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卡
1、哪里不一样了?现在的研究生资讯更加丰富,可供研究的社会问题,对问题的看法也更加多元。你觉得现在的研究生质量降低了吗?不是,是老师没有正确地发现他们。2、如果你作为一个老师,认真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做好因人而异的指导工作,言传身教得当,少说两句“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风凉话,那研究生还会不好好学习吗?就是因为老师自己没有正确的督导,学生才学不到东西,最后只能沦为混文凭的假学生。3、做一个导师,至少给学生开个书单,每个月指导几天,讲解几个问题吧?一边忙着挣钱发文章升官出名,晾着学生不管,一边还指望学生跟自己一样,我请问你的导师是不是这么对待你的?4、老师首先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学生看到了就会效仿的。不要在连自己学生的名字都认不全的情况下,高谈什么学习指导。中国现在有一大批研究生学不到东西,不是混日子,就是给导师打杂,你难道就不反思吗?二三十年以后,这些学生都会恨自己的导师的,你又想过没有?5、话说的直了,没有恶意,希望每个导师都能反求诸己一下。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在理,我相信是有不少好导师和好学生的。我讲的主要是有些学生读研究生不是为了学问和提升自己能力的。学生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就来读研究生,不去查资料,只会打网游,社会交际样样通,读书会上就头痛,剪切就是写文章,软回车还不会除。请问你遇到吗?谢谢!1、我目之所及,没有太多导师肯承认自己不用心带学生。实际上,如果学生不会查资料,开个读书会教一教也就会了;如果只知道打网游,个别找来声色俱厉骂一顿也就有效了;如果读书懒惰,写文章不上心,就叫过老师身边来“侍读一天”,让他感受到压力,至少能逼他学点东西了;生于60、70年代的导师,本身在心态上没有80、90后这么绝望,所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考研。如果这一代的导师用上一代的方法要求下一代的学生,是不行的。2、也有些导师明明知道学生是为了减轻压力而读书,却也不放松要求,因为这是百年大计。这是值得钦佩的(比如你)。昔日孔孟先师,逼学生认识自己、关注学术问题,让他们明白学生不研究学术是多么羞耻的事情(见《宰予》)。一个好的导师,就是具有能把石墨变成金刚钻的能力,无论学生多么顽劣,也能在他心中建立学术的信仰,慢慢让他明白学术的重担已经压上肩头。这就要导师告诉他们,自己以前是怎么好好学习的,你们今后应当怎么学习,如何生活。3、写文章靠剪切抄袭这个事情,师生的看法可能有差异。你也许认为是他们态度不端正,而我周围的现实情况是学生肚子里没货。连基础理论都不明白,怎么研究?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的理论工具,只是背了几个概念,并不知道如何批判性地思辨。你可以尝试:在读书会上给学生传授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理论,然后让他们现场开题,写小论文,可以查资料。4、导师还是要在学生中,挑选几个能培养的入室弟子。有些人还是很有自主学习意识的,从来不玩游戏打麻将,认认真真写论文。这样的学生真的堪当传授衣钵,认真培养。我们80、90后这一代,也没有那么极端的,也希望跟老师多亲近,学多点本事。你真的不必担心搞学术曲高和寡,只要导师振臂一呼,学生都会过来仔细琢磨的。关键是改变放羊式的指导方法,强化学习纪律与学术不端的师门惩罚。5、我所在的师门在专业领域还算是名门正派,但是指导学生也不行,平日里管的很少,没有学习制度。你若想成为大教育家,何不开宗立派,建立你自己门下的学习研究制度?这一点没有几个导师做到,都说自己忙,其实是去应酬。请像慈父一样关心学生的发展,像酷吏一样要求学生的治学;少做宏观指导,多谈谈具体的理论。学生会真心感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