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人
我用关键词的形式,把我的考研一次成功经验和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高中时期的理科生,我在很长时间内反感“背”这个词,在我看来,理解才是学习的王道,“背”意味着死记,意味着盲目的重复。但是过去一年考研的经历,让我改变了之前对“背”的偏见,也让我产生了对文科生的敬佩。 选择人大,而不是北大抑或清华,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严谨的“概念”之路,人大的题目重视基础是不争的事实:初试题以名词解释和简答为主,两门专业课,除去科目三的3道论述题所占的60分,剩余的240分都是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是对法学基本概念的考察,简答题也是由核心概念的名词解释和相关性质的展开组成,因此,“概念”是人大考研的灵魂.有一点大家应该会同意,一个概念“你把它记住了,你也就理解了”。无论你对一个概念的外延有多么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如果你不能用法言法语将其内涵直接“陈述”出来,,具体到考试上,如果你不能用标准化的、精炼而周密的语言将 “名词” 解释出来,你很难向阅卷老师证明你真正理解了它,你就不能拿到足够换来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分数。 在准备人大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初期很长时间内都是以一种很缓慢的节奏“细细”地看书,看的也很认真,看的遍数也不少,但是随便拿一道简单的真题来检验自己,就会发现要么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么是似曾相识却无法言传——这都是不行的,这样在考试时要么漏掉重要得分点,要么写成毫无逻辑一团糟招致评分老师的不良印象。同时,这种“看过很多遍却还是记不住”的难受经历也会消磨备考过程中本就脆弱的信心和耐心。 因此,我的建议,“背”吧少年!! 放低姿态,放平心态,放下“靠理解不用死记硬背”的身段,静下心来耐心地背,一遍又一遍地背,每背一遍都会有新收获,每背一遍都会发现之前在理解上的偏差, 五遍十遍二十遍,随着越来越多的概念对你而言都如数家珍,你的信心会膨胀,你的继续背下去的动力和热情会增加,你的成功几率也在悄然增长。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在认真看过每一门教材1-2遍,掌握了学科的知识框架并且对每一个概念都有比较到位的理解 之后,就开始记忆——“背”,而不是继续轻松地看书,最好是能够到合适的地方大声的朗读然后再大声地背出来!朗读之后再背诵,是一个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双向过程, 这个综合过程远比看书的效率高( 你们会懂的)。 对于一般考生而言,看书很轻松很愉快,但是背书相对很累,这也导致很多人长期停留在只看不背的阶段,浪费了提升水平的时机和时间。 就我个人而言,我从9月份开始逐渐增加每天读书背书的时间, 我白天就在图书馆的偏僻处背诵我整理的笔记,晚上就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对笔记进行优化,第二天就重复前一天的过程。 到了11月和12月,我每天早、中、晚会在图书馆楼道、操场边、宿舍尽头等各种合适的地方背书,除去整理和总结的时间,每天背书时间超过9个小时。从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初考试前, 我平均每一科的笔记都背了10遍有余,我想这也是我初次考试就能两门专业课考得比较理想分数的主要原因。 前面我提到了背书的重要性,现在我想说一下背书的“客体”——笔记。 很多同学在犹豫是看书还是看笔记, 我的建议是,刚开始的时候认真看教材,掌握知识体系,对每一个概念混个脸熟,然后就可以把教材放到第二位作为参考和补充,全力攻克笔记。 我之所以建议背笔记,主要是从人大的题型出发,考虑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可行性: 人大初试主要是名词和简答,每个题几乎都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知识点,不需要大段的发散性论述。反映到教材上,每个题也就是教材上的一段话或者相邻几段话的中心句,能够做到一网打尽,将其做成笔记一般不会漏掉知识点,因此,将所有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做成笔记 是可行的。 必要性:人大法学初试改革之后, 法理一本书,法制史一本书,宪法两本书(21世纪《宪法》+ 韩大元的《中国宪法》) ,科目四7选5至少5本书, 其中诉讼法2本,国际法至少3本, 这加起来也是10本左右的大头书,很难想象在复习的后期每天还要带着几百页厚的砖头一本一本的背,这厚厚的一叠书仅看起来就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对信心是个严重挑战。 所以,我认为,一份全面而精炼并且符合考试要求的笔记必不可少!!! 因此,我和我的同学(380+考上国际法那个),从暑假开始, 结合最近11年的所有初试、复试真题,以及市面上专做人大法学考研的最权威的机构的全套资料,用了1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把我们要考的所有科目(法理,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知产,经济法,国际法),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整理成了一套全面而精炼的笔记。 对我而言,过去一年最有成就感的两件事,一件事 一次性考上人大民商,另一件就是整理了一套我认为是 市面上最好的复习笔记。 笔记里的每一个名词解释,都是,具体而言,每个名词解释分为如下几个部分: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属范围 或 概念的划分标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内涵 ③概念的特征、性质等 ④加尾巴:需要时(特别是法制史的名词解释)加上对概念的简短评价。 字数在100-150之间。 每一个简答题也都是按照 ①核心概念名词解释 + ②概念的相关特征和性质 来整理。 字数在200-250之间 总的来说,完全按照考试要求整理,按照这个框架来背,上考场之后几乎可以如“本能”般直接下笔默写,不用临场整理思路,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同时,笔记里每一个知识点旁边,按照重要性程度都标注 A+,A,B+,B,C几等,这是根据该知识点在近十年所有真题中的考察频率和 辅导班老师根据多年经验做出的建议, 而将知识点所做的重要性分类。 在这里我要像大家介绍一个考场上面对 陌生题目 的经验,其实也是我在按自己整理的笔记背诵几个月之后形成的答题感觉: 遇到不会的题目,千万不要慌,就按照平时背诵的套路,也就是上面介绍的①戴帽子:限定概念所属范围 或 概念的划分标准 或 概念的起源 ②概念的基本内涵 ③概念的特征、性质等 ④加尾巴 的方式, 将你对题目字面的理解和本科学习的基础集合起来,“编”一个看上去 很有法学素养的 答案,也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垂青( 个人亲身经历,哈哈,没办法考场上肯定会碰到不熟悉的题目) 以上两点, 也就是 “背” 和 “符合考试要求的笔记” ,是我想向大家竭力建议的人大法学考研不二法门,我和我的同学从中受益匪浅,最终的成绩也证明我们的方法和笔记是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整理全套笔记是一个十分消耗精力和时间的过程,是一个可以让人崩溃的过程, 同时对部分人而言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的过程。因为如果笔记整理的不全面,或者笔记里面知识点的重难点不突出, 或者每个知识点内容不全面(比如只有核心概念,没有必要的描述),都会导致 弊大于利的遗憾结果,辛辛苦苦整理笔记再背笔记,结果却是南辕北辙或者本末倒置。 因此,,让大家能够把时间用到看教材和背笔记这两个过程中,减少大家翻书、找到所有考点、划出重点、敲键盘、无休止地修改笔记、校对排版以至于滴眼药水做眼保健操(这都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最让人煎熬的过程) 的时间, 我们很乐意将笔记同大家分享,包括法理,法制史,宪法,民法(初试笔记+复试笔记),刑法,诉讼法,知产,经济法,国际法各科 想要笔记或者想要继续咨询考研经验的朋友,可以给我发邮件,地址是 xiangyuerenda2013@yahoo.cn 即 “相约人大2013”的拼音 我希望我们的经验以及我们整理的笔记能够帮助梦想考上人大,梦想改变人生轨迹的考生们, 加油! 希望能够在2013年的迎新会上见到你!大家根本没必要报所谓的保录班,要不然糟蹋了父母的血汗钱和自己的宝贵青春时光,等同于打击自己的自信! 身边考上的就没说是报班考上的!保录是目前的辅导班利益最大化而玩的文字游戏,真是耽误了考生的复习了!这个世界哪有这么绝对的事情,能否考上研究生有各种因素在里边。目前大部分辅导机构都有保录班,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恶劣影响。他们就是抓住了考生的心理需求,而不顾社会责任和良心道德,签订所谓的保录协议,一旦没考上就是说考生没按协议要求来准备复习,没听老师话,违反了协议而不给退款。最后诉诸法庭他们有专业的律师而且从签订协议的那天就保留利于他们的证据,最终判决结果可想而知!大家慎重,否则破财还招灾,这事可不是好事,还是好好复习。自己好好备考,掌握方法,辅导班可有可无了!