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科研项目

千秋
素冠
近年来,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30余项,并肩负着陕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任,负责“陕西省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平台”、“陕西省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重大项目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以及建设任务;并承担全省科技统计,科普统计宣传,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登记,以及《陕西省年度科技发展报告》、《陕西省科学技术志》、《陕西省科技统计公告》、《陕西省科技成果公报》的编辑出版等大量政府职能延伸工作;同时承担着星火科技陕西站、陕西省科学数据门户网站、陕西省科技文献门户网站、陕西省科技统计网站等数个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与维护工作。

叶祥松的主持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

雨中花
人之罪也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批准经费 批准时间 是否结项 1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80 2014年9月 在研 2 农村机构改革与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农联模式”及其运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9 2007年06月 是 3 转轨经济汇总我国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8 2000年06月 是 4 基于契约链视角的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组织与治理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9 2011年01月 在研 5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农联模式”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5 2006年10月 是 6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3.96 1998年01月 是 7 广东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调研 广东省委宣传部 10 2015年06月 在研 8 基于契约链视角的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组织构建与治理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5 2011年01月 在研 9 湖北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5 1995年01月 是 10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2005年01月 是 11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 1 2005年01月 是 12 广东省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 10 2006年01月 是

项目报奖,除科技进步奖之外,陕西省和西安市还有哪些奖项可以申报?申报时间是?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多襄丸
囧哥们
科技进步奖是政府开设的奖项,一般分为县、市、省三级,由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申报,申报奖项的项目需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通过鉴定后才能申报科技奖,且需逐级申报,一般是拿到市一、二等奖的项目才能申报省奖。还有一些是行业行业协会的奖项可以申报,但这些奖项的含金量不太高,帮助不大。

罗兴锜的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无违
弘一
主要从事水力机械流动理论、优化设计、振动与稳定性研究,以及水力机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大型企业科研项目100余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陕西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厅科技一等奖1项。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的业绩

冴子
梅丽莎
几十年来,我院承担完成了部级、省级以及市场的各类地质勘察和科研项目达数千项,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完成的主要项目有: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延安、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等城市和地区十多项大中型、特大型供水水源地勘察,渭河、蒲诚、户县、秦岭等电厂水源地勘察和钻井施工,310国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泾河工业区、西安地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等工民建、道路、桥梁、隧道、坝址等工程地质勘察,各类桩基施工和深基坑支护工程项目,宝鸡峡引渭工程蔡家坡、卧龙寺及王良寺经济适用窑小区等多处滑坡勘察和治理,西安绕城、黄陵—延安等十余条高速公路、府谷电厂、铜川电厂以及府谷—忻州输变电线路等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陕西饮用天然矿泉水勘察,地热勘查及规划项目,水源热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凿井工程,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形成机理勘察研究,近年来承担的鄂尔多斯盆地周边隐伏岩溶水勘察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历年来获得省、部级成果奖达60多项。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和推广

敢问
茅趸王
建院以来,共完成科研成果671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78项,育成农牧良种195个,出版专著151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小麦育种、玉米杂交育种、生物技术、大白菜不育系选育、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一些研究项目居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一大批科研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累计创经济效益50亿元。主要科研成果和推广情况是:1.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 1972至1973年,俞启葆副院长联合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家沈其教授和西北农学院仇元教授,争取国家农林部和中国农科院的支持,成立全国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型研究协作组,有23个科研、教学单位参加。先后在西北农学院和陕西省农科院联合试验,对陕西、河南、江苏、四川、山东、辽宁、新疆、云南等地的32个菌系进行鉴定比较,将棉花枯萎病菌划分为生理型Ⅰ24个菌系、生理型Ⅱ5个菌系和生理型Ⅲ3个菌系,为棉花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学术上、生产上的重要意义。2.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保存研究 由植保所路端谊研究员主持,1961年在海拔1600米的太白县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夏季条锈病实验室,采集、鉴定并保存黄淮麦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条锈菌菌种。1974年又争取国家农林部拨款,建成全国条锈病夏季研究中心。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条中18、条中20两个新小种,揭示了当时的主栽小麦品种阿勃和丰产3号抗锈性退化的本质。“文革”结束后,全国原有条锈病研究单位因工作中断,菌种丧失,研究工作难以为继。陕西为保存菌种做出了独有贡献,受到国家农林部的表彰。3.作物虫传病毒病和陕北小麦下川问题研究 植保所朱象三研究员主持的研究组对陕北和渭北旱作农区的虫传病毒病进行研究。经过多项联合试验,重点对小麦的红矮、蓝矮、黄矮等病毒进行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与国家卫生部、天津劳动卫生研究所合作开展钾拌磷(即3911)残毒研究,共同制订出我国第一个剧毒农药钾拌磷用于小麦拌种的安全用药量和残留量标准。并以蒲城为中心,在渭北500万亩麦田实施药剂拌种、治虫防病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了陕北川坝地因媒虫和病毒疾病严重发生而不能种植小麦的问题。4.旱原耕作改制“四改三扩”研究 植保所李立科研究员在渭北旱原地区蹲点实践,把豌豆害虫防治研究方向转向提高豌豆产量的研究,历经10年,于1972年总结提出了提高豌豆产量的“四改三扩”新技术,主要是施足磷肥,改良品种,扩大豌豆麦和复种面积,并在试验区做出样板。实施“四改三扩”后,干旱农区由原来的三年四熟制改变成两年三熟制,增产效果显著。该项研究成果1972年送全国农林科技工作会议交流,为陕西省旱地农业研究和干旱农区低产田改造研究开创了新路。5.玉米自交系“武105”及杂交种“陕单一号” 由粮作所林季周研究员与西北农学院科技人员协作育成,是国内公认的少数几个优良自交系之一。以它为材料培育出了17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种和多个衍生系。以“武105”为母本培育的“陕单一号”高产、耐旱、耐涝、抗倒伏、适应性广。1975年陕西省种植面积225万亩,占全省玉米杂交种推广面积的21%。该品种在四川、甘肃、贵州、云南、河南、河北、广东等省也有一定种植面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6.抗枯、黄萎病棉花良种“陕棉1155”选育 由棉花研究所王远研究员主持,用表现型差异大的品种与当地丰产性强的品种杂交,后代在致病力强的枯萎、黄萎菌种接种的病圃中连续选择培育而成。1978年育成后,河南、山西、江苏、湖北、湖南等省累计推广面积271万亩,增产皮棉1626万公斤,增收4878万元。1984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7.线辣椒高产栽培与人工干制技术研究 1963至1970年,蔬菜研究所赵稚雅研究员在耀县菜区设点试验,摸索出一套辣椒高产栽培和人工干制技术,在陕西省14个商品基地推广,有40500亩干椒平均亩产由原来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以上。采用人工干制后,成品合格率由40%提高到90%以上,出口量由500吨上升到1700~2000吨。1971年此项成果在广交会上展出,受到周总理重视。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耕牛蹄腿肿烂病的研究 1975至1978年,由畜牧兽医研究所秦晟研究员主持,针对汉中地区多年来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开展调查研究。该病发病率高,死残率25%~50%。研究揭示了该疾病是由木贼半裸镰刀菌为主的真菌毒素引起的中毒病,并掌握了流行发病规律。该研究成果为我国牛病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并为发病区类似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1979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9.苹果新品种秦冠 由果树研究所原芜洲研究员等科技人员经过近30年努力,以金冠作母本、鸡冠作父本杂交,通过有性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结果早、丰产、抗逆性强的特点,已在全国27个省、市栽植,年增纯收益5亿元左右。1989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0.小麦新品种“陕农7859” 由粮食作物研究所宁锟研究员主持育成。该品种弱冬性、耐旱性好、抗倒伏、抗条锈兼抗叶锈、白粉、叶枯、黄矮病。三年省区试及黄淮区试41个点次平均亩产385.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2%。已在陕西、河南、皖北、鲁南、晋南、鄂西、青海等省大面积累计推广9000余万亩,增产粮食20余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1.黄土高原峁状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由朱象三研究员主持。该项目在米脂县泉家沟小流域通过六年的实验,使粮田退耕43%,粮食单产、总产均大幅度提高。在人口年增长9‰的情况下,仍保持人均粮食5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由169.5元提高到380元。林草面积由18%提高到50%,流失泥沙减少45%。该成果已在榆林地区大面积推广,为我国治理黄土高原做出了样板。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2.陕西省畜禽有毒真菌及真菌中毒病研究 由畜牧兽医研究所汪昭贤研究员主持,通过研究基本查清了陕西省不同地区饲草、饲料有毒真菌相污染情况,分离鉴定出103种有毒真菌,新发现微小根毛霉菌病等3种条件致病真菌,新确诊7种真菌性疾病,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乳牛毛霉菌病与马黄曲霉中毒病,完成了黄曲霉素B↓1等4种真菌霉素的分离、提纯与测定。该成果对医学、兽医学和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3.辣椒新品种“8212”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庄灿然研究员主持选育。该品种具有抗病、抗灾、优质、高产等特点,亩产干椒300公斤,最高达400公斤,出口成品率90%以上。1986至1989年在陕、晋、豫、甘和新疆等省、区推广130万亩,净增值3.6亿元。199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4.小麦新品种“229” 由小麦研究中心宁锟研究员主持育成。该品种耐旱、抗病、优质、高产,在省区试和黄淮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19.2公斤和435.6公斤,比对照分别增产16.7%和8.2%,均居第一位。该品种适宜关中平原灌区、渭北高原南部及黄淮麦区种植。1994至1996年累计推广848.8万亩,新增产值4.07亿元。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5.普通小麦稳定自交结实缺体系统创制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 由小麦研究中心薛秀庄研究员主持。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创制出20个连续稳定自交结实的阿勃小麦缺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首次利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方法育成小麦新品种“陕麦8003”等。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6.秦白系列大白菜新品种 由蔬菜花卉研究所赵稚雅、柯桂兰研究员主持选育。其突出特点是营养品质优良,抗多种病害,丰产、稳定。已在全国10余个省区推广250余万亩,获经济效益10亿余元。该研究成果填补了陕西省自育白菜品种的空白,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

其名为槔
敢问
截至2015年3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科研机构教育研究所 西方哲学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所 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所 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基础数学研究所 古典文献信息研究所 辞书编纂研究所 经济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唐史研究所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所 应用声学研究所 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分析科学研究所 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所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加拿大教育研究中心 人文研究所 文学影视研究中心 食品科学研究所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 运动生物学研究所 女性研究中心 教育考试研究所 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应用化学研究所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艺术教育研究所 旅游开发研究中心 农产品深加工研究所 民族科技教育研究中心 妇女文化博物馆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佛教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博物馆 宗教研究中心 中亚研究所 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数据截至 2013年9月30日,资料来源于官网 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机构一览表序号 名 称 所属学院 立项时间 负责人 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 1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8年6月 王喆之 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 1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5年1月 王喆之 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6月 李玉虎 3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7年3月 刘昭铁 4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2011年11月 胡卫平 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8个) 1 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3月 杨祖培 2 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2005年12月 林书玉 3 陕西省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12月 张成孝 4 陕西省行为与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心理学院 2006年12月 游旭群 5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1988年12月 陈锦屏 6 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3年1月 王喆之 7 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与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0月 王喆之 8 陕西省文物修复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5月 李玉虎 四、陕西师范大学校重点科研机构(7个) 1 陕西师范大学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夏海滨 2 陕西师范大学脑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任维 3 陕西师范大学土地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旅游与环境学院 2007年12月 薛东前 4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加工副产品深度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建科 5 陕西师范大学智能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永明 6 陕西师范大学整合与应用动物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黄原 7 陕西师范大学环境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0年11月 吴晓军 资料来源于官网 2007年至2011年理工科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累计540项。2010年以来累计发表高层次论文885篇;出版学术著作161部;2011年共有74项成果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奖,52项成果获得第十次陕西省哲学和社会科学奖。自然科学方面,2007年至2011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562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共1463篇;申请专利318件,授权专利174件;出版著作89部,其中专著15部。 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主持申报的5项科技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CO2/CH4的催化转化及相关绿色过程的基础研究》、《蝗虫的分子系统学和分类鉴定专家系统研究》、《算子矩阵及其应用》、《低频液体表面波声光效应及应用》四个项目荣获二等奖;《渭河流域万年尺度环境变化与土壤发育演变规律》获得三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参与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黄土区植被对坡面水蚀过程调控的生态薛机理》、《资源植物对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机理研究》分获得一、二等奖。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52项科研成果入选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5项(著作类3项,论文类2项);二等奖18项(著作类9项,论文类9项),三等奖29项(著作类12项,论文类17项)。截至2011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SCI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振宏教授团队在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生物心理学》、《国际心理生理学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其中《生物心理学》上的《呼吸性窦性节律不齐与特质性积极情感、积极情绪表达的关系》一文发表后,被国际学术新闻网作为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专题领域重大研究成果予以报道,是当期《生物心理学》发表的论文中唯一被该学术新闻网报道的成果。 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4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藏书353万册,其中馆藏古籍线装图书25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部,9000余册;历代石刻拓片12000余通;地方志亦收藏较为丰富,尤其是陕西地方志收藏较为完备;另外,大型古籍丛书、古今名人字画收藏丰富。同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0余种,电子图书109万册 , 中外文电子期刊1.5 余万种 。学报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哪些科学研究中心?

爱未知
满月酒
学院在农业产业经济、农村金融、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贫困与反贫困、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相对稳定的特色与优势研究领域。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各类国际合作课题以及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两百项;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三十余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六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SCI、SSCI、EI收录论文272篇;十余项政府咨询报告获得国家级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人肯定批示。目前学院拥有中俄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农村金融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振兴发展智库、西部发展研究院等8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智库);拥有西部发展研究院、农村金融研究所、应用经济研究中心、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等4个校级研究中心(所);设有工商管理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等3个院级研究中心。同时,设有宁夏盐池县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基地、宁夏原州区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基地、盐池县皖记沟村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原州区申庄村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新庄村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等5个固定观测基地(站)。

西安有哪几所大学有211或985工程?

猛犸象
落水狗
高校中有“985工程”高校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工程”高校6所(含空军军医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经过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和几十年发展,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211工程院校8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为985工程高校;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另外有8所军事院校,在校大学生20多万人。西安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居全国领先地位,全市受高等教育人口比率根据六普调查为全国第六位。西安同时还有一批优秀的高中,其中西工大附中、西铁一中、交大附中、西安中学、陕师大附中、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八十五中等高中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扩展资料:人口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20.35万人,比2018年年末净增加19.9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21.46万人,占51.1%;女性人口498.89万人,占48.9%,性别比为104.5(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12.45万人,出生率为12.32‰。死亡人口5.59万人,死亡率为5.53‰;自然增长率为6.79‰。城镇人口761.2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61%;农村人口259.07万人,占25.39%。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