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者
新闻学院考研分三个专业,分别是新闻学,3332633562传播学和传媒经济。新闻学考研要考英语 政治还有专业课.从09年开始,人大新闻学院的所有专业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三个专业考试内容一样,所以除了看新闻的书,还有传播,传经的相关书籍,真题也要涉猎。书名 主编 出版社 年版 备注 01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 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3 当代新闻理论 郑保卫 新华出版社 2003 04 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5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06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 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08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 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09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徐泓、张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0 新闻写作精要 高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11 新闻编辑学 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2 新闻评论教程 秦珪、胡文龙、涂光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3 新闻评论教程 马少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饶立华、杨钢元、钟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15 《国际新闻界》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近一年 辅助参考 16 《新闻与传播》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近一年 辅助参考 还有2本杂志一定要看:1国际新闻界 2新闻与传播这2本杂志都是人大新闻学院那些老师编的,所以经常出热点问题.由于人民大学自2009年考研起不在指定参考书目,故官方网站上不再公布。据我们了解,人大新闻的参考书目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没有发生很大变动,主要参考书目为: (1)中国新闻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方汉奇主编 (2)外国新闻传播史 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概要) (3)传播学教程 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 (4)新闻理论教程 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保军 (5)新闻写作精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高钢 (6)新闻评论教程 人民大学出版社 涂光晋 除此之外,我们建议看好参考书目的同时,看看国际新闻界、新闻战线、新闻记者等期刊,以及传媒学术网等网站。同时,不要忽视了历年真题,好好研究真题,对于研究生备考大有裨益。初试:610-新闻传播实务 824-新闻传播史论01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3363396463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 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03 外国新闻传播史 郑超然、程曼丽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04 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05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或《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伊默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6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3) 陈力丹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08 新闻采访学(第三版) 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9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徐泓、张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0 新闻写作精要 高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11 新闻编辑学(第二版) 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2 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3 新闻评论教程 马少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 传媒经济学 张辉锋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15 新闻理论新编 郑保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或《当代新闻理论》 郑保卫 新华出版社 200316 传媒变革力 喻国明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17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饶立华、杨钢元、钟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8、广告学教程 倪 宁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公共关系学 熊源伟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20、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 饶立华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001、《国际新闻界》,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辅助参考。002、《新闻与传播》,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辅助参考。复试:01方向新闻学综合笔试02方向国际新闻传播综合笔试初试复习书目中的专业课内容。陈力丹,喻国明等老师的研究专著、最新研究论文等。推荐阅读的比较好的业务的书:1、《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2、《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3、《创造性的采访》人大出版社,4、南方周末后台系列5、《在中逼近真相》6、《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密苏里大学版,人大出版社)7、《调查性报道》(威廉?盖恩思著)8、《南方报业采编经典案例》9、《南方周末特稿手册》评论类书籍:1、《时评写作十讲》和《拒绝伪正义》,曹林著2、《南都评论》3、《冰点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