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
一、代表性论文(一)基础性经济学论文1.企业问题[1]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量化与保护 [J].中国社会科学,1996,⑹:8~20.[2] The Connotations Quant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Asse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7,⑷:5~13.[3]遏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研究 [J].中国经济问题,1996,⑷:19~24.[4]国有企业无形资产从何流失 [J].求是内部文稿,1996,⑺:19~20…18.[5]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含 [J].企业经济,1993,⑶:13~16.[6]企业动力机制分析 [J].中等城市经济,1999,⑶:63~65.[7]国有企业建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志 [J].贵州社会科学,1997,⑹:1~5.[8]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需做好的几项工作 [J].岭南学刊,1998,⑴:14~17.[9]按公司制规范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J].青海社会科学,1998,⑴:29~34.[10]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对策研究 [J].浙江学刊,1999,⑴:41~47.[11]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实证分析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⑷:51~55.[12]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产值比重分析 [J].长白学刊,2000,⑸:47~48.[13]对年薪制激励和约束功能的思考.(合作,②人①)[J].中国劳动2002,⑷.[14]增强经营者年薪制的激励和约束功能[J].经济学家,2003,⑶:28~32.[15]提高企业收购的谈判效果[J].商业研究,2006,(15):58~61.[16]核查待购企业的人际关系[J].时代经贸,2008,6(97):5~6[17]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台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合作,②人①))[J].黑龙江史志,2009,(24):116~117.2.企业财务问题[1]确保国营商业承包负亏的对策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9,⑴:59~61.[2]承包制企业负亏基金的形成与运用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0,⑴:31~36.[3]发行负亏债券确保承包企业负亏 [J].理论界,1991,⑺:28~29.[4]企业无形资产的分类考察 [J].长白学刊,1996,⑶:48~51.[5]论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整体评估 [J].甘肃社会科学,2000,⑴:26~28.[6]准确量化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⑵:7~12.[7]乡镇企业资产净值的核定 [J].乡镇企业研究,2001,⑸:52~53.[8]如何甄别待购企业财务报表的真伪[J].河北财会,2002,⑹:50~51.[9]待购企业契约核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⑺:66~69.[10]谈谈待购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J].审计文汇,2005,⑼:35~37.[11]待购企业应收款与存货的核查[J].交通企业管理,2005,⑹:32~33.[12]企业负债压力的财务比率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05,⑽:48~49.[13]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分析[J].学术论坛,2005,⑻:105~108.[14]降低收购企业风险的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⑺:30~34.[15]待购企业营业费用项目的审计[J].商业研究,2006,(24):40~43.[16]核查待购企业的收入报表[J].时代经贸,2007,⑵:1~3转5.[17]审核待购企业资产负债表[J].商业研究,2007,⑼:142~146.[18]待购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方法[J].商业研究,2009,⑹:63~65.[19]低碳经济条件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合作,②人①)[J].生态经济,2011,⑷:92~94……101.3.产权问题[1]交易费用的内涵与外延拓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⑷:19~21转67.[2]试论现代产权范畴 [J].市场经济研究,1999,⑹;17~19.[3]产权与所有权辨析 [J].社会科学家,1999,⑷:4~7.[4]两权分离理论再认识 [J].四川社科界,1999,⑷:9~11.[5]论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J].浙江学刊,2001,⑵:81~84.[6]论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J].经济评论2002,⑶:25~27.[7]产权分类考察 [J].北方经济,1999,⑸:33~34.[8]产权分类与产权制度选择 [J].学术论坛,1999,⑸:37~41.[9]核查待购企业的知识产权[J].青海大学学报,2003,⑵:69~71转83.[10]产权制度选择与委托代理 [J].山东经济,1999,⑹:10~12.[11]正确认识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J].求实,2001,⑵:17~20.[1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对策研究(合作,②人①))[J].经济纵横,2009,⑿:43~46.[13]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纵向考察(合作,③人②)[J].经济研究导刊,2010,⑺:88~90.4.竞争问题[1]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质疑 [J].学习与探索,1985,⑹:72~75.[2] “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再质疑 [J].理论探讨,1988,⑸:64~67.[3]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属同一个规律 [J].中国经济问题,1988,⑴:52~56.[4]操起择优汰劣的利剑——谈谈变革中的竞争观念.观念世界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6~42.[5]再谈竞争问题——需要限制社会主义经济中竞争规律本身的自发性吗? [J].山东经济,1986,⑸:30~32.[6]社会主义竞争没有消极作用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6,⑹:35~39.[7]国营商业的竞争与它对市场的调节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6,⑴:45~48.[8]论竞争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的作用 [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⑶:1~7.[9]试论竞争对商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7,⑷:31~34.[10]社会主义竞争与企业精神文明 [J].百家论坛,1988,⑴:45~49.[11]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对经济危机的不同作用,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12: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1:176~189.5.市场问题[1]漫谈市场 [J].现代经济,1999,⑶:58~60.[2]略论市场 [J].长白学刊,1992,⑹:21~25.[3]市场涵义探微 [J].商业时代(A版),2001,⑴:21.[4]试解需求的内涵、特征与量的变动 [J].经济师,1999,⑺:8~9.[5]正确认识供给与需求 [J].理论学刊,1999,⑸:34~36.[6]加强市场规则建设 [J].中国经贸导刊,1999,⑾:30.[7]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与完善市场规则体系 [J].社会科学辑刊,2001,⑸:62~66.[8]健全市场规则体系的宏观对策 [J].宏观经济管理,2001,⑺:48~49.[9]略论市场规则体系[J].商业研究,2004,⑷:110~112.[10]规范经济行为,建立正常流通秩序(合作,②人②)[J].浙江学刊 ,1990,⑷:34~36…42.[11]个体工商户经营行为规范化的研究 [J].经济文献信息,1991,⑵:55~58.[12]论规范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行为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2,⑵:68~72.[13]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1,⑹:6~9.[14]健全市场参数体系的思考 [J].江苏经济探讨,1993,⑻:2~4.[15]市场调节的长处及制约因素 [J] .思与行,1993,⑺:23~24.[16]创造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 [J] .学术论坛,1993,⑸:9~13.6.市场机制问题[1]论市场信号机制 [J].贵州社会科学,1993,⑸:27~33…42.[2]市场信号机制的功能及完善措施 [J].西藏党校 ,1993,⑷:26~32.[3]论市场压力机制 [J].贵州社会科学,1999,⑷:2~8.[4]社会主义竞争机制的横向考察 [J].中国经济问题,1989,⑵:15~19…63.[5]论消费竞争机制 [J].消费经济,1991,⑷:21~26.[6]健全风险机制的纵向考察 [J].市场与发展,1993,⑸:11~12.[7]健全市场风险机制的横向考察 [J].北方经济,1993,⑶:43~44~20.[8]培育市场体系,强化市场机制作用 [J].商业经济研究,1993,⑶:23~25.[9]论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及完善对策 [J].长白学刊,1993,⑷:34~38.[10]市场经济制衡机制考察 [J].求实,1993,⑻:16~20.[11]市场经济的制衡系统 [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6,⑷:18…37.7.计划与市场问题[1]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若干问题讨论综述 [J].中央政策研究室参阅资料,1990~10~25:1~36.[2]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三十种观点辑录 [J].学术研究动态,1990,⑾:4~6.中央政策研究室简报,1990~12~22.[3]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水乳交融式结合 [J].中国经济问题,1990,⑸:1~9.[4]计划与市场宜采取“水乳交融”式结合 [J].计划与市场探索 ,1990,⑸:7~8…15.[5]计划与市场的水乳交融式结合 [J].当代财经,1990,⑺:51~52.[6]计划与市场调节的“水乳交融”式结合及其实现途径[J].计划与发展,1990,⑿:2~6.[7]计划与市场的结合点和主辅关系 [J].社会科学动态,1991,⑶:32~35.[8]我党对计划与市场结合范围的探索 [J].长白学刊,1991,⑶:35~38.[9]论计划与市场的要素融合和机制融合 [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1,⑴:28~32.[10]完善计划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运行机制的思路 [J].南京社会科学,1991,⑶:44~49.[11]论指令性计划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J].经济论坛,1991,⑷:14~16.[12]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若干新观点比较 [J].争鸣,1991,⑶:22~26.[13]计划与市场结合方式十种常见观点比较 [J].攀登,1991,⑸:43~47…69.[14]计划与市场融合机制具体形式考察 [J].经济问题探索,1992,⑴:9~12.[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的特性 [J].河南经济,1992,⑹:8~9.[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调控机制比较 [J].经济论坛,1992,⑿:15~17.[17]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保留的直接计划调节 [J].创造,1994,⑶:25~26.[18]我国市场经济必须保留少量直接计划调节 [J].社会科学论坛(河北),1994,⑷:49~52.[19]国家直接计划调节范围预测 [J].经济预测,1994,⑹:34~35.8.宏观经济问题[1]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研究综述 [J].经济学情报,1993,⑴:54~60.[2]宏观调控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J].计划与市场,1999,⑺:4~5.[3]软化进口需求刚性的宏观对策 [J].宏观经济管理,1994,⑶:32~33.[4]健全宏观调控的核心机制 [J].长白学刊,1997,⑸:32~35.[5]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十大经济职能 [J].天府新论,1993,⑷:13~16…41.[6]把完善社会保险作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突破口 [J].理论学习,1993,⑻:26~27.[7]加快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N].经济学消息报,1993~07~08.[8]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措施 [J].市场与发展,1997,⑹:27~28.[9]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策[J].劳动经济2001,⑶:11~14.[10]失业、再就业与失业保障 [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1999,⑶:47~49.[11]正确认识失业成因,推进保障制度创新 [J].学习与探索(河北),1999,⑷:14~16.[12]新中国50年劳动就业制度变迁纵览 [J].天府新论,2000,⑴:11~16.[13]若干生产要素收入偏高及其成因与矫正 [J].经济问题探索 ,1994,⑷:13~15.[14]新中国工资制度变迁纵向考察 [J].劳动经济,2000,⑴:15~19.[15]新中国50年宏观调控纵向考察 [J].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⑶:12~22.[16]我国就业政策的六十年变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⑽:21~26.9.信用问题[1]健全信用制度的宏观对策[M].经济理论与教学改革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07:160~167.[2]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⑶:116~120.[3]审视科技信用缺失现象[J].科学管理研究,2004,⑷:52~56.[4]健全科技计划信用制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⑷:74~78.[5]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⑾:20~22.[6]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纵向考察[J].科技管理研究,2005,⑿:29~32.[7]科技项目的失信行为与治理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⑶:66~69.[8]加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思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⑸:52~56[9]我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纵向考察[J].科学管理研究,2008,⑷:55~58[10]促使职业介绍招聘信息真实有效的思考 [J] .经济师,2000,⑻:194~195.[11]规范职业介绍行为的温州模式(合作,③人①) [J].浙江经济,2001,⑶:36~37.[12]通过健全科研信用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9,⑸(上册):14~17.10.其他经济问题[1]我的经济观[J].社会科学家,2001,⑹:4~5.[2]推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J].学术月刊,2005,⑴:38~43.[3]政治经济学原理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J].长白学刊,2006,⑴:73~75.[4]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问题思索[J].天府新论,2008,⑶:37~40.[5]党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贡献 [J].党政干部论坛,1991,⑹:16~17.[6]我党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J].求实,1991,⑺:32~34.[7]试谈产品价值与商品价值 [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⑴:14~20.[8]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⑼.102~106.[9]按质论价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J].实践,1985,⑷:20~21.[10]运用函数图象讲解价值规律 [N].经济学周报,1986~06~08.[11]扩大再生产公式的相互联系 [J].理论教学与研究,1984,⑴:70~72.[12]运用公式推导讲解政治经济学原理 [J].岭南学刊,1987,⑾:31~36.[13]资本论与莎士比亚戏剧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⑸:16~20.[1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7,⑴:15~17[15]我国专利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发展,2008,⑴:118~119(二)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1.基础理论问题[1]区域发展理论演进的纵向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02,⑵:33~37.[2]区域发展理论概述[J].经济与管理论丛2003,⑶:7~14.[3]论发展规律 [J].发展研究,2001,⑸:17~19.[4]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求实,2002,⑼:7~9.[5]沿海发达地区宜实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 [J].沿海经济,2001,(4~5):14~15.[6]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原则 [J].贵州社会科学,2000,⑷:27~30.[7]合理划分经济区的思索[J].生产力研究,2007,⑺:12~13.[8]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对策 [J].理论界,1993,⑵:14~16.[9]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对策 [J].理论探索,1993,⑸:36~38.[10]专业化产业区发展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区为个案 [J].生产力研究,2007,⒆:105~107.[11]韦伯工业布局论的结构考察[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⑸:64~672.区域制造业与集群问题[1]台州:做大做强龙头企业[J].当代经济,2004,⑽:44~45.[2]又好又快培育县域龙头企业——以台州所属各县域为例[J].乡镇经济,2007,⑷:37~40[3]推进区域制造业发展研究——以台州市为例[J].中国发展,2006,⑵:48~52.[4] “长三角”末端区域如何发展制造业[J].浙江经济,2007,⑴:46-47[5]制造业链式化转移探索[J].工业技术经济,2006,⑸:99~101.[6]转变制造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思路[J].改革与战略,2006,⑺:40-41[7]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形式(②人①)[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⑸:33~36.[8]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合作,②人①)[J].科技管理研究,2006,⑸:61~63.[9]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J].经济学家,2004,⑶:77~80.[10]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⑽:226~228.[11]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运行机理分析(合作,②人①)[J].天府新论,2007,⑸:42~46.[12]基于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⑵:80~83.[13]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取决于技术自主创新[J].经济论坛,2008,⑸:13~14.[14]产业集群突破生命周期拐点的关键,中国都市圈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0. 296~303.[15]低碳经济条件下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合作,②人①) [J].中外企业家,2010,⑸(下):39~41.3.区域产业问题[1]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新视角[J].天府新论,2003,⑸:46~48.[2]加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②人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⑵:14~15.[3]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思考 [J].求实,1997,⑻:14~16.[4]试论粮食生产中地方政府的决策行为(合作,③人①)[J].粮食经济与科技,1993,⑷:4~6.[5]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丘陵经济作物(合作,②人②) [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4,⑴:23~30.[6]增强市场观念,开发山区经济——金华衢州两市发展土特产品调查(合作②人②)[J].浙江学刊,1987,⑴:79~81.[7]变资源优势为创汇优势(合作,②人②) [J].浙江学刊,1988,⑷:47~48.[8]论浙江竹类资源开发的优势与竞争艺术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8,⑴:14~18.[9]提高我省滩涂开发效益的对策.论苑集萃(续二)[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0]浙江新围涂地农垦资源的开发方向 [J].经济地理,1994,⑹增刊:9~12.[11]加快台州地区港口资源开发的对策(合作,③人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5,⑹:65~69.[12]优化进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J].求实,1994,⑷:19~21.[13]外贸,绕过技术的壁垒[J].经营者,2003,⑹:19~20.4.区域开发与发展问题[1]西部大开发应把重点放在大力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上 [J].理论导刊,2001,⑷:24~25.[2]西部大开发应突破资本瓶颈制约 [J].经济学家,2001,⑵:30~33.[3]欠发达地区拓宽资本来源的思路[J].青海大学学报,2002,⑶:59~61.[4]欠发达地区加强招商引资的五大招数[J].发展,2002,⑹:65~66.[5]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思索[J].经济学家,2005,⑷:102~105.[6]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势能集聚.浙江省三门县加速经济发展经验调查笔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⑹:70~71.[7]浙江省台州市跨越式发展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⑽:63~67.[8] “长三角”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合作,②人②)[J].上海经济研究,2003,⑾:49~52.[9]努力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合作,②人①)[J].中国发展,2004,⑵:65~69.[10] Positive Analyses on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 for promoting the civil innovative activities—— The case study of Taizhou China [M].Proceedings of China Private Econom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 2007,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573~582.[11]我国古代农村土地开发思想管窥[J].乡镇经济,2008,⑸:32~34.5.区域政策与区域创新[1]从引进技术走向自主创新——韩国科技创新路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⑺(上册):58~60[2]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理论导刊,2008,⑵:108~109.[3]国外如何运用政策促进科技创新(上)[J].党政论坛,2008,⑻:60~62.[4]建设促进创新活动的区域政策体系——以台州为例[J].中国发展,2008,⑶[5]增强创新能力的区域政策支持体系建设——以台州为例[J].乡镇经济,2008,⑾:105~109[6]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以台州市为例[J].城市,2009,⑶:63~67.[7]巩固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律基础——《科技进步法》修改内容研究(合作,③人①)[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⑸:77~81.[8]运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活动(合作,②人①)[J].贵州社会科学,2010,⑻:98~102.[9]意大利运用政策促进创新活动[J].长三角,2009,⑸:45~47.[10]美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管窥[J].黑龙江史志,2009,⒅:16~17.[11]日本运用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科技创新[J].学理论,2009,⒆:36~37.[12]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创新实力考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⑶:57~59…84.[13]新加坡促进创新活动的主要对策(合作,②人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⑹:94~97.[14]俄罗斯运用政策促进创新活动(合作,②人①))[J].学理论,2009,(28):18~19.[15]国外如何运用政策增强创新能力(合作,②人②) [J].管理观察,2010,⑴:31~32.[16]国外治理“三废”新技术概述(合作,③人①)[J].生态经济,2010,⑵:124~127转172.[17]瑞典高效的创新政策运行机制揭秘[J].科技管理研究,2010,⑹:6~8.[18]美国灵活有序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分析(合作,③人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⑴:6~8.6.城市化问题[1]增强地级市发展机制刍议 [J].浙江学刊,1997,⑷:55~58.[2]大力培育地级市主导产业 [J].中等城市经济,1997,⑶:7~8…51.[3]培育地级市主导产业的十大措施 [J].天府新论,1998,⑵:41~44.[4]加快浙江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J].浙江经济,2000,⑵:54~55.[5]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N].浙江日报,2001~1~8:7.[6]推进西部中心地区城市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2,⑷:20~21.[7]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5,⑽:268~270.[8]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合作,②人②) [J].北方经济,2006,⑶:66-67.[9]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 [J].学术交流,2008,⑴:68~73.二、代表性著作[1]经济运行与调控——计划与市场结合模式研究(31万字)[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2.1~397.ISBN7—213—01024—7/F·16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36万字) [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08.1~462.ISBN7—5017—4711—3/F·3553.[3]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23万字)[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04.1~258.ISBN7—5059—4033—3/I·2612.[4]中国经济前沿研究(43万字,合著主笔) [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06.1~505.ISBN7—80170—115—1/Ⅰ·1.[5]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56万字)[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2.1~639.ISBN7—5034—1234—8/K·0853.[6]中国经济前沿再研究(42万字,合著主笔)[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12.1~488.ISBN7—80170—220—4/Ⅰ·2.[7]中国经济前沿三研究(52万字,合著主笔) [M].群言出版社,2004-09.1~608.ISBN7—80080—361—9/Ⅰ·58.[8]台州制造业发展研究(33万字,合著主笔)[M].群言出版社,2005—12.1-385.ISBN7—80080—488—7.[9]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76万字,合著主笔)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1-622.ISBN7-5017-7681-4/F·6389.[10]经济学新问题求解(51.2万字,个人专著)[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09.1~490.ISBN978-7-5017-8175-1/F·7173.[11]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85.8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0.1~614,ISBN978—7—5017—8781—4/F·7749.[12]区域政策与自主创新(65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8.1~566,ISBN978—7—5017—9369—3/F·8268.[13]地方性高校招生就业问题研究(22万字,编著,主笔②人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1.1~279,ISBN978—7—80247—606—6/G·317.[14]区域发展与创新(43.2万字,个人专著)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06.1~362,ISBN978—7—5017—9994—7/F·8392.[15]国外发明创造信息概述(30万字,合著②人①)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08.1~394,ISBN978—7—5130—0077—2/N·004(3025).[16]促进区域繁荣——以浙江为例(30万字,合著主笔)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1~384,ISBN978—7—5130—0233—2/F·374(3173).[17]地方性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以台州学院为例(30万字,编著,主笔②人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1~371,ISBN 978—7—5130—0218—9G·360(3165).[18]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42.2万字,个人专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04.1~376,ISBN978—7—5136—0656—1/F·8803.[19]八大工业国创新信息(49万字,合著,②人①)[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09.1~393,ISBN978—7—5130—0620—0/F·434(3554).[20]区域产业成长与转移(34万字,合著主笔)[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09.1~276,ISBN978—7—5130—0740—5/F·445(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