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题研究怎么开展

弟子异之
义利
课题研究程序,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开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课题总结等。一、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内容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课题,一般是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一项研究课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考虑研究背景,缩小研究范围,把握好研究角度,找准研究“题眼”。开始研究前必须进一步研究,做到准确把握研究主题,分解研究问题,把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做好研究整体计划。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二) 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1、理清研究思路一个课题特别是比较综合的课题,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着多重关系、多重矛盾和多层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必定有一对基本的关系、矛盾或问题,准确找出基本关系的意义就在于找到研究的切入口,使研究思路变得清晰且可操作。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问卷法等等。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教育科研方法的使用有多种选法:有一种为主、多法综合运用;多法并用、交替使用、各法互补;单一方法也有,但较少。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一是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如,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追踪研究,选择纵向研究法;对同一时间内不同对象的研究,选择横向研究法等。二是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进行常规研究时,选择自然观察法、测试式实验法、调查谈话法,等;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研究,选择不同的技术设备的测试及调控等。(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什么叫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研究假设是陈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积极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一是积极开展理性思维。假设就是尚未得到实践证明姑且认定的预想,它是人们思维过程中推理与判断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暂定的理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历来是科学研究探索的正确途径。根据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从已知推未知的猜想、推断,包括各种可能性理论认识或初步结论,在进行研究之前推测出来。二是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1)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2)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3)假设应是可检验的;(4)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三是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是从观察发现到理论发现的中间环节,是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发现的主式。基本步骤是:⑴要在搜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⑶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使假设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具有严谨而稳定的结构;⑷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灵活展开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类比和想象等各种思维活动,形成基本观点;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四是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有:⑴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⑵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⑶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五是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课题研究的设计,基本要求包括研究总目标和分目标、研究工具和方法、人员分工等,不同类型的课题也有不同的设计,突出研究类型,反映课题特点。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应用性研究课题是运用基础课题研究取得的基础理论知识,探寻有具体实用目的的教育方面的新知识、新的教育途径和新的教育措施,以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是对教育原理的尝试性应用,是联结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和桥梁。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应用研究又有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课题设计:要突出“应用”,包括应用性研究的内容、范围、操作等,有应用研究事实性目标和理论性目标。课题设计包括研究目标、研究途径(思路、方法)和研究组织等,按照不同内容有不同的设计。

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玫瑰海
爱寻迷
课题研究程序,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开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课题总结等。一、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内容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课题,一般是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一项研究课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考虑研究背景,缩小研究范围,把握好研究角度,找准研究“题眼”。开始研究前必须进一步研究,做到准确把握研究主题,分解研究问题,把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做好研究整体计划。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二) 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1、理清研究思路一个课题特别是比较综合的课题,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着多重关系、多重矛盾和多层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必定有一对基本的关系、矛盾或问题,准确找出基本关系的意义就在于找到研究的切入口,使研究思路变得清晰且可操作。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问卷法等等。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教育科研方法的使用有多种选法:有一种为主、多法综合运用;多法并用、交替使用、各法互补;单一方法也有,但较少。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一是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如,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追踪研究,选择纵向研究法;对同一时间内不同对象的研究,选择横向研究法等。二是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进行常规研究时,选择自然观察法、测试式实验法、调查谈话法,等;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研究,选择不同的技术设备的测试及调控等。(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什么叫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研究假设是陈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积极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一是积极开展理性思维。假设就是尚未得到实践证明姑且认定的预想,它是人们思维过程中推理与判断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暂定的理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历来是科学研究探索的正确途径。根据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从已知推未知的猜想、推断,包括各种可能性理论认识或初步结论,在进行研究之前推测出来。二是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1)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2)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3)假设应是可检验的;(4)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三是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是从观察发现到理论发现的中间环节,是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发现的主式。基本步骤是:⑴要在搜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⑶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使假设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具有严谨而稳定的结构;⑷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灵活展开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类比和想象等各种思维活动,形成基本观点;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四是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有:⑴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⑵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⑶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五是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课题研究的设计,基本要求包括研究总目标和分目标、研究工具和方法、人员分工等,不同类型的课题也有不同的设计,突出研究类型,反映课题特点。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应用性研究课题是运用基础课题研究取得的基础理论知识,探寻有具体实用目的的教育方面的新知识、新的教育途径和新的教育措施,以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是对教育原理的尝试性应用,是联结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和桥梁。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应用研究又有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课题设计:要突出“应用”,包括应用性研究的内容、范围、操作等,有应用研究事实性目标和理论性目标。课题设计包括研究目标、研究途径(思路、方法)和研究组织等,按照不同内容有不同的设计。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及注意事项

纱奈
性相
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研究探索阶段、后期成果处理阶段,每个阶段要做什么?注意哪些事项?我们来看一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选择课题”、“方案设计”、“立项申请”、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教育教学中有许多问题,要研究哪个问题呢?这就需要进行选择,选择是课题研究很关键的一步,选好题,起好步,课题研究就会顺利很多啦。第二环节,方案设计,它是课题研究的“施工蓝图”。这里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何做”、“做什么”、“如何做”,它是课题申报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环节,立项申请。是课题主持人填写课题立项申报书,提交相关的科研主管部们,通过评审,获得立项。第二阶段:研究探索阶段。第一环节,开题论证,课题立项之后,需要对课题研究方案做进一步的深入论证,确保课题能顺利实施。第二环节,课题实施,在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后,课题就进入实施阶段啦。课题实施是课题研究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决定了研究的好坏和成败。第三环节,中期检查,在课题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进行中期检查,对课题研究加以诊断、指导,以便课题下一步能顺利实施。第三阶段:结果处理阶段。第一环节:这个阶段重要的任务就是撰写报告,研究报告就是要将我们的成果科学、严谨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别人学习和借鉴。第二环节:成果推广,课题研究一段时间后,如果已经有了可以推广的做法,那么可以先进行推广,因为如果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这样结题鉴定会更容易通过,因为结题鉴定中成果的影响力,是占有很大分量的。第三环节:课题结项,也称课题鉴定,课题组将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按要求报送到批准立项的单位,最后由专家对我们提交的结题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发放结题证书,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流程。课题结题不代表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如果这个课题做得很扎实,提炼出来了很多好的方法或者策略,那我们就继续推广应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课题作为教育教学成果奖,继续申报,进一步扩大我们的课题影响力。课题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方法的科学探索过程。上述三个阶段九个环节,它是环环相扣的,只有认真对待每一环节,才能做出一个好的课题!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选题?

而犹若此
君子道
  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要留意构成本社区特色的东西  • 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务多问几个为什么  • 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务,寻找其中的差异  • 想想平时和同学讨论最多的是什么  • 从最喜欢的书籍文章或教科书中找一些关键词  • 最常用的方法是找一个“问题关键词”  找出一个最感兴趣的关键词,围绕这个词,给自己提很多问题,然后,你会发现每一个问题都是可以研究的内容。如:  污染——种类——空气、水、光、噪声、海洋、土壤  范围——某单位、某条河、某县、某地市、某省、不同地域之间  原因——工业、战争、核武器、污水、浪费、人为破坏  如何把问题变成你的研究课题?  • 不妨就下列疑问词,自己对自己进行一次访谈,列出要问的问题:  • 谁--谁做的?谁提出的?谁负责的?对谁说……  • 什么--它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什么形状、性质……  • 为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出现?为什么这样?  •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间发现?……  • 哪里--在哪里发生?哪儿能找到?……  • 怎样--它是怎么演变的?它是怎么工作的?……  在上述这么多问号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与你学过的知识有联系的、研究条件比较充分的问题,然后把它转化为你的研究课题。  • 我想研究:  • 谁--我想告诉人们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  • 哪里--本地区  • 什么--确定研究水、空气、光还是噪声,其污染达到什么程度  • 为什么--导致这些污染的原因  • 什么时候--酸雨、反常气候、工业污染等最早从何时开始出现  • 怎样--现在应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找到你的关键词和你的研究方向  你清楚自己想研究什么问题吗?  一个问题确定后,可供研究的内容非常宽泛,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  去研究这个问题。因此,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从不同的角度拆分你想研究的问题。如有关污染这一问题,你可以这样拆分:  • 从时间:过去、现在、将来、或进行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 从种类:水、空气、土壤、噪声、光  • 从地点:地区、省市、国家、不同地域比较(横向、纵向)  • 从不同方面:社会、政治、环境、文化、军事、经济  现在,你可以问自己:我到底想研究么?你可以不断缩小范围,一步步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凸现出来——  • 问题--污染  • 地域--本地区污染  • 种类--本地区水污染  • 目标--本地区某条河河水污染情况  • 具体地点--本地区某条河某段河水污染情况  • 时间--本地区某条河某段河水近五年污染情况  • 要点--本地区某条河某段河水近五年污染情况及对策  • 题目:《近五年来我市某某河某段水质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怎样表述你的研究课题?  • 通常有两种表述方式:陈述式和问题式。  • 陈述式是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如:  • 回族历史与发展问题研究  • 银川市水资源状况调查  • 水火箭的研制  • 问题式是采用提问、反问、设问的方式来表述问题。如:  • 我校学生喜欢哪些课外读物?  • 减肥药品真的适合中学生吗?选择课题 就是根据工作实际,找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这问题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具有研究的价值,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一课题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有着可推广参考的价值。它明显地具有理论意义。这样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当然,从理论高度认识,作理论上的研究也是十分需要的。 各个子课题的选择,应在总课题规定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中选择。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不自虑也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泥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课题研究概述  1、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密切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  2、课题研究的特点:  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  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  整体性,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  创新性,有理论和实践的新意。  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规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  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不要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4、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5、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缺乏研究意识;  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  不知道如何下手;  形式主义严重;研究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功利主义严重。  6、课题的类型  源于工作实际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呢?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语文、外语教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

如何有效开展小课题研究

一丘一壑
赤道雨
小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2009年是教师素质提升年。作为高中教师,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培养我们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非常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所谓小课题是与大课题相对而言的,指的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小课题的特点是“小”、“近”、“实”、“真”。 “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科实验习惯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学科规律教学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错题进行自我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多一点实实在在的关注,比如“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习题教学研究”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1、有价值。 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这是第一原则。也就是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2、有能力。有价值的课题,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研究就会落空,结果就会华而不实,研究课题应该从生活现象入手,从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入手,从学生学习的思考入手,使选题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不贪大求远。 3、有兴趣。这是课题研究的动力,感兴趣,会信心十足,乐此不疲。 二、小课题研究选题途径 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大家天天置身于教学现场,这是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等。我们可以从自己感到不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我们地了解教学情况,这样,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研究课题。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在理论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在反思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实践他人的研究成果后,比较适合年轻教师。 (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性分析,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亮点、成功之处,促进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 1.准备阶段 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定,选择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2.搜集资料 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3.实施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要充实,一手资料是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因此,老师们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 4.表达研究成果 成果表达方式很多,除了研究报告、论文外,还有教育叙事、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既是研究记录,也是研究成果。

“怎样才能学好国语”为题开展的课题研究

驱魔人
杨朱
新课程实验启动后,由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重建,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教育教学变革,而如何科学地应对出现的新形势,驾驭新局面,教育科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支撑作用。一些区域的改革实践表明,教育科研活动对推进新课程实验,提高新课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课题?很多理论书籍中都有阐述。然而,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和专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区别,是否可以这样来界定中小学教师所研究课题的内涵。  首先,“课题”就是一个问题。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澄清和解决的一个真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源,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总结有益的经验,记录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些许感悟和心得。  其次,“课题”就是一个愿景。是自己在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的驱使下对所向往的“未来”教育教学的憧憬和勾画,是自己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去构建或打造的一个工程,如某一种特色教育、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等。  第三,“课题”就是一个主题。每个教师每天总在反思,经常会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教学札记、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林林总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思考,但往往比较凌乱、零散、随意,而课题就为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的主题,有了贯穿的线索,使我们的这些研究主题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教育教学活动,即强化从日常教育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变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正在悄然发生一些变化,研究的方向正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回归;参与研究的主体由被动参与向主动探索回归;研究的领域由宏观研究向微观分析回归;研究的形式由单一呈现向多元思考回归;研究的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具体有以下几方面显性的变化。  1、研究重心下移,突显以校为本思想  (1)、观念转变  ①以校为本  凸显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走向。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和进行教育的地方。以前我们关注的是教育或教育改革本身,而忽视承载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载体——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发展教育必须通过发展学校来实现,改革教育必须通过提升学校教育能力来实现。“以校为本”也就因此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校为本的科研,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科研,即校本科研。服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素质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目的的科学定位。  ②突出实践  教育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是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共同趋势。实践性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最根本的特征。对中小学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真实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研究。  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旨在促进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2)思路创新  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开展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通道连结起来,重视研究和解决具体学校所遇到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促进学校一级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核心工作。  (3)主体多元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科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促进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  2、围绕课改目标,拓展教育研究内容  (1)、围绕课程功能的研究: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发展。如落实三维目标,倡导学会学习。  (2)、围绕课程结构的研究:从学科本位,到研究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如综合课程研究和学科关联、整合的研究。  (3)、围绕课程内容的研究:从注重书本知识,到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如关于“教教材”和“用教教材”的研究,对实验教材的评价研究。  (4)、围绕课程实施的研究:从单一接受式学习,到研究学生学习式转变和能力培养。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5)、围绕课程评价的研究:从强调甄别与选拔,到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研究。如学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研究。  (6)、围绕课程管理的研究:从课程过于集中管理,到三级课程管理和学校课程开发的研究。如三级课程管理具体运行机制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3、研究方法务实,倡导教育行动研究  (1)、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教育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前者称“纯研究”,主要目的是构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普遍意义的各现象间因果关系理论,或改进已有的理论。后者又称“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领域适合于实际工作者开展的应用研究,它强调以工作在学校第一线的教师为研究的主体,针对教师自己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通过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方案,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如此循环往复,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①、研究的主体,教师。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研究成果的使用者。故教育行动研究又被称为“教师的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生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更要进行“研究性工作”。  ②、研究的起点,来自于教师自身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困惑和想法。同时校外专家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唤醒和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③、研究的目的,改进和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管理行为,有助于教师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专业的敏感性和合作精神,更加有效地工作。  ④、研究的场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研究过程也是实践过程,边实践,边研究,边解决问题。  ⑤、研究具有动态性:方案可以不断修改,方法可灵活多样。  行动研究用一句概括起来就是:“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  (3)、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  一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良好途径。  二是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比较简便易行,容易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  三是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科研型教师。  (4)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可分为如下的五个步骤,诊断、学习、计划、实施、反思。  ①诊断:即研究分析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清哪些是成功的经验,可以继续发扬,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它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这一过程可以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诊断,也可以是教师群体的共同诊断。  ②学习:学习应当贯穿在教育行动研究的全过程,但在问题诊断之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是完全必要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国家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路线,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各地的先进经验,与自己问题有关的理论材料,学校制订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等。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认清了新的教育思想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存在问题;通过学习,明确了方向,对于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会受到启迪,可以为制定行动研究的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计划:计划即设计行动方案。表现形式是写出开题报告。它的内容包括:①课题研究的背景;。②研究内容。;③行动的步骤及时间安排;④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④实施: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过程,即在按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行中期论证(反馈),然后调整研究计划,再实施新的修正后的研究计划。  ⑤反思:反思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总结的过程。其内容包括:①整理和描述。即对制定计划、学习理论、实施计划、阶段检查的全过程加以归纳整理,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过程。②评价与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和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提出设想与计划的修正意见。③写出研究报告。  4、注重微观解剖,强化教育叙事功能  (1)、教育叙事的内涵  叙事,简单地说就是叙述事情,叙述人们生活中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各种事情。教育叙事顾名思义,就是叙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它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就是对事情的描述、记载,它注重于事件情节的描述、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第二,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方式,就是指通过记叙事情,或讲故事,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表达作者对某些教育问题的看法,也就是“以记叙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即“通过对微观层面的细小事件的质的描述,来阐释流动在现象背后的真实。”  (2)、教育叙事的内容  ①展示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既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真实反映。如一次设计得非常好的教育活动,一次演绎得非常精彩的教学方式,一次取得显著效果的教育活动等,叙述这些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叙述者来说,有助于增加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对其他教师来说,能提供值得思考与借鉴的教育教学案例,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  ②记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教育叙事要求教师把目光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叙事的方式记录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有意义的事件,记录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记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全面反映出你在研究过程中思考与实践的痕迹。既可以全面反映你研究的整体面貌,又能给读者真实地再现你的研究过程。  ③记录难忘的教育教学经历  教师每天在学校中要经历许多事情,有些是重要的,有些是繁琐的小事;有些事能给教师以启示,有些事给教师的是一些教训。有些事能改变教师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叙述这些使自己难忘的教育教学经历,一方面,可以积累个人的教育财富。另一方面,通过叙事,教师能清晰地回顾自己教学成长的历程,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④提示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会给教师带来教学上启示,有些问题会给教师带来思想上的困惑,有些问题会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通过教育叙事来揭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能使读者把问题与一定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充分感受问题的情景性与生活性,从而更容易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  (3)、教育叙事的基本要求  ①客观真实。要尊重客观事实,要敢于暴露真实的“自我”,要在叙述中表达叙事者的真实想法,能够运用一些的具体材料佐证事情的真实性。  ②有细节。细节往往凝聚着丰富的内涵,某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短短的话语,一种刹那间的表情,往往能传达出丰富的人物思想感情,表达出有丰富内涵的潜台词。从教育教学的细节中,我们能体会出人物思想感情,能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  ③描述中带有分析、解释。叙事者可以在叙事中加入一些说明性和分析性的语言,来表达叙事者的内心想法,对叙事中的某些问题作解释和说明。“使平凡的教育故事蕴藏不平凡的教育智慧”(郑金洲)  ④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对中心的内容就要详细写,对一般内容就应该简单地写,不要面面俱到。  ⑤语言形象生动,带有修饰色彩。总的来说叙事的语言要做到朴实浅显,准确流畅,形象生动。  (4)、教育叙事的题材  ①课题题材的发掘。一是发掘教学的“亮点”;二是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三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四是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②学生题材的发掘。一是学生的“思维火花”;二是学生的心理情感;三是学生的家庭故事;四是学生成长中的故事。  ③教师题材的发掘。一是记录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二是记录心理困惑;三是教学探索活动;四是难以忘怀的事;五是教学中的“遗憾”。  二、怎样做课题  1、怎样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一是前瞻性原则,对象要新,视角要新;二是科学性原则;三是可行性原则,选题要与客观实践相符,可实现;四是价值性原则,要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五是明确性原则,选题能够准确反应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  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要贪大求全;三是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有问题意识,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四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选课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课题  每个地方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这些机构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教育科研课题指南。对这些《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问题来。当然,这些问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还得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  (2)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课题  在你的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是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问题?是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像这样一些问题中往往就有你要找的课题。  例如,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捣蛋”的学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教师就提出:“运用非常规性方法进行班级进行管理的研究?”的课题。  (3)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课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像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这些工作和现象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下,因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然而,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人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正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  比如,有些教师通过大量的听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很多话学生并没有注意听、也没有认真地去听的,而在老师看来这些话又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的,于是就可以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的课题。  (4)从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鉴而提出课题  人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呢?这恐怕也是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例如,能不能采用活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情境教学和对话,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和应用,如果将它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来又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像这样的问题很多,只要你放开思路,大胆地设想,就不愁找不到你所关心的、有价值的问题,只要你能提出问题,课题也就会很容易得到了。  2、怎样对课题进行论证  我们既然选定了一个课题,就必须对这个课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1)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  (2)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即在理论与实践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3)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动向。  (4)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5)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及成果表述形式。  3、怎样制定课题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说,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在课题立项后,开展研究时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  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的表述  一项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内容。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  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检验与衡量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水平的标志。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一些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作为一篇经验总结论文的题目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则不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此外,在确定课题名称时,还应慎用疑问句。因为,疑问句表述的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论点或假设。课题应以陈述式句型表述。比如,“家庭压力对小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就是一个问题,一般不宜用作课题名称。如果要作为课题来研究则应改为“家庭压力对小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或“家庭压力与小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需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在方案中,课题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的方式来阐述的,主要是介绍所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3)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针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要陈述课题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因为我们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  (4)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中小学教师现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基本上是应用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5)研究的假设  课题选定后,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这就是“假设”。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  在研究的假设中要涉及到一些研究的变量,研究的变量依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如在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研究者采取的变革措施。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控制变量是与某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也叫无关变量,由于它对研究结果将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6)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他们的行为和特质。由于人及其行为和特质的极其复杂性,所以对之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①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对象带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学校”、“品德不良学生”。我们可根据某一标准(有权威性的标准最好)来做出划定,例如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估标准,评估分数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学校”。  ②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  总体是统计学概念,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研究对象的范围大小,得根据研究目标考虑。其范围有来源范围和特征范围。来源范围有地域、学校、班级;特征范围有性别、年龄、心理特质等。例如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学生的范围是某一地区还是某一学校,在什么类别的学校,在什么年级或年龄段,这些都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范围不同,最后得出的研究结果会很不同。  ③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由于学派林立、观点各异,所以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评审、研究过程中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7)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的是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它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关,课题越大内容就越多。但许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细化,一点一点地去做。  (8)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根据各种研究方法的所起的作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

红藏品
狂屈似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传统教育模式的低效率目前,在农村的初级中学,很多英语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填鸭式”的照本宣科满堂灌,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这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不符合新大纲要求,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尤其是难以使学生的个体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2、大班化教学的低质量目前,农村许多中学的班级学生数比较多,一般都在五十人以上,这样的大班授课不仅制约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单一的大班授课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至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3、课改的要求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推进实施,在英语教学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背景下,组织有效的英语小组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研究,呼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落后的教育手段,更新讲课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突破大班化教学的时空限制,给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参与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互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3、通过研究,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三、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1、分析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研究能提高课堂效率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2、分析大班化教学的不足之处,研究能够让全体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的模式。 四、课题界定1、关键词界定 “农村”是指初级中学所在地的乡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识、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2 、课题界定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指针对现在的农村初级中学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课堂上“一言谈”的现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

什么叫课题研究

局中局
无对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雷云雨800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说,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在课题立项后,开展研究时,无从下手的现象,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的表述如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检验与衡量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如“中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对象就是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就说得很清楚,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