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士生怎么选择导师?

天有历数
背诵者
硕士生都是先进行报考院校的选择,然后在进行考试,基本在学生选择报考的院校的时候就已经对导师进行了初步的选择。研究生的考试跟高考有很大的不同。1、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并不是说在得到成绩之后在进行学校和导师的选择,而是需要先选择要报考的高校。 2、根据想要报考的院校准备初试,如果有专业课那么就需要准备专业课所需要的教材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储备。3、面试,再通过初试之后方可进入面试阶段。面试阶段会包括英语面试。4、面试通过之后会再一次进行专业复试,专业复试通过之后才算是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在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时,考生已经将导师的范围缩小到了某所高校。对于专业的选择,又将导师具体到了哪几位。然后在通过初试参加复试的时候,招收报考的专业的导师会对通过初试的学生进行面试,那么面试的考官中就是要招收改专业研究生的导师了。一般一所高校中招收同一专业的导师都是很少的,基本都是一两个。所以很好选择,一般在面试的时候哪个导师比较看重考生,那么那个考生就会通过面试了。

研究生导师要怎么选啊

汾水之阳
离世异俗
原则上导师和学生是双向选择,在但实际招考中扎堆现象严重,考生都心仪院长和“大牛”,原因不言自明。类似法学、经济、管理等偏社会实践性的学科,导师名气够大,对学生未来的就业确实有“更实惠”的影响。导师所参与的项目多、规格高,读研阶段可能就取得全职工作一样的实践机会。但与此相伴的则可能是导师行政事务繁多,常年在国外,奔走于各种学术会议和项目之中,可以分摊到每个学生那里的精力少得可怜,在事实中造成了“看起来很美”的现象。如果是理学、文学、农学、史学、哲学等更偏理论的学科,则需要看考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是扎根本专业搞理论搞科研,还是只是拿学历当跳板。如果是前者,追随“大家”意义很大,如果是后者,则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初试和复试加权后的成绩是决定能跟随什么样导师的关键,这中间,挑选导师的主观意愿在残酷的竞争中往往表现得没那么重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就业的角度看,导师可以在步入社会的第一步给学生资源和指导,而未来发展得怎么样,看个人的造化,所以导师自身严谨、专注、务实的修为,对你的影响才是终生的。

怎样选择研究生导师?

冬荫功
皇女
经济学上关于市场失灵,归为三个因素,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垄断。在选导师的问题上如果没有做好,大抵于此类似。不过,在老师非指定(非市场垄断),优秀老师并没有被预定得一个不剩(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多下一点信息收集的功夫,是有必要的。自然,信息收集也需要成本,而且,还未必有成效。第一,尽可能地选择在专业上自己研究兴趣较为接近的导师。读研和读本科一大区别是,学生必须在某一领域做相对深入的研究。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师主要是负指导之责,老师的作用和责任在于研究选题和方法论的指导,老师本人研究什么似乎显得不重要。这种说法当然有道理。而且,相对大量学生的如干选题,老师也的确没有办法处处以内行人来发言。但是,个人还是以为,如果学生的研究兴趣,最好是比较细的研究研究兴趣点,能够与老师的研究兴趣大致吻合,这样师生讨论起问题来,对学生来说,可以听到较为专业的意见,而对老师来说,也有教学相长的愉快,肯定是善莫大焉的事情。那么学生如何搜集老师的信息呢?现在网络发达,利用百度(或其它搜索引擎),输入某位老师的姓名,加上学校,大致就知道这个老师的初步情况了。当然,如果是学术方面的信息,最好用CNKI其次,尽量选择较有资历的老师(只是比较而言,资历较浅的老师千万不要生气了!)。比起本科的学习,读研究生期间跟导师相处的机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处主要是在学习和研究方面。通过个人读研的体会,以及自己的观察,发现那些资历深厚一些(当然年龄也可能大一些)的导师,在学养和处事方面,的确都有年轻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年青导师的好处是精神旺盛,责任心强,时间较为充足,有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予以指导,但缺点是导师本人可能指导经验不足,学养相对不够(比起资历长者)。一些有资历的老师,为学为人,平淡从容,常为年轻人所不及。这一点或许尤须学生受其亲炙,方可领略。这里注意的是,所谓资历,有两种:一种为学问,一种为行政,两种资历都是重要的参考对象。丰富的学问资历给学生带来好处自不必说。对于行政资历,学生需要正确对待。一般来说,一个老师在行政上有所为,很可能这样的老师是“双料人才”,一个人同时在学问和行政两个战场作战,足见这样的老师定有其可取之处,千万不可因其已经担任行政职务而认为会影响对自己学业的指导。但是,又不能因为其行政优势而期冀他日处处受其庇护。心存此种侥幸自是不可,当然事实上如选择领导做导师的确可以带来若干好处,在此也不必讳言。但对有志于专业者,只可以将其考虑为“得道多助”的一种因素而已,不能代替个人的努力。第三,了解老师对于学问和人生的态度。这一点比较难以做到,但是也比较重要。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或者某甲只是为了文凭而上学,偏偏遇到一个严肃古板的老师几乎要把自己锻造为学术大师,学生因而痛苦不已;或者某乙有志于学,却遇上轻薄学术、游戏人生的“江湖教授”:这都是不幸的事。最好学生选择跟自己学习目的较为一致的老师。这样求仁得仁,人以类聚,皆得快活。那么如何去了解老师属于哪种类型呢?当然最方便的办法是看其文章或著作,如果著述严谨规范,多半属于严肃派;行文加花拼凑,论题游移,多半属于江湖派。其次是与老师本人交流,俗话说见面胜似闻名,三言两语,枯荣便知。但是现代人往往善于伪装,师生初次见面往往或又彼此都有掩盖自己真实信息的倾向,如何判断,只能靠当事者自己会心。经常有学生在面见导师时大发学术宏愿,进校后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师生彼此印象大打折扣,故建议实话实说为好。第三个办法,就是听取学长的口碑。导师自己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听取,尽管可能不乏美言的成分,但也最有可能获得老师如何对待学生的真实信息。以上这些话,都是概而言之。运用之道,存乎一心。况且,不同人有不同的情况。什么是好老师,的确不能一概而论。作为学生,如果愿意致力于学习的话,记住宋代大儒伊川先生这段话倒是有必要的:“学者需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己,终不足以达道。”(见朱熹《近思录》)。有志于学的人,似乎逆向选择规律(即有可能次等教师或次等学生充斥高校)对其影响不大。研究生生活就是两年或三年,自己对自己“栽培深厚”也许更为重要。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鼓荚播精
汝恶之乎
很多学生选研究生导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所以,选导师关键还是看下面几点:1、研究方向。一般来说,热门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会好很多。如果还能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契合的话,就更加完美了。2、教学投入。这个可以通过咨询学校的师兄师姐获得。愿意跟学生打成一片、乐意指导学生的导师,是最受欢迎的。3、导师资源。一般来说,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既能给学生支付助研津贴,又能提供实际的项目给学生练手,比那些空对空谈理论的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更大。4、导师声望。不得不承认,拥有更好声望的导师,学生发论文或将来就业会更容易得到好的推荐。我就遇到过一位院士的学生,因为院士的就业推荐就轻松找到了一份高校的工作。但是,跟着这种导师,你要做好靠自己的思想准备。上面几点,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重要性逐一递减,供大家参考。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主要是看他哪方面?谢谢

公性
宠物店
1. 导师最佳年龄:30~35 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几率比较大。带不好学生可能会影响升职。年轻老师社会阅历浅,比较单纯,不会那么黑。年轻老师富于创新精神,有朝气,对新事物敏感。 不要选60岁以上的导师.正所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也".其实45岁以上的导师基本上已经不做研究了. 2. 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 职称越高,名气越大的导师,往往不把带学生当成一回事情。在他们眼里,当博导带学生就是“踢着玩儿”的事情。有博士学位这一点很重要。还有,一定要看你未来的导师有没有在国外高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3. 不要选胖子做导师 常言道,“心宽体胖”。身体胖的人,往往比较懒,不喜欢费大力气做事情,也不喜欢替他人操心。他们投机取巧,精于钻营。给这种人当学生会很累。因为他们早就盘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让你来干,然后据为己有。这种人往往心黑。个子矮的人也不要考虑。瘦高个老师最好! 4. 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 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5. 不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 你会成为廉价的打工仔,会很累也学不到学问,满足以上1,2的除外。 6. 要读博士一定要到国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虑日本。日本的导师非常认真。 7. 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最后,我最强调的是第3点:不要选胖子做导师,切记!祝你们好运!

研究生该如何选择导师和课题

美刺
当时还好好想了想。说真的导师的选择要更据个人的目标和要求,好的boss和差的有天壤之别。有些人认为,导师当然要牛,越牛越好,(以前我也觉得是这样)我不觉得完全对。对于一些人想出国的,选牛的老师自然最理想,有好的老师推荐出国会容易许多,但是对于一些想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的人,选择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年轻的老师一般精力较多,带学生少,有些对学生很负责,可以在你身上用很多时间来指导,这样比半年见不到的牛师要好得多!当然选导师不能只看这些啦!要看导师容不容易相处,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导师拥有的实验室设备条件如何,导师的科研方向和以前的成就,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反正对这些自己心中要有数,自己想得到什么,不要麻木的追求牛师。还有有些牛师门下高徒很多,自然竞争激烈,在那样的实验室里面生活有些郁闷的,我们学校就有,几个很活泼的人进了实验室连句话都不讲,只会作实验了!还有就是导师的性格很重要,有些慷慨的老师对学生好,经济上也给予支持,作实验少仪器也乐于帮你解决,要是你实验做的不好,他会为你担忧,就怕耽误你答辩。而有些老板比较抠,放假了自己出去happy了学生害得拼死拼活的干活,而且赞扬的话也不会说,你的表现不好就会给你脸色看,两种人手下干活,感觉就是两回事,所以这方面选前要研究研究!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要进行研究,有要有所成果,就要克服几个大的困难,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设备和资金,这要求我们所选择的课题必需是有快捷简单经济的测定方法和原料,所采用的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能太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自己和实验室有作这个课题的能力才选择来做,否则想也不要想!对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国内的大部分导师追求的是大而全的模式,有时候一个本科毕业课题也要作一整套工艺,这是不合理的。我觉得理想的模式是能够把握实验中的创新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在枞向上将研究的各方面考虑完全。实际上目前我们的研究模式在模仿的同时缺乏创新,同时对工艺研究的同时没有注重理论和机理的研究分析。同时采用优良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极其重要。课题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一般为周期较长的课题,一般好多课题是省或者国家的项目,需要很多人合作,前后有一定的继承性,要是不是刚刚开始着手,一般资料很多,而且一个人研究只是其中易小部分。横向课题不同,周期比较短,常常是老板们接手的工厂里面的项目,一般要求较快搞定可以到工厂用来挣钱的,以工艺性应用性的比较多。如果将来还想搞科研,选择纵向课题我认为比较理想,可以学到易整套的研究操作。要是将来想进入工厂或者到企业作研发,作横向的比较好,工厂就是要快、省钱、能挣钱。有些人选择课题时,有两个误区。对于以前有人作过的就觉得没有意思,其实不然,作课题作科研关键在于创新,只要你有闪光的地方就可以,还有前人也不一定成功呀!还有就是也许前面的研究根本没有重复性,这一点在开始前要作一下,自己心理有数。此外就是对于没有作过的新课题,不感作,其实没有必要,当然对于新课题是狠有挑战的事情,探索总不会全部成功,但是不探索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国外研究证明一条不可行的路线也是一种成功,而国内普遍认为是一种失败,所以很多人才畏惧探索和创新。这方面可以事前查阅外文文献的有关研究,不要相信日本人的研究,重复性较差,我个人觉得美国和德国的研究比较严谨,当然个别现象除外。要是别人有所得,我们也必须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当然选择课题还有对目前研究热点的把握的问题,那么刚刚入学的或者开始着手实验的同学如何来把握呢?我也没发现什么好的办法,一个就是到图书馆看看近两三年的文献,找到一两个自己关心的觉得理想的主题在到网络上search一下,作了解性的研究。还有就是看看自己的学校和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近三年发表的文章,都是关于什么的,一般教授们选择的课题都是适合我们国情(各种条件)有不是太落后的研究,至少国内如此。(当然和老美比有些要落后10-20年)。作课题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开始老板给课题自己选或者自己找课题(自己找比较麻烦,最好找好几个给老板或者有经验的人看),这其中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实验室有没有实验仪器的条件可以满足自己作相关的研究,测定分析分离等方法需要的材料容不容易得到,实验原料等等。选定课题以后就是对课题进行查新和研究,看看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对自己以后的研究要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这里提到一点就是对中文文献,尤其是非核心刊物,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去看,只能是对常识性的了解,真正的研究要有足够的英文资料,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要是这一步作不好,后来发现在重新定课题都比较悲惨啦!(同学中有例子)如果你的研究结果肯定可以进行研究了,就要进行一些初步的实验,一来实际了解一下实验,二来从整体上对自己实验的难度有体会。然后就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全面的开始研究,最后阶段就是写论文答辩。

如何度过我的研究生博士生活--一位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转)

安取仁义
能立
  其实我以前也根本没读过原文,也看不懂。这儿有个好办法:找一本中文经典的书籍,仅看某一节你感兴趣或与你相关的内容,然后先找一两篇英文的综述(review)认真阅读一下,不会的单词可用金山词霸查一查,也许你读第一篇文章需要花两天,你过两天再读第2遍时,你也许只要一天;然后你再读第2篇时也许你只要半天!然后你一定会真正发现读英文文献的快感!人家的文章分析真的透彻,内容丰富!当你需要重点研究时,一般先通览一下近期研究的文献的摘要,有选择的读几篇好文。如果平时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感觉,找更高级别杂志的文章读。国外著名的科学家一般都有一个习惯,即每周都认真读1-2篇 Science,Nature,Cell等高级别文章。这个习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而且Science对中国人是免费的!Nature中也有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即使没有密码之类,也能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呀。2.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  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现在每周工作60小时,踏踏实实的60小时。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和请教,周而复始。其实这还不够用,因为我既要独立做这边自己的课题,还要协助各位完成你们的课题。那么对你们的要求降低一些,每周50小时吧。希望是真实而有效率的50小时,思维和四肢都处于激活状态的50小时。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不得了的,跟国外就不用比了,单就国内而言,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的工作状态,比50小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否认我们学生的天赋,但我们的天赋大约不会比北大、清华、中科院或者Stanford, Harvard, UCBerkeley的学生高很多。一周工作40小时或更少,我们拿什么去竞争?上面说的比较抽象,那再给各位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请大家考虑:现在你阅读一篇自己研究方向的英文文献,在字典帮助下,能否在3小时(研究生)或6小时(本科生)内完全读懂和理解?现在你阅读一篇本领域的文献时,能否自然地联想起3篇以上相关的文献?如果您还做不到,那就还没有跨入研究的门槛,还需加油。3. 再谈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  在此,我就本人攻读硕士、博士期间的想法及答辩感受再次尽量详细一点与诸位交流,请批评指正或讨论!  我个人觉得,研究生期间为人、为学确实要注意方式方法。  1、作为低年级研究生,你的师兄师姐(尤其是马上毕业,即将离开课题组的师兄师姐)是你不容错过的资源!无论他们的工作做得是不是特别出色,最好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向他们请教,将他们掌握或领悟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步骤学到手,这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由于毕业有诸如发表文章等硬性要求,实验室内部也存在隐形竞争,有的师兄师姐不大可能在平时将所掌握的东西(尤其是自己花很大精力摸索总结的东西)全部告诉你,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向老板汇报,而这些恰好是你需要的。也许他们教你,只需一句话,指点一个实验步骤,但对你来说可以节约几个月的摸索时间。放下你的架子,不要以为你师兄师姐掌握的东西你很早就完全学会了,很可能他们留了一手!但实事求是的讲,师兄师姐本身没有教你的义务,他不是你的导师!如何学到手,看你的表现了!记住:这可能节省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对于研究来说,文献是你的生命之一!注意多看文献,多看高档次杂志的最新文献;即使你的学校或研究所没有某种资源,你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文献传递等来获取你要的资料。文献是用来看(学习)的,不是用来收藏或向他人炫耀的,不要仅仅成为文献收藏家。而且要学会看文献,只有少数文献才需要精读或反复读,反复领会。  3、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将你要解决的难题分步骤逐渐解决。虽然全局很重要,但你可以将一个大问题分成多个小问题,各个击破。不要急于三下两下就解决而弄得自己焦躁不安,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否则,研究生就不必几年才能毕业了。  4、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留意同领域人员的意见(虽然他们的意见未必正确),他们(包括导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综合你的思考,很可能对你解决问题很有帮助!留意你的导师对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指导(包括训斥),在你的工作中加以利用或避免。  5、对于有一定基础(高年级)的研究生来说,文献在你看来不可能十全十美,带着审视的眼光去读文献,从中寻找你的方向和突破口,你可能做出比你所看文献更好的东西。  6、向你感兴趣的文献作者请教,或与他们交流!你注意到他们的成果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不要担心自己是小字辈别人不理你。我曾给国外一大师级人物发电子邮件索要一篇较早的论文,他告诉我他也没有电子版,可以寄给我纸板论文,让我告诉他地址,最后真的很快就将论文寄给我了。

在职研究生需要事先找导师吗?

狗剩
香澄
1.在职研究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导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看这人怎么样,道德水平比学术水平更重要。因为某些高校出现了导师不给研究生讲解,压制等等负面信息,如果某个导师多数学生都不认为他是个好导师的话,千万不要选择他当自己的老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学生论坛、导师的学生以及高年级的师兄师姐等来获取,早点做决定,不要等一切发生了才后悔,可以通过邮件或电话等方式跟老师进行联系,从中分析判断这个人的道德水准。2.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关注老师的学术水平,了解他的专业特长或者学术观点是什么,你对他了解越多,你就越对自己的将来有把握。

研究生如何选第二导师

现行
夫精粗者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3)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