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最有效率的复习计划

苗姐妹
钱作怪
复习的安排首先要了解你考3264633466的数学的具体要求,数学分数学1~数学4,要求的内容和难度都递减。总的说来,数学包括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但是不同的专业要求很不一样,请一定要在复习数学教材前先了解考研的数学包含的内容,不要浪费时间看那些考研根本不要求的内容。英语是文理都相同,但是政治是分文理的,虽然文理科的政治大部分内容都相同,文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内容,要注意。以上三门公共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数学只是理工农医类和经济管理类这两大类的专业才要考,其他专业都不要考。如果你要考三门公共课,则只有两门专业课,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课程内容特别多之外,其他学校的专业课内容都不多,指定参考书5本上下浮动。如果你只要考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则你有三门专业课,则指定参考书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请参阅各校的报考指南)。要了解各校的专业课考试的特点,各校的专业课出题思路经常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专业课绝对按照指定参考书出,而且很容易买到专业课的试卷,可以供你复习参考。有些学校的专业课没有指定参考书,或经常超出指定参考书的范围,喜欢出一些与近期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或学术界最近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关的题目(比如法律,通常都要阅读近几年的法学期刊,你所考单位的法学教授们最近发表的大作以及其他重要的文章经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过论文方面的内容,要安排好时间看这些论文。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学应该尽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认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完一遍数学并做完配套辅导书的习题,然后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暑期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辅导班(看各人情况自定)。参加辅导班前一定要先复习完一遍,否则基本上白花钱,一点效果也没有。政治我感觉从暑假开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组织编写,余学本等人编的书即可,不用太费力气看,只要先看顺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从9月份开始背也足够来得及。我前面提到考六级就是在为考研做准备,但是我要强调考研的题目比六级难不少,特别是阅读理解要难一些,考试的风格和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不要因为六级好就对考研的英语麻痹大意、不认真复习。不认真复习,即使基础很好也经常会考得很惨!英语考研有大纲词汇表,不要干巴巴的拿着只有中文意思没有例句的词汇表猛背,应该找到有例句的书,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单词挑出来,抄到笔记本上来背。不要熟悉和不熟悉的单词都一锅煮,增加自己的记忆负担。记单词的基本方法,还是要抄写和尝试回忆。对此要谈的太多,不多讲。7、推荐书目(1)、数学第一遍复习时高等数学(微积分)教材用浙大的或是用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高教版)的同学,则应该用同济大学编的这本高数书(要注意同济大学的这本书是为理工科专业的人写的,许多内容对学经济管理的人是不需要学的,不要什么内容都看),配套辅导书可以用盛祥耀、葛严麟、胡金德。张元德编的《高等数学辅导》(上下册),共3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对那些高数基础不好的同学特别有用。线性代数的教材用浙大的即可,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也可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一本线性代数(居余马等5人编,15元)据说考研的人一致推荐这本线性代数书。配套辅导用书可用胡金德、王飞燕编的《线性代数辅导》(第二版),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极好!清华本科生还发一本高数辅导书,韩云瑞、刘庆华、王燕来、吴洁华编的《微积分学习指导》,18元,应该也很不错,比较薄,很容易看完(我没用过,不过在清华用的很普遍,所以照理该不错)。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经典教材应该是浙大盛骤等人编的那一本(高教版),许多人都用这本教材准备考研。我当初上课和复习都是用的这本,在第一次复习时把书后面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觉得那些题目都还不错。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推荐陈文灯或李永乐的辅导书及配套习题。习惯观点是陈的难些,李的更注重基础。看你个人选择。其实人认真真把其中一本弄得比较透就很牛啦。我看到有一个人推荐学苑出版社出版的“金版”考研系列里的数学(分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三本),他说对他帮助非常大。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清华大学教学参考书及考研辅导班教学用书”,俞正光、王飞燕、叶俊、赵衡秀编《大学数学:概念。方法与技巧》(上册为微积分部分,下册为线性代数与概率论部分),上册29元,下册24元,可分开买。(2)、英语我以前用的是王长喜的《复习指南》,不过北京考研的人几乎都用朱泰祺的复习书,应该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历年考题分析(95-2002即可)、六级全真题(只做阅读理解即可)、英语写作我推荐考试虫出的《考研万能作文》,18元,很不错。其他就是张锦芯的阅读理解和模拟题。有人推荐毕金献(99年前命题组组长)的阅读理解。石春桢的模拟题除了了改错还可以,其他不值一做,浪费时间,特别是阅读理解。(3)政治高教司组织余学本等人编的复习书(航空工业出版社)是必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分析,95年以来历年考题(注意考试内容发生过很大变化)。其他如任汝芬的考前串讲据说不错。别的我不知道了。多请教其他刚考过的为好。(4)专业课人大版考验辅导书系列有各名校的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电子医科等专业的历年考题,将各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按内容分章节排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出版社还有历年考研公共课的全真题分析。但最重要的是要复印到所考学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变化,复印到的专业课试卷越多越好。8、复习时的基本技巧(1)、一定要把数学、英语政治的全真题做很多遍,最起码两遍。全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甚至连草都不如,特别是大部分英语模拟题。(2)、专业课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的变化,能复印多少年就复印多少年,即使比较贵也要复印。如果你认真复习的话,考研的风险可能更多来自于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不确定性。得到更多的专业课试卷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3)、如果能复印到你要报考的该校该专业的同学的专业课笔记,请想办法复印,特别是文科性质的专业,考题经常与笔记密切相关,书上只提到一句话,也许笔记里老师论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个大题,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要以为老师只考那些条条框框很清楚的东西。考那些东西如何区分非本专业的非本校的学生?如何区分学生基础扎实还是不扎实?所以专业课经常会出那种看起来有点偏的、但是的确有理解和发挥余地的题目,或是跨章节的题目,要多总结、多相互联系。要将文科的内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专业课)总结成一张或几张大表,把所有的核心内容都总结进去,形成条理无比之清楚的一张或几张大纸,所有该书的内容全在其中,你就复习得差不多了。把这几张大纸记下来,考试的大题也不会漏掉任何要点。(4)、如果该系有办专业课的考研辅导班,那么必然经常会漏题,即使无法参加也尽量复印到辅导班的课堂笔记(很少好学校会办专业辅导班,因为办专业辅导班对外校考生是很不公平的)。如果该系在考研的该学期有开要考的那门课,那么经常是开那门课的老师出考研试题(请先向在读研究生们了解情况),该老师授课的课堂笔记颇有价值,该门课的期末考试题也经常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设法打听(不过,不可太在乎这种技巧,全面复习才是最有用的)。(5)、英语的阅读理解不要乱做模拟题,毫无用处,首先是要把全真题搞得很熟,仔细分析,找出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技巧。可以先找一本分析比较出色的历年考研全真题分析的书来看,但是也要自己多琢磨。如果历年的阅读理解都搞得很明白了,没有题目可做,就做六级全真题里的阅读理解,然后仔细分析。六级阅读理解也做光了,可以再看看毕金献、张锦芯出的模拟题里的阅读理解,不要做石春祯或其他人出的模拟题里的阅读理解以及什么考研阅读100篇、200篇之类的东西,这些阅读理解大都是乱出的,跟全真题思路根本不一样,做再多也用处不大。(6)、不要仅仅依据一两年的专业课试卷猜测那些会考不会考,专业课可能经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经常会有一些你考前觉得有点偏甚至很偏的题目,所以要尽量多搜集到很多年的专业课试卷。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全面复习,多做题目,特别是理工科专业,专业课不多做题目也是绝对不行的。(7)、数学不多做题,那就别考算了,肯定考不上的,不用浪费时间了。(8)、如果数学基础不好,请在复习第一遍时读那种用于大一学生入门的单科配套辅导书,而不是专门为考研写的复习书,因为那些书会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解问题,对基础不好的人真正理解有关内容很有帮助。9、几个常见的方向性错误(1)、只根据前一年或前两年的专业课试卷,胡乱认为一些东西不会考,不全面复习,结果经常是你认为不会考的,它偏出了个超级大题。(2)、到开始正式报考的时候才决定考不考研,匆匆忙忙做决定,很少有考上的。(3)、自以为基础好的科目不认真复习,以为凭基础好应该能过,经常会考得很烂。(4)、考文科类的研究生,却没有多打听清楚该专业的历年考试题的出题范围,比如说有许多文科类的专业课的题目是指定教材里面没有的,而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杂志或学术专著才有的,你却一点也不知道,一点也没有读。(5)、高数和英语不做题目或很少做题目,英语作文和翻译也很少训练,光看答案,考试时才发现速度不快、时间不够。(6)、全真题在考前看都没看过,或是看得很少,整天都在做模拟题,浪费时间。

考研复习计划

鬼也笑
逆其俗者
目前是学生的暑假期间,对于学生来说,暑期有大把的时间,而对于那些有考研333033欲望的学生来说,暑期是正式考研复习的开始。得暑假者得考研!暑期作为系统复习阶段的重要时期,除了死啃书本以外,我们也应该对于其他暑假中会遇到的问题给予解决。暑期怎么复习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太奇考研老师为大家提供暑假中容易出现的阻碍,希望可以帮助15考研人顺利高效的度过暑假。  暑期时间较长,假期也相对有空闲的时间,比其他时期更适合集中精力进行系统的考研复习。我们通过制定合理并有实效性的暑期复习方案,并且严格按照预定计划有效执行,就能充分利用暑假这一黄金时间,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大多数人的考研复习都从7月份开始,认真准备半年暑假即将到来,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计划安排,可能会让整个考研计划面临崩溃。  【专业课备考】  针对于专业课的暑期复习备考,我们要早做决定,坚决果断。不能在专业的选择上拖延时间,暑期必须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专业课考研资料一般会在各个院校的考研招简参考书目中提到,而院校招生简章从七月份就开始逐渐发布了,所以暑假期前选好院校和专业,盯紧自己的目标,拿到第一手资料尽快开始复习,你就可以在后面的时间里发现这样复习专业课能为你省下很多的时间。  考研复习权威资料还是要属真题,往年真题中对于考生体会出题思路、强化答题技巧、了解命题重点等意义重大。也是你面临的这次考试的出题方向。在强化复习时间里,就应该将真题的运用掺杂到备考中。查找专业课往年真题,可关注太奇考研官网专业库。  专业课知识相对于公共课来说没有那么难以理解,熟能生巧正是可以形容专业课备考的现状。每看完一节或一章,对照着目录纲要回想自己整理的笔记内容。这项将十分有利于我们记忆构建知识框架,使自己对知识有一个宏观把握。画框架、列图表,好好利用真题,争取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相信会对你的专业课起到很大的帮助。  【公共课备考】  公共课暑期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脱离不开三个过程:  一、基础巩固:在暑期强化阶段,不要轻言基础已经熟练,我们还是要以基础为主辅导提分。公共课的复习要明白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很多难题大题都是由基础演变而来,英语的词汇语法,数学的概念公式,政治的历史时间轴。从这些东西中演变而来的难题,只有在基础知识霸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答。  二、举一反三:死记硬背出的永远不是知识,只是考试时默写的符号而已。要提高知识运用的灵活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题,做题宁缺毋滥,做一份模拟题,就要将这份题研究到精通,错题是为什么错,正确的思路是怎样,哪怕搞清楚一张模拟试卷的内容都是在为你考研的加分。  三、查漏补缺:每个人都有短板,我三月开始复习,我教材看了两个半月,到七月中旬时完成一遍复习全书,暑期时第二遍,9月开学时第三遍,然后660题,十月下旬时开始真题。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怎样合理安排考研复习计划和时间

彼其外与
剪刀男
寒假预热,把要考的东西英政数专业课都初步先过一遍春季开学后3-6月基础版学习阶段,把考试科目系统权学一遍,打下牢固基础暑期,最重要的,得暑期得考研,7-8月是强化学习期间,把知识强化提高一遍9-10月,开始刷真题了,多做几遍真题11月全真模拟考试,一定要模考,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最佳做题顺序12月考前冲刺,该各种背书了1、7月份之前建议先复习数学和英语,7月份到10月份复习数学、英语、专回业课,10月份到考答试前复习数学、英语、专业课、政治。也就是说,7月份之前先不要看专业课和政治,专业课在暑假期间可以开始看了,政治在10月中旬之后开始看。所以你要知道孰轻孰重,7月分之前一定要把数学的底子打好,越到后面时间越紧,复习的科目也越多,相应的时间花的也就少了,所以之前把底子打好,对以后的复习真的是很有用的,也不会慌了。所以7月份之前的这段时间还是很重要的,不要懒懒散散。2、以上只是个人意见,还要结合你的自己的专业,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初试内容来具体安排

如何准备日语新三级考试?

天地并与
大家伙
我今年7月过了N2 把我的方法说下吧 你参考。真题当然要做 但是因为改革了 所以也不要特别看重那个真题 当练习就可以了。总共四点 听力 词汇 语法 阅读。听力这个短时间内突击效果也不大 关键看你平时有没有积累 比如看日本动画啊什么的 培养语感。如果没有 那就把历年的听力反复听 努力提高语告感 因为有时候你哪怕不知道全部的意思 感觉也可以帮你的。词汇 就要买书了 N3的词汇书 很多现在 推荐用一个绿皮的 A4大小 佳禾外语的。感觉不错否则复习范围太大了。语法 这就要好好背了 还是得买书 还是这个出版社的 N3语法。一定要背 然后再做上面的题 做到一本书 一道题 看到这句话就知道他考的哪个语法 这样就没问题了。卷子上专门的语法题 别丢太多分了。阅读 我没有复习。因为没法复习 完全靠平时语感和天分 读文章么。练习下也可以 但我觉得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上面 虽然分高很重要 看你基础了 短时间内无法提高。一个多月 做个计划 建议先复习语法 因为要熟记 还有做题巩固 词汇可放最后 因为人的记忆受时间影响现在背了到考试又忘了。听力放中间 阅读穿插做做题。就这样 别紧张就是。还有 考试时注意时间!我就是差点不够用!新的题型我说的那书上都有。祝你好运如何选择报考的等级:一般来讲,没有报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16630考日语四级的必要。因为日语四级所考核的内容都是最简单的日语基础文法和单词。而日语三级和四级的水平相差不大,比较接近,而且从四级很容易就可上升到三级,所以报考四级就不如努努力,直接报考三级。三级与二级的差距比较大,而且一般日企如果对日语要求不是很高的话,二级就可以了,并且现在考研的日语也非常接近二级水平,所以报考日语二级是比较有用的,也是每年报考人数最多的。目前在国内报考日语一级的人目标基本上都比较明确,主要以日语专业的大学生为主,另外就是因为工作原因必须考一级的人,总的来讲,报考一级的人也不是特别的多。因此每年的日语等级考试,考二级的人基本上都是最多的,三级和一级的人数接近,四级最少。日语等级考试的划分:日语等级考试共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一级相当于英语六级,二级相当于英语四级。考试分词汇、语法、阅读、听解四个部分进行测试,考试分四个等级,其相应的日语能力如下:1 级:掌握较高级语法、单词( 2000 字左右)、词汇( 10000 左右),除掌握社会生活中必须日语外,还具备在日本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综合日语能力。(学习日语 900 小时)2 级:掌握较高程度的语法、单词( 1000 字左右)、词汇( 6000 左右),具备一般性的会话、阅读、写作能力。(学习日语 600 小时)3 级:掌握基本语法、单词( 300 字左右)、词汇( 1500 个),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会话,可阅读及书写简单的文章。(学习日语 300 小时)4 级:掌握初级语法、单词( 100 字左右)、词汇( 800 左右)、会简单会话,可阅读及书写平易、简短的日语文章。(学习日语 150 小时).如何准备:1,通过日语三级需要的时间一般的学习能力的话是有6年就差不多这个是自学必须有严格的执行学习计划,如果能力很强的话自学有的小伙伴也是4个月就差不多。2,如果是报班学习,现在有实体学习和线上学习,一般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果时间少的话,,那么建议考虑线上的学习培训班,这样时间比较充裕,像我认识一个老师经常免费讲课,写下后面的这三个数字280在加上后面的这三个数字894然后再加上这二个73就会出现他的q,到时候你有什么问题都是可以咨询他非常的热情。3,时间的长跟选的教材和学习的书籍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如果只是为了考级,我建议买本新版标准日本语在下载一套教学视频,这样配套学习的话你会进度快很多,当然我给介绍的老师也是有免费赠送的视频,可以找他获取。4,准备好自己一套教材,如果是因为喜欢动漫而学习日语的话,我建议选教材新版标准日本语和大家的日语,这二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是准备出国留学,考研的话建议用综合日语和新编日语比较好。注意:一定要为自己做好每天每月每季度的学习计划,这能够帮你节省不少时间,比如我的现在每天的学习时间早上:起来30分钟口语练习,自己用手机录制下来然后每天坚持听,30分钟背诵单词,没有要求背诵多少个单词,都是全力的背诵。下午:午休起来以后,复习晚上要学习的课,做到心中有数。晚上:我会用二小时的时间,看视频学习一课,然后做配套练习每月计划:做二套模拟试题和找二个日本人对话,没人对话30分钟。季度计划:对于这个季度的学习,做一个系统的巩固和学习,做一个复习计划和对自己的一个考核。

日语考研,二外英语六级水平,请问接下来我该怎么安排复习计划

兰梅记
领跑人
不需要参加培训班。靠自己。首先,做一些真题,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扩大词汇量、分析难句(大概50个句子,仔细分析,提高你的阅读水平)、写作文(作文要花哨一点,里面要包含一定的生词、短语和从句)。我觉得参加英语六级培训班会对你有所帮助

求考研复习计划书?

恐龙岛
政治 押题死记硬背无益 考生要早决断,立下考研志向,尽早确定报考专业与院校,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千万不要盲目迷信押题。 政治虽然背的东西很多,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的题目却很少见,往往用具体例子去体现问题。因此,死记硬背对考试并无益处,平时要注意了解概念、原理可能出现的多种表达方式和转化的具体形式,并着重培养从生活中抽丝剥茧、发现原理的能力。 政治试题考查的是对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以及运用概念、原理,分析评述重大现实问题或历史题材的能力。时事政治、历史题材与基本理论相结合是出题的重点、热点,考生应多了解一些时事,如果平时还有结合性的思考就更好了。 考生应量身定做一个复习计划,不间断检查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效果。政治科目较多,孰轻孰重一方面取决于课程的分值和难易,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基础,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提高成绩的办法。 英语 重点突破阅读和写作 2011年考研英语有五大难点:词汇难、长难句多、阅读理解难度为30年来之最、要求对英文国家的背景知识有广泛了解与认识、作文出题反预测趋势进一步加强。 阅读理解题在整个试卷中占40分,相当重要,复习时要训练思路,熟记单词和长难句。另外,占30分的写作题也不可忽视,一定要用最简单的词写出好的句子,提高得分点。很多学生认为好的作文是写出来的,其实背诵、模仿也可以产生高分,建议大量背诵2004-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和新概念英语三册。 英语复习的基础内容是词汇和长难句,考生每天须花一定的时间复习。有很多考研学子惨败在英语上,就是因为平时没有下工夫,考前还在背诵单词和读长难句。 数学 不可过早使用教辅书 对比近十年考研数学的得分情况发现,大部分考生因基本功不扎实,平均分在70分左右徘徊。因此,考研数学基础阶段的复习,应以大学教材为主,做好每章节后的习题,不宜过早使用市面上的辅导书籍。 心态调整 临考后期不打“疲劳战” 由于考研复习后期战线拉得太长,不少考生身心交瘁,因此,考生一定要调整作息规律,利用一些提神产品,比如龙虎舒醒精华露等。同时要把自己的生理兴奋点与考试节奏吻合。考前适当增加休息和营养,不搞疲劳战术,不能让身体在考前“罢工”。 专业选择:以专业定学校 在确定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研究生教育同本科不同,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考生选择的专业,可能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产生重大影响。 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考研复习不要开始太早,战线拉得越长,最后越不容易坚持下来,考研其实也考你的3264626565毅力,除非你要考特别牛的学校特别牛的专业。大三上学期首先要定学校,定专业,这方面可以向老师和考上该校的学长请教,选好适合自己的学校,我看到很多人说前途重要,兴趣不重要,其实兴趣是最重要的,你想这是你未来三年要研究的东西,如果不喜欢的话,那是件多么痛苦的事。然后是搜集资料时期,选好学校之后,看该专业的招生简章,找到所考专业的参考书目还有往年的真题,这些是必须的,如果能找到该校学生的专业课笔记更好,找不到也不用勉强,关键还是看课本。其实搜集资料是很重要的,在所有资料都收集好后就可以着手复习了,在搜集资料期间你可以开始看英语单词,考研就是考英语,我一直相信这句话。大三上学期主要是背单词做阅读理解,专业课的书要从头看一遍,划出重点,我是文科的,这里对数学不予说明。暑假,很多考研辅导班开课,这个时候你可以跟班把政治串一遍,英语可以开始做做真题,记住要从后往前做,我报的辅导班的老师建议从1995开始,但是我是从2000开始做的。最后要留两套出来,在最后冲刺的时候练手。专业课要看个人情况复习了。大四上学期开始先不用管政治,英语真题这时差不多做完了,就开始背阅读理解还有作文,记住真题的阅读理解一定要背几年的,这是很多人传授的经验,当初我就背了10年的阅读理解。等到政治大纲出来的时候买本陈先奎的2000题开始做选择题,政治我是在最后两个月开始背的,专业课这时也要开始背诵,同时专业课也要开始看第三遍,和第一遍一样一个字不漏的,这次是查漏补缺,寻找盲点,同时背诵的时候列出每本专业课的整体框架,要形成系统,将往年的专业课真题做一下,找找答题思路。同时还要将英语真题再做一遍,一般来说英语真题是要做三遍的,但是你要是把真题的阅读理解都背下来,做两遍也是可以的,每个周抽出一天来写作文,这个时候作文要开始练手了,在剩下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就要形成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而且要烂熟于心,随便给出一个题目,都能用这个模板套上去,然后将留着的两套英语真题做一下,背背考研政治大串讲。暂且就这些了,这是我的考研经历以及在考研的过程中同学的经验,另外考研期间最好和舍友或者要好的朋友一起,互相鼓励,这样考研路上才不会寂寞。同时临近考研时是冬天,还要保护好自己,我的同学就是在考研前一个周摔折了右手而没能参加考试。最后,只要坚持和努力就一定能考上!!

怎么样合理安排考研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糊涂虫
心愿
复习计划考研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般情况下6531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甚至在9月份也来得及。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否则,到时候你也会后悔的 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 2.学习计划的制定 (1)搜集资料阶段 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 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 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正规大学举办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这时候也是网上报名的时间。④11月10-14日现场确认报名,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4)第三轮复习 ①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 ②12月-次年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5)初试临考阶段 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6)准备复试阶段 ①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②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 ③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④5月关注复试成绩。

考研复习计划

对待
独奏者
三十条状元实战经验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2373235考场“状元”或“高人”的经验之谈常常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值得我们借鉴。现撷其30则,以飨正在紧张备考的同学们。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三、运用知识。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重复是学习之母”,通过学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六、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时,必须紧抓根本不放手。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七、要“死”去“活”来。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多次反复强化记忆。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往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 八、“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骰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九、“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往。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书物的辩证法。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十、“考试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十一、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十二、“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十三、“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中考、高考都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十四、“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十五、“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十六、“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十七、要掌握考试技能。“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十八、“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十九、“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二十、“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二十一、最关键是培养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还有一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贵在培养。比如政治,因为它的理论性比较强,很枯燥,要“感兴趣”是比较难的,但却可以培养起兴趣来:平时多关注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遇到问题时,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公务员,想象公务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样政治就生动起来了,其实政治就在我们身边。二十三、不把作业带回家做。上课时间非常认真,课堂效率很高。学习上的事情要求自己在学校的时间全部解决,作业什么的争取不带回家做,这样回到家的时间就是属于自己的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二十四、喜欢做笔记,把笔记整理得工整、全面。知识体系的把握、知识脉络的梳理和回顾非常重要,有了笔记就可以经常做有重点的复习,温故而知新。二十五、“别把想像得可怕”。初三要有好感觉,不痛苦,很充实。不要紧张,只要从现在开始都不得及,努力做出,一定是有回报的。二十六、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平时做题时,关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积极支总结,探索新方法;并还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把题目做活。 二十七、发挥和幸运才是关键。要注意考试策略,实力只是一部份。认真对待平时考试。在平时考试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二十八、班里的学习氛围很重要。班级就像家庭,好朋友“臭味相投”,压力之下都很快乐地学习。同伴相处得很融洽,平时也经常开开玩笑,有说有笑,复习时想到提问,气氛很好。二十九、合理安排时间。早做准备,后期就不会觉得紧张。各科要平衡用力,略有侧重,不要抓了这科,丢了那科,杜绝弱科的产生。 三十、保持好心情。管外面的生活有多复杂,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好心情,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相互欣赏,不要把同学看成对手,与同学良性竞争。

考研复习计划..

何也
鹅妈妈
你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数学和英语的准备上,关于数学,你最好准备一本很内厚的辅导书+用过的高数课本,开容始啃那本辅导书,到明年暑假前最好啃完两遍。英语,你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背考研词汇上,词汇过关后开始研究历年真题。明年放暑假后开始复习政治和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