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作孝弟
你的问题太模糊了。。好学校但未必是你要的专业好的专业,但未必是你想去的学校。下边只是给你些建议:人生的路途上往往有几个关键点:就学、择业等。其中一步路走不好,人生的轨迹真是截然不同。考研可以使自己暂时的免于在异常饱和的人才市场中求职的挣扎,是一种可以获得提高自己文化素质的机会的办法。考研是件平常事。其实往往对于国家、民族、团体、个人的非常事件总是在很平常的日子中度过得。当事者是以一种平常心在做事、不偏不倚。按照中国传统可谓是中庸。没有过,因为过犹不及。一、学校的选择 我考研之前的准备:我当时想的是北大。由于时间和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定了我不可能、也不允许我考北大。对于没考北大,我是庆幸的,考西交大的经历告诉我考北大是多么的难。(在这里我衷心地感激我的劝告)我对有社会学的大学从考研方面进行了分类,分类的指标是专业参考书目的多少。第一类的学校例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北大、人大、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学校的社会学的参考书目初试的参考书目很少有少于6本的。社科院招收的是在专业方面出类拔出的研究型人才。(你可以在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网页上下载历年试题看);北大的参考书目以前是没有划定的,只要是北大本科生教学大纲的参考书都是你的参考书目。北大的统计书中有郭志刚的《社会定量研究方法》。中山大学的理论也要求之高也难以形容,中山大学的理论的书有特纳的《社会理论的结构》(不是一遍两遍可以解决的)。这些学校的专业课分理论和方法。方法往往考统计,有些方法考的相当难,如上海大学的方法。上大的试题中有单选、多选、改错,有时候让你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或对一课题进行操作化。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的考试范围往往会超出其参考书目。北大要求你应当看《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在我的眼中,考北大、社科院、中山大学不是一年冲刺可以达到的。北大的书如此多,一年的时间你能看到滚瓜烂熟的境界?中山的统计的要求高度也相当高,跨专业的只能是望洋兴叹。 考北大的学生的态度是从长计议。考北大的学生必须要有理论功底。我记得一位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是从上大一就抱定考北大的信念,一本一本的看北大的书,最后榜上提名。去年,一位第二次考北大的学生亲口告诉我:像我这考北大的要三年才能考中,这考交大也得两年。另一方面,考这些学校的学生初试时没有通过,这些学校的题太难,分压得很低;往往你得的分很难达到国家复试的要求,调剂的选择上你也很无奈的叹气。例如,我的分数上了360,同样考外校的学生中没有几个上360。不是我比他们强,是因为他们的专业课太难。去年,考上北大的第一名的分数才388。但是,考交大的有几个上400的学生。这就是北大的实力。考这些学校不是意气用事的。 如果你真想考北大、中山,问问你认真看过这些书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郑杭生《中国社会学史概论》和《社会学概论》、卢叔华的《社会统计学》、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杨善华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假如你对这些内容很熟悉,我建议你可以考北大。只有这样你可以把宝贵时间留给政治和英语。因为考研每门都得达线。社会学的英语要比哲学高一些,英语分数线是60分。在考研中的人会知道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得60分有多难。 第二类的是,参考书目在4-5本左右,数目不是很多。所以普通学生应当首先考虑这一类学校。如华东师范、华中师范、四川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但是这些学校也有难度。专业课有时是会超出参考书目的范围。例如,苏州大学的专业方法,今年考过: 从经验研究角度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的方法论意义。书不多这是有利的方面,同样也把时间留给了英语和政治。因为到了考研后期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到时候,你对专业课还不非常精通的话,你将非常窘迫。假若在给我一次考研的机会,我绝对不会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因为不是一点难,是相当难。你的英语必须非常好,起码要有65分。政治要有75分,专业课要120。即使是这样,你的分数在参加复试的学生中还靠后。考交大的学生有好几个上400的。参加交大复试的是16个人,但只招11个,你在复试中很可能被刷下来。另一方面,因为专业参考书少,你对书的掌握程度一定要比考北大的精通。你的分数要和别人拉开距离,你优先选择专业课。因为你在英语、政治超越别人的潜力很小,别人得65,你可以得75或者吗? 第三类的是在综合水平上不如山西大学的学校。全国有社会学硕士点的学校和机构好像有40个左右。这些学校是在国家分线的基础上招生的。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些。如果考第一类的学校对普通学生是一种高难度的、极具冒险性质的、令人心力交瘁的征程的话,第二类学校相对来是挑战自我的、让自我获得自信的活动。但是风险指数不是低一点而是很多。如果你问到底有多少,我只能说你先看看北大的参考书。第三类,并不是亚非拉国家的水准,能考上这些学校说明你是位比较合格的大学生。同时,照样存在英语和政治的诘难。考上任何学校的基础是政治和英语。但是考这些学校也不是囊中探物之容易。你可以考取这些学校的公费。你的分数也的达国家线。 二、学习的一点心得1.贵在坚持 考研如果有精神要支撑的话,那这种精神就是“执著”。梁任公曾引用曾文正的话让大家要坚持不懈:坐一山,望一山者,一事无成。 虽然我在去年3月份已经开始看专业课书了,我真正考研是从暑期开始的。一位考上请华的学生建议每天过着早8晚11的生活,她也是那样做的。我是照那个标准作的,而没有她那么好。为了时间,招聘会我只参加了一次,自己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家里当时让我赶快找工作,说因为年前的工作招聘不仅多而且工作好。为了找工作,我需要做简历,参加招聘会往往一去就是半天时间。但是时不我待,我放弃了找工作。我上自习除了研究生院、哲学系、经管理、教育等,其他的院系我都去过 如:环资、数学、计科、化学、生科、山大主楼。在我身边考上的和保送的学生也是每天争分争秒的生活的。考研考的是毅力。坚持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在我进考场之前,我还在看社会学的书。我考试当中有这么一件事,考政治时,我做完了选择题后,作第一道论述题中,我没有找到题的考点(至今我也不知道那道题考什么?)自己感到考场氛围异常的压抑,我险些走出去。但是我想我出去之后,我再也进不来了,所以没出去。还有我在复试的时候在等公交的站台上,我在背英语。图书馆周五闭馆,你可以放松一下,调节一下。2.在考研的花销上不要对自己客气。因为这考研在一定程度是决定你命运的事情。考研不同于高考,你考不上后可以安心的复读。考研复读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如果你再次复读败北的话,你会继续吗?应该买的书一分钱也不要少画。试想你现在考研上的开销达1000元。但是你研究生毕业后,你的月薪又是多少?考研开支在其中能占多少呢?3.最好形成一个考研的团体、考研的氛围。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考研信息、专业课知识。我的社会学、政治、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同学们。同时我们也经常在茶余饭后交谈社会学的知识。在此我祝贺他们。感谢他们。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弥补不足。4.有计划的复习。对于一本书,你计划每天看几章,看完之后在每张的前面用铅笔标上时间、以及次数。这样你就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展。对于社会学的专业书,你精通的程度要达到这种境界:在晚上熄灯之后,在脑海中放电影般,从第一张想到最后一张,知道每一章有那几节。每节的内容有那些. 那些熟悉那些生疏。对于专业课书应当定计划,在什么时间看第一次、第二次等。三、自己的做法: 我想我的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李昌裕老师所提倡的“翻译”。他要求我们要始终搞翻译。当时我自己翻译上了瘾,甚至连新概念中的文章也翻译了。我是始终在做翻译。因为阅读理解的要求不如翻译。你对句子已经能翻译了,还怕没懂它的含义?李老师讲课也是把历年真题中的翻译和阅读理解成篇的翻译着讲了下来。学社会学业余看看社会学的英文原著,对英语有益。如,历年真题中有一个文化人类学的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的翻译,还有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词社会学的学生也应当认识。你可以坚持的翻译句子。做一篇翻译不会、不应当超过30分钟。在政治上,应当把任汝芬的书读得相当细。近似如专业课书的水平。除了看书就是做题。我在考前的一两天看了任汝芬的考前四套题,其中有些是真题。不知道还会有这种事吗?建议看的书:(这些书是我感觉比较好的,但是我自己做得远远不止这些。自己买书差不多花300吧。)1.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适中 你也可以看第四册(当时李昌裕建议从3月份看,书中的生词不多。但是句子结构相当好)2. 石春桢 《英语阅读220篇》难度大一点 可以锻炼英语能力 如果做起来的感觉是游刃有余,那你的能力的确是提到了。我得向你竖大拇指了。3.任汝芬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复习指导“序” 列之一——要点精编与试题分析》(应当把任汝芬的书读得相当细)4.英语十年真题(惟有真题可以测试你真正的水平。做到想当的精通,我是在反反复复的作)5. 什么的5000词 是一个小册子,词汇书,定价8元(要求熟记)记住!!!自己的经历永远是自己的,不是别人。自己只有尝试过后,才有感受。请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