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怎么样,初试成绩大概多少分,复试都考些什么,毕业后好找工作吗

江湖
不敢用也
我也是报的上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我报的是精密医疗器械方向的,考了328,不知道怎么样啊

请问上海理工大学的翻译硕士调剂一般要多少分

看门狗
裴徽
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调剂分数线,2017年的复试线等相关信息还没有公布,大概三月份中旬会公布国家线,后期的相关信息会陆续公布,考生多关注一下。

上海理工大学

修迪
无欲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吧。就业形势好一点这是零八年上海理工大学的艺术类招生简章2008年我校在上海招收艺术设计、动画2个专业,招生计划为95名,学制四年,文理统招,限招英语语种考生,色弱、色盲不宜报考,学费10000元/学年。具体如下表:省市 专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 动画 合计 上海 业(视觉 (环境 (综合 (工业 (印刷美术 传达) 艺术) 艺术) 设计) 设计) 人数 30 20 10 10 15 10 95具体招生计划以上海市高招办公布为准;外省市计划另行公布。二、报名、考试凡报考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动画等专业的考生,其专业成绩均采用上海市统(联)考成绩。有关专业统考事宜请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相关信息。 三、录取原则1.学校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收。录取时文理考生按合成总分统一排序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分;2.专业成绩、高考文化成绩均应达到2008年当地报考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资格分数线以上;3.在投档范围内,英语单科成绩不得低于60分;录取时以合成总分为录取依据;根据德智体全面考核,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合成总分折算公式:本人高考文化总分(投档成绩)× 专业测试满分(450) +本人专业测试总分 高考文化满分(630) 4.学校将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试,对弄虚作假者作不予注册和退档处理。关于2008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设置专业最低资格线的通告依据教育部及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有关精神,我校决定在今年的艺术类招生录取时,上海考生专业成绩不得低于270分。具体可见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还不错,希望你采纳。

考研成绩出来了,小弟考的是上海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

美国派
彼出于是
估计差不多。。。上理要求很低的。。。但是上理的研究生质量真的很低,本校的学生基本上没人报这个学校的,连保研都没人要的。。。不过事在人为,祝你好运。。。

考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大概多少分?报录比多高?

居敬
三玄
因为不知道具体专业,只能说去年分数大约在260-370分之间,往年的报录比例大部分专业报考人数都仅仅略为超过录取人数,录取还是相对比较容易。上海理工大学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研究生培养始终围绕质量主线,立足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以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建设成为具有工学、理学、经经济、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参考来源: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信息网

上海理工大学土木研究生分数和就业

叔父
缙笏绅修
今年的调剂分数325以上才有机会参加面试,一志愿过了国家线就可以参加复试,刷人比较少,基本上能上!

上海理工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是多少呢??

道理
而况人乎
没有心理学有金融,第一志愿的肯定公费,而且国家线低10分左右,上线就取。调剂的话分数要高点,而且可能没公费。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吉祥止止
骑兵队
一般来说上理所有的专业都是国家线就行,导师联系好一般问题不大。。。

上海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历年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养蜂人
梵高
“上海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已明确说明:“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符合教育部规定的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最低分数线要求的考生以及被我校接收的所有调剂考生均可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故只要达到国家分数线即可参加复试对于导师问题,上理工的网站上有:导师选聘&typeid=72&floor=0&menutype=0考试科目: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01工程流体力学;802传热学A;803工程热力学A;(任选一)复试:①综合面试②笔试科目:制冷原理与装置、锅炉原理、透平机械原理、过程原理(任选一)动力学院硕士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1] 制冷原理与装置, 《制冷原理与装置》,郑贤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2] 过程原理, 《化工原理》,王志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3] 锅炉原理, 《锅炉原理》,陈学俊、陈听宽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4]透平机械原理,《透平机械原理》,王仲奇、秦仁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版,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