教授,从事苏南经济研究多年。他说:“现在统计排名更注重综合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做这次排名的目的,是想通过综合指标的排名反映城市聚集地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最终反映城市的功能。这位负责人认为,这次排名和以前搞的一些城市竞争力排名最大的不同是,这次应用了相当多的综合指标,从这一点来说,较考核GDP更能体现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位学者在看了这项排名后表示了他的疑惑。他说,从今年上半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苏州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势头依然不减,GDP达1630.36亿元,增长幅度为18%,排名全国大中城市GDP总量第四名,把北京、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抛在了身后。“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这让这位学者有些疑惑。 解析:城市排名凸显苏南模式定位软肋 这两年,苏南各城市发展一直存在着争议。追溯起来,今年第一次争议高潮出现在4月。其时,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博士刘奇洪在《中国改革》杂志上撰文,历数苏州在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而随后,一位名为龚坚的网友则将苏州和成都两座东西部城市的统计年报比较后在网络上发表文章,他认为,在许多有关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上,处于东部最发达地区的苏州,比不上地处西部内陆的成都。这两篇文章出来后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引发了关于苏州乃至苏南经济的一场争论。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网民对此发表的评论有数千条之多。 黄明认为,刘、龚的文章的确有言辞过激之处,不过也反映了苏南城市发展的一些“通病”。最典型的是对外来型工业依赖严重,而本土企业相对于此则增幅较慢。黄明说,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过分依赖外向型经济,在缺乏本土企业支持的情况下,一旦这些企业因企业发展需要而改变战略,撤资或转资另投他门,对苏南本地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此前本报报道了在江苏已经出现台资进行利益性迁移的势头。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叶克林教授分析后认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当地政府达到了增加新生资本,提高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目的,但增加税源的目标并没有有效实现。 另一个明显的弱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龚坚在比较苏州和成都两座城市后认为,许多有关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上,处于东部最发达地区的苏州还不如地处内陆的成都。反映老百姓消费水准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苏州是526.1亿元,成都是771.5亿元;在体现当地居民富裕程度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上,成都是1494.4亿元,苏州是1470.5亿元,成都比苏州多出23.9亿元。人均住房面积和私家车拥有量,苏州比起成都来也落后一大截。 黄明对此说法表示了认同,“这些恰恰是苏南城市的弱项所在,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报告还是相对公允的,也基本反映了这些城市的实际情况。苏南城市还有急需改进的问题。”他给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苏州夜生活的匮乏是个不争的事实,入夜苏州街头人少车少,很是冷清,而这也引起了一些来苏旅游的外地游客的抱怨。苏州市园林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前些年外国游客和旅行社对此经常提意见,为此他们在园林网狮园中开辟了夜游园活动,但这还是满足不了游客们的需求。“这说明我们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争议:准确定位城市是前提更是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一些议论之声,原苏州市市长杨卫泽以一位市长的自我审视回应了外界的争议。杨卫泽说:“应该实事求是地来看待苏州的发展,通过几个经济数字来看待苏州的成绩是很片面的。苏州以前是一个小城市,基本上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苏州和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有所不同,这些城市一般都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或工业基础实力,而我们苏州是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尤其是靠最近一二十多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 “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发展模式。苏州今后一个阶段该如何发展,我认为还是要在实践中来确定。苏州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杨卫泽说。 “要想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准确定位城市是前提更是关键。”一位经济专家这样谈及城市定位和城市竞争力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不足之处,有关部门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一位在苏州市府长期工作的干部对本报记者说,近几年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模式引起各种争论也在意料之中。 苏州统计局综合处相关人士说,目前苏州市统计局正在根据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使整个地区经济和社会、资源、人文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反映出来。 苏南第二一直是无锡人耿耿于怀的名词,不过这一观念已经开始有了新的替代词,那就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一位无锡官员告诉记者,无锡在苏南五市中有着极优的先天条件,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城市将永远充满活力,成为大家关注的苏南焦点。然而,目前无锡在一些方面还不及苏州,根源就在于二产方面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跟不上脚步。他分析说,无锡要是能花力气把这篇文章做足了,无锡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将不再是什么难事。 刚上任的无锡市市委书记杨卫泽也就此问题深入基层,亲历亲问,努力找出无锡目前的“症结”所在。而解决问题的答案也日趋明朗:明年无锡在打造一个“小无锡”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将其形成一个“大无锡”,最终将无锡形成一个苏锡常都市圈的核心区。而“大无锡”就是形成“一体两翼”,其中“两翼”所指的就是江阴、宜兴。

成都市创国家什么城市

犹来
酷刑室
成都市创建国家生态市成都市创建国家生态市一、成都概况  成都,四川省省会,地处西南地区成都平原腹地,别名“锦官城”、“芙蓉城”,简称“蓉”,自古以来便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成都市辖9区4市6县,幅员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29.8万,是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  (一)生态本底深厚  成都自然禀赋优越,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平原、丘陵并存,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域内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库、塘、堰、渠星罗棋布。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7%以上,拥有特有珍稀植物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以及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  (二)经济基础坚实  “十一五”以来,成都保持了年均14.3%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雄厚,现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光电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居西部第一。当前,成都正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努力肩负起建强全省“首位城市”的发展责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发展取向,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坚持以交通先行、产业升级、立城优城、统筹城乡、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为工作抓手,朝着“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奋力前进。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8.9亿元,增长10.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98.5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01.1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2.9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5元,分别增长10.2%、12.9%。  (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明源,灿烂而多彩的文明进程,早在文明启蒙时期就是长江上游古文明的中心,至今已经拥有23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成都特有的城市魅力,“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举世瞩目,川剧“变脸”、“吐火”绝技令人叹为观止,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楼、青羊宫、文殊院、明蜀王陵、昭觉寺等历史文化遗存灿若繁星。  (四)生态创建扎实有效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四川生态省建设的工作部署,成都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理念,坚持把创建国家生态市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2007年,成都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建设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完善法规、深化改革、强化考核,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围绕创建工作,成都市编制了《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先后颁布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成都市排污权交易管理规定》、《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形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体系和地方法规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基层环保管理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创新;将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总量减排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市级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全面实行“一岗双责”。  在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了经济科学发展、生态不断优化、民生同步改善的良性互动格局,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节水型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被亚洲开发银行评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并成为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中国第四个举办全球财富论坛的城市。  对照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成都市达到了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要求,现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二、生态市建设指标完成情况  (一)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007年成都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建设工作。2009年市人大审议通过了《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5)》,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市的意见》(成府发〔2009〕13号),印发了《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2010年-2015年)》(成生态〔2011〕01号)。按照国家生态技术资料审核规范要求,市环保局编制了《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5)中期评估报告》。2013年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市环保局及时编制了《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5)2013年实施情况调度工作报告》,并启动了《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调整工作。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成立了成都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2014年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成立了以时任市长葛红林为组长,刘守成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成都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在工作推进中,形成了部门联动、区县互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生态市建设工作快速推进。  按照建设国家生态市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素,我市先后编制并颁布实施了《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成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多个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或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2013年,我市出台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保护环城生态屏障。目前,全市范围内的《成都市生态保护条例》正在启动立法前期工作;《成都市湿地保护条例》正在开展立法调研;《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将于2015年开始实施。  2、全市县级以上政府、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为加强全市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强化环保部门对环保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职能,成都市及所辖9区4市6县环境保护局全部保持独立建制。其中,副厅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个,正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9个,正科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10个。市和区(市)县环境保护局都是同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都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全市环境保护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行政执法以及财务管理4个独立落实到位,有效行使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职能。成都市环境保护局有8个直属单位: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市生态环境科研监测所、市环境工程评审中心、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和市环境应急指挥保障中心。  为统筹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建立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管理格局,成都市在全市317个乡镇(街道)设立了环保机构,并延伸到村(社区),建立健全了全市一体、标准一致的基层环境保护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环保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填补了乡镇(街道)环保工作无人落实的空白。  成都市环保工作实行“一岗双责”,明确各职能部门环保工作职责,改变了环保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一岗双责’、环保统一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机制。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环保工作纳入全市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将生态市创建、总量减排、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列为民生工作目标和专项目标,分解落实到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市)县政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按期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成都市牢牢把握“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主线,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顺利完成国务院、省政府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2013年成都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9万吨、2.2万吨、5.7万吨和9.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26%、4.13%、6.83%和13.28%,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省政府对各市(州)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中名列第2,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贡献率在全省各市(州)排名第1。  成都市高度重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012-2014年,全市共处置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39起,因出警及时、处置妥善,均未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2012-2014年,全市共受理各类环境污染举报投诉34554件次,全部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调处,办结率100%,群众对环境信访处理满意率逐年稳步上升。  成都市对外来有害生物疫情各项防控技术措施及时到位,未对全市生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成都市农委根据国家发布的35种外来入侵物种,甄别出我市农业上已造成入侵的物种有1种(空心莲子草),潜在入侵的物种4种(稻水象甲、红火蚁、毒麦、豚草)。市林业园林局针对松村线虫、桉树姬小蜂、加拿大一枝黄花、菟丝子等危害严重的有害动植物,加大了检疫登记、产地检疫等基础工作力度,同时对调运检疫、检疫复检和国外引种监管工作也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检疫执法工作。加强境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单位和个人管理。市水务局近年来,开展了对福寿螺、水葫芦、巴西龟、大鳄龟、牛蛙、清道夫等外来水生动植物的防控,有效治理了水葫芦灾害。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全省排名名列前茅。  2012~2014年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别为61.7、62.9(2014年数据尚未公布),生态环境状况达到“良”级,达到了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近年来,成都市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加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优化城市公园布局,增加“邮票绿地”和“袖珍广场”,加快打造骨干绿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实施绕城生态带复耕植绿,加快构建“六湖八湿地”生态体系。打造城镇生态隔离区,发展城市走廊间组团式绿地,强化优质农田和水源保护,提升重点河道景观。保护提升龙门山、龙泉山生态屏障,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成果,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生态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积极开展“生态细胞”建设工程,推进区(市)县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搭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平台,全方位展现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城市风采。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趋好。  5、全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并获命名。  自2007年始,成都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及生态文化为基本框架,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县(市、区)的创建。按照成都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开展14个郊区(市)县国家生态县(市、区)建设工作。截至2014年12月,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县、郫县、蒲江县、青白江区、新都区、新津县、崇州市、龙泉驿区通过了国家生态县(市、区)验收、命名。彭州市、大邑县、都江堰市、邛崃市通过了国家生态县(市、区)技术评估。成都市于2005年2月,被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2013年10月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达到了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二)建设指标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成都市2014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14608元*(*表示该数据为预测值,报告下同),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2012-2014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汇总表  年度 单位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2012年 元 115012013年 元 129852014年 元 14608*考核要求 大于等于8000元/人  成都市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村田、水、路、林等环境改造,统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保障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力度,全面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城乡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布局规划,现代种业、绿色有机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第三产业占GDP比例  2012年~2014年成都市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分别达到49.5%、50.8%、51.0%*,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2012年-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汇总表  指标 单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例 % 49.5 50.8 51.0*考核要求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40%  近年来,成都市始终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大力推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加快服务业差异化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优先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紧密关联的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物流、会展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旅游、餐饮、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发展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打造全产业链的国际国内货物贸易服务平台,强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推进高端服务业集群集约发展。  3、单位GDP能耗  2014年成都市单位GDP能耗为0.590*吨标煤/万元,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2012-2014年单位GDP能耗汇总表  项目 单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单位GDP能耗(省级认定) (吨标煤/万元) 0.601 0.573 0.590*考核要求 单位GDP能耗≤0.9吨标煤/万元  近年来,成都市积极调节产业结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率先在省内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奖励资金全覆盖机制。“十二五”以来,组织实施以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为重点的节能工程项目203个,实现节能38.99万吨标准煤;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60户,实现节能159.62万吨标准煤。开展了中心城区燃煤企业专项检查,督促指导金牛宾馆、132厂等城区重点大气污染源加快实施“煤改气”工程。成都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环保、能耗等标准,分区域明确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以节能环保标准促进“两高”行业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制定符合成都市功能定位、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准入目录。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4、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成都市201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为5.1*m3/万元,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加强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狠抓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和工业废水循环使用。开展节水型企业、小区创建,全市共有134个企业(单位)、65个小区被授予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称号。实施节水技改工程,关停制浆造纸、铸造、印染等高耗水工业企业200余家。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推进水价改革,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抑制用水量过快增长。2005年荣获“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2007年被原建设部授予“全国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  2012年-201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汇总表  项目 单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3/万元 7.2 5.6 5.1*考核要求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为≤20 m3/万元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2014年成都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成都市大力加强农村灌溉用水管理工作,建立完善了基层管理机构,做到层层组织有人抓、条条渠道有人管,人员到岗、责任到人,为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强化用水服务,认真解决用水矛盾,确保农灌用水得到有效利用。加大投入,完善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采取错峰用水、灵活调水的方式科学合理调配水量,使有限的水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认真抓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途径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公共节水意识,使全社会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2012年-2014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汇总表  年度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2012年 0.492013年 0.522014年 0.55*考核要求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  5、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的比例  2012年~2014年,根据四川省环保厅公布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我市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共234家。已全部通过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或者自行开展的方式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通过评估验收,验收完成率100%,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2012年-2014年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情况汇总表  名单公布时间 单位 完成率2012年 % 97.372013年 % 1002014年 % 100*  我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法律和文件的精神,2005年,市政府颁布实施《成都市促进清洁生产的实施办法》。在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过程中,以“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为准则,把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重点污染企业的生产全过程。2010年环保部54号文《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出台后,市环保局根据环保部要求,将五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七个产能过剩行业和名录规定的其它重点行业作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重点,对这些行业进行调查,制定工作计划,按国家要求分期分批地推动清洁生产审核。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哪几个?

赵浣
圣人之道
关于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综述世界上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其核心产品的价值,有些制造业企业甚至不再卖物品而是卖物品的功能或服务。一些制造业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针对这种现象,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对制造业服务化作了进一步的整理。(一)、服务化的定义:1.服务化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vandermerwe和rada,1988)。2.white等指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1999)。3.Reiskin等把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物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2000)。4、szalavetz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2003)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诸如企业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质量、运作效率、资产数量。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 另外,赵宏宇、顾力刚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完全产品的概念,他们认为一件完整的产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有形的实体产品,通常具备有形的物理特征,如特定的功能、品种、规格、性能等,它是使用价值的载体;二是产品的附属部分,也可称其为是价值的补充部分,如设计、包装、说明以及商标和品牌等;三是产品的延伸部分,或称价值的附加部分,即产品服务。其中,第一部分的价值是制造业传统竞争的焦点,第二部分的价值是企业的一种“沉淀”价值,能增加实体产品的价值,尤其是商标和品牌,它与实体产品已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完整产品的核心。5、Toffle则认为,服务化是一种与传统销售模式相对应的业务模式,该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制造商向顾客出售的是物品的功能而不是物品本身;制造商保留它所生产的物品的所有权;顾客根据物品的使用情况向制造商付费;制造商维修物品而不向顾客收取费用。(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分析一、投入服务化趋势: 投入的服务化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以前的生活主要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或者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像以前那种只停留在效率低下的劳动方式已经慢慢地被淘汰,服务要素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其中,在生产中所需的资源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生产的信息化发展,将使与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处理有关的服务型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过事物生产资料。二、业务服务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顾客满意的重要性认识的加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注实物产品的生产,威尔士设计事物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研、实物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实物产品的报废、结题或回收。也就是企业的产出从实物产品向服务型产品转变。(三)、制造企业向服务业转化的形态戴志强把制造业服务化转化呈现有三种形态:一是初级形态:即为原来制造产品增加的服务含量,通过延伸价值链使整体产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服务部分比重逐步上升,甚至成为价值构成的主体。二是中级形态:在为制造企业提供服务,从以本企业的生产制造和消费客户为对象,转向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及客户,甚至拓展到行业之外,从而使服务成为本企业整个业务的主体。三是高级形态:即制造企业完全放弃制造业务,脱胎成为纯粹的服务供应商。(四)、服务化的演进阶段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服务化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服务化的演进阶段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1、Vandermerwe和Rada等学者的三阶段理论 根据Vandermerwe和Rada的服务化定义,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由物品提供者向物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成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种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造业企业仅提供物品。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把注意力集中于生产高质量的物品上。由于顾客都希望自己购买的物品经久耐用,因此这一思路并没有错,但是它却不能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还需要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些相关服务。第二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和附加服务。制造业企业提供的典型的顾客服务就是售后服务。例如,物品的安装、维护和修理。显然,这些顾客服务是“伴随着物品的服务”。服务被看作是附加物,甚至是必要的。第三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服务包。在这一阶段,服务被看作是提供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物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要。2、White等的四阶段理论 如果按照Vandermerwe和Rada的服务化定义,那么物品——服务包是服务化演进的最后阶段。但是,White等的“基于物品的服务”概念的提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服务化的演变历程。他们认为,基于物品的服务就是把既有的实物产品作为工具或平台,向顾客提供与物品相关的服务。据此,服务化的演进应包括四个阶段,即物品———物品和附加服务———物品—服务包———基于物品的服务或功能。在这里,前三个阶段与Vandermerwe和Rada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第四个阶段上,White等认为制造业企业向顾客提供完全的服务契约是服务化演进的最终阶段。3、Fishbein等的物品——服务连续区理论Fishbein等对物品!服务连续区的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服务化的演变历程。他们认为,制造业企业能够以多种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既可以向顾客直接卖物品,也可以向顾客提供服务,另外还存在一些中间状态。具体来说,物品——务连续区中的交易模式包括卖物品、卖物品及附加服务、资本性租赁(租赁期满承租人获得设备的所有权)、维护性租赁(租赁期满出租人仍然拥有设备的所有权)、租赁及附加服务(租赁期间出租人承担物品维修的责任)、卖功能(买方使用设备、维修物品、培训人员时需向卖方付费)、卖服务(买方仅向卖方提供的服务付费)。这些交易模式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由仅仅卖物品向卖物品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务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五)、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表现1、制造业服务意识的增强“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共识。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强调顾客意识,以客户为中心。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工程人员,都要按照顾客的需求来设计和改进产品。服务的意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销售阶段,而是深入到设计、研发、生产等每一个环节。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制造企业都设有客户服务部门,专门处理与客户相关的服务事项,包括咨询、技术指导、投诉等。随着服务意识的增强,企业已逐渐视“服务”为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制造业服务水平的提高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提升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如,在产品信息方面,从以往的商店陈列展示为主,到电视广播的宣传,再发展到网络上产品详细信息的发布;在销售方面,从普通的商铺销售,到大卖场的店员引导购物,再发展到现在的专门店选购和网络定货;在维护阶段,从顾客主动到商店进行维修,到企业的上门保修,再发展到现在的定期回访检查和旧物回收等。3、制造业服务内容的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这是服务化趋势最明显的表现。现在制造商已经不仅仅提供基本的送货和安装保修。为了吸引消费者,服务手段的创新成为制造业企业重要的竞争方式。企业在生产产品前,会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产品设计和生产的依据,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定制服务。产品上市后,厂家会通过企业网站或者网络商家发布最新上市产品的功能和零售价,并提供网上定货。为了更加快捷地提供产品,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把送货、安装等基本服务外包给经销商,充分利用经销商便捷的地理优势,自己则主要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付款方面,除了现金交易,还提供网上银行付款,甚至推出免息的分期付款方式。[4](六)、制造业服务化的原因分析1、制造业提供和完善产品的追加服务,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追加服务是提升商品价值的一种方式,即服务可以与产品结合来增加商品的核心价值,从而在市场上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别化竞争。因此,在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制造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为寻求新的竞争优势来源,都在引入越来越多的服务活动,有的甚至干脆专注于战略管理、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活动,以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辟一条新路。由此,导致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服务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4]2、服务化经营是高技术时代制造业产品营销的要求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从生产过程来看,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组织、内部控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从经营过程来看,它要求企业营销实现从观念到实践的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为高科技产品一般具有价值高、功能多、保养维修专业性强等特点。如何指导用户正确的使用这些产品,全面地开发产品的功能,为用户使用提供全面的、可靠的保障,对企业的产品营销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产品的科技含量越高,这种影响就越大。因此,当今绝大多数优秀的大公司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以服务为主的营销创新,通过为用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6]3、无形的服务已成为维护客户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在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的今天,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培养并维护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就必须了解客户(包括终端用户、供应商和分销商)本身追求的价值的内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向他们提供能够满足其价值生成过程的一整套产品,并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综合分析客户的价值生成过程可以发现,能够为客户创造附加价值的无形服务(包括账面上可反映的服务和隐形服务)将逐渐成为维护客户关系的最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量比以前大大增加,他们的需求也日趋复杂,所以,今天客户所追求的是更加舒适、更加可靠、更加廉价和更加安全的产品。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客户可以从众多制造商那里选择他们想要的产品,因拥有足够的选择权也逐渐强化了顾客的上述追求。最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地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因此,在产品几乎同质的行业间竞争,服务成为管理客户关系中惟一能够为顾客创造附加价值的要素,因而无形的服务必然成为维护客户关系和品牌忠诚度的最重要因素。[3]4、增加经济收益Mathieu认为,与物品相关的服务能够增加收益,同时也可以降低现金流的脆弱性和易变性,有助于提高股东价值。Olive和Kallenberg则指出,制造业企业把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提供物中的经济理由是:企业相当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顾客群;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利润;服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从现实情况来看,服务确实为一些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例如,笔者根据IBM和GE的年度数据进行计算发现,IBM自1996年开始,其服务(包括全球服务、软件和全球金融服务)收入就已经超过了物品(硬件)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48.44%,而2004年这一比重则高达66.38%;世界制造业巨头GE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1995年就已经超过50%,2004年则达到63.2%。[5](七)、服务化的障碍分析1、与价值链各环节相关的障碍。 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服务化战略的实施。这些障碍包括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冲突、顾客对服务化产品的接受程度、顾客缺乏成本结构的知识和缺乏政府采购需求。2、生产和经营成本障碍 制造业企业开始为顾客提供服务,意味着它为顾客提供新的价服务把制造业企业带入新的竞争领域——服务领域。这一领域存在着许多竞争者,包括服务提供者、分销商和顾客。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制造业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实行服务化战略就会产生竞争成本。[13]3、企业对风险的担忧 实践中,消费品的生产者往往把服务化产品的风险看得比实际的要严重得多,因此生产者有时不愿意把产品的使用成本内部化,特别是在他们不能够控制消费者以及对消费者的使用行为不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此外,企业对来自于从销售物品获得短期利润向提供服务获得中长期利润转变的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也形成了服务化的障碍。[12]4、组织对变化的抵制 组织对由销售物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的抵制是服务化战略的重要障碍。在许多销售物品与提供服务并存的企业中,业务模式之间的冲突经常存在。对此,Mathieu 给出解释,认为服务化战略的出现、采纳和实施会给某些组织带来威胁,也会给其他组织带来机遇。当组织感到服务化战略可能会改变其权威、专有技术、职责或资源时,它就会反对服务化战略。因此,研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过程,这种政治过程产生了政治成本。换言之,为了有效地实施服务化战略,组织不得不应付这些冲突。[13](八)、制造业如何向服务业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就我国如何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谈到: 要从根本解决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就要发展独立的服务业。针对很多人对发展服务业就是偏向高端服务业的误解,中国要量力而行发展基本服务业,尤其是能增加就业、拉动社会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代服务型企业。[11](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断强调顾客意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按照顾客的需求来设计和改进产品。服务的意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销售,而是深入到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服务化经营是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所有制造业企业都能够和应当追求的。要注意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经营不仅要求企业真正树立实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思想,还要求企业具有保证达到服务质量的能力因此,在服务化经营的趋势下,企业除了建立可行的服务营销体系之外,还必须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这是一种直接为用户解决困难、开发资源的能力,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二)将制造业的经营活动向服务领域延伸制造业企业要创造新的利润点,就必须关注整个价值链,特别是要注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环节———服务。制造业的服务延伸可以循着以下路线:向上延伸,提供售前服务;向下延伸。提供人员的培训支持、产品的安装和调试支持、产品的运行和维护支持、产品的回收支持等。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丰田三家公司,在汽车制造为主的基础上,还设有集团旗下的金融服务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帮助。中国的家电制造商(海尔、TCL、康佳等)与苏宁、招商银行连手推出的免息分期付款,也是制造企业与银行连手提供的金融服务。另外有一些公司,有形产品的销售不断收缩,转而提升服务领域的高端经营。(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和制造业的服务化意味着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经验表明,先进制造业“起飞的翅膀”必须要靠现代服务业“聪明的头脑”来支撑。在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制造业、服务业“一手硬、一手软”,对服务业的内在规律缺乏认识。推动制造企业将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的服务业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的特点,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0%,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也在70%以上,增幅是同期服务业增幅的近两倍[13]。(四)建立符合服务管理原则的服务传递系统 服务传递系统涵盖服务传递的全部过程,包括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前台区域和不与顾客接触、只提供间接服务的后台区域。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顾客仅仅出现在前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分开,顾客服务试生产子系统的支持和缓冲子系统[8]。除此之外,赵宏宇和顾力刚还提到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化的途径包括为产品提供附加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为纯粹的服务企业等途径。为产品提供附加服务,例如售后维修、技术支持等已经成为了必备的项目被广泛采用,不具备特殊性和很好的竞争优势,而转变为纯粹的服务企业也只是理论性的目标,因此目前企业服务化的重点集中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上。采用服务化的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占领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服务、设备成套、系统集成、工程承包等高端市场,直至为客户提供整体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利用掌握的大 量高端经营运作经验,靠技术、标准、服务、品牌去获取高额利润。

十二五计划的内容

鼻烟壶
赵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编辑本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纲要)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编辑本段规划进展综述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前期研究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内容要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政策措施。工作安排 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 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编辑本段规划特色综述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结构调整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富民任务 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做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做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便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要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否则,它也不会积累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当干预造成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的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在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下,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获利就越大。原因很简单,政府掌握着切蛋糕的刀,他当然会把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积,要改变起来就非常难。这也是调整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喊了多少年却一直进展不大的根源。不但如此,当遇到外部的危机时,就像本次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保增长,还会进一步强化结构失衡和政府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政府变革 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 所以,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各种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变革政府的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权,不将自身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要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在政府成为市场最大获利群体的情况下,要政府放弃自身利益,主动改革,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就需要靠非政府的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变革。外部的力量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对行政权力进行修正性、补充性的约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严格的程序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或者通过加强社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迫使政府做到: (一)转变和缩减政府的行政职能,限制行政权力; (二)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 (三)加强社会自治,将一部分行政权转化为社会的权力,使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结构。 应该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个稳定和完善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而无须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取决于政府变革的程度。编辑本段相关报道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 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媒体分析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有关表述,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即将启程的“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的步伐,迈向更广的领域,将为中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十二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 地方业绩考核淡化GDP目标 其一,定调“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其二,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十二五”关注度密集加温 9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赴各地考察调研,广东、新疆、黑龙江、宁夏……足迹遍及东部、西部和中部不同类型的省区,考察调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多个方面。分析认为,在五中全会前夕高层密集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和民众所需,将有助宏观决策。同时,也凸显出中央高层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高度重视,对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近期,中国主流媒体也纷纷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新华社的文章指出,“十一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间,中国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新社报道说,五年前,“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类的表述,就已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如今,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事实上,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甚至更严峻的挑战。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正步入1950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的第三次社会转型。 港台地区近期也显示出对“十二五”的高度关注。台湾舆论对“十二五规划”多有期许。《工商时报》日前发表社论指出,站在台湾的立场,我们期盼大陆经济得以在未来5年内全面转型更新,因为那将为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与提升带来新的契机。 《联合报》从10月4日到8日开辟“十二五新方向”专题,连载5篇文章分析大陆经济转型契机、两岸新产业合作等。文章说,大陆“十二五”期间将加速经济结构改变,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台湾产业如能掌握大陆转型契机,利用两岸互补优势,培育国际化品牌,自是商机无限。 进入10月,香港各界对于“十二五”的关注度日益升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0月13日在《施政报告》记者会上表达了香港对“十二五”充满期望。 曾荫权说,香港参与“十二五”规划的工作已经开始很久,已邀请了发改委的专家来香港实地研究几次,也在北京商讨了多次,今年也跟内地的专家、广东省以及港澳办商讨这件事。 曾荫权说,最重要是利用“十二五”清楚介绍香港将来发展的定位,特别是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并讲清楚香港与上海等国内的金融中心的分工问题,以及把粤港合作、特别是融合香港作为区域发展财务中心的工作更清楚地写出来,这样香港就可以放心“先行先试”。[3]编辑本段解读建议建议公布 日前,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议全文首次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称,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十二五规划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的工作生活都有怎样的提示作用?[4] 对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综合处石象斌认为,粗放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建议将经济转型作为主线,以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对国家提出的“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专家们认为,这将有利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3]城市发展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刚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如今,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脱节的问题。”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直接导致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而二三线城市人口密度不足、发展较为缓慢。 “城市发展要一步一步来,此次《建议》提出的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的二三线城市。”王珏林表示,目前大量的中小城市存在着人口密度不足的问题,而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这一现状亟须改变。 “这从最近的楼市宏观调控政策中也可窥见一斑。”张大伟分析,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主要着力点是房价上涨较快的一线城市而非二三线城市。“可以预见,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二三线城市将迎来一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机会。”[5]推进物联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昨日出席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时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他介绍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围绕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应用示范等内容做相关的推进工作。 报告建议,为推进中国物联网健康发展,在发展策略层面,国家应统筹规划,加快构建产业链。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融合,重点加强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制造、运营、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环节的产业链构建、整合和优化,尽快形成完整、贯通的产业链。相关省、市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差异化优势,有所侧重地发展物联网产业,并与本地原有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产业的协同放大效应。[6]水电未冷落 如果要达到中国已经定下的减排目标,以及极富进取心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水电和核电成为最便捷的道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就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关于“十二五”期间中国水电的布局,曾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王民浩透露,“十二五”期间新开工水电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预计建设投产的都是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项目;从我国常规水电发展布局来看,我国水电投产规模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和黄河上游,其他中型水电和小水电分布较为分散。 王民浩表示,由于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如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等“十二五”期间投产的水电项目基本上都已经开工建设,按照他的估计,均可以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投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